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第0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编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秀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了解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1)了解和收集有关唐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
认识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贞观新政。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玄武门之变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玄武门之变”吗,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吗,他在位时的统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一)“贞观之治”师生共同探讨:1.材料一魏征 唐太宗你知道材料中唐太宗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你能举出两个“载舟”和“覆舟”的例子吗?材料二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课内容。
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再者,贞观之治上承文景之治、开皇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学好本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封建社会盛世这个专题知识,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说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1 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掌握唐朝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一个时期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繁荣背后是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原因。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3.课堂讲解(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①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②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其原因。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①介绍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②分析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4.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讨论两个时期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从唐朝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案例分析以唐朝繁荣为例,分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
(2)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唐朝繁荣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李世民的登基与贞观之治的开始1.2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官制的改革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的完善政治纪律与法治的加强1.3 贞观之治的经济繁荣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与贸易的繁荣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稳定的维护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武则天的崛起与登基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权谋武则天登基为帝的历史背景与争议2.2 武则天的政治改革与政策推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与削弱地方势力推行佛教与文化建设2.3 中宗复位与神龙革命中宗李显的复位背景与过程神龙革命的政治意义与影响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3.1 玄宗登基与开元政策的推行玄宗李隆基的登基与政治改革的意图推行开元政策的目标与措施3.2 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创新改革官僚制度与选拔官员的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监督与管理推行科举制度的新改革3.3 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农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文化交流的扩大第四章: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4.1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安史之乱的背景与原因安史之乱的过程与战乱的影响4.2 唐朝的衰落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宦官专权与政治腐败的问题4.3 唐朝的晚期与灭亡唐朝晚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问题唐朝灭亡的原因与历史意义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5.1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政治稳定政治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与意义5.2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成就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的贡献文化与艺术成就的影响与传承5.3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作为中国历史重要时期的影响与评价对后世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启示与影响第六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6.1 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贞观之治时期户籍制度的完善开元盛世时期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6.2 婚姻制度和丧葬制度的演变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丧葬制度的改革与对社会的影响6.3 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完善贞观之治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元盛世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第七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军事外交7.1 贞观之治的军事改革唐朝的军事组织和战术的改进边疆安全和对外征战的成果7.2 开元盛世的外交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7.3 边疆地区的稳定与扩张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扩张对国家的影响第八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文化艺术8.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新8.2 宗教文化的盛行佛教、道教和儒教在唐朝的传播和发展宗教文化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8.3 学术思想的繁荣儒学、玄学、佛学等学术思想的交锋和发展学术研究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第九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民生生活9.1 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发展乡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9.2 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唐朝的社会福利和救济制度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的影响9.3 民间风俗与生活习惯唐朝民间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社会风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十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10.1 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和传承10.2 对后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文化艺术成就的传承和影响10.3 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深远影响唐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七、八、九、十章:这些章节详细介绍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民生生活以及遗产与影响。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案一、教学内容(一)贞观之治1. 概况:贞观之治是唐代初年高僧玄奘(玄宗)推崇的新政府,实行天下大治,中央集权,加强统一,主张深谋远虑,厘革清明,整饬宪法,使行政和法纪严明,司法公正,士大夫勤政,把阻碍唐朝发展的灾祸消除,使唐朝成为实力雄厚,文化鼎盛的一个大帝国。
2. 成果:贞观之治任期内,由于唐玄宗有清明贤惠、恩下田里这一优秀政策,使国家充满活力,人民拥有了安定安安、平等欢喜的生活,国力出现较大发展,政令制更加完善,政治和法制更加严明,国家政治体系实现了一种稳定,社会生活出现了显著改变,文学艺术出现发展的蒸蒸日上的局面。
3. 价值:贞观之治确实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漫长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建立了古代中国的管理形式,使其发展到历史巅峰,贞观之治改变了上古以来国家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存在形态,其价值较之以往班主任发展有了质的提升,影响了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奠基砖,成为展示唐朝法律和管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价值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全局、总结古代历史经验中珍贵价值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理性、正确的价值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和祖国史学精神,尊重历史,发扬历史文化精神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
四、教学难点难点在于把握“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的不同程度,分析探究古代形势的变化和历史上对此影响的因素。
五、教学方法:1. 指导思想方法:通过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唐朝“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2. 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贞观之治”的概况、成果和价值,以确定对此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3. 问题设计法:让学生根据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贞观之治”的概况,提出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深入理解历史。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兴起1.1 教学目标1.1.1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背景和登基过程。
1.1.2 掌握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1.1.3 认识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1.2.1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出生、家族背景、军事才能等。
1.2.2 贞观之治的背景:隋朝的衰落、民不聊生。
1.2.3 贞观之治的政治措施:整顿吏治、严惩腐败、加强中央集权等。
1.2.4 贞观之治的经济措施:减轻赋税、改革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等。
1.2.5 贞观之治的文化措施:推崇儒学、选拔贤才、重视教育等。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唐太宗李世民的个人背景和贞观之治的背景。
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1.3.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贞观之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4 教学评价1.4.1 笔试:测试学生对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1.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贞观之治的理解深度。
第二章:贞观之治的巩固与发展2.1 教学目标2.1.1 了解贞观之治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后的巩固与发展过程。
2.1.2 掌握贞观之治后期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2.1.3 认识贞观之治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2.2 教学内容2.2.1 贞观之治后期的政治措施:完善科举制度、选拔贤能等。
2.2.2 贞观之治后期的经济措施:发展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等。
2.2.3 贞观之治后期culture measures: promote Confucianism, select talents, value education等。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贞观之治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2.3.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2.3.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贞观之治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理解这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的两次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综合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
2. 开元盛世:唐玄宗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对外交往等。
3. 两个时期的比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社会风貌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基本情况,阐述两个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兴趣。
2. 贞观之治:讲解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的特点。
3. 开元盛世:讲解唐玄宗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对外交往等,让学生了解开元盛世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2. 请学生收集有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3.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会成为唐朝的两次高峰?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的批改: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等,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正规的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历史信息。
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历史图片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简介唐太宗李世民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背景和统治时期强调李世民的英勇和智慧1.2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分析贞观之治的政治背景和原因探讨李世民实施的政治改革,如整顿官僚制度、选拔贤能等1.3 贞观之治的经济繁荣研究贞观之治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1.4 贞观之治的文化成就探讨贞观之治时期的文化发展强调文学、艺术和学术的成就强调贞观之治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简介武则天了解武则天的历史背景和统治时期强调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和手腕2.2 武则天的政治改革分析武则天实施的政治改革,如选拔贤能、整顿官僚制度等探讨武则天的统治对贞观之治的延续和发扬2.3 中宗复位与神龙革命了解中宗复位和神龙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强调这一事件对唐朝政治和历史的影响2.4 武则天的文化成就探讨武则天时期的文化发展强调文学、艺术和学术的成就强调中宗复位对唐朝政治和历史的重要性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3.1 简介唐玄宗李隆基了解唐玄宗李隆基的历史背景和统治时期强调李隆基的政治才能和智慧3.2 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措施分析开元盛世时期实施的政治改革,如整顿官僚制度、选拔贤能等探讨这些改革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3.3 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研究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3.4 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探讨开元盛世时期的文化发展强调文学、艺术和学术的成就强调开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变迁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变迁过程强调不期的政治特点和变化4.2 政治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探讨政治变迁的原因,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等分析政治变迁对唐朝社会和历史的影响4.3 政治变迁中的重要人物介绍在政治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如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强调他们的政治才能和贡献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5.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过程强调不期的文化特点和传承5.2 文化传承的原因和影响探讨文化传承的原因,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分析文化传承对唐朝社会和历史的影响5.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重要文化成就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重要文化成就,如文学、艺术、学术等强调这些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六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变迁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变迁过程强调不期的社会特点和变化6.2 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探讨社会变迁的原因,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分析社会变迁对唐朝社会和历史的影响6.3 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事件介绍在社会变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改革措施、灾害应对等强调这些事件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七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对外关系7.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外交政策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外交政策特点强调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7.2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探讨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强调唐朝的辐射力和影响力7.3 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强调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7.4 文化交流与影响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文化交流和影响强调唐朝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八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8.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特点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特点强调唐朝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治理8.2 与边疆民族的关系探讨唐朝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如突厥、吐蕃、回纥等强调唐朝的包容力和民族政策8.3 民族融合与交流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民族融合与交流强调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8.4 民族地区的治理与发展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民族地区治理与发展强调唐朝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支持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九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9.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强调这些遗产对后世的影响9.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评价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评价和地位强调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9.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对后世的政治影响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强调唐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9.4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与影响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与影响强调唐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第十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启示10.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智慧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智慧,如政治改革、选拔贤能等强调这些智慧对现代政治的启示和借鉴10.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经验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经验强调这些经验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和借鉴10.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与创新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与创新强调这些创新对现代文化发展的启示和借鉴10.4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治理与和谐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治理与和谐强调这些经验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和借鉴1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4.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变迁5.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6.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变迁7.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对外关系8.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9.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10.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启示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重点关注政治改革的措施和影响,以及这些改革如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4套(2019最新编辑)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及其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2. 让学生了解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及其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3. 让学生认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于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4.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2.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以及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和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唐朝及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史》等相关教材。
2. 课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图片、地图、历史资料。
3. 参考资料:关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学术论文、历史记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兴趣。
2. 讲解贞观之治:介绍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如科举制度、农田水利、崇尚文化等,分析贞观之治的特点和意义。
3. 讲解开元盛世:介绍唐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如改革吏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等,分析开元盛世的特点和意义。
4. 案例分析:选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魏征、李白等,分析他们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贡献。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唐朝及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历史事件。
6. 总结:概括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强调它们对于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治世进行对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明朝的“洪武之治”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和意义。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兴起1.1 教学目标: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贞观之治的背景。
掌握贞观之治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理解贞观之治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李世民的治国理念:民为本、法治、选拔贤能。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建立、战乱后的恢复。
政治成就:改革政府机构、整顿官僚制度、选拔贤能。
经济成就: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改革税制。
文化成就:推崇儒学、发展文学艺术、科举制度的发展。
1.3 教学活动:讲述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贞观之治的背景。
分析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贞观之治的场景。
学生小组讨论贞观之治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教学目标:了解武则天的统治背景和她的政治作为。
掌握中宗复位的经过和背景。
理解武则天和中宗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武则天的统治背景:贞观之治的衰落、宫廷政治的斗争。
武则天的政治作为:改革政治制度、选拔贤能、发展经济。
中宗复位的经过:武则天晚年的政治斗争、中宗复位的过程。
2.3 教学活动:讲述武则天的统治背景和政治作为。
分析武则天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武则天和中宗复位的情景。
学生小组讨论武则天和中宗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与经济3.1 教学目标:了解唐玄宗的开元政策及其背景。
掌握开元盛世的政治和经济成就。
理解开元盛世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唐玄宗的开元政策:整顿政治、选拔贤能、改革税制。
政治成就:改革政府机构、整顿官僚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经济成就: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改革币制。
3.3 教学活动:讲述唐玄宗的开元政策和背景。
分析开元盛世的政治和经济成就。
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开元盛世的情景。
学生小组讨论开元盛世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开元盛世的文化与艺术4.1 教学目标:了解开元盛世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掌握唐朝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技能目标: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贞观之治”:
师:课件出示“贞观之治”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位君主开创了“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形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6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后来,唐玄宗即位,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学习来深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的两次盛世,了解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2.难点: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学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展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及其历史意义。
2. 让学生了解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及其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对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公元627年-649年)的一段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边疆安宁。
贞观之治被誉为“治世之极”,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公元713年-755年)的一段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边疆安宁,对外交流广泛。
开元盛世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兴趣。
2. 讲解贞观之治:阐述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分析其历史意义。
3. 讲解开元盛世:阐述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分析其历史意义。
4. 分析历史事件:选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5. 讨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时期对我国历史的影响,总结其历史地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画像,让学生对这两位皇帝有更直观的认识。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建立与李渊的统治隋朝的灭亡与教训1.2 唐太宗李世民的崛起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玄武门之变与李世民的登基1.3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改革政府机构与选拔制度推行“科举制”与选拔贤能1.4 贞观之治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发展农业与商业贸易繁荣的文化与科技成就第二章:贞观之治的成就与影响2.1 政治稳定与法治建设推行法律制度与监察机构加强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2.2 军事扩张与边疆稳固征服东突厥与扩张疆域建立边疆防御体系2.3 文化繁荣与学术交流推崇儒学与佛教的发展吸引外来文化并与之交流2.4 贞观之治的影响与评价对唐朝未来的影响与奠定基础历史学家对贞观之治的评价第三章:开元盛世的开端3.1 唐玄宗的登基与改革唐玄宗的背景与登基过程实施“开元之治”的改革措施3.2 开元的政治改革与机构调整精简机构与选拔贤能推行“考试制度”与选拔官员3.3 开元的经济发展与贸易繁荣发展农业与商业贸易推动“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展3.4 开元的文化交流与艺术成就推崇文学与诗歌的发展推动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繁荣第四章:开元盛世的政治与社会问题4.1 政治腐败与权力斗争宦官专权与政治腐败现象皇族间的权力斗争与内乱4.2 边疆问题与军事动荡边疆民族的侵扰与战乱军事将领的权力过大与兵变4.3 社会矛盾与民生问题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公农民起义与民生疾苦4.4 开元的衰落与衰败原因开元末年的政治腐败与经济问题社会动荡与外患的加剧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启示5.1 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治改革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作用5.2 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改革举措对后世的影响在不断变革中寻求创新与发展5.3 文化与科技的推动作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文化繁荣对国家的影响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5.4 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启示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经验对现代治国理政的启示总结历史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借鉴第六章:唐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6.1 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生活耕作技术的进步农民的生活状况与社会保障6.2 手工业的繁荣与商业贸易手工业的技术创新城市商业与市场交易6.3 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活长安城的建设与规划城市居民的生活与文化娱乐6.4 社会阶层的结构与流动士、农、工、商的身份划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与晋升途径第七章:唐代的文化与艺术成就7.1 文学的黄金时代诗歌、散文与小说的发展著名的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7.2 艺术的多元化与创新绘画、书法与音乐的艺术成就宗教艺术与民间艺术的繁荣7.3 学术研究的兴盛儒学、佛学与道教的研究历史、天文与医学的进展7.4 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外来文化对唐代社会的影响第八章:唐代的宗教与社会思想8.1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佛教文化与寺院生活8.2 道教的本土化与流行道教的起源与唐代的发展道教信仰与仪式活动8.3 儒学的复兴与思想变迁儒学在唐代的传承与创新儒家思想在社会的应用8.4 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宗教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宗教与政治、经济的联系第九章:唐代的边疆民族与外交关系9.1 边疆民族的分布与特点东北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的民族9.2 唐代的边疆政策与管理边疆防御与和亲政策羁縻州与边疆治理9.3 唐代的外交关系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与合作9.4 唐代的海外交往南海贸易与南洋华人社群与日本、朝鲜的交往与影响第十章:唐代的衰落与五代十国10.1 安史之乱与唐代的衰落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唐代国力的衰退与政治动荡10.2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更迭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地方割据与政权更迭10.3 社会经济的复苏与变革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恢复社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变化10.4 文化艺术的传承与转型文学艺术的继续发展宋代文化的兴起与唐代的影响第十一章:唐代的军事与防御体系11.1 唐代的军事组织与制度府兵制与募兵制的变迁军事机构与将领的职责11.2 边疆防御与军事建筑长城的修筑与防御体系军事要塞与城堡的建设11.3 唐代的军事战役与战略重要的军事战役分析唐代的军事战略与战术11.4 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冷兵器的创新与使用火器与爆炸武器的早期应用第十二章:唐代的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12.1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与普遍性土地公、城隍等地方神信仰保生大帝、妈祖等海神信仰12.2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庆祝方式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活动与习俗的传统12.3 婚丧喜庆的社会习俗婚礼的仪式与习俗丧礼的仪式与悼念方式12.4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唐代的饮食习俗与食材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兴起第十三章:唐代的科学与技术创新13.1 天文历算的发展唐代的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数学的进步与代数学的发展13.2 医学的传承与创新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药物学与外科技术的进步13.3 技术与机械的创新农业工具的改进与发明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13.4 唐代的地理探索与地图制作地理学的进步与地图的制作航海技术的发展与海上探险第十四章:唐代的杰出人物与历史影响14.1 政治家与军事家的贡献唐太宗、武则天等政治家的治国策略杰出军事家与战役的指挥14.2 文学家与艺术家的成就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文学贡献阎立本、吴道子等艺术家的创作14.3 思想家与宗教领袖玄奘、慧能等思想家的影响道教宗师与佛教高僧的贡献14.4 唐代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唐代杰出人物的历史地位他们对中华民族与文化传承的影响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特点与意义两个治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对中国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15.2 唐代的成就与不足唐代的亮点与辉煌成就期的社会问题与局限性15.3 历史经验的吸取与借鉴从唐代经验中吸取的教训对现代社会与未来发展的启示15.4 唐代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历史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跨学科研究与唐代的综合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唐朝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唐朝初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辉煌历史。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也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隋朝的兴衰史。
他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原因,理解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内容。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原因,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课件。
3.历史资料: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提问:“你们认为唐朝时期为什么会如此繁荣?”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xx"(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2.要求学生认识:(1)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的一系列进步性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武则天是一位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3)唐玄宗前期,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xx”。
难点:对xx,xx,xx的评价。
(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隋朝为什么象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老师自己完成。
)2.导入新课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加速了农民起义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变。
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
那么,李渊是怎样起兵的?又是怎样建立唐朝的?这些都是本课要回答的内容。
3.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板书〉618年3月,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5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即唐高祖。
(看P8晋祠图)唐朝建立之初,只据关中一隅。
全国各地同时称王称帝的还有十数家,国家尚未实现统一。
李渊父子采取了正确的军事行动计划,终于战胜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
当时,统一全国是民心所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李渊父子完成统一任务,为日后唐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
在统一过程中,李世民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对统一任务完成起了积极作用,李世民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二)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三)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解决办法(四)教学创新点1.首先学生带问题自学5分钟,对本课有个概括的感性认识。
2.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录象资料。
3.教师可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
有关资料可以在文本素材里去找。
(五)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先提问: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介绍“贞观”、“开元”年号,指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唐朝前期的三位杰出的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唐太宗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及杜甫《忆昔》,感受经济的繁盛。
升华:通过本课学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你有何思考?
增强民族认同感
结合古诗,加深理解
总结新课
小结:自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确定适宜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的前提下,政令、政策的相对稳定,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总结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建立------ “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可以值得借鉴?
把学生的个人自学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
以古鉴今,学以致用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三、辉煌治世·帝国盛
教师点拨:从“贞观之治”到“贞观遗风”再到“开元盛世”唐朝国力不断增强,到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一、民不聊生·大唐兴
教师: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教师强调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以及唐都长安城的位置。
学生识记唐朝建立的基础知识。
过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繁盛时期,出现的第一段清明治世局面叫什么呢?
简介玄武门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引导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合作交流,展
示提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励精图治·显英明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政治、经济、用人等方面列表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以及形成的局面。初步感知他们的治国能力。
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思考:
1、唐太宗是在什么样的治国思想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才的重用。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
对唐太宗治国思想的认识。
教法分析
图表法、对比法、材料分析法
学法分析
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猜一猜”的成语导入。提出问题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