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诊疗流程
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诊疗流程
大面积脑梗死的诊疗流程如下:
1. 立即就医:一旦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疑似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急诊室。
2. 初步评估:在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诊断,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
3. 确诊: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确诊是否为大面积脑梗死。
同时,还会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4. 病情评估: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颅内压是否增高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5.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6. 实施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给予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纤药物等;对于严重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能会采取脱水降颅压措施;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7. 观察和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
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和血液化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 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9. 康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康复治疗可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10. 定期随访: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上是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诊疗流程,具体操作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脑梗死诊断建议书
脑梗死诊断建议书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血管的血流受阻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的诊断建议,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面部畸形、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诊断脑梗死。
二、影像学检查脑梗死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和评估脑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部CT、头部MRI和脑血管造影。
头部CT能够快速排除脑出血等情况,头部MRI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缺血情况,脑血管造影能够显示脑血管的情况,对于判断血栓形成的位置和程度有很大帮助。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危险因素非常重要。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四、脑血管超声脑血管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情况。
通过脑血管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脑血管的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血栓形成情况,对于评估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
五、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梗死。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突发性脑血管病灶、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支持性证据等。
只有综合判断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才能确诊为脑梗死。
六、治疗建议对于脑梗死患者,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脑血管扩张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七、预防建议脑梗死的预防非常重要。
浅析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抗 耐 药 性 等 多靶 点 治 疗 效 果 。 有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 , 具 高效 抗 凝 , 降 低 血 浆 粘 度 和 血 浆 脂 质 过 氧 化 物 , 血 液 中的 脂 质 物 质 不 易 在 动 使 脉 堆 积 形 成 血 栓 的 作用 ; 且 能 加 速 血 氧 自 由基 的 清 除 , 已生 并 对
类和 香 类 药 上 百 种 有效 成 份 的 配 伍 及 协 同 作 用 , 到 增 效 减 毒 、 达
脑 梗 死 是 指 脑 血 管 狭 窄 或 闭 死 , 致 脑 血 流 阻 断 而 使 脑组 织 导 发 生 缺 血 、 死 和软 化 , 使 脑 血 管 功 能 障 碍 , 坏 致 引起 相关 症 状 , 如 脑组 织 缺 血 缺 氧 、 脑血 栓 形 成 等 。 梗 死 的病 因主 要 有以 下 两 种 : 脑 ( ) 成血栓 。 1形 由于 脑 动 脉 硬 化 管 腔 狭 窄 , 致 血 流减 慢 血 栓 形 导 成 。 好 发于 大 脑 中动 脉 分 支 , 豆 纹 动 脉 等 处 。 2 栓 子 引起 。 其 如 () 经 病 理 解 剖 研 究 发 现 , 5 % 的 脑 梗 死 是 由栓 子 所 引起 , 临 床 检 近 0 但 出率 仅有 6 ~2 % , 中最 常见 的 是 心 源 性 的( 房 纤颤 、 肌梗 % 0 其 心 心 死 、 脏 瓣 膜 病 、 内 膜 炎 、 脏 扩 大 、 力 衰 竭 等 ) 占4 % , 余 心 心 心 心 , 5 其 5 %可 能 来 自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碎 斑 块 脱 落 、 脉 炎 性 栓 子 及 脂 肪 栓 动
林 使 首 次 脑 梗 死 发 生 率 下 降2 %, 目前 脑 梗 死 防 治 中 的 最 基 本 4 是 用药 之 一 ; 点 是 4 %的 阿 司 匹林 服 用 者 都 会 产生 抗 药性 , 期 服 缺 7 长
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PPT
4.水电解质平衡
不宜注射低张性5%葡萄糖水,以避免血糖 增加及加重脑水肿 ,生理盐水
定期监测电解质
中枢性高热 物理降温
感染(A级)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5.发热
6.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弹力袜( C级) 制动与体位,抬高患肢 肝素类制剂
推荐低分子肝素 ( A级)
7. 应激性溃疡
脑梗死
脑梗死
梗塞数小时
CT未见明显 梗塞灶
48小时后
CT显示 明显病灶
120小时
CT显示 明显梗塞灶 伴水肿带
Enhanced CT
CBF TTP
例1.左MCA支配区梗死
Enhanced CT
MTT
CBF
例2.左MCA支配区梗死
Follow up CT
Ischemia Timecourse
T2
DWI
ADC
Acute 24 h
7d
30-60 d
Diffusion-Perfusion Mismatch
DWI
MTT
CBV
六、治疗
核心:急性期:控制脑水肿、防治并发症 恢复期:康复与二级预防
1. 脑水肿
治疗目标 降低颅内压;防治脑疝形成 维持恰当的脑灌注压;
欧洲卒中促进会卒中治疗指南-03
类固醇 临床试验证据显示无法治疗脑梗塞后
之脑水肿与降低颅内压,不建议使用(level Ⅰ)。 速尿
高渗性脱水剂的副作用
反跳现象 滴注药物的血管局部酸痛 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深浅静脉) 反复使用后由于血容量减少而出现低血压 高渗透压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或高渗性昏
迷)
广泛性血脑屏障受损者用药后水肿加重
CT平扫是最普遍的初始神经影像学检查
脑梗死及治疗
(三)、分期治疗
加减: a 大便燥实、秘结不通,加芒硝10g(烊化)。 b 痰多者加白芥子15g。 c 肝阳上亢者加羚羊粉1g(冲服),天麻15g,生石决明30g。 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NS或5%GS250ml静点、每日一次、 丹红注射液20毫升加入NS或5%GS250ml静点,每日一次。
加减:
(三)、分期治疗
a 肝阳上亢者,加天麻12g,羚羊粉1g,冲服,生石决明30g。 b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5-15g。 c 气虚或进入恢复期者加生黄芪30-120g、丹参30g、全蝎10g。 d 肢体拘挛、肌张力较高者,加木瓜30g、白芍30g、全蝎10g、蜈蚣2 条。 e 肢体肿胀疼痛较甚者,加细辛5g,炮附子10g f 头痛者,合四物汤养血活血。 g 肢体浮肿沉重瘫痪者,加麻黄5-10g、桂枝10g。 H 心烦失眠,卧起不安者,加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珍珠30g。 I 患肢功能恢复迟缓,加制马钱子1g、麻黄5-10g。 J 血脂较高者加决明子30g、杏仁10g。 K 糖尿病加片姜黄15g,鬼箭羽10g。 L 吞咽障碍,饮水呛咳者加僵蚕30 g,白芥子15 g,蝉蜕30 g。
(三)、分期治疗
2)中脏腑 ①风火上扰清窍症。 临床表现:神识恍惚或迷蒙,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便干便秘, 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熄风,开窍醒神。
方药:
天麻10g 山栀10g 钩 藤30g 生石决明30g 川 牛 膝10g 黄芩10g 丹皮10g 天竺黄10g
生大黄6g
闭塞率3.3%,无症状性出血转化3.3%,症状性出血转化为0。值得临床
推广。
(三)、分期治疗
(6)适应症: ①年龄<75—80岁。 ②无意识障碍,但对于基底动脉脑血栓形成者,由于预后极 差,即使昏迷较深,也不禁忌。 ③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相对应低密 度阴影。 ④发病6小时以内,但若为进展性脑卒中,可延长至12小时。
脑梗死诊断与治疗PPT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给予 患者充分的尊
重和理解
鼓励患者积极 参与康复训练, 增强自信心和
自尊心
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
情绪
引导患者正确 认识疾病,树 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预防复发措施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等药物
公共卫生策略
健康教育:提 高公众对脑梗 死的认识和预
防意识
健康生活方式: 提倡健康饮食、 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
定期体检:早 期发现并控制 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等
危险因素
医疗保障:完 善医疗保障体 系,提高医疗
资源可及性
药物治疗:根据 病情,使用抗凝 、降压、降脂等 药物,控制病情 ,预防复发
其他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管内支架植入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血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等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言语 治疗、职业治疗等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环境 舒适,避免过 冷或过热
保持患者卧床 休息,避免过 度活动
定期翻身,防 止褥疮发生
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口腔感染
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就 医
康复训练
康复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身体功能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 康复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康复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练,注意安全,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危人群管理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 动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血流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
为了诊断脑梗死,医生通常会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1. 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描述,包括发生的时间、症状的起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功能障碍。
3. 神经影像学检查:常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计算机
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脑
血管的情况,以确认是否存在脑梗死病变。
4. 血管造影: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医生可能进行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注入造影剂进入脑血管来观察血管是否有阻塞。
5. 脑电图(EEG):EEG检查可以记录脑电活动,帮助判断
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对于怀疑脑梗死的患者也可能进行这项检查。
以上是常见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脑梗死诊疗指南2021
脑梗死诊疗指南2021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梗死的诊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介绍2021年的脑梗死诊疗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一、诊断标准根据2021年脑梗死诊疗指南,脑梗死的诊断应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突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
体征方面则可观察到局部神经功能损害的表现。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MRI、CT等,可明确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
二、急性期治疗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是关键环节,旨在恢复脑血供和保护脑组织。
根据2021年脑梗死诊疗指南,急性期治疗应包括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适用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供。
血管内治疗则是通过介入手术将血栓直接清除,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三、预防策略预防是脑梗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21年脑梗死诊疗指南,预防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来降低患者的危险因素水平。
2.抗血小板治疗:使用适当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抗凝治疗:对于存在心房颤动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考虑抗凝治疗,以预防栓塞事件的发生。
4.脑梗死后的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支持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四、特殊人群的诊疗策略脑梗死的诊疗策略在特殊人群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根据2021年脑梗死诊疗指南,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和老年人。
对于儿童和孕妇,应根据年龄和生理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安全性。
对于老年人,应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和合并症,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五、围手术期管理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需要特殊的围手术期管理。
根据2021年脑梗死诊疗指南,围手术期管理应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恢复。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脑梗死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脑CT、MRI、颅内血管造影、脑电图、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
其中,脑CT和MRI 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确定梗死部位、病变程度和病变类型。
颅内血管造影可用于明确病变的位置和程度,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可用于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血脂和血糖等检查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危险因素。
三、治疗原则: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恢复脑功能、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病变类型和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等因素。
四、预防措施:脑梗死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预防等。
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戒烟限酒等不良嗜好,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药物预防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血液检查是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的重要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流变、血生化等。
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脑CT可以显示病灶的低密度、局部脑组织肿胀和致密动脉影等特征。
脑MRI能更早地发现脑梗死,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
DSA、MR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可以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
脑脊液检查一般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
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但在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
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及细胞吞噬现象。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脑梗死分型诊断与分层治疗
既往史及个人史
•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死病史5年,平时血压控制较差。 • 无特殊不良嗜好。家族中无脑卒中、高血压病聚集现象。
体格检查
• 生命体征:体温:36.7℃ 呼吸20次/分 脉搏 80次/分 血压 181/99mmHg
• 心肺腹检查(-),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 神经系统检查:高级神经功能检查:神志清,精神可,右利手, 主动接触,记忆力、计算力、时空定向力检查正常。脑神经检查: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中枢性面瘫, 余颅神经检查(-)。左侧上肢肌力3级,左侧下肢肌力4级,肌张 力减低,右侧腹壁反射、肌腱反射减退,无感觉障碍,左侧病理 征(+)。
右侧上下肢活动不灵症状明显缓解,肌力恢复至:上肢4级 下肢5-级。
术后/出院治疗方案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立普妥
药物调整 用法用量
100mg 口服 QD (终生服用,定期复查) 75mg 口服 QD (3个月后停用)
40mg 口服 QD (1年后改为常规剂量20mg)
长期管理和随访计划
辅助检查
• 超声:双侧颈内动脉内膜增厚并伴粥样硬化斑形成。
辅助检查
• 磁共振:DWI示右侧额、顶、枕叶(侧脑室后角)新近梗死,右 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狭窄。
初步诊断
脑梗死 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责任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 发病机制:血流动力学低灌注和栓子清除障碍 病理生理分型:极高危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初步治疗方案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立普妥 丁苯肽注射液 胞磷胆碱注射液
药物治疗 用法用量
100mg 口服 QD 75mg 口服 QD 40mg 口服 QD 25mg 静滴 QD 0.75g 静滴 QD
脑梗死的分型诊断和分层治疗
脑梗死的分型诊断和分层治疗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
必须牢牢树立一个概念:脑梗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构成的综合征。
脑梗死处理的时间策略:1、0-3h: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识别是否为卒中→CT→判断是否溶栓→静脉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静脉推注10% (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滴,60min滴完,溶栓后24h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24h后无禁忌证者可用阿司匹林300mg/d,共10d,以后改为维持量75~100mg/d)2、3-9h:多模式影像学→判定有无可挽救组织→适合的病例溶栓治疗3、9h以上:全面检查、充分评估→病因、发病机制判定→分层处理,康复,二级预防一、脑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1、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3项基本条件:a、与梗死病灶相对应的颅或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50%或<50%但有易损斑块证据);b、在狭窄或闭塞动脉外无急性梗死灶;c、有至少一个以上卒中危险因素或有至少1个以上的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注:卒中危险因素定义: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高血压、脂代紊乱、糖尿病、正在吸烟或戒烟未满5年者。
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包括:a、与本次责任病灶不相关的其他颅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b、动脉造影(CTA或DSA)证实的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c、动脉造影或血管超声证实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或闭塞性疾病。
(1)粥样硬化血栓性穿支闭塞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急性梗死灶仅限于某穿支动脉供血区;该穿支动脉发出部位父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基底节区和侧脑室旁梗死,同侧大脑中动脉有粥样硬化性狭窄;丘脑梗死,同侧大脑后动脉有粥样硬化性狭窄;桥脑或中脑梗死,基底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全)
2)吸氧和通气支持:轻症、无低氧血症的卒中患者无需常规吸氧,对脑干 卒中和大面积脑梗死等危重患者或有气道受累者,需要气道支持和辅助通 气。
3)血糖: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常见,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应急反应。 应常规检查血糖,当超过10mmol/L 时应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 在7.7~10mmol/L。
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和处理并发症。 1)血压:急性缺血性卒中高血压的调控应遵循个体化、慎重、适度原则。
在发病24小时内,为改善缺血脑灌注、维持较高的血压是非常重要的,通常 只当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才需要降低血压(特殊情况如高 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除外)。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60岁 主诉:右侧肢体无力2月,加重15天。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侧嘴角歪斜,言语不能,无 其他伴随症状,1小时后急诊于当地县医院,查头颅CT无明显出血灶, 行溶栓治疗,4-5小时后右侧肢体可自行活动,嘴角歪斜好转,言语 流利,继续住院治疗,复查头颅CT:左侧尾状核、基底节区多发梗 塞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生化检查
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凝血、甲功等检验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明确:急性脑梗塞;2、2型糖尿病
脑血流量的调节:虽然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 约800~1000ml/min,占每分心搏出量的20%,葡萄糖和氧耗量占全身供给量的 20%~25%。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当脑血供中断导致脑缺氧 时,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后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按平均脑质量 为1500g计算,健康成人的平均脑血流量为55ml/(100g·min)。脑血流量分布不 均匀,大脑皮质可达77~138ml/(100g·min),而脑白质仅约为皮质的1/3。脑血 流量与脑灌注压成正比,而与脑血管阻力成反比,与脑血流量自动调节相关的 因素包括: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化学因素和神经因素等。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性脑卒中接诊后诊断及处理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应尽快采集病史、完成必要的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一、诊断(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间窗。
1、临床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典型者突然发病,有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
确定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近期用药史。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是发现脑部受损征象,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附:脑卒中的识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二)诊断分析步骤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
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
二、处理(一)基本生命支持1、气道和呼吸(1)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明显呼吸困难、窒息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
(2)呕吐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吸出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3)对缺氧者予以吸氧,必要时应辅以机械通气。
2、心脏功能脑卒中患者应观察心脏情况,常规检查心电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多项选择)ABCD
A.阿司匹林
B.噻氯匹啶
C.氯吡格雷
D.双嘧达莫
2、2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应继续下述那些治疗:(多项选择)AB
A 控制血糖、血脂,监测血压
B 阿司匹林100mg/d
C 达比加群110mg Bid
D 定期输液
3、属于静脉溶栓并发症的是(多项选择)ABCD
A.脑出血
B.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
C.血管再闭塞
D.脑血栓
4、男性患者,72岁,晨起突发眩晕,呕吐,走路不稳,言语不清,饮水呛咳。
既往糖尿病,高脂血
症。
查体:Bp 140/90mmHg,神清,脑膜刺激征阴性,垂直眼震,左侧软腭上抬差,悬雍垂偏右,左侧指鼻、跟膝胫不稳。
急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此患者考虑诊断:(单项选择)C
A 脑出血
B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C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D 脑炎
5、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而产生的软化灶。
(单项选择)B
A.血管壁病变
B.脑供血障碍
C.血栓栓塞
D.血液成分改变
6、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分期,坏死期是(单项选择)C
A 1~6小时
B 6~24小时
C 24~48小时
D 3日~3周
7、挽救什么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
(单项选择)C
A.缺血半暗带
B.再灌注时间窗
C.再灌注损伤
D.脑血栓
8、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及要点(多项选择)ABCD
A.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内科急症
B.时间就是生命
C.应用溶栓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外科
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D.早期诊断&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9、上述患者发病2小时来院,1小时内完善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糖、凝血、ECG正常。
治疗方案首先考虑:(单项选择)D
A 抗血小板聚集
B 抗凝治疗
C 降纤治疗
D 静脉溶栓治疗
10、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多项选择)ABCD
A.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B.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C.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D.脑CT/MRI排除脑出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