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方法试题

合集下载

科学思维的考试题及答案

科学思维的考试题及答案

科学思维的考试题及答案科学思维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经验B. 直觉C. 逻辑D. 信仰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A. 提出问题B. 收集数据C. 形成假设D. 直接得出结论答案:D3. 科学思维中的“可证伪性”原则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卡尔·波普尔B. 弗里德里希·尼采C. 让-雅克·卢梭D. 伊曼努尔·康德答案:A4. 在科学思维中,哪个概念强调了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A. 归纳法B. 演绎法C. 观察法D. 实验法答案:D5. 科学思维中的“假设”是指什么?A. 一个未经证实的猜想B. 一个已经证实的事实C. 一个无关紧要的想法D. 一个不可改变的真理答案:A6. 科学思维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B. 演绎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从一般到特殊C.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没有区别D.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从特殊到特殊答案:A7. 科学思维中的“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科学思维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性分析D. 占星术答案:D9. 科学思维中的“可重复性”原则意味着什么?A. 实验结果总是相同的B. 实验结果可以被不同的研究者在相同条件下重复C. 实验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环境D. 实验结果只对特定的样本有效答案:B10. 科学思维中的“批判性思维”主要强调什么?A. 接受所有观点B. 无批判地接受权威观点C. 质疑和评估论据D. 避免任何形式的思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科学思维的特点包括哪些?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创造性D. 随意性答案:A、B、C12. 科学思维中的“假设检验”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形成假设B. 设计实验C. 收集数据D. 得出结论答案:A、B、C、D13. 科学思维中的“控制变量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B. 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C.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D.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答案:A、B14. 科学思维中的“概率论”在哪些领域有应用?A. 统计学B. 物理学C. 经济学D. 心理学答案:A、B、C、D15. 科学思维中的“模型”有什么作用?A. 简化复杂现象B. 预测未来事件C. 验证理论D. 娱乐和教育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科学思维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科学思维方法试题及答案

科学思维方法试题及答案

科学思维方法试题及答案1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内容摘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及文化体系。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闪光的一面。

中西方文化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差异的因素很多,如地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形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中国人注重具象思维,西方人注重抽象解析;中国人思维比较保守,西方人思维崇尚开放;中国人曲线思维,西方人直线思维。

这些都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点。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及文化体系。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闪光的一面。

中西方文化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差异的因素很多,如地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中国人注重具象思维,西方人注重抽象解析。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

如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崇尚整体印象,和谐之美;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抽象意识。

这样看来,中国人思维方式属于整体、具象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东方文化。

中国人善于归纳,所以流传下来了四库全书,四大名著等等,这些都是文化的总结和归纳。

而西方人重演绎,他们多是对某个领域某个阶段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在某一个点上做文章。

再如中国人强调群体,提倡整体的进步,整体的团结,而西方人强调个体,追求个性的发挥。

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这些都是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

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中国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题库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题库

计算思维和人工智能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计算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它使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人工智能则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类智能,实现机器学习和自主决策。

以下是一些计算思维和人工智能基础题库:1. 什么是计算思维?答:计算思维是一种使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包括抽象、分解、算法、迭代、优化等基本概念。

2. 什么是人工智能?答:人工智能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类智能,实现机器学习和自主决策的技术。

它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

3. 什么是算法?答:算法是一组明确的指令,用于解决特定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算法应该具有输入、输出和终止条件。

4. 什么是数据结构?答:数据结构是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的一组数据类型和方法。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

5. 什么是机器学习?答:机器学习是使用计算机算法和模型来学习和预测新数据的科学。

它可以从数据中自动提取模式,并使用这些模式来预测未来的数据。

6. 什么是深度学习?答: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它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来学习和预测数据。

深度学习可以处理高维数据和非线性关系,并且可以自动提取特征。

7. 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答:自然语言处理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和理解人类语言的技术。

它包括文本分析、文本生成、机器翻译等功能。

8. 什么是计算机视觉?答:计算机视觉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类视觉的技术。

它包括图像处理、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功能。

9. 什么是神经网络?答: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

它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权重,用于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

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分类、回归和聚类等任务。

10. 什么是机器学习模型评估?答: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是评估模型性能的过程,以确保模型能够正确地预测新数据。

评估方法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以及交叉验证等评估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第一章计算与计算思维题库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第一章计算与计算思维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与计算思维题库其中1表示选择题的题干下的第一行为答案(多选类推),也表示判断题答案为正确。

其中2表示选择题的题干下的第二行为答案(多选类推),也表示判断题答案为错误。

一、判断题1巴贝奇制造的差分机是一种电动机械计算工具。

22人工智能可以完成普通的设计工作。

13计算机发展趋势的巨型化主要指超级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大。

24计算思维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必备条件。

15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计算机是第五代计算机。

26计算思维就是要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问题。

27智能手机也是一种计算机。

18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将在很长时间内仍遵循摩尔定律。

2二、选择题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的,该机的英文缩写为()。

3 EDVACEDSACENIACUNIVAC2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进步,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2爱迪生冯•诺依曼布尔图灵3摩尔定律是指()o 1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18个月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年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两年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6个月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4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思维?因为()0 2如果理解了计算思维,则便具有了融会贯通、联想启发的能力,这样再看计算学科的知识便感觉他们似乎具有相同的道理或原理,只是术语不同而已不仅仅是上述的理由,有很多理由说明大思维比小技巧更重要,思维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计算学科知识膨胀速度非常快,知识学习的速度跟不上知识膨胀的速度,因此要先从知识的学习转向思维的学习,在思维的指引下再去学习知识学习计算思维并不仅仅是学习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原理,因为社会/自然中的很多问题解决思路与计算学科中的方法和原理是一致的,计算思维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解决社会/自然问题的能力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主要原因是()o 4设计水平元材料工艺水平元器件6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叙述错误的是()2 它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器件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它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计算7本课程中拟学习的计算思维是指()。

计算思维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思维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思维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计算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算法和数据b) 数学和逻辑c) 计算机和网络d) 程序和语言答案:b2.计算思维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抽象、逻辑、创新b) 分析、计算、模拟c) 编程、数据处理、通信d) 计算速度、存储容量、网络连接答案:a3.下列哪项不属于计算思维的应用领域?a) 人工智能b) 机器学习c) 金融管理d) 生物医学答案:c4.计算思维的基本思维模式有哪些?a) 线性思维、创新思维b) 模式识别、推理思维c) 逆向思维、系统思维d) 归纳思维、演绎思维答案:d5.在计算思维中,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 问题定义、问题分解、问题求解b) 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评估c)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d) 问题拟定、问题检验、问题总结答案:a6.以下哪项不是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a) 算法设计b) 数据分析c) 图像处理d) 模型建立答案:c7.计算思维的五大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输入、输出、控制、存储、运算b) 数据、算法、编程、硬件、软件c) 逻辑、创新、问题解决、实践、应用d) 思维方式、问题定义、解决策略、评估方法、反思技巧答案:a8.以下哪项不属于计算思维的关键技能?a) 面向对象设计b) 信息获取与处理c) 逻辑推理与分析d) 故障排除与修复答案:a9.计算思维中的算法是指什么?a) 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b) 一种描述计算过程的数学表示c) 一种计算设备的工作方式d) 一种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方式答案:a10.以下哪个层次的计算思维不属于计算思维的基本层次?a) 数据层次b) 算法层次c) 程序层次d) 网络层次答案:d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算思维是指人类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2.计算思维只适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

正确 / 错误3.在计算思维中,问题分解是指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

第1章计算机、计算与计算思维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计算机、计算与计算思维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计算机、计算与计算思维1、各种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自助加油站中有计算机吗?(A) YES;(B) NO答案:A解释:本题考核什么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存在形态。

各种自动化设备,都有控制设备工作的控制机构,这些控制机构被认为是自动化设备中的大脑,即可被认为是广义的计算机。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机及为什么要学计算机”以及第一章课件。

2、计算机包括_____。

(A)台式机、便携机;(B)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芯片;(C)软件;(D)以上所有。

答案:D解释:本题考核什么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存在形态。

台式机、便携机属于计算机;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芯片也属于计算机;软件也属于计算机,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

因此(D)是正确的。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机及为什么要学计算机”以及第一章课件。

3、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_____。

(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B)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C)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发散思维。

(D)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答案:B解释:本题考核对计算思维重要性的了解。

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就是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

虽然其他思维也很重要(读者可参阅相关文献了解之),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很重要,但相比之下,这三种思维更具有普适性。

故(B)是正确的;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思维”以及第一章课件。

4、本课程中拟学习的计算思维是指_____。

(A)计算机相关的知识;(B)算法与程序设计技巧;(C)蕴含在计算学科知识背后的具有贯通性和联想性的内容;(D)知识与技巧的结合。

答案:C解释:本题考核对计算思维的理解程度,思维与知识和技巧的关系。

将各种知识和技巧贯通起来,形成脉络,便被认为是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蕴含在计算学科知识背后的具有贯通性和联想性的内容。

因此(C)是正确的。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一章课件之“什么是计算思维”以及第一章课件。

计算机思维类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思维类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思维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编程B. 算法C. 数据结构D. 逻辑思维答案:B2. 在计算机科学中,哪种数据结构允许随机访问元素?A. 队列B. 栈C. 链表D. 数组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算法的特性?A. 有穷性B. 确定性C. 可重复性D. 可扩展性答案:D二、填空题1.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分为______语言和______语言。

答案:高级;低级2. 计算机中,______是指一组数据结构和操作这些数据结构的算法。

答案:数据结构3. 在计算机科学中,______是指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部分的过程。

答案:分治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计算机思维,并举例说明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计算机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强调逻辑性、抽象性和系统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思维来优化日常任务的执行流程,比如规划一天的行程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的接近程度来安排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移动和等待时间。

2. 描述一下算法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案:算法在软件开发中起着核心作用,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

算法决定了程序的效率和性能,好的算法可以显著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对于实现软件功能、优化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四、编程题1. 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对一个整数数组进行排序。

答案:```pythondef sort_array(arr):return sorted(arr)```2. 编写一个函数,计算并返回一个字符串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

答案:```pythondef count_characters(s):return {char: s.count(char) for char in set(s)}```五、论述题1. 论述计算机思维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计算机思维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能够通过算法和数据结构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逻辑。

计算思维期末考试卷

计算思维期末考试卷

计算思维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编程语言B. 算法C. 数据结构D. 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 在编程中,以下哪个不是基本控制结构?A. 顺序B. 选择C. 循环D. 递归3. 以下哪个是递归算法的特点?A. 重复执行B. 迭代执行C. 无限执行D. 自我调用4. 以下哪个是计算思维中的抽象概念?A. 变量B. 函数C. 循环D. 模块化5.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什么?A. 算法执行所需的内存B. 算法执行所需的时间C. 算法的效率D. 算法的可读性6. 在数据结构中,栈是一种:A. 线性结构B. 树状结构C. 链式结构D. 非线性结构7. 以下哪个是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A. 封装B. 继承C. 多态D. 所有选项都是8. 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搜索算法?A. 线性搜索B. 二分搜索C. 深度优先搜索D. 广度优先搜索9. 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常是指:A. 排序所需的内存B. 排序所需的时间C. 排序的稳定性D. 排序的可读性10. 以下哪个是计算思维中的分解概念?A. 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问题B. 将问题合并成更大的问题C. 将问题抽象成更复杂的问题D. 将问题简化成更简单的问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计算思维的五个基本步骤。

2. 解释什么是贪心算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3. 描述什么是动态规划,并解释其优势。

4. 什么是图算法?请列举至少两种图算法。

三、编程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对一个整数列表的排序,并返回排序后的结果。

(可以使用任何排序算法)2. 编写一个函数,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输入为一个整数n,返回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描述一个实际问题,使用计算思维的方法解决它,并解释你的解决方案。

2. 假设你正在开发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描述如何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来设计这个编辑器的基本功能。

计算思维单选(少版)

计算思维单选(少版)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题(单选题)只有部分题目会保留全部选项的内容,其余的图方便均省略1.计算思维被认为是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后的第三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2.早期的计算机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3.在计算机中是采用(二)进制进行运算。

4.二进制数1111000转换成十进制数是(120)。

5.已知521+555=1406,则此种加法是在(七进制)下完成的。

6.执行下列二进制逻辑加运算(即逻辑或运算)01011001 V 10100111其运算结果是:(11111111)。

7.若用5位表示一个二进制数,要进行-7-4的操作,可转换为(-7)+(-4)的操作,采用补码进行运算,下列运算式及结果正确的是(11001+11100=10101)。

8.下列字符中,ASCII码最小的是(H)。

A. aB. KC. hD. H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10.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作用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1.字节是(存储器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12.CPU工作的时钟频率是(主频),它决定着CPU内部数据传输和指令执行的速度。

13.键盘、显示器和硬盘等常用外围设备在操作系统启动时都需要参与工作,所以它们的驱动程序都必须预先存放在(BIOS ROM)中。

14.RAM具有的特点是(一旦断电,存储在其上的信息将全部消失且无法恢复)。

A.海量存储B.存储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C.一旦断电,存储在其上的信息将全部消失且无法恢复D.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不能改写15.从连接范围、传输速率及作用对象的角度,微机中总线一般分为:内部总线、外部总线和(系统总线)。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常用输出设备的是(打印机和显示器)。

17.系统软件的功能是(充分发挥硬件资源的效率,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

18.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

19.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者一次事物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工作的集合,这是指(作业)。

计算机思维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思维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思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思维是指通过模拟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计算机思维的特点?A. 抽象化B. 指令执行C. 自动化D. 数据可视化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A. 硬件故障B. 软件漏洞C. 病毒攻击D. 连接断开答案:A、B、C、D3. 当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不足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最合适的?A. 删除不需要的文件B. 新购买更大容量的硬盘C. 压缩文件D. 关闭计算机答案:A二、填空题4. 计算机二进制有几位?答案:85. 在计算机科学中,缩写“RAM”代表的是什么?答案:随机存取存储器6. 在逻辑电路中,与门的输入为0和1时,输出为________。

答案:0三、判断题7. 计算机具备感知和思考能力。

答案:错误8.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9. 什么是算法?请用自己的话解释。

答案:算法是指解决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它可以是计算机程序的基础,也可以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算法需要明确的输入和输出,并且必须是可执行的。

10. 举例说明计算机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计算机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采用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将大问题拆分为多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另外,学习编程语言也是一种培养计算机思维的方式,通过编写代码和调试程序,可以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解答题11. 简要说明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并简要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

其中,中央处理器负责执行指令和数据的处理,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输出设备用于向用户展示计算结果,控制器用于协调各个组件的工作。

这五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第1章-计算与计算思维练习题-带答案

第1章-计算与计算思维练习题-带答案

答案:B
8. 关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下面【 】不是未来发展趋势。
A:巨型化 B:微型化 C:多样化 D:智能化
答案:C
9. 关于计算机的局限性,下面哪个是不可计算的?(多选)
A:信息无法离散为二进制
B:输入输出无法确定
C:无穷大的数据范围
D:问题无法转化为无二义性问题
E:问题无法在有限步骤内完成
答案:ABCDE
计算思维导论第1章课后练习1第第11章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一选择题1
《计算思维导论 第 1 章 课后练习》
第 1 章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
一、选择题
1. 科学思维包括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和【 】。
A:形象思维 B:开放思维 C:计算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C
2. 计算思维的本质就是抽象和【 】。
A:自动 B:推理 C:分析 D:归纳
答案:A
3. 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 】。
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B: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
C: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发散思维
D: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答案: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各种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自动加油站中有计算机吗?
A:有 B:无
答案:A
5.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称作【 】。
A:ENIAC B:EDVAC C:UNIVAC D:EDSAC
答案:A
6. 关于计算机的分代,下面不包括【 】。
A: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B:晶体管计算机
C:电子管计算机
D:真空管计算机
答案:D
7. 计算机分类包括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 】。
A:上网本 B:工作站 C:多媒体机 D:智能手机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1.什么是科学“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4.“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之间存在着哪些区别5.实证主义的世界观:被研究的世界客观存在,独立于人的意志,具有客观规律性和齐一性.解释主义的世界观:阐明社会世界有意义的秩序,探究其发生和持续的机理;社会世界通过行动者的经验与解释,形成了意义的秩序,行动受制于规则;社会现实具有地方性特点和时间维度,是人为的建构;研究结果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主客二分,研究者独立于客观世界,可以客观的、中立的对客体加以观察、描述和研究.解释主义的认识论:认识只可能是部分的、局部的;理解总是解释性的理解;移情;交往的认识论,主客互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收集客体的信息;提出假设,并采用经验方法进行证实和证伪;规律与理论具有客观的内容,可通过一套标准化的程序和逻辑的推导得出;主要使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解释主义的方法论:阐释文本;尽量从行动者的视角界定及解释人类的行动;本质直观,发掘一般人的自然态度;常识理性,特定情境,地方性知识;阐释循环;主体间性,视域的融合;主要使用定性研究方法.5.科学实验具有什么作用社会科学可以做实验吗6.科学实验的作用:1.简化、纯化研究对象,使其本质更为突出、充分的显示.2.加速或者延缓事物的发展,使其本质和规律按照便于观察的方式暴露.3.揭示事物在极端条件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速、强腐蚀、失重、强磁场……下的特性和运动规律.4.模拟或者再现自然界中一次性的或者不易发生的现象或过程.5.比直接观察更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原材料的消耗.6.或会出现“意外”现象,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获得新发明新发现的机会.7.迅速验证或者否证某些假说,加速研究进程.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自然科学的上述逻辑过程和理论建构的方式,但二者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一切客观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因而都是可以实验的.不过 ,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 ,因而它所进行的实验是社会实验,社会科学不仅可以实验 ,并且它在某个领域课题的实验成功 ,对社会的影响或推动意义 ,不仅不逊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某一重大发明 ,甚至还更带有全局性、整体性.6.概念是思维的细胞,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应如何处理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准确的界定概念、使用概念或者构建概念,但不要随意生造概念.概念用语词作为其外壳、外在形式,但概念不等于语词;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意概念的操作化、量化.切记,不首先界定概念,社会科学研究无法进行,因为别人不知道你所使用的语词之具体所指,结果是各方使用同一个词,但并非讨论同一个东西.概念分两种,一种是外延单一,所指唯一依赖于语境.比如:太阳系、王安石;另一种是外延不单一,所指涉的对象在内容或程度上可以发生变化.比如:性别男或女 ,商品必需品或奢侈品、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前者可以视作“常量”,后者视作“变量”,其不同的指涉对象可以称为变量的“取值”.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 和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此外,还有中间变量;干预变量等.在研究中,重点被研究的变量可以是自变量、因变量,也可以是中间变量和干预变量.有些概念较为抽象,需要进行“操作化”,方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自变量—因变量分析.概念的“操作化”,需要准确界定概念的内涵,把概念“翻译”为与之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衡量定量、排序、或者判定有无的指标.7.定律和理论有什么区别定律是对规律的系统化表述有时候,定律、规律这个词也可以不作严格的区分.规律指的是两种现象之间的可被观察到的较稳定的联系.定律把这种联系表述出来即可变量X与Y 之间的关系,决定性的或者概率的,不需要解释背后的原因.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理论则不仅要指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而且还要解释其原因.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是一种因果规律我已确定A导致B或因果假设我猜测A导致B,以及对这种因果规律或假设的解释,从而说明A如何导致了B.理论是指逻辑上相关并与经验相符的一组命题.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8.何谓范式试举社会科学的例子说明.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68提出,无公认定义.大致上,范式代表一个特定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等构成的整体.范式支配了研究者,决定了研究者的研究范围、理论、方法、工具、手段、信念等.研究者是在一定范式的支配下从事“解题”活动的,不同的范式不可通约.库恩所讲的范式,主要不是强调对世界的“客观”认识,而是强调范式的社会心理因素,它是一个学科共同体的共同的心理信念,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有物质主义、观念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人性、生物进化决定论、社会化、反社会化、冲突范式、和谐范式等.如物质主义是指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与欲望,导致忽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对物质的兴趣完全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见及行为上.9.什么是归纳方法,试举例说明.归纳就是通过观察大量的经验事实,然后通过深入分析找出其间的共性,最后经过抽象思维得出理论解释.常见的归纳方法即穆勒五法,包括契合法、差异法、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契合法指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例如美国、欧盟、日本都是发达国家,它们都采取了保护农业的政策,因而所有发达国家都实行保护农业的政策.日本、韩国、台湾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政策上都由剥夺农业转变为扶持农业,因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业政策的取向.差异法指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同中求异,所以又称之为求异法.并用法指如果某被考究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正事例组只有一个共同的因素,而这个被考察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负事例组都没有这个共同因素,那么,这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现象的原因.共变法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剩余法的内容是:如果某一复合现象已确定是由某种复合原因引起的,把其中已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那么,剩余部分也必有因果联系.10.什么是演绎方法,试举例说明.演绎则是从一个前提条件公理,公认的事实或者假设出发,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典型的演绎法有一个三段式的推理过程,如大前提是“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个人”,结论是“苏格拉底是个理性的动物”.演绎法有两种表述形式:其一,确定性表述,即大前提是“如果A发生,则B也发生”,小前提是“A发生了”,结论是“B一定发生”.其二,可能性表述,即大前提是“如果A发生,则B可能发生”,小前提是“A发生了”,结论是“B可能发生”.例如:大前提是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小前提是利比亚卡扎菲政府不受欢迎;结论是卡扎菲政府的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得罪利比亚人民.这是演绎法的确定性表述.11.什么叫“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试举例说明.12.历史这一范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这一范畴则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第二,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不是机械的一致.逻辑是“修正过”了的历史,它是在抛弃偶然的细节之后仅仅抓住必然的和主要的线索而形成的概念体系.如Engles的名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把研究战争史和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极其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争指导方针和作战原则,其中便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供了运用这一方法于军事领域的范例.12.应如何把握论文选题的原则.首先需要把握的是需要性原则.它体现了选题的目的,包括社会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要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中的课题.这就需要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来看,选题应看是否有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选择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较大的课题会得到社会的公认和支持,选择了较大学术价值的课题,获得成果就能为多个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第二,创造性原则,它体现了选题的价值.指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以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在基础学科领域获得新发现新见解新理论,也包括在应用学科领域获得新方法新程序新对策等.这就需要研究者①到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高起点高水平,一旦获得成功就可实现超越.②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学术价值突出,一旦获得成果就可为多个学科领域巩固基础、提供指导,应用广泛.③到学科交叉区域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难度较大,涉及学科广泛,获得成果能有效推进科技整体发展.第三,科学性原则,体现了选题的根据.指选题要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或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这需要研究者①基础理论研究必须以丰富可靠的事实为依据以提高理论成果的可信程度.②技术、应用类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第四,可能性原则,它体现的是选题的条件.指选题应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得的条件出发.、这需要研究者考虑①主观条件:选题必须从已经具备的主观条件出发,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语知识等、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创造/新能力、表达能力等、个人特长、兴趣及其对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状况与趋势的把握等.②客观条件:应从已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包括资料文献资料、实物等、设备、人力、资金、时间、相关学科进展,前期研究成果等.③发挥优势,扬长克短,弥补不足,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13.马克思的矛盾分析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第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在采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中,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将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第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的原因.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内因决定的.正因为这样,就是要坚持内因分析法.内因分析法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矛盾时,把立足点放在内因上,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坚决抵制忽视外因作用的错误思想.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普遍性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第四、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之所以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矛盾分析方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穿于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采取折衷的、中庸的态度.重点论与两点论是相统一的.在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时,特别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坚持重点论.这是唯物辩证法必须牢固坚守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阵地.14.马克思的系统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系统分析方法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第一,系统分析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产物.系统科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是20世纪的四大科学发现.第二,系统分析方法是辩证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最新发展.系统研究方法的兴起虽然与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三,系统分析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系统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一般都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特点是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整体性强,而且具有随机性、非线性、不稳定性、非平衡性和多种发展可能等特点.。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模拟题(人文类)+考试范围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模拟题(人文类)+考试范围

成绩计算方法:课堂表现+MOOC学习占20%上机实验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人文类学生考试范围:第1章绪论第2章计算与计算机第3章问题求解与算法3.1~3.5节第5章计算机程序5.1计算机程序概述5.2 C/C++程序设计语言第6章计算机网络6.1 计算机网络技术6.2 互联网6.3 网络服务大学计算机考试模拟题(人文类)一、简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什么是CPU,简述CPU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 什么是操作系统?简述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4. 人类问题求解的一般思维过程是什么?简要说明5. 什么是枚举法?说明枚举法的优缺点。

6. 什么是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体系结构,画图并简要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内容不属于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是()。

A、信息意识B、信息知识C、分析能力D、信息道德2.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灵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

B、图灵最早提出关于机器思维的问题,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C、图灵创立了二进制。

D、“图灵奖”是为奖励那些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有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而设立的。

3. 最早的机械式计算机“加法器”的发明人是()。

A、帕斯卡B、巴贝奇C、莱布尼茨D、布尔4. 巴贝奇的“分析机”到他终生都没有制造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设计原理有错误B、设计思想有错误C、设计图纸不够完善D、当时的机械加工的工艺水平达不到它要求的精度5. 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

A、1965—1970B、1964—1975C、1960—1969D、1950--19706. 以下IP地址中为C类网络地址的是()。

大学计算思维试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思维试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思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计算思维中,算法是指:A. 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步骤B. 一种编程语言C. 一个软件程序D. 一个硬件设备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思维的核心概念?A. 数据B. 网络C. 存储D. 通信答案:A3. 计算思维中的“抽象”指的是:A. 忽略细节,关注整体B. 将复杂问题简化为简单问题C. 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在编程中,递归是一种:A. 循环结构B. 条件结构C. 顺序结构D. 并行结构答案:A5. 哪种数据结构最适合存储有序数据?A. 链表B. 栈C. 队列D. 哈希表答案:C6. 在计算思维中,模式识别是指:A. 识别数据中的规律B. 识别图像中的物体C. 识别声音中的模式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思维的应用领域?A. 计算机科学B. 生物信息学C. 经济学D. 艺术设计答案:D8. 在计算思维中,模块化是指:A.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B. 将程序分解为子程序C. 将数据分解为数据结构D. 将算法分解为子算法答案:B9. 以下哪个概念与计算思维无关?A. 算法B. 数据结构C. 系统分析D. 艺术创作答案:D10. 计算思维中的“自动化”指的是:A. 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B. 用算法解决复杂问题C. 用程序自动执行任务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计算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答案:计算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算法设计、数据结构选择、问题抽象和模式识别等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化,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描述计算思维中的“分解”概念。

答案:计算思维中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更小、更易于管理和解决的子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些子问题,最后将子问题的解决方案合并,以解决原始的复杂问题。

3. 解释什么是递归,并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

计算思维水平测试题

计算思维水平测试题

计算思维水平测试题
一、选择题
在以下选项中,哪个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领域?
A. 人工智能
B. 计算机图形学
C. 计算物理学
D. 哲学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计算思维的核心概念?
A. 抽象
B. 分解
C. 算法
D. 归纳
下列哪个问题适合用计算思维解决?
A. 如何评估一个投资项目的风险?
B.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数据检索系统?
C. 如何判定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D. 如何研究人类大脑的运作机制?
二、简答题
简述计算思维的主要特点,并举例说明。

描述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计算思维方法。

对于一个复杂问题,为什么采用计算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的计算思维应用场景,并说明其中涉及到的计算思维方法。

分析计算思维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影响。

描述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计算思维问题,并说明如何采用计算思维方法来解决它。

请根据你的理解,阐述计算思维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设计一个基于计算思维的数学问题,并说明如何运用计算思维方法来解决它。

分析计算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描述一个实际工程项目中计算思维的应用案例,并说明其中涉及到的计算思维方法。

分析计算思维对于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基于你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提高个人的计算思维能力。

分析计算思维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计算思维》习题答案.docx

《计算思维》习题答案.docx

第1章计算、计算机与计算思维1.1举例说明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的概念。

答:对于给定的一个输入,如果计算机器能在有限的步骤内给出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可计算的。

数值计算、能够转化为数值计算的非数值问题(如语咅、图形、图像等)都是可计算的。

汁算复杂性从数学上提出计算问题难度大小的模型,判断哪些问题的讣算是简单的,哪些是困难的,研究计算过程屮时间和空间等资源的耗费情况,从而寻求更为优越的求解复杂问题的有效规则,例如著名的汉诺塔问题。

1.2列举3种电子计算机岀现之前的计算工具,并简述其主要特点。

答:(1)算盘通过算法口诀化,加快了计算速度。

(2)帕斯卡加法器通过齿轮旋转解决了自动进位的问题。

(3)机电式计算机Z・l,全部采用继电器,第一次实现了浮点记数法、二进制运算、带存储地址的指令等设计思想。

1.3简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各时代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代一一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4年)。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釆用电子管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

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

在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程序的编写与修改都非常繁琐。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一一晶体管计算机(1954—1964年)。

计算机逻辑元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 体积与功耗都有所降低。

主存储器采用铁脸氧磁芯器,外存储器釆用先进的磁盘,汁算机的速度和可靠性有所提高。

软件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如FORTRAN> ALGOL. COB1L及编译程序语言,简化了程序设计,建立了程序库和批处理的管理程序,开始用“操作系统”软件对整个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

除了进行科学计算之外,这时的计算机还应用于工业控制、工程设计及数据处理等领域。

第三代一一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

这个吋期的计算机逻辑元件使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原来独立的物理元件,使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

屮、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儿十个晶体管。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及其答案(B)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及其答案(B)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还存在其他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逻辑方法称为()。

A.归纳B.比较C.类比D.分析2.控制论思维方法的核心概念是()。

A.控制B.反馈C.系统D.信息3.演绎结构体系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理论的主要的和富有成效的理论体系。

建立这种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主要有公A.C.4.A.C.5.A.C.6.A.C.7.A.C.8.A.C.9.A.C.10.A.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B.观察和实验C.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D.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科学理论的特征主要有()。

A.客观真理性特征B.全面发展性特征C.逻辑系统性特征D.实践性特征E.描述性特征12.想像的作用有()。

A.想像对提出科学假说具有重要作用B.想像对提出新的科学概念具有重要作用C.想像是建立模型的重要手段D.想像还是进行思想实验的重要途径E.想像对于进行科学解释具有重要意义13.学习和研究科学思维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是()。

A.可以帮助人们自觉地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B.可以帮助青少年较快地健康成长,促使他们早出成果,多出成果C.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促进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可以帮助教育者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E.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科学素养,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14.科学问题演化的基本方式有()。

A.连锁式B.辐射式29.科学抽象30.反馈方法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2.逻辑方法的作用是怎样的?33.怎样理解系统思维方法的最优化特点?34.为什么说科学理论发展的实质是创新?六、论述题(本大题15分)35.试从假说的特征说明其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意义。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模拟题1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模拟题1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模拟题1大学计算机考试模拟题(理工类)一、简短回答问题(本题共6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5分,共30分)1.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CPU?简要描述CPU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什么是操作系统?简述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4.人类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是什么?简述5.什么是枚举法?说明枚举法的优缺点。

6.什么是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架构,绘制并简要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以下内容不属于信息素养范畴:(1)信息意识(2)信息知识(3)分析能力(4)信息伦理2.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mathisonturing)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图灵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密码学家。

他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

(2)图灵首先提出了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机器思维问题。

(3)图灵创造了二进制。

(4)“图灵奖”是为了奖励在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而设立的。

3.最早的机械式计算机“加法器”的发明人是(1)帕斯卡(2)巴贝奇(3)莱布尼茨(4)布尔4.巴贝奇的“分析机”在他有生之年从未制造过。

以下陈述是正确的:(1)设计原则有误(2)设计思想太先进(3)设计图纸不够完善(4)加工工艺水平不能满足其精度要求5.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

aa.1965―1970b.1964―1975c.1960―1969d.1950--19706.在计算机中,十六进制的引入,主要用途是()。

a、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采用十六进制B。

计算机中的数据操作采用十六进制C。

缩短二进制字符串的长度d.计算机的内存地址采用16进制编制7.将计算机的字长设置为16位,用补码表示。

可以表示的整数的取值范围为(a.0~65535)b.-32767~32767c.-32768~32767d.-32767~327688.在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 10 图 现在,你选择了一个机构做实地考察。该机构共有 11 个成员{A,B,C,D,E,F,G,H,I,J, K} 。因工作关系,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些人员相互交叉的工作组之类的子机构,你得到了这些子 机构的人员信息。 {A,B} , {A,B,C,D,H} , {B,E,F,I,J} , {C,D} , {C,E,G} , {D,H,I,J} , { E, F, G} , { G , H , J, K } , { H , J, K } 同时,你也得到了这机构人员之间在过去一年里的电子邮件交往数据。 有专家告诉你说,两个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可以用他们共同所属最 小机构的人员数来定义。例如,根据上面的信息,A 和 B 的社会距离 就是 2,等等。同时你也知道,如果两个人之间经常通邮件,就可以 认为他们的关系比较密切(即是“朋友” ) 。于是,你根据电子邮件数 据,并适当考虑了“密切”的含义(例如在一年里每个月至少有一次 通信) ,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朋友关系。 现在,你应该可以完成任务了,试试看!为简化起见, (1)只考虑社 会距离≤5 的情形, (2)只计算 A,B,C,D 这 4 个节点的加权平均概率。为准确起见,请把得 到的数据值填到如下表中。 社会距离 成为朋友的概率 2 3 4 5
4
(提示:根据三个投票人的偏好,画个有向图应该有助于看出关键所在。 )
4. 考虑如教材第 16 章介绍的群集实验和信息级联模型。一个“红多”(R)的罐子中有 2 个红球(r)和 1 个蓝球(b),“蓝多”(B)罐子中有 2 个蓝球(b)和 1 个红球(r)。“红多”或“蓝多”的先验概率 分别都是 0.5。在模型中,当第 1 和第 2 人给出了相同判断后,第 3 人无论摸到什么颜色的小球,都将放 弃自己的私有信号,给出与前面相同的判断,称“级联从第 3 人开始”。问: ( 1) ( 2) 试给出一个“R 级联从第 5 人开始”但第 5 人实际摸到的是蓝球(b)的私有信号和判断序列。 接着上一问。假设第 5 人在给出自己的判断后,将自己的私有信号也悄悄告诉第 6 个人了(后面 的人也观察到 5,6 两人的交流,但不知 5 到底说了什么),于是产生了一点信息扰动。该扰动有 没有可能引起一个从第 11 人开始的 B 级联?如果不可能,给出理由。如果可能,给出一个符合 模型规则的对应私有信号和判断序列。 (提示:可以通过试填下表来帮助思考。将结果写到答题纸上。) 序号 私有信号 公开判断 1 ? ? 2 ? ? 3 ? ? 4 ? ? 5 b R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B 12 ? ?
1
( 2)
现在,考虑同样的问题,但有稍微不同的个人排序,选举人 3 对后两个选项做了个交换。即
B !1 C !1 D !1 A C !2 D !2 A !2 B D !3 A !3 C !3 B
你能设计一个让 A 胜出的议程吗。如果可以,描述你的设计,如果不行,解释为什么。 ( 3) 现在一般地考虑上面两种情形。对于(1) ,你是不是感觉“让谁胜出,谁就能胜出”?(通过议 程设置) 。对于(2) ,你是否感觉任何议程设置都阻拦不了 C 的胜出?。试对你的回答给予解释。
试题 2 图 3. (此题为慕课试题之一的简单变形) 。 在学习表决机制的时候, 我们讨论了基于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的表决系 统,在议程设置情况下会受到质疑的问题。下面通过一个简单例子来看它的影响。 ( 1) 设有 4 个选项(A,B,C,D) ,有 3 个投票人(1,2,3) ,分别给出了下列偏好:
第 1 次结束后各自财富量分别为多少? 第 10 次结束后各自财富量分别为多少?
2
初始 第 1 次后 第 10 次后 甲 100 乙 100 丙 100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给出这样一个表结果(近似到小数点后 1 位数就可以了) 。若感觉算起来
较麻烦,列出由相关基础数字构成的算式也可以。提示:市场只是分配财富,而不创造或消耗财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一个交通网络结构(如下图) 。其中边上的表达式为一定流量(x)下的通行时间。现在 假设有 3000 辆车(而不是课上讨论的 4000)要从 A 到 B,试给出均衡流与最优流模式。所谓“流模式” , 指的是 3000 在线路 ACB、ADB、ACDB 上的某种分配, “均衡”就是任何人不可能通过改变路线而有更短 的行驶时间, “最优”就是他们行驶时间的总和不可能在别的流模式下更短。 均衡流模式下 最优流模式下 ACB = ? ACB = ? ADB = ? ADB = ? ACDB = ? ACDB = ?
你的回答不能只是“是”或“否” ,需要给出解释。 (说明:由于每个农户占用 1 公里长的河岸,两个相 邻农户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不超过 1 公里” ,依此类推)
2. 考虑题图所示社会网络, 我们关心两个问题。 ( 1) 请给出图中节点 A, B, C, D, E, F 的聚集系数 (clustering coefficient,定义为一个节点的邻居互为朋友的概率) ; (2)假设:若两个相邻节点有两个(或以上)共同 朋友,则认为他俩之间的边为强关系边,否则就是弱关系边。分别指出节点 A,B,C,D,E,F 是符合还 是违背强三元闭包原理。 (将下表画到答题纸上,给出结果。当然,最好也有过程。 ) 聚集系数 符合/违背 A B C D E F
5. 此题是关于结构变化对 PageRank 值的影响。下图有 4 个节点,考虑基本 PageRank 算法。 ( 1) ( 2) 给出每个节点的 PageRank 值。 现在假设你是节点 A,有在图中增加一条有向边的资源来改进你的 PageRank 值,增加哪一条边将 获益最大?给出增加该边后各节点的 PageRank 值。 (建议:如果你尝试了多种可能,不妨将所有 情况都列举出来) ( 3) 试从图的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增加那一条边,而不是其他边能有最好的效果。
试题 5 图 6. 此题是关于市场对财富的分配问题,对应第 11 周的慕课或教材第 22 章的部分内容。考虑有三个人(甲, 乙,丙)参与赛马(A,B)下注,他们分别有财富和信念如下: (w,a,b)=(100, 0.5, 0.5) , (100, 0.3, 0.7) , (100, 0.6, 0.4) 。设三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信念下注并在整个过程中不做调整。赛马一共进行了 10 次, 开始 3 次,A 赢,接着 2 次,B 赢,再接着 A 赢了 2 次,最后 3 次 B 赢。赛马场按照无赔赚方式运行。 问: ( 1) ( 2)
试题 9 图 10. 假设你想验证“人们成为朋友的概率与他们的社会距离成反比”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知道,相对于每个人 ( A) ,给定一个社会距离,就可以定义一个人群(假设有 G 个人) ,A 和其中有些人交朋友了(假设有 F 个人) ,但没和另一些人交朋友。我们关心交朋友数在总人数中的占比,即 F/G。具体目标(任务)就是 要在下面这坐标系中给出验证数据点(现在图中的点只是示意) ,看它们的走向。其中,横轴是人们的社 会距离(后面有具体定义) 。纵轴表示给定社会距离下一个人朋友数在该距离下人数中的占比(概率) 。由 于在社会网络中涉及到很多人,在具体计算中,这就是人们概率数据的加权平均(等价于在一定社会距离 下交友总数除以该距离下的总人数) 。
B !1 C !1 D !1 A C !2 D !2 A !2 B D !3 A !3 B !3 C
现假设你是负责设计议程的(即,将候选项排成某种顺序,依次俩俩比较,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 原则进行删除) 。如果你想让候选项 A 胜出,能通过设计一个议程做到吗。如果可以,描述你的议 程设置,如果不行,解释为什么。
提示:均衡流模式相对比较容易确定。最优流模式的确定有些难度,但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利用如
下结论:在总流量 r 下的均衡流模式也就给出了在总流量 r/2 下的最优流模式。
试题 7 图 8. 广告位点击率 广告主点击估值 ( a) ( b) ( c) ( d) 9. 考虑下图所示的 4 个网络(a,b,c,d),假设分别在上面做如同课中介绍的网络交换实验。按照所给出 的“结果”、“稳定结果”和“平衡结果”的定义,我们问(从理论上讲): (1)在网络(a)上是否存在一个稳定结果,如果存在,试给出;如果不存在,为什么? (2)在网络(b)上是否存在一个平衡结果,如果存在,试给出;如果不存在,为什么? (3)在网络(c)上是否存在一个稳定结果,如果存在,试给出;如果不存在,为什么? (4)在网络(d)上是否存在一个平衡结果,如果存在,试给出;如果不存在,为什么?
3
设某搜索引擎有 3 个广告位(a, b, c)出售,三个广告主(x, y, z)有兴趣购买。相关基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a=4 x=7 b=3 y=4 c=1 z=2
广告位如何分配是社会最优?给出相应社会最优值。 假设搜索引擎采用 VCG 定价方式,广告主按估值出价。给出 x, y, z 应该支付的广告位价格(不用 求点击价格) 。 这一组价格是均衡价格吗? (均衡即没有广告主能通过另一个广告位获得更大差价) 假设搜索引擎采用 GSP 定价方式,试说明此时广告主按估值出价不是均衡。 假设搜索引擎采用 GSP 定价方式,试给出一组广告主的均衡出价。
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方法(04832680)/人群与网络(03131840)期末考试题
2017 年 12 月 27 日,15:10-17:10,一教 101
1. 假设你和一些人类学家一起去某热带雨林做调研,那里有 100 个农户生活在沿 100 公里长河段的一个人 烟稀少的地区。每个农户住在占用河岸 1 公里长的一片土地上,他们正好划分完 100 公里河岸。 ( 1) 假设距离不超过 5 公里的农户之间是强关系,距离在超过 5 公里但不超过 12 公里的农户之间是 弱关系,若两个农户之间距离超过 12 公里,则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按照这样的假设,不难 想到可用一个 100 个节点的网络,表达这些农户之间的关系。每个节点代表一农户,有些节点之 间有边,有些则没有,强关系边用 s 标注,弱关系边用 w 标注。问,在上述定义下,是否所有在 这个网络中的节点都符合强三元闭包性质? ( 2) 现在我们对条件做点改变,还是假设所有距离不超过 5 公里的农户之间是强关系,但距离在 5-8 公里之间的农户之间是弱关系,若距离大于 8 公里,则相关的两个农户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在 这个新情形下,所对应的网络中的节点是否都符合强三元闭包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