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一.引申的途径 1.从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特性(包括形状、颜色、味道 、用途等)来引申. 例:引,《说文解字》“开弓也 ” 开弓是以弦带箭发射前方,所以引申“导”“领” 开弓是把弓箭拉开,使弓和弦之间的距离变长,引申 “延长”“伸长”。 开弓是把弦和箭往后拉 本义 君子引而不发 疾引兵渡河。 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矣 ④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 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 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 、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 记录考察情况。
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
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 ③ ,我们
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
气净化器”。
17、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 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 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本次暑期瑶族村3日行,要准备的东西有两 样:一查阅资料,二行装。有四样活动要实 施:一参观,二访谈,三联谊,四考察日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 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 黑格尔”。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 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 美好生活的愿望。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 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 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 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 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 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__①__ ,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 水后,__②_ 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 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 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 物化学过程。因此,__③__。 ①水还是植物吸收营养的介质/水是很多植物的溶 剂。 ②植物才能吸收营养/才能被植物吸收。 ③水是十分重要的/水对生命很重要/水是植物最冲 要部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015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析

2015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析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的能力。C.举:兴起,发动。
答案:C
偏义复词
【例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 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 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 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 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 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2.音不同,义也不同。此类多为多音 多义词。例如:
“属”:(1)shǔ,意思有:①隶属, 如“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 部”(《琵琶行》);②掌管,如“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 公》);③类,等辈,如“不者,若属皆 且为所虏”(《鸿门宴》)。(2)zhǔ,意思 有:①连接,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三峡》);②撰写,如“衡少善属 文”(《张衡传》)。
【例3】 (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 文,完成题目。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 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 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 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 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 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 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文言文4—一词多义(实词)

文言文4—一词多义(实词)

四、一词多义——实词归纳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 一词多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分析: 考点分析: 常见文言实词” 1、“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 频率较高实词。 频率较高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 2、“在文中的含义”指实词在具体语 境中的意义。 境中的意义。 本考点不仅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实词 知识的情况, 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运 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诸将乞贷 诸将乞贷淬
成语: 成语:严惩不贷
宽恕、 宽恕、宽免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 解释〗 处罚; 宽容。 惩罚,绝不宽恕。 惩罚,绝不宽恕。
5、 结构推断法 、
•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 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 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 •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不积跬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江海。 江海。 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 步。 • 2 追亡逐北 •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 败。 • 3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不必用 贤不必以 • 以,对应“用”,被任用。 对应“ 被任用。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 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 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 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 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 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 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和假借义。 比喻义和假借义。
8
敌见,惊退。逐至东门, 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判断下列句中词语使用的是哪种意义。
1、今天的教室扫得真干净。 本义
2、打理好班级事物。
3、当天的作业当天要做完, 不能留下尾巴。
引申义 比喻义
假 借用作另一个 借 同音词的意义

爪 喻武臣
牙 叛,背叛

今阁下为王爪牙, 为国藩垣
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1、掌握什么是词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是指用打比方而形成的新的意义。
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出 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例如: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的 这些引申义:
1、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2、深厚。如:友谊很深。 3、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4、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 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也是一种引申义。但因为它 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 明,所以把它独立出来和引申义并列,成为 转义的一种形式。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 产生的新义。如: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3、掌握一词多义词词性不同,词义也就不 同的特点。
例如: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恢复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双层(红罗做的双
层斗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副词,又,再。 以上例子说明,必须根据上下文去选择
多义词在句中的正确义项。其次要养成平时 多积累的习惯,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 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

文言文复习之实词一词多义

文言文复习之实词一词多义

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
5
1、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 “形旁”形旁的词义指向:
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u)”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意义。
①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不期而遇 约定)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风知劲草,强 )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求全责备,寻求,寻找 )
⑤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超出)
⑥召医而尤其故
(怨天尤人,责问,责怪)
.
12
5、 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 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的军队。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 --丝麻、宀--房舍、 求--毛皮
隹(zhui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 目---眼、 尸 --
身体……
.
6
•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王之无射(yì)也;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同”和“通”的区别

“同”是指古代的很多异体字。比如孔乙己曾经说过的茴香豆茴
字的四种写法,这四种写法之间就可以说A同B。

“通”一般是指狭义的通假字。

它们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 ”通“作者本来要
写的字”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
• [今义]鼻涕
•窃 以 为 与 君 实 游 处 相 好 之 日 久 。
(《答司马谏议书》)
窃 • [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 词
• [今义] 偷窃
如:“很”,古义是凶 狠,表示的程度很深,现在表 示的程度则更弱化了
如:“怨”,古义表示 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 责备。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 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传》)
“不(fǒu)”通“否”
异读和破读
• 文言文中的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有特殊的读音。 • (1)破音异读:改变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的词性
和意义。王(wàng,为王)天下;衣(yì,穿)褐 • (2)通假异读:属(zhǔ,通“嘱”)予作文以记
之;君子生(xìng,通“性”)非异也 •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词还保留着古音。周景
“ 矜”,通“鳏” guān,老而无妻的人。 1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
“曾”,通“层”。
范纯礼传
纯礼字彝叟,以(因为)父仲淹荫(庇荫。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循例 受封,得官),知(做……知县)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北宋第四个 皇帝赵祯的寝陵)建,京西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 中央或地方官职)配木石砖甓(pì瓦)及工徒(工匠)于一路(宋元时期 的行政区划名),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把)白(报告,禀告)陵使韩 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质问、责问)之, 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一年或四季)缮(修缮)治(管理)无虚 日(空闲的日子),今乃(居然,竟然)与百县均(均摊)赋,曷若(何 如,不如)置(搁置)此,使之奉(供奉)常时用(用度)乎?”琦是 (认为……对)其对(对答,应答)。还朝,用为三司(盐铁、户部、度 之)盐铁判官(古代官职、隶属盐铁部) ,以比部员外郎(刑部比部司次 官)出(京官外任)知遂州。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三、巧解文言实词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六法
1、语境分析法 2、结构互训法
3、语法定性法 4、联想推断法
1、语境分析法
①《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授衣是“奴隶主授给奴隶衣服”,还是“交 给缝衣服的任务呢”?
【推敲】://不少书上将“授衣”注释为“分发寒 衣”。这是值得商榷的。《七月》是反映奴隶的辛勤 劳动和痛苦生活的诗。联系本诗的这一主题,“授衣” 宜理解为“奴隶主把缝衣的任务交给奴隶”为好,而 非分发寒衣。不然不符合奴隶社会的情况,也与诗中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矛盾。
【前倨后恭】
“前”和“后”相反,“倨”和“恭”也应相反。恭, 恭敬。倨,傲慢。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 也。《屈原列传》
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推断】上下句以“而”连接,表并列。据“亡 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 国”亦为并列关系, “圣君治国”当翻译成“圣 明之君,治平之国”。若成译“圣明的君主治理 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对应。 全句可翻译为“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 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 过了。
22.(陈寿)遭父丧有病,使婢丸药 23.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 敛诸大谷者尤亟。(郭)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 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96) 24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 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 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 人见而夺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 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 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 此。

文言文阅读 实词之一词多义

文言文阅读 实词之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1 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一个词在 不同的语句中意义不同,而这几个意义往往是有关联的。 举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举起,抬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发动 译文:现在逃跑是死,发动叛变也是死。 (3)举世无双。全 译文: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4)举一反三。提出,举出
或:表示以戈卫国。 本义:国家。 成语:多言或中duō yán huò zhōng, 释义为:多言或中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一词多义
向人认错,道歉 • 长跪而谢。——《战国策》
• 译文:久久跪着,认错请罪。
有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 杜门谢客。 • 译文:关着门拒绝见客。
感谢,酬谢。 •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译文:酬谢很多客人,又给官吏送贵重的礼物。
缘:本义是指古时衣服的边缘。 成语:缘木求鱼,汉语成语,拼音是yuán mù qiú yú,字面 解读为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 目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一词多义
有人,有的人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自相矛盾》
• 译文: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
菜汤 •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 译文:新娘进门的第三天就下厨 房,洗了手便开始烧菜做汤。
成语: 金城汤池:如钢铁铸造的城墙,像沸水流淌的护城河。比喻城池坚固, 难于攻破。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 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一词多义

(定稿)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

(定稿)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

盐城市一中(北校区)0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教师版91相:⑴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帮助,辅助)⑵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⑶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侍坐章》(古代主持礼仪的官)⑷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⑸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季氏将伐颛臾》(辅佐)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搀扶盲人走路的人)⑺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丞相,宰相)92谢:⑴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认错)⑵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辞别)⑶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感谢)⑷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陌上桑》(请问)⑸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诫)93信:⑴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随意,随便)⑵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信用)⑶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实在⑷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书》(诚信)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诚实)⑹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确实,实在,的确)94兴:⑴抑王兴甲兵,危土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发动,调发)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兴起)⑶遥襟俯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兴致)⑷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触发)⑸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兴办、举办)95行: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行为)⑵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行走)⑶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⑷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品行)⑸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行列,队伍)⑹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发以贻之《师说》(履行,践行)⑺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实行⑻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兰亭集序》即将96幸: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宠爱)⑵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侥幸,幸而,幸亏)⑶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皇帝到来)⑷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希望)⑸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幸运)97修:⑴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修理,修补)⑵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长)⑶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廉颇蔺相如列传》(修养)⑷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美好)⑸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达,表示)⑹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太史公自序》(编著,著述)98徐: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慢慢地、缓缓地)⑵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迟缓)⑶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3、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 作状语的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当堂训练: 1、邹忌朝服衣冠。 2、有一老父,衣褐,至良人所。 3、江水又东。 4、其疾病而死 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答案:
1、服:穿上戴好 2、 衣:穿 3、东:向东流 4、疾病:患疾病 5、 志:做标记。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
古汉语中 , 有的名词可直接放在动词前作状 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
考点 分布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词。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文言文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 成分组成; 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 解答试题; 3、引导学生运用所讲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 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 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4.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 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 “向”“到”或者“对”一类的介词。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5.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 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 词“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 “一……比……”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今王鼓乐于此。
5、“所”+名词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学生版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学生版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用准确迁移实现从积累到运用的飞跃Ⅰ如何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

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多义实词:溯源辨流,紧扣语境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某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1.巧记本义引申解(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比喻义: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比喻义:(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

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清除,废除,除掉,去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爆竹声中一岁除.。

高考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二、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的演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词义 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感情色彩变化;⑤名称说 法改变。考生必须熟悉这些情况,才能准确理解古书内容。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1.词义扩大 其特点是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如 “江”“河”,古代分别是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 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美好的事物、 品质等;“中国”,原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词义转移 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或甲动作转移为乙动作等。 如“狱”,古义为“案件”“官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今义的“狱”是“监狱”的意思。 “走”,古义为“跑”“逃跑”,现在指“步行”。“假”古 义指“借”,现在为“假期”或“虚假”,连词性都转移了。 又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 “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 人”; “哭泣无涕, 中心不戚”《庄子》 ( )中的“涕”指“眼泪”, 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 现一般指“嗅觉”。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 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 过体育运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 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如“泼辣”古时指“凶悍,蛮横不讲理”,为贬义,而现 代汉语中多指“勇猛,有魄力,是褒义”。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2.词义缩小 与词义扩大相反,它的今义范围小于古义。如“让”,古 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也可以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 意义不用了;“亲戚”,古代指亲属,可包括父母子女,现在 仅指因婚姻联成的亲属;“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现在 专指“妻”的配偶;“金”,古代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 金;“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 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推辞
古义:告诉、告别、道歉、推辞、感谢 今义:感谢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 事物。
如 “走”
• 古指跑,“走马看花”,“弃甲曳兵而走”;今 指行走。
“丈夫”
• 古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 “牺牲”
• 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
文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
5、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
1பைடு நூலகம்一词多义
4、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1、一词多义
一个词往往含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且属 于不同词类,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现象。
(1)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 生时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 路途、道路。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暮去春来颜色故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汤:本意是“热水” ;今义则菜汤、米汤等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是( B )
A 不能复分别 分辨
B 乃厌倦不堪
C 对面取人物 当面
D 对面取人物 人家的东西
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 有“ 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隐蔽自己。”于是, 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 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 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 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 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 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就 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内心 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 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当 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了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 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向师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3)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5)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4)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5)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6)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被
(1)西被于流沙《史记夏本纪》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报任安书》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倍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右为山陵,前左水泽《淮阴侯列传》
(5)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史记鲁周公世家》
5、本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2)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3)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入于人欤《伶官传序》
(4)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5)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6、鄙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4)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滑稽列传》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7、兵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已,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8、病
(1)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项脊轩志》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论语》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9、察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2)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后汉书·班固传》
10、朝
(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
(4)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
(5)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项羽本纪》
11、曾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3)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窃符救赵》(4)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2、乘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n》
(4)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五人墓碑记》
(5)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滑稽列传》
13、诚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诚不自意返吾衣冠《指南录后序》
(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
14、除
(1)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信陵君窃符救赵》
(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出师表》
(3)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4)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5)爆炸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15、辞
(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4)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5)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文言文阅读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

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

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

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

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

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

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

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

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

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

李出琵琶弹数曲。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

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

”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

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

及期余病,不果行。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

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