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美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复习资料

美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复习资料

美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复习资料美学原理第一讲导论—美学是什么第一节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一、人类有三种终极关怀真: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善:伦理学、宗教美:美学、艺术问题引入:什么是美?从美的视角看世界与从真、善的视角看世界有什么不同与联系呢?(请同学们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二、人类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的追求两个层面(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索)(一)感性体验:人类和我们自己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并将之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比如吃、穿、住、行,这样的美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人类自古就已经存在着的追求。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张图片来加深我们的理解。

丹麦是北欧设计的重镇有很多设计史上的大师都来自丹麦他们注重从人体结构出发,讲究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作完美的吻合。

这一人本主义的设计思想,突破了工艺、技术僵硬的理念,融进人的主体意识,从而变得充满理性。

白色烂花大牡丹绘紫藤直领褙子(不加衬里、半透明)+交襟琵琶袖上襦(半透明、须着中衣)+纯白烂花大牡丹马面裙范斯沃斯住宅——躺椅和线条简单的桌椅总结:感性层面的美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可以说,人类对美的感性层面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说明,人们的内心深处非常需要美的滋养与润泽。

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过程本身就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

(二)对美的理性思索所谓理性思索:就是在感性层面的发现、体验与创造的基础之上,人们开始思索美与审美的本质特征,对美的理性思索,大大滞后于人们对美的感性体验,而且进入到对美的理性思索层面之后,美变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变成哲学家和美学家以至于专家的权利之后,美变得深刻,同时也玄妙了起来。

对美的理性思考最集中地体现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轨迹之中。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大希庇阿斯篇》中,专门探讨“美是什么”这个话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美是难的”。

康德:《判断力批判》,专门探讨审美的机制问题,非常深澳,宛如天书,却是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对美学进行纯粹理性思考的著作。

美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免费)

美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免费)

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识记:1、美学西来:美学在中国发展有过百年来发展历程,已经和正在形成自身的现代传统,而其古典传统则更为悠久,但它却不是中国本土特产的学科,而是来自西方。

2、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出版于1750年的著作《美学》中,首次明确的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即今天所谓的美学。

“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对鲍姆加登来说,美学的原义就是研究人的感性的学科。

1750年鲍姆加登《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或“美学之父”。

(人类心理功能划分为:认知<真>、意志<善>、情感<美>)3、西方美学发展阶段及形态:A、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古希腊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柏拉图将美的现象与“美本身”区别开来,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

美的现象之所以美,不是由于它们自身,而是由于“分享”了同一的“美本身”,柏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

“美的理念”是各种具体美的一种终极规范,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

这“美的理念“正是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美的现象背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美的现象得以发生和存在的终极根源。

补:柏拉图代表作——《文艺对话集》。

B、神学美学——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的美学。

认为上帝是世间一切美的最后创造者。

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

C、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至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

它认为美可以凭借理性去认识。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认识论美学代表着西方美学的活跃阶段,尤其是其中的德国古典美学标志着西方美学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D、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于19世纪末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等美学流派。

第一章美学美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美学美学基础知识

医学人文基础教案课题:医学人文基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美学基础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说出美学的形成和发展2.了解美育的特征、作用3.说出青年的审美特征4.审美标准教学过程第一章绪论第1节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第2节美学思想的发展一、美学的产生二、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3节美育的基本特征第4节青年的审美特征第5节学习美学的方法一、掌握基本理论与积极参与实践相结合二、思想分析与艺术鉴赏相结合三、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相结合第二章美学基础第一节什么是美美,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这是每个人的天性(除不正常人外)。

美------就是给人类带来愉快,带来快乐、带来理想、带来希望等。

1、自然美2、青春美3、艺术美4、建筑美尽管人们都从自己的经验中感到美的存在,接触到各种美的事物,但是,若再问一句美是什么?这恐怕就不是每个人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了。

这个问题无数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家探索和争论了几千年,至今还没有定论的问题。

不同的时代,从不同的认识出发,给美下了无数种定义。

美的产生在人类形成之初,对原始人来说,荒山野林,虎狼成群,怒吼的狂风以及日月星辰,对他们都是那么的神秘而可怕。

因为他们觉得随时都会被食肉的野兽吃掉。

在他们眼里自然界无美可谈。

[`他们还是处于狩猎阶段]植物对于他们的生存还无任何关系。

所以当自然纯粹是自然物的时候是无所谓美与丑的。

他们更不会去欣赏山川湖海、日月星辰、花草鱼虫,只有当他们与人类发生了这样与那样的关系,从而成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时有美。

人类的祖先度过了与自然搏斗的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彻底改造了自己,从而作为真正的人类告别了动物界,人类产生了意识,人类不断进步,随着认识的产生。

例(图片)1.周围的植物------花草等。

2.狩猎3.自然界--------火山喷出、用粘土植物汗液来涂身可防晒、油脂可点灯、用鲜花装扮自己。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审美对象的不断丰富,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发展,从注重实用,讲究功利的基础到讲究美观,注重情感的愉悦,人类的审美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人们对美的创造能力也越来越强。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第1章、美的本质一、美是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1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第1章、美的本质一、美是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1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美的本质一、美是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1、美的现象的差异性、多样性,掩盖了美的本质的一般性、共同性。

2、人的美感的相对性、变异性掩盖了美的客观性、普遍性。

3、美这个词含义过于广泛,至今仍未统一。

二、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说法1、客观派:认为美的本质是美的事物固有的客观属性。

2、主观派: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美是主观的产物。

3、主客观结合派:认为美既不全在客观对象,也不都有人的心灵产生,而在于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当中。

三、关于美的本质的初步看法1、美起源于劳动,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美是一种感性的客观存在(2)人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3)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章、美的分类一、千姿百态的自然美1、自然美的审美特征(1)丰富性和天然性(2)变易性和多面性(3)重在形式美2、自然美形成的条件(1)自然经过人类直接的实践、改造,改变了原来不利于人类的方面,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

(2)人类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对它有了充分的认识,自然物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可亲可爱的一部分。

(3)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象征,而被人格化、人情化。

3、自然美的欣赏(1)自然美欣赏的意义A:可以加强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B: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培养高雅的道德情操C:以自然为师,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2)自然美欣赏的方法A:善于选择最佳的自然时空与观景角度,在自然美中发现诗情画意B: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把自然美欣赏和艺术美欣赏融为一体。

C:充分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使自然美融进浓郁的情感色彩。

二、切近人生的社会美1、社会美的特征(1)一切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2)内容重于形式,美和“真”“善”密切联系(3)突出实用功能,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2、社会美的表现(1)劳动美A:劳动环境的美B:劳动过程的美C:劳动产品的美(2)生活美A:服饰美B:居室美C:饮食美(3)人之美A:形体美B:风度美C:情操美三、精粹凝练的艺术美1、艺术美与现实美之长短比较(1)现实美之长A:无比的丰富性、生动性B:直接真实、感染力强C:自由选择性(2)艺术美之长A:艺术美比现实美更精粹、更集中B: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典型、更理想C: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富于情感色彩和审美评价D:艺术美大于现实美2、艺术美的三种高级审美要素(1)意蕴(2)意境(3)典型第三章、形式美一、形式美及其独立的审美价值1、什么是形式美(1)形式美的概念形式美指的是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原则。

第一章美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美学基础知识

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
三、悲剧
又称悲,悲剧性,是美的基本范畴之一。它不同于日常生活 用语中的“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 美的一种存在形态,以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为基础,以具有 正面价值的人的不幸、毁灭为特征的审美类型,它的审美价 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中。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社会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人所创造的社会事物上的对象化。 在现实美中,社会美是美存在的最直接、最大量的形式。
社自 会然 美美 则以 以形 内式 容取 取胜 胜, 。
对社 稳会 定美 性还 和具 确有 定相 性
社会美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唐朝人为什么崇尚丰满的美人型呢?唐 朝是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政治相对稳 定,经济繁荣,壁画和雕塑以生活安定 殷实的统治阶级人物为标本,自然是体 肥脸胖。
悲剧美
悲剧美
悲剧美
悲剧美
四、喜剧性
喜剧性是一种凸显了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现 实与理想、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不协调或不 和谐的审美类型。
喜剧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戏剧形式的戏剧、漫画、 相声等。
喜剧美
喜剧美
有着内在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
在学习、把握这些美的基本范畴 的时候,要注意具有审美价值的 客体对象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既要注意各类范畴之间的质的规 定性,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 联系;既要分而视之,又要合而 审之。
礼器 —— 鼎
乐器 —— 编钟
美的产生
“美”的汉字词源学含义
=
+
《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
美何以成 “ 学 ” —— 美学
亚 历 山 大 ·哥 特 利 布 ·鲍 姆 嘉 通 ( A l e x a n d e r Gottliel Baumgarten ,1714 — 1762),德国 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历来在美 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他第一个采用“美 学”(asthetic)这个术语,并把美学看做 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黑格尔等德国 古典唯心主义美学家发生过重大影响。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

美学基础重点整理

第一章:美的本质1、难以定义美的原因(1),美的现象的多样性、差异性《掩盖了美的本质一般性、共同性。

我们无法在这些不同的事物中想象出任何一种能称之为美的特质的东西。

(2),人的美感的相对性、变易性掩盖了美的客观性、普遍性。

因为人的美感同人的心境、情绪密切相关,懊丧时看什么都不顺眼,高兴时周围的一切都会美丽的多。

此外,人的美感还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差异和阶级的不同而不断地发展。

(3),美这个词含义过于广泛,至今难以统一。

拉丁语中解释为愉快、善良、礼貌。

《论语》中美主要解释为善。

艺术美的三种高级审美要素:意蕴是指潜伏隐藏在艺术作品内部的深层内涵,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风采、意味。

意境是“意之境”,是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浑融统一的情景、艺术空白等艺术要素与接受者在对话交流中产生的一种美感效应。

大题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第一,情景交融。

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

第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

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

第三,意与境谐。

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

第四,韵味无穷。

是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

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

典型在艺术作品中,所谓典型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第三章形式美一·第四章美的形态(范畴)崇高一·崇高的表现(一)自然界的崇高第一,空间上的占有巨大辽阔的广阔。

第二,饱含力量和气势的显示。

康德,数学的崇高(海洋、沙漠)和力学的崇高(高瀑、火山)题目:文中错误的本质是认为“自然美是客观的”但自然界的崇高并不都是自然界的崇高并不都是自然物的客观形态所构成的是对的。

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基础知识
2。美学与论理学的关系:善是美的基础,论理学是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 的人与认的伦理关系,是以社会的,阶级的道德规范指导人的行为, 着重与内在本质,帮助人们明辩善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而美学研 究的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观现实美和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反 映,揭示美的活动的普遍规律。
3。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关系。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内容相一致,文艺学研 究的重点是各种艺术作品的具体构成规律,美学重点分析人类审美意 识活动的特征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 美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科学,4万 年以前法国有了象牙女头像,1。8
万年以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开始使用
装饰品。而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的出现是在18世纪中叶,至今有 200多年的历史。
• 一、美学的概念与学科的性质
• 1、美学的概念:普遍认为有三种说法: • A。美学是关于美的学科------说的是,美学把
•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⒈美学的研究对象,归纳为以美为基础, 以美感为中介,研究美、美感、艺术和 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当然 随着美学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还会发 生变化)。 ⒉美学的研究范围基本上是: ①美的哲学(主要是研究美的根源、 本质和规律)、 ②美心理学(研究人们的审美意识、 审美心境的科学,或者是研究审美经验、 审美态度、审美感受等心理状态的特征、 构造作用和功能的科学) ③艺术社会学(审美和艺术作为文化 现象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特征)
• 2、美的学科性质
• 美学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方式对人进 行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它是一门人文 学科,是关于人的生活的一种知识体系。
• 二、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 ⒈中国古代典籍的“无害为美”及孔子的“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及“尽善尽美”的观点,魏晋之后提出的意 想、神韵、意境等都是美的见解。

美学基础_第一章_什么是美

美学基础_第一章_什么是美

美学基础_第⼀章_什么是美《第⼀章什么是美》教案教学⽬标:让学⽣了解西⽅和中国传统美学对美的认识,美的产⽣和本质教学重点:美的本质教学难点:美的本质教学⽅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专题讨论或专题设计。

?教学过程:简语导⼊,介绍课程安排提问:⼤家认为什么是美美是难的----柏拉图《⽂艺对话录》美是不可⾔说----哥德⼀、西⽅美学史对美的探讨⼆、中国美学史对美的探讨三、美的产⽣四、美的本质⼀、西⽅美学史对美的探讨作为哲学的⼀部分,三⼤范式转变(本体论、认识论、语⾔学)●本体论阶段(古希腊——16世纪)●认识论阶段(17——19世纪)●语⾔学阶段(19世纪末——)★本体论阶段:古希腊罗马--16世纪(以探究事物的本质为核⼼的思想阶段,诞⽣了哲学。

这⼀时期美学思考独⽴的“美”,视之⼀切审美现象的根源)(⼀)古希腊:理念本体论美学代表:柏拉图、亚⾥⼠多德(⼆)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美学代表: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三)⽂艺复兴:⼈本主义美学代表:达·芬奇●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切事物的美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

美与艺术截然分开。

真正的美是美的理式美的理式--美的事物(对理式的模仿)--艺术作品(对理式模仿的模仿)等⽽下之亚⾥⼠多德: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式”“美本⾝”不存在,美在事物本⾝之中,在“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主要靠事物“体积与安排”,整⼀性和⽐例关系。

《诗学》艺术的模仿是再现应当有的事。

从⽽提⾼了艺术的地位,影响了从中世纪到⽂艺复兴、到⼗七⼋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美学发展停滞期,美学思想见于神学著作,以上帝为美的本体。

中世纪美来⾃神,奥古斯丁(Augustine 354- 430)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帝是整⼀,是最⾼的美、绝对的美,⼀切事物的美都是上帝赋予的。

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哲学的重要代表⼈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和圣师.美是分等级的,最⾼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美学》第一章考点手册

《美学》第一章考点手册

《美学》第一章绪论考点1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三级考点,单选、简答)L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要标志:(1)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2)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审美恚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不明晰的审美追求。

(2)第二阶段是美学思想,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审美现象的理性认识。

(3)第三阶段是美学学科的龙立.它是从整体上系统的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3.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审美恚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不明晰的审美追求。

(2)第二阶段是美学思想,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审美现象的理性认识。

(3)第三阶段是美学学科的珑立,它是从整体上系统的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4.空Jt室也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它往往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故而不成熟,不自觉。

5.审美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两个层次。

型组更Jt越最典型地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活动中,高级审美意识更为成熟、自觉,且更为贴近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理解,也更具有普遍性,有更广泛的涵盖面。

6.中西方悲剧意识的区别:一是西方的悲剧意识一开始就与宗教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方悲剧里崇尚的实际是一种牺牲精神,是为宗教理想而献身从而在人生中求得永恒的行动:与此相关,西方美学更关注人类本身的悲剧性和人生的幻灭感。

而中国古代宗教意识相对淡薄,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没有直接联系。

二是就结局而言,中西古代悲剧大相异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模式,体现着高级的审美意识。

7.【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美学知识点总结

美学知识点总结

《美学》学习资料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创立与发展美学之父——鲍姆嘉通,1750年,他写了一本名为《Aesthetics》的专著。

我国理论界把它翻译为“美学”。

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第四,审美关系。

第五,审美活动三、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哲学思辨法(自上而下)、自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

从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通过理论思辩和逻辑推演的形式,在客观上把握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象的表层结构把握对象的深层本质。

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希纳(1801-1887)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来代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

所谓“上”,是指哲学体系与基本命题而言,所谓“下”是指具体的审美经验。

自此以后,西方美学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1、侧重于对审美经验作各种心理学、生理学的解释。

美学对心理学的依赖加重了。

著名的格式塔(完型)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结合。

2、强调美学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对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具体运用,反感传统美学的诸如“美的本质的抽象思变。

3、派别纷呈,符号美学、现象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完型心理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等。

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实,或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层中与主体内眦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外在的表面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

所以也可称之为科学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分析日益细密深入,但同时又远离美学基础理论而是综合的力量削弱。

早期英国经验派开始的从审美对象研究向审美意识的转移,至此已以审美经验为中心。

美学技术化、实证化了,相当多的现代西方美学研究实质上已降格为艺术学,甚至成为艺术鉴赏学。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11
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
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 学家的观点。
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 法国的哲学三者构成的。 美得哲学是基础和引导。 审美心理学是整个美学的主体 和中心。
12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及其活 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以叶郎,蒋培坤为代表的美 学家的观点
这样可以突破以往种种观点的狭隘性, 把美学研究的天地得以拓展。
9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的科学
以蒋孔阳为代表的 美学家的观点。
价值性美学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 美、科学美、技术美, 以及崇高、悲剧、喜剧、 优美等。
10
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以朱光潜、马奇为代表 的美学家的观点。
艺术哲学
美得本质是集中地反应在艺术中 的。其目的是解决艺术与现实这 一特殊矛盾。
优美的特点: ❖ 审美对象在形式上有共性:精致、
典雅、轻 盈、柔和等; ❖ 审美对象在内容上表现为相对静
止状态; ❖ 基本特点是内外关系的和谐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与人的关系和谐统一,易于被人 接受
24
优美的基本特征——和谐
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 其次,表现为内容的完整统一。 再次,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最后,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什么是美学? (1)美学是关于美得学科
美学是以美为研究对象,也是对感性认识的完善。
(2)美学是美得艺术哲学
是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的观点。
(3)美学是审美心理学 (4)美学是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科学。
4
第一节: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1:美学的学科 性质
人类的学科性质分为: 自然科学(精准的数据和
文化的大综合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是“美”: 两个方面: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绪论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n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 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研究美感,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

n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一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5、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答:审美意识不是美学思想,因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审美意识都不具备。

这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一)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

(二)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不在像审美意识那样可以是一些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远为深刻的能够揭示审美现象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8个阶段1)古希腊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美学的开端;2)中世纪,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上帝早的3)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美学大家4)18世纪,理性美学主义、经验主义美学,鲍姆嘉登出版《美学》5)19世纪前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康德、席勒、黑格尔,代表了西方美学的黄金期6)19世纪后期,实验美学、移情美学、生命美学,代表: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是生活7)20世纪出,心理学美学,佛洛依德8)20世纪,语言论美学,从语言角度、符号的角度探讨美学7、“由下而上”:行而下,由具体的研究上升到抽象理论研究的方法。

美学基础_第一章_什么是美

美学基础_第一章_什么是美

达· 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1)生平、著作
18岁开始学画
一生从事绘画和各种科学研究
30岁开始记录创作心得 著作《画论》《笔记》
(2)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美不是神意体现,是用 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 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 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人体是自然界最完美的东 西,符合数学法则,与完美 几体图形吻合。
第一章 什么是美
★语言学阶段:
英美语言哲学派:维特根斯坦 消解“美”的概念,是一种无意义的形 而上概念
大陆哲学派:尼采 海德格尔 弗洛伊德 用艺术表达与把握“强力意志”,艺术 是生命的形而上学。
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第一章 什么是美
马克思主义美学:
横跨“认识论”与“语言学 ”阶段
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
★本体论阶段美学思想:
在一种超验的秩序中寻找美的位置。 “美”往往与真、善统一在一起,作为最 高存在的三位一体。文艺思想强调规则、 谨严,形成古典主义创作手法,以及对 “崇高”风格的推崇。
第一章 什么是美
★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后-19世纪末
诞生了美学,奠定美学基本旨趣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哲学研究的焦点不再 是事物的本质,而是转变为人获得真理的可 能性,这种思想范式被称为认识范式,这一 阶段被称为认识论阶段。
美是人自由创造的形象的生动表现。 恩格斯: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而存在。真、善、 美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一种社会价值。 美是客观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产物。
第一章 什么是美
二、中国美学史对美的探讨
美与真、善结合,伦理化、人生论特征;玄远、超越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按照历史分期可分为:

美学原理 总资料

美学原理 总资料

美学第一章一、美学学科的形成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

(一)区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两个概念,追寻“美本身”,美得共相,美的普遍性,整体。

(二)讨论了美得各种定义,提出了美不是恰当,美不是有用,美不是善,美不是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等。

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提出“理式、理念”----物体----艺术,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归纳为:艺术与现实的关式,理式,即静观,达到美得最高境界,是第一境界,物体本身是第二境界。

艺术是对自然社会的模仿,是对真理的影子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诗学》学术背影:古希腊文化由古典化过度时期,古典化时期是古希腊最辉煌时期,以史诗、悲剧为代表;希腊化时期是大众化、创造性失去,热衷于构筑体系。

时代特征:强调“反思力”对“常识”进行思考,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社会、人文。

“认识你自己”是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时代的概括。

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体积与安排”,美的事物体积大小要合适,要见出“统一性”,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关系,通过组织与安排,达到有机和谐统一。

二.美学学科如何成立知------哲学意------伦理学情-----美学1.形象思维原始性、普遍性2.以己度人的隐喻3,想象性的类概念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完善三.美学研究对象1.哲学家和逻辑分析方法2.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象形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3.心理学的方法美学目的是成就人自身 1.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 2.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 3.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巫术直观与世界的象征化关于审美活动的起源实证主义:普列汉诺夫、劳动说直觉主义:尼采、“酒神精神”一、巫术及巫术直观(一)什么是巫术活动巫术是人类原始的活动方式,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生命活动特征来构建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原始人类经验世界的方式和信仰的方式。

00037美学大纲知识点

00037美学大纲知识点

第1章绪论1、(识记)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①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2、(识记)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

3、(识记)“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原初意义是“感性学”,把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研究对象。

4、(识记)实践概念的含义。

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政治活动、道德活动、艺术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广大的日常生活活动。

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5、(识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

6、(识记)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

①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②美:美指的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③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④美感(即审美经验):美感是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⑤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特点:首先,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其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美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珍藏版)

美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珍藏版)

美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珍藏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A,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区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

B,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来源于黑格尔。

《美学》(在英文版里译成美的艺术哲学)C,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它分为两个层次: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体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这个传统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

认为关于“美”、“善”之类的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

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即经验》。

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强调对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

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也是偏向于主观方面,关注的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就成了审美心理学。

如德国的费希纳,《实验学美》、《美学入门》,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

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的心理学问题。

其学生★荣格把无意识改为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理论。

D,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国的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并非所有的有审美因素的现象都等于审美现象。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心问题和★主要对象(审美活动)。

美学知识点总结32494

美学知识点总结32494

《美学》学习资料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创立与发展美学之父——鲍姆嘉通,1750年,他写了一本名为《Aesthetics》的专著。

我国理论界把它翻译为“美学”。

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第四,审美关系。

第五,审美活动三、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哲学思辨法(自上而下)、自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

从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通过理论思辩和逻辑推演的形式,在客观上把握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象的表层结构把握对象的深层本质。

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希纳(1801-1887)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来代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

所谓“上”,是指哲学体系与基本命题而言,所谓“下”是指具体的审美经验。

自此以后,西方美学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1、侧重于对审美经验作各种心理学、生理学的解释。

美学对心理学的依赖加重了。

著名的格式塔(完型)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结合。

2、强调美学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对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具体运用,反感传统美学的诸如“美的本质的抽象思变。

3、派别纷呈,符号美学、现象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完型心理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等。

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实,或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层中与主体内眦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外在的表面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

所以也可称之为科学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分析日益细密深入,但同时又远离美学基础理论而是综合的力量削弱。

早期英国经验派开始的从审美对象研究向审美意识的转移,至此已以审美经验为中心。

美学技术化、实证化了,相当多的现代西方美学研究实质上已降格为艺术学,甚至成为艺术鉴赏学。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西方的美学和发展 中国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的美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左右,古希腊、 古罗马是西方美学产生的源头。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古 希腊有位著名的盲诗人荷马,关于他的生平、创作等情况多 系传说,但他创作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却为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留下了可考的证据。这两部史诗 表现了英雄时代的英雄形象以及人类战胜自然界的伟大力 量和斗争精神。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书中,称荷马史诗和全部神话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 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荷马史诗中对“勇气”、“荣誉 心”的尊重,是作为美的概念描述的,后人将其发展成为“崇 高”、“伟大”等美的形态。 美的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到了 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希腊的一些思想家、哲人主要有,毕达 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人,他们都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美”的 现象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 美学思想。

(1)崇高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崇高以巨大的矛盾冲突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界以不平凡的形态使审美主体获得崇 高感。
因为,大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审 美领域,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机会面对崇高的审美对 象;另一方面,大工业也增长了人们的见识和审美 能力,使得我们可以欣赏比优美更为复杂的美学形 态。康德就说过,欣赏崇高比欣赏美需要更高的道 德水平和文化修养。
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以朱光潜、马奇为代表 的美学家的观点。
艺术哲学
美得本质是集中地反应在艺术中 的。其目的是解决艺术与现实这 一特殊矛盾。
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
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 学家的观点。
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 法国的哲学三者构成的。 美得哲学是基础和引导。 审美心理学是整个美学的主体 和中心。

美学基本知识与基础知识

美学基本知识与基础知识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简答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作法有哪些合理性与片面性?①合理性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②片面性在于: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并不是所有符合形式美规律的都是美的;美在形式不符合所有美的事物特别是社会事物。

2.简答优美的本质和特征?①优美基本的美学特征是和谐。

②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和谐共存关系中。

③优美对象整体内外关系的和谐。

④感性形式方面的和谐,具有小巧、柔和等品格。

3.简要说明生活丑和艺术美的关系?①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它描写的生活是美是丑。

②生活丑可以转化为艺术美,是因为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表现变得更典型了。

③艺术可以把生活丑表现出来,帮助人们辨别美丑,对人产生审美教育作用。

4.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5.说明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①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

②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野”。

③文学和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复杂的结构,都需要主体参与填补空白。

6.简答美育的特点?①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

②美育是非常愉快的,是心甘情愿和乐而忘返的。

③美感教育是动于内,从内心的情感角度去打动人的。

④美育的愉悦性激励着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

⑤美育有特殊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陶冶性情和泄导身心的作用。

7.美学学科的性质?①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②美学和人有密切关系。

③美学与人生价值密切相联。

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8.简答从主观心意状态中寻找美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导致的后果?①它的意义在于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联。

②但它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

③各人心意状态不同,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同,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

由此出发去衡量美会失去标准,甚至得出“趣味无争辩”。

美学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美学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中心。

2、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学科性质),包含三个层面: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综合的。

首先,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的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其次,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

再次,美学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1、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1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2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3美学学科: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2、美学确立的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美学创始人为鲍姆加登(“美学之父”),他于1750年出版《美学》一书。

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1、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具体说来,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存在论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

2、马克思的实践论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时间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成的。

再次,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它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

3、实践含义:“人的感性活动”,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雅、轻 盈、柔和等; ❖ 审美对象在内容上表现为相对静
止状态; ❖ 基本特点是内外关系的和谐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与人的关系和谐统一,易于被人接 受

优美的基本特征——和谐
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 其次,表现为内容的完整统一。 再次,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最后,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的科学
以蒋孔阳为代表的 美学家的观点。
价值性美学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科学美、技术美,以及崇 高、悲剧、喜剧、优美等。
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以朱光潜、马奇为代表 的美学家的观点。
艺术哲学
美得本质是集中地反应在艺术中 的。其目的是解决艺术与现实这 一特殊矛盾。
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
西方美学基本范畴
优美:这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学形态 。
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 同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中国古代同样认为美在于“和”。史伯:“和五味 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
优美的概念: 是审美主体在观赏
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 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 呈现的和谐统一的美.
优美的特点: ❖ 审美对象在形式上有共性:精致、
4:美学学科的性质
美学是“边缘学科”或 “跨界学科”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2.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3.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4.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人文世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 文化世界,从内容看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就是意义世界和价 值世界,其中的价值性决定了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科学。 而人文学科最主要功能是——教化。
等等一系列文艺理论著作,却没有像西方国 家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鲍姆嘉通、康德、
3: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美学是关于美得学科
洪毅然,蔡仪为代 表的美学家的观点。
认识论美学
研究美得性质,美感的性质,美得社 会内容与自然条件,美感的心里与生 理基础,美与美感的类别,美得功用, 审美标准,形象思维的特殊规律等。
中国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美学思想发生于先秦时期,它为以后各 种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魏 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美学思想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基本思想脉络与先秦时期相继相续。唐宋时 期前后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峰。明清时期的美学 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对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并且开拓了中国 近现代的美学思想。但是,中国与西方的美学思 想大有不同,中国古代各时期尽管出现了如: 《文心雕龙》、《诗品》、《艺概》
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
美学和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美学和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 美学和语言学有密切的关系 美学和人类学有密切的关系
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至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 系。所谓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的重要标志是体 现21世纪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就是文化 大综合。
文化的大综合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是“美”: 两个方面:
什么是美学? (1)美学是关于美得学科
美学是以美为研究对象,也是对感性认识的完善。
(2)美学是美得艺术哲学
是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的观点。
(3)美学是审美心理学 (4)美学是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科学。
第一节: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1:美学的学科性质
人类的学科性质分为: 自然科学(精准的数据和实验方式) 社会科学(归纳实验) 人文科学(体验、思辨、演绎) 所以: 美学(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人进行综 合的、整体研究)与人文学科的联系更紧 密,是关于人生活的一种知识体系。
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 学家的观点。
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 法国的哲学三者构成的。 美得哲学是基础和引导。 审美心理学是整个美学的主体 和中心。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及其活动 及其规律的科学
以叶郎,蒋培坤为代表的美 学家的观点
这样可以突破以往种种观点的狭隘性, 把美学研究的天地得以拓展。
美学是对生命的最高阐述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美学(Aesthetica)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 学科。
美学一次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 义是“对感官的感受”。
美学作为专门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75年 的由德国的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
美学并非现代的产物,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 无论是西方的古希腊还是中国的春秋战国对美 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以杨春时,潘知常为代表的美学 家的观点。
生命及审美,审美及生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美学家叶郎的整体 考察后,把美学的研 究对象确定为审美活 动的研究(相对最为 科学的选择)
进而叶郎将美学研究范围定为审 美形态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心 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 审美设计学、审美发生学、审美 哲学八个分支学科构建了现代美 学体系。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 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个体的人提升为 一个为普遍性的精神存在。”
——黑格尔(德国)
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
第一、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 系
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学理论是哲学的分支,美学是一种哲学思 维,是理论思维。
2:美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的美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 左右,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美学产生的源头。 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古希腊有位著名的盲 诗人荷马,关于他的生平、创作等情况多系传 说,但他创作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却为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留下 了可考的证据。这两部史诗表现了英雄时代 的英雄形象以及人类战胜自然界的伟大力量 和斗争精神。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 家的起源》一书中,称荷马史诗和全部神话是 “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
1.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综合 2.19世纪文化精神和20世纪文化学术精神的 大综合
第二节:美的基本范畴
什么叫范畴?
什么是范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 和反映。概念也是对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但是概念更 具体、更细致、相对来说范畴更为基本,更为核心, 自然也就更为的重要。 美学范畴就是人们对于美的现象形态的认识和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