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

合集下载

河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河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正确坐姿和指法—基本建打字练习教学内容:学习使用键盘打字,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指法。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指法。

2、掌握基本建打字方法。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教学重点:坐姿和指法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学习部分:一、引言在计算机学习中,打字是必不可缺的,开始学习用键盘进行打字练习,与我们刚开始学习写字一样,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

姿势正确有利于击键,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并且不易疲劳。

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二、讲授新课:1、认识键盘上的8个基本建,练习基本键的键入。

2、了解正确的坐姿和指法,明确10个手指的分工。

3、正确的坐姿(1)上身保持挺直,两肩放松,身体正对键盘。

(2)量较适当分开,平放与地面。

(3)屏幕中心略低于双眼,胸部距离键盘20厘米左右。

(4)手指略弯曲,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其他手指再按顺序轻放在相应的基本键上。

8个键是“基本键”。

大拇指位于空格键上。

4、启动金山打字通2002古典双击桌面上的金山打字通图标就可以启动金山打字通2002。

5、键位练习基本建(A、S、D、F、G、H、J、K、L、;)的练习。

击键方法:对应的手指短促而有弹性地击打对应键,不可用力过猛或长时间地按住键。

敲击的要有节奏而均匀。

(1)选择“键位练习”。

在功能选项菜单栏上,单击“英文打字”菜单,打开它的下拉菜单单击下拉菜单中的“键位练习”命令,进入下图所示的键位练习界面。

(2)这是键盘上就会出现一个与其他键颜色不同的键,这个键就是要求我们击打的键。

(3)击键正确后,会出现新的键供你练习;如果击键错误,会在击错的键上出现符号X。

三、提示说明1、当用食指击键时,其余三个手指应保持在各自的基本键上,不要翘起。

2、当小指击键时,食指不要翘起,当食指击键时,小指不要翘起。

四、退出金山打字通2002如果想结束练习,只要单击系统菜单中的关闭按钮,就可退出金山打字通2002。

(河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动感图文—设置动画效果

(河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动感图文—设置动画效果

动感图文——设置动画效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掌握“预设动画”的操作,初步掌握“预设动画”“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操作。

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体验自主操作后成功的喜悦,激发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互帮互助、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美好情感,并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动画效果的制作。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研究问题:
在学习《设置动画效果》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

教学过程:。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2. 第2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与格式设置表格制作与美化3. 第3章电子表格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录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认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

2. 使学生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进行文本编辑与格式设置,制作表格并美化。

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Excel进行数据录入、编辑以及运用公式与函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Word的文本格式设置,Excel的公式与函数应用。

2.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认识,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文本与数据的编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3. 教学新课(1)第1章认识计算机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作用。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

(2)第2章文字处理软件演示Word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文档。

讲解文本编辑与格式设置,并进行实践操作。

演示表格制作与美化,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第3章电子表格演示Excel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工作簿。

讲解数据录入与编辑,并进行实践操作。

讲解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章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基本操作与维护2. 第2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基本操作文本编辑与格式设置表格制作与美化3. 第3章电子表格Excel基本操作数据录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认识计算机》河大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认识计算机》河大版
小朋友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睁开眼睛,那上床后我们会把眼睛闭上。然后开始休息。电脑同样如此。我们最后也要让电脑把眼睛闭上,要不然电脑就休息不好,他会生气的。再次提醒小朋友,我们最后千万不要让电脑的睁着眼睛睡觉。记住了要把电脑的显示器关掉。
(6)教师示范关显示器。
(7)学生练习开、关电脑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步骤的打开电脑和关闭电脑。教师巡视指导。
以第一步我们要让电脑睁开眼睛。怎么做?
(2)教师示范开显示器,同时提醒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光睁开眼睛怎么行呢?,我们的目的是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们要让他动起来,那第二步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就是接通同时逐台电脑巡视开机情况。按下它之后,我们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3、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课题
认识计算机
备注
教学
内容
河大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二课
学习
目标
目标一
学生能准确说出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依据
模块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河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河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使用键盘进行打字练习,与我们刚开始学习写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

姿势正确有击键,可以提高操作正确的键盘操作习惯,要求学生按照指法分区让学生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

9课,要在一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1课、正确坐姿和指法—基本建打字练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指法。

2、掌握基本建打字方法。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坐姿和指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指法。

2、掌握基本建打字方法。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坐姿和指法教学过程:理论学习:一、引言在计算机学习中,打字是必不可缺的,开始学习用键盘进行打字练习,与我们刚开始学习写字一样,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

姿势正确有利于击键,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并且不易疲劳。

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二、讲授新课:1、认识键盘上的8个基本建,练习基本键的键入。

2、了解正确的坐姿和指法,明确10个手指的分工。

3、正确的坐姿(1)上身保持挺直,两肩放松,身体正对键盘。

(2)量较适当分开,平放与地面。

(3)屏幕中心略低于双眼,胸部距离键盘20厘米左右。

(4)手指略弯曲,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其他手指再按顺序轻放在相应的基本键上。

8个键是“基本键”。

大拇指位于空格键上。

4、启动金山打字通2002古典双击桌面上的金山打字通图标就可以启动金山打字通2002。

5、键位练习基本建(A、S、D、F、G、H、J、K、L、;)的练习。

击键方法:对应的手指短促而有弹性地击打对应键,不可用力过猛或长时间地按住键。

敲击的要有节奏而均匀。

(1)选择“键位练习”。

在功能选项菜单栏上,单击“英文打字”菜单,打开它的下拉菜单单击下拉菜单中的“键位练习”命令,进入下图所示的键位练习界面。

(2)这是键盘上就会出现一个与其他键颜色不同的键,这个键就是要求我们击打的键。

(3)击键正确后,会出现新的键供你练习;如果击键错误,会在击错的键上出现符号X。

河南大学版信息技术四上第1课开启图书分享之旅教案

河南大学版信息技术四上第1课开启图书分享之旅教案
3.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素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提高他们的表达、沟通和倾听能力。
4.针对阅读素养方面的不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图书分享的乐趣。
6.加强团队合作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分工、有效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需整理个人图书库,包括分类、标记和推荐,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学生需设计一个图书分享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目标、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
2.作业反馈:
-对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对学生的图书库整理报告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分类不准确、标记不清晰等,并给出改进建议。
-活动地点:学校阅览室
-活动内容:
1.学生自备图书,进行图书交换,每人至少带一本图书参加活动。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
3.开展阅读讨论,就某一主题或图书展开讨论,交流观点。
4.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学生需完成一篇关于图书分享的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图书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答案:
图书分享的意义在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拓宽人们的视野,提高阅读素养。在现实生活中,图书分享可以帮助我们:
-节省购买图书的费用,充分利用资源。
-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个人素养。
2.题型二:网络图书检索技巧
举例:请列举三种网络图书检索技巧,并简要说明其操作方法。
5.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机2. 操作系统初步3. 文字处理软件4. 计算机网络基础5. 多媒体软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和排版。

4.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5.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培养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初步、文字处理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

2. 教学重点:计算机基本组成、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网络基础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教学课件。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计算机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动画是如何制作的?2. 知识讲解与例题讲解(15分钟)(1)计算机基本组成1. 硬件: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2.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操作系统初步1.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举例讲解如何使用开始菜单、任务栏、桌面等。

(3)文字处理软件1. 介绍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

2. 举例讲解如何进行文字编辑、排版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 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2. 使用Word软件编辑一段文本。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基本组成2. 操作系统初步3. 文字处理软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使用Word软件编辑一篇短文,要求包括字体、字号、段落等排版格式。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操作系统,如Mac OS、Linux等。

(2)学习Word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插入图片、表格等。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认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河大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认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河大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认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河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如何借助工具获得更多的信息。

2.如何借助工具来传递信息。

过程与方法: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作的名称及应用效果。

教学方法:本课使用了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课本、电脑、网络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朋友给大家认识一下(课件小女孩茵茵)。

元旦要到了,爸爸带茵茵去动物园玩,爸爸带了很多的东西,有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录音笔、望远镜等等。

(课件演示)这些工具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叫它信息技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什么叫信息技术。

(揭示课题)二、新授课: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

那我们人类获得信息最直接的器官是什么?(眼睛)1.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那些工具能帮助我们看清物体。

(1)课本第14页。

(课件小女孩茵茵介绍)(2)指名学生生汇报,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以上哪些工具?还见过其它的看清物体的工具吗?(3)你了解他们的作用吗?引导学生区别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天文望远镜。

学生讨论合作完成课件填空。

(4)同桌合作完成课文P15页的连线游戏。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5)除了书上所提到的例子外,同桌讨论下说说下面活动借助哪些工具更准确的获得信息,完成表格。

(1)分组讨论交流。

(2)生汇报。

(3)师小结。

3.课件:茵茵要去动物园,家里有三种获取信息的工具,有数码相机、录音笔、数码摄像机,你能帮她选择哪一个去既便于携带,又有利于获取需要的信息呢?(1)学生同桌讨论下,指名生回答,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2)教师小结三种工具的作用。

4.我们获得了信息,那我们的信息用什么工具保存呢?生阅读课本第16页,指名回答。

河大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

河大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

河大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册小学1 教材分析本套教材是专门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共分四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和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第二册主要介绍打字的基本方法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三册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基本使用;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站制作初步知识及综合应用与设计等内容。

本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中,“做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制作心得”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2 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全册书的分析第1课正确的坐姿和指法――基本键打字练习第1课正确的坐姿和指法――基本键打字练习第2课苦练基本功――其他字符的练习 1 2 3 4 5 9.3-9.7 9.10-9.14 9.17-9.21 9.24-9.30 10.8-10.12 第3课打地鼠――字母练习 6 10.15-10.19 第3课打地鼠――字母练习 7 10.22-10.26 第4课 8 9 10.29-11.2 第4课 11.5-11.9 快乐打字――单词的输入快乐打字――单词的输入第5课自我介绍――自由输入 10 11.12-11.16 第5课自我介绍――自由输入 11 11.19-11.23 第6课手脑并用――中文输入 12 11.26-11.30 第6课手脑并用――中文输入 13 12.3-12.7 第7课方便的“记事本”――保存文件 14 12.10-12.14 第8课在计算机上安个家――建立文件夹 15 12.17-12.21 第9课综合练习 16 17 12.24-1.4 1.7-1.11 复习复习、考试 3 教材目录第1课正确的坐姿和指法――基本键打字练习第2课苦练基本功――其他字符的练习第3课打地鼠――字母练习第4课第5课第6课第7课第8课第9课快乐打字――单词的输入自我介绍――自由输入手脑并用――中文输入方便的“记事本”――保存文件在计算机上安个家――建立文件夹综合练习4 单元分析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使用键盘进行打字练习,与我们刚开始学习写字一样,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

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主要包括第二章“网上生活”和第三章“信息素养”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和详细内容如下:1. 第二章第一节: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用途。

学习互联网的基本用途,如发送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文件等。

2. 第二章第二节:学习使用搜索引擎。

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如输入关键词、使用布尔运算符等。

3. 第二章第三节:学会在线沟通。

了解并学习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如QQ、等。

4. 第三章第一节:认识信息素养。

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用途,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和在线沟通工具。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够判断信息真伪,尊重知识产权。

3. 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网络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学会在线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计算机、学习手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点讲解:讲解互联网的基本用途,如发送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文件等。

3. 搜索引擎使用方法: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如输入关键词、使用布尔运算符等。

4. 在线沟通技巧:讲解如何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如QQ、等。

5. 信息素养教育:讲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互联网的基本用途、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在线沟通工具的选择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在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经历。

(2)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一道你感兴趣的题目并回答。

河北大学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案

河北大学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案

河北大学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案一.键盘打字训练计算机指法操作(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学会正确操作计算机,掌握正确的指法及端正的操作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指法。

教学难点:手指的分工及养成良好的姿势的习惯。

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键盘操作姿势:1、身体平直、放松,正对键盘。

2、两膝平行,两手手指自然弯曲,轻松放在基本键盘上。

三、键盘操作指法:1、手指分工基本键位:A、S、D、F、G、H、J、K、L、;是八个手指的“根据地”,不击键时,就放在这八个键上,击放键后手指仍放在基本键上。

击键方法:1、击键时,要用手指动,不要用手腕动作。

2、击键时,手指尖垂直对准键位轻轻击打。

3、击键时,要轻松、自然,用力不要过猛.三、指法训练基本键练习:A、S、D、F、G、H、J、K、L、;练习一、aaa sss ddd fff ggg hhh jjj kkk lll ;;;asdf jkll fdsa ;lkj sadf l;kjdfsa kjl; fsad j;lk sfda ljd;练习二 sak; jfk; jkds dakl lasl dfslfks; dsk; kds; sl;d fdls dlds练习三 asdjkl fdskl sdfjl; dsajl;jkldsa ;lkfsd lkjfds jlkdsa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掌握指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指法练习食指键位输入法练习:r t f g v b (左手)y u h j n m (右手)练习一fg fg fg fg fg fg fg fgjh jh jh jh jh jh jh jhrt rt rt rt rt rt rt rtyu yu yu yu yu yu yuvb vb vb vb vb vb vbnm nm nm nm nm nm练习二rtfgvb rtfgvb rtfgvb rtfgvbyuhjnm yuhjnm yuhjnm yuhjnmbvgftr bvgftr bvgftr bvgftrnmhjyu nmhjyu nmhjyu nmhjyu三、中指练习练习一ddcc ddcc ddcc ddcc ddcckk,, kk,, kk,, kk,, kk,, kk,,eedd eedd eedd eedd eeddiikk iikk iikk iikk iikk iikk练习二ddkk ddkk ddkk ddkk ddkkdkdk dkdk dkdk dkdk dkdkeiei eiei eiei eiei eiei eieice,, ce,, ce,, ce,, ce,, ce,,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机2. 操作系统入门3. Word文字处理4. 网络基础知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ord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

2.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入门、Word文字处理、网络安全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音箱、白板。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让学生对计算机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4. 例题讲解:讲解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Windows系统为例,介绍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6. Word文字处理: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文档、编辑文本、保存文档等。

7. 网络基础知识:讲解网络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网络安全知识。

8.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0.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 操作系统入门Windows系统功能基本操作方法3. Word文字处理新建文档编辑文本保存文档4. 网络基础知识定义、分类、功能网络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3)请用Word编写一篇短文,内容包括本节课所学知识。

(河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动感图文—设置动画效果

(河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动感图文—设置动画效果

动感图文——设置动画效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掌握“预设动画”的操作,初步掌握“预设动画”“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操作。

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体验自主操作后成功的喜悦,激发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互帮互助、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美好情感,并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动画效果的制作。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研究问题:
在学习《设置动画效果》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

教学过程:。

河南大学版 小学信息技术 四年级上 第十课 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案

河南大学版 小学信息技术 四年级上 第十课 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A:这次晚会我们计划表演一个舞蹈,就差音乐了。

同学B:简单!简单!我来准备消减了人声的音乐,保你满意!
老师:准备好“采蘑菇的小姑娘.mp3” 音乐文件,我们来消减其中的人声。

二、新课讲授
操练场
1.在GoldWave软件中打开“采蘑菇的小姑娘.mp3”音乐文件,执行“消减人声”命令,如图10-1所示。

2.在“消减人声”对话框中,调整消减效果,如图10-2所示。

实践园
体验立体声:如图10-3所示,分别选择“左声道”“右声道”“双声道”,试听播放效果。

挑战台
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音频文件,两个声道的波形是相同的,而且我们所有的编辑操作都是针对两个声道的,可否将一个音频文件中的左(或右)声道音频换成另一个音频文件的左(或右)声道声音,使一个文件中两个声道的波形(声音)不一样?
按图10-4、图10-5、图10-6所示进行操作,将“春江花月夜(诗朗诵)mp3”的左声道声音复制到“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 .mp3”的左声道,另存后,得到一个两声道不同波形的音频文件,达到混音效果。

思考营
说一说“剪裁”按钮的作用。

在图10-6中,单击“剪裁”按钮后,我们将得到一个两个声道波形不同的音频文件。

试听后,感觉与“混音”非常相似。

那么它与我们在前面用“混音”命令得到的混音效果有何不同?
思考营
立体声,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

自然界中,声源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声音有确定的方向来源,人们的听觉有辨别声源方位的能力。

多个声源同时发声时,人们可以凭听觉感知各个声源在空间的位置分布情况。

当人们直接。

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河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2 情感目标:·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二、【教学内容】1·信息2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3·计算机的基本应用4·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三、【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2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四、【教学难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

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一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

这些规定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与后面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信息技术介绍”模块。

介绍“计算机的应用”时,教材建议了一个学生讨论活动,该活动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助于他们更为清晰地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八【教(本文来自: 教师联盟网: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

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

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

河大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 Windows操作系统桌面、窗口、菜单和对话框的认识常用快捷键的使用3. Word文字处理Word的基本操作文档的编辑与排版4. 网络知识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与道德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培养信息素养。

2. 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提高操作技能。

3. 让学生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Word的文档编辑与排版、网络知识。

2. 教学重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认识计算机(10分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学生跟随教材进行学习,教师解答疑问。

3. Windows操作系统(10分钟)讲解桌面、窗口、菜单和对话框的认识。

演示常用快捷键的使用,学生跟随操作。

4. Word文字处理(10分钟)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

演示文档的编辑与排版,学生跟随操作。

5. 网络知识(10分钟)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安全与道德。

6. 例题讲解(5分钟)指定教材中的一道例题,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指导。

提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认识4. Word文字处理5. 网络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Word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天。

简述网络的基本概念。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信息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册
小学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专门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共分四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和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第二册主要介绍打字的基本方法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三册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基本使用;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站制作初步知识及综合应用与设计等内容。

本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中,“做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制作心得”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教学进度
教材目录
第1课正确的坐姿和指法——基本键打字练习第2课苦练基本功——其他字符的练习
第3课打地鼠——字母练习
第4课快乐打字——单词的输入
第5课自我介绍——自由输入
第6课手脑并用——中文输入
第7课方便的“记事本”——保存文件
第8课在计算机上安个家——建立文件夹
第9课综合练习
单元分析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使用键盘进行打字练习,与我们刚开始学习写字一样,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

姿势正确有击键,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并且不易疲劳。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培养他们养成好的打字习惯。

为了养成良好的、正确的键盘操作习惯,要求学生按照指法分区的规定进行练习。

纯粹的指法练习本身很枯燥,为了让学生们在练习中充满乐趣,软件设计者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指法练习软件,让学生使用金山打字通2002软件。

本单元总共9课,要在一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