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国历史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中职生历史期末试题

中职生历史期末试题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3-2014-1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 2套) 时间:10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2分/题,30分) 1.下列各项与禹无关的是( )A .治水有功B .以世袭来继承王位C .建立夏朝D .定都于阳城2.下列关于商朝历史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殷是商朝前期的都城 B .殷是商朝后期的都城 C.迁殷使商统治不稳固 D .二里头文化反映商代 3.西周统治者实行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B .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C.巩固奴隶制的统治 D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4.据《史记》记载,周厉王“暴虐侈傲”,引起国人暴动,“厉王出奔”,西周政权出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外地,这是( )A .公元前855年B .公元前854年C .公元前828年D .公元前827年5 下列关于西周井田制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西周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B .因耕地阡陌纵横而称为井田C .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D .受田农民负担十分沉重 6.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 A .青铜铸造业 B.畜牧业 C .农业 D .工商业 7.下列关于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后来习称的“五谷”都是这时育成的 B.后来习称的“五谷”这时都已种植了C .这时人们把全部农作物称为“五谷”D .这时的“五谷”已包括后世所有品种8.据历史记载:“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目的是(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 .促进诸侯国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 .尊崇周王的最高地位 9.春秋后期的霸主是( )命题教师:雷波《历史》第3页,共8页《历史》第4页,共8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齐桓公和郑庄公B.晋文公和楚庄王C.秦穆公和宋襄公 D.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10.下列战役发生在今天山西境内的是()A.晋楚城濮之战 B.晋楚邲之战C.齐魏桂陵之战D.秦赵长平之战11.著名的都江堰是()A.航运水道工程B.防洪灌溉综合工程C.灌溉渠道工程D.防御体系的一部分12.春秋时,齐国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其实质是()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B.巩固与维护周王的所有权C.承认私田主人土地所有制D.打击高利贷者与商人利益13.下列先秦诸子典籍中,其内容包括较多物理学知识的是()A.《论语》B.《墨子》C.《荀子》D.《庄子》14.鲁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国,以文化昌盛著称。

中职一年级《中国历史》期末试卷

中职一年级《中国历史》期末试卷

**职专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年级(**)班《中国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1.“市井经济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处,通宵不绝。

”以上经济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都城咸阳 B.西汉都城长安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东京2.唐太宗曾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他话中理念的是()A.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执政清明开创贞观之治C.允许高僧玄奘西行求法 D.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激化了民族矛盾,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4.“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评述的是()A.宋夏议和的意 B.宋辽议和的意义C.宋金议和的意义 D.义唐蕃和亲的意义5.历史上曾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的是()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6.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唐朝宰相共369人,共出自98个家族,其中少数民族宰相多达24人,出自15个家族,占唐朝宰相总数的6%左右。

这反映了唐代()A.汉族人才匮乏 B.民族政策开明C.中原文化衰落 D.中外文化融合7.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类似秦朝短命而亡。

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 D.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8.唐朝僧人鉴真的贡献是()A.七下西洋,交流中外 B.六次东渡,弘扬佛法C.出使西域,开通丝路 D.西行天竺,求取真经9.南朝时期,下列政权:①陈、②宋、③梁、④齐,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②④③①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10.与“精忠报国”“直捣黄龙”“郾城大战”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岳飞 B.韩世忠 C.秦桧 D.文天祥11.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山戎,羯,羌,氐C.匈奴,山戎,氐,羌,犬戎 D.匈奴,犬戎,羯,氐,羌12.“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历史》本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得分:答题卡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答案请填入答题卡中)1、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井田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中央集权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5、下列选项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极力加强皇权B、削弱相权C、削弱将帅权利D、削弱地方财权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

A、曹操B、孙权C、周瑜D、诸葛亮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成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9、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重实用,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10、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

中职历史 中国史期末试题15

中职历史 中国史期末试题15

一、单项选择题1、在全国首先推行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2、“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我朝”指的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4、标志着西方列强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5、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6、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中华民国成立B.新文化运动开始C.五四运动爆发D.中国共产党成立8、中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阶级斗争B.经济建设C.政治建设D.文化建设10、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B. 道家C.墨家D.儒家11、据目前所知,商朝出现的成熟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原始刻划符号1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办B.中国同盟会的建立C.《青年杂志》的创办D.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1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二亿两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1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5、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统一了度量衡D.统一了法律16、“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秦朝C. 西周D. 汉朝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求佛教经典D. 寻找新大陆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统一做出重大贡献的战役是:A. 雅克萨之战B. 平定三藩C. 收复台湾D. 平定准噶尔答案:B5.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B. 辛亥革命C. 戊戌变法D. 甲午战争答案:A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国共两党矛盾B.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 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答案:A8.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A. 农业B. 轻工业C. 重工业D. 服务业答案:C9.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的领域是:A. 经济B. 政治C. 文化D. 军事答案:C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A. 经济的快速发展B. 社会制度的完善C. 国际地位的提升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______。

答案:火药2. 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是______。

答案:龙门石窟3.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密折制度4. 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5.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______年。

答案:1950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中国古代史中,夏朝的建立者是()A 尧B 舜C 禹D 启2、以下哪项制度开创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半两钱D 五铢钱4、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设立西域都护④实行盐铁专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曹丕称帝D 孙权称王6、北朝时期,贾思勰所著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 《齐民要术》B 《水经注》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7、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 隋文帝时期B 隋炀帝时期C 唐太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8、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朱温建立后梁9、被称为“瓷都”的是()A 越窑B 邢窑C 景德镇D 泉州10、北宋的建立者是()A 赵匡胤B 赵光义C 赵构D 赵恒1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 建立元朝B 统一蒙古C 定都大都D 灭亡南宋12、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包括()A 废除丞相B 设立三司C 设立军机处D 实行八股取士13、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有()①设置台湾府②册封达赖、班禅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1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有()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③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④德国强占胶州湾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6、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变法图强D 三民主义17、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 李鸿章、张之洞B 康有为、梁启超C 孙中山、黄兴D 陈独秀、李大钊18、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1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变法图强D 三民主义20、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材料分析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职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文景之治”是指哪个朝代的盛世?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D3.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C4. 明朝时期,中国与欧洲国家进行海上贸易的代表船只被称为:A. 宝船B. 龙船C. 战船D. 货船答案:A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6. 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A. 1911年B. 1919年C. 1921年D. 1927年答案:B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50年10月1日C. 1951年10月1日D. 1952年10月1日答案:A8. “文化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A. 1965年B. 1966年C. 1976年D. 1978年答案:B9.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哪个时期?A. 文化大革命时期B. 1978年C. 1989年D. 1997年答案:B10.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属于中国?A. 法国大革命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火药、印刷术。

答案:指南针1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

答案:皇帝13.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目的地是______。

答案:天竺(或印度)14.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被称为______。

答案:宝船队15. 1912年,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其首都设在______。

答案:南京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中职高一历史《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中职高一历史《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中华文明起源呈现的特征包括(C)①本土原生②单一起源③相互影响④多元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密切关系的是(B)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3、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需要聘请一位指导专家,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最适合聘请的是(C)A、荀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A)A、秦朝B、夏朝C、商朝D、汉朝5、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为有效统治全国而采取的文化措施是(B)A、推行郡县制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6、同学们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下列场景设计中符合史实的是(D)A、推行分封制B、统一使用小篆C、商议统一六国D、商议派谁出使西域7、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D)A、《史记》B、《离骚》C、《子虚赋》D、《汉书》8、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厘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历史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C、秦——汉——两晋——三国——南北朝B、汉——秦——三国——两晋——南北朝D、汉——秦——两晋——三国——南北朝9、下列改革中,直接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作用的是(C)A、管仲改革B、吴起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商鞅变法10、东晋的王羲之有一篇著名书法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A)A、《兰亭集序》B、《女史篾图》C、《洛神赋图》D、《玄秘塔碑》、11、隋唐时期,中央官制日趋成熟,初步形成彼此监督与制约机制,该制度是(B)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六部制D、中书行省制1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唐朝时创新的新式灌溉工具是(C)A、曲辕型B、翻车C、简车D、水排13、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房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中职历史中国史期末试题1

中职历史中国史期末试题1

中职历史中国史期末试题1一、选择题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B.秦朝C.北魏D.元朝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A.战功B.辛勤劳动C.科举考试D.经商3.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B.《》C.《金刚经》D.《诗经》5.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

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A.辽B.XXX.元D.清6.XXX对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很感兴趣,作了如下归纳。

但有一项错误,是哪一项呢?()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C.作者北宋XXXD.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出很多的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自创7.北宋XXX编纂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下面哪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他的笔下?()A.XXXB.XXX.XXXD.XXX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XXX,如燃放,焰绝然后XXX收回,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炸药9.假如你跟随XXX的船队下西洋,上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有到过的地方()A.红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C.地中海沿岸D.印度洋沿岸10.以下我国古代科技成绩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范畴的一组是()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缀术》和《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11.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A.XXXB.XXXC.XXXD.XXX11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公里。

A.六十多万B.四十多万C.一百六十多万D.一百五十多万13.XXX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

2020-2021学年度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卷

2020-2021学年度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卷

2020-2021学年度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商代青铜礼器大多造型抽象夸张,纹饰繁缛狞厉,令人心生对鬼神之敬意;西周以来,青铜礼器风格逐渐转向写实简洁。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铸造技艺的进步B. 畜牧养殖的发展C. 审美观念的改变D. 统治理念的革新2、公元前200年汉政府规定,民产子可免役两年;公元前189年又规定,女子十五岁至三十岁不嫁,须缴纳五倍算赋。

据此推知,汉代立国之初()A. 人口政策朝令而夕改B. 奉行男尊女卑的儒家理念C. 社会劳动力严重稀缺D. 人头税的负担总体比较轻3、孝文帝迁都后,龙门山开窟造像奉佛遂成风气。

石窟中的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洞中许多造像为北魏贵族与汉族官员并肩而立,佛像题记注重彰显供养人的在世功德与父母之德。

材料表明北魏政权()A. 重用汉族官员以推进改革B. 协同儒佛以重塑文化正统C. 奉佛成风以致于滥用民力D. 遵循传统以规范社会秩序4、宋初,在井盐富集的蜀地,朝廷控制大口浅井以垄断盐利。

仁宗时,民间开始以新技法开凿小口深井——“卓筒井”。

官方屡禁不止后,遂允其兴开并行盐课。

蜀地盐井的发展表明()A. 技术革新推动盐利重新分配B. 政府放弃了盐业专卖政策C. 私盐产销兴盛导致盐税锐减D. 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5、明初,锦衣卫“御侮防奸,所系甚重”,不时出京作战,甚至征安南、下西洋。

仅洪武朝锦衣卫下辖千户所即有19个之多,其中专职的骑兵千户所4个。

由此可见,明初锦衣卫()A. 凸显特务政治色彩B. 折射出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C. 兼具军政双重职能D. 遵循了守外虚内的设置原则6、咸丰年间,清政府允许督抚将人犯就地正法。

同治八年,御史奏请“遇有获案要犯”须经刑部、三法司及皇帝“覆核办理,以重人命”;曾国藩等督抚则以匪患泛滥为由反对。

就地正法存废之争由此迁延至清末。

这反映了()A. 社会矛盾的缓和B. 洋务运动的进步性C. 中央权威削弱D. 中华法系的近代化7、1920年,北洋政府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重新谱曲作为国歌。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

2.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毛公鼎。

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耕织C. 建立县制D. 以德行教化民众。

4.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

5. 汉武帝时期,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出使西域。

A. 张骞B. 班超C. 甘英D. 卫青。

6.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的对手是()A. 袁绍B. 孙权C. 刘备D. 刘表。

7.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8. 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 隋文帝时期B. 隋炀帝时期C. 唐太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

9.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

10. 宋代商业繁荣,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A. 市舶司B. 交子C. 瓦子D. 勾栏。

11. 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 回族B. 满族C. 蒙古族D. 维吾尔族。

12.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在中央废除的制度是()A. 丞相制度B. 行中书省C. 三司D. 厂卫制度。

13.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的机构是()A. 台湾府B. 澎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伊犁将军。

1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5.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扶清灭洋”D. “实业救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_分封制_。

2.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叫做_大泽乡起义_。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职专《中国历史》试卷2.下列属于半坡文化是()A彩陶B用火遗迹C良渚文化D打制石器3.远古传说中,教民稼穑是()一、填空题(2分﹡15)A燧人氏B有巢氏C神农氏D伏羲氏1.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经济上实行()制,政治上实行()制和()制。

2.春秋五霸指的是()、()、()、()、()。

3.刘邦建立西汉后,吸取秦朝速亡教训,采取()的政策,多次减免田租赋税,使社会得到迅速发展。

4.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是采纳了董仲舒的()的建议。

5.汉武帝创建了()和(),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6.嫁给松赞干布唐朝公主是()公主。

7.《步辇图》的作者是()。

8.在你知道的唐朝诗人中,写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是()。

二、选择题(2分*10)1.距今一万八千年,会钻孔技术,懂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14.盘庚迁殷所在朝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5.政治上主张“无为”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6.在下列皇帝中,重用文臣限制武将的皇帝是(A汉高祖B文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7.通西域被司马迁称为“凿空”的人是()A张骞B班固C卫青D霍去病8.发明“麻沸散”的是()A张仲景B华佗C蔡伦D张衡9.龙门石窟在()A山西B河南C山东D河北10.开元盛世是()天子在位时期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高祖三、简答题(10分*5)1.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是什么?)中职《中国汗青》试题2.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创立并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措施有哪些?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推行一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哪些?24.唐太宗励精图治步伐有哪些?这些步伐的实施取得了什么效果?。

中职历史中国史期末试题1

中职历史中国史期末试题1

中职历史中国史期末试题1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首次统一中国?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 被称为“黄帝”、“尧舜”的是哪一位古代君主?A. 周文王B. 商纣王C. 禹D. 刘邦3. 我国第一座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政党是A. 中国共产党B. 中国国民党C. 中国农民党D. 中国青年党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一运动D. 南京条约签订5. 以下哪个不属于“二十四史”?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后汉书》D. 《三国演义》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和长期存在。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以皇帝为中心,将天下土地划分为多个封建领域,领主们分别对领地进行统治,实行世袭制度。

封建社会中,君主是最高统治者,他们掌握所有土地的权力,而领主则依靠掌握的领地和所统治的农民来获取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2. 简述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如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修筑长城等,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

此外,秦朝还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使得国内的交流更加便利。

虽然秦朝存在时间较短,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请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初是由秦朝实行的,但真正得到大规模实施和发展是在隋唐时期。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政府选拔官员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机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科举制度的目的和作用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拔具备才智和能力的人才,为国家政府提供合格的官员。

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使得社会地位低下的平民子弟有机会上升,提高了社会流动性,还间接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中职《历史》期末试题

中职《历史》期末试题

中职《历史》期末试题2019级《历史》2019年秋季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答题卡⼀、请将单选题的标准答案填在对应的题号内(每题2分)⼀、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题)1.促使原始⼈过定居⽣活的根本原因是【A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然环境的优劣C.学会建造房屋的技术D.⽒族公社的形成2.海外华⼈常⾃豪地称⾃⼰为“炎黄⼦孙”,是因为【B 】A.华⼈是黄⽪肤的黄⾊⼈种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C.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D.海外华⼈散居世界各地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分封制的主要⽬的是【B】A.保证国家的财政收⼊B.巩固周王的统治C.分割诸侯的兵⼒D.保证国家的兵源4.如果拍摄⼀部关于尧、舜、禹时期的电影,能够出现的情节是【B】A.舜建⽴中国历史上第⼀个王朝B.年⽼的舜把部落联盟⾸领的位置禅让给禹C.尧通过世袭制成为部落联盟的⾸领D.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禹治⽔的⼯作5.西晋时期导致⼤批中原民众纷纷南迁的原因不包括【 D 】A.西晋的皇族内乱B.内迁各族起兵反晋C.北⽅的割据混战D.江南地区风景美丽6.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刘渊⾃认为先祖曾经与汉朝皇帝“约为兄弟”,鲜卑⼈建⽴政权,则奉其远祖为黄帝。

这说明少数民族的內迁加强了【 B 】A.制度认同B.⽂化认同C.习俗认同D.思想认同7.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从正⾳。

其年三⼗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

三⼗已下,见在朝廷之⼈,语⾳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帝改⾰的哪项措施【B 】A.迁都洛阳B.改说汉话C.改穿汉服D.改⽤汉姓8.北魏孝⽂帝改⾰的根本⽬的是【 D 】A.恢复北⽅农业⽣产B.促进北⽅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学习汉族⽂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9.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的是【D 】A.⿇痹⼈民B.发展⽯窟艺术C.扩⼤寺院势⼒D.维护封建统治10.以下哪⼀⽯窟与莫⾼窟、龙门⽯窟与麦积⼭⽯窟共称为“中国四⼤⽯窟”【 A 】A.云冈⽯窟B.天龙⼭⽯窟C.剑川⽯窟D.柏孜柯⾥克⽯窟11.20世纪90年代,在陕西章台出⼟了⼀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等县名。

高职高专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职高专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职高专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A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高炽答案:A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清朝的皇帝?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康熙D. 乾隆答案:A5. 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答案:B6.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凡尔赛条约D. 九国公约答案:A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8. 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A. 1943年B. 1944年C. 1945年D. 1946年答案:C9. 新中国成立的日期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康乾盛世D. 永乐盛世答案:ABCD2. 下列哪些事件是明朝时期的?A. 郑和下西洋B. 戚继光抗倭C. 张居正改革D. 康熙平定三藩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清朝的皇帝?A. 顺治B. 康熙C. 乾隆D. 嘉庆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A. 五四运动B. 土地革命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成就?A. 两弹一星B. 改革开放C. 载人航天D. 一带一路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中职中国历史期末试题

中职中国历史期末试题

;.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中国历史》17级4班卷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考核类型:考试本试卷共三大题,共 4 页,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60 分)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遗迹”的活动,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舜.B.禹C.尧D.炎帝3.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A、晚500年B、早5000年C、晚5000年D、早500年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A、曹操B、孙权C、周瑜D、诸葛亮5.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儒家 B.法家C.墨家 D.兵家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秦朝 B、夏朝C、商朝 D、西周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8.“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个节日?()A、端午节B、中秋节C、春节D、元宵节9.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A. 八旗制度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1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荷兰D. 英国11.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是因为明朝政府()A、废除行中书省B、设立锦衣卫C、设立军机处D、实行八股取士1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13、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15、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6、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抗日战争17.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政策与优惠措施()。

中专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专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专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改进的?A. 蔡伦B. 毕升C. 张衡D. 祖冲之答案:A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什么?A. 开皇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永徽之治答案:C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焚书坑儒”事件有关?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探险答案:B6.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康熙、雍正B. 康熙、乾隆C. 乾隆、嘉庆D. 雍正、乾隆答案:B7.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史记》B. 《资治通鉴》C. 《汉书》D. 《后汉书》答案:A8.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安史之乱”无关?B. 史思明C. 李隆基D. 杨玉环答案:D10.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郑国C. 王景D. 李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鱼”之称的是________。

答案:西施2.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魏、蜀、________。

答案:吴3.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李渊4.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的是________。

答案:张仲景5.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的是________。

答案:孙武6. 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____。

答案:杜甫7.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是________。

答案:王羲之8. 我国古代著名的画家,被誉为“画圣”的是________。

021-2022年第二学期中职历史期末考试每题1分(第63题

021-2022年第二学期中职历史期末考试每题1分(第63题

021-2022年第二学期中职历史期末考试每题1分(第63题1、“在这一页,我看见布衣毕昇……灵感的火烧烤胶泥,字模和铁板婀娜多姿,一页纸到十万页纸,鲜活的字时刻跃动。

”这首现代诗歌体现的宋代科技创新是()[单选题] *A.罗盘的应用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正确答案)D.火药的发明2、4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单选题] *A. 宋B.元(正确答案)C.明D.清3、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单选题] *A. 日军屠杀旅顺居民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C. 柳条湖事件D. 南京大屠杀(正确答案)4、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单选题] *A. 辽沈战役B. 渡江战役(正确答案)C. 淮海战役D. 平津战役5、80.宋代开封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秀、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

上述材料说明,开封的商业活动[单选题] *A.有固定的商品交易场所(正确答案)B.受到大相国寺的控制C.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D.不受时间的限制6、87.李白诗中“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情景,最能反映唐朝社会风尚的()[单选题] *A.浪漫B.强盛C.封闭D.开放(正确答案)7、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正确答案)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8、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的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17级4班卷别:(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核类型:考试
本试卷共三大题,共 4 页,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60 分)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遗迹”的活动,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县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
A.舜.
B.禹
C.尧
D.炎帝
3.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晚5000年
D、早500年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
A、曹操
B、孙权
C、周瑜
D、诸葛亮
5.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A.儒家 B.法家C.墨家 D.兵家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
、秦朝 B、夏朝C、商朝 D、西周
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
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这是宋代人在
过哪个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9.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
A. 八旗制度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1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
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线
11.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
A、废除行中书省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军机处
D、实行八股取士
1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13、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15、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
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6、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抗日战争17.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政策与优惠措施()。

A. 广东广西
B.广东海南
C. 广东福建
D. 福建浙江18.20世纪70年代,标志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的是()。

A. 中美正式建交
B. 乒乓外交
C. 尼克松访华
D.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这种新生活的出现归功于()。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大跃进运动
D.三大改造
20.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下列哪一问题提出来的()。

A. 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钓鱼岛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2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写出下图中它们的名称。

上图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分)
表现的是哪个朝代在哪个领域的成就?(6分)
22.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其中有请为下列人物图片找出他们各自的介绍语,(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到横线上)(6分)
A.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B.东汉末年医学家,曾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C.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经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

图1是________________
图2是_________________
图3是_______________
2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1)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8分)
A.民报 B.江南制造总局C.新青年(青年杂志)D.康有为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 _ ____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
(2)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①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6分)
“师夷长
技”
→维新变法→→
②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24.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8分)
(1)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___________制度。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的___________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3)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超额完成;1954年颁布第一部《___________》
(4)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__,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