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物、事、人,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重点)2.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平淡质朴、生动风趣、诗意雅致的语言风格。

(重点)3.通过了解作者经历,体会其深厚的情思,理解其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1.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体会其与“雨”的联系,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针对目标二:1.品读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汪曾祺语言特点。

2.拓展散文名句,进一步把握汪曾祺语言特点。

针对目标三:1.了解作者经历,体会其深厚的情思。

【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昆明被称作春城,这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锦,每年的5-9月份,是昆明的雨季,绵绵细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明亮、丰满,让人舒服,使人动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昆明的雨季。

PPT: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事、物、人,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重点)2.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质朴平淡、生动风趣、诗意雅致的语言风格。

(重点)3.通过了解作者经历,体会其深厚的情思,理解其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难点)(二)整体感知初感情味:通读课文思考:昆明的雨,有哪些特点?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哪些景、物、人、事?这些和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交流点拨】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交流点拨】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交流点拨】各种各样的菌子在蒙蒙细雨中潜滋暗长,那是盛开在人们舌尖的美味;杨梅在雨的滋润下,又黑又红,甜到人们的心坎里;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缅桂花、木香花在雨的滋润下,沉甸甸的饱满,让人们的心也不自觉的柔软……所有的一切都和雨有关……【提升】: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

我们可以说:雨之精神写不出,以景、物、人、事而写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精选2024)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精选2024)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精选2024)•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资源与开发•教师专业发展与反思课程背景与目标昆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省会,享有“春城”之美誉。

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底蕴昆明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左右,四季如春。

昆明历史悠久,是多种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030201昆明地理文化特色昆明的雨季一般集中在5月至10月,期间雨水充沛。

雨季时间昆明的雨季具有降雨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雨季特点雨季对昆明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城市排水系统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对当地影响雨季特点及影响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昆明的地理文化特色、雨季特点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培养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昆明的自然和文化特色,增强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意义教学内容与方法文本解读与赏析01解读文本中的雨季景象和人物情感,引导学生感受雨季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02赏析文本中的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雨季生活体验分享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雨季中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分享和交流,增进学生对雨季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小组讨论与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本中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播放昆明雨季的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昆明的雨景。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雨的情感和记忆,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简要介绍作者汪曾祺及其作品风格,为解读文本做铺垫。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昆明的雨》是一篇小说散文,通过雨水的形式,描写了昆明特有的雨季景观,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本教学对象为高中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都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教学《昆明的雨》,可以不仅增加学生对自然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提高情感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雨季景观的描写特点,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思考和写作等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作者通过雨季景观的描写,表达出对昆明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难点:学生理解和把握小说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掌握情感表达和写作的技巧。

四、教学内容1.雨季景观的描写特点分析2.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3.雨水对昆明的意义五、教学过程与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导入与获取信息1.教师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带领学生了解和感受昆明的雨季景观,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能力。

2.师生互动,让学生讨论昆明雨季的特点和自己对雨的感受,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与讨论1.教师讲解《昆明的雨》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短文,理解文中的描写和表达。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所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3.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昆明雨季景观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能力。

第三课时:独立思考与写作1.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昆明的雨》后,利用课外时间思考和总结自己对雨季景观和作者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以《昆明的雨》为素材,进行小组或个人写作,表达自己对昆明雨季景观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第四课时: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分享,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表达技巧。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两套)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两套)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重点)2.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描写雨的古诗文名句,说说诗句中的雨具有怎样的特点,那么昆明的雨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昆明的雨》。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明确: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

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的事。

提问2:上述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都与雨有着联系。

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黑红黑红的,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娇娇的。

提问3: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明确:丰满、饱和、旺盛、柔软……目标导学二:深情品读,体会情感提问4:体会了昆明雨的特点,谁愿意把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的段落深情地读一遍?抽生朗读。

提问5: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

提问6:结合其他同学的意见,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篇文章再深情地,自由地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

提问7:在朗读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吗?明确:喜爱、留恋、怀念等。

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读给好友听。

甚至读给更多人听。

目标导学三:比较阅读,拓展延伸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节选)提问8:同样写雨,大屏幕上的与课文中的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明确:氛围不同,雨中景不同……提问9:如果用“豪放”与“婉约”来形容雨的话,《昆明的雨》应该属于哪一种?作者是怎样表现出这样的效果的?明确:婉约。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昆明的雨》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文章通过描写昆明的雨及雨中特有的事物、人物、情景等,表达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语言平实、朴质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取材广泛,景物、滋味、人情、氛围都能撷来入文,但又能紧扣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这根情感的线索,很好的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所有这些都使得这篇文章很值得品味。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生已经接触了几篇经典散文,对散文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生活感悟有限,学生要真正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

三、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和新课程“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品味文中语句,体味散文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其中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三个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秉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课我所采用的教法主要是情境教学法、朗读分析法、问题引导法、读写结合法等,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结合散文的特点以及学思结合的原则,我设计的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雨是自然界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韵味,那昆明的雨在汪曾祺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力求用最少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1、简介作者。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朗读和理解《昆明的雨》这首诗歌;2. 学生能够借助诗歌的语言和意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描述雨天的情景和感受;4.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阅读,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昆明的雨》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 学会利用生动的语言和意象来描述雨天的景色和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雨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并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型,描述雨天的特点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诗歌《昆明的雨》的复印件;2. 笔记本、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一段昆明雨天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雨天的印象和感受,为学习《昆明的雨》这首诗歌做铺垫。

Step 2 学习诗歌(1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昆明的雨》这首诗歌的复印件,并让学生跟读两遍。

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他们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问以下问题:1. 诗歌的作者是谁?2. 诗歌讲述了什么内容?3. 诗歌中有哪些词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Step 3 理解诗歌(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义和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诗歌中多次提到“雨”,这个意象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 诗歌中的“雨”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感受和情感?3. 诗歌中用到的其他词句和擦问都有什么特点?Step 4 丰富语言(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描述雨天的情景和感受。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型,比如“绵绵细雨”,“孤独的雨滴”,“瓢泼大雨”等等。

学生可以结合诗歌的意象,编写自己的句子。

Step 5 创作诗歌(15分钟)教师让学生在诗歌的启发下,尝试写一首自己的雨天诗歌。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模板或者一些韵律规则,帮助学生写好自己的诗歌。

Step 6 分享诗歌(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自愿朗读自己的诗歌,与其他同学分享。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明的雨》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意象和主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节:导入与背景介绍时间:15分钟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昆明这座城市的图片或者视频来启发学生对于《昆明的雨》的兴趣,让学生对故事背景有初步的了解。

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昆明的雨》的作者、作品背景、故事发生的环境等,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第二节:阅读与讨论阅读故事:学生分组阅读故事《昆明的雨》,每组通过轮流朗读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

讨论: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对于故事的理解、感受,以及遇到的疑惑和问题。

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意象等。

第三节:意象与主题分析意象解读:教师通过讲解,带领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视觉意象、象征意象和情感意象,分析这些意象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的主题,如雨水、生命、坚韧、困境和希望等,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深刻主题。

第四节:文学鉴赏与创作文学鉴赏: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昆明的雨》中的文学手法和美学特点,如叙事技巧、语言运用、节奏感等,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

创作分享:学生可以就《昆明的雨》的主题或意象进行创作,如写作一篇散文、诗歌或小说,或者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呈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第五节:总结与展示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展示: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分享对于《昆明的雨》的思考和感悟,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昆明的雨》的故事情节和作者创作意图,同时也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和参与创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想象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一、作品概述《昆明的雨》是一篇描绘昆明地区雨季景观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昆明的雨季之美。

本作品在教学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其优秀的教学价值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昆明的雨》,使学生了解昆明地区的雨季特点,掌握散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生活、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散文阅读和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昆明地区的地理特点和雨季景观,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3. 重点词句:解析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 情感抒发:探讨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昆明地区的雨季景观图片或视频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讨论散文的写作技巧。

4.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散文写作练习。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作练习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观察学生对生活、自然的情感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六、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昆明的雨》原文及注释。

2. 图片或视频:昆明地区雨季景观的图片或视频。

3. 参考资料:有关昆明地区雨季的背景资料。

七、教学建议1. 注重情感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含总结)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含总结)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事物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赏析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感受文中所蕴含的人情美和文化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事物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人情美和文化美。

2.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

不同的地方,雨有着不同的特点,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汪曾祺的脚步,一起去感受昆明的雨。

(板书课题:昆明的雨)(二)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的小说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

以下是文中的生字词及拼音:辟邪(bì xié) 鲜腴(xiān yú) 篱笆(líba)格调(gé diào) 吆喝(yāo he) 暮年(mù nián)情味(qíng wèi) 苔痕(tái hén) 密匝匝(mìzāzā)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 duàn) 张目结舌(zhāng mù jié shé)2.思考:文章围绕“昆明的雨”写了哪些内容?预设答案:文章围绕“昆明的雨”写了昆明雨季的特点、昆明雨季的物(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木香等)、昆明雨季的人(卖杨梅的苗族女孩、送缅桂花的房东、在酒店小酌的友人等)以及作者在昆明雨季的生活经历(为宁坤作画、与友人小酌等)。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昆明的雨》的故事背景和情节;(2)学习并掌握一些描述天气的词汇;(3)能够通过学习本文,感受昆明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

2.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2)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体会昆明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2.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老师播放一段昆明的湿润雨季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昆明的雨季气候。

并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关于雨的话题,比如:雨对人类的影响,喜欢雨的人和不喜欢的人等。

2.新课学习(1)学生阅读《昆明的雨》,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并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学习描述天气的词汇,如:雨,晴,阴,雪,风等,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这些天气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不同的天气,如:昆明的雨季,昆明的夏天,昆明的秋天等。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复述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昆明的雨,描述天气的词汇等。

2.新课拓展(1)学生欣赏昆明市的图画,了解昆明市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

(2)展示昆明市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昆明的地理环境。

(3)让学生设计一张展示昆明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的海报,并进行展示。

3.课堂练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昆明的雨季中人们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昆明的雨季气候。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昆明的雨》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学习并掌握一些描述天气的词汇,以及感受昆明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

针对教学难点,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源和场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昆明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

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昆明的雨季气候,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昆明的雨》教案一、课文题目:《昆明的雨》二、课堂性质,时长:新课,45分钟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作者自然平淡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琐事,表达情意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重点字词,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品味作品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雨是千百年来问人骚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有“潇潇暮雨"的悲情愁苦,也有“空山新雨”的喜悦和希望。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昆明的雨》,看看汪曾祺先生笔下的雨又表达了什么。

二、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字词。

鲜腴(yú) 鸡土从(zōng) 扳(bān) 尖吆喝(he)绿釉(yòu) 炽(chì) 红密匝匝(zā)2、自读课文,把握整体内容。

3、这篇散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对昆明的雨的思念,对昆明的思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

”4、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找出原文并概括)明确:“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 →雨多“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雨季长“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 →明亮、丰满“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浓绿第二课时一、齐读全文,复习雨的特点。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课时:2课时(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昆明的雨》并且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句子。

3.能以正确的语音语调问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教学重点: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昆明的雨》、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雨伞、小石子、中文歌曲《昆明的雨》。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 情境渲染1.教师播放音乐《昆明的雨》。

2.教师和学生一起握着小雨伞,摇晃小雨伞,模拟雨下的声音,为学生创设下雨的情境。

Step 2 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关于昆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昆明的熟悉度,提问:“大家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我们昆明有什么特点呢?”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昆明的气候特点:“昆明是个温暖湿润的地方,这里的雨水很多。

”3.教师宣布新课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一篇课文《昆明的雨》,请大家认真听教师的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昆明的雨》,并鼓励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昆明的雨下得多吗?昆明的雨下起来像什么?为什么有时候下起雨来很大?”学生回答。

3.学生大声读课文《昆明的雨》。

Step 4 华语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中文歌曲《昆明的雨》,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表演动作,加强对昆明的印象。

Step 5 语文游戏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雨点传递”游戏。

学生自愿参与游戏,每人手捧小石子,跳着传递小石子,模拟雨点传递的情形。

2.教师总结游戏过程,与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轮流复述课文,并由教师指导和改正。

2.教师与学生共同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困惑。

Step 3 听读模仿1.教师利用课文内容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2)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昆明下雨我想要做什么……”1.教师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我们都能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吗?我们都能正确朗读课文的句子吗?”学生齐声回答。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 学设计_4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知雨季中的景、人、事、物,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感受作者语言风格,品味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 .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汪曾祺散文独特的韵味。 .感知作者丰富醇厚的内心世界:爱自然、爱生活、爱平民百姓。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风格、写作背景。 .预习本文字词,初步阅读文本。 .预习小练笔。 五、教学过程
教师:文章中汪老不仅仅描绘了昆明的雨,还用他那丰富醇厚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人、事、景、物,让我们在 美的文字中探寻是何人何物让汪老动了情呀?
(3)汪老的心意:
我想把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 活的信念。
——汪曾祺
.第二篇章:体味雨的情感
(1)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回顾作者生平,了解写作背景,从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风格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第三篇章:鉴赏语言之美
(1)小组讨论: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琐细的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请 同学们分组互相朗读文中看似话家常却饶有趣味的句子,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例如:
①赏析“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②赏析“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 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34;,让同学们“声”临其境。
明确: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令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 ,下起来没完;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昆明的雨》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3.理解诗歌表达的意象和情感,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

4.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领悟能力。

教学准备:1.诗歌《昆明的雨》的课件或复印件。

2.音乐播放设备。

3.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昆明雨季的音频,激发学生对雨季的感知和联想。

2.学生们分享自己对雨季的感受和印象。

二、呈现诗歌(10分钟)1.教师展示《昆明的雨》的全文并朗读,让学生跟读。

三、分析诗歌(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诗歌的字词和形象,对其中一些生词进行解释和讲解。

2.学生们小组讨论和整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们逐句朗读诗歌,再次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诗歌解读(15分钟)1.教师给学生们讲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分析诗歌。

2.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诗歌解读,讨论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解读成果,互相交流和分享。

五、欣赏诗歌(15分钟)1.教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昆明的雨季景色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2.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对视频中景色的感受和印象。

3.学生们重新朗读诗歌,尽力让诗歌的情感和景色相呼应。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们以《昆明的雨》为蓝本,创作自己的一首关于雨的诗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生们进行诗歌朗读和分享,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七、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们的表现和作品给予肯定和评价。

2.学生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诗歌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和复习。

3.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注:根据具体的班级和学生情况,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可以进行调整和扩展。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引入更多关于昆明和云南的知识和文化,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阅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2.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描写雨的古诗文名句,说说诗句中的雨具有怎样的特点,那么昆明的雨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昆明的雨》。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提问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明确: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

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提问2: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都与雨有着联系。

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提问3: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
【目标导学二】多形式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4:体会了昆明雨的特点,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文章深情的读一遍抽生朗读。

提问5.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说说他们读的怎么样
学生各抒己见。

提问6:结合其他同学的简介,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篇文章再深情的,自由的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
提问7:在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吗:
明确:喜爱、留恋、怀念等。

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读给好友听。

甚至读给更多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抽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选择该段的理由。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三】
大屏幕显示《孤独之旅》片段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

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

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

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

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

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

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提问1.同样写雨,大屏幕上的与课文中的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明确:氛围不同,雨中景不同……
提问2:如果用“豪放”与“婉约”来形容雨的话,《昆明的雨》应该属于哪一种,作者是怎样表现出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婉约作者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具有一种平淡自然之美。

提示:平淡的生活中并非没有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也不一定轰轰烈烈的事情才具有价值,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也才更能打动别人的心。

小练笔: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某个雨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