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三章 混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单纯用静电作用来说明在水溶液中投加混凝剂使胶粒 脱稳的胶粒、混凝剂和水溶液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的综合 现象。
第三章 混凝
14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2)吸附电中和
利用胶粒表面对异 号离子、胶粒、链状 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 位的强烈吸附作用, 中和电位离子所带电 荷,减少静电斥力, 降低电位,使胶体脱 稳和凝聚。
Schulze-Hardy(叔采—哈代)法则:不同电解质压缩双电层 的作用不同,浓度相同时,电解质离子的凝聚能力随离子价的 增高而显著增大,见下表。使负电荷胶体脱稳所需不同价态正离子 的浓度之比为:[M+] :[M2+]:[ M3+]=1:[1/2] 6:[1/3] 6
第三章 混凝
13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生活污水:有效除磷(采用的混凝剂有铝盐、三价铁盐和石灰等)
城市污水二级强化处理脱氮除磷的主要技术之一,可以弥补生物法 难以实现磷的达标排放的缺陷。
污泥调理:用于污泥脱水前的浓缩过程,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生化污泥含水率高且脱水困难,污泥调理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 污泥调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调理、物理调理、化学调理和物理调理 联用、微生物絮凝调理技术。
胶体粒子(即电中性的胶团)=胶粒+扩散层 例如氢氧化铁胶体粒子:
第三章 混凝
8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胶体保持稳定的原因: (1)同性胶体微粒之间的静电斥力; (2)胶粒和反离子的水化作用。
胶体因ζ电位降低或消除,从而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 稳。脱稳的胶粒相互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 未经脱稳的胶体通过高分子架桥作用形成大的颗粒,称 为絮凝。
(2)力学性质
主要是指胶体的布朗运动,是由于水分子处于热运动状态 不断运动并撞击这些胶体颗粒而使其所作的一刻不停的不 规则运动。这是胶体颗粒不能自然沉淀的原因之一。
(3)表面性能
胶体颗粒微小,故其比表面积大,从而使胶体颗粒具有强 烈的吸附能力和水化作用。
(4)动电现象
在外加电位差的作用下胶体溶液系统内固相与液相间产生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1)压缩双电层
4q /
利用电解质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消除静电排斥能峰, 使胶体脱稳聚和。
➢ 反离子的静电斥力和浓度扩散力压缩扩散层
第三章 混凝
(b) 胶粒势能曲线
11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加电解质后胶粒带电现象
第三章 混凝
12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1)压缩双电层机理
适用范围:非离子型或带同 电号的离子型高分子的絮凝 现象。
既可自成独立的处理系统,又可与其它单元过程组合,作为 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理过程。
例如城市污水一级强化混凝处理后,即可达排放要求。
第三章 混凝
3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本章主要内容
3.1 胶体结构及其脱稳机理 3.2 混凝剂与助凝剂 3.3 影响混凝的因素 3.4 混凝设备 3.5 混凝应用实例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混凝的应用、常用混凝
在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胶体脱稳、凝聚和絮凝的整个 过程统称为混凝。
第三章 混凝
9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不同的化学药剂能使胶体以不同的方式脱稳、凝聚或絮凝。 混凝机理包括: ➢ 压缩双电层 ➢ 吸附电中和 ➢ 吸附架桥 ➢ 沉淀物网捕
第三章 混凝
10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第三章 混凝
1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废 水 分 散 体 系
什么是 混凝?
胶体和细微悬浮物 为
什么要概用混述凝处理 ?
真溶液 胶体溶液
悬浮液
………………………… … … … … … … … … … …v …………………………
10-10 10-9 10-7
10-4
吸附 离子交换
膜分离
混凝后 固液分
剂及其影响因素、混凝设备及其设计计算。
第三章 混凝
4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 胶体结构及其脱稳机理
3.1.1 胶体的特性 3.1.2 胶体的结构及其ζ电位 3.1.3 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机理
第三章 混凝
5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1)光学性质
3.1.1 胶体的特性
即胶体在水溶液中能引起光反射的性质——使水质混浊。
相对移动,证明胶体微粒带电。同性相斥,不能聚合。
第三章 混凝
6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2 胶体的结构及其ζ电位
胶体结构很复杂,它是由胶核、 吸附层及扩散层三部分组成。
总电位(或ψ电位)
ζ电位:由于胶粒表面剩余电荷导
致胶粒表面与溶液主体之间产生的 电位差。又称为电动电位或界面动 电位。
胶体的双电层 电位离子层— 总电位。 反离子层:—
双电层的外层。
第三章 混凝
4q /
q——胶体粒子的电动电荷密 度,即胶粒表面与溶液 主体间的电荷差
δ——扩散层厚度,cm; ε——水的介电常数,其值随
水温升高而减小。
7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氢氧化铁胶体的结构
胶粒=胶核+吸附层 胶粒带电=表面电荷总数-反离子吸附层所带电荷
可解释电解质投量过多时, 使胶粒发生再稳定现象, 使混凝效果反而下降。
第三章 混凝
15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3)吸附架桥
• 利用高分子的吸附架桥能 力,将多个杂质颗粒吸附 在一起,形成大絮体下沉。
吸附作用力:包括各种物理 化学作用,如静电引力、范 德华力和氢键力等,这取决 于聚合物同胶粒表面二者化 学结构的特点。
压缩双电层机理的适用范围
特别适用于无机盐混凝剂所提供的简单离子的情况。Eg. 港湾处泥沙沉积现象。
机理的缺陷
理论上应是在等电状态下混凝效果最好,但实际上ζ电 位往往大于0。
溶液中超额的反离子进入扩散层,出现胶粒电荷改变 符号而使胶粒重新稳定的情况,见下页图。如三价铝 盐或铁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效果反而下降。
离
粒度(m)
沉淀/气浮 或过滤法
混凝澄清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胶体 和细微悬浮物凝聚为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
第三章 混凝
2
水污染 控制工பைடு நூலகம்Ⅰ
混凝有什么作 用?
概述
工业废水:去除废水的悬浮物(浊度)、色度、油份、COD,
以及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
第三章 混凝
14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2)吸附电中和
利用胶粒表面对异 号离子、胶粒、链状 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 位的强烈吸附作用, 中和电位离子所带电 荷,减少静电斥力, 降低电位,使胶体脱 稳和凝聚。
Schulze-Hardy(叔采—哈代)法则:不同电解质压缩双电层 的作用不同,浓度相同时,电解质离子的凝聚能力随离子价的 增高而显著增大,见下表。使负电荷胶体脱稳所需不同价态正离子 的浓度之比为:[M+] :[M2+]:[ M3+]=1:[1/2] 6:[1/3] 6
第三章 混凝
13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生活污水:有效除磷(采用的混凝剂有铝盐、三价铁盐和石灰等)
城市污水二级强化处理脱氮除磷的主要技术之一,可以弥补生物法 难以实现磷的达标排放的缺陷。
污泥调理:用于污泥脱水前的浓缩过程,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生化污泥含水率高且脱水困难,污泥调理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 污泥调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调理、物理调理、化学调理和物理调理 联用、微生物絮凝调理技术。
胶体粒子(即电中性的胶团)=胶粒+扩散层 例如氢氧化铁胶体粒子:
第三章 混凝
8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胶体保持稳定的原因: (1)同性胶体微粒之间的静电斥力; (2)胶粒和反离子的水化作用。
胶体因ζ电位降低或消除,从而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 稳。脱稳的胶粒相互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 未经脱稳的胶体通过高分子架桥作用形成大的颗粒,称 为絮凝。
(2)力学性质
主要是指胶体的布朗运动,是由于水分子处于热运动状态 不断运动并撞击这些胶体颗粒而使其所作的一刻不停的不 规则运动。这是胶体颗粒不能自然沉淀的原因之一。
(3)表面性能
胶体颗粒微小,故其比表面积大,从而使胶体颗粒具有强 烈的吸附能力和水化作用。
(4)动电现象
在外加电位差的作用下胶体溶液系统内固相与液相间产生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1)压缩双电层
4q /
利用电解质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消除静电排斥能峰, 使胶体脱稳聚和。
➢ 反离子的静电斥力和浓度扩散力压缩扩散层
第三章 混凝
(b) 胶粒势能曲线
11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加电解质后胶粒带电现象
第三章 混凝
12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1)压缩双电层机理
适用范围:非离子型或带同 电号的离子型高分子的絮凝 现象。
既可自成独立的处理系统,又可与其它单元过程组合,作为 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理过程。
例如城市污水一级强化混凝处理后,即可达排放要求。
第三章 混凝
3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本章主要内容
3.1 胶体结构及其脱稳机理 3.2 混凝剂与助凝剂 3.3 影响混凝的因素 3.4 混凝设备 3.5 混凝应用实例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混凝的应用、常用混凝
在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胶体脱稳、凝聚和絮凝的整个 过程统称为混凝。
第三章 混凝
9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不同的化学药剂能使胶体以不同的方式脱稳、凝聚或絮凝。 混凝机理包括: ➢ 压缩双电层 ➢ 吸附电中和 ➢ 吸附架桥 ➢ 沉淀物网捕
第三章 混凝
10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第三章 混凝
1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废 水 分 散 体 系
什么是 混凝?
胶体和细微悬浮物 为
什么要概用混述凝处理 ?
真溶液 胶体溶液
悬浮液
………………………… … … … … … … … … … …v …………………………
10-10 10-9 10-7
10-4
吸附 离子交换
膜分离
混凝后 固液分
剂及其影响因素、混凝设备及其设计计算。
第三章 混凝
4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 胶体结构及其脱稳机理
3.1.1 胶体的特性 3.1.2 胶体的结构及其ζ电位 3.1.3 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机理
第三章 混凝
5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1)光学性质
3.1.1 胶体的特性
即胶体在水溶液中能引起光反射的性质——使水质混浊。
相对移动,证明胶体微粒带电。同性相斥,不能聚合。
第三章 混凝
6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2 胶体的结构及其ζ电位
胶体结构很复杂,它是由胶核、 吸附层及扩散层三部分组成。
总电位(或ψ电位)
ζ电位:由于胶粒表面剩余电荷导
致胶粒表面与溶液主体之间产生的 电位差。又称为电动电位或界面动 电位。
胶体的双电层 电位离子层— 总电位。 反离子层:—
双电层的外层。
第三章 混凝
4q /
q——胶体粒子的电动电荷密 度,即胶粒表面与溶液 主体间的电荷差
δ——扩散层厚度,cm; ε——水的介电常数,其值随
水温升高而减小。
7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氢氧化铁胶体的结构
胶粒=胶核+吸附层 胶粒带电=表面电荷总数-反离子吸附层所带电荷
可解释电解质投量过多时, 使胶粒发生再稳定现象, 使混凝效果反而下降。
第三章 混凝
15
水污染 控制工程Ⅰ
3.1.3 胶体的脱稳与凝聚机理
(3)吸附架桥
• 利用高分子的吸附架桥能 力,将多个杂质颗粒吸附 在一起,形成大絮体下沉。
吸附作用力:包括各种物理 化学作用,如静电引力、范 德华力和氢键力等,这取决 于聚合物同胶粒表面二者化 学结构的特点。
压缩双电层机理的适用范围
特别适用于无机盐混凝剂所提供的简单离子的情况。Eg. 港湾处泥沙沉积现象。
机理的缺陷
理论上应是在等电状态下混凝效果最好,但实际上ζ电 位往往大于0。
溶液中超额的反离子进入扩散层,出现胶粒电荷改变 符号而使胶粒重新稳定的情况,见下页图。如三价铝 盐或铁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效果反而下降。
离
粒度(m)
沉淀/气浮 或过滤法
混凝澄清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胶体 和细微悬浮物凝聚为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
第三章 混凝
2
水污染 控制工பைடு நூலகம்Ⅰ
混凝有什么作 用?
概述
工业废水:去除废水的悬浮物(浊度)、色度、油份、COD,
以及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