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总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总报告

《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组黄中南(执笔)

【内容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该课题根据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着重研究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教师评价内容的建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研制及教师评价方式的创新等, 初步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让评价更好地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进而改变教师教育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评价研究

一、问题提出

教师评价一直来都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也是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对教师的评价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缺少严谨的科学性,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诸如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起点评价,有失评价的公平性;或以人为的看法“定调子”来评价教师,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失评价的公正性;或以习惯性思维来评价人,先进者永远是“先进”,看不到人的“发展性”等等。多年来,这些评价方式方法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评价“条件”,乃至形成评价“制度”沿袭下来,严重地挫伤了教师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弱化了评价促进教师成长的激励作用。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如何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成为了课改实验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改的深入发展。

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构建新课程教师评价体系,让评价促进教师的成长,成为了各实验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点研究的项目之一。在教育部“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的指导下,各实验区课题组对教师评价改革进行了尝试与实践,促进了各实验区教师评价工作的深入探讨。由于各地的条件及自身优势的差异,要制定一套较理想的、全国统一的教师评价方案是不现实的。因此,建构适应本地实际的、较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师评价方案,公正地评价教师,成为了各课改实验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精神,对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通过对教师评价理念的学习与研究,尤其是在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式方法、多元评价促进教

师自我提高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对构建有地方特色的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有关理论付诸实践进行探讨,使教师评价的方式方法更具操作性,让评价更好地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改变教师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着重从评价的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呈现方式等方面,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新型的、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教师评价内容构成的研究;

2. 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研究;

3. 教师评价方式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教育评价的文献论述,并进行归类、比照、分析,用以指导本课题的实践应用的研究。

行动研究法:研制教师评价的内容及评价的方式,在进行教师评价的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完善评价的方案,提高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案例研究法:在研究中搜集有关教师评价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并以此培养评价人员,不断地完善评价的方案,提高评价的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将以行动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贯穿整个研究的过程。在研究中,一边实施评价方案,一边根据本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不断修正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过程更具科学性、成果更具可操作性。

四、研究的成果及分析

本课题主要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要求,学习国内外有关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着“为了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的评价理念,结合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对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研究。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及其分析如下:

(一) 制定了评价的基本原则,确保评价科学有序进行。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为了确保评价工作能科学、有序地进行,课题组根据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

制定了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

(1) 发展性原则:评价要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完善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注重教师教学个性的评价,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2) 公平性原则:评价要公平、公正、公开。公平,就要关注教师的起点,体现出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公正,就要一视同仁,尊重客观事实,切忌主观武断;公开,就要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及时回馈评价信息,让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3) 诚信原则:诚信、守纪,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评价的前提条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以保证评定结果的可信度,使教师评价真正起到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4) 实效性原则:注重评价的可信度,提高评价的实效性。通过对教师的评价,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技术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评价基本原则的制定,意味着教师评价必须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课题组在基本原则的框架内,制定了评价的内容,开展了有效的评价方式研究。

(二)建构教师评价的内容,逐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1.教师评价的内容

教师评价必须体现对教师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的要求,在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课题组研制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评价要素,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教师的日常工作,初步形成了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

(1)职业道德与教育管理

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是教师专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所指出:“人们要求教师既要有技能,又要有专业精神和献身精神,这使他们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专业准则,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本课题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评价,就是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评估主要是从下面几方面内容进行: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