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2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 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

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

||,如BaSO4 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要点诠释: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 溶液强||,但NH 3·H2O 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 ==|”|,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 3—

CH 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OH-;H2O 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 H++HCO 3―;HCO 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 3 Fe3++3OH ―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Ba(OH) 2 = Ba2+ + 2OH-KOH = K +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 4NO 3 = NH4+ + NO3-MgCl2 = Mg2+ + 2Cl-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 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CO2、SO2、NH 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Zn 与硫酸铜溶液:Zn+Cu 2+=Zn2+ +Cu

要点四、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以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为例):“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 2+CO 2↑ +H2O “二改”(或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CaCO3+2H++2Cl―==Ca2++2Cl―+CO2↑+H2O

(1)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必须写成阴、阳离子的

形式||。难溶的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单质则必须保留化学式||。

(2)对于微溶性的强电解质:①在反应物中视情况而定||。如澄清石灰水中Ca(OH)2以Ca2+、OH ―存在||,可以拆成离子的形式;石灰乳中主要以不溶的Ca(OH)2 固体形式存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②在生成物中||,一

般不能拆||,以化学式形式表示||。

(3)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式根一律保留酸式根形式||。如在水溶液中HCO 3―写成H++CO 32―是不对的||。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CaCO3+2H +==Ca2++CO 2↑ +H2O “四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只表示某一个具体反应||,而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某一类反应||,并且它只写参与反应的离子

||,

更能体现反应本质||。例如: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表示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在溶液中的反应||,如Na2CO3 和盐酸的反应||。

要点五、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一个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关键要看它能否反映溶液中离子反应的真实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判断:

(1)是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铁与稀盐酸反应就不能写成:2Fe+6H+ = 2Fe3++3H2↑||,而应写成:Fe +

2H+ = Fe2+ + H2↑|| 。

(2)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式中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是否相等||。如铝与稀盐酸的反

应不能写成:Al+3H + = Al3++H2↑||,而应写成:2Al + 6H + = 2Al 3+ + 3H2↑| |。

(3)电荷是否守恒如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的反应不能写成:Ag++Cu==Cu 2++Ag||,应写成:2Ag++Cu==Cu 2++2Ag||。

(4)电解质拆分要正确:

如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不能写成:CO32-+2H + = H 2 O+CO 2↑||,因为碳酸钡难溶于水要保留它的化学式

||,

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BaCO 3+2H + = Ba2++H2O+CO2↑| |。

(5)要注意阴阳离子配比: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错在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组成||。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6)注意反应中的“量” 有些反应||,反应物的相对量不同||,生成物也不同||,离子方程式也就不同||。

如Ca(HCO 3)2溶液与NaOH 溶液:

若NaOH 溶液过量||,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若Ca(HCO 3)2溶液过量||,离子方程式为:Ca2++HCO 3―+OH―==CaCO3↓+H2O 要点六、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

1、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 、Cu(OH)2等)||。

BaCl2+H2SO4 = BaSO4↓ +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SO2、NH3等)||。CaCO3+2HCl = CaCl 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包括水、弱酸(如CH 3COOH )、弱碱(如NH3·H2O)等)]||。NaOH +HCl = NaCl +H2O

CH 3COONa + HCl = CH 3COOH + NaCl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 下图中相应氧化性离子可以把下面对应还原性离子氧化说明:

I、NO3—、SO32—只有在酸性环境下才表现氧化性

II 、酸性环境可加大MnO4—、ClO—的氧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