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择偶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青年人择偶观的变化,会成为使人们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转载)
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方面、非常可观地反映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
的变化发展历程。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成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抉择,择偶标准及其模式无疑会反映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在以往社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看法,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由此可见,择偶标准和择偶观念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同阶段择偶标准和择偶模式的变化,透过这些现象来分析整个社会变迁与人们择偶模式间的内在关联,并探讨影响人们择偶标准变化的动因。
一、择偶标准包含众多变量因素
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择偶标准的研究,涉及了广泛的变量。如乔题认为主要的标准有:性别、教育和智力、健康与相貌、经济状况、气质、年龄、持家能力、宗教等。巴斯概括了有关研究,发现择偶变量涉及身体特征、年龄、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个性、以及社会态度等等。[1] 费舍则提出这些标准:他(她)爱你、你爱他(她)、性格、教育、健康、相貌、民族、职业、经济状况。李银河发现最受重视的标准有: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貌、健康。[2]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时代的心理、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关。而这些,从以下两种主要择偶理论中得到具体反映。
(一)实证研究理论
从西方的一些经典文献中来看,用于实证研究的择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3种,即:“同类
匹配”理论、“资源交换”理论和“择偶梯度”理论。
1.“同类匹配”理论。
“同类匹配”理论也就是人们择偶时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价值观等方面相近或类似的异性为配偶。[3](P283)这与中国人传统观念中“门当户对有类似的含义。
2.“择偶梯度”理论。
“择偶梯度”理论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而与此相反,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在受教育、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婚姻中常说的“男高女低”模式。[4](P196)这一理论的形成与社会对男女社会性别的建构从而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从社会经济地位看,男性一般在婚姻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女性的资源还包括长相、体型、相对年龄和持家能力,这些都使一些女性可以用她们的美貌换取男性的家世、成就和向上流动的潜力。
3.“资源交换理论”
“资源交换理论”认为人们被某一特定的异性所吸引是由于他(她)所能提供的资源决定的,这些资源是多方面的,如个人的气质、财富、才能、社会地位。假设某人的某一种资源不足,但可以更多地提供另一种资源作为补偿,比如在包办的婚姻中,彩礼和新娘的价格是最常见的交换。女子较好的容貌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被用来交换社会经济地位等。[5]
(二)进化社会心理学的择偶理论
除此之外,目前进化社会心理学对于男女择偶观又有了新的解释。它从男女生理方面如年龄与生殖力的差异解释导致男女在择偶时对年龄偏好的不同。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吸引服从致律,强调文化因素对择偶时男女双方年龄上的差异,而进化心理学则认为它们是男女对后代的投资方面的性别差异造成的。例如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男性的投资主要是间接收入,像食物、金钱、提供保护与安全,这些并不必然随着年龄而减少;而女性是直接的投入,
其生殖力却随着年龄而减少,在5O岁左右由于绝经而结束。所以在择偶时男性一般倾向于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因为她们生殖力较强,而女性则更愿意选择年龄稍长的男性。
总之,进化社会心理学对于男女择偶观的解释是新颖的,也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任何一种择偶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择偶观念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从多种理论的角度出发,才
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二、建国至今择偶标准的变化
择偶是人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从某种程度上看择偶标准是动态的和可变的。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信仰形成了各异的择偶标准。从某种程度上看,一个时代的择偶标准就是社会文化转型的晴雨表。因此,从其变迁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时代发展的脉络。建国至今,择偶标准经历了这样一条发展的道路:从家庭成分、政治出身占主导文化与经济并重经济压倒一切多元结构,感情得到复归。
(一)2O世纪5O年代至2O世纪7O年代中期:择偶标准单一化。家庭成分、政治出身占主
导
封建时代的中国女性被剥夺了参与政治、经济和婚姻自主的权利,处于极其低微的社会地位。在五四运动前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增多,少数先进女性在择偶中开始更多地考虑对方的性情和才能。总之,建国以前,女性的择偶基本上是从经济上的安身立命考
虑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女性的择偶标准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女性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对政治、经济、文化的追求形态,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对女性择偶观念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才子佳人式的择偶取向与新中国轰轰烈烈的时代气息格格不入,这一时期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捍卫祖国尊严的解放军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偶像。同时,人们在择偶时也非常重视对方的政治出身和家庭成分。大中城市和农村的先进女性会优先考虑党团员、解放军、政府机关人员和农村干部。只要男方的政治条件好,他的经济、相貌、年龄条件差一点并无妨。当时正值建设事业蓬勃展开,出身好的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