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_推荐】世界体系分析与全球资本主义
名词解释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名词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以私有制、市场经济和利润追求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体制。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其特征、起源、发展、影响和挑战等方面。
1.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市场交换为基础,具有以下特征:1.1 私有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强调私人财产权,认为个人和企业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
这使得私人拥有生产资料,自由决定投资和生产活动。
1.2 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价格和供求关系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通过竞争和自由交易实现优化配置。
1.3 利润追求:利润追求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动机。
企业和个人通过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来获得利润,激励了经济活动和创新。
1.4 竞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市场竞争是推动经济增长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竞争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1.5 分工和专业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鼓励分工和专业化,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生产和交换产品和服务。
2.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起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末,英国成为了第一个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其后逐渐蔓延至欧洲大陆、北美洲和其他地区。
资本家和企业家通过投资和创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的发展:3.1 早期资本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以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主,市场和竞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3.2 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随着产业集中和垄断的出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由竞争市场向垄断市场演变。
大企业通过掌控市场份额和资源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
【答案】(1)①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的状况, 使各地区各民 族之间扩大了经济文化的往来。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②此后几个世纪,西欧各国 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客 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③工业革命导致了社 会生
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把 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成为其经济附庸。世 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 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 的证明。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向 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掀起对世界的瓜分高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英法;英德;西欧、日本与美国 (3)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制定国民经 济发展战 略与计划,推动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和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把企 业推向市场, 与世界经济接轨。
3)分析中国在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 滞后状态的原因,谈 谈你的认识。
1。答:每一次科技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科技革命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政治、社会思想、 社会生活也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也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技革命,不仅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 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3。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中期和后期完成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3)自由资本主义兴盛发展起来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是一种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是当代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原因不在这些国家的内部,而在于已经组成了单一世界体系的各国之间的关系中。
在这一世界体系中,国与国之间存在这等级,少数国家成为核心国,多数国家成为它们的附属国。
一、人物简介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多卷本专著《现代世界体系》集中讨论了三个主题,即:世界体系的形成、运作及基本趋向。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新范式。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在对资本主义分析和世界体系未来展望时带有局限性和历史悲观主义色彩。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1930- ),在西方学术界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的杰出教授,担任国际社会学协会主席等数十项学术职务。
他发表的一系列论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的专著,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今西方学术界,把资本主义的历史作为一个世界体系的历史来研究,已经形成一个国际性学派。
沃勒斯坦就是这个学派的核心人物。
二、世界体系理论简述世界体系理论兴起于70年代,其标志是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
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道路正是不发达国家要重复的道路,即现代化就是西化、美国化。
这种“西方中心论”遭到了众多的反对,其中“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就是两种主要的回应。
与“依附论”把国家作为研究单位不同的是,“世界体系”理论将世界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对政治、经济和文明三个层次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发展变迁和运作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非常有必要研究和借鉴“世界体系”理论,更全面地解读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困境和发展趋势,同时更清晰地看到作为“反体系”力量的社会主义的前景。
名词解释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名词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主题。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资本主义,然后再逐步深入讨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影响以及个人观点。
1. 资本主义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基于私人所有权和自由市场经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和资源归个人或公司所有,市场通过供求关系自由调节价格和资源配置。
这种制度激励个人追求利润并竞争,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2.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全球范围内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网络。
在这个体系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政治决策受到资本主义逻辑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体系下,资本和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国际贸易和投资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互联互通。
另它也导致了贫富分化、资源失衡和环境问题,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解是多元的。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全球经济带来了繁荣和增长,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
另它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需要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5.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和作用。
在这个体系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思考如何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体系的利弊,寻求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实现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整理
扩展阅读:本题的正确答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含两重含义:它的第一重含义指的是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它的第二重含义是说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亚非拉美各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因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了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和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历史提醒: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参考文献:世界历史之话说经济按照高中的提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其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形成的诸多因素:(1)最基本的因素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促使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
(2)工业革命造成的商品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度提高,是开辟更大的海外市场和霸占更多殖民地的活动大为加强,资产阶级更加疯狂地进行征服世界的活动,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初步形成。
(3)1848年欧洲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4)19世纪50、60年代,通过美国内战、德意的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一大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5)资本主义主义各国占领大量海外殖民地、半殖民地,致其成为自己的附庸和市场,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促使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开始形成(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开辟加强世界各地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早期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概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1、形成: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2、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70年代。
(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
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前)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地点:西欧、北美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虽没有建立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但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论题和论述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论题和论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形成蕴含着几种论述。
在许多学者的眼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采用市场经济理念的新型社会体系,在中央集权制度放权的庞大运动中,这种体系逐步形成、积累以及完善,并影响着后来的全球社会经济格局。
首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欧工业革命的影响,当时机器会出现了,各种复杂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西欧的资本家把财富作为资本,投在生产中,来获取巨大的私人利益,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在西欧滋生的进程。
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受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随着资本、技术,以及服务等的跨国流动,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体系形成的过程。
再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和文明史进程有关,由于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风俗,以及宗教信仰都在不同的国家文明上有所不同,这就孕育出了特定的商业体系,这种商业体系的特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受到宏观政治环境的影响,在西欧,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社会的自由竞争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助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受到西欧工业革命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明史的演进以及宏观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社会经济系统,却仍然在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采用和尝试新的改革模式,预示着它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主要和普遍的经济体系之一。
它是建立在私人拥有生产要素和市场机制运作的基础之上的。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资本主义起源
资本主义起源于欧洲的城邦国家,尤其是英国、荷兰和法国等地,随后逐渐传播至其他地区。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城市化、商品经济的兴盛、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封建社会的解体、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殖民扩张等也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的特征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具有明显的特征,其中包括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以及劳动力商品化等。
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生存所需的报酬。
市场竞争、利润最大化、自由贸易等也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从早期的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到当今的金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体系不断调整和变迁,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挑战
尽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贸易竞争、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等也成为资本主义体系亟待解决的难题。
结语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具有复杂而多样的组成要素,通过多层面的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体系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规律。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资本主义体系也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经济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体系
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体系是以私有制、市场经济和盈利为核心的经济制度。
在这个体系中,个人和企业拥有生产资料和资源,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资本主义体系具有自由竞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货币交换等基本特征。
本文将探讨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生与发展、优点和缺点、历史影响以及当下挑战。
一、资本主义体系的起源与发展资本主义体系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的商业和手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在18世纪开始蓬勃发展。
工业化的进展催生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资本家和企业家通过投资、生产和销售商品来获取利润,并逐渐取代了封建主义经济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逐渐蔓延至全球。
在19世纪和20世纪,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
私有制、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这些国家的基本经济原则。
二、资本主义体系的优点1. 个人自由与自主性:资本主义体系提供了个人追求利益和自由选择的空间。
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投资方向和消费方式。
2. 创新和技术进步:市场竞争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技术进步,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经济繁荣:资本主义体系激励个人和企业追求利润,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通过市场交换,资源可以迅速流动到最有效的使用领域。
三、资本主义体系的缺点1. 贫富差距:资本主义体系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则越来越贫。
这种不平等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2. 环境问题:为了追逐利润,企业常常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给人类和地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 金融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容易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历史影响与当下挑战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促进了现代工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
然而,资本主义体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西欧普遍衰落
材料三: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得迅速发展, ……美 图一 :1945 年的德国百废待举 图二 : 残破的英国 界的头号强国 。 年已占到资本主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 美国实力大增 国黄金储备1945 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
经济实力决定国际地位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参考答案
4.(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 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原因:①该体系两个组织的投票权的多少是根据认 缴资金的数额决定的, 美国认缴资金最多, 其决定 权也就最多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 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 美元与黄金的比 价固定。 (3)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全球 化趋势不断加强)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 美国的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美元的责任,相 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 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岳麓版教材必修Ⅰ《经济成长历程》
请结合材料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因素 日本、西欧的崛起; 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美元贬值 各国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
最近,希腊债务危机再起波澜 ,欧元受到威 胁,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所剩无几,假如你是 希腊政府领导人,你应当向哪一国际经济组织 申请援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为解决乡镇水厂水源普遍污染严重、工艺落后 等问题,镇江金山水厂决定扩建,假如在扩建过 程中,遇到资金困难可向哪个国际组织求援?
世界银行 特点:
IMF
救急
稳定秩序
WB
救穷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整理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它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方面难以掌握,在这里进行一下简单的归纳。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即世界范围内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彼此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它既包括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进程,又包括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进程。
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和殖民体系。
一、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二、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活着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六、70年代。
(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外,大部份地域沦为的和,大体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
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份土地和人口,最终形成。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本地,把本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一是指和改革运动超越了和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二是指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域沦为和,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它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形成的。
一、开始形成:,增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进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初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非断扩大。
在17~18世纪前后战胜和,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漠的海外市场。
二、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生产已不能知足市场的需要。
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前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
【推荐下载】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危机
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危机反全球化和全球化是一种伴生的关系,主要由于资本主义非理性和非道德性所滋生的反全球化,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动摇着资本主义体系的根本,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危机。
冷战后,加速发展的全球化给资本主义带来了繁荣,给人以资本主义似乎还有强大生命力的假象。
但反全球化的繁荣,特别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兴起,却告诉我们,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危机的边缘。
反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体系的第一次危机 全球化本身就是指减少国家间的壁垒,鼓励政治、经济和社会之间更为密切的相互影响。
或者是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关系的加强,这些社会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遥远的场所联系起来,以至于在本地发生的事情,受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影响,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全球各个单元实体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加深的过程。
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就在于它不仅是全球化的起点,也是当前全球化得以前进和深化的载体。
正是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这种密切关系,加上全球化对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推动,资本主义才具有了战胜旧的和僵化了的生产关系的能力。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才说: 资本主义曾经起到了非常革命的作用。
在全球化势如破竹发展的过程中,反全球化相伴而生。
如同全球化概念的宽泛和模糊一样,反全球化也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在当前,反全球化主要是指对全球化的批评,对全球化的担心,对全球化所代表的全球资本主义的回击,对全球化加剧的贫富分化、社会分裂、环境灾难等的不满等。
由于资本主义是全球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使全球化背负了本该由资本主义所背负的原罪。
全球化本无罪,有罪的只是资本在全球扩张过程中疯狂的逐利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罪恶。
因此,反全球化实质上是反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球化,反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非理性扩张,反的是不合理的资本全球体系。
从这方面说,一切反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行为,反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行为,不管是发生于全球的结构层面,还是发生于国家或个人层面,也不管是发生于什么时期,都应属于反全球化的范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进展以及经济全球化2020高考热点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进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显现。
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显现。
第二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新航路开创以后,西欧列强纷纷加人殖民扩张行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点被纳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第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进展并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人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四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要紧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一、新航路的开创——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显现1、缘故:〔1〕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进展的需要〔2〕社会根源—欧洲掀起了寻金热〔3〕直截了当缘故—商业危机〔4〕精神动力—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2、条件:一是物质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提供了航海需要的资金和装备。
二是技术条件——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三是知识条件——当时欧洲差不多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专门先进。
3、阻碍:(1)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使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资本主义的活动舞台从欧洲开始扩展到世界各地,从而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进展。
价格革命也起到了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的作用。
(2)拓宽了人类的视域。
尽管它有欧洲中心的局限,但不可否认,新航路的开创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人类对自己生活的星球有了新的认识。
浅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浅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含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统治巩固的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和全球性的国际关系。
其实质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这一体系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主要国家都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第二,各地有大片领土被资本主义各国霸占、控制,即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世界各国通过国际间的买卖(即国际贸易)使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经济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由于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它不掠夺世界其他国家,就无从发展。
资本主义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商品,势必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在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后,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求把过剩的资本输往海外,进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演变1、16—19世纪初,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以后,西、葡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沦为殖民地。
接着,荷、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更多的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同时这些地方成为西欧国家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
2、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1)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它们是: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以及德、意统一,这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浅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浅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问题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点难点知识,也是近两年高考频繁涉及的领域之一。
现对此历史概念做一全面的阐释,以加深对教材的深层次理解。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涵及形成途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些先进国家占统治地位,并且少数资本主义强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列宁语)。
它初步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包括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出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发展开来,具体表现在:比利时、意大利、德意志、俄国、日本等国以不同方式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国则进一步发生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或革命。
其二,是指亚、非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
从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严密地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过程和包含的三大体系三、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性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根本前提的,其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
它的最终形成,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结束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比以前更为扩大,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在经济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比起封建的剥削关系而言,易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相对文明的资本主义法治取代了专制的封建人治,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在思想文化上,突破了封建社会对思想文化的垄断与禁锢,出现了人类思想的大解放(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文化的昌盛(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正是按照资本主义的面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征服过程中,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传播到各地,有力地冲击着落后地区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资本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检讨阿里夫·德里克1989年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使得一部分社会科学家断定,“现代化”理论战胜了用来替代它的其他变革理论,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的变革理论。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将提出相反的观点。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比以前更加切合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科学文献中这种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被描述为“全球资本主义”(GlobalCapitalism)。
在这里我特别地感兴趣于作为马克思主义一个流派的“世界体系分析”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
世界体系分析及其对全球资本主义的看法,对于认真思考社会主义的现状和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一、世界体系分析:思想来源“世界体系”这个术语在7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它最初与美国的一位名叫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uelWallerstein)的社会学家的著作有直接关系。
沃勒斯坦在1974年发表了一部著作,名为《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兴起》。
该书不仅引入了“世界体系”这一概念,而且在发展研究和社会科学界直接引起了震动。
在随后对欧洲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中,沃勒斯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论题。
虽然沃勒斯坦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对在学术界普及世界体系分析上起了重要作用,但为了评估其实际影响,我们仍必须把他本人的著作置于70年代的整个背景之中。
世界体系分析之所以被热烈地接受,首先是因为它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理论一直在欧美社会科学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
因此毫不奇怪,世界体系分析会得到年轻的激进学者的极大支持,这些年轻的激进学者在60年代走进学术界,他们大多数是第三世界的研究者。
此外,沃勒斯坦的著作在当时也不是对现代化理论提出挑战的唯一著作。
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SamirAmin)和拉丁美洲的“依附”理论家也具有同样的影响(若不是在制度上便是在思想上),他们也提出了替代现代化理论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与沃勒斯坦的著作在理论前提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可以说,这些著作标志着第三世界社会科学家的时代的到来,他们力图对体现在现代化理论中的霸权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提出挑战。
而且不管怎么说,这些研究发展的新方法都受到了全球性的激进运动的鼓励,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在过去20年中,世界体系分析在解释发达与不发达问题上提供了取代现代化理论的最佳选择。
现代化理论形成于二战以后的年代,在解释发展问题上它基本上是“文化主义的”。
明显的证据是,它最初用“现代性”和“传统”这些术语来提出发展问题。
现代社会是这样一些社会(在欧洲和北美),它们设法从旧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从而创立了理性的思想模式和制度模式;传统社会则是这样一些社会,它们在文化上和制度上仍与过去相联,从而无法进入现代世界。
根据这种区分,落后与传统几乎是同义语,而发达则与朝着欧美范式方向的进步密切相关。
在80年代以前,现代化理论家极少用“现代性”来指资本主义,而是把欧美的现代性当作进步的范式。
所有社会若要摆脱其落后状态都必须遵循这些范式。
进而言之,现代化理论显然受到了韦伯理论的影响,它强调与欧美的现代化相联系的那些价值的规范性力量。
然而,它所缺少的却是韦伯对“理性化”的批判。
现代化理论把现代性的规范当作是保证人类不断进步的积极价值。
最后,我们应当注意,现代化理论由于强调文化的价值,而把整个现代化问题看作是社会内部的问题,是社会内部的制度结构和价值结构的一种功能,而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无关。
因此,欧洲和美国对这些所谓“传统”社会的影响便似乎是一种进步的力量,而任何阻碍进步的因素都被归结为这些“落后”社会自身的历史惰性。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尽管强调历史的负担,现代化理论本身却是极其非历史的,因为当它把所谓的落后社会统统归属于“传统”社会时,它忽视了这些落后社会之间的巨大差异。
到60年代晚期,象艾森斯塔特(S.N.Eisenstadt)和亨廷顿(S.Huntington)这些现代化理论家甚至也开始批判现代化理论的文化主义和目的论假设。
但他们自己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却不是对“现代化就是进步”这一理论前提提出怀疑,而是探究如何控制现代化产生的混乱,以便拯救整个现代化过程。
对现代化理论的主要挑战来自世界体系分析,新马克思主义者从第三世界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理解促使了世界体系分析理论的产生,它对“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假定提出了怀疑。
让我在此简要地复述一下我所理解的世界体系分析的最具根本性的观点,这些根本点也代表了它与现代化理论的区别。
①世界体系分析把资本主义当作是现代化的核心论据,它力图把资本主义对现代世界的建构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
在这一点上它显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鼓励。
②然而,世界体系分析不同于正统的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它坚持认为不能根据个别国家的内部发展来理解资本主义,而必须根据超国家的空间关系来理解并给它们归类。
因此,“世界体系”这一术语不是指整个世界,而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在商品交换方面自给自足的空间领域。
一位世界体系分析的倡导者最近指出:“世界体系论者不是把国家看作不证自明的分析单位,这些国家通过贸易、投资流动和劳工交换而发生相互关系,他们认为这些分析单位是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和改变的”。
③因此,世界体系分析将空间作为核心论据而引入发展分析。
不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时间上的关系(即先进与落后、发达与不发达),也是空间上的关系。
强调空间的结果之一就是怀疑现代化的目的论(这一点我在下面还要讲到)。
这种目的论认为,所有社会都必定朝着眼下最发达的欧洲和北美这个唯一的方向前进。
④在分析空间关系时,世界体系分析把“核心”与“外围”的关系看作是最重要的关系。
“核心”是指以经济和社会复杂性为表征的资本集中地区,这些核心地区在经济结构上相对自主。
“外围”是指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依附于“核心”的地区,还有一个术语叫“半外围”(Semi-periphery),它常用来指那些不明显属于上述两类地区的区域。
⑤这些理论前提意味着,世界体系分析主要关注的不是独立自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单位,而是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单位本身怎样被这些关系所决定。
核心--外围的关系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而是其结果。
按照这种对发展的分析,发达与不发达并不表明国家的相互独立,它们是资本主义关系的结果,按照某些抽象的标准,“不发达”社会未必是“不发达的”,但从核心与外围的关系看它们是“不发达”社会(在这里“不发达”显然与“外围”是同义语)。
由此观之,就不存在“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所有社会都已是“现代”社会,区别仅在于其中某些社会属于资本主义的核心地区,而另一些则属于其外围地区。
因而不能认为,所有社会一旦挣脱过去便是进步的。
外围地区的社会仅仅由于其外围地位而注定是不发达的。
最后,这也表明,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所有社会也不可能都发达,因为中心--外围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的结构来说是实质性的。
不过,这些关系或许会改变,以致中心和外围发生空间上的更换。
⑥最后必须指出世界体系分析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
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世界体系的结构原则,那么,社会主义便只有在挣脱这种世界体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这是阿明的话),因为并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本来就意味着排斥了那种不满足资本的需要和满足地方需要的经济组织的可能性。
我认为这曾经是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问题,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在当时曾引发了这一问题。
欧洲历史学家费尔南多·布罗代尔的著作对沃勒斯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将世界体系分析运用于其三卷本《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关于现代世界的论述。
根据布罗代尔的说法,在现代早期,存在着多个“世界体系”,欧洲仅是其中之一。
此外还有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和东南亚,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奥托曼帝国,俄罗斯帝国,中非王国和美洲的印第安帝国。
现代世界史是一部将各个不同的自给自足的世界体系并入一个源自欧洲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
通过这个过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便应运而生。
二、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世界体系分析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要归因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对一些根本问题的模糊不清。
在其某些著作,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长途贸易当作是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动因。
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在讨论历史上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的地方,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产生归结为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似乎中世纪欧洲的商业扩张和海外的发现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无关紧要(在这里资本主义仅仅是当时最新的一种生产方式,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产生于前一种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因而,重大的理论问题是,生产方式在历史上的展开是否可以根据每一种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来解释?每一种生产方式是否必然导致下一种生产方式的产生?或者说这样的解释是否把生产方式的外部因素当作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动因?正如我在其他地方已经指出的那样,这一问题在理论与历史同时产生的欧洲历史关系中似乎并不尖锐,马克思就是把其理论依据建立在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之上的。
这一问题反而在非欧洲社会的情景中远为明显,在那里资本主义是通过欧洲的影响而从外部引进的。
不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一直争论不休。
众所周知,列宁在其帝国主义理论中就强调外部因素的重要作用。
在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曾就中国历史上的资本主义问题展开过长期的争论,这一争论一直延续到不久前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
在斯大林时代确立的正统观点认为,每个社会都要经历生产方式的一系列更替。
这种正统观点不是解决问题。
而是阻滞马克思主义者努力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
它或许应对思想的贫乏负责。
这种思想的贫乏抑止马克思主义者在二战后努力提出替代现代化理论的新理论。
在欧洲和北美,二战后这种争论曾长期存在,但它限于小范围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中,这些学者对整个社会科学没有重要影响。
我在这里提到的关于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著名争论是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莫里斯·多勃(MauriceDobb)的著作发起的,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PaulSweezy)对此作出了响应。
我们或许记得,在这场争论中,多勃支持内部的发展,而斯威齐则强调长途贸易在资本主义起源中的作用。
正是在六十年代当第三世界的解放斗争进入高潮时,这些问题才作为社会科学的普遍问题而出现。
正如前面指出的,也正是在这时,世界体系分析才得以形成为发展研究中一种有影响的流行理论。
很显然,世界体系分析属于那种强调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尤其是长途贸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