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护理教学计划(详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临床护理技能、社区卫生保健知识、富有人文精神精神,能适应临床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家庭,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护理、康复以及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对医学科学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护理岗位群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为原则,以素质教育和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采用“2+1”培养模式,即二年的校内学习和一年的医院实习,学校和医院两个育人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校内学习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实训和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一年的教学医院顶岗实习中完成专业课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2)具备较扎实的医学知识及护理知识。
(3)具有基本的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4)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较熟练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有对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及一定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4)能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康复指导和进行卫
生宣教。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服务意识。
(6)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入学文化程度及修业年限
1.入学程度初中毕业
2.修业年限三年
3.时间分配
四、课程设置
(一)按课程定位划分
1.按课程定位划分
(1)主干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2)主要课程急救护理、社区护理、传染病护理、五官科护理、护理心理学、护士人文修养、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
(3)其他医学遗传学、护理英语、中医护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基础知识、语文、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形体训练。
2.按修课形式划分
(1)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基础知识、语文、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护理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护士人文修养、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传染病护理、五官科护理、急救护理、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2)选修课医学遗传学、护理英语、形体训练。
(二)课程基本要求及时间分配
公共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学时
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公共必修课程。
培养目标:本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2.哲学基础知识 36学时
课程性质:《哲学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指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培养目标:①教育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指导学生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判断是与非的能力,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指导自己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③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解决好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
路和人生目标。
3.语文 68学时
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包括常用文体的读写知识、范文和例文、语文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
培养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掌握基本文体的写作方法、中等文学欣赏能力等要求。
4.体育 68学时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培养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运动兴趣,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形成自觉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办法。
(3)身体健康目标: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保健体育方法,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的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
(5)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5﹒英语 136课时
课程性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英语教学应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要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