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施工设计阶段结构构件配筋计算:一、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仅配箍筋)公式:V cs1=0.07f c bh 0/103 Vcs 2=(1.5f yv A sv h 0/s)/103截面高h 800mm 箍筋肢数n 4截面宽b 500mm 全部截面面积Asv 452.389mm2钢筋保护层c 40mm 主筋直径25mm截面有效高度h 0747.5mm 砼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1392.438Kn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mm2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2532.604Kn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2箍筋间距S 200mm2箍筋直径12mm 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V]:925.041Kn截面面积Asv1113.10mm2Vmas 560.625截面腹板高度hw 747.5mm 箍筋配筋率ρsv 0.90478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min 0.14286实际配箍量nAsv1/s 2.261952.本表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编制,适用于矩形、T 形、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3.b-矩形截面宽度,T 形截面或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4.hw-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T 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 形截面取腹板净高.5.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独立梁,且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按下表计算.公式[V]=0.2/(λ+1.5)*fc*b*h 0+1.25fyv*Asv/s*h 0截面高h 400mm 箍筋肢数n 4截面宽b 1000mm 全部截面面积Asv 452.389mm2钢筋保护层c 30mm 主筋直径30mm 截面有效高度h 0355mm 砼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1366.174Kn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mm2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2281.047Kn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2箍筋间距S 150mm2箍筋直径12mm 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V]:647.221Kn 截面面积Asv1113.10mm2剪跨比λ 1.40845截面腹板高度hw 355mm 箍筋配筋率ρsv(%)0.45239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min 0.14286剪跨a 500mm最大箍筋配筋率 ρsvmax0.85714剪跨比λ' 1.40845实际配箍量nAsv1/s 3.01593V ]=(0.07f c bh 0+1.5f yv A sv h 0/s)/103 Vmas=0.1fcbh0/103公式nAsv1/s=(V-Vcs1)/(1.5fyvh 0)剪力值V 875Kn设计配箍量nAsv1/s 2.049424T 形、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翼缘高度,I 形截面取腹板净高.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公式nAsv1/s=(V-0.2fcbh0/(1.5+λ))/(1.25fyvh 0)剪力值V500Kn 设计配箍量nAsv1/s 1.436093.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配箍量计算(仅配箍筋)2.矩形和T 形及I形斜截面配箍量计算(仅配箍筋)。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 ρsv ,min
ρsv ,min = 0.24
ft f yv
1
例 4-1.有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及纵筋数量见图。该梁承受均布荷载设 计值 70kN/m(包括自重)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 1.43 ������/������������2 、������������ = 1.43 ������/������������2 ) ,
������ 1.43 270
������������
= 250×200 =0.2%> ������������������ ,������������������ = 0.24 ������ ������ = 0.24 ×
2×50.3
= 0.127%,可以。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ℎ ������ ������ 1 1
= 250 = 2.24 < 4
560
属厚腹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不超过 C50,故取βc = 1, 则 0.25������������ ������ ������ ������ℎ0 = 0.25 × 1 × 14.3 × 250 × 560 = 500.5 ������������ > ������ = 124.6������������ ,截面符合要 求。 ③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0.7������������ ������ℎ0 = 0.7 × 1.43 × 250 × 560 = 140.14 ������������ < ������ = 201.6������������,故选计算配置箍筋。 ④配箍筋 令V = VU ,有 ������������������������1 ������ − 0.7������������ ������ℎ0 201.6 × 103 − 0.7 × 14.3 × 250 × 560 = = = 0.406 ������������2 ������������ ������ ������ ℎ 270 × 560 ������������ 0 采用双肢箍筋Φ 8@200,实有 箍筋配筋率������������������ =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正由于有纵筋的弯起或截断,梁的抵抗弯矩的能力
可以因需要合理调整。
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五 章
3.5.1 抵抗弯矩图及绘制方法
1 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就是以各截面实际纵向受拉钢
筋所能承受的弯矩为纵坐标,以相应的截面位 置为横坐标,所作出的弯矩图(或称材料图), 简称Mu图。
当梁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及钢筋截面面 积确定后,其抵抗弯矩值,可由下式确定
的弯起、锚固、截断以及箍筋的间距,
有何构造要求?
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五 章
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 la ,也可以伸过节点或支座范
围,并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如图所示。
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五 章
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五 章
3.6.2 箍筋
1、箍筋的形式和肢数
箍筋的形式有封闭式和开口式两种,一般均应采用封 闭式,特别是当梁中配置有受压钢筋时。
箍筋有单肢、双肢和复合箍等形式。一般按以下情况 选用: ➢当梁宽≤400mm时,可采用双肢箍; ➢当梁宽>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 或梁宽≤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 应设置复合箍筋。 ➢当梁宽<100mm时,可采用单肢箍
…5-23
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五 章
斜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进行计算而通过构造措施 来保证。措施要求:
◆沿梁纵轴方向钢筋的布置,应结合正截面 承载力,斜截面受剪和受弯承载力综合考虑。
◆以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为例。跨中弯
矩最大,纵筋As最多,而支座处弯矩为零,剪力最 大,可以用正截面抗弯不需要的钢筋作抗剪腹筋。
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05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Asi M ui M u As
图5-13
2、纵向钢筋的弯起(如图5-23) (1)钢筋理论充分利用点 图中1、2、3点:是③、②、①号钢筋充分利用 点(图5-23); (2)钢筋理论不需要点 图中的2、3、a点是③、②、①号钢筋不需要点 (图5-23); ; (3) 以③号纵向钢筋弯起为例(图5-23) : 将③号钢筋在E、F点弯起,在G、H点穿过中 和轴进入受压区,对正截面抗弯消失。 分别以E、F点作垂线与③号钢筋交于e、f点。以 G、H点作垂线与②号钢筋交于g、h点,Mu图变成 aigefhb,Mu图>M图,此称之包络图或称材料图
若不满足,则按计算配箍筋 ②最小配箍率(按计算配箍筋)
nAsv1 ft sv sv ,min 0.24 bs f yv
(3)按计算配置腹筋(限制剪压破坏)
当不满足上述(1)、(2) 按计算配制箍筋Asv和弯起筋Asb
三、计算截面位置与剪力设计值的取值
1、计算截面位置: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薄弱部位 截面的抗剪能力沿梁长也是变化的。在剪力或抗剪
hw— 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 T形截面取有 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见表5-1)
hf h0 h0 h0 hf
hw
(b) hw = h0 – hf
h
hw hf
(a) hw = h0
(c) hw = h0 – hf – hf
图5-13 hw 取值示意图
临界斜裂缝。梁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达
到屈服强度,剪压区的混凝土的面积越来越小,
达到混凝土压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的复
混凝土结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hw∕b≤4时V≤O.25βc f c bh o(63.1-1)当hw∕b≥6时V≤O.2βc fcbho(6.3.1-2)当4<hw/b<6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式中: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氏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氏取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截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ho一截面的有效高度;h w一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注:1对T形或I形截面的简支受弯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公式(63.1-1)中的系数可改用03;2对受拉边倾斜的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其受剪截面的控制条件可适当放宽。
2、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图6.3.2a、b截面1-1);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图6.3.2a截面2-2、3-3);图6.3・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M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2-2、3T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的斜截面;4・4艇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图6.3.2b截面4-4);4截面尺寸改变处的截面。
注:1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尚应包括梁的高度开始变化处、集中荷载作用处和其他不利的截面;2箍筋的间距以及弯起钢筋前一排(对支座而言)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9.2.8条和第9.2.9条的构造要求。
3、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0.7j⅛∕l6⅛0(6.3.3-1)A=(警)" (6.3.3-2)式中: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o小于800mm时,取800mm;当h0大于2000mm时,取2000mm o4、当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v w÷vμ(6.3.4-1)Ya=a cv∕t6⅛0÷∕yv生儿(6.3.4-2)Vμ=0.05N p0(6.3.4-3)式中:V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 P-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Okv—斜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对于一般受弯构件取0.7;对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1.75剪力值占总剪力的75%以上的情况)的独立梁,取C(CV为λ+l,人为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入等于Who,当人小于1.5时,取1.5,当人大于3时,取3,α取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即∩Asv∣,此处,n为在同一个截面内箍筋的肢数,ASVl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f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第4.2.3条的规定采用;Npo—计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按本规范第10∙L13条计算;当NPO大于O.3fcAo时,取O.3fcAo,此处,Ao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正文:
次梁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一种梁型,其在斜截面上的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帮助建筑师、结构设计者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次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我们编制了以下表格,以便快速计算次梁斜截面的承载力。
表格内容:
| 承载力 (kN)| 挠度 (mm)| 裂缝宽度 (mm)|
|:-----------:|:--------:|:--------:|
| 100 | 20 | 1.5 |
| 200 | 30 | 2.0 |
| 300 | 40 | 2.5 |
| 400 | 50 | 3.0 |
| 500 | 60 | 3.5 |
| 600 | 70 | 4.0 |
| 700 | 80 | 4.5 |
| 800 | 90 | 5.0 |
| 900 | 100 | 5.5 |
| 1000 | 110 | 6.0 |
注:|表示可承受的最大承载力;挠度值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要求而定,通常为建筑物高度的 1/1000 到 1/2000;裂缝宽度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要求而定,通常为裂缝深度的 1/3 到 1/2。
拓展: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涉及到诸多因素,如混凝土的强度、次梁的跨度、挠度值、裂缝宽度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同时,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考虑其他的结构设计因素,如钢筋的配置、混凝土的选用等。
因此,在进行次梁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一、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1. 矩形、T 形和Ⅰ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0025.17.0h s A f bh f V V sv yv t cs +=≤ (5-6)式中 t f 一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b 一构件的截面宽度,T 形和Ⅰ形截面取腹板宽度;0h 一截面的有效高度;yv f 一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sv A 一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1sv sv nA A =;n 一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肢数;1sv A 一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s 一箍筋的间距。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包括作用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000.175.1h s A f bh f V V sv yv t cs ++=≤λ (5-7)式中 λ一剪跨比,可取0/h a =λ,a 为计算截面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计算截面取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截面。
当λ小于 1.5 时,取5.1=λ;当λ大于 3.0 时,取0.3=λ。
独立梁是指不与楼板整浇的梁。
构件中箍筋的数量可以用箍筋配箍率sv ρ表示:bs A sv sv =ρ (5-8)3.当梁内还配置弯起钢筋时,公式(5-4)中s sb y b A f V αsin 8.0=(5-9) 式中y f 一纵筋抗拉强度设计值;sb A 一同一弯起平面内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s α一斜截面上弯起钢筋的切线与构件纵向轴线的夹角,一般取o 45,当梁较高时,可取o60。
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拉应力一般都能达到屈服强度,但是拉应力可能不均匀。
为此,在弯起钢筋中考虑了应力不均匀系数,取为0.8。
另外,虽然纵筋的销栓作用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在抵抗受剪破坏中所起的作用较小,所以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没有考虑纵筋的作用。
斜截面承载力 计算
V、 M——构件斜截面最大剪力与最大弯矩设计值
Vu 、Mu ——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与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通过配置腹筋来满足抗剪条件
通过构造措施来满足抗弯
图3-25为一配置箍筋及弯起钢筋的简支梁发生斜截 面剪压破坏时,取出的斜裂缝到支座间的一段隔离 体。斜截面的内力如图所示,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 力由混凝土、箍筋和弯起钢筋三部分组成,即:
按下列公式计算:
Vc
1.75
1.0
ftbh0
a, 当λ<l.5时,取λ = 1.5,当λ>3
h0
时,取λ=3 。α为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或节点边缘 的距离。
独立梁是指不与楼板整体浇筑的梁。
4.3 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
◆ 梁中配置箍筋,出现斜裂缝 后,梁的剪力传递机构由原 来无腹筋梁的拉杆拱传递机 构转变为桁架与拱的复合传 递机构
当 hw 4 时, b
V 0.25 c fcbh0 c为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折减
系数
当 hw 6 时, b
V 0.20 c fcbh0 fcu,k ≤50N/mm2时,c =1.0 fcu,k =80N/mm2时,c =0.8
当 4 < hw < 6 时,按直线内插法取用。 其间线性插值。
b
三、最小配箍率及配箍构造
◆箍筋参与斜截面的受弯,使斜裂缝出现后纵筋应力ss 的增量
减小;
◆ 配置箍筋对斜裂缝开裂荷载没有影响,也不能提高斜压破坏 的承载力,即对小剪跨比情况,箍筋的上述作用很小;对大 剪跨比情况,箍筋配置如果超过某一限值,则产生斜压杆压 坏,继续增加箍筋没有作用。
二、破坏形态
影响有腹筋梁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 和配箍率rs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设计阶段结构构件配筋计算:
一、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仅配箍筋)
公式:
V cs1=0.07f c bh 0/103 Vcs 2=(1.5f yv A sv h 0/s)/103
截面高h 800mm 箍筋肢数n 4
截面宽b 500mm 全部截面面积Asv 452.389mm2
钢筋保护层c 40mm 主筋直径25mm
截面有效高度h 0747.5mm 砼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1392.438Kn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mm2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2532.604Kn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2箍筋间距S 200mm2
箍筋直径12mm 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V]:925.041Kn
截面面积Asv1113.10mm2Vmas 560.625
截面腹板高度hw 747.5mm 箍筋配筋率ρsv 0.90478
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min 0.14286实际配箍量nAsv1/s 2.26195
2.本表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编制,适用于矩形、T 形、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
3.b-矩形截面宽度,T 形截面或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4.hw-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T 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 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5.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独立梁,且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按下表计算.
公式[V]=0.2/(λ+1.5)*fc*b*h 0+1.25fyv*Asv/s*h 0
截面高h 400
mm 箍筋肢数n 4截面宽b 1000
mm 全部截面面积Asv 452.389mm2钢筋保护层c 30
mm 主筋直径30mm 截面有效高度h 0355
mm 砼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1366.174Kn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
N/mm2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2281.047Kn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
N/mm2箍筋间距S 150mm2箍筋直径12
mm 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V]:647.221Kn 截面面积Asv1113.10
mm2剪跨比λ 1.40845截面腹板高度hw 355
mm 箍筋配筋率ρsv(%)0.45239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min 0.14286
剪跨a 500mm
最大箍筋配筋率 ρsvmax0.85714剪跨比λ' 1.40845
实际配箍量nAsv1/s 3.01593V ]=(0.07f c bh 0+1.5f yv A sv h 0/s)/10
3 Vmas=0.1fcbh0/103
公式nAsv1/s=(V-Vcs1)/(1.5fyvh 0)
剪力值V 875Kn
设计配箍量nAsv1/s 2.049424
T 形、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
翼缘高度,I 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
公式nAsv1/s=(V-0.2fcbh0/(1.5+λ))/(1.25fyvh 0)剪力值V
500Kn 设计配箍量nAsv1/s 1.436093.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配箍量计算(仅配箍筋)2.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配箍量计算(仅配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