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的结合分析
诗书画印
诗书画印一、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特点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
表现才更为完整,更有特色。
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这在西洋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又一个特点。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
诗、书、画、印是中国文人画的典型风格。
二、诗书画印结合的形成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宋代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只是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写着作者小小的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
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
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也开始了萌芽。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有名称,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
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继续发展,印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个孪生姐妹一样,形影不离,这一艺术形式一出现,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
到了明情两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就日臻完善了。
三、书画的结合在诗、书、画、印的结合过程中,书与画的结合恐怕要比其余两种与画的结合要早得多,这是由于中国的书画工具相同,有许多共同之处。
据说东汉的蔡匡就已是一个书画兼能的文人了。
1.书画的结合包含有两层意思:(1)是画家本人就擅长书法,是个书法家,由于书画同源,作画时便自觉不自觉地以书入画了,这既能显示画家的细致,又能表现书法家的飘逸。
(2)是以书写款或题字在画面上,与画面形象协调搭配。
这样书入了画。
就成为了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构成中国画的另一种形式美。
2.题字中国画中的以书写款又叫做“落款”,一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就相当西洋画中的画者的签名,表明了这幅画的所有权。
其他的题字,可以绘画写一个题目,一行自己想说的话,或一首诗,一段散文。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引言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诗歌、书法、绘画和印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四大艺术,这些艺术形式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中。
诗书画印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将四大艺术相互结合,达到了精细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探讨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 诗书画印的概述诗书画印是指将诗歌、书法、绘画和印章相互结合的艺术形式。
这种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文化意义。
诗歌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与书法、绘画和印章的结合,使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得以通过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呈现。
同时,诗歌也可以作为书法作品或绘画作品的,为作品增加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美感。
将书法与诗歌、绘画和印章相结合,不仅可以赋予书法作品更加丰富的意义,还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绘画是一种通过画笔和颜料表现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
通过将绘画与诗歌、书法和印章结合,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加富有韵律和意境的作品。
同时,绘画也可以为诗歌和书法作品提供更加生动的表现手法和视觉效果。
印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一种身份和尊贵。
将印章与诗歌、书法和绘画相结合,不仅为创作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还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诗书画印的文化意义诗书画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它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智慧之源,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观念,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和谐与一体。
诗书画印作品中的诗歌、书法、绘画和印章相互融合,正是一种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艺术实践和体现。
其次,诗书画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和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诗画印的完美结合》,通过此次诗画印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及其背景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书法、绘画和印刷技能。
教学目标主要有:1.了解诗、画、印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学习古代文人的诗画印作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诗、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古代文人的诗画印作品,了解其文化内涵;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艺术创作。
难点1.理解古代文人诗画印作品的文化内涵;2.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艺术创作。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展示、实践和交流。
1.讲解:讲解诗、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介绍古代文人的诗画印作品。
2.展示: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古代文人的诗画印作品,让学生了解其审美价值。
3.实践:让学生进行书法、绘画、印刷等实际操作,锻炼其艺术创作能力。
4.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创作。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诗、画、印的基本认识和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思考诗、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步:讲解(15分钟)讲解诗、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古代文人的诗画印作品,并解释其文化内涵。
同时讲解书法、绘画和印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三步:实践(30分钟)让学生进行书法、绘画、印刷等实际操作,锻炼其艺术创作能力。
可以先通过模仿已有的诗画印作品来练习,然后再进行自己的创作。
同时指导学生选题、构思、提高作品的质量。
第四步:交流(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诗画印作品,讨论其技法和文化内涵。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师出示梵高的《向日葵》与郑板桥
的《竹石图》
●请学生充当“小小大侦探”从两幅画
中寻找线索——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是什么?
②共赏诗————画
●播放音乐——《墨梅》出示王冕——
《墨梅图》
●教师提问:那一句诗体现了梅花的风
骨?学生通过抢答游戏说一说。
③共赏书————画
●赏析——《二羊图》赵孟頫
“小小大侦探”——寻找线索
作者为什么要画二羊图?
画给谁的?
教师提问:从哪里发现了线索——题款教师通过图片文字讲授题款的基本方法通过击鼓传花游戏检测掌握情况
④共赏印————画
赏析——《竹石图》郑板桥
“小小大侦探”——寻找线索
画中有几枚印章?
分别印在哪些位置?
教师通过动画展示铃印的基本方法
教师通过图片讲授印章的分类和注意细节。
浅谈中国画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倪
瓒、王蒙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
到了明代,
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极为盛行,画家们几乎
都是题诗能手。
到了清代,八大山人、石
涛、华喦等,他们的题画诗作品更是别开生
面,新颖独特。
金农、郑板桥、汪士慎等人纪瑞青 荷韵
68cm×136c m
2010
纪瑞青 溪边
136cm×68cm
2021
修养有机地结合,使中国画的创作形式迈向更高、更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屈原. 楚辞[M]. 弘丰,译注.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47.
[2]常存文. 论中国古代诗画关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34(4):111.
[3]侯茗轩. 从多角度论“书画同源”[J]. 大众文艺,2013(16):27.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反思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学反思
通过信息技术,弥补了学生技法上的缺陷,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与常规课相比,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修图软件,能够多次尝试给作品配诗、加盖印章,在活动中体会布局的重要性和巧妙之处。
在学习中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激励了学生参与课堂中的积极性,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段,学生们思考着、体验着、学习着,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学习。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与画结合给人以超越具体形象的自由联想。
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先呈现没有题字的画,层层设问,再出示题诗和原话,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过渡语和引导语还需要再精炼准确一些,课后我会再多揣摩、学习、改进。
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中国画知识的普及,开展中国画有关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了解,进一步爱上中国画。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3运用中国画的形式,加深中国画整体认识 和理解,提高审美感知力。
教学过程:
一、中国画的发展过程: 东汉至唐朝,还没有诗书画印结合的品,
北宋后期,文人画家,如:苏轼(shi)文同、 米芾(fu)、等活跃画坛,倡导诗书画印结合, 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元代,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为画家 普遍采用,到了明清这种艺术形式日益完 善。
诗书画印结合作品:唐代 王维 《江干雪霁(ji)图》
潇湘竹石图(北宋 苏轼)
二羊图(元代 赵梦頫fu)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西方绘画代表是油画: 画在布上,用油画颜料、油画笔,用写实
方法绘画。 中国画:在宣纸上绘画,国画颜料、墨、
毛笔绘画,用写意方法绘画,有诗书画印 四个元素。
西方绘画-油画用材料:
调色板和油画颜料
油画布和画框
中国画-材料
中国画作品欣赏
西方油画作品欣赏
中国画诗书画印作品
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 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
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
意的理解。
问题: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2诗书画印在画面中的作用。
初中美术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俗话说:“书画同源”
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 诗书画印的不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 别于西方的典型特征。 本节课我们将从绘画与诗词、书法、 篆刻之间的密切关联,了解中国画 艺术。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 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中美术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题款,吟印与中国画的形式美感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画,这一东方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
中国画讲求“书画同源”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书画印的世界,去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板书:一,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二、新课讲授:1,带领学生欣赏王维《江干雪霁图卷》此画山石线条轻松,没有着色渲染,对比唐朝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等流行的青绿山水让学生找出不同总结特点,引出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介绍王维是中国画诗与画相结合的渊源。
《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2欣赏苏轼《潇湘竹石图》从画中景物(竹子)的用笔对比苏轼的书法进一步说明“书画同源”。
苏轼的书法用笔对后代文人画的巨大影响。
《潇湘竹石图》局部《祭黄几道文》3欣赏元代赵孟頫《二羊图》开题款先河之作。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 竹石图(中国画) 清代 郑 燮 • 作品将诗、书、画、印完美结 合,题诗表达了画家的思想情感 ,题写的位置令构图更饱满,活 跃了画面。极具个人风格的书法 与绘画互为借鉴,搭配和谐。多 种印章的使用,既表达了画家的 志趣爱好,又给画面带来生气。
你知道吗?
• 印章本来和绘画没有关系,它 只是一种信物。到了宋代,有 人开始把印盖在画上。 • 到了元代,水墨画成了文人画 的主流,画面上只是水墨的黑 白浓淡变化,常显得画面单调 、沉闷,于是红颜色的朱文印 章出现了。一点红色起到了活 跃画面气氛的作用。把诗、书 、画、印结合起来是中国画与 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之一。也 正因为这样,使中国画成为独 具特色的画种。
二羊图(中国画)
元代
赵孟頫
据说《二羊图》是开题款先河的作品,画家在画上题道“余尝画马,未 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 把为什么要画和画给谁说得一清二楚,而又幽默有趣。
什么是“落款”
• 宋代是文人画的萌芽时期,至明、清时期最为鼎 盛,诗书画印的结合在此时日臻完善。 • 写款又叫“落款”。写款可大有讲究,首先是签 名,这表明了作品的著作权和所有权。其他的题 字,可以写题目,或以散文、诗的形式书写自己 想说的话。
示范提款的几种形式
• 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 横题、直题、多题、随 形题、穿插题、满题等 。题款的长短与字数的 多少,应符合构图及主 题的需要。文字内容随 画面的需要可长可短, 但是必须与画面有内在 联系,能让欣赏者依此 感悟。
▲满题
▲横题
▲穿插题
教学示范
• 直题
多题
随形题
试一试:从诗书画印结合的角度评价
黄宾虹自用印章(篆刻)
近代
关注:盖章有讲究
诗书画印结合的名词解释
诗书画印结合的名词解释诗、书、画、印,这四个字既可以单独理解,又可以相互融合。
它们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堪称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对诗书画印结合的概念进行深入解释。
首先,诗指的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要特征。
诗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精炼的文字,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悟。
中国古代众多文人墨客通过写诗来抒发对世界的感受,传达情感,表达思考。
诗歌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文学艺术中的瑰宝。
其次,书指的是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从古至今延续至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法通过用笔、结字、排版等手法来表现文字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书法家们以千姿百态的字体,展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使文字化身为艺术品。
再者,画指的是绘画艺术,是一种以线条、色彩和形象来表达感知世界的艺术形式。
绘画艺术以各类画笔为工具,通过构图、选材、绘制等技法表现出形象之美。
自古以来,中国绘画就以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主题,通过意境的把握和笔墨的运用,使画作富有内涵和情感的表达。
最后,印指的是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篆刻是一种以印章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雕刻图章,在纸张或其他材质上印出形象和文字。
印章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是身份标识和文化象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书、画、印四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实践中,他们常常将这四个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
诗可以与画结合,通过画作配以诗句,使两者相互烘托,产生更加强大的艺术符号。
书法家常常使用自己创作的诗句来装饰字帖,使书法作品更具意境和艺术性。
画家也常常用印章在画作上盖上自己的印记,以示身份和版权。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艺术形式,也使其内涵更加丰富而深刻。
诗书画印结合所体现的是一种审美理念和文化传承方式。
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自然和人文的崇尚。
无论是文人雅士豪放的草书和草印,还是文人雅士精致的楷书和印章,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课程重点
重点是理解诗书画印的内在联系和美学价值 ,掌握欣赏和创作的基本方法。
课程难点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这四种艺术形式的内在联 系,以及如何将这四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 进行创作。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书、画、印的基本特征 和技法,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美学价值。掌握欣赏和创作
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唐代诗歌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 代,李白、杜甫等诗人的 作品成为不朽的经典。
宋代词曲
宋代出现了词这一新的诗 歌形式,表达了更加丰富 的情感与意境。
书的艺术与流派
隶书
起源于秦代,形体扁平,笔画简 洁,结构严谨。
行草
草书和行书的统称,行书流畅, 草书狂放,体现了书法的个性和 情感。
01
02
篆书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写形式,具有 高度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
03
04
楷书
魏晋时期形成,规范、端正,是 现代书法的基础。
画的种类与技法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气韵生动和意境的 表达。
人物画
以花卉、鸟类为主题,细腻描绘自然之美, 寓意吉祥、富贵。
花鸟画
以人物为主题,通过人物形态和表情来传达 情感和故事。
技法
包括线条、皴擦、点染等,线条是基础,皴 擦表现质感,点染营造氛围。
。
诗书画印在艺术形式上相互融合 、相互补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 审美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
统一的审美理念。
诗书画印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
未来学习与实践的建议和方向
进一步深化对诗书画印的学习和研究,掌握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初中美术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时:第一课时“走近书法”教材分析: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旨在引领学生通过欣赏古代经典绘画,初步感受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独特的中国画。
鉴于学生书法知识匮乏,首先设置“走进书法”一课,帮助学生顺理成章地逐步理解诗书画印如何做到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书画同源”、“书如其人”的涵义,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书画的审美,同时建立起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带动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欣赏评述,从而深入浅出的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领学生对书法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做人的独立意识。
4、教学重难点:“书画同源”与“书如其人”的理解教具与学具:PPT课件、示范录像、以及学生作品图片。
学生准备好书写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环节出示郑板桥《兰竹馨香图》,以及诗句:“书画从来本相同,首在精神次在功。
悟得梅兰腕下趣,纸上自然有清风。
”谈话法轻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环节1、“书画同源”的理解(1)师:你对书法有多少了解?(2)走进经典。
播放《王羲之》纪录片片段,大致了解王羲之的生平、艺术特色等。
课件出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品味王羲之柔韧灵动的雅韵书风。
出示有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作品,体会“书法同绘画一样,都是一种主观情感的表达”。
西方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的观点亦是如此。
(3)书如其人出示古书论,探究“一字乃见其心”的含义。
出示张迁碑字“幕”以及柳字“以”,引领学生对书法的热忱表述,深入理解书法艺术的奥妙。
出示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通过故事引领,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书如其人”的含义:书,如也。
如其志、如其才,如其人而已。
书法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书者的心态、修养以至人格与灵魂!至此,你对书法又多了几分了解呢?我们每每提笔写字之时,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认真、严肃)2、教师示范环节3、出示学生国画作品欣赏品评,提出建议,帮助修正。
初中美术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上学期对中国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已具有初步的欣赏评述能力。
但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对于中国画的多种绘画语言和艺术元素的理解还力不从心。
所以,通过引导和自主探究,对中国画和西方绘画进行对比分析,欣赏评述。
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效果分析1、通过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中西对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等方法,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2、在学生学习中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他们知其所以然,通过画家与作品的背景的展示,让学生对画家和作品都有了形象化的理解。
3、在学生对作品的详细鉴赏过程中,处理的比较仓促,缺乏学生的探究交流。
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三、突破难点方案:1.了解教材编写意图。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它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在世界美术领域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对意境、形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独特的美学理论,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德,成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了解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涵。
2.注重过程与方法。
中国画必须从了解绘画、诗词、落款、书法、印章等知识开始。
在教学中,建议采用“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对比东方和西方绘画的题材、形式等,引导学生“发现探讨”。
在学生有兴趣的前提下,通过典型作品,“深入研究”,再通过小训练,或者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提高。
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中国画作品,探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感悟中国书画的笔墨、意境,感受画家的精神世界。
国画四要素“诗、书、画、印”如何完美的结合
国画四要素“诗、书、画、印”如何完美的结合元代王冕的《墨梅图》,诗、书、画、印结合完美由于历代文人画家中许多是担任文官的哲学家、文学家,他们从事绘画创作,给绘画带进了新的内容。
多数文人画的画面结构,除了绘画本身之外还具备另外三个要素:诗文、书法、印章。
元代王冕的《墨梅图》中的题诗元、明以来,文人画成为主流,题款风气盛行,绘画逐步形成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模式。
中国绘画独有的东方风韵,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例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除了梅花以外,画家题了一首七言绝句:“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著名的咏梅诗,深化了梅花的主题。
旁边钤有画家的印章。
齐白石《不倒翁》一般或诗或文都与画面主体形象、情节相关。
诗文以外,还要书写干支年月、画家姓氏名号,这些统称为题款,亦称落款。
题款有助于深化主题和创造意境。
齐白石的《不倒翁》中,画家题诗一首:“能供儿戏此翁乖,打倒休扶快起来。
头上齐眉纱帽黑,虽无肝胆有官阶。
”点明了画面主题。
清郑板桥《丛竹图》(明代李士达的《三驼图》)题款还对画面构图起着稳定和平衡的作用,还可以帮助画面形成气势,并填补构图的不足之处。
因此,诗书画印这几个要素在作画之前必须构思好。
例如,清代郑板桥的《丛竹图》中,大面积的题款,起到构图中补白与画面平衡的作用。
明代李士达的《三驼图》中,以题诗点明此幅讽喻的主题,并有“多款”使构图平衡充实。
(明代文徵明《湘君湘夫人》)由于山水、人物、花鸟画的题材和风格不同,题款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在画面上题写诗词、跋语、题记、画评。
有“长款”、“多款”、“双款”或“穷款”等形式。
例如,明代文徵明《湘君湘夫人》题画为“长款”,其他题款形成“多款”,均为画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明代文徵明的《山水卷》)(明代戴进《乘鲤图》)“穷款”是指画家在他的作品上题款时,仅仅只写下他的名字。
例如,明代文徵明的《山水卷》,画面仅题“穷款”,卷后题字为“跋语”。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1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
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教学过程:教室里响着古琴曲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
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
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
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
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
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12 杨德运
第一课 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2014 12 杨德运
密绘绘印
切 关 联
, 了 解 中
画 与 诗
词 、 书 法
画 的 典
型 特 征 。
完 美 结
合 是 中 国
导 学 : 诗 、
国、本 画 艺篆课 区 术刻我 别
书 、
。之们 于 间将西
画
的从方 、
行容而画 自易诗具诗 由引词有与 联导具静画 想人有态是 。的动、一 从思态直种 而维、观相 扩超抽、辅 大越象具相 画具的体成 的体特的的 内形点特结 涵象,点合 。进更。。
。显主在种 一得流画信
,
姓名章
宅 馆 章
闲 章
美术作品
诗
书
画
印
面及鉴极的题作 课 带表,具位诗品 堂 来达搭个置表将 小 了了配人令达诗 结 生画和风构了、 : 气家谐格图画书 。的。的饱家、
志多书满的画 趣种法,思、 爱印与活想印 好章绘跃感完 ,的画了情美 又使互画,结 给用为面题合 画,借。写。
、,
书可明写 写以了款 自写作又 己题者叫
想目的落 说,著款 的或作。 话以权首
。散。先 文其是 、他签 是的名
的题, 形字这 式,表
横题
直 题
随 形
穿插题
满题
多题
点单画上物印 红调面。,章 色、上到到本 ,沉只了了来 起闷是元宋和 到,水代代绘 了于墨,,画 活是的水有没 跃红黑墨人有 画色白画开关 面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始系 的章淡了把, 作出变文印只 用现化人章是 。了,画盖一
《江干雪霁图卷》(唐 王维)
摩赞称 诘誉诗 之其与唐 画”画代 ,味相王 画摩结维 中诘合的 有之的《
诗诗渊江 。,源干 “诗,雪
中宋霁 有代图 画的卷 ,苏》 观轼可
二羊图(中国画) 元 赵孟頫
画至 、明 印、 的清宋 结时代 合期是 在最文 此为人 时鼎画 日盛的 臻,萌 完诗芽 善、时 。 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