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历史图表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思考】什么人会像君主这样进言?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商鞅最后 的结局如何?
旧贵族
改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
【思考】商鞅变法失败了吗? 你怎么看?
后世评说——强大的秦国,英雄的悲歌
“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史记》 评价改革是否成功的两大标准: 一、改革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改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
二、军爵之变——第一个打造平民社会的时代
花了三年时间,商鞅将秦国变成了 一个大农场之后,商鞅需要做的就 是训练出一只虎狼之师。
观看视频,秦人从军有何心酸之处? 为国捐躯,却没有得 到公正的待遇。
二、军爵之变——第一个打造平民社会的时代
4、变法内容 (4)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5)奖励军功,赐予爵位和田宅
家臣甲“这下主人可放心了!奴隶们很高兴,他们一家一户卖力的干了起来, 平均每亩地要多收个三五斗呢!” 奴隶主满意地点点头“这样算来,除去留给他们的,我的嘛······嘿嘿嘿!” 家臣乙“报告主人,大事不好,商鞅大人巡游至此,发现我们家的私田规模, 正在田上视察,不知道会不会被公家没收,毕竟主人的土地没有得到公家的认 可啊。” 奴隶主“你说什么?赶快带我去看看。”
三、郡县之变——第一个设置中央集权的政府
【小剧场】都是药方惹的祸
韩国人:“是的,这是我们韩国老家带来的药方,我家内人以前犯病时就吃这 药,三服过后就好了。” 秦国大夫:“这药方不对啊,请贵人恕老朽不敢将药方开给您。您还是去别家 吧。” 韩秦国国人大:夫“只诶是,摆大了夫摆,手您就别将啊我,推我了们出等去着。药救急呢,这方子真度没量问衡题没。有”统一 韩国人:“接连我去了几家药铺,都被人请了出来,都说我这药方的药材用量 不对,会害人性命,可是之前我家娘子一直都是这样吃着,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啊,这该如何是好呢?””
七级历史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
韩
楚
秦
3、主要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前4世纪 桂陵
中期
之战
交战 国家
魏(庞涓) 赵、齐(孙膑)
前4世纪 中期
马陵 之战
战国 后期
长平 之战
魏(庞涓) 齐(孙膑)
秦(白起) 赵(廉颇、 赵括)
典故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纸上谈兵
影响
魏国遭重创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 军的进攻
2、战国时期的战争:
(1)特点: 战争规模大,兵力多,
斗力, 成为最 强盛的 诸侯国, 为以后
3.军事: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 增强
兵 秦统一
强
全国奠 定了基
础。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 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 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 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 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 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历史影响:
商鞅变法: 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 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 基础。
各国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 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多方 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 进的步伐加速了。(封建制度逐步确 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材料研读: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 平无私,罚不讳(hui)强大, 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 推行改革的?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 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教学课件
▶知识点一:战国七雄
( C )1. 阅读下面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 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东汉
( D )2.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 “三家分晋”。这“三家”是
A. 齐、楚、韩 C. 齐、赵、魏
B. 赵、魏、燕 D. 韩、赵、魏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 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 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 汇聚到国君手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 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变化。针对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 取了怎样的措施?
变化: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私有制出现。 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根据材料二,商鞅为秦“图谋富强”的两项重要政策是什 么?“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是指什么?
政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 井田制。“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是指这些措施废除 了奴隶主贵族的一些特权,促使旧贵族制度的瓦解。
( B )6. 《史记》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 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 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 映的是
A. 管仲改革 C. “文景之治”
B.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 D )7. 如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推行 变法中某一项措施的历史见证,这项措施是
( B )3.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 时期的特点是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张PPT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单元
秦襄公“位列诸侯” 秦穆公“春秋称霸” 秦孝公“傲视群雄”
正是这个地处边陲、被视为野蛮、落后的 蕞(zuÌ)尔(形容比较小的地区)小国,几百 年后却打败了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异常发达的 六个关东大国。
——《中国通史·第二卷》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①经济方面: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②政治方面: 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
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
③军事方面: 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赵武灵王改革
乐毅改革
李悝变法
邹忌改革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2.商鞅
徙 木 立 信
材料研读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 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秦策一》
第7课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初期形势图
目 录
一、战国七雄
二、商鞅变法
三、都江堰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感知战国时 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一、战国七雄
结合教材并观察以下两副地图,寻找与春秋相比,战国有什么变化?
商鞅顺势,身虽死而秦法未灭,时代长河中,精神激荡千载; 顺应时势、创新实干、不畏艰难、福国利民的精神。 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与责任, 今天的我们也应该勇担时代重任, 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商鞅虽死,秦法未灭。
后世评说——强大的秦国,英雄的悲歌
“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29张PPT)
法家思想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1、背景
各国变法的原因:
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直接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根 本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原 因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 侯国为什么相继展开 变法运动?
2、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 法
李冰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 2、构成 3、作用 4、影响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 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防洪、灌溉、水运等。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 之国”;2200多年来发挥巨大作 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用都江堰鸟瞰图介绍三个主体工程
解读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井田制是中国古 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形容井田制,商朝出现,西周 成熟。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生 产力的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 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废井田是从法律上废除了井 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开阡陌是允许人们开 垦无主荒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 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是商鞅变法中重要 的内容,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商鞅变法的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5商鞅变法内容的作用以及性质
1)、改革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 2)、奖励耕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经济的发展。
3)、奖励军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4)、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PPT
东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前476 公元前475—前221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
温故知新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齐桓公首霸 晋文公称霸 楚庄王称霸 越王勾践称霸
学习目标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 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 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
江
堰
水 利
玉
4、功能:
工
防洪、灌
程 示
垒
溉、水运
意
图
山
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名称
著名战役
战争特点 战争结果
背景 目的 时间、人物 内容 作用 修建 构成 功能 影响
【1】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 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 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
因
2、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取胜
3、时间: 公元前356年
4、支持者:
秦孝公 5、改革者: 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当时的地主,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 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 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士兵,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 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大家来发言:
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是符合历 史发展潮流的。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前476 公元前475—前221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
温故知新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齐桓公首霸 晋文公称霸 楚庄王称霸 越王勾践称霸
学习目标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 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 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
江
堰
水 利
玉
4、功能:
工
防洪、灌
程 示
垒
溉、水运
意
图
山
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名称
著名战役
战争特点 战争结果
背景 目的 时间、人物 内容 作用 修建 构成 功能 影响
【1】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 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 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
因
2、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取胜
3、时间: 公元前356年
4、支持者:
秦孝公 5、改革者: 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当时的地主,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 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 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士兵,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 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大家来发言:
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是符合历 史发展潮流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7张PPT)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一、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1.战国七雄
一、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拓展疆域(兼并战争)
一、战国七雄
2.著名战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 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 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 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 太子,黥劓其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徙木立信
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 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 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 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 就兑现诺言。
一、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 《战国策》,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魏国魏文侯 李悝变法
楚国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 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 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 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 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被车裂而死。
1.战国七雄
一、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1.战国七雄
一、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拓展疆域(兼并战争)
一、战国七雄
2.著名战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 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 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 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 太子,黥劓其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徙木立信
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 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 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 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 就兑现诺言。
一、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 《战国策》,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魏国魏文侯 李悝变法
楚国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 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 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 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 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被车裂而死。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历史图表-完整版PPT课件
公成为中原霸主
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知识点图表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憎恨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军事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鼓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知识点图表
影响
战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赵国得救 国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知识点图表
城濮大战
了
长平大战
解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军队规模 晋:2万,楚:4万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用兵谋略
退避三舍
反间计
战争结局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
比较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
时期 春秋 战国
目的
称霸
兼并 统一
规模
用少量军队在短时 间内决定胜负
几十万大军,时间 长,死伤多
影响 出现一些疆域较 大的国家
国家逐渐趋向统一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图表
三家分晋
三
家
分
晋
和
秦
田
氏
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战国七
齐
雄
燕
赵
齐
晋魏 韩
田氏代齐
楚
知识点图表
齐
东
楚
燕
南
秦
赵齐
西
燕
魏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ppt课件
1.商鞅变法中最能加强中央集权、 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2.损害了旧贵族的权利是?
3.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4.使得秦国国富的措施是?
5.使得秦国兵强的措施是?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可免除徭役。
鼓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并赏赐土地。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秦国实力的增强
立木为信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勇于创新,不断改革。
三、经济之变·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经济之变·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任务三:梳理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完成都江堰知识清单。 活动1:联系所学,与春秋对比,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 些?
形
制 经经
势
度 济济
之
之 发之
变
变 展变
· · ·
战
商
战
国
鞅
国
七
变
时
雄
法
期
一、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一、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任务一:结合教材,找出地图中战国七雄位置,并列举主要战役,概括这一时期战争特点。 活动1:对照课本34页地图,在图2中填写诸侯国的名称;对比图1、图2,结合33页第一段找出战国形势 变化(提示:从数量、国家名称方面比较)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使3.秦建立国户的籍国制力度大,为加强增对强人,民提的高管了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
的诸侯4.严国明,法为度以,后禁秦止私国斗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地主
农民
经济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损害了旧贵族的权利是?
3.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4.使得秦国国富的措施是?
5.使得秦国兵强的措施是?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可免除徭役。
鼓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并赏赐土地。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秦国实力的增强
立木为信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勇于创新,不断改革。
三、经济之变·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经济之变·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任务三:梳理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完成都江堰知识清单。 活动1:联系所学,与春秋对比,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 些?
形
制 经经
势
度 济济
之
之 发之
变
变 展变
· · ·
战
商
战
国
鞅
国
七
变
时
雄
法
期
一、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一、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任务一:结合教材,找出地图中战国七雄位置,并列举主要战役,概括这一时期战争特点。 活动1:对照课本34页地图,在图2中填写诸侯国的名称;对比图1、图2,结合33页第一段找出战国形势 变化(提示:从数量、国家名称方面比较)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使3.秦建立国户的籍国制力度大,为加强增对强人,民提的高管了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
的诸侯4.严国明,法为度以,后禁秦止私国斗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地主
农民
经济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7张PPT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商鞅虽死,但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 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商鞅变法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要求推翻奴隶 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2、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并制订了一系列具体行之有效 的改革措施。
马
陵
之 战
魏
战国七雄
齐
减灶计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发生了
马陵之战。齐国以孙膑为军师,魏
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
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
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
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
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
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
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
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一鼓作气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百发百中
三令五申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 纸上谈兵 完璧归赵
商鞅变法规定“四境之 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 ,生者著,死者削。
改革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
奖励耕织——有利于提 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经济的发展。
度 量
衡
奖励军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商鞅变法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
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
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
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商鞅变法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要求推翻奴隶 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2、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并制订了一系列具体行之有效 的改革措施。
马
陵
之 战
魏
战国七雄
齐
减灶计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发生了
马陵之战。齐国以孙膑为军师,魏
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
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
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
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
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
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
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
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一鼓作气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百发百中
三令五申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 纸上谈兵 完璧归赵
商鞅变法规定“四境之 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 ,生者著,死者削。
改革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
奖励耕织——有利于提 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经济的发展。
度 量
衡
奖励军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商鞅变法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
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
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
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
秦3
秦
北
韩7
燕到赵中魏 Nhomakorabea间
楚2
韩
战国七雄与春秋霸主在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
春秋霸主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一、战国七雄
4.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围魏救赵”
战国中期,魏国围攻 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 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将、 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 直指魏都大梁。庞涓闻讯 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 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 设伏,大败魏军,史称“桂 陵之战”。
赵军约45万 秦军约60万
齐胜,魏军全军覆没
赵军全军覆没,秦惨胜,死伤 过半,合计双方伤亡75万左右
一、战国七雄
战国的历史,就是这 七个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 战争、比拼国力的历史。 而历史就在长平之战这里 开始转折,统一的趋势越 来越明显,秦国势如破竹, 统一六国已经指日可待。 ——《中国通史·第一卷》
一、战国七雄
4.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围魏救赵” “减灶计”
后来魏国又出兵韩国, 韩国向齐军求救,孙膑用 “增兵减灶”之计诱使魏 军回师追击,在马陵伏击 魏军,射杀魏军大将庞涓, 史称此战役为“马陵之 战”。
一、战国七雄
4.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纸上谈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赵括
依我的计谋定 能打败秦国!
画蛇添足
秦王
廉 颇
赵国蔺相如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蔺 相 如
负荆请罪
夏 (约前2070~约前1600 )
商 (约前1600~前1046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38张PPT)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当堂诊学
6、农业是立国之本,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革命,铁制农具极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农
A 业生产的大变革和中国的社会转型,我国牛耕、铁制农
具的使用开始于 (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夏商时期
,
队的战
2.经济:废 许 奖 度励除 量土耕井 衡地织田 。自制由;买统,允卖一;确提性发高从展立了而封农促建民进土积经地极济私有国富制
斗力, 成为最 强盛的 诸侯国, 为以后
3.军事: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 增强
兵 秦统一
强
全国奠 定了基
础。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p33
3、时间: 24、、目支的持:者: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图说历史
孝 公 求 贤 商 鞅 入 秦
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
图说历史
商鞅舌战
变治 国世 不不 法一 古道
商鞅曰:“……苟可以强国,不法其 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作用: 防洪、灌溉
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东 汉
始知李太守,
李
冰 石
伯禹亦不如。
像
1、材料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2、他们在历史上共同的贡献是什 么?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都江堰李冰父子塑像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调节内、外江流量
当堂诊学
6、农业是立国之本,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革命,铁制农具极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农
A 业生产的大变革和中国的社会转型,我国牛耕、铁制农
具的使用开始于 (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夏商时期
,
队的战
2.经济:废 许 奖 度励除 量土耕井 衡地织田 。自制由;买统,允卖一;确提性发高从展立了而封农促建民进土积经地极济私有国富制
斗力, 成为最 强盛的 诸侯国, 为以后
3.军事: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 增强
兵 秦统一
强
全国奠 定了基
础。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p33
3、时间: 24、、目支的持:者: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图说历史
孝 公 求 贤 商 鞅 入 秦
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
图说历史
商鞅舌战
变治 国世 不不 法一 古道
商鞅曰:“……苟可以强国,不法其 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作用: 防洪、灌溉
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东 汉
始知李太守,
李
冰 石
伯禹亦不如。
像
1、材料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2、他们在历史上共同的贡献是什 么?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都江堰李冰父子塑像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调节内、外江流量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的社会变化(共41张PPT)
二、商鞅变法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根本) 1、背景 政治: 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军事:为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 3、人物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商鞅
立木为信
政治
:
1、废除分封 制,建立县
制,由国君 直接派官吏 治理
加强中央 集权
政治
:
2、废除贵族 的世袭特权
加强中央 集权
第 七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与思考
(1)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七雄”分别在哪个方位,你能使用简短的语句进行记忆吗? (3)主要的战役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 故事吗? (4)通过对比地图,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春秋后期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晋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 川8个市、42个县的30 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 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 1010万亩。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战国时期)
1、都江堰的建造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秦国)
2、都江堰的结构 由渠首和灌溉网构成 3、都江堰的作用与影响
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本课小结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时期的
商鞅变法 背景、内容、意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建造、结构、影响
社会变化
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
)
2.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 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18张PPT)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
实现富国强兵 推行变法改革 新兴的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是如何产生的? 奴隶主
奴隶
奴隶 社会
开垦出大量 私田
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 使用进一步推广
在这一变化过 程中,起决定 性作用的是什 么?
地主 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
封建 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为什么地主阶级要 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需要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燕
赵齐
魏
秦
韩
楚
根据表格,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战国时期三场经典战役
战役
交战
长平 之战
秦赵
持续 时间 不详
不详
2年
参战人数
齐国8万 魏国10万 齐国10万 魏国10万
秦国45万 赵国60万
结果
魏国元气大伤 开始走向下坡
赵国元气大伤 东方各国无法 抵御秦国进攻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3、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得力的措施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公元前256年
2、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3、作用: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防洪、灌溉、水
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仍
在使用。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也。
观察下图,尝试找出两张地图有什么不一样?
赵
晋 国
魏
韩
三家 分晋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说明了什么?
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 制度完全崩溃
一、战国七雄
历史《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为( )
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夏朝和商朝
C.商朝和战国时期
D.西周和春秋时期
2.(2021·江苏徐州市·七年级期末)春秋时期,随着新
的生产工具出现,促进了深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该时期
D “新的生产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工具
D.铁制农具
武
西平
王
周王
建
灭东
周
亡迁
小知识: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 之后,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后来 西汉刘向整理校订的《战国策》中记 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
水 利
玉
个主体工程
工
5.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程 示 意 图
垒
6.作用:
山
7.都江堰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哪些优秀品质?
勤劳、智慧、有创造力、 有探索精神
课 堂 小结
军 事
兼并战争
战国七雄
战
国 时
秦 完
期
成
的 社
政 治 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统 一
会
变
化
经 济 兴修水利
都江堰
小试牛刀
A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221
475 476
770 771
1046
公 元 前
公公 元元 前前
春秋时期
公 元
公 元
前前
战国时期
公 元 前
年
年年
年年
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夏朝和商朝
C.商朝和战国时期
D.西周和春秋时期
2.(2021·江苏徐州市·七年级期末)春秋时期,随着新
的生产工具出现,促进了深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该时期
D “新的生产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工具
D.铁制农具
武
西平
王
周王
建
灭东
周
亡迁
小知识: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 之后,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后来 西汉刘向整理校订的《战国策》中记 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
水 利
玉
个主体工程
工
5.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程 示 意 图
垒
6.作用:
山
7.都江堰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哪些优秀品质?
勤劳、智慧、有创造力、 有探索精神
课 堂 小结
军 事
兼并战争
战国七雄
战
国 时
秦 完
期
成
的 社
政 治 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统 一
会
变
化
经 济 兴修水利
都江堰
小试牛刀
A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221
475 476
770 771
1046
公 元 前
公公 元元 前前
春秋时期
公 元
公 元
前前
战国时期
公 元 前
年
年年
年年
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部编《战国期的社会变化》PPT-精美版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 制;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对农民最有利 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 最触犯贵族利益 (强兵) 地(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
政)
影响:使 秦国的国 力大大增 强,提高 了军队的 战斗力, 一跃成为 最强盛的 诸侯国, 为以后全 国统一奠 定了基础;
商鞅舌战守旧贵族
便治 国世 不不 法一 古道 。,
立木为信
展 3、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政治 (加强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中央集 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富国)
(性质变化)
秦诱敌追击,赵军被困46天,40多万赵军全部投降后被活埋。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
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
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
秦诱敌追击,赵军被困46天,40多万赵军全部投降后被活埋。
D.商朝
春秋初期各国疆域
战国初期各国疆域
史书记载春秋初年,仍然有百余诸侯国, 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 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取代 三家分晋 ②公元前391年,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 田氏代齐
东周
春秋
战国
前770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成为中原霸主
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知识点图表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憎恨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军事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鼓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知识点图表
比较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
时期 春秋 战国
目的
称霸
兼并 统一
规模
用少量军队在短时 间内决定胜负
几十万大军,时间 长,死伤多
影响 出现一些疆域较 大的国家
国家逐渐趋向统一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图表
三家分晋
三
家
分
晋
和
秦
田
氏
代
战国
齐
七雄
燕
赵
齐
晋魏 韩
田氏代齐
楚
知识点图表
齐
东楚Biblioteka 燕南秦赵齐
西
燕
魏
北
赵
秦韩
后
魏
楚
中
韩
间
知识点图表
战国七雄实力比较
16
长平之战后,
14 12
赵国元气大伤!
10
8
6
4
2
0
齊楚燕韓
秦国一国独大! 趙魏秦
知识点图表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典故 国家
战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影响
赵国得救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国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知识点图表
城濮大战
了
长平大战
解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军队规模 晋:2万,楚:4万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用兵谋略
退避三舍
反间计
战争结局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