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哪些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是会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它以现金为核心,记录了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为用户提供了判断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依据。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调整间接法。
一、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直接法是按照现金支付和收入的性质进行分类,逐一列示各项现金收入和支付项目的金额,然后计算各项现金流量的总和,以得出净现金流量。
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步骤如下:1.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收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3.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者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 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以及筹资支付的其他现金4. 现金流量表编制将以上三个活动的现金流量汇总,计算净现金流量,并通过将期初现金余额与净现金流量相加,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二、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基础,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计算现金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 调整净利润首先,调整净利润,将其中与现金无关的项目排除,如计提的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等。
2. 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对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如变动资金、长短期应收款的变动、应收利息、应付款项等。
3. 调整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根据调整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与投资和筹资活动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如购建固定资产、支付利息和股息等。
4. 现金流量表编制将调整后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汇总,计算净现金流量,并通过将期初现金余额与净现金流量相加,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会计核算实操现金流量表的直接法与间接法编制

会计核算实操现金流量表的直接法与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会计师可以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接法和间接法的编制流程,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直接法是通过明细列举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金额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具体步骤如下:1. 列出现金流入项:首先,需要将各项现金流入的金额列举出来。
常见的现金流入项包括销售收入、收回短期投资、出售固定资产等。
对于销售收入,需要减去与销售相关的营业税及其他附加税费。
2. 列出现金流出项:接下来,列举各项现金流出的金额。
主要包括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税费、支付租金等。
在列举支付工资时,需要注意扣除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
3. 计算净现金流量:将现金流入项和现金流出项的金额进行合计,然后相减得到净现金流量。
如果净现金流量为正数,则表示现金流入多于流出;如果净现金流量为负数,则表示现金流出多于流入。
二、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通过已有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总额,以及调整项目来推算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具体步骤如下:1. 计算净利润:首先,需要根据公司的利润表计算出净利润。
净利润即为销售收入减去各项费用(包括成本费用、税费等)后的余额。
2. 做出调整:在计算净现金流量之前,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
常见的调整项目包括非经营性损益、折旧与摊销、坏账准备、预付款项的变动等。
3. 计算净现金流量:将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与其他非现金收支进行合并,得到净现金流量。
这些非现金收支主要包括折旧与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损失、长期投资损益等。
三、直接法与间接法的优缺点比较直接法和间接法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各有优缺点。
直接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相对直观清晰。
同时,直接法的现金流入流出项目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能够更好地提供决策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了解。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在编制和分析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读性。
下面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按直接法、间接法和综合法进行。
1.直接法直接法是根据现金流量凭证,将各项现金流量直接分类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对现金流量凭证进行搜集和整理,将相关现金流量项目相加得到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
2.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调节净利润来计算现金流量。
基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排除,再添加与现金相关的项目。
这样得到的调整后的净利润即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然后再通过整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得到现金流量表。
3.综合法综合法是直接法和间接法的结合。
综合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共同编制现金流量表。
先按照直接法列出各项现金流量,再按照间接法调节净利润,最后综合两者,得到准确的现金流量表。
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是为了从中获取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洞察,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安排。
1.流量比率分析流量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不同流量项目之间的比率,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
常见的流量比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例、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比例、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比例、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比例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比例等。
2.现金流量净现值分析现金流量净现值分析是基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时间价值,评估企业投资项目的价值。
通过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可以判断投资项目的价值、可行性和回报率。
3.自由现金流量分析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可用于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的现金流量。
通过分析自由现金流量,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灵活性、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
4.现金流量风险分析现金流量风险分析是为了评估企业面临的现金流量风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部分,用于记录一个企业或组织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收入和支出,以及期末现金余额。
因此,现金流量表是衡量公司财务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阐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的种类1.直接法直接法是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它将企业在期间内的净利润转化为经营现金流量,而不是通过调整会计利润。
直接法计算净现金流量的方法是将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
2.间接法间接法同样是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它将会计利润和非现金项目作为调整项来计算现金流量。
间接法的计算方式是将净利润加上非现金费用,如计提折旧和摊销、坏账准备等,减去非现金收益,如投资收益和抵扣所得税等。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1.列出现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中,列出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可以包括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支付工资和采购材料等。
在这部分中,需要将净利润作为起点,并加上需要调整的项目,例如:(1)计提的折旧(2)坏账准备(3)没有产生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如收到期间费用等。
此外,还需要列出该部分中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包括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利息和税收等。
现金流入则包括从销售收入中收到的现金、收到应收账款和其他经营活动中收到的现金等。
对于直接法,需要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相减获取净现金流量。
对于间接法,则需要将净利润加上或减去调整项目来获取净现金流量。
2.列出现金流量表的第二部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的第二部分中,需要列出企业在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包括购买和出售固定资产、股票和债券等。
这部分列出企业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
现金流入包括出售长期资产、出售股票和债券等所得的现金。
现金流出则包括购买长期资产、购买股票和债券等的所用现金。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2篇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包括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第一篇: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直接法是一种通过明细列示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现金流量分为三个主要类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直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直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可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直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可以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的职工薪酬、支付的税费等。
3.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包括购买和出售长期资产和其他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可以包括销售长期资产、取得投资收益等;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可以包括购买长期资产、投资支出等。
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包括借入和偿还借款、吸收投资和分配利润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可以包括借款、发行债券、吸收投资等;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可以包括偿还借款、支付利息、分配股利等。
5. 汇总各类别现金流量,得到期末现金余额。
6. 将期初现金余额与期末现金余额相减,得到现金净增加额。
第二篇: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一种通过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信息计算现金流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利润表的信息,调整净利润。
将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项目(如折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加回净利润,将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减少的预收款、增加的应收款等项目减去。
2.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调整净利润。
将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如无活动净利润、利润中的投资收益等)加回净利润,将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如非经营性减少的负债、非经营性增加的资产等)减去。
3. 调整后的净利润即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4. 分析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根据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交易明细,说明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产生原因。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一、直接法直接法是指通过将现金流量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直接列示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金额,从而得出净现金流量的方法。
1. 现金流入的分类现金流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即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2)收到的税费返还:即企业收到的与税费相关的返还款项。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即企业从其他经营活动中收到的现金,如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
2. 现金流出的分类现金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即企业通过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
(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即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等现金。
(3)支付的税费:即企业支付的与税费相关的款项。
(4)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即企业在其他经营活动中支付的现金,如租金支出、利息支出等。
3. 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净现金流量等于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金额。
二、间接法间接法是指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计算净现金流量的方法。
1. 调整净利润在间接法中,首先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将与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排除,包括:(1)计入净利润但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项目,如折旧、摊销等。
(2)与投资和筹资活动有关的项目,如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
(3)与非经营性活动有关的项目,如非经营性损益、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损益等。
2. 计算净现金流量调整后的净利润加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减去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即可得到净现金流量。
三、选择编制方法在选择编制方法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直接法相对来说更直观,能够清晰地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但需要对现金流量进行详细的分类和计算,工作量较大。
间接法相对来说更简便,只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即可,但不能直接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金额。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和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和间接法引言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报表的一部分,用于展示一个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它能够显示企业在运营、投资和融资活动中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现金流量表直接法是一种较为直接和简单的方法,直接展示了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现金流量。
该方法要求以现金来源和现金支出的形式呈现,通过将各项收入和支出与现金流量联系起来,以计算出纯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的编制步骤如下:1.运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从销售收入中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和营业费用,再扣除其他与运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计算各项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购买和出售固定资产、股权投资等,计算出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3.融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计算各项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发行股票、借款等,计算出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4.计算净现金流量:将运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相加,计算出期间的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的优点是直观且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能够清晰地展示现金的来源和去向。
但其缺点在于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详细的财务数据支持。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基于企业的净利润来计算现金流量。
该方法通过将净利润与各项非现金项目进行调整,得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编制步骤如下:1.计算净利润:从利润表中获取期间的净利润。
2.调整净利润:将净利润中与现金无关的项进行调整,如计提的折旧、摊销、应收账款减少等,计算出调整后的净利润。
3.计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通过将调整后的净利润与运营活动中的非现金项目进行调整,如应收账款减少、存货减少等,计算得到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4.计算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计算各项投资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得到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 简介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记录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帮助管理层和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和现金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和相关要点。
2. 现金流量表的目的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关于企业现金流动情况的信息,以便在投资和经营决策中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3.1 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列举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明细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该方法要求企业将现金流量按照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并列出每个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
3.2 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对企业净利润进行调整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该方法先计算净利润,然后通过对非现金收入和非现金支出进行调整,以得出实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
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如下:4.1 收集必要的财务信息首先,需要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相关会计记录。
4.2 选择编制方法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4.3 列举现金流量项目根据选择的编制方法,列举出企业的现金流量项目,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4.4 计算现金流量金额根据财务信息和现金流量项目,计算每个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
4.5 录入现金流量表将计算得出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录入现金流量表中。
4.6 检查和审查现金流量表对编制好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准确无误。
5. 现金流量表的注意事项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所收集的财务信息准确可靠,以保证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对于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需要特别关注非现金收入和非现金支出的调整。
•对于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需要确保列举的现金流量项目清晰明了。
•在录入现金流量表时,要注意金额的准确性和分类的正确性。
现金流量表行业分析揭示行业现金流动态

现金流量表行业分析揭示行业现金流动态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记录和展示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现金流量情况,可以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行业分析,揭示行业现金流动态。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
直接法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按照经营、投资和筹资三个类别进行分类,并具体列明各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金额。
间接法则通过对净利润进行调整,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二、行业特点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不同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现金流量表的特点也不同。
以制造业为例,其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销售收入,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则包括原材料采购、工资支出等。
而以服务业为例,其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服务收入,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则包括员工工资、租金等。
三、分析行业现金流量表的关键指标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其金额的增减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正数,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较强;反之,若持续为负数,则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较弱。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进行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
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数,意味着企业有较多的资金用于投资扩张,可能是行业前景看好;若为负数,说明企业在此期间进行了较多的资本支出,可能需要进行资金的筹措。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筹集资金的情况。
若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数,说明企业通过发债、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到了较多的资金;若为负数,可能意味着企业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
四、行业现金流动态的分析方法1. 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找出各项指标的差异性,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寻找行业的优势与劣势。
会计操作技能之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与直接法编制

会计操作技能之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与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一份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有两种常用的方法:间接法和直接法。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和直接法的概念、编制步骤以及其各自的特点。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现金流量表是一份反映企业现金活动的财务报表,即记录了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它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的现金流量。
二、间接法的编制步骤间接法是根据其他财务报表(如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得到现金净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 调整净利润:根据利润表中的信息,将与现金无关的收入、费用和损益项目进行调整。
比如,将计提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加回净利润中。
2. 调整非经营性现金流量: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现金流量进行调整,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流量。
3. 调整变动资金: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对变动资金进行调整。
比如,计算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变动情况。
4. 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将以上调整项加减后得到的数额,即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 计算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通过资产负债表的相关信息,计算出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6. 编制现金流量表: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汇总,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直接法的编制步骤直接法是通过将现金流量的每个项目直接列示出来,不依赖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从而获得现金净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 列示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等项目直接列示出来。
2. 列示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将购买固定资产、购买股权的现金流出以及出售固定资产、股权,获得的现金流入等项目直接列示出来。
3. 列示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将借款、发行债券所获得的现金流入以及偿还债务、支付股利等现金流出项目直接列示出来。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用户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以支持决策和进行风险评估。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根据企业实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这种方法要求将所有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项目都按其性质分类,并列示在现金流量表中。
现金流入的项目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利息、股息等;现金流出的项目包括购买商品、支付劳务、支付利息、支付股息等。
通过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支付情况,对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非常有帮助。
间接法是根据企业利润的调整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这种方法先计算出企业的净利润,然后通过对净利润进行调整,计算出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调整项目包括非现金项目、资产和负债的变动、税项等。
通过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到企业净利润转化为净现金流量的过程和情况。
普遍而言,间接法在实际运用中更常见、更易于操作。
因为大多数企业都已经从事了会计核算,所以基础数据已经存在。
直接法则需要额外的数据收集工作,因此更为麻烦。
但是,直接法要求更加详细地标示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项目,对于一些关注现金流动细节的用户来说,直接法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
无论是采用直接法还是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确定现金的定义和范围:现金流量表只关注现金交易,因此要明确现金的含义及范围,避免将非现金交易混入现金流量表中。
2. 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按照现金流量的性质,将现金流量分为这三大类别,分别反映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
3. 选择合适的报告期间:现金流量表通常按照年度编制,但也可以按季度或其他周期编制。
选择合适的报告期间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情况。
4. 对现金流量进行准确的计量: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确保对现金流量进行准确的计量,避免漏报或重复报告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部分,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它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和运用,帮助投资者和经营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种常用方法。
1. 间接法间接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最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调整净利润,将非现金项目重新计算入内,从而得出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从综合损益表中获取净利润数据。
2.识别和计算非现金项目,如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等,将其从净利润中减去。
3.识别和调整经营活动中与现金无关但影响现金流量的项目,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变动等。
4.识别和调整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与现金无关但影响现金流量的项目。
5.将上述调整后的净利润分配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得出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6.汇总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间接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同时也较为简便。
然而,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它是通过调整净利润来估算现金流量,而净利润并不完全等同于现金流量。
2. 直接法直接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直接统计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得出净现金流量。
它的基本步骤如下:1.统计并记录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如销售收入、采购成本、员工薪酬等。
2.统计并记录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如购买固定资产、收回投资等。
3.统计并记录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如发行股票、还本付息等。
4.将上述统计得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汇总,得出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5.汇总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直接法相对于间接法来说,计算过程更加准确,避免了调整净利润可能带来的误差。
但该方法相对繁琐,需要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详细的现金流量统计。
3. 综合法综合法是将间接法和直接法相结合的一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现金流量表中的直接法与间接法应用比较

现金流量表中的直接法与间接法应用比较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是一张重要的报表,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而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通常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来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也就是说,它直接列举了企业各项现金收支的具体项目,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等。
直接法的优点非常明显。
首先,它提供了关于企业现金收支的详细信息,让使用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现金的来源和去向。
这对于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现金管理能力非常有帮助。
其次,直接法的编制相对简单直观,容易理解和验证。
对于那些对财务知识了解有限的使用者来说,直接法能够让他们更快速地获取关键信息。
然而,直接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它的编制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详细的会计记录,这可能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另一方面,直接法可能会忽略一些非现金交易的影响,比如应收账款的增加或减少。
在实际应用中,直接法适用于那些业务活动相对简单、现金收支较为清晰的企业。
例如,一些小型零售企业或者服务型企业,其现金流量的构成相对单一,直接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其现金流动情况。
二、间接法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来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有助于分析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
同时,由于间接法是基于企业已有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调整,相对来说所需的额外数据较少,编制成本较低。
不过,间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的调整过程相对复杂,对于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其次,间接法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现金的具体收支项目,无法提供像直接法那样详细的现金流量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间接法通常适用于那些业务较为复杂、财务数据较多的大型企业。
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与直接法差异

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与直接法差异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的一份重要文件,用于记录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间接法和直接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在计算现金流量时有所差异。
本文将探讨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与直接法之间的差异。
一、间接法间接法是根据企业的利润表(或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计算现金流量。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首先需要将利润表中的各项非现金收支进行调整,以反映出实际的现金流量。
常见的非现金收支项目包括折旧费用、摊销费用、计提的递延所得税等。
其次,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
比如,将利润中涉及到收付现金的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匹配,即可计算出现金流量的净额。
间接法计算出的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项目分开列示,更加直观地展现了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二、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将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项目直接列示,来计算现金流量。
与间接法不同的是,直接法不需要调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而是直接统计现金的收入和支出。
直接法列示的现金流量项目包括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支付给员工的现金、支付给供应商的现金、支付的税费等。
这样,直接法计算出的现金流量表更加直观,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三、间接法与直接法的差异1. 数据来源差异:间接法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为基础,通过对这两份报表的数据进行调整来计算现金流量。
而直接法直接统计现金的收入和支出,不需要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
2. 列示形式差异:间接法的现金流量表将现金的流入和流出项目分开列示,更加详细地展示了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而直接法的现金流量表直接列示了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比较直观易懂。
3. 应用范围差异:间接法适用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业务较为复杂的企业。
而直接法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简单的企业,因为直接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调整和统计。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现金流量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编制和分析现金流量表对于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并分析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指标及其意义。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编制方法。
直接法是通过汇总和分析企业主要现金流量项目的直接来源和用途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确定现金流量项目,如现金流入项目包括销售收款、借款、股本增资等,现金流出项目包括采购付款、偿还债务、支付股利等;其次,计算每个现金流量项目的金额,并按照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最后,将各项现金流量项目按照流入和流出进行汇总,得到现金流量表的总体结构。
间接法是通过计算净利润和调整利润中的非现金项目来推导现金流量。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计算净利润,即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后的余额;其次,调整净利润,将净利润中的非现金项目进行加减调整,如计提的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等;最后,将调整后的净利润与其他现金流量项目相加减,得到现金流量表。
二、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指标及其意义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反映了企业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好,具有更强的现金流动性。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衡量了企业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例。
该指标能体现企业的投资效益,较高的比例意味着企业能有效地运用资本进行投资活动。
3.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表示了企业融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
较高的比率可能意味着企业面临着较高的债务风险或依赖融资活动维持经营。
4. 现金再投资比率:反映了企业将现金再投资于经营活动中的能力,较高的比例意味着企业具备更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5. 所得税现金支付率:表示了企业纳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
此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对所得税支付的依赖性和税务负担。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使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使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帮助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以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情况。
本文将就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使用来展开论述。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明细列出并计算其总额,得出净现金流量。
常见的现金流入项目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现金、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现金等;现金流出项目包括购买商品、支付劳务、支付给职工以及支付的税费等。
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更加直观,能够清楚地展示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2. 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计算现金流量。
它以净利润为基础,将与净利润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得出净现金流量。
其中常见的调整项目包括折旧、摊销、已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
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较为常用,因为大部分企业只有年度审计报告中的净利润数据,没有详细的现金流量明细。
二、现金流量表的使用方法现金流量表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性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性。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知道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以支付日常运营所需的现金支出,进而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2. 定位现金流量问题现金流量表可以揭示企业的现金流动问题。
通过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项目的分析,可以确定导致现金流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比如,如果现金流入不足,可以采取促销策略提高销售量;如果现金流出过高,可以考虑优化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等。
3. 监控经营风险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经营风险。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可以发现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或经济环境变化时可能面临的挑战。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合理调配现金流量,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直接间接)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浏览:3493∙|∙更新:2013-08-16 15:02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而言的。
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
直接法与间接法1.所谓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总括分类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有关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资料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直接获得,也可以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即通过调整以下项目获得:(自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成本)第一,本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支出项目;第三,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
具体运用直接法时,又有工作底稿法和直接计算法两种。
2.所谓间接法,即通过将企业非现金交易、过去或者未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递延或应计项目,以及与投资或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对净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以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某些相关项目后得出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些需要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三类:(自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第一类:计入净利润但对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或损失,如处理固定资产收益、投资损失等;第二类:影响净利润但与现金收支无关的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预提费用等;第三类:与净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如购买存货、支付前欠货款、收到押金等。
END注意事项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显示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项目流入流出的具体内容,与间接法相比较,它更能全面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收支全貌,其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间接法的优点是通过对企业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的揭示,有助于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原因,进而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指:以销售(营业)收入的收现数为起算点,然后将其他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收现数、付现数分别列出,以直接反映最终的现金净流量。
间接法是指:以本年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收付的各种会计事项,最后也得出现金净流量。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在直接法下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数据,可以从会计记录中获得,也可以在损益表中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数据基础上,将权责发生制的收支转化为相应的现金收付制数额来确定。
其转换方法是:①销售收入收现数=损益表中销售收入(权责发生制)-赊销商品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货款收入②购货付现数=损益表中销售成本(权责发生制)+存货增加额-赊购存货的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的增加数+预付货款支出-工资付现数(单独列示)③其他收入收现数=其他收入+其他应收款减少数-其他应收款增加数④其他费用付现数=其他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折旧摊销数+待摊费用增加数⑤职工工资付现数。
根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住房周转金”等科目分析填列.在间接法下,以损益表最后结果“本年利润”为起算点.所谓“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处理全年收入与费用,凡应计入收入或费用的内容,不论其现金是否收付,都应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在会计处理上设置了一系列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待摊、预提等科目,来解决“应计”数与“实现”数不一致的问题。
间接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将影响利润形成的会计事项由权责发生制还原为现金收付实现制,并将产生的差额,逐项在“净利润”中进行调整。
调整的内容可概括为:①凡发生应付事项,如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预收帐款、应计折旧等,在会计处理时,都借记了有关资产或费用科目,最终体现为净利润减少,但现金并没有付出.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本期应付款项增加则应“调增”利润,反之“调减”利润.②凡发生应收事项,如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等,会计处理时,都贷记收入类科目,转帐以后,表现为利润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以销售(营业)收入的收现数为起算点,然后将其他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收现数、付现数分别列出,以直接反映最终的现金净流量。
间接法是指:以本年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收付的各种会计事项,最后也得出现金净流量。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在直接法下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
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数据,可以从会计记录中获得,也可以在损益表中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数据基础上,将权责发生制的收支转化为相应的现金收付制数额来确定。
其转换方法是:
①销售收入收现数=损益表中销售收入(权责发生制)-赊销商品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货款收入
②购货付现数=损益表中销售成本(权责发生制)+存货增加额-赊购存货的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的增加数+预付货款支出-工资付现数(单独列示)
③其他收入收现数=其他收入+其他应收款减少数-其他应收款增加数
④其他费用付现数=其他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折旧摊销数+待摊费用增加数
⑤职工工资付现数。
根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住房周转金”等科目分析填列。
在间接法下,以损益表最后结果“本年利润”为起算点。
所谓“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处理全年收入与费用,凡应计入收入或费用的内容,不论其现金是否收付,都应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在会计处理上设置了一系列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待摊、预提等科目,来解决“应计”数与“实现”数不一致的问题。
间接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将影响利润形成的会计事项由权责发生制还原为现金收付实现制,并将产生的差额,逐项在“净利润”中进行调整。
调整的内容可概括为:
①凡发生应付事项,如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预收帐款、应计折旧等,在会计处理时,都借记了有关资产或费用科目,最终体现为净利润减少,但现金并没有付出。
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本期应付款项增加则应“调增”利润,反之“调减”利润。
②凡发生应收事项,如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等,会计处理时,都贷记收入类科目,转帐以后,表现为利润增大。
但现金并没有收到。
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本期应收款项增加应“调减”利润,反之“调增”利润。
③凡发生跨期费用的事项,如发生待摊费用时,则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现金”科目。
最终表现在损益表上利润加大,但现金已经付出。
因此,待摊费用增加时,应作为利润“调减”项目,反之则“调增”利润。
当发生预提费用时,借记有关费用、成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最终表现为利润的减少,但现金尚未支付。
故应“调增”利润,反之则“调减”利润。
④存货调整。
损益表中销售成本与存货的关系是: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从关系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本期存货没有变动,说明本期销售成本等于本期购货成本;如果期末结存大于期初结存,说明购入(付现)数大于销售成本数,可理解为有一部分现金支付了但未计入销售成本,损益表中利润增大,故应作为“调减”利润项目处理;如果期未结存数小于期初结存数则作相反调整。
至于“应收帐款”引起的存货增加,第①项已作了调整。
⑤费用调整。
如应计折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坏帐准备等会使利润减少,但现金没有付出,因此“调增”利润,反之“调减”利润。
两种方法的比较:
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尽管最终计算结果一致,但报表上反映出的信息有所不同,当然作用也有所区别。
采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由于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非现金业务收入和支出,以及过去或未来的营业性现金收支的应计额,编制时只找调整数,因此工作量小。
整个编制过程揭示了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好地反映了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差异。
但间接法不易理解。
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由于它的编制原理简单明了,即从现金收入中扣除现金支出得出净现金流量,报表使用者很容易理解。
同时,这种方法还揭示了营业产生的现金收支总额,这一信息正是其他报表所提供不了的,确实起到了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补充作用。
但缺点是:若现金流动种类多,收支渠道复杂,编制起来就比较困难,不能揭示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之间的关系。
鉴于以上分析,财政部新公布的现金流量表,要求采用直接法编制,同时要以间接法对净利润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发挥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口诀
①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②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③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④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⑤所得税直接转,营业外去找固定资产
⑥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⑦为职工支付的单独处理。
每句话怎样理解呢?别急,我们逐个地看。
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
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
简言之,在进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处理时,
i)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应收账款(借方或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票据
应交税金
ii)对贴现息处理
借:财务费用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的收到现金
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
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
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贴现时:借:财务费用1万作现金流量表时:
借:银存9万财务费用1万
贷:应收票据10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万
iii)对应交税金的调整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贷:应交税金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
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定资产” 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坏账准备,累计折旧,无资摊销费等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
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
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
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
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
坏账准备,
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掌握了这三种情况,我想现金流量表也就没什么难的了,其他内容都是很容易操作的。
【针对内容】会计-投资
【口诀如下】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分派现金股利:
“我的钱赚的钱分的钱做收益”
“别人的钱赚的钱分的钱冲成本”
【针对内容】税法-企业所得税
【口诀如下】
在所得税里面,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是:1500万及以下5%.,1500万以上3% “下午(5%.)上山(3%.)去招待”
【针对内容】经济法
【口诀如下】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
“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针对内容】经济法-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口诀如下】
经济法最后一章,违法税法的法律责任
一,不纳税申报,少缴税或不交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二,偷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三,欠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四,逃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四,骗税: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五,抗税: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警察同志对你说:
你偷了钱(欠)不来申报,不上交,还要逃跑罚酒:五杯(倍)半
如果你欺骗政府。
顽抗到底罚酒:一至五杯(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