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黄土的分布
黄土分布很广,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9.3%。世界各大洲黄土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欧洲7%,北 美5%,南美10%,亚洲3%,此外,在澳大利亚、北非也有零星分 布。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635280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总面积的 4.9%左右,主要分布在北纬33-47度,以34-45度之间最为发育,属 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约占我国黄土分布总面积的60%左右, 为27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黄土中游地区,北起长城附近,南达秦 岭,西自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即北纬34-41度,东经102-114度之 间。 湿陷性黄土一般都覆盖在下卧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上,厚度以六 盘山以西地区较大,达30米,六盘山以东地区稍薄,如汾渭河谷多 为几米至十几米,再向东至河南西部则更少,并且有非湿陷性黄土 位于湿陷性黄土层之间。
• 颗粒组成 土的颗粒是指那些岩石、矿物和非晶体化合物的零散碎片或碎 屑。颗粒本身可以是矿物的结晶构造,也可以是非结晶构造,如二 氧化硅和氢氧化铁。不同地质时代的黄土,其颗粒组成不同,第四 纪早期的黄土比晚期黄土中的粘粒含量高,而砂含量则低。 湿陷性黄土以粉粒为主,含量达60%以上,其中细粉粒(0.050.01mm)占7-9%,粗粉粒(0.01-0.005mm)占45-65%。我国由西北向 东南方向,砂粒减少而粘粒增多,这与我国湿陷性黄土由西北向东 南递减的趋势大体相关。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 我国黄土地层的化分
地质时代 全新世 Q4 早期Q41 晚更新世 Q3 中更新世 Q2 早更新世 Q1 离石黄土 老 黄 土 一般无湿陷性 马兰黄土 新 黄 土 近期Q42 地层名称 新近堆积黄 土 一般 湿陷性黄土 说明 一般有湿陷性、高压 缩性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2. 水成说
认为黄土是由冲积、洪积、湖积等的假说。 认为黄土的整个堆积过程于整个地形地貌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早期随盆地四周山坡降水下流而汇集于山间或三角洲处的黄土冲积 物堆积成黄土高原,在一定盆地内有一定的分布高度,称为黄土线, 黄土线就代表着过去河流淤积的最高地面,超过这一高度就没有黄 土分布。 陕西高原黄土来自上游大小盆地,晚期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地 层上升切割形成的河谷中,黄土沉积物堆积成阶地性状,在大陆性 干旱气候下,这些沉积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形成黄土。该学说将 原生黄土与次生黄土的 沉积过程与地貌形成过程统一起来,将黄 土堆积物概括为两大类:较古老的高原黄土,年青的阶地黄土。 3. 多种成因说 认为各地区黄土形成的地质地理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演化历史 是不同的。利用地层、地貌、岩性、古地理、地球化学、土的物质 成分等分析方法的假说。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次生黄土的结构强度比原生黄土低,湿陷性较高,地质界常将 原生黄土称为黄土,次生黄土称为黄土状土。从工程建设角度看, 主要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因此不区别黄土或黄土状土,而通称为 黄土。 黄土的成因 1.风成说 在当时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作用下,高度风化的黄土物质受到强 大的反旋风作用,从中部呈离心状吹向荒漠边缘地区,当遇到异向 风或降雨沉落于地面,经风化作用形成黄土。一般认为我国黄土材 料是从中亚西亚搬运来的。形成黄土的自然环境是干旱或搬干旱地 荒漠草原。 我国黄土的颗粒组成、矿物和化学成分都有自南向北逐渐变化 的趋势,黄土颗粒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粗,在同一区域内,高山和 低地都有黄土分布,而且黄土堆积常有坡向性,在迎风面堆积量大, 背风面少。黄土地形于下伏基岩有密切关系,常随古地形起伏而起 伏,且与下伏基岩性质无关,成分复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在构造上,黄土无层理,柱状节理发育,这与具有层理的冲、洪积 形成的黄土状土有明显差别。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
1
2 3
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
4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处治措施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 湿陷性黄土的定义 黄土是一种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一系列内部物质成分和外部特 征,不同于同时期的其它沉积物。 黄土具有以下全部特征: 1. 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 2. 颗粒组成以粉粒(0.05-0.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 上,几乎没有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 3. 孔隙比较大,一般在1.0左右; 4. 富含碳酸钙盐类; 5. 垂直节理发育; 6. 一般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 当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特征的称黄土状土。 • 黄土的分类 黄土安成因分为原生(或典型)黄土和次生黄土。一般认为不 具层理的风成黄土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运重新 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层理含较多砂粒以至细粒的黄土称次生黄土。
有湿陷性
午城黄土
由于我国各地黄土堆积环境、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不同,致使其 在堆积厚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如湿陷性具有 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规律。
二、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
1.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黄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其三相组成间重量和体积的 比例关系,可以反映出一系列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常用以下一系列 指标表示:颗粒组成,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 液限,塑性指数。
另外,还有土壤残积假说。
黄土成因虽有不用的假说,但分歧主要是对分布于高原和高分 水岭上的黄土,而分布于河谷地带的黄土则意见较为一致,都认为 是冲积类型,也间有洪积-坡积类型。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 多兴建在河谷地带的一、二级阶地上或是靠山、近山的洪-坡积地 带,在高原上较少。
一、湿陷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该假说将物质来源、堆积方式、黄土的形成以及演化看做是 一个统一的过程。划分成因类型的主要标志是地质因素。根据之一 原则,将我国黄土划分为十种类型:冲积、洪积、坡积、风积、冰 水沉积、湖积、洪积-坡积、冲积-洪积、残积-坡积、冲积-坡 积。河谷平原类型内的黄土状土的成因主要是冲积类型。
黄土分布很广,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9.3%。世界各大洲黄土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欧洲7%,北 美5%,南美10%,亚洲3%,此外,在澳大利亚、北非也有零星分 布。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635280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总面积的 4.9%左右,主要分布在北纬33-47度,以34-45度之间最为发育,属 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约占我国黄土分布总面积的60%左右, 为27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黄土中游地区,北起长城附近,南达秦 岭,西自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即北纬34-41度,东经102-114度之 间。 湿陷性黄土一般都覆盖在下卧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上,厚度以六 盘山以西地区较大,达30米,六盘山以东地区稍薄,如汾渭河谷多 为几米至十几米,再向东至河南西部则更少,并且有非湿陷性黄土 位于湿陷性黄土层之间。
• 颗粒组成 土的颗粒是指那些岩石、矿物和非晶体化合物的零散碎片或碎 屑。颗粒本身可以是矿物的结晶构造,也可以是非结晶构造,如二 氧化硅和氢氧化铁。不同地质时代的黄土,其颗粒组成不同,第四 纪早期的黄土比晚期黄土中的粘粒含量高,而砂含量则低。 湿陷性黄土以粉粒为主,含量达60%以上,其中细粉粒(0.050.01mm)占7-9%,粗粉粒(0.01-0.005mm)占45-65%。我国由西北向 东南方向,砂粒减少而粘粒增多,这与我国湿陷性黄土由西北向东 南递减的趋势大体相关。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 我国黄土地层的化分
地质时代 全新世 Q4 早期Q41 晚更新世 Q3 中更新世 Q2 早更新世 Q1 离石黄土 老 黄 土 一般无湿陷性 马兰黄土 新 黄 土 近期Q42 地层名称 新近堆积黄 土 一般 湿陷性黄土 说明 一般有湿陷性、高压 缩性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2. 水成说
认为黄土是由冲积、洪积、湖积等的假说。 认为黄土的整个堆积过程于整个地形地貌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早期随盆地四周山坡降水下流而汇集于山间或三角洲处的黄土冲积 物堆积成黄土高原,在一定盆地内有一定的分布高度,称为黄土线, 黄土线就代表着过去河流淤积的最高地面,超过这一高度就没有黄 土分布。 陕西高原黄土来自上游大小盆地,晚期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地 层上升切割形成的河谷中,黄土沉积物堆积成阶地性状,在大陆性 干旱气候下,这些沉积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形成黄土。该学说将 原生黄土与次生黄土的 沉积过程与地貌形成过程统一起来,将黄 土堆积物概括为两大类:较古老的高原黄土,年青的阶地黄土。 3. 多种成因说 认为各地区黄土形成的地质地理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演化历史 是不同的。利用地层、地貌、岩性、古地理、地球化学、土的物质 成分等分析方法的假说。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次生黄土的结构强度比原生黄土低,湿陷性较高,地质界常将 原生黄土称为黄土,次生黄土称为黄土状土。从工程建设角度看, 主要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因此不区别黄土或黄土状土,而通称为 黄土。 黄土的成因 1.风成说 在当时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作用下,高度风化的黄土物质受到强 大的反旋风作用,从中部呈离心状吹向荒漠边缘地区,当遇到异向 风或降雨沉落于地面,经风化作用形成黄土。一般认为我国黄土材 料是从中亚西亚搬运来的。形成黄土的自然环境是干旱或搬干旱地 荒漠草原。 我国黄土的颗粒组成、矿物和化学成分都有自南向北逐渐变化 的趋势,黄土颗粒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粗,在同一区域内,高山和 低地都有黄土分布,而且黄土堆积常有坡向性,在迎风面堆积量大, 背风面少。黄土地形于下伏基岩有密切关系,常随古地形起伏而起 伏,且与下伏基岩性质无关,成分复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在构造上,黄土无层理,柱状节理发育,这与具有层理的冲、洪积 形成的黄土状土有明显差别。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
1
2 3
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
4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处治措施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 湿陷性黄土的定义 黄土是一种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一系列内部物质成分和外部特 征,不同于同时期的其它沉积物。 黄土具有以下全部特征: 1. 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 2. 颗粒组成以粉粒(0.05-0.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 上,几乎没有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 3. 孔隙比较大,一般在1.0左右; 4. 富含碳酸钙盐类; 5. 垂直节理发育; 6. 一般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 当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特征的称黄土状土。 • 黄土的分类 黄土安成因分为原生(或典型)黄土和次生黄土。一般认为不 具层理的风成黄土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运重新 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层理含较多砂粒以至细粒的黄土称次生黄土。
有湿陷性
午城黄土
由于我国各地黄土堆积环境、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不同,致使其 在堆积厚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如湿陷性具有 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规律。
二、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
1.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黄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其三相组成间重量和体积的 比例关系,可以反映出一系列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常用以下一系列 指标表示:颗粒组成,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 液限,塑性指数。
另外,还有土壤残积假说。
黄土成因虽有不用的假说,但分歧主要是对分布于高原和高分 水岭上的黄土,而分布于河谷地带的黄土则意见较为一致,都认为 是冲积类型,也间有洪积-坡积类型。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 多兴建在河谷地带的一、二级阶地上或是靠山、近山的洪-坡积地 带,在高原上较少。
一、湿陷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该假说将物质来源、堆积方式、黄土的形成以及演化看做是 一个统一的过程。划分成因类型的主要标志是地质因素。根据之一 原则,将我国黄土划分为十种类型:冲积、洪积、坡积、风积、冰 水沉积、湖积、洪积-坡积、冲积-洪积、残积-坡积、冲积-坡 积。河谷平原类型内的黄土状土的成因主要是冲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