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嗓音疲劳及发声技巧
教师讲课发声技巧
教师讲课发声技巧教师讲课发声技巧一、前言作为一名教师,讲课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而发声技巧则是影响我们讲课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口腔呼吸、声音调节、语速控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提高教师讲课的发声技巧。
二、口腔呼吸1. 均匀呼吸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均匀的呼吸。
不要急促地喘气或者长时间屏住呼吸。
这样会导致嗓子干燥和疲劳。
2. 鼻子呼吸鼻子是人体最自然的呼吸方式之一,它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保护喉咙和肺部。
因此,在讲课时应尽量通过鼻子进行深度呼吸。
3. 口腔湿润保持口腔湿润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通过多喝水或含糖果等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
三、声音调节1. 音量控制在大型教室或者嘈杂的环境下,教师需要通过调节音量来保证学生听清自己的讲解。
但是,过大的音量会导致声带疲劳,过小的音量则会影响学生听课效果。
因此,在讲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音量。
2. 音调控制不同的语气和声调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高亢的语气可以表达激动和兴奋,低沉的语气则可以传达沉思和思考。
因此,在讲课时应根据内容和情感需要适当调整声调。
四、语速控制1. 适当放慢语速很多教师在讲课时会因为紧张或者兴奋而加快语速。
这样会使得学生难以跟上自己的思路,并且容易产生疲劳感。
因此,在讲课时应尽量放慢语速,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去消化自己所说的内容。
2. 适当加快语速虽然放慢语速有利于学生理解自己所说的内容,但是如果一直保持缓慢而单调的语速,会使得学生产生无聊和厌烦的感觉。
因此,在讲课时也应适当加快语速,增加一些节奏感和变化性。
五、姿势控制1. 身体姿势教师的身体姿势也会影响到讲课效果。
例如,站姿应该保持挺胸抬头、两脚分开等基本要求。
这样可以增加自信心和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声音的发挥。
2. 手部动作手部动作也是教师讲课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手势来强调重点、引导学生注意等。
但是,在使用手部动作时要注意不要过于夸张或者干扰学生视线。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简介:教师是需要常常使用嗓音的职业,因此保护和保养嗓音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师的嗓音保健和发声技巧,帮助教师提高声音的韵律和表达力,保持嗓音的健康。
一、嗓音保健: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保持身体健康:及时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避免过度使用喉部。
3.喝足够的水:喉部需要足够的水分来保持滋润,每天饮用充足的水量可以防止声带干燥。
4.避免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会对喉部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
5.避免吃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喉部黏膜,建议避免食用过多。
6.放松喉部:定期进行喉部放松训练,例如发出"哈"的声音,帮助减轻喉部压力。
二、发声技巧:1.呼吸训练:教师应当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用腹部肌肉控制呼吸,而不是用胸部。
深呼吸可以有效地增加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
2.发声姿势:教师应保持正确的站姿,挺胸抬头,放松颈部和肩膀。
使用腹部肌肉发声,而不是用喉部或咽部。
3.训练发音和发声:教师应定期进行发音和发声训练,如练习清晰的发音和正确的音调。
可以参加口语培训班或请教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4.控制音量和节奏:教师需要学会控制音量和节奏,根据需要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速度。
不要用过大的力气讲话。
5.注重声音的质感:教师可以通过为自己的声音增加一些个人特色,如改变音调、改变音色、加强共鸣等,使声音更具表现力和魅力。
三、日常注意事项:1.避免大声喧哗和长时间连续讲话。
2.在嗓音疲劳时,休息片刻,并用温水漱口。
3.不要过度使用喉部,注意调整呼吸和发声的平衡。
4.注意声音的维护和保护,不要剧烈用力咳嗽或清喉。
5.做嗓音保养操:例如舌头上下左右擦拭牙齿、缓慢大声唱歌、嘴巴做放松舌头的运动等。
总结:教师是嗓音使用频率较高的职业,因此保护嗓音十分重要。
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适量的锻炼和娱乐等,可以帮助教师保持嗓音的健康。
教师科学发声方法与训练
教师科学发声方法与训练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教师科学发声方法与训练,那么知道教师发声都有哪些发声训练方法?下面是店铺!那么就让小编我来教你几招有效的方法吧!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教师科学发声训练方法发声,动物的本能。
为了群体的生存、发展、延续、壮大,招朋引伴它们的发声,位置、及气息的运用都是符合自然规律,。
所以是最科学的。
首先人也是动物,人很多符合自然规律的东西,在社会、文化、科学的发展中,本能的东西退化了。
如对灾害的感知能力,唐山大地震许多动物出于本能都有所表现,就连鱼也是如此。
人就没有预测到。
人类的发声也是如此,随着后天语境的改变而改变了力量与发声点平衡正确位置。
我们汉语是四声:阴平、阳平、上(尚)声、去声。
唐代分平、仄。
要想歌唱得好位置正确,必须回归到符合自然的科学的发声位置,0一5个月的婴儿哭声就是最科学的,全球不管黑人、白人、黄种人、红种人在这一节段时发声都是科学的,找回科学发声的方法,叫“回归法”。
首先要从形体开始煅练:五句话,十个字:稍息、提肛、垂闾、收腹、挺胸。
成为自已的习惯动作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大约需要20天左右。
人用于发声共五个腔体,腹腔,力量的源泉。
胸腔、咽腔、口腔、头腔、共鸣腔。
可以调节的只有口腔和咽腔。
首先从口腔开始以下颌为基准向后仰头张咀使下颏骨充分打开下陷一个坑就到位了。
口腔内部打开:把舌头吐出然后卷起收回,舌尖放在下唇上面(要点),舌面下凹。
然后检查下颌的疙瘩肌由是否放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炼成为自已的习惯动作,这就是口腔打开的方法。
大约10一20天左右。
然后训炼咽腔打开,在口腔打开的基准础上口鼻同时深深吸气,敝住把喉位下拉,每天45分钟,一个课时,分三份,早、中、晚各15分钟能达到一口气一分钟以上最好,经过长期训练,大约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喉位就可稳定的站在索骨窝的上方了,记住舌尖一定放在下唇上方,以舌尖为圆心,舌根向下画圆!这样咽腔就成简状,完全打开了,与胸腔贯通。
教师保护嗓音方法
教师保护嗓音方法(一)、教师每天的饮水量一定要充足,以保证声带表面形成正常的湿润状态,不干燥。
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抗病水平,预防呼吸道疾病,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是预防一切疾病的根本,所以教师嗓音病的预防也应该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
运动之余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让劳累一天的发声器官功能得以恢复。
(二)、教师最好忌烟酒,忌食辛辣或过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用嗓后立即进食过热、过冷饮食,注意饮食。
多喝温开水,避免饮用酒精和咖啡;(三)、避免滥用嗓音,不要长时间过度用嗓,要擅长调解自己的情绪,对待学生出现错误或与同事意见分歧时,不要大声呵斥、激烈争吵。
这样做不但有利于避免嗓子的过度使用,还能够使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须知一个平和的心态是保持健康身体的关键所在。
平时注意讲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尽量平和说话。
需要大声说话能够使用扩音器来协助。
平时可常用些润喉含片来刺激唾液分泌。
生活中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持口腔清洁,不妨多喝一些胖大海泡的茶。
不要过多地清嗓子。
因为当做这种动作的时候,气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
假如觉得喉咙难受,那么就小口地饮水或是吞咽。
但假如必须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医生检查一下,也许是反流性疾病、过敏症等疾病在作怪。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声音嘶哑,其共同的特点都伴有声带及周围组织的充血、肿痛,以下方法疗效较佳。
1、拌吃银耳,将银耳先洗净浸泡,撕成块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凉开水漂洗,之后加醋拌吃,每日两次,食量不限,2日后即可好转。
2、拌吃芹菜。
把芹菜洗净,切后,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2次。
3、饮浓凉茶水。
将茶叶25克用开水冲一大杯浓茶水,冷却后经常饮入。
4、风油精吸人。
将风油精倒在洁净的手帕上数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5、冷敷脖颈。
用冷水或冰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上,20分钟左右,每日3-4次。
教师职业病-嗓音疾病保健
教师职业病-嗓音疾病保健一、嗓音疲劳嗓音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的现象称为嗓音疲劳。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保护机体不受损害,是一种要求休息的信号。
嗓音疲劳后适当休息,得到恢复,则有锻炼的意义;疲劳过度则产生嗓音疾病。
治疗轻度嗓音疲劳一般不须处理,也可以用一些胖大海、石斛之类中药泡茶饮服。
重度嗓音疲劳则应服用中药茶剂或响声丸,也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b、c、e之类,以加强营养。
预防保健1、用嗓应量力而行,避免用嗓过度,出现轻度嗓音疲劳,就应当声休。
2、在嗓音疲劳时尤其要注意冷暖气候变化,防止感冒。
3、用嗓后宜饮热茶,忌冷饮,亦忌辛辣或过咸的饮食。
4、在喉部作一些保健按摩,例如上下轻按人迎穴,每次数十下,每日1-2次,可促进气血流通,消除嗓音疲劳。
急性喉炎是喉部粘膜的急性普通炎症,有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表现。
好发于冬春季及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
治疗中医治疗:(1)风寒型:不发热,粘膜充血不明显,口不渴,舌苔薄白,用六味汤:荆芥、防风、枯梗、僵蚕、薄荷、甘草;(2)风热型:粘膜充血,口微渴,舌边尖红,或伴发热,用桑菊饮。
西药可用抗生素口服、注射或雾化吸入。
预防保健1、声休很重要。
最好禁声3-5天,至少应避免大声讲话和连续讲话。
用耳语声发音也不能让声带得到休息,所以也不是好办法。
2、若用棉花或橡皮塞塞住外耳道,会使患者讲话声音减小。
3、宜多饮开水。
畏寒而不发热者,可以饮生姜汤,发汗而减轻病情。
4、空气宜温暖湿润。
干燥寒冷的空气不利于本病康复,但温度太高也不好。
慢性喉炎是指喉粘膜长期的炎症。
一般包括慢性单纯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和慢性萎缩性喉炎。
声带水肿、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及室带肥厚者,亦可属慢性喉炎范畴,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一般另列专节论述。
(一)慢性单纯性喉炎大多由于急性喉炎未彻底治愈,迁延日久而转成慢性。
中医认为此属邪毒久留,耗伤肺之气阴,使声带失养的结果。
预防保健声休:急性发作时禁声,平时适度发声。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旨在提高发音质量、减少声音疲劳并增强声音的持久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训练方法: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是良好发声的基础。
教师需要学会腹式呼吸,通过放松腹部肌肉来吸气,然后通过控制腹部肌肉来呼气。
这样可使气息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发音的清晰度和持久性。
发音器官训练:包括舌部、唇部、下巴和喉咙等部位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绕口令、朗读诗歌、模拟讲话等方式来锻炼这些部位,以改善发音和语言流畅度。
声乐训练:通过学习和练习歌唱,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气息控制和发音技巧。
声乐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嗓音的音色和表现力,还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和教学能力。
要保持教师嗓音的优良状态,以下是一些关键部位的保养建议:喉部:保持喉部放松,避免过度用嗓。
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适当的语调、音量和合适的说话方式来降低声带压力。
口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洁牙。
练习打开口腔、抬起软腭等有助于改善发音的动作。
鼻子:注意鼻腔清洁,避免鼻音过重。
教师可以通过捏鼻翼、按摩鼻梁等方式来保持鼻腔通畅。
唱歌技巧对于教师嗓音保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唱歌技巧和方法:音域拓展: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假声、混合声等方法来拓展自己的音域,从而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地传达教学信息。
声音控制:教师在唱歌时需要注意控制声音的力度和音色,通过练习轻唱、弱唱等方式来保护声带,避免声音疲劳。
呼吸运用:唱歌时需要合理运用气息,练习气息控制和呼吸技巧,从而更好地支持发声。
表情放松:教师需要保持放松的面部表情,尤其是喉咙部分的肌肉,以减轻声音紧张和喉咙疲劳。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护教师嗓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呼吸训练、发音器官训练和声乐训练等方法,教师可以学会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声音;通过保养措施和唱歌技巧的学习,教师可以保持嗓音的良好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希望本文能够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发声训练和保养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传道授业。
教师嗓音训练技巧
教师嗓音训练技巧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需要用自己的声音来传达知识和信息。
因此,教师的嗓音训练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嗓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同时也可以保护教师的嗓子,避免嗓子疲劳和损伤。
下面是一些教师嗓音训练技巧,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1. 做好嗓子的保护工作教师的嗓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需要做好保护工作。
首先,要保持嗓子的湿润,可以多喝水或者用含水量高的水果来保持嗓子的湿润。
其次,要避免吸烟和喝酒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会对嗓子造成伤害。
最后,要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或者说话,这样容易导致嗓子疲劳和损伤。
2. 做好嗓音的训练教师的嗓音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首先,要进行嗓音放松训练,可以通过深呼吸、舌头操等方式来放松嗓子。
其次,要进行嗓音强化训练,可以通过唱歌、朗读等方式来强化嗓音。
最后,要进行嗓音调节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发音、语调等方式来调节嗓音。
3. 做好口齿训练教师的口齿清晰度也非常重要,因为学生需要听懂教师的讲解才能更好地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口齿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发音、语速等方式来提高口齿清晰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练习口语表达、语言组织等方式来提高口齿能力。
4. 做好声音的控制教师的声音控制也非常重要,因为声音的大小和音调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声音控制训练,可以通过练习音量、音调等方式来控制声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练习口齿训练来控制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5. 做好声音的呼吸教师的声音需要通过呼吸来产生,因此呼吸也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进行呼吸训练,可以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方式来提高呼吸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练习口齿训练来控制呼吸,使声音更加自然和流畅。
教师的嗓音训练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进行训练。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嗓音训练,提高自己的嗓音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保养和使用嗓音
从 事教育工作 的一线老师 ,比从事 其 他职业的人员 ( 除少数播 音员之外 ) 用
二、 音色训练
音 色训练就是让 声音有一定 的 “ 凝 聚力 ” ,即我们 在声乐 课 中常说 的 “ 亮 点 ” 声音越集 中, 。 穿透力就越 强 , 这样 的 声 音不 但节省讲话气力 , 而且 音色明亮 、 圆润 、 优美 , 吐字会更加清晰 、 自然 。音色 训 练的具体练 习方法 是 :将脸部肌 肉微 微 抬起 , 将腰 腹送 出 的气息 向一个 “ ” 点 上输送 。 这个 “ 似乎 “ 在鼻端前方 , 点” 挂” 当开 口讲话 时 , 每一个字 、 每一句话都 朝 着这个 “ ” 点 用力 , 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 用
3 S薯
肚 皮 说 话 , 眉 心 出 声 ” 声 音 的穿 透 力 在 , 和 扩 展 度 是 由点 及 面 的 。
有利于 口腔共 鸣的合理应用 ,而且能协 调解决嗓音毛病 , 获得优美的声音。
嗓频率相对 都要高 。由于许多教 师驾驭
自己嗓音的能力 和意识较弱 ,对科 学的 发声方 法不甚 了解 ,嗓音训练不够科 学
启 迪智 慧 、 流 情 感 最 重要 的 手段 之 一 。 因此 , 嗓 音 病 变 高发 群 体 的教 师 队伍 当 中 , 交 在 掌握 正 确 的 发 声 技 巧 及 科 学的 嗓 音 保 健 方 法
是 很 有 必要 的 。拥 有 良好 和 持 久的 发 声 机 能 , 搞 好 教 育教 学 工作 的前 提 和 保 障 。 是
能永葆嗓音的 艺术青春 。
参考文献 :
【 唐 ) 安节. 1 】( 段 乐府 杂 录 [ . 海 : M] 上 古典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要说教师用嗓,很多老师都有过嗓子疲劳的感受,这个方面是因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量大,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和我们老师都不太熟悉准确的用嗓方法相关,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处于一种声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因为我们错误的靠喉咙用力挤压而导致的,我们之所以要靠挤压喉咙获得冲击声带发声的力量,最根本的是呼吸方法不对,用专门的声乐术语说就是“不会用气”,我们一般情况下用的是胸式呼吸法,用这种呼吸法吸入的气,又浅又没有力度,长的句子坚持不了,大的声音也发不出,为了强行提升音量,我们只能用力挤压嗓子以使声带紧绷,这样就很容易使嗓子疲劳,也难怪老师们连上两三节课嗓子就开始难受了,而准确的呼吸方法应该和唱歌的呼吸方法一样,即用“胸腹式呼吸”,我们传统的称呼叫“用丹田之气”,我们能够用咳嗽、清嗓子这样的体验一下,我们在咳嗽、清嗓子的时候,常常感觉腰部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胸腹式呼吸”的准确状态,在这样的呼吸状态下,我们吸的气量足力大,用丹田之气发声,我们的声带就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声带就不会轻易感受到疲劳了,在华师音乐系学习的时候,教我们声乐的是一位60多岁的女教授,她让我们模仿狗喘气的动作,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胸腹式呼吸的感觉了,她还让我们反复从闻花香、打喷嚏等常见生活现象中体验这种呼吸方法。
我们有些人在唱歌的过程中,如果一换气就肩膀往上一提,那这样的呼吸方法就明显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在说话唱歌的过程中始终感到腰部的膨胀感,那么,你就已经掌握了准确的呼吸方法了。
那么,如何保护嗓子呢?我的体会是,嗓子疲劳后千万不要喝冷水吃冷饮,也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茶叶不是护嗓的好东西,里面的茶碱对嗓子绝对是有害的,大家能够多喝清热解毒的茶饮如菊花茶、甘草茶,还要防止嗓子受凉,冬天的早晨不要在室外练声。
嗓子自我保健最重要邹医生说,教师易患咽喉疾病,除了用嗓过多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保健知识,不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嗓子,经常是讲话过多,过长,太大声,这极易造成声带损伤。
浅谈教师保护嗓子的科学方法和原则
浅谈教师保护嗓子的科学方法和原则一、正确掌握呼吸、发声与运用共鸣的方法(一)呼吸是教师讲课发声的基础呼吸方法不正确,呼与吸的两组肌肉群的机能将失去平衡,讲课时气息的运用会失去控制,导致呼气的力度与声带闭合的张力失去协调,结果不是“冲气”,就是“漏气”,引起喉头出现“挤”、“卡”现象。
使声带经常受到强烈气流的冲击,造成声带粘膜充血、喉肌疲劳等,极易丧失正常发声的能力。
(二)发声技巧的掌握是教师讲课发声的基本技能发声时声带张力技巧的运用很重要。
控制声带张力是由甲杓肌组和环甲肌组这两组肌肉群相互配合协调来完成的。
由低到高发声,是由“胸声”到“头声”。
教师讲课通常用采用“胸声”发声,这种发声技巧高音很困难,容易喊嗓,嗓子容易疲劳。
如果勉强把高音讲上去,则势必使用强烈呼气,缩紧喉咙,挤压喉头,导致声带充血、水肿,甲杓肌出现无力症状;长期用“头声”讲课,环甲肌会运动过度,喉肌运动动力平衡失调,高音讲课不能持久,低音则空洞无力,易引起声带病变。
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说话声音暗淡、无力、嘶哑就是日常生活讲话和长期讲课不讲究方法的缘故。
(三)要重视调节共鸣方法教师讲课避免喉头发声,重视共鸣腔体的联合应用。
因为共鸣腔体是随着发声需要而调节其形状、大小、长短的,并产生过滤、共鸣和扩大。
若将可变共鸣腔体调节得太宽太短,会失去与声带阻抗声音的作用,声带的负担加重。
二、合理安排用嗓时间(一)教师讲课说话要做到有节制,不搞疲劳战术,要劳逸结合,不超过声带负荷量。
如果讲课说话无节制,声带就会疲劳。
教师对讲课用嗓的科学性缺乏了解,时间久了极易使声带疲劳过度,引起嗓音病变。
因此,教师合理安排讲课时间十分重要。
(二)滥用嗓子是青年人的弊病。
易于激动的人容易出现大喊大叫、哭天喊地、与人争吵的现象;球迷的助威呐喊,朋友聚会猜拳,集会口号,狂欢疾呼等都超出了声带的承受能力,属于不节制的用嗓范围。
容易引发声带嘶哑、充血和水肿,甚至声带出血,出现喉炎症状,使咽喉肿痛,不能发声。
教师上课保护自己嗓子好方法
教师上课保护自己嗓子好方法教师上课保护自己嗓子好方法教师怎样保护嗓子一位普通教师每天要上课三至六节课,经常大量讲话,经年累月,很少有声带不损伤的。
如果再加上抽烟、环境污染等因素,情况就更严重了。
而老师的职业靠喉咙来执行教职,应小心保护喉咙,才不致造成伤害。
保护喉咙要多管齐下:一、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放松肩膀、注意呼吸的状态,以最适合自己的频率来讲话。
二、改变教学方法1.说话速度慢些:一方面可减轻发声器官的运用量,另一方面给学生边听边思考的时机,专家说每分钟约100-150字左右最适合。
2.不要吼叫学生,高音量或成心大笑,那么是种错误用法。
3.上课采互动方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导、综合整理来协助学生学习。
4.以轻松心情,愉快教学,运用班级经营有效方式及良好教学技巧。
5.多运用媒体辅助教学。
6.肢体动作练习、培养。
三、发音器官的调适1.说话一段时间必须休息,是个人体质而言,通常连续说话约15-20分钟,要休息几分钟〔让学生发言或练习〕互为运用。
2.下课时最好不说话为佳,因下课时环境较吵闹,且学生也不易集中精神听讲。
3.每天让发音器官有充分休息。
四、治疗方法1.常吃些滋润喉咙的食品水果如杨桃、梨等中药有胖大海、左手香、宋陈皮〔喉痛泡罗汉果、生鸡蛋加冰糖、松柏叶泡冰糖等,每天早晨、上课时饮〕2.上课时不时备用温开水以润喉,经常以盐水漱口。
下课时因吸入多量粉笔灰尘,要力行漱口。
3.防止感冒,有病痛立即求治。
4.课堂上,有必要可使用扩音器。
5.饭后腹部压力大,呼吸作用难以运作,不宜多发音。
6.生活要有规律,防止熬夜,方能保持声音的完美。
7.运动及运动治疗。
教师的发声技巧及
蔡杰
1
教师讲课累、费嗓的原因
▪不会用气息说话 ▪口腔不能打开 ▪喉部没有放松
2
一、教师的发声技巧及训练
1、口部的灵活训练 2、呼吸训练 3、口腔共鸣调节
3
1、口部的灵活训练
A、口的开合练习 B、咀嚼练习 C、双唇练习 D、舌头练习
4
A、口的开合练习
▪ 张开嘴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 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 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 舌头自然平放。
嗓子不利。
▪ 课前喝足够的水,上课期间尽量不喝 水,如果口渴可少量补充,下课休息 2-5分钟后适量补充。
18
课后磨牙
▪ 舔上腭:口干时用舌头舔上腭,能起到
沟通任督二脉的作用,督脉上升之气化为
津液下降到嘴里可以滋润喉咙。 磨牙:双手拇指贴在太阳穴,双手用力
微微压住太阳穴,有节奏的咬动磨牙,咬 合20次,休息3分钟,再反复3次。这样不 仅能使口水分泌,还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使大脑清晰。
▪ 增加疾病抵抗力
▪ 鲜橙、樱桃、鲜枣、沙田柚、猕猴桃、青 椒等蔬菜水果(富含维C)
▪ 碱性食物
▪ 水果、蔬菜、豆制品、乳制品、海带、菇 类
39
谢谢大家!
40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10
呼吸练习,体会气息位置
▪ 2、深吸慢呼数数字练习 ▪ 吸足气,轻声快速地数数字
“12345678910”,一口气反复数, 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 复数多少次。丹田部分要支持。
11
呼吸练习,体会气息位置
▪ 3、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 轻轻地男发“啊”音,女发
“咿”音。一口气托住,声音 能拉多长拉多长。想象气息流 动发声。
教师怎么护嗓
教师怎么护嗓
一、教师怎么护嗓二、教师喝什么茶护嗓三、教师护嗓食疗偏方
教师怎么护嗓1、教师怎么护嗓
大量用嗓后不要马上喝冷饮。
喝冷饮可使血液循环受阻,不利于疲劳的恢复,大量用嗓后应喝些温开水。
每天的饮水量要充足。
这是保证声带表面形成正常的黏液保护层的基本条件,此保护层就像润滑油一样保护着声带。
避免在运动时大量、高强度的用嗓。
运动时声带肌肉极易疲劳。
加强锻炼身体整个身心健康是嗓音健康的最大保证。
尽量用腹部(即丹田)轻松发声
坚持每天早晚用温盐水漱口,不但有保养嗓子的作用。
可预防咽喉病的作用。
2、教师嗓子易出现咽喉炎
咽喉炎在教师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天都需要讲课,长期过度用嗓再加上经常会在讲课时吸入粉笔浮尘,使嗓子受到刺激,引起咽喉炎症。
由于工作需要,教师会在喉黏膜或关节存在炎症的情况下继续过度发音,并由此导致咽喉疼痛、沙哑、严重时会引发教师长时间无法说话,严重影响教师的生活质量。
但很多老师在出现嗓子沙哑时,往往会选择回家后避免说话以缓解症状,即使出现嗓子疼痛,也都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通常都是靠含几颗润喉片对付过去。
3、教师上课用嗓子的禁忌
不要过度用嗓。
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
如果感觉嗓。
教师嗓音训练技巧
教师嗓音训练技巧
教师的嗓音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好的嗓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的知识。
因此,教师的嗓音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教师嗓音训练的技巧:
1. 坚持口腔保健:教师应该保持健康的口腔,包括刷牙、漱口、保持口气清新等。
这样可以预防喉咙感染和声音嘶哑等问题。
2. 妥善使用嗓子: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嗓子,不要大声喊叫或长时间讲话。
同时,也要避免吸烟和喝酒等不良习惯对嗓子的伤害。
3. 做声带放松训练:教师可以在训练中加入声带放松练习,如唱歌、吟诗等。
这样可以增强嗓子的弹性和耐力,防止喉咙疲劳。
4. 训练发音准确性:教师应该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外语教学的教师。
可以通过模仿母语人士的发音,或者听录音自我纠正发音。
5. 注意语调和节奏:教师应该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掌控,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有节奏感和抑扬顿挫。
可以通过练习朗读、演讲等来提高语调和节奏的掌控能力。
总之,教师的嗓音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必要的任务,教师应该坚持练习和改进自己的嗓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形象。
音乐教师怎样保护嗓子
音乐教师怎样保护嗓子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对于科学用嗓以及嗓音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上保护嗓音的妙方:
1、长时间讲话时,应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湿润。
2、尽量用腹部(即丹田)轻松发声,不要用胸部或绷紧脖子肌肉的方式讲话。
3、不抽烟、喝酒,勿吃辛辣油炸类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巧克力、冷饮等。
4、应避免用力清喉咙、咳嗽等动作。
5、充足的睡眠,就寝之前不要吃太多东西。
6、适当之运动,常保持心情愉快与放松。
7、感冒时应尽量减少说话,此时更须多喝温开水与声带保养。
8、喉糖、罗汉果、枇杷膏或澎大海等,只能稍微缓解症状,不可过度依赖。
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大量喝水,避免饮用酒精和咖啡。
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润声带。
2、不要吸烟,即使是被动吸烟也应该避免,因为吸烟能够明显增加患喉癌的风险。
3、不要过度用嗓。
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
如果感觉嗓子发干或者说话嘶哑,那就停止讲话。
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低声讲话对于保护嗓音来说也是不利的。
4、不要过多地清嗓子。
因为当您作这种动作的时候,气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
5、当您因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哑的时候,尽量不要讲话。
教师发声的方法
教师发声的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可教师最重要的一件武器却被忽视了,这就是教师的嗓子,那么知道教师发声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们减轻对嗓子的疼痛?下面是店铺!那么就让小编我来教你几招有效的方法吧!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教师的嗓音保健方法为加强教师嗓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查清教师嗓音健康状况,宁波市海曙区中医院五年内对31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有1146名教师的发音器官做了认真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有运动性嗓音疾病的共有391人,占34.12%;患有咽炎的303人,占到26.44%,各类学校任课教师发病情况是中学占36.36%,小学占36.8%,幼儿园占35.3%,大学占22.6%;中等专业学校占20.4%各类学校教师运动性嗓音疾病发病率大大高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高出几位甚至几十倍,中、小学教师尤为严重。
他们发病的原因是说话多,声带长期疲劳;其二是发声方法不科学,损伤喉部肌肉;其三:患有其它疾病得不到适当休息,继续用声;其次是嗓音保健不得力,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教师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为我的嗓音想过。
”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说:“我最大的担心是如何在教室里站在一班学生面前。
除了担心自己开始讲话时声音会发颤之外,我几乎没有考虑过我的嗓音。
”一位小学教师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用嗓是否卫生有效,有的时候就是比较干渴,厉害的时候就比较疼,而且有时候会咳嗽,甚至咳个不停。
”这位老师是属于慢性咽炎的症状。
慢性咽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教师和演员等用嗓子比较多的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
教师因为经常要上课,用嗓音时间长,容易疲劳,精神也容易紧张,再有工作的环境又有粉尘的接触,所以对咽部都有刺激,因此教师当中慢性咽炎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
一、嗓音疲劳嗓音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的现象称为嗓音疲劳。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保护机体不受损害,是一种要求休息的信号。
讲课怎样正确的发声-正确的唱歌发声方法
讲课怎样正确的发声|正确的唱歌发声方法你知道讲课的时应该怎样正确发声?下面是!那么就让小编我来教你几招讲课发声的方法吧!希望能帮助到你们!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许多教师声音不洪亮,说话没有底气,经常久而久之,嗓子疲劳,声音嘶哑,那么教师应该掌握哪些发音技术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在这里交流一下。
讲课发声的技巧一:口部训练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
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
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1、口的开合练习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
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
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这个练习还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4、舌头练习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讲课发声的技巧二:气息控制训练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
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
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
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进行呼吸练习的时候,在空腹的时候进行比较好。
练习方法:1、慢吸慢呼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
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
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教师科学用声与嗓音保健
喉部控制
从了解制声机理开始
• 振动——声波
进一步了解喉部结构——顶面
进一步了解喉部结构——顶面
进一步了解喉部结构——侧面
进一步了解喉部结构——正面
喉头相对稳定
• 1、发元音“a”或“i”的延长音,
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
• 端正站立,将双手放在后腰
背处,掌心朝外,手背与背部 相贴。吸气时,体会后背向外 扩张将你的手往外推的感觉。 如果背部紧张,可练习多次, 直到背部放松。
•
• 说话过程中,保证每一句前
的吸气都能体会到后背将双手 向外推的感觉。
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
• 坐姿,重心在臀下当中,躯干略前倾,
• 6、用嗓后宜饮热茶,忌冷饮,亦忌辛辣或
过咸的饮食。
• 7、每天的饮水量要充足。这是保证声带表
面形成正常的黏液保护层的基本条件,此 保护层就像润滑油一样保护着声带。
• 8、不要在靠近空调的地方长时间讲课。此外,环
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干燥、环境粉尘浓度高 等均可降低声带的耐受性,此时也不要用声过度。
还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用红塘水 泡姜片喝,
• .吃罗汉果。可起到清热止咳痰润肺作用。 • 食橄榄。含食,能治喉肿痛,保护声带。 • 吃萝卜。生捣入姜汁,治失音不语。
• 吃杨桃。生津止咳下气,治咽喉炎、口疮,
用鲜果榨汁,慢慢咽服,亦能开音。
• .吃甘蔗。能润燥清肺,治咽喉炎、口疮,
利咽喉。
• 喝胖大海代替茶饮。或选择含胖大海成分
幅大小决定,振幅大,声音强,相 反,则弱。
• 音强和音高有一定连带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可教师最重要的一件武器却被忽视了,这就是教师的嗓子。
教师全部的职业活动,几乎都在讲坛。
教师在工作中几乎一刻都离不开使用嗓子,但与其他经常使用嗓子的专业人员,如演员和歌唱家不同,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有关嗓音保健的培训。
一副好嗓子可谓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钱,但教师的用嗓卫生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如果帕瓦罗蒂嗓子疼,这位世界级的男高音大腕可以取消演出;但教师却没那么幸运,再怎么难受也得熬着,即便声音变得沙哑了,也只当是不可避免的职业病。
殊不知,日复一日的忍受却给教师留下了后患。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詹姆斯·威廉姆斯先生认为:“教师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
”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让未来的教师明白这一点。
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嗓音,就没有工作。
为加强教师嗓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查清教师嗓音健康状况,宁波市海曙区中医院五年内对31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有1146名教师的发音器官做了认真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有运动性嗓音疾病的共有391人,占34.12%;患有咽炎的303人,占到26.44%,各类学校任课教师发病情况是中学占36.36%,小学占36.8%,幼儿园占35.3%,大学占22.6%;中等专业学校占20.4%各类学校教师运动性嗓音疾病发病率大大高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高出几位甚至几十倍,中、小学教师尤为严重。
他们发病的原因是说话多,声带长期疲劳;其二是发声方法不科学,损伤喉部肌肉;其三:患有其它疾病得不到适当休息,继续用声;其次是嗓音保健不得力,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教师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为我的嗓音想过。
”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说:“我最大的担心是如何在教室里站在一班学生面前。
除了担心自己开始讲话时声音会发颤之外,我几乎没有考虑过我的嗓音。
”一位小学教师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用嗓是否卫生有效,有的时候就是比较干渴,厉害的时候就比较疼,而且有时候会咳嗽,甚至咳个不停。
”这位老师是属于慢性咽炎的症状。
慢性咽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教师和演员等用嗓子比较多的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
教师因为经常要上课,用嗓音时间长,容易疲劳,精神也容易紧张,再有工作的环境又有粉尘的接触,所以对咽部都有刺激,因此教师当中慢性咽炎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
一、嗓音疲劳嗓音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的现象称为嗓音疲劳。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保护机体不受损害,是一种要求休息的信号。
嗓音疲劳后适当休息,得到恢复,则有锻炼的意义;疲劳过度则产生嗓音疾病。
嗓音疲劳本身不算疾病,但引起是嗓音疲劳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如果在嗓音发生疲劳后仍不去除,则成为嗓音疾病的病因。
用嗓过度或发声方法不当,在脑力、体力劳动强度较大而休息较少时连续用嗓,容易发生嗓音疲劳。
轻度嗓音疲劳多出现在连续发声时间较长以后,感觉嗓音不清脆,讲话吃力,口咽干燥。
检查声带轻微充血,闭合良好。
休息一天即可恢复,也可以用一些胖大海、石斛之类中药泡茶饮服。
重度嗓音疲劳则应服用中药茶剂或响声丸,也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B、C、E之类,以加强营养。
二、急性喉炎急性喉炎可出现在嗓音疲劳过度以后,往往在用过大的音量突然发音之后,或讲课时间太长以后发生,受凉、烟酒过度、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喉部粘膜发生病细菌感染性炎症。
咽喉部发痒、烧灼感,或疼痛,发音变粗糙、低沉。
严重者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只能耳语。
检查咽部可有充血、水肿。
声带充血、水肿。
若为发声过度引起者,声带往往是部分充血;若用棉花或橡皮塞塞住外耳道,会使患者讲话声音减小。
三、慢性喉炎缩性喉炎。
声带水肿、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及声带肥厚者。
病人常感咽喉不适、干燥、灼热、微痛、刺痒、异物感或颈部紧束感。
晨起较剧烈,常为干咳。
若炎症波及咽鼓管,则有耳鸣或听力减退,蔓延到喉部则出现声嘶。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营养平衡,少吃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食物,因职业要求讲话过多的人,应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高声喊叫,长时间讲话后不要马上吃冷饮,平时还要注意休息。
如患了咽炎,应及时治疗,不应认为是小病而忽视治疗,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教师的发声技巧: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语音准确清晰响亮圆润,并具有一定的魅力。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都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一些教师,一两堂课下来就感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气喘吁吁,有的教师,人未老,声先衰,尽管知识丰富,却有口难开,这都是由于不懂得科学的发声技巧所造成的,因此,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是使教师的声音青春常在的基本功。
呼出的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共鸣状况,与呼出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大小都有直接关系。
气流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声音的持久性及情绪的饱满充沛,气息控制是学习发声的根本一环。
控制气息流动的钥匙在小腹。
在发声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小腹是随着发声的需要而改变紧张度的。
需要发较高强的声音时,吸气量较大,呼气压力大,小腹控制比较紧张,需要发中间偏低中等强度的音量时,气吸五六成满即可,上课的音量多在中等强度的基础上灵活变化,腹肌调节适度灵活,能使声音得到有弹性的腹肌支持。
发音的整体感觉:一根弹性声音柱,有胸腔的支持迟滞向上,到口咽处流动向前,“挂”于硬颚前部,透出口外。
在口语表达中,人们主要运用的是以口腔为主,中低高三腔共鸣的方式。
中音共鸣就是口腔共鸣。
高音共鸣主要是鼻腔共鸣,它是硬颚,软颚以上的共鸣器官。
对于教师来说,高音共鸣过多,声音显得单薄/漂浮;低音共鸣(胸腔共鸣)过多,会使声音发闷,影响字音清晰,因此教师的上课语言应是“以口腔为主,三腔共鸣”的方式。
有经验的用声者发音不费力,声音优美,且能够因需要变化而自如,这与他们熟练掌握了共鸣调节有直接关系。
一、改善发音有人认为嗓子是天生的,无法改善,实际上,能正常发音的人喉部构造差异不大,而由于发音方法的不同,发出声音的质量却可以有相当大的差异。
一个人的声带(如长短和厚薄)是天生的,而使用方法是后天可以训练的。
二、丰富声音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带的不同活动状况。
比如:真声、假声或真假结合的方式。
这虚实的结合必须靠喉部的控制来解决,两声带较大缝隙发出的音是气音,两声带紧靠发出的是实音,而从完全的实声到虚声之间有着众多的给人以不同听觉感受的声音色彩层次。
二、防止弊病,保证健康教师的日常教学,在喉部控制方面暴露的问题较多,如发音时喉部用力,捏挤嗓子,压嗓子以及声音过实或过虚,声带这个发音器官特别娇嫩,锻炼得法,可以提高它的发音能力,使用不当,一次狂喊就可能使它充血而沙哑。
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正确感知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依赖于教者的表达清楚准确明白与否。
想让学生听清楚,首先取决于声音。
在人的听觉阈限以内,40分贝左右强度的声音就可以使人获得对语音材料理想的感知清晰度了。
到了上限听者吃力,说者更吃力。
因此,我们应选择对听说双方都轻松舒适游刃有余的语音强度来作为我们教学口语响度的最佳点。
这个点就是60分贝左右的谈话式响度。
在不同的语境中要求的语音强度来正确感知语音材料也有所不同。
然而有一点的可以确定,下值强度水平的说话方式,这种响度非但不影响教学传播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因为适度的降低不但对教者来说既轻松自如又亲切可近,而且对听者来说是既轻松又有神秘感、吸引感,引起他们的学习注意。
为了更清晰准确地了解把握教学口语的响度问题,我们使用了普通声级机对六位男女教师上课的全过程进行了响度跟踪记录。
教室面积8×6平方米,学生48人左右,坐在教室最后,记录声级机上显示的强度水平,每位老师的响度记录数目均在20次左右。
强度最低的教师平均强度是48.17分贝,最高的教师平均强度在55分贝。
六位老师的平均强度是50.6分贝。
在每位教师的20个数值中、最低的只有36分贝;最高的有63分贝。
大部分都在45~53分贝徘徊。
有位教师最高的也只有56分贝。
平均数值50分贝以上的教师自感疲累。
而平均最低的教师在课堂上谈笑自如,挥洒自如。
再则,在最后排的测定的数据比放在讲台上记录的数据要低20分贝略下一些,这说明在课堂上谈话式的语音强度大约在60分贝多一些,有的还低一点。
这也恰巧证明了有效的轻松的教学口语的响度以60分贝左右为宜。
(本次实验日期为2005年4月)教师的有声语言除了借助一定的经验积淀和逻辑推论外,情感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频繁使用语言的教师,弄清言语情感的含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生活在开拓和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他们要求发展个性,对空洞干巴的说教厌倦。
他们对新事物新问题都敏感好奇,情绪情感容易激动。
但这个时期,他们又都缺乏成熟的自省,自制力较差,感情相对比较脆弱。
一句话,这是一个心理平衡易被打乱,可也是一个可塑性最大有时期。
心理学家们称青春期为“心理断乳期”和“急风怒涛期”,即是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时期复杂易变的内心世界。
在他们的思维结构中,形象性的思维占主导。
他们对形象可感并带有强烈感情倾向的东西,容易接受。
反之,则十分困难,需要社会和教师的大力引导。
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记忆品质的强化,审美联思、想象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习动机的刺激,乃至知识技能的迁移,都跟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材料和言行有关。
他们对动听感人的话语兴趣浓浓,对空洞的说教干巴的言语,则十分冷淡和厌烦。
他们随着老师语言的描述亦忧亦喜,亦爱亦恨,甚至调整自己原有的认知定势,力求符合教师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所流溢出的评断标准。
生活中,老师昂奋的言语还能改变学生消极的情感,导引着他们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的发展,指明了形象性的材料和具有丰富情感的言语,与人们的理解和思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情感的记忆还远远优于形象的记忆。
因此,一些优秀教师开始有意识地注重自己讲析教材的言语情感。
效果证明,如果教师能把作品中的这种潜力,结合当时的学生的客观实际,寓于一定的情感评判并用激情的语言准确地描绘出来,以直观的形象性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直接的言语情感体验远比以文字为媒介的间接的情感体验,记忆起来容易和持久得多。
也更容易在理智尚欠成熟的中学生引起共鸣。
教师“言语的情感对于信息转化深度和广度都有着强化和制约作用。
教师准确地摹仿作品中的言语情感,或者把作品的愿望、要求、道德观念、知识技能等潜力,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情感处理,以言语情感所内蕴的评判方式来感染学生,会强烈地吸引和鼓舞学生去认识、探索,强化学生认知中的记忆效果,有时甚至能调整学生的认知定势,使之重新组合,产生创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