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由相关的酶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 团转移到ADP分子上,生成ATP。
1. ATP合成酶的结构与组成
2. 能量耦联与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由 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化学渗透假说 ◆ATP合成机制
该实验证明了:
1. 颗粒是ATP合成必需的 2. 小泡是电子传递必需的 3. 电子传递和ATP合成是Ⅳ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 五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Fe-S中心、
铜原子、辅酶Q。前四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 ◆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能量
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 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
△P= △Ψ-2.3 —R△TpH F
(四)ATP形成机制——氧化磷酸化
将ADP转变为ATP的过程称为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1. ATP合成酶的结构与组成 2. 能量耦联与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在胞质中的定位与迁移与微管有关。
线粒体的结构
膜间隙
嵴
外膜
内膜 基质
外膜(outer membrane)
厚约6nm 蛋白质、脂质各占50% 含孔蛋白(porin ),由β折叠链 形成桶状结构,中心为2~3nm的 小孔。可以可逆的开闭,完全打 开时,可通过分子量5×103的分 子。 外膜的通透性非常高 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细胞生物学_06细胞的能量转换
⒊氧化磷酸化作用与电子传递的偶联
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
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
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NADH呼吸链生成ATP的3个部位是:①NADH 至辅酶Q;②细胞色素b至细胞色素c;③细胞色 素aa3至氧之间。但FADH2呼吸链只生成2个ATP 分子。
三、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 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 线粒体是糖、脂肪、和氨基酸最终释能的场所。 糖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细胞质中经过酵解作用
产生丙酮酸和脂肪酸。这些物质选择性地从细胞质
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经过一系列分解代谢形成乙酰
CoA,即可进入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脱下来的氢经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 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
其意义:提供了氧化反 应所需的氢离子,通过 递氢体NAD+ 、 FAD将其 传递到呼吸链→氧化磷 酸化 。
-酮戊二酸 NADH2 2 NAD
NADH2
三羧酸循环开始。 总反应式:
2乙酰辅酶A+6NAD++2FAD++2ADP+2Pi+6H2O
4CO2+6NADH+6H++2FADH2+2辅酶A+2ATP
糖酵解
在细胞质中, 脂肪和葡萄糖 降解生成丙酮 酸进入线粒体 基质
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在丙酮脱氢酶体系作用下,丙酮酸进 一步分解为乙酰辅 酶A,NAD+作为受氢体被还原。 丙酮酸+辅酶A+2NAD+ 2乙酰辅酶A+CO2+2NADH+2H+ 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柠檬酸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要点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第一节线粒体1890年,R. Altaman发现线粒体,命名为bioblast。
1898年,Benda将这种颗粒命名为mitochondrion。
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 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作用。
1904年,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线粒体。
至20世纪50年代,证实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氧化等重要的能量代谢过程均发生在线粒体中。
现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一)形态与分布形状:线粒体是一个动态细胞器,在活细胞中具有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其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在不同细胞中变动很大,即使在同一细胞,随代谢条件不同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有时可以形成分支的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
化学组成:蛋白质和脂类。
大小: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人的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可达40μm。
•数量及分布:植物细胞少于动物细胞(叶绿体可替代线粒体的某些功能);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在很多细胞中,线粒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通常结合在微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这样有利于就近运送和利用ATP。
数量:不同类型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差异很大,同一类型细胞数目相对稳定。
动物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从数百到数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多。
•线粒体的运动:根据细胞代谢的需要,线粒体可以运动、变形、融合和分裂增殖。
玉米的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线粒体定向的移动、聚集与分散,这样绒毡层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可增加40多倍。
(二)超微结构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由两层彼此平行的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外膜起界膜的作用,内膜向内折叠成嵴。
内外膜将线粒体分割为两个区室:内外膜之间的叫膜间隙,内膜包围的空间叫基质。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 含有DNA:是细胞内除核外唯一含DNA的细胞器。
12.08.2020
精品课件
12
线粒体是细胞核以外惟一含DNA的细胞 器,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但一 定程度上受细胞核的控制,因此线粒体 是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2.08.2020
主要症状:肌阵挛性癫痫的短暂发作(周期性 抽搐),共济失调,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轻 度痴呆,扩张性心肌病和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12.08.2020
精品课件
28
发病机理:mtDNA8344G突变→线粒体蛋白质 合成的整体水平↓→除复合物Ⅱ以外的氧化 磷酸化成分含量降低(尤其是呼吸链酶复合 物Ⅰ和Ⅳ的含量降低)。
精品课件
40
✓ NADH呼吸链:由复合物Ⅰ、Ⅲ、Ⅳ组成,催 化NADH氧化,是主呼吸链。
✓ FADH2呼吸链:由复合物Ⅱ、Ⅲ、Ⅳ组成,催 化FADH2氧化,是次呼吸链。
12.08.2020
精品课件
41
12.08.2020
精品课件
42
✓H+的传递:通过递氢体由线粒体基质 释放至膜间腔。
✓电子的传递:经呼吸链逐级传递,最
酸,生成2分子ATP。 C6H12O6 + 2NAD + 2ADP + 2Pi 糖酵解酶
2CH3COCOOH + 2NADH + 2H+ + 2ATP
12.08.2020
精品课件
34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分解
乙
酰CoA+草酰乙酸 结(4合C)
柠檬酸(6C,含三个羧基) →三羧酸
循环(TAC循环)。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线粒体和叶绿体]课程预习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它们最初的能量来源有所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以类似的方式合成ATP。
线粒体是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的细胞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一、线粒体和氧化磷酸化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所需要的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权状或其他形状。
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
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单细胞鞭毛藻仅1个,酵母细胞具有一个大型分支的线粒体,巨大变形中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通常结合在维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
2.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主要由外膜(outer membrane)、内膜(inner membrane)、膜间隙(intermembrane)、基质(matrix)或内室(inner chamber)四部分组成。
(1)外膜是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单位膜,光滑而有弹性,厚约6μm。
外膜上有排列整齐的筒状圆柱体,其成分为孔蛋白(porin),圆柱体上有小孔。
(2)内膜位于外膜内侧,把膜间隙与基质(内室)分开。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课件
氧气
2
在有氧呼吸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3
酶
催化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
能量转换器与细胞的生存关系
正常细胞 能量转换过程受阻
能量转换器正常工作,细胞功能正常。 细胞功能受损,可能引发细胞死亡。
细胞能量转换与人类应用
生物能源生产利用微生物和植物 Nhomakorabea能量转换能 力,开发绿色能源。
代谢性疾病研究
研究细胞能量转换异常与疾病的 关系,开发治疗方法。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PPT课件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细胞进行能量交换和代谢的关键部分。了解细胞的能量 转换过程,让我们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
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
有氧呼吸
通过线粒体进行,产生大量ATP。
乳酸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乳酸和 少量ATP。
苏氨酸发酵
只在某些微生物中进行,产生苏 氨酸和少量ATP。
细胞是生命体中的基本单位
复杂组织
构成器官和生物体。
自主功能
能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和分裂。
基因信息
负责传递和维持遗传信息。
细胞能量转换的重要性
1 生物体能量供应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
2 物质转化
3 信息传递
提供建设细胞物质的能量。
调控细胞内各种代谢反应。
细胞能量转换涉及的物质
1
有机物
如葡萄糖、脂肪酸等。
运动表现提升
优化能量转换过程,提高运动员 的体能表现。
探索细胞的谜团
新的能量转化方式
是否还存在其他未知的能量转换方式?
进化与适应
不同生物体的能量转换机制如何适应环境?
疾病与能量转换
能量转换异常如何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
动态细胞器 外形:线状、粒状、哑铃状、环状、圆柱状等 大小:直径0.5-1.0μm,长为2-3μm,可达1020μm 数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人成熟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代谢旺盛的细胞 分布:细胞功能旺盛区域;定位与迁移与微管相关
线粒体可塑性
心肌
状如蘑菇,属F型质子泵。 分为球形的F1(头部)和嵌入膜中的F0(基部)。 F1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 的催化位点(每个β亚基具有一个)。 F0由三种多肽组成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c亚基组 成一个环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
F1 particle is the catalytic subunit; The F0 particle attaches to F1 and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membrane. F1: 5 subunits in the ratio 3:3:1:1:1 F0: 1a:2b:12c
2、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
组成:至少由4条肽链,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 作用:催化琥珀酸的低能量电子转至辅酶Q,但不转移质子。
琥珀酸→FAD→Fe-S→Q。 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
3、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组成:至少11条不同肽链,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包 含两个细胞色素b(b562、b566)、一个铁硫蛋白和一个 细胞色素c1 。 作用: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一对电子, 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泵至膜间隙。 2还原态cyt c1 + QH2 + 2 H+M→2氧化态cyt c1 + Q+ 4H+C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线粒体和叶绿体]课程预习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它们最初的能量来源有所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以类似的方式合成ATP。
线粒体是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的细胞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一、线粒体和氧化磷酸化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所需要的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权状或其他形状。
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
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单细胞鞭毛藻仅1个,酵母细胞具有一个大型分支的线粒体,巨大变形中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通常结合在维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
2.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主要由外膜(outer membrane)、内膜(inner membrane)、膜间隙(intermembrane)、基质(matrix)或内室(inner chamber)四部分组成。
(1)外膜是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单位膜,光滑而有弹性,厚约6μm。
外膜上有排列整齐的筒状圆柱体,其成分为孔蛋白(porin),圆柱体上有小孔。
(2)内膜位于外膜内侧,把膜间隙与基质(内室)分开。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NADH
FMN Fe-S
FAD Fe-S
琥珀酸
Cytb Fe-S Cytc1
NADH + 5H+(M) + Q→NAD+ + QH2 + 4H+(C)
即琥珀酸脱氢酶,至少由4条肽链组成,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其作用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转至辅酶Q,但不转移质子。电子传递的方向为:琥珀酸→FAD→Fe-S→Q。反应结果为:
即NADH脱氢酶,哺乳动物的复合物Ⅰ由42条肽链组成,呈L型,含有一个FMN和至少6个铁硫蛋白,分子量接近1MD,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作用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转移至膜间隙(C侧)。电子传递的方向为:NADH→FMN→Fe-S→Q,总的反应结果为:
构象耦联假说 : 1.ATP酶利用质子动力势,产生构象的改变,改变与底物的亲和力,催化ADP与Pi形成ATP。 2.F1具有三个催化位点。 L构象(loose),ADP、 Pi与酶疏松结合在一起; T构象(tight),底物(ADP、 Pi)与酶紧密结合在一起; O构象(open),ATP与酶的亲和力很低,被释放出去。 3.质子通过F0时,引起c亚基构成的旋转,从而带动γ亚基旋转,由于γ亚基的端部是高度不对称的,它的旋转引起β亚基3个催化位点构象的周期性变化(L、T、O),不断将ADP和Pi加合在一起,形成ATP。
复合物Ⅱ
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
6-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
●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
通透性较高。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
折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
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matrix)或内室: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
2个来自基质)
◆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三维构象, cyt a, cyt a3 ,2Cu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2 H+ 参与
形成水
-
15
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 子传递示意图
16
-
17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
11
三、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
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
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
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机制—Banding Change Mechanism (Boyer 1979)
◆亚单位相对于亚单位旋转的直接实验证据
-
20
-
21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讲义教材
3、电子传递复合物
• 用脱氧胆酸(离子型去污剂)处理内膜、分 离出呼吸链的4种复合物,即复合物Ⅰ、 Ⅱ、Ⅲ和Ⅳ。
• 而参与电子传递的辅酶Q和细胞色素C不属 于任何一种复合物。辅酶Q溶于内膜,细 胞色素C位于内膜的膜间隙侧(C侧),属膜 外周蛋白。
(2)复合物Ⅱ
• 琥珀酸脱氢酶,4条肽链,含1个FAD,2个Fe/S • 催化电子从琥珀酸→CoQ,传递过程:琥珀酸
→FAD→Fe-S→Q。不转移质子。 • 反应结果为: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
(3)复合物 Ⅲ
• CoQ- cytc还原酶,由11条不同肽链组成,以 二聚体存在,单体含2个cyt b (b562,b566)、 一个cyt c1和一个Fe/S。
ATP 合酶的结构
F1: 5 subunits in the ratio 3:3:1:1:1
F0: 1a:2b: 12c
• 在合成ATP时,在流过F0的a亚基的 H+推动下,由12个c亚基组成的转子发 生旋转,带动转动, 依次与3个β亚 基作用,使β亚基催化位点构象发生 变化,催化ATP合成
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
NADHO2: 3ATP/2e; FADH2 O2 : 2ATP/2e
(四)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
• 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机制一直是研究氧化磷酸化 作用的关键
• 主要的假说有:
• 1、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 2、构象偶联假说(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3、氨基酸的氧化
• 乙酰辅酶A是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核心分子。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12.06.2020
.
10
化学组成成分
✓ 蛋白质:种类多。 ✓ 脂类:主要是磷脂,构成膜。 ✓ DNA:一个分子,多个拷贝。 ✓ 其它成分:水、酶、无机离子及维生素等。
12.06.2020
.
11
化学组成特点
✓ 蛋白质含量多:达1000多种,占干重的65~70%,多 分布在内膜和基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溶性蛋白, 另一类是不溶性蛋白。
12.06.2020
.
20
✓ 线粒体以分裂方式增殖。分两个阶段: ➢ 生长阶段:线粒体膜的生长,mtDNA复制,
然后分裂。 ➢ 分化过程:线粒体内部酶的合成,建立能够
行使氧化磷酸化功能的机构。
12.06.2020
.
21
细胞氧化(cellular oxidation):在O2的参与 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最终产生CO2和H2O, 释放的能量生成ATP,又称为细胞呼吸。是 细胞内提供生物能源的主要途径。
✓ 线粒体酶含量多:是含酶最多的细胞器,参与物质分 解和氧化磷酸化。
✓ 含有DNA:是细胞内除核外唯一含DNA的细胞器。
12.06.2020
.
12
线粒体是细胞核以外惟一含DNA的细胞 器,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但一 定程度上受细胞核的控制,因此线粒体 是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2.06.2020
内、外膜之间腔。 ➢ 嵴间腔(intercristae space):嵴和嵴之间的空间→内腔。
➢ 嵴内腔(intracristae space):每个嵴内的空间→外腔。
12.06.2020
.
9
基质
✓ 基质(matrix):线粒体内腔充满了电子密度较低的可 溶性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称基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7-9 辅酶Q
(二)呼吸链的复合物
利用脱氧胆酸(deoxycholate,一种离子型去污剂)处理线粒体内膜、分 离出呼吸链的4种复合物,即复合物Ⅰ、Ⅱ、Ⅲ和Ⅳ,辅酶Q和细胞色素C 不属于任何一种复合物。辅酶Q溶于内膜、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的C
侧,属于膜的外周蛋白。
1、复合物Ⅰ
即NADH脱氢酶,哺乳动物的复合物Ⅰ由42条肽链组成,呈L型,含有一个 FMN和至少6个铁硫蛋白,分子量接近1MD,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作用是 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
图7-4 NAD的结构和功能(NAD+:R=H,NADP+:R=-PO3H2)
2. 黄素蛋白:
含FMN(图7-5)或FAD(图7-6)的蛋白质,每个FMN或FAD可接受2个
电子2个质子。呼吸链上具有FMN为辅基的NADH脱氢酶,以FAD为辅基
的琥珀酸脱氢酶。
图7-5 FMN (flavin adenine mononucleotide) 的分子结构
转移至膜间隙(C侧)。电子传递的方向为:NADH→FMN→Fe-S→Q,总
的反应结果为:
NADH + 5H+(M) + Q→NAD+ + QH2 + 4H+(C)
2、复合物Ⅱ
即琥珀酸脱氢酶,至少由4条肽链组成,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其 作用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转至辅酶Q,但不转移质子。电子传递的方向为:
中蔗糖的浓度低。线粒体外膜对蔗糖是通透的,而
内膜对蔗糖是不通透的(图7-7)。
■ 线粒体各组分的分离
由于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比内膜高,
利用这一性质,Donal Parsons 和他的 同事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内膜、外
膜及其他组分的方法(图7-8),
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
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
•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较高。
–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 (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含有与能量转换 相关的蛋白 (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酶系、 ATP合成酶、线粒体内 膜转运蛋白)。 –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 – 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等酶系、线粒体 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 1890年R. Altaman首次动物细胞内发现线粒体,命名为bioblast。 • 1897年Benda首次将这种颗粒命名为mitochondrion。 • 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对线粒体进行活体染色,发现线 粒体中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1948年,Green证实线粒体含所有三羧酸循环的酶 • 1943-1950年,Kennedy和Lehninger 发现线粒体内完成的,脂肪酸氧 化、氧化磷酸化。 • 在Hatefi等(1976)纯化了呼吸链四个独立的复合体。 • Mitchell(1961-1980)提出了氧化磷酸化的化学偶联学说。
基质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不溶性的蛋白质构成膜的
本体,其中一部分是镶嵌蛋白, 也有一些是酶蛋白。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 线粒体酶的定位: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部位 单胺氧化酶 外膜 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对鱼藤酮不敏感)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A合成酶 细胞色素b,c,c1,a,a3氧化酶 ATP合成酶系 琥珀酸脱氢酶 内膜 β -羟丁酸和β -羟丙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丙酮酸氧化酶 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 基质 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膜间隙 酶 的 名 称 部 位 酶 腺苷酸激酶 二磷酸激酶 核苷酸激酶 的 名 称
ADP+Pi
Ci
ATP
ADP+Pi
呼吸链组分按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排列
(四)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 分子结构
– 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基粒由头部(F1偶联因子)和基部(F 偶联因子)构成,F0嵌入线粒体内膜。 – F1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 (每个β亚基具有一个)。α和β单位交替排列,状如桔瓣。γ贯穿αβ
三、氧化磷酸化
什么是氧化磷酸化:
– 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 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什么是呼吸链:
– 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 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组成, 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或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图7-1线粒体的TEM照片
图7-3 管状嵴线粒体
嵴上覆有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基粒由头部(F1偶联因子)和基 部(F0偶联因子)构成,F0嵌入线粒体内膜。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线粒体的蛋
白质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的。可溶性的蛋白质主要是
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 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毛地黄皂苷
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
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 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 图7-8 线粒体组分的分离
线粒体的功能:
氧化磷酸化、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 电解质稳态平衡调控、钙的稳态调控
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 是线粒体的主要功能。
• Q cycle
4.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
• 组成: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二聚体,每个单体至少13条肽链。分为三
个亚单位:亚单位I(subunit I):包含两个血红素(a1、a3)和一
个铜离子(Cu2+),血红素a3和Cu2+形成双核的Fe-Cu中心。亚单位Ⅱ (subunit Ⅱ),包含两个铜离子(CuA)构成的双核中心,其结构与 2Fe-2S相似。亚单位Ⅲ(subunit Ⅲ)的功能尚不了解。 • 作用:将从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一对电子,在M侧
• 1994年,Boyer 因提出ATP合成酶的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获得诺贝 尔化学奖
1.2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 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线粒体通常 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是高度有序的使电子按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向高传递, 呼吸链中有三个部位有较大的自由能变化,足以使ADP与无机磷结合形成 ATP。部位Ⅰ在NADH至CoQ之间。部位Ⅱ在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之间。 部位Ⅲ在细胞色素a和氧之间。 琥珀酸
FAD Fe-S NADH FMN Fe-S CoQ Cytb Fe-S Cytc1
琥珀酸→FAD→Fe-S→Q。反应结果为: 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
3、复合物 Ⅲ
即细胞色素c还原酶,由至少11条不同肽链组成,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 单体包含两个细胞色素b(b562、b566)、一个细胞色素c1和一个铁硫蛋
白。其作用是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一对电子,同时将
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泵至膜间隙(2个来自UQ,2个来自基质跨膜)。总的反 应结果为: 2还原态cyt c1 + QH2 + 2 H+(M)→2氧化态cyt c1 + Q+ 4H+(C)
线粒体膜通透性**
很早就认识到线粒体的膜具有半透性,通过对半透性的研究导致线粒体各组 分分离方法的建立。
■ 线粒体通透性研究
将线粒体放在100 mM蔗糖溶液中,蔗糖穿过外膜进 入线粒体的膜间间隙;然后将线粒体取出测定线粒 体内部蔗糖的平均浓度,结果只有50 mM, 比环境
左:将线粒体置于含有 100 mM的蔗糖溶液中; 中:蔗糖穿过线粒体外膜, 达到平衡;右:将线粒体 从蔗糖溶液中取出,测 定线粒体中蔗糖的浓度。 如果测得线粒体的蔗糖 平均浓度是50 mM,就可 以推测:100mM的蔗糖仅 仅穿过了线粒体外膜, 而线粒体中有一半流动 的液体在线粒体基质, 由于内膜对蔗糖不通透, 所以测得的线粒体平均 浓度只有50 mM。
图 7-3 肌细胞和精子的尾部聚 集较多的线粒体, 以提供能量 图7-1线粒体的TEM照片
图7-4 线粒体包围着脂肪滴,内有大
量要被氧化的脂肪
内膜向线粒体基质褶入形成嵴(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
(达5~10倍),嵴有两种类型:①板层状(图7-1)、②管状(图7-3), 但多呈板层状。
消耗2个质子,同时转移2个质子至C侧。
• 电子传递的路线为 :cyt c→CuA→heme a→a3- CuB→O2 • 4还原态cyt c + 8 H+M + O2→4氧化态cyt c + 4H+C + 2H2O
wzf:细胞色素C是内膜的外
周蛋白。
wzf: CoQ和细胞色素C是呼吸链中可移动
的递氢体,不是复合物中的组成成分。
图7-6 FAD (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的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