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1》教案
【 七年级数学 上册】1.2.2《数轴》教案1
![【 七年级数学 上册】1.2.2《数轴》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7e055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7.png)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案1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
通过学习数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对数学符号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数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数轴的应用场景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2.数轴上实数的大小比较。
3.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轴的实际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数轴,加深对数轴的理解。
3.讨论法:分组讨论数轴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数轴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轴模型、实数卡片、黑板。
2.教学素材:与数轴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3.教学课件:数轴的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火车站在数轴上的位置,引出数轴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这个实例?2.呈现(10分钟)展示数轴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同时,介绍数轴上的基本操作,如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画出数轴,并比较实数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与数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数轴的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2.3数轴教案1(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2.3数轴教案1(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87fd6bb90d6c85ec3ac6f4.png)
数轴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数轴》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数轴》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ee77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7.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各种数。
2.能够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进行加减运算,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他们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6.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数轴上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思考如何利用数轴解决乘除运算问题。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要求书写工整、步骤清晰。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3.提交作业时,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4.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4.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绘制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以下数:-3、2、0、5、-1。要求准确标注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利用数轴比较以下数的大小:-2、3、-5、1、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比较方法,并解释为什么。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和0?
b.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规则是什么?
c.数轴上的加减运算该如何进行?
2.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数轴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
7.课后作业:布置数轴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苏版初一上册数学《数轴》教案
![苏版初一上册数学《数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19e7e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b.png)
苏版初一上册数学1南充市营山星火初级中学:唐小冬【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明白得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过程与方法: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明白得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够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正确明白得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激发爱好: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伙儿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师生探讨:1.小明感冒了,大夫用体温计测量了他的体温,并说:“37.8度。
”提疑:大夫什么缘故通过体温计就能够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体温计上的刻度)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12月时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形(多媒体电脑分别显示黑龙江、焦作、海南三个都市漂亮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5°c,0°c,-10°c)提疑:那么要测量这种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数?(正数、零、负数)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然后提问:请找出一支温度计从外观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总结出与数轴相对应的特点,如形状是直的、0刻度、单位长度。
从而引出课题------《数轴》。
(二)、自主学习,得出结论,揭示内涵学生先自主学习教材第7-8页内容,摸索: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讨:一.数轴的画法与温度计类似,能够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零和负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七年级上苏科版2.3 数轴(1) 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七年级上苏科版2.3 数轴(1)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b745e6ad02de80d5d840b6.png)
课题 2.3数轴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时安排9.5教学目标1.会正确画出数轴,知道数轴的三要素;2.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3.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4.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难点分析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2.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学流程安排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二次备课)教学后记在小学里,我们会根据直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写出合适的数,也会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一个数的点.把图中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写在相应的方框里.数轴做一做:1.画一条水平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我们把这点称为原点.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画箭头表示),向左为负方向.3.取适当长度(如1cm)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在数轴上,用原点右边且到原点的距离是1.5个单位长回顾小学知识,为引出数轴的概念做好准备注意: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通过观察,发现数轴(直线)上的点不仅可以表示零和正数,还可以表示负数.初步体会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回顾小学知识,为引出数轴的概念做好准备通过做一做,动手画数轴,体会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通过观察,发现数轴(直线)上的点不仅可以表度的点表示1.5,用原点左边且到原点的距离是2.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2.4……例1 分别写出数轴上A、B、C表示的数:例2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311.5,3,,1.5,3.52---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试一试: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是无理数,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的点?1.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放在数轴上(如图);2.以原点为圆心,a为半径,用圆规画出数轴上的一个点A.点A就表示无理数a.做一做:怎样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圆周率π?1.画一个直径为1的圆片,将圆片上的点A放在原点处;2.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点A到达的位置点A′表示的数就是π.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感受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任何有理数.学会如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任何有理数感受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无理数.体会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或无理数的一一对应思想,体会“数”和“点”的相互转化的数形结合思想示零和正数,还可以表示负数.初步体会数与点的对应关系练习安排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5.5 3.5230.5.- - - -,,,,板书设计2.3数轴1 数轴三要素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刘玉良年级主任复核签名:。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轴》苏科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轴》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f213f16f1aff00bfd51e0f.png)
《数轴》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的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相关问题.【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数轴的含义及其数轴的三个要素,并正确画出数轴;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与解决问题,认识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将已知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建立数轴的概念;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一、导入新课观察如图的温度计,回答下列问题: (1)点A 表示多少摄氏度?点B 呢?点C 呢? (2)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温度哪个高?哪个低? 学生观察温度计回答:A 表示0°C ;B 表示20°C ;C 表示-5°C ; B 点所表示的温度最高, C 点最低.教师总结:温度计上的刻度,使我们能方便地读出温度的度数,直观地判断温度的高低. 提出问题:能不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零和负数?从温度计上能否得到一点启发呢? 二、讲授新课 (一)数轴类似的,我们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数: 做一做:1.画一条水平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我们把这点称为原点.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画箭头表示),向左为负方向.3.取适当长度(如1cm)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教师归纳: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总结数轴的特征:1.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2.数轴有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三者缺一不可; 3.同一数轴中的单位长度要一致.教师说明:在数轴上,用原点右边且到原点的距离是1.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1.5,用原点,左边且到原点的距离是2.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2.4…… (二)例题讲解例1、分别写出数轴上A 、B 、C 表示的数: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解:点A 表示的数是-2.5;点B 表示的数是0;点C 表示的数是3.5. 例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提出问题: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议一议: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是无理数,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 的点? 1.将边长为a 的正方形放在数轴上(如图);2.以原点为圆心,a 为半径,用圆规画出数轴上的一个点A . 点A 就表示无理数a .311.53 1.53.52---,,,,做一做:怎样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圆周率π?1.画一个直径为1的圆片,将圆片上的点A放在原点处;2.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点A到达的位置点A′表示的数就是π.师生共同归纳:无理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归纳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三)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试一试:1.把0℃、5℃、-3℃、-2℃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数轴上画出表示0、5、-3、-2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解:-3 <-2 <0 <52.任意给出几个数,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这几个数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思考:数轴上点的位置与它们所表示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类比问题1的结论,归纳总结:在数轴上的两个点中,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例3、比较-3.5和-0.5的大小.师生共同完成:解:如图,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3.5和-0.5的点A、B.因为点B在点A的右边,所以-3.5<-0.5.归纳: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离原点远的数较小.例4、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 学生自主完成:解:如图,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各数的点: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 三、本课小结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数与数轴上的点: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四、巩固练习1.分别写出数轴上A 、B 、C 、D 、E 表示的数: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5.5、-3.5、-2、-3、0.53.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号将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 -4.5、1.5、0、4.5、-0.5、-4、34.如图,点A 、B 、C 表示的3个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略。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3 数轴 教案(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3 数轴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3f6940f65ce050877321342.png)
做一做:1.类比温度计,画水平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
2.规定直线上从0向右为正方向(画箭头表示),向左为负方向。
3.从直线上的0开始,向左右两边每隔相同的长度(单位长度)取一点,往左依次表示为-1,-2,-3……往右依次为表示为1,2,3……
画出数轴,交代原点,给出数轴定义,交代数轴三要素。
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作业:同步练习2.3(1)
教学难点
建立数轴的概念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情境引入:
出示温度计,让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
出示例题,通过解决例题,让学生经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你能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这一情境吗?(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练习巩固:
教师给出在画数轴的过程中易犯的几种情形,让同学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深入探究:
1.由点说数
说出下图中数轴上的A、B、C、D、E各点表示什么数?(可参考例一)
2.由数描点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可参考例二)
-5, 0,-1,+2, -7/ 2 ,3/4
由所画的点代表的数都是有理数引发能否画无理数的思考,简单的形如π,之前所遇到的的平方为2的正数。
结合课本,成功找到数π等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
反馈:1.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只能 Nhomakorabea有理数。
2.数轴上的原点就是数轴中间的点。
3.我们不能在数轴上找到π/2这个点。
《数轴》教案1
![《数轴》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16bfb1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5.png)
《数轴》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相反数的概念.难点: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以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就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出来了,比如:零上3度和零下3度可表示成+3度和—3度;盈利10万元和亏损10万元可记作+10万元与—10万元等.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温度计是以什么数为基准数的呢?你会读温度计吗?你能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吗?二、教授新课1、数轴的画法: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下面的数轴.同学们议一议,数轴有什么特征?它与直线有什么区别?数轴不仅是一条直线,而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它与温度计类似,温度计上必须有一个0℃,与其类似,数轴上规定一个原点;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与其类似,数轴上规定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相反方向为负方向;温度计上1℃为1小格的长度,与其类似,数轴上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2、+3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右边3个单位的点表示,—4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左边4个单位的点表示,0可以用原点表示;在原点右边41个单位的点表示41,在原点左边41个单位的点表示41-.你看,数轴像不像一个平放着的温度计?0 1 —1 2—2 11-0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3、教学例1.指出数轴上A 、B 、C 、D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解:点A 表示—2,点B 表示2,点C 表示0,点D 表示—1.4、教学例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钱各数:23,-3.5,0,5,-4,23-. 5、请同学们议一议:数轴上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结论: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比如:温度计上表示—5℃比—7℃温度高,所以—5>—7.6、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2和+6 (2)0和—1.8 (3)23-和—4. 三、课堂小结通过温度计的类比,我们认识了数轴.并且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 —2 —1 0 1 2 3越来越大。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数轴(1)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数轴(1)](https://img.taocdn.com/s3/m/89fd2424ba0d4a7302763ae0.png)
课 题2.3 数轴(1)课 时1 课时课 新授课 型知识技能:教 1、能根据构成数轴的三个要素正确画出数轴; 2、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学 3、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过程方法:目 通过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标 情感态度:通过探索有理数和无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过程,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重点与难点: 教 重点:数轴的概念; 学 难点:探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分 学情分析: 析教教法具教学过程设计一、自主导学(10 分钟) 1、数轴的概念 如图 1,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1) 数 轴 是 一 条 ___________________ , 它 可 以 向 两 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数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被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教 (3) 通常,我们规定向_________为正方向,_______________的选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学 2、数轴的画法(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 过 (2)在直线上选取一点作为______________,并用这点表示数字__________。
(3)确定___________(一般向____),用箭头表示出来。
程 (4)选取适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 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1)从原点向右________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 4,从原点向右 2 1 个单位长度 2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1《数轴》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1《数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30b9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b.png)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1《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3节1课时的一节课程。
数轴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实数与几何相结合的桥梁。
通过数轴,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掌握绝对值的概念,以及解决不等式和方程等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但对数轴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逐步建立。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具备观察、思考、操作和表达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能够通过数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掌握数轴上的基本运算,包括绝对值、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3.能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操作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2.数轴上的基本运算,包括绝对值、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的概念和应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如画数轴、标数值等,加深对数轴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数轴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的概念。
2.练习题:准备一些数轴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用具:如直尺、铅笔等,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轴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思考数轴是什么,数轴有什么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轴的定义和特点,如数轴是一条直线,有一个原点,有一个正方向和一个负方向等。
同时,介绍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如数值的表示、符号的表示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实际操作,如画数轴、标数值等。
苏教版初中数轴教案
![苏教版初中数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8b2f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0.png)
苏教版初中数轴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基本特点和表示方法。
2. 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3. 能够利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轴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数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教学难点:1. 数轴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数轴的教具。
2. 实际问题的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数轴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直线。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同的数,以及数轴的特点。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数轴的基本特点,如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等。
2. 演示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并解释表示方法。
3. 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正数、负数和零,加深理解。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数轴的知识。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四、应用(10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数轴解决。
2. 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数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强调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基本特点和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深入理解数轴的知识,并能够利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轴的知识。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体会数轴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效果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数轴。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轴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的,学生对数轴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学案:2.3数轴(1)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学案:2.3数轴(1)](https://img.taocdn.com/s3/m/7ebbec487e21af45b207a818.png)
084321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学案:2.3数轴(1)【学习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重点难点】重 点: 在理解数轴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轴的三要素难 点: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预习部分】1. 请在直线上表示出下列各数:3 4.52.3 0思考: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2 吗?2.判断下列数轴画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A)(B )(C(D )【合作探究】活动一: 例1、分别指出数轴上的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
D C B A -4-3-2-14321活动二:例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2 -1 0 1 24,32,-5,0,5,-4,-32【当堂检测】1、在数轴上表示-2.5的点在原点的侧;表示-2的点在表示-3的点的侧,他们距离个单位长度。
2、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个,为。
这些点的位置关系为。
3、先画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1.8,0,3.5,103,-162,3,1,-14、根据数轴回答:不小于-2的负数有().A. 3个B. 2个C. 0个D. 无数个【课后巩固】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射线。
B、离原点近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较小。
C、任意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
D、原点在数轴的正中间。
2、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A. 正数;B. 负数;C. 正整数;D. 非负数.3、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2.1,-3,0.5,1 4 2(2)-50,250,0,-4004、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3-2(1)如果点A表示-3,将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点A 表示的数是(2)数轴上点B表示的-2,到点B的距离为3 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如果点C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在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终点表示的数是0,那么点C表示的数是;5、根据数轴回答下列各数是否存在?存在的话,把它们找出来.(1)最小的正整数;答:;(2)最小的负整数;答:;(3)最大的负整数;答:;(4)最小的整数. 答:。
最新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3数轴1优质课教案
![最新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3数轴1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b061658fb770bf78a55e2.png)
4小明从家出发(记为原点0)向东走3,他在数轴上+3位置记为点A,他又东走了5,记为点B,点B表示什么数?接着他又向西走了10到点,点表示什么数?请你在数轴上标出点A、点B的位置,这时如果小明要回家,则小明应如何
讲练结合三角板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自主学习】
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读出所表示的温度是______
2观察温度计:
1读出温度计上的气温的“正”或“负”根据什么?
以什么作为“正”或“负”的分界线?
2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向移动就表明温度在升高
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方向
③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间距是否一致?
活动二:
如图,指出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
活动三: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3,-05,0,- ,05,—
活动四:
1画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边长记作a,a是______数
2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的点吗?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例题选讲】
活动一:
阅读课本P18做一做,自己按步骤画出一条数轴
像这样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数轴
在数轴上,表示0的点在原点上,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_____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_
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轴》教学案例
![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轴》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5d3a38c58fafab068dc02aa.png)
《数轴》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数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技能目标: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情感态度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难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四、教学过程: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设计意图:目的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记忆,防止旧知识的遗忘,为新知识作铺垫。
】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
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设计意图:借助于温度计,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数轴。
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亲切的。
这些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轴1》教案
一、自主先学
1. 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2. 把图中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3. 数轴上在原点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二、合作助学
4. 分别写出数轴上A 、B 、C 表示的数:
5.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21
35.153
35.1---,,,,.
三、拓展导学
6. 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是无理数,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 的点?
四、检测促学 (第6题)
7. 如图,下面对于分别用数轴上的点A 、B 、C 、D 表示的数,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A . 点D 表示—2.5
B . 点
C 表示—1.25
C . 点B 表示1.5
D . 点A 表示1.25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只有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a
a
a a
B . 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
C . 在数轴上表示—1的点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为1
D . π是无理数在数轴上无法表示
9. 在数轴上,A 点和B 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1,若要使A 点表示的数是B 点表示的数
的3倍,则应将A 点 ( )
A . 向左移动5个单位
B . 向右移动5个单位
C . 向右移动4个单位
D . 向左移动1个单位或向右移动5个单位
10.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条直线.
11. 已知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
12. 观察数轴,小于π的非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5.2042
11215.35,,,,,,--+
五、反思悟学
14.如图所示,点A 表示的数是—1,以 A 点为圆心,2
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交数轴于B 、C 两点,那么B 、C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 第14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