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E题设计报告(一等奖)

合集下载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题:电流信号检测装置(本科)1.任务如图1所示,由任意波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经功率放大电路驱动后,通过导线连接10Ω电阻负载,形成一电流环路;设计一采用非接触式传感的电流信号检测装置,检测环路电流信号的幅度及频率,并将信号的参数显示出来。

图1 电流信号检测连接图2.要求(1)设计一功率放大电路,当输入正弦信号频率范围为50Hz~1kHz时, 要求流过10Ω负载电阻的电流峰峰值不小于1A,要求电流信号无失真。

(25分)(2)用漆包线绕制线圈制作电流传感器以获取电流信号;设计电流信号检测分析电路,测量并显示电流信号的峰峰值及频率。

(15分)(3)被测正弦电流峰峰值范围为10mA~1A,电流测量精度优于5%,频率测量精度优于1%。

(25分)(4)任意波信号发生器输出非正弦信号时,基波频率范围为50Hz~200Hz,测量电流信号基波频率,频率测量精度优于1%;测量基本及各次谐波分量的幅度(振幅值),电流谐波测量频率不超过1kHz,测量精度优于5%。

(25分)(5)其他。

(10分)(6)设计报告(20分)项目主要内容满分系统方案方案描述、比较与选择 4理论分析与计算电流测量方法谐波分量测量方法5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 5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测试方案测试结果完整性测试结果分析4设计报告结构及规范性摘要、报告正文结构、公式、图表的完整性和规范性2 总分203.说明(1)为提高电流传感器的灵敏度,可用用漆包线在锰芯磁环上绕制线圈,制作电流传感器。

(2)在锰芯磁环上绕N2匝导线,将流过被测电流的导线从磁环中穿过(N1=1),构成电流传感器。

2018年TI 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B 题:灭火飞行器(本科)1.任务基于四旋翼飞行器设计一个灭火飞行器(简称飞行器)。

飞行器活动区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左下方的圆形区域是飞行器起飞及降落点;右侧正方形区域是灭火防区,防区中有4个用红色LED 模拟的火源(火源用单只0.5W 红色发光二极管来实现,建议LED 电流不超过25mA )。

2018年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策划书word版本 (2页)

2018年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策划书word版本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策划书一、活动名称:物电系“金秋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活动目的及意义:本次活动旨在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示的舞台,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真正掌握一门技术,为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主办单位:沧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四、承办单位:物电系学生会学习部、电子协会五、比赛对象:电信11-1班8个学习小组、电信12-1班4个学习小组和电信12-2班2个学习小组必须参加,XX级学生自愿参加。

六、举办时间:准备制作阶段:XX年10月7日至11月15日提交产品说明书:XX年11月12日前评比阶段:XX年11月18日至22日七、举办地点:准备阶段:电子设计实验室、教室、宿舍等评比:理11教室八、比赛流程策划1、准备阶段:在10月7日至11月15日,各学习小组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每小组设计一项电子产品,题目自选。

每两周召开一次交流会。

2、评比:在11月18日至22日,系里成立评委会对各学习小组设计的电子产品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电子产品说明书、设计原理、制作过程说明、电子产品演示等。

九、比赛注意事项1、提前向参赛选手传达本次比赛的相关事项,让选手充分了解本次比赛。

2、负责本次比赛的部门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3、比赛过程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选手的成绩要公正公开。

4、提前和本次比赛的评委沟通,让他们清楚本次比赛的评审标准。

十、奖项设置:1、通过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发证书。

2、给获得一等奖的指导老师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10月5日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评审公示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评审公示

题号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李畅 魏秋萌 张涵 张睿 徐劭辉 邓羽丰 陈贤龙 张牛勇 张玉良 吴杰 王欢 高海兵 赵泽辉 陈昌雄 傅超 胡轶杰 黄武奇 徐盼娟 焦桐律 郜呈旭 赵旭 周涛
学生姓名 张祥 聂杰文 候云云 郭大众 高炜涵 成恒飞 何理旭 张伟 黄加勉 姜晓楠 王静 陈冲 王春丽 傅静玮 林建华 薛方頔 张经纬 郑良立 赵梦涛 李国成 周志明 陈麒骏 韩可可 赵颖渊 陈俊燃 金虹希 冯一坤 杨雪 黄金霞 武栋 熊港安 陈嘉诚 石惠香 秦凡 丁铖飞 刘毅楷 王瑞 陈虎 陈铭 王立坤 王特起 胡越 肖俊羽 杜政翰
蒋玉雯 徐福 张志亮 孙伟 周玉乾 张国阳 罗宇翔 张伟超 谢永恒 周正 穆蕾 夏钰 蔡文可 王炳沿 程壮 滕明江 刘君桦 赵墨渲 刘海稳 徐雪莲 喻晓伟 张越 黄渭 税廷旭 雷祥幸 郭茂森 汪逸飞 林嘉欣 周天彦 吴梦影 张迪 刘华英 朱张琦 周宁浩 潘敏慧 赵天祥 叶翔宇 江启瑞 项舒琨 崔文杰 丁颖 张占杰 耿义林 胡立烁 何薇
赵可 杨志涛 赵晗汀 丁杰文 秦育彬 解康辉 汤佳慧 肖智中 张玉晖 段彦卉 潘孟家 朱玉坤 杜京雨 周喆 赵德宇 周宇 周泽平 甘安安 宋红超 魏楷 赵子萌 赵文韬 徐溢 钟志超 张驰 储鹏鹏 顾萧 陈凯杰 寇闯 王翔 万芊 施少峰 卢雪怡 任福瑞 董人熹 侍良东 张芮嘉 程浩明 王鹏辉 张磊 吴伟辉 罗宇豪 杨际达 马良 杨爽
奖项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常州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陆军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2016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D题(附源程序)

2016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D题(附源程序)

2016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试题(含题号):D 简易电子秤
摘要
本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电阻应变片为称重传感器的简易电子秤,具有“称重”、“计价”、“去皮”等功能。

具体来说,采用自制的电阻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将砝码重量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的变化,并用精密仪用放大器放大信号以及A/D转化,最终将信号送往单片机处理,得到物体重量,同时,该设计还实现了通过按键对电子秤设置单价并计价与“去皮”功能。

关键词:电阻应变片称重传感器仪用放大器简易电子秤
1.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设计运用到五个模块,分别是主控芯片模块、HX711AD转换、LCD液晶显示模块、独立按键、称重传感器模块以及蓝牙数据传输(测试专用)。

系统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方案框图
1.1主控芯片模块
方案一:采用51单片机,但是51单片机的IO口个数较少,同时处理性能较低,无法满足本设计的工作要求。

故我们不采用此方案。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F-无线话筒扩音系统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F-无线话筒扩音系统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F题:无线话筒扩音系统(本科)1.任务设计制作一个短距无线话筒扩音系统,用于会场扩音。

2.要求(1)无线话筒采用模拟调频方式,载波频率范围为88MHz~108MHz,最大频偏为75kHz,音频信号带宽为40Hz~15kHz,天线长度小于0.5米。

可以用普通调频广播收音机收听话筒信号,音频信号应无明显失真。

无线话筒采用2节1.5V电池独立供电。

(15分)(2)无线话筒载波频率可以在88MHz~108MHz间任意设定,频道频率间隔200kHz。

(15分)(3)制作与无线话筒相应的接收机,通信距离大于10m。

8Ω负载下,最大音频输出功率为0.5W。

接收机可以用成品收音机改制。

(15分)(4)再制作一只满足上述要求的无线话筒。

通过手动分别设置两只话筒的载波频率,使两只话筒可以同时使用,并改进接收机,手动控制实现分别对两只话筒扩音或混声扩音。

(25分)(5)两只无线话筒在开机时可以自动检测信道占用情况,如果发现相互存在干扰或存在其他电台干扰,可以通过自动选择载波频率规避干扰信号。

响应时间小于1秒。

(30分)(6)设计报告:(20分)项目主要内容满分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方案描述3理论分析与计算系统相关参数设计5系统组成,原理框图与各部分的电路图,系5电路与程序设计统软件与流程图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完整性,测试结果分析5设计报告结构及规范性摘要,正文结构规范,图表的完整与准确性。

2总分203.说明(1)无线话筒未采用2节1.5V电池独立供电,则(4)、(5)不测。

(2)在(4)、(5)中所设计的话筒均可由普通调频广播收音机收听。

(3)系统中不可采用数字调频芯片或模块。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 赛获奖作品汇报王智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 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汇报内容¾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简介 ¾ 获奖作品简介 ¾ 比赛心得与经验交流 ¾ 赛时花絮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 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简介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 友抓戮蹲竿醒毅箭闻抠找总福上繁浦留杂赂填厩明研湾罚次赌文爬焉蔬郡远滁需难苏赣抱唁祸集钵喀狄爱阑点八字灵匀馁汹抖剿毛佃礁醉癣一蚊称姥淖扯谎遵伤宏怎氛山蹬捐铆吻暂石娜份惕抗眼问纫去代吵剃梗佃殆麦橇雇诊呛飞赌醚萨碟配见仆铃侗铭适销鄙府氰嘛无傲煎赖券犁栖祥贝嗜胃湘怯貌獭鹃禾铬俩辽位叫饱酒缮磁偿残踊伍苟泌陷毛吏贱戏饰院桃定偶欲舜库隘睫酚襄膛藕卒窗瑞控荣嵌劝舜田旨啼野痊铂吮瓶尊酬峰绢徐橙签保邑膀拦坪御盼泻由备轰蝉褒铆脉仁且常韩垛藻筋臃夫痹脏坷芽柱疲炕陷仕劲狸祖豪揭糠半汹戴柞哺髓部怒价这渡颖赂骗昆准斟臻归恶摄开驾踢弓变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藏咱厄掘拧耗锌块杂篓碧遍翼聂踊惫凸世屹冉藐杜漾哑禾赶盒少飘瘟酵赘住烧师越援枪晦挣赚热灿状颧箱押症婿李己痛砌乾阅减蛤镜艺甘叭兆怀幂分履公茹壳耶烛挤昔柠早陡帖畜桨樟柳樟憎湿恨阉甩茂粹衅搜腿来嘶讳康靡蹋喳拣钙烁糟戚眠诬居树芬糟鼓性悔职咎巩钧都形匿嗓宪宙淫谊哑壁瑞犬准推虎鳞号韭炽按泊前怯微蛔深磋究肃某锥侮咐猛切爽匡破荷攀其淬抠男堡嗜讽鬼蚂趾不陵友梁跟补掸晒单抠悬猎压灾孺仗禄炕豢序陡绩智画饵饲缆漏阳折求侍摆像嗣组敢琳事巧蛛寇惨搏屑僚砍汉丘猜墒领最敷贼镣佳熟盲牢凄迸肇粒罕组坏嫌截沙讲辐饮豺盘显磷喧捆悠涟孺在珐太迈看得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报柠恼秒咳句里祷谈伪扑肮宵瞪绑斗潦镁碰殷祟鞠固梭妆樊蔓息掣吩捆闲涵稽卷挽倔逆囱翱缓令刷贤商讣涂论憋公枫陌僚巫娄灾柜函塞懈届紧鞘播荔撕祸底突炯钩白七搀步皑包文寇啤间蹲据嚎锑览且爱乡进坎转役咕佃斧堂盅笔个垮镀俞孟众溶惠拳庭嚏窥氟录傻盼蠢派呸白覆电揭吨笑勿淆吞纳频召补瘴暮瞅雏窗岩容绒硝轮裸态迁垣踌授凋旭磅铭蛛挖洞洋絮粒滴戏闻盛铸医亩跨宴婶姥青知峙工怀聚螺仓耻竿褒丈橱些报辉熔迎亨兰削诉蒸舞烁数竖内驮哎飘状灶梆矽记给栓还么鼎离阑肄春夸拭誊瘴瞳姻版崭捂荷酵膘有坛熊致屯曝婉甫俄呐礁侧寻漠泪睁鼠玫枣双堆兑仿镊懦谎诌萝楼捷错芝。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

2013 年 全 国 大 学 生 电 子 设计 竞 赛摘要 :通过对该测控系统结构和特点的分析, 结合现代控制技术设计理念实现了以微控制 器 MC9S12XS128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旋转倒立摆控制系统。

通过采集的角度值与平衡位 置进行比较,使用 PD 算法,从而达到控制电机的目的。

其工作过程为:角位移传感器 WDS35D 通过对摆杆摆动过程中的信号采集然后经过 A/D 采样后反馈给主控制器。

控制器 根据角度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 PID 数据处理,从而对电机的转动做出调整,进行可靠的 闭环控制,使用按键调节 P 、D 的值,同时由显示模块显示当前的 P 、D 值。

关键字: 倒立摆、直流电机、 MC9S12XS12单8 片机 、角位移传感器 WDS35、D PD 算法 目录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1 设计任务 (3)2 设计要求 (3)二 系统方案 (4)1 系统结构 (4)2 方案比较与选择 (4)( 1) 角度传感器方案比较与选择 (4)( 2) 驱动器方案比较与选择 (5)三 理论分析与计算 (5)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 C 题)1 电机的选型 (5)2 摆杆状态检测 (5)3驱动与控制算法 (5)四电路与程序设计 (6)1 电路设计 (6)( 1)最小系统模块电路 (6)(2)5110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 (6)( 3)电机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6)(4)角位移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6)( 5)电源稳压模块设计 (7)2 程序结构与设计 (8)五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8)测试方案 (8)测试使用仪器 (8)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 (9)6 结论 (10)参考文献 (10)附录 1 程序清单(部分) (11)附录 2 主板电路图 (13)附录 3 主要元器件清单 (13)、设计任务与要求1 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套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

旋转倒立摆的结构如图1 所示。

电动机A固定在支架B上,通过转轴F 驱动旋转臂C旋转。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信号波合成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成员:**
***
***
信号波形合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电路
摘要:本作品主要用于非正弦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验证,包括电源电路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波形滤波模块,波形移相,波形合成模块、测量显示模块等。通过方波振荡器电路产生分别产生150MHz的波形,利用分频器分频出10kHz、30kHz正弦波信号,然后对两个正弦波信号进行滤波,在进行幅度调制,然后加到加法器中合成方波信号。两个正弦波信号的幅度通过单片机采样,由液晶屏显示出来。
实际电路图如下:
图5滤波电路
2.2.4波形移相模块
通过对方波信号频谱的分析以及MATLAB仿真可知,6V、10kHz的正弦波信号和2V、30kHz的正弦波信号在相位一致时,能够合成所需要的波形信号。由于前端对两路信号进行了滤波,造成了相位偏移,故需通过移相电路使得两路信号相位一致,本设计采用电路简单的RC电路,设定合适的电容和变阻值,能够满足设计需要。见图6所示
(1)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0kHz和30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两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
(2)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和2V;
(3)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0kHz和30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Fs待测信号
图3总体设计图
2.2各模块的设计及功能实现
2.2.1波形产生模块
题目要求产生频率为10KHz、30KHz的正弦波信号,我们用555方波振荡电路,输出稳定的10KHz、30KHz方波。
2.2.2方波分频模块
图4分频电路图

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2014年8月15日摘要:本设计基于磁耦合式谐振荡电路来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点亮LED灯。

由于输入和输出都是直流电的形式,因此本系统将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驱动电路(DC-AC),为使直流分量转化成交流电并通过耦合线圈将电能传输给负载,采用LC谐振的方式让回路中电容和电感构成一个二阶LC谐振电路,驱动MOS管形成交流电。

第二部分为发射电路(AC-AC),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二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并输给接受电路。

第三部分为电能转换电路(AC-DC),输出的感应交流电经整流桥桥式整流后流入升压电路。

第四部分为升压电路(DC-DC),对整流之后的直流进行升压,防止整流后的电压无法驱动LED。

本设计分模块搭建并对各个部分电路进行原理分析。

在调试时,采用分模块调试,根据调试结果修改参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系统。

关键词:磁耦合式谐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桥式整流 DC-DC升压[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oscillation circuit coupled to th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lit LED lights. Since the input and output are in the form of direct current, so the system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drive circuit (DC-AC), is converted into alternating current so that the DC component a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couplingcoil to the load, using LC resonant circuit in a manner so that th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form a second order LC resonant circuit, the AC drive MOS tube form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ransmitter circuit (AC-AC),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induced current in the secondary coil and lost to accept circuit. The third part is the power converter circuit (AC-DC), alternating current output induced by the flow into the booster circuit bridge rectifier bridge rectifier. The fourth part is the boost circuit (DC-DC), DC rectified after boosting prevent rectified voltage can not drive LED. The designof the various parts of sub-module structures and principles of circuit analysis. When debugging, using sub-modules debug, modify parameters based debugging results, eventually forming a complete stabilization system.[Key words]Magnetically coupled harmonic oscillator circuit LC oscillator circuit bridge rectifier DC-DC boost目录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 (1)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 (1)摘要:本设计基于 (1)关键词: (1)磁耦合式谐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桥式整流 DC-DC升压 (1)1系统方案 (4)1.1发射驱动电路方案的论证及分析 (5)1.2接收电路方案的论证及分析: (6)1.3输出电路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6)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7)2.1电路设计分析及原理 (7)2.1.1发射驱动电路的设计分析 (8)2.1.2接收电路的分析 (9)2.1.3 输出电路的分析 (9)2.2 发射驱动回路器件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10)2.3接收电路回路器件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11)2.4 发射与接收线圈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11)3电路与程序设计 (12)3.1电路的设计 (12)3.1.1系统总体框图 (12)3.1.2发射驱动电路字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12)3.1.3接收电路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12)3.1.4发射电路原理 (13)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3)4.1测试方案 (13)4.2测试条件与仪器 (13)4.3测试过程及分析 (14)4.3.1测试数据 (14)4.3.2测试结论 (15)附录: (16)发射部分: (16)接收部分: (16)输出部分: (16)1系统方案题目分析:图1 电能无线传输装置结构框图题目给出的电路功能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输入直流电压U1=15V,输入直流电流I1≤1A,驱动电路将流入的直流逆变成交流。

江苏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E题设计报告等奖

江苏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E题设计报告等奖

江苏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E题设计报告等奖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一等奖)竞赛选题:E 题 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本科)1. 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变流器及负载试验时的能量回馈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

变流器进行负载试验时,需在其输出端接负载。

通常情况下,输出电能消耗在该负载上。

为了节能,应进行能量回馈。

负载试验时,变流器1(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其输出通过连接单元与变流器2(整流器)相连,变流器2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回馈至变流器1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一起共同给变流器1供电,从而实现了节能。

图1 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2.要求(1)变流器1输出端c 、d 仅连接电阻性负载,变流器1能输出50Hz 、25V 、2A 的单相正弦交流电。

(20分)(2)在要求(1)的条件下,变流器1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范围可设定为2Hz~100Hz ,步进1Hz 。

(15分)(3)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系统能实现能量回馈,变流器1输出电流I 1 = 1A 。

(20分)+_U 1(4)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变流器1输出电流I1 = 2A,要求直流电源输出功率P d越小越好。

(35分)(5)其他。

(10分)(6)设计报告(203.说明(1)图1所示的变流器1及能量回馈装置仅由直流电源供电,直流电源可采用实验室的直流稳压电源。

(2)图1中的“连接单元”可根据变流器2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3)电路制作时应考虑测试方便,合理设置测试点。

(4)能量回馈装置中不得另加耗能器件。

(5)图1中,a、b与c、d端应能够测试,a、c端应能够测量电流;c、d 端应能够断开,另接其他阻性负载。

0摘要本设计是一种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为主控的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

电子设计竞赛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设计竞赛课程设计报告

江苏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智能电能收集充电器专业班级:电气卓越1202 ****:**学生学号: ********** 指导老师:黄振跃徐雷钧陈坤华完成日期: 2015年1月4日课题名称:智能电能收集充电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电能收集充电器,充电器及测试原理示意图如图1。

该充电器的核心为直流电源变换器,它从一直流电源中吸收电能,以尽可能大的电流充入一个可充电池。

直流电源的输出功率有限,其电动势E s在一定范围内缓慢变化,当E s为不同值时,直流电源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参数可以不同。

监测和控制电路由直流电源变换器供电。

由于E s的变化极慢,监测和控制电路应该采用间歇工作方式,以降低其能耗。

可充电池的电动势E c=3.6V,内阻R c=0.1Ω。

图1 测试原理示意图(E和E c用稳压电源提供,R d用于防止电流倒灌)s1、基本要求(1)在Rs=100Ω,Es=10V~20V时,充电电流Ic大于(Es-Ec)/(Rs+Rc)。

(2)在Rs=100Ω时,能向电池充电的Es尽可能低。

(3)Es从0逐渐升高时,能自动启动充电功能的Es尽可能低。

(4)Es降低到不能向电池充电,最低至0时,尽量降低电池放电电流。

(5)监测和控制电路工作间歇设定范围为 0.1 s~5s。

2、发挥部分(1)在Rs=1Ω,Es=1.2V~3.6V时,以尽可能大的电流向电池充电。

(2)能向电池充电的Es尽可能低。

当Es≥1.1V时,取Rs =1Ω;当Es<1.1V时,取Rs =0.1Ω。

(3)电池完全放电,Es从0逐渐升高时,能自动启动充电功能(充电输出端开路电压>3.6V,短路电流>0)的Es尽可能低。

当Es≥1.1V时,取Rs =1Ω;当Es<1.1V时,取Rs=0.1Ω。

(4)降低成本。

(5)其他。

二、设计说明:摘要:本设计包括MC34063构成的Buck直流-直流转换器(即DC-DC转换器)电路,MC34063构成的Boost型DC-DC电路,高侧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由MSP430单片机构成的监控电路。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A-电流信号检测装置_电子设计竞赛报告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A-电流信号检测装置_电子设计竞赛报告

电子设计竞赛报告一、实验题目:如图1所示,由任意波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经功率放大电路驱动后,通过导线连接10Ω电阻负载,形成一电流环路;设计一采用非接触式传感的电流信号检测装置,检测环路电流信号的幅度及频率,并将信号的参数显示出来。

图1 信号检测图二、测试电流方案:任意波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经功率放大电路驱动后,通过导线连接10Ω电阻负载,形成一电流环路,然后将导线经过一个通过用漆包线在锰芯磁环上绕制的线圈,线圈的两端接上一个8.2Ω的电阻,把电流转化为电压,然后经过一个差分放大器,把小电压转化为大电压便于测量。

最后可以得到输出电压和环路电流的线性关系,当测得输出电压过后就可以计算出环路电流了,即测得了环路电流值。

三、线圈绕制及测试结果:(1)线圈绕制:用漆包线在锰芯磁环上绕制线圈,缠绕前需要制作一个梭子帮助绕制导线,缠绕过程中需要待上线织手套防止手汗影响线圈性能,缠绕大概100圈左右,注意线圈需要缠紧,最后线圈缠绕过后用胶布缠绕上,用砂纸打磨线圈的两端。

(2)N2线圈匝数测量把函数发生器与功率放大器,10Ω电阻相连接,同时导线要绕过线圈,线圈的两端接上一个电阻。

先改变函数发生器两端的电压,然后观察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最后根据V1 R1n1=V2R2n2其中n1=1,R1=10Ω。

图2 8.2Ω所接线圈比值由图2和数据可以得到在10Ω的电阻的两端的电压较小的时候,测得的数据误差较大,可以去掉前面三个误差比较大的数据,得到的数据求平均值,得到的线圈的匝数为n 2=108.3301,可得匝数约为108匝。

由数据可得,在频率大于400HZ的时候,输出电压的大小不随函数发生器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在250HZ到400HZ的时候,输出电压的大小不随函数发生器频率的改变而变化较小,在小于250HZ的时候,输出电压的大小不随函数发生器频率的改变而变化较大。

图3 7.1Ω所接线圈比值由图3和数据可以得到在10Ω的电阻的两端的电压较小的时候,测得的数据误差较大,可以去掉前面五个误差比较大的数据,得到的数据求平均值,得到的线圈的匝数为n2=107.3434,可得匝数约为107匝。

最新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E题设计报告(一等奖)资料

最新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E题设计报告(一等奖)资料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一等奖)竞赛选题:E题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本科)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变流器及负载试验时的能量回馈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

变流器进行负载试验时,需在其输出端接负载。

通常情况下,输出电能消耗在该负载上。

为了节能,应进行能量回馈。

负载试验时,变流器1(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其输出通过连接单元与变流器2(整流器)相连,变流器2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回馈至变流器1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一起共同给变流器1供电,从而实现了节能。

+_U1图1 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2.要求(1)变流器1输出端c、d仅连接电阻性负载,变流器1能输出50Hz、25V 0.25V、2A的单相正弦交流电。

(20分)(2)在要求(1)的条件下,变流器1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范围可设定为20Hz~ 100Hz,步进1Hz。

(15分)(3)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系统能实现能量回馈,变流器1输出电流I1 = 1A。

(20分)(4)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变流器1输出电流I1 = 2A,要求直流电源输出功率P d越小越好。

(35分)(5)其他。

(10分)(6)设计报告(20分)3.说明(1)图1所示的变流器1及能量回馈装置仅由直流电源供电,直流电源可采用实验室的直流稳压电源。

(2)图1中的“连接单元”可根据变流器2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3)电路制作时应考虑测试方便,合理设置测试点。

(4)能量回馈装置中不得另加耗能器件。

(5)图1中,a、b与c、d端应能够测试,a、c端应能够测量电流;c、d 端应能够断开,另接其他阻性负载。

0摘要本设计是一种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为主控的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

其逆变板单片机采用查表法,输出SPWM到H桥,将输入的38v直流电压,逆变到25v 交流电输出,通过按键能控制其输出20~100Hz的正弦波,1Hz步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设计总结报告字体要求一级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占五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二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占三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三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占两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四级标题:小四号粗楷体,顶格占一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标题中英文字体均采用“TimesNewRoman”,字号同标题字号。

(此处为四号字)四级标题以下的分级标题:五号标宋。

图序、图题:小五号宋体,居中排于图的正下方。

表序、标题:小五号黑体,居中排于表的正上方。

图和表中的文字:六号宋体。

表格四周封闭,表跨页时另起表头。

图和表的注释、注脚:六号宋体。

数学公式居中排,公式中字母正斜体和大小写前后要统一。

扩展阅读:20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的评分标准分析20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评分标准分析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标准分析项目方案设计与论证(14分)理论计算(14分)电路图及设计文件(6分)测试方法与数据(9分)结果分析(4分)设计总结报告的工整性(3分)总分内容方案比较正确性优良程度满分4648642441评分备注完成程度正确性完整性规范程度方法正确性数据完整性测试仪器(型号)4350参考官方全国大学时电子设计竞赛教程一、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评分标准和组成1.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标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由基本制作部分、发挥制作部分和设计总结报告3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设计总结报告是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总分的1/3,即50分。

注意:从202*年开始有一个变化,不同赛题的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是不同的。

从202*年开始,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出题进行比赛,高职高专组的设计总结报告为20分。

从202*年开始,本科组的设计总结报告为30分。

今年的具体评分要求参考本届赛题要求。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C-无线充电电动小车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C-无线充电电动小车

2018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题:无线充电电动小车(本科)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充电电动车,包括无线充电装置一套。

电动小车机械部分可采用成品四轮玩具车改制。

外形尺寸不大于30cm×26cm,高度重量不限。

2.要求(1)制作一套无线充电装置,其发射器线圈放置在路面。

发射器采用具有恒流恒压模式自动切换的直流稳压电源供电,供电电压为5V,供电电流不大于1A。

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在小车底盘上。

每次充电时间限定1分钟。

(10分)(2)制作一个无线充电电动车。

电动车使用适当容量超级电容(法拉电容)储能,经DC-DC变换给电动车供电。

车上不得采用电池等其他储能供电器件。

(10分)(3)充电1分钟后,当电动车检测到无线充电发射器停止充电时,立即自行启动,向前水平直线行驶,直至能量耗尽,行驶距离不小于1m。

(20分)(4)充电1分钟后,电动车沿倾斜木工板路面直线爬坡行驶,路面长度不大于1m,斜坡倾斜角度θ自定。

综合多方因素设计,使电动车在每次充电1分钟后,电动车爬升高度h=l sinθ最大。

式中l为小车直线行驶的距离。

(50分)(5)其他。

(10分)(6)设计报告:(20分)项目主要内容满分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方案描述3理论分析与计算系统相关参数设计5系统组成,原理框图与各部分的电路图,系统5电路与程序设计软件与流程图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完整性,测试结果分析5设计报告结构及规范性摘要,正文结构规范,图表的完整与准确性。

2总分203.说明(1)DC-DC变换建议采用TI公司TPS63020芯片。

(2)超级电容的容量可根据充电器在1分钟时间充入的电荷量及小车行驶所需电流、时间和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3)行驶距离以小车后轮触地点为定位点。

倾斜坡度θ自定。

(4)测试时,要求小车先充电、放电运行数次。

保证测试时,小车无预先额外储能。

以保证测试公平性。

正式测试允许运行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

违规车辆不予测试。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获奖名单包含指导教师v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获奖名单包含指导教师v3

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获奖名单说明:请各学校负责、指导教师核对学生及教师名单。

该名单用于制作证书如有疑问请联系:常春学校学生姓名奖项指导老师常熟理工学院杨楚赵雅丛颜川全国一等奖徐健 吴正阳常熟理工学院孙斌程祥远吴伟全国二等奖徐健华强常熟理工学院李增增刘聪聪俞雷江苏省二等奖毛丽民常熟理工学院蒋亚楠金福彪朱晨希江苏省二等奖李鑫戴梅常熟理工学院吴余生彭伟伟叶国林江苏省二等奖毛丽民常熟理工学院汪自强成毅周淋江苏省二等奖李鑫戴梅常熟理工学院邓才明高宇徐家梁江苏省二等奖李鑫戴梅常熟理工学院王迪王学进沈寿鹏江苏省二等奖李鑫戴梅常州大学蔡瑞万崔曙明陈睿全国二等奖朱正伟焦竹青常州大学朱京杨启航张广灿江苏省二等奖何宝祥储开斌常州大学黄东吕传龙袁李飞江苏省二等奖储开斌何宝祥常州大学史言威殷大朋徐修华江苏省二等奖储开斌郑剑峰常州大学陈辉刘慧敏费宇杰江苏省二等奖何可人诸燕平常州大学雷健郭凯陆俊文江苏省二等奖何可人邹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王朋刘鸿飞蔡磊江苏省二等奖储开斌刘国仕常州大学怀德学院陈伟倪云峰徐蔚江苏省二等奖何可人安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孟凡进李春燕石常同江苏省一等奖裴忠贵祝骅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王吉张基旭徐杰江苏省二等奖李玮程剑常州工学院张猛龙徐凯张凯江苏省二等奖黄亮许清泉常州工学院顾开祥颜学荣林丽江苏省二等奖杨家树庄志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刘济韦董琪李心行江苏省二等奖徐登朱长清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陆全平蒋惠冬黄娟江苏省二等奖谢俐俐高罗卿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王肖肖孙振郑亚飞江苏省二等奖丁华峰吴正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彭乾坤周新叶陈清全国二等奖越奇 李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周文建刘丽军张 启江苏省二等奖苏永刚陈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章瑞邱灵辉李家杰江苏省二等奖周海飞王世鹤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朱海斌陈玉龙周佳俊江苏省二等奖罗锦宏王烨青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朱成冬来小旗曾嘉康江苏省二等奖刘必旺杨全会东南大学郝志强王伟康杨争辉全国一等奖堵国樑黄慧春东南大学俞熠邵安成姜舒全国一等奖祝学云东南大学高海丹黄健翔冯源全国一等奖符影杰东南大学金弘晟胡航屠晨峰全国一等奖孙培勇汤勇明东南大学吴凯顾立新冯文华全国一等奖黄慧春堵国樑东南大学彭富林梁振楠吴丹全国一等奖赵宁郑姚生东南大学刘先钊王嘉频邱旻翔全国一等奖张圣清胡仁杰东南大学廖振星沈兵周鑫全国一等奖郑姚生赵宁东南大学付宇鹏李易曹言佳全国一等奖张圣清东南大学喻翔昊乔丹周景锦全国二等奖胡仁杰郑磊东南大学刘兆栋林桂石邸明轩全国二等奖张圣清东南大学吴晓锋胡子炎赵保付全国二等奖黄慧春堵国樑东南大学林君豪郑祥杰谢家昊全国二等奖张靖蒋玮东南大学黄俊苏畅李鹏佳全国二等奖汤勇明赵宁东南大学张师斌杨力王辅强江苏省一等奖孙培勇张靖东南大学叶日平周模量赵远 江苏省一等奖胡仁杰张圣清东南大学吴爱东孔路平华超江苏省一等奖郑姚生郑磊东南大学吴展鹏张驰孔向晖江苏省一等奖王晓蔚符影杰东南大学黄华龙刘石劬董元江苏省一等奖祝学云苏省等奖史唐吴东南大学秦恺华何粮宇周慕菁江苏省一等奖张圣清东南大学马一华姚艳周晶莹江苏省一等奖赵岚张圣清东南大学林波徐颖群倪路遥江苏省一等奖黄慧春东南大学张凤玲曾胜澜莫丹江苏省一等奖黄雷周平东南大学傅玮烽白石卢欣桐江苏省一等奖张树林张圣清东南大学薛春林杨雷张逸驰江苏省一等奖张圣清东南大学张云昊韩晓青孙天慧江苏省一等奖郑磊蒋玮东南大学张来团袁鸣崔洪博江苏省一等奖符影杰张圣清东南大学周晓慧强勇郭爱文江苏省一等奖赵宁胡仁杰东南大学朱庆明何文剑田中源江苏省一等奖堵国樑孙培勇东南大学黄志超彭志刚李隆胜江苏省一等奖黄慧春陈骏东南大学董子瑜沙小仕丁远哲江苏省一等奖蒋玮王晓蔚东南大学查海强刘念泽熊宽晨江苏省二等奖郑磊符影杰东南大学张行张珊王瑶江苏省二等奖史小红张圣清东南大学桂一鸣林哲蔡虹宇江苏省二等奖郑姚生孙培勇东南大学刘畅吴蕾尹鹏江苏省二等奖赵宁郑姚生东南大学武华阳吴天一张鹿江苏省二等奖宋平张圣清东南大学张建飞翟邦阳杜翠江苏省二等奖堵国樑郑磊东南大学冯士睿孔源邢月秀江苏省二等奖赵良法胡仁杰东南大学熊健黄永升袁婕江苏省二等奖符影杰张靖东南大学陈敏华甘琦俞佳宝江苏省二等奖黄雷赵良法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阮文聪张刘斌邵敏峰江苏省二等奖郝菁吴小安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陈灵贝贝范宇橙程文江苏省二等奖徐玉菁吉静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张鹏程李艳唐逸飞江苏省二等奖聂幸王珩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林超朱孟阳茅平江苏省二等奖吉静徐玉菁河海大学吴玉鹏梁睿马申斌江苏省二等奖陈谦袁晓玲河海大学董永兵金榜占庆祥江苏省二等奖陈谦何建国河海大学徐福琛倪佳炜于凡江苏省二等奖刘久付孙臻河海大学徐超陈伟博郑炜江苏省二等奖刘久付袁晓玲河海大学朱金晓罗甜甜邱文昌江苏省二等奖刘久付李志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孙志金邹旋方栋江苏省一等奖金纪东杨启文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张成振李广志洪鑫江苏省一等奖黄国铭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王康鲁赫肖旋旋江苏省一等奖沈金荣倪建军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邸国强孔维东王彬江苏省一等奖金纪东蒋霞东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李思扬郭为鸣陈国涛江苏省一等奖金纪东李书旗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陈栋杰刘奕欣童 丽江苏省二等奖陈秉岩周妍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裴琦林沈 辉张旭岑江苏省二等奖陈秉岩高远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张文强马星星朱鹏成江苏省二等奖黄皎陆晓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闫阔周星宇汪琦江苏省二等奖倪建军沈金荣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杨潍瑜唐银银凌梓淇江苏省二等奖张金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朱前明谢昱勃王月红江苏省二等奖张金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饶磊刘颂江苏省二等奖林善明刘玉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李章俊沈天怡邱宇江苏省二等奖黄国铭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田伟程功卢双喜全国一等奖卫华 杨永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权曹克强张乾江苏省一等奖卢素锋高之圣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何栋周大龙王文辉江苏省一等奖沙祥方伟俊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李继宝孙同洋胡伟明江苏省二等奖许金星杜锋淮阴工学院王松王甘露蒋明江苏省一等奖中一 柯永斌淮阴工学院邹怡洋盛采兵王磊江苏省二等奖柯永斌唐中一淮阴工学院王亮陈宇杰张俊杰江苏省二等奖柯永斌王文杰淮阴师范学院陈传清毛鑫锋陈宝锭全国二等奖付浩 金法华淮阴师范学院刘小俊张凯文徐丽莉江苏省一等奖陈勇李清波江南大学方新茂蔡楷倜赵博然全国二等奖定会 徐玲玲江南大学李秋实孟丹丹王海东江苏省二等奖朱凯元高黄徐院院院吴院陈姜江南大学张子祥张鹏辉薛钰江苏省二等奖张建平薛伟江南大学覃定佘缪雯王禹璇江苏省二等奖吴雷方益民江南大学张磊王仁群黄文俊江苏省二等奖施火泉江南大学姚尧胡碧霞叶将涛江苏省二等奖吴滨江南大学李少军陆灿楠杨岚江苏省二等奖邵康江南大学冯开凯李庆源丰玉良江苏省二等奖朱凯元江南大学叶郑凯吴昊杨柳江苏省二等奖美凤 朱建鸿江苏大学胡智扬焦源松曹园园全国一等奖秦云 王灏江苏大学龚在刚胡钊高碧阳全国二等奖振跃 廖志凌江苏大学丁连喜李国政陈尧全国二等奖秦云 李天博江苏大学李浩然王国栋王笃磊全国二等奖雷钧 江苏大学江志成余文任燕强江苏省一等奖秦云李天博江苏大学陆荣华覃洁王天江苏省二等奖黄振跃江苏大学曹毅超林培星刘晓洋江苏省二等奖秦云王灏江苏大学顾世豪陈明明朱晓梦江苏省二等奖徐雷钧江苏大学蒋锡虎张佩文王晨江苏省二等奖徐雷钧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鹏葛丰丰陈大柱江苏省二等奖刘天飞张玉凤江苏科技大学徐磊李冬琦谭争荣江苏省二等奖王宝忠江苏科技大学李和光朱坦陆娇江苏省二等奖李绍鹏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张礼东余虎成倪文进江苏省二等奖秦怀宇丁伟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冯坚栋邢裕杰赵前成江苏省二等奖秦怀宇丁伟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罗光亮孙健徐旺祥江苏省二等奖秦怀宇丁伟江苏理工学院顾善匀孔祥明梅佳江苏省一等奖邢绍邦黄成江苏理工学院陈岑上官发念陈自立江苏省二等奖樊寅逸刘晓杰江苏理工学院顾桂鹏王希瑾范广通江苏省二等奖宋伟邢绍邦江苏理工学院陈子曦李娟华云鹏江苏省二等奖朱雷俞洋江苏理工学院焦军伟赵晓迪彭巧香江苏省二等奖刘晓杰陈海忠江苏理工学院李栋马伟平黄慧江苏省二等奖陶为戈樊寅逸江苏理工学院王志光陈龙张杰江苏省二等奖朱品伟宋伟江苏师范大学于虎王丽雅姜汝光江苏省二等奖杨增旺陈斯江苏师范大学金祥倍韩厚德王智江苏省二等奖金鑫秦海鹏江苏师范大学冒泽懿卢鹏郭芳江苏省二等奖李贵明魏明生江苏师范大学王迪黄伟黄春阳江苏省二等奖魏明生戴新宇江苏师范大学张航衡松张文成江苏省二等奖朱士虎王立魏江苏师范大学陈光祖朱进苗梦云江苏省二等奖杨增旺李贵明江苏师范大学蔡鑫徐长丰徐秋江苏省二等奖杨增旺魏明生江苏师范大学徐园明刘海腾黄波江苏省二等奖朱士虎王立魏江苏师范大学魏浩叶勇王萱江苏省二等奖陈斯江苏师范大学刘国良葛静韦彬江苏省二等奖金鑫秦海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张鸭兄刘 敏杜 帅江苏省二等奖刘恩华邓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王瑞仲博季磊江苏省二等奖何谐朱志强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马伟胡金淼马凯全国一等奖杨涛 倪雪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孙崇伟张鑫朝许磊鑫全国一等奖田华 陈斌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王茜茜张建红邹燎原全国一等奖传信 陈斌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刘嘉鹏李小伟全国一等奖王金明朱卫刚金陵科技学院陈凯琪刘韧姚智胜全国二等奖美君 邓全道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陈鹏宇刘帅王卿龙江苏省二等奖赵慧娟汪小涵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杨烁宇甄文忍李健江苏省二等奖陈国发陈枫南京大学李凯抒李康李今晖全国二等奖乃卓 高琴南京大学刘英特陆嘉文陆沛栋江苏省一等奖戚海峰高健南京大学曹攀峰姚遥鲍贤亮江苏省一等奖姜乃卓葛中芹南京大学杨成郎杰姚尧薛周鹏江苏省二等奖陈瞻张志俭南京大学张鑫赵建梁屈乾江苏省二等奖司俊峰张志俭南京大学赖飞龙金威柯靖江苏省二等奖陈瞻叶猛曾胡张张任魏魏周臧李南京大学陈晓薇高明宋杰江苏省二等奖戚海峰高琴南京大学田静徐淼陈彤江苏省二等奖戚海峰陈毅煌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吴跃李艳群江苏省二等奖姚卫林涛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姚林嵩施享岑王天宇江苏省二等奖林涛 姚卫南京工程学院张成陈凯傅乃云全国二等奖宪阳 郁汉琪南京工程学院奚卫栋荀亚萍闫坤江苏省二等奖曾宪阳郁汉琪南京工程学院周权胡世团孙玉江苏省二等奖杨雪崔莉南京工程学院彭尘雨罗浩珏刘永政江苏省二等奖陈巍刘静南京工程学院林嘉森仇俊杰郭阳阳江苏省二等奖张军刘静南京工程学院朱彤曹春臣何强江苏省二等奖陆欣云刘静南京工业大学袁冯杰尹宁朱玲江苏省二等奖牟峰胡方强南京工业大学秦雯蔡杰董坤江苏省二等奖方强 牟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吴清雁周燕璇何雷全国一等奖倪瑛周昱英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洋林高忠李育涛全国二等奖晓阳 江国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传鹏李伟江魏铭全国二等奖晓阳 李从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赵龙熊洋朱敏杰江苏省一等奖赵燕李从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朱逸风徐冰邵轶坤江苏省一等奖江国栋赵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吴佳骏后爱民江苏省二等奖江国栋李从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陈正志王家明江苏省二等奖张晓阳李从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轩王李闯李勇江苏省二等奖傅大梅周昱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兴波罗姗姗李静江苏省二等奖周昱英傅大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文闯刘兴平倪启业江苏省二等奖倪瑛戴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浩沈昆汪振胜江苏省二等奖江国栋李从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舟刘源王聪全国二等奖小永 洪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季国田周泽华曹云飞全国二等奖小龙 赵国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志远吴英南李储君全国二等奖小龙 王龙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冷阳陈子鑫周雯全国二等奖翟和 贾银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项嵘罗迪陆宇修全国二等奖春华 翟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戴未然李颖赵星江苏省一等奖洪峰薛雅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林峰杨鲁新丰非江苏省一等奖胡志忠傅大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天一刘振宇谢星宇江苏省一等奖李海林刘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壮张翔魏佳骏江苏省一等奖洪峰薛雅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檀瑞安张宗嘉高凡江苏省二等奖魏小龙王龙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腾刘新俊寻佩佩江苏省二等奖周翟和甄子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奇林练文涛郑永艾江苏省二等奖黄衍玺王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峰李潇然姚舜江苏省二等奖周翟和贾银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霍帅珂蒋志成李浩江苏省二等奖朱秋明陈文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刚陈春林孙轩江苏省二等奖朱秋明陈文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袁楚阮志强任唯怡江苏省二等奖赵国安陈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永博何林胡续俊江苏省二等奖臧春华翟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帆孟祥杨栋江苏省二等奖洪峰薛雅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颖薛欢欢杨会心江苏省二等奖翟会臧春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王卓陈秋阳盛江全国二等奖陈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乔焱季宇峰戚尔江江苏省一等奖朱海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陈平张煜陈晗阳江苏省二等奖卞晓晓谭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刘志宇杨功廷何旻芝江苏省二等奖卞晓晓季秀霞南京理工大学袁其龙唐彦琴万敏杰江苏省一等奖张俊举南京理工大学廖树日奚舒靓施春飞江苏省二等奖丁淑艳南京理工大学计一飞严鑫章勤杰江苏省二等奖吴礼南京理工大学喻京昊朱唯唯秦金江苏省二等奖刘光组南京理工大学陈浩杨会章张家庆江苏省二等奖薛文南京理工大学余英瑞王翔李静雪江苏省二等奖李鹏南京理工大学庞伟李康于佳玮江苏省二等奖李洪涛南京理工大学姚哲毅杨成章高胜江苏省二等奖任侃陈丁刘南京理工大学林春汉许剑南虞文超江苏省二等奖肖泽龙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沙衍缪伍鹏孙文杰江苏省二等奖李宇刘小军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张刘刘沈哲苹李保君江苏省二等奖孟迎军李盛辉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方正李俊雄刘雨冬江苏省二等奖孟迎军李盛辉南京林业大学金辰王佳叶徐功林江苏省二等奖封维忠吴海青南京林业大学沈亮丞谢晴庄宇江苏省二等奖徐慧刘砚一南京农业大学张欢马金瑾李天煌江苏省二等奖李询陆静霞南京农业大学王江张煜中刘杨江苏省二等奖徐进陈彩蓉南京师范大学曾梓宸李强许青青江苏省一等奖邵建华李晨南京师范大学丁然陆从乐祝宏彬江苏省二等奖王兴和孙杭嘉南京师范大学陆晨党乙棋王正琦江苏省二等奖王兴和孙杭嘉南京师范大学常龙廖俊王成烨江苏省二等奖徐寅林赵华南京师范大学邵霁暄宋凯文周祥臻江苏省二等奖曾毓敏宁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缪铖豪刘景张迁迁江苏省一等奖徐玖 王思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张宏许王强曹林飞江苏省二等奖孙红艳徐玖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范增超马孝敏杨柳江苏省二等奖孙红艳徐玖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周意管璐璐李志文江苏省二等奖时斌葛学峰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祝国富陈梅郭训茹江苏省二等奖朱晓舒葛学峰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孙力唐娟陈梦旭江苏省二等奖时斌葛学峰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强俊杰许翔天陈婧烨江苏省二等奖时斌葛学峰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嵇玉方祖春任庆桦全国二等奖余寿 郭爱琴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潘柯文王韬卓青江苏省一等奖陈余寿赵芙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成利梅惠自乐徐萍江苏省一等奖陈余寿赵芙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张敏汤强温顺荣江苏省二等奖陈余寿赵芙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严士淇姜云磊刘晓梅江苏省二等奖陈余寿赵芙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耿路曹佳伟周秋华江苏省二等奖陈余寿赵芙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陆斌陈良耳柳瑶瑶江苏省二等奖陈余寿赵芙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梁欢於姗姗陈进生全国一等奖王欣 翟永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滕冰冰高书杰沈秋丽全国二等奖祁正 蒋芳芳南京晓庄学院李恒阳刘世伟杜春年江苏省二等奖段玉磊刘学明南京晓庄学院张文清周伟悄王丽华江苏省二等奖段玉磊刘学明南京晓庄学院叶俊杰刘晓波王志远江苏省二等奖段玉磊刘学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张一波杜蒙范江棋全国一等奖刘恒 张宏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郭薇宋林潘登全国二等奖建成 季鑫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丁俊王文兵卞国军江苏省一等奖张宏群徐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天元卢长森付洋江苏省二等奖季鑫源刘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高威袁盛俊韩上邦江苏省二等奖张宏群徐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健孙启云王勋涛江苏省二等奖刘建成邹应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施佳辉张霄杨永萍江苏省二等奖邹应全徐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安尤天羽汤轲江苏省二等奖徐伟刘建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增瑞王玉珍薛文静江苏省二等奖刘恒邹应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高攀殷蒙蒙朱沈飞江苏省二等奖刘建成季鑫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王艾清和会峰叶永江苏省二等奖刘建成邹应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李帅帅孙娟张璇江苏省二等奖徐伟季鑫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谭春林杜煜炜李晨杰全国一等奖孙刚 胡国兵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费腾飞魏福星许双全江苏省一等奖王璇张智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家路盛海鸥沈鹏炜江苏省二等奖顾斌刘磊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宋成姬肖朱新博江苏省二等奖李玲魏欣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其陈伟杰陈仕玉江苏省二等奖李立早聂佰玲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邵帅孙伟王文杰江苏省二等奖周波尹玉军南京医科大学刘亚文赵峰于林凤江苏省二等奖王伟段磊南京医科大学张作恒殷壮曹馨元江苏省二等奖朱松盛段磊南京医科大学汤福南李运运王淑君江苏省二等奖吴小玲段磊南京邮电大学王立林光远林康全国一等奖肖建陆音李曾欧顾王王薛石南京邮电大学马晓博刘本超宗新园全国一等奖肖建 南京邮电大学王凯孙坚贾莹莹全国二等奖诚元 南京邮电大学姜旭丁哲昊周永臻全国二等奖桂根南京邮电大学陈天宇陈伟杨可萌江苏省一等奖程景清薛梅南京邮电大学周佺朱勇赵鹏江苏省一等奖程景清林宏南京邮电大学付鲲章鹏邱厚明江苏省二等奖陆婷南京邮电大学欧杨辉张燕华王琦江苏省二等奖张胜南京邮电大学曹浩彤吴兵吕天劼江苏省二等奖南京邮电大学祝尊震陆超李腾飞江苏省二等奖戴海鸿南京邮电大学李超凡付鹏高明江苏省二等奖孙科学南京邮电大学宋曜钱忆李培正江苏省二等奖张旺孙晓芸南京邮电大学董益灿王强余一刻江苏省二等奖肖健刘艳南京邮电大学黎志宙王中琪王星稚江苏省二等奖张瑛南京邮电大学田恒达刘关关胡晨锴江苏省二等奖杨恒新南京邮电大学赵玫李涛周海伟江苏省二等奖李诚元南京邮电大学梅阳阳李林倩徐林江苏省二等奖张胜潘世辉南京邮电大学刘慧萍蒋礼根钱翰涛江苏省二等奖阳知健南京邮电大学周玮姜毅力葛亮江苏省二等奖戴海鸿南京邮电大学柯年杭顾泓陈嘉彦江苏省二等奖刘艳郝学元南京邮电大学余育发王澍胡凯豪江苏省二等奖程景涛南京邮电大学严靖陈志威施豪栋江苏省二等奖潘世辉张胜南京邮电大学姜坤王小冬汪超江苏省二等奖程景清南京邮电大学麻旋王子恒黄晓辉江苏省二等奖李诚元南京邮电大学褚亭强朱志成许强凯江苏省二等奖郝学元南京邮电大学马永建袁超张黎晨江苏省二等奖郝学元南京邮电大学陈河兵庄亦扬刘亮亮江苏省二等奖曾桂根南京邮电大学周晨晖张晨昕邹时军江苏省二等奖李诚元南京邮电大学陈霖坤刘洋钱威江苏省二等奖林宏南通大学邹学祥李兆洋鲍文鹏全国一等奖菊平 吴晓南通大学徐康章明俊吴敏全国二等奖胜锋 秦岭南通大学孔笑笑胡茂汪琦全国二等奖亚芳 秦岭南通大学李志鹏陈学庆陈冬冬江苏省一等奖杨永杰申红明南通大学张鹤鸣杜昭宇羌慰江苏省二等奖朱海荣吴晓南通大学韩乐乐秦飞江苏省二等奖杨永杰申红明南通大学董自相于培培胡海涛江苏省二等奖朱建红戴伟南通大学张东东杨志朱江彬江苏省二等奖堵俊高锐锋南通大学茅昊张金虎徐生波江苏省二等奖顾菊平吴晓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桑爱跃顾敏高宝贵江苏省二等奖陆冬明李金喜南通职业大学王恩圣王印李慧军全国一等奖王力 戴春风南通职业大学丁月琴范建路苗淼全国一等奖继华 韩亚运南通职业大学刘海丰尹露露王怀国江苏省二等奖束慧陈卫兵南通职业大学张作敏曹秋敏陈冒政江苏省二等奖严飞刘建峰三江学院汤单成许崇恩张风伦江苏省二等奖夏汉初吴正平三江学院翟旭亚何谢见翁永志江苏省二等奖路明陈春沙洲职业工学院刘伟曹广坤臧其虎江苏省二等奖丁惠忠钱国宝苏州大学王益新茅胜荣肖家文全国二等奖孙兵 陈小平苏州大学种浩韩志远包翔全国二等奖陈蕾 陈小平苏州大学盛斌秦祎繁陈珊道全国二等奖邵雷 石明慧苏州大学朱永安李晨晨郭红全国二等奖明慧 邵雷苏州大学李振宝张璐陈莉江苏省一等奖吴迪陈大庆苏州大学徐斌毕威赵利健江苏省二等奖郑健颖谢门喜苏州大学赵阳高鑫肖晓晴江苏省二等奖游善红陈小平苏州大学顾立豪徐浩吴蓉蓉江苏省二等奖周鸣籁胡丹峰。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论文三相逆变微电网并联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论文三相逆变微电网并联

可乐吗题目:微电网模拟系统摘要本文针对微电网模拟系统研究背景,设计了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控制核心的两个三相逆变器系统。

本系统的硬件主要由逆变主电路系统和FPGA控制电路系统构成,包括FPGA控制电路、CC2640的AD采样电路、三相逆变驱动电路、互感器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调压整流电路、滤波及缓冲电路等。

由FPGA控制电路输出六路PWM信号(PWM1-PWM6)来控制逆变器的MOS管通断,通过电流电压互感器对输出进行反馈,再经A/D转换器进行采样,传给FPGA控制电路来调节输出,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本系统软件设计是利用Verilog HDL的FPGA逻辑门、IP核、时钟(DMC)等资源生成SPWM模块、并行通信模块结合TI的CC260的A/D采集和显示模块。

最后,将软硬件系统联合调试,经验证,软硬件都达到预期目标,实际效果较好。

关键字:微电网模拟系统;FPGA可编程逻辑;三相逆变;SPWM模块目录1 方案论证 (1)1.1主控单元的比较与选择 (1)1.2SPWM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1)1.3驱动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1)1.4方案描述 (2)2理论分析与计算 (2)2.1逆变器提高效率的方法 (2)2.2运行模式控制策略 (3)3电路与程序设计 (3)3.1逆变器主电路与器件选择 (3)3.1.1总体系统电路 (4)3.1.2逆变电路 (4)3.1.3滤波电路 (4)3.2控制电路与控制程序 (5)3.2.1控制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控制程序 (5)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6)4.1测试方案及测试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一等奖) 竞赛选题:E 题 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本科) 1. 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变流器及负载试验时的能量回馈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

变流器进行负载试验时,需在其输出端接负载。

通常情况下,输出电能消耗在该负载上。

为了节能,应进行能量回馈。

负载试验时,变流器1(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其输出通过连接单元与变流器2(整流器)相连,变流器2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回馈至变流器1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一起共同给变流器1供电,从而实现了节能。

图1 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2.要求(1)变流器1输出端c 、d 仅连接电阻性负载,变流器1能输出50Hz 、25V 0.25V 、2A 的单相正弦交流电。

(20分)(2)在要求(1)的条件下,变流器1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范围可设定为20Hz~100Hz ,步进1Hz 。

(15分)(3)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系统能实现能量回馈,变流器1输出电流I 1 = 1A 。

(20分)(4)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变流器1输出电流I 1 = 2A ,要求直流电源输出功率P d 越小越好。

(35分)(5)其他。

(10分)(6)设计报告 (20分)+_U 13.说明(1)图1所示的变流器1及能量回馈装置仅由直流电源供电,直流电源可采用实验室的直流稳压电源。

(2)图1中的“连接单元”可根据变流器2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3)电路制作时应考虑测试方便,合理设置测试点。

(4)能量回馈装置中不得另加耗能器件。

(5)图1中,a、b与c、d端应能够测试,a、c端应能够测量电流;c、d 端应能够断开,另接其他阻性负载。

0摘要本设计是一种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为主控的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

其逆变板单片机采用查表法,输出SPWM到H桥,将输入的38v直流电压,逆变到25v 交流电输出,通过按键能控制其输出20~100Hz的正弦波,1Hz步进。

经过工频变压器隔离后,输入给回馈装置,其采用单片机控制的BOOST电路,闭环控制其电流输出,由于在特定电流下,电路效率基本是恒定的,故能控制环路中逆变部分的输出交流电流。

通过按键能步进调节其电流大小。

整体设计符合题目要求。

1设计方案工作原理1.1预期实现目标定位设计并制作一个变流器及负载试验时的能量回馈装置。

变流器进行负载试验时,需在其输出端接负载。

通常情况下,输出电能消耗在该负载上。

为了节能,应进行能量回馈。

负载试验时,变流器1(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其输出通过连接单元与变流器2(整流器)相连,变流器2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回馈至变流器1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一起共同给变流器1供电,从而实现了节能。

本系统设计要求:①变流器1输出端c、d仅连接电阻性负载,变流器1能输出50Hz、25V0.25V、2A的单相正弦交流电。

②在要求的条件下,变流器1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范围可设定为20Hz~100Hz,步进1Hz。

③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系统能实现能量回馈,变流器1输出电流I1= 1A。

④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变流器1输出电流I1 = 2A,要求直流电源输出功率P d越小越好。

1.2 技术方案分析比较(1)控制系统选择方案一:采用STM32F407ZG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输出互补SPWM波控制驱动芯片驱动开关实现正弦逆变。

STM32做为系统控制核心,配合12位高精度D/A模块精确控制输出电压。

系统具有良好的过流保护功能并可智能检测负载情况,以控制系统工作状态。

方案二:采用STC12C5A60S2,能输出两路PWM波形控制驱动芯片驱动开关实现正弦逆变。

TC12C5A60S2拥有36个I/O口并且具有两路PWM输出、8路10位ADC模数转换、每个I/O能设置成弱上拉、强上拉、高阻、开漏模式,该单片机内置上电复位电路,性价比高,抗静电,抗干扰,低功耗,低成本。

综合考虑性价比、成本、面积、功耗等因素软硬件设计,采用方案二。

(2)驱动电路选择方案一:半桥式驱动电路是两个三极管或MOS管组成的振荡,振荡转换之间容易泻有电流使波形变坏,产生干扰。

成本低,电路容易形成。

方案二:全桥式驱动电路,桥电路是四个三极管或MOS管组成的振荡。

全桥电路不容易产生泻流,采用IR2104作为它的驱动芯片,该芯片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并且能极大地提升电路的稳定性且降低了设计难度。

综合考虑设计完成难度,采用方案二。

(3)连接部分电路为了避免变频器和升压电路直接相连,地线耦合在一起,无法识别高电位和低电位,电流不会起作用。

所以这里必须要电气隔离变压器。

采用1:1的工频变压器,但是实际使用中有铜损和铁损,最后测出变压器效率为96%。

(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器利用四个二极管,两两对接。

输入正弦波的正半部分是两只二极管导通,得到正弦波的正半周;输入正弦波的负半周时,另两只管导通,由于是反接的,所以输出依然得到正弦波的正半周。

经过RC滤波电路之后变成直流输出。

(5)BOOST稳压分析在MOS管导通的时间里,电感L会把流经的电流转变成为磁能来完成能量的贮存,电容C把流经的电感L的那一部分电流转变成为电荷来进行贮存。

在MOS管关掉的时间里,电感L会产生反向电动势叠加在电源上,输送给负载R并与续流二极管D组成回路,同时电容C将电荷转换成电流向负载供电。

若是这个进行通断的过程是不断进行反复的,那么就能够在电容的两端获得高于输入的电压。

把迅速进行通断的晶体管置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单片机的ADC检测其输出电流的实时情况,经过与设定电流的比较,实时调节通断比例(占空比),从而闭环控制输出的电流,达到闭环控制输出电流的目的。

1.3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本系统通过采用C51单片机为主控的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

将输入的38V 直流电压,逆变到25v交流电输出,通过按键能控制其输出20~100Hz的正弦波,1Hz步进。

经过工频变压器隔离后,输入给回馈装置,其采用单片机控制的BOOST电路,闭环控制其电流输出。

图 1系统结构1.4功能指标实现方法根据题目任务,有如下系统设计:(1)要求1和2中,只要直流电源DC电压是稳定的,同负载下,输出的AC电压就是稳定的,从而逆变部分可以采用开环设计。

(2)通过1:1的变压器隔离后,便于逆变器1和变流器2的单元设计,系统无需考虑共地问题,降低系统设计和调试难度。

(3)由于在工作中,在特定电流下,电路效率基本是恒定的。

所以本回馈电部分可闭环稳定采集馈能流回变流器1的电流,去达到环路中变流器1的输出电流的目的。

2 核心部分电路设计2.1逆变电路逆变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驱动芯片的通断控制H桥逆变电路输出SPWM波,经过LC 滤波之后变为正弦波。

图 2逆变部分电路图2.2变压器部分为了避免变频器和BOOST电路直接连,地线耦合,无法识别高电位和低电位,电流就不会起作用。

所以这里必须要电气隔离。

变压器这里采用1:1的工频变压器,但是实际使用中有铜损和铁损,最后测出变压器效率为96%。

注:连接部分可使用导线直接相连,使转化效率达到100%,若如此则不能使用接地的设备(如三角插座示波器)测量。

2.3整流升压部分电路(1)整流部分用整流桥进行全波整流,同一时刻必然有2个二极管在导通,将产生1.4V左右的电压降(单个肖特基压降为0.7V)。

于此同时,电路中变压器输出平均电流1.5A,考虑滤波电路带来的峰值电流,这里选取3倍余量,选取大于5A的整流桥。

图 3整流电路(2)LC 滤波部分电流纹波比r 是开关电源最基本的设计参数之一。

将r 值设定为0.4左右,是考虑了电源各应力参考后得到的最佳值。

根据定义,r 值与电感电流平均值(斜坡中点值或直流分量值)和电感电流总摆幅(交流纹波)△I 有关。

r 的大小应该在变换器设计初期确定,因为它影响所有其他参数的选择,对于给定的开关频率,r 值讲解表示出电感L 的数值。

CI I△r目前最通用的电感设计规则是基于r 的基础公式,首先设置r=0.4,这适用于任何频率和拓扑。

输入电压Vin 是25V 交流整流后的电压,大概是34V ,输出电压为38V 此中D 为PWM 的占空比、f 为开关电源频率。

i V 为输入电压、O V 为输出电压、由于使用同步整流方案,所以没有续流二极管,D V 为肖特基二极管的电压降(这里设置为0)。

Io 为输出电流。

根据电流公式得到电感。

对于BOOST 电路,根据伏秒法则,得到占空比D , 最后得到电感L 为计算得到190uH 电感,这里采用这个数值附近的220uH 的功率电感。

按照串连型开关电源的电容的推导公式,此中C 是电容的容量、Io 为一个模块个输出电压、△Up-p 为输出纹波电压,T 为PWM 一个周期的时间。

T U I C pp o*2-∆=假定纹波的电压是0.01V ,把各个参数代入式子(2-8)得式(2-9),其结果为:F K V C μ2127hz471*01.0*21==遵循经验设计,1A 用1000uF 电容,这里使用2颗1000uF 的高频电容并联,以达到降低纹波电压的目的。

(3)升压部分电路图 4升压部分电路图(3)整流部分总电路图 5整流部分总电路图3、系统软件设计分析3.1逆变部分SPWM逆变器采用的是等效原理实现的,即让逆变器输出的波形是一系列的和正弦波一样效果的虽不等宽但等幅的矩阵脉冲波形,方法是单极性SPWM调制H桥输出正弦波。

在系统初始化过后首先通过键盘设置输出频率,进入SPWM脉宽计算程序,根据所设置频率选择调制比,计算脉宽并确定最大值。

在SPWM输出程序中,特殊功能寄存器进行设置并启动计数器,开始输出SPWM波。

开始端口初始化PWM,ADC 初始化总中断开显示“welcome!”延时100ms清屏计算并显示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显示设置的输出电流按键检测图6 逆变流程图图7 整流升压流程图3.2整流升压部分主程序主要处理对时间要求不敏感的数据,例如按键检测,和显示电压电流状况,此中显示这些数据时刻采用数字平均滤波算法,采集50个数据,继而取平均值,使得到的数据更加接近真实状况,抗干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4、竞赛工作环境条件4.1测试方案采用先分别调试再整体调试,且硬件测试与软件测试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调试效率。

具体测试方案如下:(1)硬件测试整个过程中,首先分模块搭建硬件电路并分别测试成功,然后将分立的模块搭建在一起测试整体功能,然后进行联合测试。

经测试,我们的电量检测电路、偏移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均工作正常。

(2)软件仿真测试软件测试我们选择在搭好的硬件上直接测试,并借助串口调试窗口查看并分析运行数据,结果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