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

合集下载

食品检验教学大纲

食品检验教学大纲

食品检验教学大纲(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检验技术课程代码:2330211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学分:4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32先修课程:有机、无机、分析化学、食品化学适用专业:食品工程、食品生物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食品检验技术是食品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科学技术方法,研究食品的组成成分,评定食品的品质及变化,检测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含量,检测辅料用量及对食品影响的一门技术型应用学科。

食品检验技术作为一门专门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通过它及时反映食品的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为改进生产工艺与技术、开发新型食品提供有利依据,也为控制食品污染,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品检验技术作为进行食品科学研究的手段和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理化方法和仪器分析技术应用于食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1、教师在课堂上应对食品检验技术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2、课程实验安排与设计要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并保持同步进行。

实验开始前要详细讲解实验中的难点和重点,并进行必要的演示。

3、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等形式)。

4、课程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成绩20%;期中考试占课程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50%。

第八章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

第八章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
⑤测铅要用硬质玻璃皿,提前用1-10 % HNO3浸 泡,再用水冲洗干净。
GB 5009.15—2003镉的测定(Cd)
镉用于治金、电镀、颜料、原子工业、 农药等,生活用水,因使用镀锌、塑料管 中镉的污染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 损害人的肾、肝,易引起“骨痛病”。 国标有四种方法:
GB 5009.15—2003镉的测定(Cd)
(二)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GB 5009.14—2003(双硫腙比色法)
1.原理:在pH4.5—5.0时,锌与双硫腙作 用生成紫红色配合物, 它能溶于氯仿、 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可用硫代硫酸钠 和盐酸羟胺掩蔽干扰离子。
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2.测定要素
pH条件:4.5—5.0 显色剂:双硫腙 有机溶剂萃取:氯仿、四氯化碳 掩蔽剂:硫代硫酸钠和盐酸羟胺
•日本,前几年流行含金食物,内含银、铜等杂质。 •饮水、食品、茶叶、烟草、化妆品等都可能被
污染,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问题。
13
13
二、样品的处理与制备
将元素从有机物中游离出来,或 将有机物质破坏。
1.干法消化 2.湿法消化
1.干法消化
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灼烧,有机物质变成水 和二氧化碳,无机元素留在灰分中。
例:① 甲基汞:在体内半衰期为70天 ② 铅:在体内半衰期为1460天。 在骨骼中为10年 ③ 镉在体内半衰期为16—31年。
北京部分 农产品含 砷量过高 可能导致 中毒!
04年网上 报道。
2.微量元素与有毒元素合称限量元素。 3.这些物质进入人体的渠道有:水源、土壤、环 境、原料、辅料、添加剂、农药、化肥的使用、 加工、制造、运输等带入;容器本身不纯,金属 带入铅、锌;罐头中酸性锡的溶出;铜器带入过 量铜;另外,还有呼吸、皮肤。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八章矿物质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八章矿物质

第八章矿物质一、填空1、奶和奶制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2、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比例下降。

3、铁损耗的三个阶段包括铁减少、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

4、畜禽肉中的铁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

5、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微量元素主要有:硒、碘和钼。

6、微量元素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蛋白结合、抗氧化、调节代谢,缺硒是引起克山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7、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前者更容易吸收。

8、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癖可能是由于缺乏锌。

9、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中有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不同。

10、大约85%的磷与钙一起成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钙/磷比值约为2:1 。

二、选择1、能促进钙吸收的措施是。

A.经常在户外晒太阳B.经常做理疗C.多吃谷类食物D.多吃蔬菜、水果2、影响蔬菜中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磷酸B.草酸C.琥珀酸D.植酸3、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是由于体内含量减少引起的。

A.铁B.硒C.钙D.锌4、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是。

A.蔬菜B.牛奶C.动物肝脏D.谷类5、对钙需求量最高的人群是。

A.成人B.孕妇C.乳母D.儿童6、锌缺乏可出现的情况是。

A.贫血B.牙龈出血C.味觉下降D.毛囊角化7、对铁吸收起抑制作用的膳食因素是。

A.“肉因子”B.草酸C.维生素CD.核黄素8、人体发生厌食和异食癖时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A. 钙B. 碘C. 硒D. 锌9、以鲜奶作为良好食物来源的营养素是。

A. 铁B. 碘C. 钙D. 锌10、以下蛋类加工品中可能含铅的是。

A. 皮蛋B. 咸蛋C. 糟蛋D. 冰蛋三、名词解释1、矿物质/无机盐2、食品的成酸与成碱作用3、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利用率四、简答(一)简述矿物质的分类。

(二)简述矿物质的特点。

(三)简述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四)简述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五)简述钙的生理功能。

(六)简述磷的生理功能。

(七)简述镁吸收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一、单选题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复合光催化剂人工合成了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B.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C.丁物质具有助燃性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之比为11:82.下列归类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见的碱:氨水、纯碱、苛性钠B.营养物质:淀粉、维生素、蛋白质C.氧化物:冰、生石灰、氧化铜D.人体微量元素:铁、碘、锌3.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修正带含有钛白粉(主要成分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化学式C8H8)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苯乙烯属于有机物B.聚苯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C.钛白粉属于氧化物D.二氧化钛(TiO2)由3 个原子构成4.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键康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B.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D.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6.下列安徽特色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砀山苹果B.淮南豆腐C.巢湖白鱼D.阜阳枕头馍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元素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它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碳酸盐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所以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8.化学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B.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应该越多越好C.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的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D.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0.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各种冰凉的饮品成了大家的最爱。

《食品营养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四、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学时)(1)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内容(2)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3)国内外的营养状况(4)营养与膳食问题(5)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第二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学时)(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2)脂类的消化与吸收(3)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4)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5)矿物质的消化与吸收(6)水的吸收(7)消化系统概况(8)营养素的体内运输(9)消化产物的排泄第三章能量(2学时)(1)能量与能量单位(2)能值及其测定(3)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4)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5)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6)基础代谢(7)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8)能量代谢失衡第四章碳水化合物(2学时)(1)碳水化合物的功能(2)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3)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4)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5)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6)功能性低聚糖第五章脂类(2学时)(1)脂类的功能(2)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3)脂肪在精练加工过程中的变化(4)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5)脂肪的营养评价(6)脂类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7)脂肪在体内的动态变化(8)具有特殊功效的脂类(9)必需脂肪酸、磷脂(11)胆固醇的健康作用及其过量危害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2学时)(1)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2)蛋白质的功能(3)氨基酸与必须氨基酸(4)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6)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7)蛋白质的摄取与食物来源(8)蛋白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9)氮平衡(10)具有特殊功效的肽与氨基酸第七章维生素(2学时)(1)维生素概述(2)水溶性维生素(3)脂溶性维生素(4)维生素在加工时损失的一般情况(5)维生素与健康第八章矿物质(2学时)(1)矿物质概述(2)矿物质功能(3)食品的成酸与成碱作用(4)食品中的矿物质(5)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6)重要的矿物质元素(7)矿物质与健康第九章水和膳食纤维(2学时)(1)水的功能(2)水的需要量及其来源(3)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4)膳食纤维的作用(5)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6)膳食纤维的摄取与食物来源第十章营养与膳食平衡(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讲述,要求学生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结构与膳食类型、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评价原则等基础信息出发,在理解平衡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合理构成、平衡膳食的调配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膳食指南与膳食平衡宝塔、平衡膳食的调配方法、膳食调查和监测分析等具体问题。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矿物质课件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矿物质课件

共同的特点
机体不能合成,也不会在代谢过程中消失 在体内分布不均匀 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摄入过量有毒性作用
二、矿物质的分类
1 常量元素 钙——送你好骨和好牙 磷——供应能量不偷闲 钾——提高智力降血压 钠——食盐就是它的家 镁——保护心脏功不小 氯——柔软身体助消化 硫——美容养颜抗病毒
在体内含量较多,大于体重的 0.01%者
1989年,“全民补钙刻不容缓”的口号。1992年,全国 营养调查结果发现,城市中51%男性和60% 的女性钙的摄入量未达到人体所需要量的 一半,能达到标准的还不到10%。
钙对我们人体的 作用难道仅仅是 送我们“好骨和
好牙”吗?
钙是构成我们身体钢骨结构的必须原料, 是我们的生命之本,钙也叫
钙对健康的影响 钙的过量与毒性
钙的食补
影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
1、体内钙的存在
正常的情况下成人体 内含钙约为1200克
约99%存在于 骨骼和牙齿中
骨钙 血钙自稳系统
1%的钙存在于 血钙 血液、细胞间
液及软组织中
血钙的浓度保持恒定
令人叹服的血钙自稳系统
骨钙
甲 状 旁 腺 素 破 骨 作
4、钙的过量与毒性
过量钙的摄入可能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持续摄入大量 的钙可使降钙素分泌增多,以及发生骨硬化。
5、钙的食补
少年早补钙 老来更健康
哪些食物含钙丰富呢?
奶和奶制品,牛奶104mg/100g 小虾皮、海带、田螺,虾皮991mg/100g 豆类、黑芝麻、坚果,黑芝麻780mg/100g
含钙丰富的食物
钙与物质代谢
钙对维持和调节体内许多生化过程是必需的,它能促 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是多种酶激活剂,如脂肪酶、淀 粉酶等等均受钙离子调节。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一节维生素一、填空题1 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影响维生素保存率的因素有2 对辐射最敏感的维生素有3 加热处理对维生素损失较大的维生素有4 最优良的维生素A原是,缺乏维生素A容易得。

5 维生素E又叫,其中 _效价最高。

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是。

6 脂溶性维生素中,与钙调节相关的是;与视觉有关的是,对氧最敏感的是,因此它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7 维生素不能提供_______,也不是构成_______的成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_______。

8 食品中维生素种类较多,影响其含量的因素除了与_______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过程中损失多少有密切关系。

9 植物采收或动物屠宰至加工这段时间维生素含量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因为其受_______、尤其是动、植物死后释放出的_______所降解。

10 维生素缺乏症是指:当膳食中长期缺乏某一维生素时,_______,因而产生相应的疾病,此类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11 根据维生素溶解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是一种最稳定的维生素,对热、光、空气、酸、碱都不敏感。

13 维生素E又称_______或_______。

自然界中具有维生素E功效的物质已知有8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较为重要,且以_______的生理效价最高。

14 维生素D又称_______或_______。

现已确知的六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___最为重要。

15 维生素K又称为_______。

天然的维生素K已发现有两种:一种是从苜蓿中提取出的油状物,称为维生素_______;另一种是从腐败的鱼肉中获得的结晶体,称为维生素_______。

食品化学 第八章 矿物质 Minerals

食品化学 第八章 矿物质 Minerals
Se Cr Ni Sn Si F V
(三)、伯特兰德(G.Bertrand)定律 生物缺少某种必需的元素时就不能生存 适量时正常生长,过量时有毒。见下图
生 死 缺 适量 物 亡乏 效 应
毒 性亡

( 四 ) 功能
1、构成体质
骨骼
Ca Mg P
蛋白质组成 S 酶(Zn酶)
体液
Na K
2、保持渗透压、 pH值
肉类是磷、铁的重要来源
存在状态:
a) Na、 K主要存在于体液及软组织中
b) Ca、P主要与蛋白质结合—非溶性
(四)、植物产品中的矿物质 果蔬是矿物元素的重要来源 如小白菜100g绝干物含量见下表
灰分 K Na Mg Ca P Fe 16.4g 1.3g 1.0g 0.2g 1.2g 0.3g 34mg
– 从营养学角度
必需元素 21种 非必需元素 (有益元素) 有毒元素 4种 Pb As Hg Cd 必需元素——机体的正常组织中都存在,含量比较固定, 缺乏时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异常,补充后可恢复正常或防 止异常情况发生。
– 从含量多少 常量 > 0.01% 微量 < 0.01%
必需常量元素 Ca Mg K Na P S Cl 必需微量元素 Fe Zn Cu I Mo Mn Co
六、矿物质的营养强化
复原(Restoration):添加营养素使其恢 复到原有的组成。
强化(Fortification):添加一种或多种营 养素,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营养素来源。
增补(Enrichment):指选择性地添加某种 适量营养素,以达到规定的标准量。
3、碱性食品
大部分果、蔬、豆类属碱性食品。
大豆+2.2,西瓜+9.4,豆腐+0.2,海带+14.6,菜 豆+5.2,香蕉+8.4,马铃薯+5.2,梨+8.4,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一节维生素一、填空题1 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影响维生素保存率的因素有2 对辐射最敏感的维生素有3 加热处理对维生素损失较大的维生素有4 最优良的维生素A原是,缺乏维生素A容易得。

5 维生素E又叫,其中 _效价最高。

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是。

6 脂溶性维生素中,与钙调节相关的是;与视觉有关的是,对氧最敏感的是,因此它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7 维生素不能提供_______,也不是构成_______的成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_______。

8 食品中维生素种类较多,影响其含量的因素除了与_______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过程中损失多少有密切关系。

9 植物采收或动物屠宰至加工这段时间维生素含量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因为其受_______、尤其是动、植物死后释放出的_______所降解。

10 维生素缺乏症是指:当膳食中长期缺乏某一维生素时,_______,因而产生相应的疾病,此类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11 根据维生素溶解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是一种最稳定的维生素,对热、光、空气、酸、碱都不敏感。

13 维生素E又称_______或_______。

自然界中具有维生素E功效的物质已知有8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较为重要,且以_______的生理效价最高。

14 维生素D又称_______或_______。

现已确知的六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___最为重要。

15 维生素K又称为_______。

天然的维生素K已发现有两种:一种是从苜蓿中提取出的油状物,称为维生素_______;另一种是从腐败的鱼肉中获得的结晶体,称为维生素_______。

食品中的有机物全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全章

2.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①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多数不耐热,不导电,熔点较低,一般在400℃以下; ③多数可以燃烧; ④多数不能发生电离; ⑤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反应速度较慢。
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是含有一个或多个碳原子,碳 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与其它原 子相连造成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最简单的有机 化合物为甲烷(CH4)
脂肪——在室温下,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5.作用 1)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油脂是热能最高 的营养成分,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 时放出的热量约为糖类的2倍。 一般成年人体内储存的脂肪约占体重的10%-20。 2)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脂肪是 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 3)溶解营养素的作用 脂肪除了可以保护身体中的骨骼和其它器官外
4.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 含有氧、氮、氯、硫、磷等。
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
甲烷(CH4),Mr=16 乙醇(C2H6O),Mr=46 维生素B2(C17H20O6N4),Mr=376 聚乙烯[(C2H4)n,n=1000~10000],Mr=28000~280000
5.低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太低。 症状: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头昏、心慌、 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 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 惊厥、昏迷;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6.碳水化合物: 淀粉、葡萄糖、纤维素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 习惯上称碳水化合物。
7.纤维素: 也是糖类的一种,无甜味, 要存在与青菜中,人体 消化,但他可以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以 预防便秘。 水果、蔬菜、小扁豆、蚕豆以及粗粮中的含量较高。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八章矿物质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八章矿物质

第八章矿物质一、填空1、和奶制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2、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一和红细胞_比例下降。

3、铁损耗的三个阶段包括铁减少、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

4、畜禽肉中的铁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

5、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微量元素主要有:硒、—和钼。

6微量元素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蛋白结合、抗氧化、调节代谢,缺硒是引起克山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7、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前者更容易吸收。

8、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癖可能是由于缺乏锌。

9、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中有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不同。

10、大约85%的磷与钙一起成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钙/磷比值约为2:1 。

二、选择1、能促进钙吸收的措施是________ 。

A.经常在户外晒太阳B.经常做理疗C.多吃谷类食物D.多吃蔬菜、水果2、影响蔬菜中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A.磷酸B.草酸C.琥珀酸D.植酸3、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是由于体内____________ 含量减少引起的。

A.铁B.硒C.钙D.锌4、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是_________ 。

A.蔬菜B.牛奶C.动物肝脏D.谷类5、对钙需求量最高的人群是____________ 。

A.成人B.孕妇C.乳母D.儿童6锌缺乏可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

A.贫血B.牙龈出血C.味觉下降D.毛囊角化7、对铁吸收起抑制作用的膳食因素是—A.肉因子”并酸C.维生素C D.核黄素8、人体发生厌食和异食癖时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___________ 。

A.钙B.碘C.硒D.锌9、以鲜奶作为良好食物来源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 。

A.铁B.碘C.钙D.锌10、以下蛋类加工品中可能含铅的是___________ 。

A.皮蛋B.咸蛋C.糟蛋D.冰蛋三、名词解释1、矿物质/无机盐2、食品的成酸与成碱作用3、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利用率四、简答(一)简述矿物质的分类。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
第一章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第二章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原理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原理
第四章脂类的营养原理
第五章热能的营养原理
第六章水的营养原理
第七章维生素的营养原理
第八章矿物质的营养原理
第九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第十章植物化学物
第十一章食品营养强化
第十二章公共营养
基本要求:
了解人体消化道与消化吸收、人体所需的六大主要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植物化学物与人类健康、食品的强化和公共营养等。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内容:
第一章营养调查
第二章膳食调查及结果评价
第三章食品中营养素含量测定
第四章能量摄入的计算
基本要求:
通过膳食调查,了解膳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掌握膳食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食品中营养素的的定方法及人体能量摄入的计算方法。

四、学时分配表:
五、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本课程自学内容:各类人群的营养。

2.本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都用英文。

3.本课程为双语教学,讲授时基本为英语,重点和难点可增加中文解释.
4.学生要掌握较多的食品专业和健康有关英语词汇,有较好的听力能力。

第八章:矿物质

第八章:矿物质
一种矿物质过量就会干扰对另一种必需矿物质的利用,称为 拮抗作用;② 协同增效作用:有时矿物质与其它成分作用, 协同增效作用:有时矿物质与其它成分作用, 有利于其吸收,称为协同增效作用。
加工方法 一般说来,动物性食品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优于植 物性食物。
7.矿物质对食品性状的影响 7.矿物质对食品性状的影响
5.5意义 5.5意义
膳食中成酸、成碱食品要搭配得当,有 一定的比例。
6.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 6.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
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指矿物质 被生物机体利用的实际可能性。 。
6.1影响因素 6.1影响因素
食物的可消化性 矿物质的物理化学状态 矿物质与其他营养成分的作用:①拮抗作用:饮食中, 拮抗作用:饮食中,
5.4食品的酸度和碱度 5.4食品的酸度和碱度
将100g食品的灰分溶于水中,用0.1mol/L 100g食品的灰分溶于水中,用0.1mol/L 的酸或碱的标准溶液中和时,所消耗的酸 液或碱液的毫升数,即为食品灰分的碱度 液或碱液的毫升数,即为食品灰分的碱度 或酸度。 或酸度。 碱度以“+”表示,酸度以“-”表示。
(3)铁强化食品
铁缺乏:贫血症 铁强化:①考虑铁的生物有效性; ②考 虑铁能否催化食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 维生素A 维生素A、C、E的氧化。
8.2锌 8.2锌
(1)生理功能 人体中,至少85种酶是含锌的金属酶。 人体中,至少85种酶是含锌的金属酶。 因此,锌与所有水平的蛋白质、氨基酸 的代谢有关。 锌还具有与-SH的亲和力。 锌还具有与-SH的亲和力。
本次课小结
掌握矿物质的定义、分类、矿物质的生 理酸碱性、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 熟悉矿物质对食品性状的影响、主要的 食品矿物元素。 了解的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食品分析?食品分析所包括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2.食品分析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简述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2.简述采样原则及方法。

试举例说明谷物样品、果蔬样品、罐头样品如何采样?3.名词解释: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4.采样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5.说明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进行预处理时应遵循什么原则?6.指出干灰化法和湿灰化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三章感官检验及常用的物理检验方法1.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是什么?2.常用的物理检验法有哪些?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3.什么是相对密度?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有哪些?有何测定意义?第四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1.测定食品中水分的目的和意义。

2.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哪一类水分?3.如何选择测定水分的方法?4.下列样品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干燥,为什么?a含果糖较高的蜂蜜、水果样品;b香料样品;c谷物样品。

5.卡尔.费休法适用于测定什么样品?滴定反应属于什么类型?6.用蒸馏法测定水分含量时,最常用的有机试剂有哪些,如何选择?如果馏出液浑浊,如何处理?7.说明常压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蒸馏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1.说明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

用直接滴定定法测定还原糖为什么样液要进行预测定?怎样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2.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是如何进行定量的。

为什么要用标准的葡萄糖溶液来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此法中加入亚铁氰化钾的作用是什么?3.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与直接滴定法有什么异同点?4.如何把握澄清剂的用量及排除样液中多余的铅?5.如何正确配制和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及高锰酸钾标准溶液?6.测定还原糖时,加热时间对测定有何影响,如何控制?滴定过程中为何要在沸腾的溶液中进行,且不能随意摇动三角瓶?7.简述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比较几种还原糖测定方法的异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双硫腙法
原理:在碱性(pH值在9左右)溶剂中,
Pb2+ 双硫腙形成红色络合物,溶于氯仿或CCl4中, 红色深浅与铅离子浓度成正比,比色测定。
测定前要加盐酸羟胺、氰化钾、柠檬酸铵来掩 蔽铁、铜、锡、镉等离子。
实用文档
测定步骤:
(1)用铅标准溶液(1μg/ml)标定双硫腙溶液, ①铅标准溶液:用HNO3来溶解Pb(NO3)2 ②双硫腙溶液:0.001 %(溶于CCl4 )。
适用于含Fe、Cu、Pb、Zn 的样品 样品5g →低温炭化 →高温灰化(500℃,
6-8h) → 2mL(1:1)HCl或HNO3水浴蒸 干→加水定容50mL。
实用文档
2.湿法消化
实用文档
2.湿法消化
① HN03—H2S04消化法 适用于含Pb、As、Cu、Sn元素的测定,先 加 HNO3 10 ml,再加H2SO4 10 ml,补加 HN03 用混合酸(4:1)。
显色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有机溶剂抽提:CCl4 掩蔽剂:EDTA和柠檬酸
排除Fe、Co、Ni的干扰
测定吸光度: 440 nm波长处
实用文档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3.测定步骤
①样品处理 ②标准曲线的绘制 ③样品分析
操作: 样品消化、定容 取样品消化液和铜标准溶液 加入掩蔽剂 调节溶液pH 加入显色剂和CCl4 在4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GB/T5009.13—1996 (铜试剂比色法) 1 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Cu2+与二乙基二
硫代氨基甲酸钠(简称铜试剂)作用生 成黄色配合物,溶于CCl4,在440nm波 长处比色。可加EDTA和柠檬酸铵掩蔽。
实用文档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2.测定要素
条件:碱性溶液pH为 9.0-9.2 用麝香草酚蓝指示剂,1︰1氨水调节
实用文档
微波消解器消化
将微波与聚四氟乙烯压力罐结 合起来,被加热物质里外一起 加热,瞬间可达高温。微波穿 透力强,加热均匀,对难溶样 品的分解尤为有效,且消化时 间短,仅3-5 min。
实用文档
一种新的样品处理技术——微波密闭消解
高压消解 + 微波快速加热
样品和溶剂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微波加 热,产生高压。消解速度是传统方法的 10-100倍,消解完全彻底,回收率高, 易挥发元素损失少,环境污染少,操作简 便等优点。
实用文档
(二)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GB 5009.14—2003(双硫腙比色法)
1.原理:在pH4.5—5.0时,锌与双硫腙作 用生成紫红色配合物, 它能溶于氯仿、四 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可用硫代硫酸钠和 盐酸羟胺掩蔽干扰离子。
实用文档
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2.测定要素
pH条件:4.5—5.0 显色剂:双硫腙 有机溶剂萃取:氯仿、四氯化碳 掩蔽剂:硫代硫酸钠和盐酸羟胺
实用文档
• 微波密闭消解仪器 • 实际消解速度: • 食品样品 10 分钟(2.5 MPa) • 化妆品 12 分钟(3 MPa) • 药、保健品 10 分钟(2.0 MPa) • 冶金类样品 20 分钟(2.5 MPa)
实用文档
三、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1.比色测定
实用文档
三、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钙的测定
2.EDTA滴定法
原理: 在pH>10时,Ca2+与EDTA定量作用, 生成稳定的EDTA—Ca配合物,选用钙指示剂 (简称NN)可以直接滴定。
实用文档
钙的测定
2.EDTA滴定法
排除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
pH=12 此时Mg2+沉淀为Mg(OH)2 用KCN或Na2S掩蔽少量Zn、Cu、Co、 Ni 用柠檬酸钠掩蔽Fe实用文档
样品中6倍的游离碘
实用文档
补充:加碘食盐中碘的定性测定
混合指示剂:硫酸(1+3)4滴 0.5%亚硝酸钠溶液8滴 0.5%淀粉溶液20ml
临用时混合配制 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碘化钾氧化而释放出为原来
样品中6倍的游离碘
实用文档
四、几种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
重金属 比重 d >5 的金属 一、双硫腙比色法测 Pb、Zn、Cd、
微量元素
实用文档
一、矿物质概述
4.分类 大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含量≥0.01%
(每天至少需要100mg ),(Ca、Mg、K、 Na、P、S、Cl)占总灰分80%;
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含量≤0.01%,
(Fe、Co、Ni、Zn、Cr、Mo、Al、Si、Se、 Sn、I、F……)。
实用文档
一、矿物质概述
第七章 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
一、概述(组成、存在、分类) 二、样品的处理与制备 三、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实用文档
一、矿物质概述
1.定义: 食物或机体灰分中那些为人体生理功能所 必需的无机元素称为矿物质(无机盐). 2.组成元素:除C、H、O、N以外的 3.存在:有机物和无机盐
实用文档
一、矿物质概述
4.分类 必需元素 非必需元素 有毒元素
铜:铜试剂比色法 (黄色络合物) 锌:双硫腙比色法 (红色) 铁:硫氰酸盐比色法 (血红色) 铬:二苯胺基脲比色法 (紫色) 锰:过硫酸铵比色法 (紫红色)
实用文档
三、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2.容量滴定
实用文档
三、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3.重量法
磷:喹钼柠酮法(淡黄色沉淀)
实用文档
三、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五)食品中碘的测定
功能缺乏症: 是合成甲状腺素作用的原料 缺碘出现甲状腺肿大
实用文档
(五)食品中碘的测定
比色法

KOH灰化
碘 化 物 重铬酸钾+硫酸
滴定法
实用文档
容于氯仿 呈粉红色
补充:加碘食盐中碘的定性测定
混合指示剂:硫酸(1+3)4滴 0.5%亚硝酸钠溶液8滴 0.5%淀粉溶液20ml
临用时混合配制 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碘化钾氧化而释放出为原来
实用文档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4.结果计算
式中 C—从标准曲线上查出铜的含量(微克) m—样品的质量(g) V—测定时所取试液的体积(m1) V。—样品处理后定容的体积(m1)
实用文档
(二)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锌的功能: ①酶的组成成分 ②参加构成胰岛素和前列腺素 ③促进性器官发育和维持正常的性机能 ④保扩皮肤、骨骼和牙齿 ⑤维护免疫功能 ⑥ 维持味觉的正常功能
测定要素: pH条件:酸性 显色剂:硫氰酸钾(20%) 氧化剂:过硫酸钾(2%) 测定吸光度: 485nm波长处
实用文档
食品中铁的测定方法
2.邻菲罗啉比色法
邻菲罗啉与Fe2+作用,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 显色之前应预先用盐酸羟胺或对苯二酚还原Fe3+ pH条件: pH =5 显色剂:邻菲罗啉 还原剂:盐酸羟胺或对苯二酚 测定吸光度 510 nm 波长处
实用文档
污染源和危害:
锌用在电镀、造纸、机械和自来水的制 造等工业中应用,镀锌厂的废水,采用 镀锌铁的容器包装食品,特别是酸性饮 料,易沾有锌。
金属锌本身无害。 锌化合物可引起急性肠炎、肾损害,特
别是氯化锌3-5g可导致死亡。
实用文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国标中第一法)
方法 双硫腙比色法
用二硫腙分别提取2次 用二硫腙提取1次
•日本,前几年流行含金食物,内含银、铜等杂质。 •饮水、食品、茶叶、烟草、化妆品等都可能被
污染,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问题。
实用文档
13 实用文档
1 3
实用文档
二、样品的处理与制备
将元素从有机物中游离出来,或将 有机物质破坏。 1.干法消化 2.湿法消化
实用文档
1.干法消化
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灼烧,有机物质变成水 和二氧化碳,无机元素留在灰分中。
食品缶头马口铁焊锡中铅含量达40—60%, 有时会溶于食品中形成污染。会引起中毒。含 铅“松花蛋”。
实用文档
离地面1m处空气铅浓度是1.5m处的16倍,儿 童受害,2000年8月调查北京、广州城市儿童铅高 率达80 %左右。验头发。
铅能与许多有机试剂生成带有颜色的化合物, 常用来比色测定的是双硫腙。
实用文档
(四)钙的测定
实用文档
钙的测定
1.高锰酸钾法
原理:Ca2+与C2O42-作用,生成 CaC2O4 沉淀,用硫酸溶解后生成草 酸,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 从而间接测定钙的含量。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钙的测定
1.高锰酸钾法
结果计算
式中: C — KMn04浓度(mo1/L) V2—KMn04的体积(m1) V 0—样品处理后定容体积(m1) V1 —测定时所取试液的体积(m1) M —钙的摩尔质量的5/2 m —样品的质量实用(g文)档
实用文档
2.湿法消化
② H2S04—H202消化法 适用于含Fe和含脂肪高的食品; 先加 H2SO4 10 ml,冷却再加2 ml 30%
H2O2 ,滴加 H2O2 。
实用文档
高压消解罐消化
在聚四氟乙烯内罐中加入样品和消化液, 放入密封罐内,旋转不锈钢外套,放入 恒温烘箱,120-150℃保持3-4h
实用文档
北京部分 农产品含 砷量过高 可能导致 中毒! 04年网上 报道。
实用文档
2.微量元素与有毒元素合称限量元素。 3.这些物质进入人体的渠道有:水源、土壤、环 境、原料、辅料、添加剂、农药、化肥的使用、 加工、制造、运输等带入;容器本身不纯,金属 带入铅、锌;罐头中酸性锡的溶出;铜器带入过 量铜;另外,还有呼吸、皮肤。
实用文档
一、矿物质概述
实用文档
有毒元素:
1.目前未发现对人体有生理功能、且人体耐受 力极小、进入体内量稍大就中毒的元素。如Hg、 Cd、Pb、As、Sn、Cr等,这些元素在体内不 易排出,有积蓄性,半衰期都很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