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1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对东部地区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 发展的影响 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 地区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 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 地区的大气质量 4.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严格环境保护,减少对沿线生 态环境的影响 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薪柴 的需求,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1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存 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 自然资源的需求与区域所赋存的资源 往往不匹配 为适应区域发展与 自然资源供给的平 衡,必须进行资源 的跨区域调配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1.我国能源 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 生产和消费 发挥。 地区差异大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 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燃煤排放的粉尘是大气中可 煤炭作为主要 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能源带来了一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2.调整能 系列环境问题 煤炭堆放、燃烧的废渣污染 环境 源消费结 构的需要 北煤南运加重了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压力 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 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小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 3.我国油气资 北多南少 源开发的战略 东北、华北大部分主力油气田产量全面递减, 重点在西部 增产难度大,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突出 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 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 1.对西部地区 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发展的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 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域间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调动,以满足不同地域的需求和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现代社会,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由于不同地域之间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和需求的差异性导致的。
在一些地区,资源较为丰富,而在另一些地区则资源匮乏,这种不平衡的资源分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对某些资源存在更为紧缺的需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避免了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的情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能够有助于推动环境保护,避免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开发过度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物流等方式将资源从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另一种是通过技术等手段实现资源的远程利用。
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方式常常相互结合,以便更好地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物流调配物流调配是指通过交通运输等手段将资源从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
在现代社会,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发展,物流调配已成为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将资源运输至需求地区,以满足其需求。
物流调配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资源快速、安全地运输至需求地区,以满足其需求。
但物流调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运输成本高、交通运输数据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解决。
2. 技术调配技术调配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远程利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调配已经成为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方式。
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资源的远程利用,以满足其需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将某一地区的资源调动到另一地区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了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资源禀赋、政策法规等方面来探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市场需求是决定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可能资源丰富而需求不旺,而另一些地区可能需求大而资源紧缺。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市场需求旺盛,而西部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原因,市场需求相对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跨区域调配资源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资源禀赋是决定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另一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可能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可能资源匮乏。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日本等东亚地区却资源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跨区域调配资源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合作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法规也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资源跨区域调配。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就是为了促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通过提供一系列政策和税收优惠来吸引投资和企业向西部地区流动。
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少行政障碍和市场壁垒来鼓励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更便捷的交通运输和更低的交易成本。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合作。
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政策法规是决定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因素。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开放,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以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 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是将西南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 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西电东送工程的意义:
对于西部地区: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于东部地区: 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
A、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加快经济发展。 B、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C、改善能源结构,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讨论: 西气东输工程是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1、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投资 巨大; 2、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 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严重;
三、西电东送
五、北煤南运
大秦线 大秦线
神黄线 朔黄线 焦作-兖州-日照 焦作-兖州-日照
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改善能源结构,减
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四.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的原因: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 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问题探究: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 表径流量小,蒸发强(特别是春季);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经 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了解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的 大型工程. 3.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2)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不流动; (3)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 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区间调动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过程,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产生的结果。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既可以补充和优化资源配置,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定义、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物质资源,还包括技术、管理、信息等非物质资源。
在现代社会,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仅是各种生产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动和配置,更是各国之间相互合作和共赢的有力手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一些地方资源丰富,另一些地方资源短缺。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率低于其生产潜力时,可以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将该地区的闲置资源转移到其他地区,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地区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互利共赢,推动地区间的合作和发展。
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资源调配的管理和规划。
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体系,明确资源调配的主体和程序,加强资源调配的市场化和公平化,推动资源配置的合理和高效。
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源调配政策和法规,加强资源调配的监管和评估,推动资源调配的可持续和和谐。
在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一方面,需要关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资源的循环和重复利用。
需要关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社会的影响,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公平和民生保障,推动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社会公共利益。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域之间调用和配置资源,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日益成为各国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阐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 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可以通过跨区域调配资源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整合,促进发展。
2.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一些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引入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技术来推动地区产业的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3. 提高经济效益。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一些地区若是有利资源配置,则可以通过跨区域调配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4. 推动经济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互动和合作,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发展。
一些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对贫困地区的资源支持,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共赢和共同发展。
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存在的问题1. 规划和管理不足。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有效的规划和管理,然而在实践中存在一些管理不足的问题,导致资源的调配不够合理和有序。
1. 加强规划和管理。
加强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规划和管理,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提高资源调配的效率和效益。
2. 加强合作和交流。
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跨区域调配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促进资源的有序调配和合作发展。
3. 加强社会责任。
各方应加强社会责任,推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4. 加强技术支持。
加强技术支持,提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实现资源的更好配置和利用。
结语: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跨区域资源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资源的有效调动和合理配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化,跨区域资源调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跨区域资源调配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不同地区的资源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资源较为丰富,而有的地区资源短缺。
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可以将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调配到短缺的地区,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某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地区水资源短缺,可以通过跨区域调配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各地区的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跨区域资源调配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结构。
不同地区的资源结构不同,有的地区以农业资源为主,有的地区以工业资源为主,有的地区以服务业资源为主。
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一些发达地区可以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向欠发达地区输出技术和资金,帮助其发展产业,推动经济的均衡发展。
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获取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跨区域资源调配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作和合作。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同地区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的共享和互补,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协作与合作。
一些发达地区可以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向其他地区输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获取更多的市场和资源支持,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作和合作,以及促进区域间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要积极推动跨区域资源调配,加强区域间的资源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均衡发展和共同繁荣。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将资源进行调配和配置,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
跨区域调配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通过将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
这样可以促进资源的均衡和合理利用,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跨区域调配资源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动和合作。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互利,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协同和经济合作。
这有助于形成地区之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需求状况。
资源的调配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以满足各地区的发展需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还需要考虑交通和物流的条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依靠交通和物流网络,因此需要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状况和物流设施的情况。
还需要考虑政策和制度的支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扶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跨区域调配涉及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合作难题。
各地区往往都希望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这往往涉及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分配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面临着成本和效率的挑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考虑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估,确定最佳的调配方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精选7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精选7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篇1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进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缘由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进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缘由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进展的影响教学难点:把握结合事例分析的力量。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匀称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淌性。
(2)区域间的进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自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xx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xx年实现全线贯穿)1.基础:新疆自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管道工程实行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缘由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进展。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应。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将一定的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配置和调度,以满足各地区的需求和利益最大化。
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和可持续性。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资源的分布和需求差异。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需求是不平衡的,一些地区可能存在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可能面临资源紧缺。
跨区域调配资源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将资源从过剩的地区转移到紧缺的地区,以满足各地区的需求。
其次是资源的运输和流通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涉及到跨区域的物流和交通运输。
不同地区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条件不同,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通道,以确保资源的快速和安全运输。
再次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既要考虑资源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资源的公平分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以确保各地区都能获得公平的资源分配。
最后是政府的调控和管理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政府的调控和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政府需要加强对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建立和完善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资源流动和分配的监管和服务,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将资源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调拨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以满足目标地区或国家的需求。
这种跨区域调配可以发生在不同地区、国家甚至大陆之间。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在全球化时代特别重要,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涉及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等。
人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常见于劳动力的流动,例如工人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移民,或是跨区域的外派员工。
物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涉及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链,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的跨国输送以及稀缺资源的国际贸易。
技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引进、转移和交流等方面,例如跨国公司在不同地区之间共享技术和知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许多原因和动力。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要求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优化利用,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资源禀赋的差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而另一些地区资源相对匮乏,跨区域调配可以通过资源的流动来填补这种差距。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促进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通过技术的引进和转移,以及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布局,资源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和交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它可以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同地区和国家可以进行合作与交流,促进相互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它可以缓解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将资源从供给不足的地区调拨到需求紧缺的地区,平衡地区间的资源供求关系。
它可以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资源互补性和流动性可以促进全球资源的共享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涉及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需要解决各种法律、合规和文化障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调动的过程。
跨区域调配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还可以促进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从而推动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
本文将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目的、影响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将某一地区或国家的资源,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调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包括物质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产品等)、人力资源(如人才、劳动力等)和资金资源(如投资、贷款等)等方面。
不同地区的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跨区域调配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多重目的,主要包括:1. 优化资源配置。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2.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地区协同发展。
3. 增加经济效益。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流动和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4. 增加就业机会。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
5. 促进市场一体化。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市场一体化,实现资源的有序流动和配置,推动市场的统一和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对经济的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增加各地区的经济效益,推动各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3. 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对文化的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丰富地区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将资源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多种形式,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金。
人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体现在人员的流动和劳动力的跨区域迁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往来的增多,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跨区域工作的机会。
跨区域人力资源的调配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推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中。
许多国家因为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石油、矿产等。
这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价值,吸引了许多国家的购买和使用。
通过跨区域调配自然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资金的跨区域调配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资金可以通过电子支付、跨国转账等方式快速流动,并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投资和利益追求。
跨区域资金的流动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合作,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许多好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使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一些地区可能缺乏某种资源,而其他地区可能拥有丰富的资源。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合作。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互补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均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生产基地和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可以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使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
一些地区为了满足其他地区的需求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在区域之间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的过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一个复杂、多方参与、多层次的过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等不同主体的利益和合作。
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解决资源供需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来实现。
市场机制是一种自由、平等和公正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引导资源流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政府引导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来引导和调控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促进区域之间的资源互补和合作。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调配。
物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存在差异,所以跨区域调配自然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和数量也存在差异,跨区域调配人力资源可以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流动。
资本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区域调配资本资源可以实现投资的合理配置和资源的优化利用。
非物质资源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跨区域调配非物质资源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一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地理距离和交通运输的限制,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距离差异和交通运输的不便会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其次是制度和政策的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的制度和政策的不同会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进行合作和协调。
再次是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合作,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合作,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协调机制。
为了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协调,建立跨区域合作的机制和平台。
政府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需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协调,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对资源进行平衡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各地区之间的资源流动性日益增强。
跨区域调配资源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利用,从而推动各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意义、现状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意义重大。
一方面,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弥补不同地区之间资源禀赋的不足和差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资源,而东部地区则具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市场资源。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西部地区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为东部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供应。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有助于实现各地区经济的互利共赢。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互通互济,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惠互利。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可以通过带动产业链的合作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推动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受到交通和物流的影响。
目前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存在着较大差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面临着交通运输不便、成本较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影响。
目前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市场体系和政策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和局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需要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推动市场体系和政策环境的协调一致,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们需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提供更为有利的政策和环境。
政府还可以加强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交通和物流环境。
我们还需要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
通过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环境,推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向市场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提供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将资源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来满足其需求。
这种调配可以是物质资源,也可以是人力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本文将围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展开讨论,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常见的。
在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跨区域调配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国,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地区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资源匮乏。
这样的资源不均衡分布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跨区域调配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带来很多好处。
它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有些地区可能缺乏某种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却富余这种资源。
通过跨区域调配,可以将资源从富余的地区转移到缺乏的地区,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地区的需求,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跨区域调配还能够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资源的调配能够实现地区间的互惠互利,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从而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有些地区可能因为资源匮乏而无法进行相关的生产活动,通过跨区域调配,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
在实际中,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有很多形式。
物资的跨区域调配是最为直接和常见的形式。
农产品、矿产、能源等物资可以通过物流等方式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满足其需求。
人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着劳动力的供给过剩或缺乏的情况,通过跨区域调配,可以将劳动力从供给过剩的地区调配到需求较大的地区,实现劳动力的有效利用。
资金的跨区域调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地区可能缺乏资金进行相关的投资活动,通过跨区域调配,可以吸引外来资金,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跨区域调配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分配,以满足各个地区的需求和优化资源利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等各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配置,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探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物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地区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不同地区的物质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地区资源富集,有些地区资源匮乏。
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却又对这些资源有特殊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物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通过跨区域流通来实现。
跨区域流通是指从资源丰富地区向资源匮乏地区转移物质资源。
这种转移可以通过物流、运输等方式进行,确保资源能够顺利地从供应地区流向需求地区,达到优化资源利用的目的。
物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布局来实现。
在资源匮乏地区,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在资源丰富地区,可以发展资源加工和再利用产业,增加资源的附加值。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地区的资源需求,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数量和结构存在差异。
通过跨区域调配人力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人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通过人才流动来实现。
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在资源匮乏地区,通过引进人才,提高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在资源丰富地区,通过人才的流失,可以减少就业压力和人员竞争,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实现。
在资源匮乏地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当地人才的素质,满足地方需求;而在资源丰富地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为当地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指将资源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以满足各地区之间的资源需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是货物、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这种形式的跨区域调配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生的背景、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好处等方面展开分析。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由全球化的需求所决定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广泛。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了满足全球化需求的必要手段。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需要更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了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全球化经济的需要。
全球化经济要求各地区之间合作共赢,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就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技术创新的需要。
技术创新需要各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第一,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影响因素。
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政策法规、国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社会风俗习惯、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一,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第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促进国际交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促进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国际关系的和睦稳定。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促进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西部地区 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处。
③ 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到约束和限制,原因是: A 经济落后、资金技术短乏 B 西部市场需求量有限 C 远离东部发达省区、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不能满足生产外运
④ 东部地区,特别是.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 环渤海 地区是我国天然气产品最短缺的地区 。
⑤我国东部地区超大量利用煤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
5、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6、在这条输气管道沿线,需翻山越岭, 施工有一定难度的地段
在 华北地区;需跨越密集的河网、公路、铁路及各类管线的地 段是 地华区东。
7、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00上海卷)
a、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发展,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⑵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
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 大型工程
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 调、北煤南运等
西气东输
地理背景
①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
1
天 然
天然气 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
气 资
②天然气与其他矿物能源相比较具有:干净、清洁. 、
程对西部地区发展的
发达,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资源性缺水严重。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
(1)图中箭头①→
④的含义分别是 ① 、② 、
③ 、④ 。
箭头①的运输方式主 要是 和 。
(2)简述箭头④产 生的原因。
(3)箭头②调配的 (1)晋煤外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铁
资源主要来自于
路 高压输电
和 地区。简述②工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均匀;我国北方经济
(亿米³) 居世界第六位。
40000
31220 27115 28113 29702
51912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105117
我 国人 同均 世径 界流 部量 分的 国比 家较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排在世界110位以后
32343 26990 11294 14509 2167
决定水能丰欠的因素 地形落差 河流水量
我国水能资源分布排序 长江水系 、雅鲁藏布江水系 、西南
诸河 、黄河水系 、珠江水系、 其他水系 其中已开发的主要在长江中上游、
黄河上游、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
(1)、从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我国东西部地区 电力资源相关资料,分析西电东送的原因,应用本节 课学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评价该工程对区域地理 环境的影响。
对于东部地区 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 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 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与西气东输相比水 能是更加清洁且可再生的燃料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
为什么要调水
南水北调的原因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
年径流总量
我 国 同 世 界 部 分 国 家
年 径 流 总 量 的 比 较
源 利
使用方便、燃料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等优点。
用 前
③我国计划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
景 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 .的重点。
④“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分析。
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地理背景
①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 四川 、陕甘宁 、
2.我国 天然气 资源分 布状况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它 是由动、植物残体在隔绝空 气的情况下,经 微生物发酵作用 形成的。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 ,东到上海 市,全长4200千米,可以把 塔里木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四川(川渝) 盆地和陕甘宁等国家级天然气田生产的丰富天然
气资源东输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
b、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c、增加就业机会; d、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8、“西气东输”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00上海卷)
a、有利于减轻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压力; b、调整(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 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c、相关产业的拉动; d、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及西电东送工程
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匹配的 地区,资源性缺水最严重 西北地区?
由于地表水长期过量开发利用, 平原河道长期干涸,被迫大量超采地 下水,造成地下水埋深大面积下降, 导致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 土地沙化、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等生 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
长期缺水导致 生态环境问题恶 化,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 间变率大”
水资源人均量少,时空分配不均匀,南 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水资源地域供需不匹配(统计指标为占全国的百分比)
和相
对贫乏 的现象。
如①水 资 源 分 布
②矿 物 能 源 分 布
3.我国资源 ③水 能 资 源 分 布
分布状况
④金属矿产资源分布
●整体分布状况与目前 经济地理格局
不相适应。
如①东部地区:
.
②西部地区:
.
跨区域调配方案: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晋煤外运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
2.西气 东输工 程建设 的可行 性分析
① 塔里木盆地 是主要气源。
(1)可 靠的资 ②鄂尔多斯高原的 长庆 油田将作为 源和技 补充 气源和 调峰 气源。 术保证
③西部已建立 石油和石油化工 工业体系, 能够为工程提供较好的 技术 保障。
(2) 广阔的 市场前 景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
因是( C )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D.黄河是“地上河”
2.关于南水北调说法选择正确的是 (A)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
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②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①减轻能源供应压力,优化能源结构, 改善大气环境。
②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 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优势 的进一步发挥。
(☆东西部双赢、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知识拓展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A.
B.
。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西气”主要是指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 的天然气;“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主要输往长江三 角洲地区。
狭义上讲,西气东输特指新疆 塔里木盆地 至 长江三角洲 的 输气工程。
路线: 主干管
道西起新疆 塔里 木盆地的 轮南油 气田,向东贯穿9 个省区,最终到 达上海。(新.甘. 宁.陕.晋.豫.皖.苏. 沪)
需挖河道, 工程量很大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 只能为黄河 中上游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华
北的部分地区供水
探索: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除了南水北调等 跨流域调水外,还应采取那些措施?
兴修水库、节约用水、控制 人口增长、植树造林、提高 水价、雨季回灌地下水等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 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柴达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 等地区。 ②四大气区是: 新疆 、 青海 、 川渝 、 鄂尔多斯 等气区。
③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分布总的格局: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
地理背景
①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东北、华北)一直是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主要基地。目前状况:
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很大
.
3.我国 天然气 资源开 发和利 用格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单元知识导入
1.定义: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
质和能量。
资
2.分类
土地资源
气 候 资 源 受自身条件约束,资源跨区域调配性差
生物资源
水资源(含水能资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关注点
矿产资源(含矿物能源资源)
源
●空间分布 很不平衡,在区域相上对存富在集
3、“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西部省区是 (B D ) ①新疆 ②内蒙古 ③甘肃 ④宁夏 ⑤青海 ⑥陕西 ⑦山西 A、①②⑦ B、①③ C、②⑤⑥ D、④⑥
4、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依据是 A(BC )
A、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
B、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非常快
C、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D、可利用中部和东部地区已有的输气管道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 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利用量富余多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