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家书》有感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红色家书》学习篇1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
一封封家书中,充满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饱含着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魂”。
家书的背后却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有时刻牵挂的亲人,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种铁骨柔情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爱”。
在他们面前,“魂”始终放在首位,“爱”放在其次,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为了祖国这个“大家”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小家”,甚至牺牲生命。
作为教师,这种“魂与爱”就是我们的师德师风,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
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通过师魂与师爱和学生建立深厚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亲其师”,最终“信其道”。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是中职教育的守卫者、一线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学习和缅怀革命先烈,用“魂与爱”真心善待每位“孩子”,为职教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篇2“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一封封红色家书浸润着血脉亲情和革命豪情,穿过烽火硝烟,将革命先贤立志救国、以身殉国的悲壮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映照出一个个为着理想信念宁死不屈的鲜活生命。
读来,眼中常含泪水,满腔热忱抒发一二。
我们切身感受信仰之力。
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革命英烈一生短暂而辉煌,他们之所以能在任何艰难困苦、险境绝境中义无反顾、向死而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有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_在就义前写道:“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共产主义信仰自他们开始,如星火燎原之势燃遍神州大地,成千上万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为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光芒万丈的共产主义道路。
一个人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无所畏惧,一个政党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冲破黑暗、无往不前。
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5篇范例)
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5篇范例)第一篇: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革命英雄舍家为民,大爱无疆。
只因心中有党,眼中有光,看!革命的洪流,已令反动派没入红色的汪洋。
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一】“家书”其外形和材质大抵不过是几页纸罢了,但蕴含于其中的重量可不是几页纸所能承担的,其凝聚于其中的情感,足以抨击人心。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便被它大红色的封面所吸引。
红色,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引人深思的颜色啊!为了它有多少人甘愿付出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为了它有多少事令人感叹至极,铭记于今!为了它又有多少时间在长河中划下一道深深地记号!但当它在空中缓缓升起,最后飘扬飞舞时,它被世人所知晓,被世人所铭记,被世人所敬仰。
这大红色啊!跟血一样的红啊!在历史和如今的链接中,它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而答案就在我眼前的这本书中。
我慎重地将他翻开,生怕损坏了一样,瞪大眼睛仔细地阅读那一行行感情真挚的铅字,直到读完一刻也不敢放松。
读完后,许久,我默不作息。
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一封封书信的画面,书信的主人各不相同,主人的相貌也各式各样,但他们的眼神却是一样的。
他们从长度大小厚薄各不相同的眼睛里折射出相同的光,那光好像是一把火,在眼睛里熊熊燃烧,在黑暗中跳着赤色的舞蹈。
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之常情在一封封家书中发光、放大,而这些光似乎交织在了一起,变得极其闪耀,射穿人心,这就是家国之情。
这种伟大的情感在这些伟大的革命烈士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乡书中的革命烈士夏明翰,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了青春、牺牲了爱情甚至牺牲了生命!他在给同为革命战士的妻子郑家钧的家书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这是怎样的凌云壮志?又是怎样的赤胆忠心?面对他的志向我们敬佩不已;听说他的命运,我们又不禁潸然泪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又正好是为这些烈士们唱出的壮词吗?多么令人痛心和惋惜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位位青年才俊为祖国奉献青春,一位位丈夫、妻子、儿女、父母为祖国燃烧生命。
关于读《红色家书》有感【三篇】
关于读《红色家书》有感【三篇】读《红色家书》有感篇1近日,根据学校党委的部署认真阅读了省委书记刘奇同志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的《红色家书》,书中辑录了方志敏、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烈士的遗书、就义诗、家书等红色书信。
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和饱含革命情怀的家书中,我能够感受到那个伟大时代的气息,感触到家书作者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
他们是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
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员和人民教师,自己深受教育和启发,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我们要在革命先烈事迹的鼓舞下,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读《红色家书》有感篇2我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对那个年代仁人志士深深的敬意,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
从那百余份浸透着满满柔情的家书中,我不但感受到了战火的记忆、无穷的思恋、殷切的祝福、亲情的温暖,还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
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没有手机,没有短信的年代,亲人间感情的交流与寄托只能依赖家书,就像杜甫的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家书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是多么的珍贵,亲人的一次相会,一个转身,可能就是永别,因此那个年代的人更加珍惜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现代人每天疲于应付着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开口闭口都离不开一个“忙”字,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忽略了亲人间的感情和交流,时光如梭,莫让亲情成遗憾!品读《红色家书》,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先辈的敬仰和怀念,还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品读红色家书有感12篇
品读红色家书有感12篇品读红色家书有感12篇品读红色家书,感受信仰的力量,从红色家书中你有什么感悟?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品读红色家书有感范文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昨夜的洞庭月明星稀,今宵的汉口狂风大作,明朝又将去向何方?依稀可见一个凛然的背影挽起线缝四裂的袖口,收回遥望着湖天一线的注视,躬身踏回泊船,提笔写下给妻子詹月如的诀别红色家书。
背影的主人熊亨瀚得知南昌起义爆发,从汉阳鹦鹉洲的革命秘密据点出发前往江西,他在汉阳鹦鹉洲江边准备渡江时不幸被捕。
在狱中,熊亨瀚先后被4次提审。
其间,他遭受严刑拷打。
但不管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始终未透露党组织任何秘密。
当时的《湖南通俗日报》在简讯中称:“熊,坚不吐实,绝未供出同伴。
”这样一位革命英烈,在诀别家书中安置父母、岳父、兄弟、妻儿,唯独对自己只一句“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作结。
那样的时代中,出现了无数个同熊亨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舍身取义为实现大我牺牲奉献的烈士,红色家书精神催人奋进。
纸短情长,点信仰之光。
信仰的力量从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精神那处传承而来,熊亨瀚抛头颅洒热血之际,他心里饱含牵挂,在遗书中声声叮嘱情真意切,却依然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同时也希望儿子“将来似可使学军”,夙励救国之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革命理想高于天”等词句,形象生动地阐述强化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极端重要性,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党员干部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见字如面,表赤诚之心。
绝命遗书中,熊亨瀚告诉妻子,自己“非匪非盗,非淫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而死,光明正大。
从先烈的红色家书中汲取力量,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一员,划清“四个界限”,做到不为歪理所惑,不为浮躁所动,不为名利所累。
《红色家书》读后感3篇.doc
《红色家书》读后感 3 篇【篇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封家书,将相隔万里的人紧紧联结在一起,一张薄纸,寄托了亲人之间深沉如海的情感;一行文字,抒发了彼此之间无穷无尽的想念。
革命年代,老一辈革命家不得不远离故土亲人,流落异乡,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彼时,中华大地动荡不安,四处飘零的老一辈革命家们不得不四海为家,一封封亲手写成的家书漂洋过海,成了他们最好的情感寄托。
今天,站在岁月这头的我们,回过头重新翻看这些家书,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我们依然会为老一辈革命家在其中蕴含的浓烈真挚的思念之情,为他们自觉担负起拯救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担当,为他们坚定的想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而感到极大震撼。
思念,是家书中永恒的情感基调。
老一辈革命家怀揣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远离朝夕相伴的父母、爱人、子女,独自一人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为了探寻救民族于危亡、拯父老出水火的救国之道在乱世中上下求索。
夜深人静之时,飘摇烛火之下,父母的音容笑貌、爱人的叮咛嘱托、孩子的天真烂漫涌上心头,铺开信纸,提笔研墨,思念跃然纸上,如影随形。
于是瞿秋白对爱妻杨之华说:“你的信,是如此之甜蜜,我像饮了醇酒一样,陶醉着”“梦中的你是如此之” “要睡了,要在梦你” 。
于是,荣臻在父仕光、母唐雨衫的家的末尾,了“母之照早已寄,未知收到否?至二婆之像,因有失,乞再寄一,不知已寄来否?母和二婆食如何?仍如前健康否?”字里行,思念的情感如滔滔江水汹涌而出,真且烈,人心魄,令人容。
教,是思念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除了用来思念的情感,家被予了极深的教育意。
老一革命家以家媒,用笔介,以极深的笔墨,描了他的所、所听、所思、所想,借以引后极投身于中国的革命事,鼓励后民族解放事而斗。
周恩来在致表兄式周的信函中,以“吾国今日最大之患,不,教育不振”表达了他国家前途命运的,提出了“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的探索心得;王稼祥在致堂弟王柳的家中以“我唯一的出路,只有帮助去打倒本”来引他正确中国社会,极投身革命事⋯⋯ 些家,是老一革命家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智慧的凝,他以思念底色,将教融入到一行又一行的文字里,了后、子女的拳拳之心,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了他的思念。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红色家书》读书心得1中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红色情结,红色代表权威。
中国历代帝王对红色则有着共同的爱好,从紫荆城红色宫墙、红色拱门、红色大立柱一直延续要今天的红头文件等。
红色亦是代表吉祥与喜庆,红色是自古至今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喜庆之色、阳刚之色、坚强之色。
而红色在战争年代或是新时代更是非常形象的代表着勇气和革命。
中国古代与现代国旗都为红色,战士们看到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力量又何尝不是来自于鲜红的旗帜,斗志与勇气得到鼓舞,让英雄们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用鲜血再次染红着战旗。
在革命道路上,革命先烈使中国的红色的意义不断升华,最近阅读学习了红色家书,红色以一种文化精神形态一直在感染着中国人民。
例如感动中国2021年度任务-支月英,36年前,19岁的支月英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通过招考来到离家数百公里的大山深处教学,山区教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工作生活条件恶劣,当大家都对她质疑时,她发挥了她作为党员干部红色精神,客服万难,不畏艰辛的为祖国培育着一批接着一批的花朵。
不知不觉,36年过去了,支月英从支姑娘变成了支妈妈,又变成了支奶奶,但她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没有改变,坚持以党员的身份来严格的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这便是我理解的红色精神,也是我所理解的中国现代红!《红色家书》读书心得2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井冈山斗争时期,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红色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火,将前线与后方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天,在这个连传统家书都于忙碌中成为一种奢侈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追随先烈的脚步,回望红色家书,有了另一层特殊的意义。
为了让万千的母亲和孩子能过好日子,革命不成功,誓不还家乡,手捧托孤书,我们感受到的是英烈以身许国、虽死无悔的坚定信仰。
革命烈士王尔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立志革命不成不剃胡须。
正是一代又一代像王尔琢这样的革命烈士,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不惧千难万险,才使得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和解放。
《红色家书》读后感 25篇(一)
【篇一】《红色家书》读后感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由于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他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陈云凤:“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
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两日后他牺牲于汉口余记里刑场,牺牲前写下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我们对这首诗是耳熟能详,对于这封家书的内容,我却是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家书》中第一次看到。
是的,烈士牺牲后的90年,先辈们举过的红旗在祖国广阔蓝天处处飘扬,烈士可以瞑目了,烈士的母亲身上也承载了无尽的荣光。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举起民族救亡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
我们无法亲眼目睹烈士宁死不屈的壮烈情景,无法感同身受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却可以从一封封红色家书中去铭记那段历史,缅怀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英烈。
家书寄语,字短情长,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那段红色革命洪流的历史见证,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自我、奋斗拼搏的人生诠释。
面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夏明翰毅然选择了洒满鲜血的革命道路,因为他坚信,这条路的尽头必然是真理。
他的选择是对的,正因为有无数像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马克思主义终于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支持。
马克思是千年思想家,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则是千年不朽。
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在跨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阶段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当然,仍然有许多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更多的人在全球化的国际角逐场上积极地、努力地学习;殚精竭虑地工作。
这不仅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我们很多人能够成为国家以后的栋梁,很多人则甘做一枚螺丝钉,同样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不论自己能力的大小,只要尽了力,即使是微薄之力,也是为祖国这条巨龙增添一份力量,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回报。
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红色家书》一书由恽代英等著,收录了一百多位烈士的书信,有平常的普通信件,也有狱中信函,还有遗书等等,这些信中饱含着烈士们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还有对亲人的思念,你读完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一“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起来!莫要说我们一钱不值,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本是一介书生,但他心系国家。
本可一心求学,他却甘愿投身革命。
邓贞谦,凭着一腔革命热血与非凡的责任担当,用鲜血书写这一封红色家书。
在1927年的萍乡市上栗区,有着一位名叫邓贞谦的青年。
他聪敏好学,积极进取,从萍中毕业后便一举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乡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
但此时的中国人民却又深陷于国名党军阀混战带来的深重灾难,面对此种情形,这位青年满腔革命热血沸腾,正如他在红色家书中写到的一样,毅然放弃大学,投身革命洪流,“作一次最后的斗争!”。
作为一位青年,邓贞谦有着超乎同龄人的理想与担当。
在萍中学习时,他经常和其他几位进步青年学子一起,积极组织并亲自参加全校的爱国学生运动,参与筹建了萍中的进步学生团体“策群社”,发挥着一位青年的积极号召作用,用自身的行动感染着更多的青年学子;而正是因为邓贞谦在萍中时接受了大量革命思想,在其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后,他才会毅然决然地为革命献出自己的青春。
而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有着与邓贞谦相同的身份——学生,在学校里,我们阳光自信,热爱学习。
认真履行着一名学生应有的职责。
但同时,我们这一代,也是新时代的青年。
“青年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
”“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先有理想,再有本领,再有担当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我们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弄清新时代内涵、肩负好使命任务。
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十分重要,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特别是看齐意识和核心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是一名海军航空实验班的学员。
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精选12篇
读《红色家书》读后感精选12篇《红色家书》是一部以“爱、情怀、牵挂和理想信念”为主线,通过不同时代的家庭档案展示中国红色三代人的家庭生活的文化纪录片。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一、家庭深厚的情怀——从红色三代家庭档案中体会到了家庭关系中所深厚的情怀,这种真挚而有爱心的情怀让我们有一种亲切而直观的感觉。
中国的红色三代家庭档案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传承了我们民族传统家庭生活的内涵,使我们衷心地欣赏和热爱着中国传统文化。
二、家庭幸福的回忆——红色家庭档案给我们带来了家庭幸福的回忆。
红色家书从曾经的经历中把家庭的故事深情描绘出来,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亲情、友情的真谛,让我们更加关注家庭中的小人物,了解家庭的关系,更深刻的体会家庭之美。
三、家庭的爱与付出——家庭生活中的付出和爱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家庭的情思和牵挂,让我们对家庭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深深感受到家庭中温馨的温度。
四、家庭的力量——红色家书也让我们明白,家庭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励着个人,使个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坚毅,更加勇敢,使个人变得更加有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五、家庭梦想的实现——从红色家书中可以窥见一代代中国人的家庭梦想,他们努力的付出和坚持,以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的努力,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中国人强大的家庭梦想精神,激发自己更加实现自己的梦想。
六、家庭智慧的传承——红色家庭档案中也强调了家庭智慧的传承。
父母给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能够对子女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将家庭的智慧历经两代,一代传承给另一代,使子女能够得到更多的爱和支持,使子女能够顺利的完成自己的梦想。
七、家庭的守护——红色家庭档案中也传递了家庭的守护,家庭成员用他们的真诚和爱去守护家庭,并为家庭的梦想而奋斗,用他们的家庭智慧对子女进行指导,使子女能够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八、家庭理想的保护——红色家庭档案中也让我们从家庭的档案中体会到家庭理想的保护。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精选6篇)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精选6篇)《红色家书》读书心得篇1诵读着一封封先烈们的家书,感受的是革命先烈的崇高气节,承载着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
夏明翰在监狱写给妻子的信中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朱少连烈士在狱中英勇就义前写信道,不要伤心,革命一定要胜利!书信虽短,但在生死之时,传达的依然是他们坚信的革命理想。
这些革命先烈在强大阻力、千难万险之下,仍然排除万难、矢志不渝,带着他们的理想信念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身边的人,不屈不挠实现伟大目标。
从邓恩铭的母亲的诀别信,我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额坚定信念,面对敌人的酷刑,邓恩铭依旧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执行枪决钱给母亲写下这样一封诀别信,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生命即将熄灭的一刻,仍没有儿女情长的倾诉和呻吟,有的只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呐喊,只是对革命事业至死不渝的信念,这不仅仅是遗书,更是革命的火把何号角,这种坚定不移跟党走的革命精神,应该成为今天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
从刘愿庵给妻子的托付信,我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铁血柔情,我现在是准备踏着我们先烈们的血迹去就义,我已经尽力我的一切努力,贡献给了我的阶级,贡献给了我们的党,我个人的责任算是尽了。
在这封充满激情的一书中,刘愿庵追忆了他们被捕的那天的情况,回顾了他与周敦琬之间的爱情生活,倾诉了他对爱人最后的希望: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爱我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不要一刻懈怠、消极。
时光飞逝,赤胆忠心人依旧,沧海横流,金戈铁马血仿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共产党员先辈们的高尚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从这些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认真对待工作,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完成各项工作。
在学习方面要不停顿,要像海绵一样,挤出时间去学习和充实自己。
在生活方面不能讲排场,讲档次,而是坚持朴素的生活。
在廉洁自律方面要心有戒尺,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红色家书观后感(共5则范文)
红色家书观后感(共5则范文)第一篇:红色家书观后感(共)《红色家书》观后感在通讯还不发达的时期,家书是相隔两地的亲人、朋友沟通的桥梁,是诉说点滴生活、聊表思念的寄托。
观看了《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一封封家书以及家书背后的故事,讲述着革命战士和共产党员为了民族解放、独立、富强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这些家书不仅记录生活、传递亲情外,也折射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来往于上海和北京的家书,记录了陈独秀、李大钊等爱国的思想家、革命家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对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的思考,他们在书信里的争论,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一笔,他们产生的思辨如同划过夜空的闪电,从此照亮了无数懵懂的心灵,奠定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
抗日战时期革命战士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赶出侵略者,朱锡绍离开年迈的祖母,白乙化投笔从戎,冯庭楷少小离家,他们选择了数百万广大劳苦大众拥护与支持的具有先进革命理论,鲜明抗战救亡立场,严明纪律的中国共产党。
多少个夜晚,他们为思念家乡和亲人惆怅难眠,但是也为追求革命理想,为革命日夜奋斗而那样的幸福与快乐。
这种铁骨柔情深深的感动着我,更鞭策着我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那一沓沓已经泛黄的书信是张伶九、张凤九兄弟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一封封家书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影响、共同进步,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新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而这中间的桥梁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战时期将士们浴血疆场,誓死杀敌的精神寄托,也是何金慧告别彷徨、不断超越的精神支柱。
从何金慧与父母的书信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碧玉般的纯洁,看到她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看到她不断地从一个发展平台跃上另一个更高更宽的发展平台的身影。
她为了告别迷惘,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心路历程,她的坚定信念,已然超越了生命。
看完六集《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革命先烈为了家园的完整、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去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四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四篇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一在那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是相隔两地的亲人、朋友沟通的桥梁,是最贴近内心的一种交流方式。
而那一封封《红色家书》凝聚了无数革命英雄在革命战争中对敌人宁死不屈的革命气概、对父母不能尽孝的无限内疚、对子女不能尽教的无限遗憾和对革命必然成功的无限期待。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理想的坚贞,做忠诚至上的人。
毛泽建烈士“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
”这一份份用热血生命坚守的理想与忠诚,触动灵魂!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不怕牺牲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刘伯坚烈士在身负重伤、被拷沉重脚链游街示众情况下,写下了《带镣行》“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革命决心。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清廉的坚守,做廉洁至上的人。
方志敏烈士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
在遭受囚禁的6个月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文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一封封家书以及家书背后的故事,生动细腻的讲述着革命战士和共产党员为了民族解放、独立、富强而坚持不懈的奋斗史。
成长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我们,作为当代主流力量的90后,对于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充满感恩,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没有理由不认真生活。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
家书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所表达的感情,都让我感动不已,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思念和悲喜,尤其是在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从《红色家书》中我除了能感受到他们的思念和喜悲外,还读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希望,那种力量和希望然使我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第一封家书是何书恒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当读到他那句“我不望我家活多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我是不能理解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可能是无法体会到乱世里挣扎求生的痛苦吧。
《红色家书》读后感3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3篇《红色家书》读后感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通过开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推陈出新,旁征博引,别开生面,思想性强,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共鸣.笔者作为《红色家书》的一名忠实读者,对此深有感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笔者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青山无言抱丰碑”.《红色家书》系列专访最让人惊讶的是,一大代表“何叔衡后人三代皆务农”. 1928年,何叔衡远赴莫斯科,在苏期间写给儿子何新九多封家书,其中一封写道,“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求善终,绝对不能为一家一身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此数言请你注意.”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何门重要家训.现在,何叔衡的后裔,虽然大部分进城务工,但身份还是杓子冲村的村民,可以说何家第二、三、四代后人,三代务农.“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左权曾在家书中写道.1942年5月,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妄图合击消灭我八路军总部,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为保护北方局、保护八路军总部机关、保护老百姓,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血洒太行.“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毛泽民在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时,管着中央苏区的‘钱袋子’.但他从不搞特殊化,不乱花公家一分钱,即便是毛泽东来银行视察工作,也是按照普通的伙食标准配给.”毛泽民的外孙曹耘山这样回忆.他认为,“越是在物质富裕的时代,越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他与共和国同龄, 1979年,他率领一个营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三等功,续写了红色家史.他的母亲毛远志,在几十年的人生路上,遵照毛泽东的嘱咐:“做任何事情,不要打父辈的旗号,要靠组织、靠群众、靠自己”,她甚至隐姓埋名,对外交往时自称“阮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的遗孤夏芸回忆说,这是谢觉哉同志1960年到长沙看望母亲郑家钧时当场题写的,表达了他对亲密战友的怀念.“千里赤云寄相思”.后来夏芸才知道,自己的真名叫夏赤云,意为红色的云彩,那是父亲在她刚出世时给她取的名字.经毛主席做媒,父亲和母亲在1926年结婚,当时战友送了一副“世间惟有家钧好,天下谁比明翰强”的对联.后来,得知丈夫遇难,郑家钧极悲痛,写诗祭夫:“不存白骨精神在,革命还有后来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纵观《红色家书》系列专访,亮点频频,新意迭出.诸如,焦裕禄“当人民的孝顺儿子”;袁国平“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为民族服务”;陈潭秋“受命于危难之时”视死如归;周恩来胸前一直挂着“为人民服务”的胸牌,“不搞特权,不留骨灰”等等,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然而,反观当下,少数干部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所作所为与革命先辈的伟大风范形成巨大反差.在新形势下,一些人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物欲横流,信念动摇,丧失根本,“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烧香拜佛,抽签打卦,迷信风水,走火入魔,甚至“一边烧香拜佛,一边贪污腐败”,美其名曰:“权有多大,利就有多大”,让人匪夷所思.特别是受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党亡政息的影响,一些党员产生信仰危机,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发展规律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那么,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宏大命题,要想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学”,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看家本领”.俗话说,“认识能力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钥匙.”“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只有认真看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在当下,不但要弄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尤其要学好治国理政思想,学好系列重要讲话.二是要“干”,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干事.共产主义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共产主义就在现实中,社会主义是它的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在为共产主义大厦增砖添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现理想,必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方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三是要“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说:“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出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改革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夯实信念基石,必须不断开拓新境界,夺取新胜利,不断增强政治自信.“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毋庸置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新形势下,继承先辈遗志,争取更大光荣,广大读者希望《红色家书》栏目办得更好,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助力加油.《红色家书》读后感天气晴朗时候,我喜欢搬凳子坐阳台边晒太阳边看书,乐得自在.只是这一回,手中捧着的是偶然得到的《红色家书》,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却一字一句像针扎着我的心.《红色家书》虽然只是收录了当时战争期间五十多份普通人的家书,牵连三十多户家庭,但是每个字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动着我们.“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用于此书的背景再贴切不过.《红色家书》书中描绘的是众多革命战士背后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友情的一系列感人故事.爱情,亲情,友情,我想,我最在乎的是亲情.1924年12月,著名抗日名将吉鸿昌在殉身前写下这封给妻子的家书,“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在这封家书里,吉鸿昌作为一名战士,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唯一割舍不下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当我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滚落,我突然间想到了我的母亲.那一年我就读隔壁镇上的高中,因为肚子疼的厉害就请假回家,母亲起初以为是普通的肚子疼并没有十分在意,结果我疼了一天一夜,几近虚脱,母亲在我一夜的辗转反侧中着急的到处打电话叫医生.村里睡的早,医生也少,恰好医生不在家,母亲急得团团转,就在那样的大雨天的晚上,母亲毫不犹豫骑上电动车载我准备到镇上的医院.屋漏偏逢连夜雨真的一点也不假,电动车在大雨中倒霉的坏了,母亲一步一步推着车从我们小村到了镇里.母亲的衣服湿透了,只有我,温暖的躲在雨衣和母亲的怀抱下.我并不记得那段路究竟走了多久,但我一直都知道,只要我的母亲在身边,我就拥有全世界的温暖.那天之后没几天便是母亲节,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从来没送过花的我准备了一大束康乃馨.在回家途中我准备了一肚子的肺腑感言,却在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只是羞涩的说了一句:“今天是母亲节,我就买花了.”母亲只是责怪我乱花钱,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小心翼翼的将花插进祭台前的花瓶里.当我还沉浸在对母亲的第一次“表白”时,我听到楼下的母亲自豪的为经过的邻居介绍里这花,“我女儿今天买的,母亲节的花,这孩子,真浪费钱”.我没有看到母亲的表情,但我仿佛看到了她脸上的微笑.这两年,母亲的年龄渐大,体力也大不如前了,前段时间做了手术后一直在家休养,给家里的钱她也不愿意收,总说我才刚毕业,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以前我总在想什么是爱,也许现在我才开始慢慢懂,就像我现在作为一名老师,对班级里的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总爱操心她们的方方面面.现在的我就像我的母亲,期盼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却又勿需任何回报,也许一句谢谢就是最直接的感动.那些家书的作者都已经不在了,可是家书是带着感情的史料.亲情作为血缘文化的非物质载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则针对家书的情感发表了感言:“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这些普通人的红色家书所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不是空洞的理论和豪言壮语.母亲不识字,在外读书这些年,我并没有在信中写过只言片语,也较少在话筒中说过关怀的话.那些家书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中生存,那些随战争逝去的青春和生命都不再重演,那些字里行间透着深深的情谊如今化作纸上的文字,静悄悄的,像是没有发生过似的.可是当我们读着这些家书时,心里头由衷的哽咽,它像灵魂一般入侵我的身体.我在享受着那些作者最奢侈的亲情,那是在他们看来最遥不可及的爱,而他们大多战死了,留下许多对家庭的牵挂,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子欲养而亲不在,愿我们都能大声说出对父母的爱,也愿我能够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将母亲对我的爱的方式继承给我的学生们.《红色家书》读后感日前,机关组织观看了《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此片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几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
《红色家书》读后感优秀5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优秀5篇《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一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书信似乎与我么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书信是何其珍贵。
它们寄托理想,它们寄托壮志,它们寄托思念,它们寄托着革命英雄们为了革命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这些家书值得我们诵读,这些家书值得我们传承。
今天,红色家书我传承,为大家诵读了杜永瘦写给妻子的家书《啪啪的枪声,是我们诀别的标志》。
说实话,刚翻开家书时,映入眼帘的便是"杜永瘦"这三个清晰的大字,然而羞愧的是,知识浅薄的我对于这个为了中国革命牺牲自我的伟大革命英雄却没有任何的印象。
在阅读完他的家书后,心中思潮起伏,一对于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精神感到钦佩,二更为自己对于革命知识的淡薄而感到惭愧。
书信中提及,杜永瘦于两日后就要被枪决了,然而在整篇书信中杜永瘦始终以一种欢快的基调写的。
虽然我们从书信的字里行间无一不能发现他对于妻子的爱与牵挂,对于老母的思念与不舍,对于未出生的孩子的抱歉,然而这些他并未提出,他自始自终以一种慷慨激昂的语调表明自己对革命的坚定意志。
在他心里,小家固然重要,然而为了大家,他必须以歉疚的心抛弃小家,投身于奉献大家的事业中去。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革命英雄只是位22岁的青年。
22岁,正值青春年华之季,然而这位少年却永远长眠于革命故土之中。
书信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份感人肺腑却又激昂的话语"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才干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新时代的我们也必须拥有这份干劲。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
亦如杜永瘦所说,唯有干,才有出路。
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传递自己的力量,努力让祖国屹立于世界的巅峰。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住那些为了祖国和平而不懈奋斗的革命英雄,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站立和生活在这片革命先烈由鲜血换的和平土地上。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篇1我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恩之情,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我始终相信,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
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读吴宪猷给弟弟的信,信中写到:“你在县里,总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
我们工作,必先要有理论,但须要在革命工作中求得。
你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如暴躁,如面子上下不去,如英雄思想,如封建思想,如袒护资产阶级及帮土豪劣绅说话,如高傲,如看不起人,如不与农民及最下的工人接近,如不注意下事,如不做下层工作,如吸食鸦片及赌博打牌,及一切的浪漫不正当行为,如工作不努力,及不努力学习、乘暇看书等等,一切均要涤除尽净,方可成一真正的们革命的无产阶级所应持的态度无产阶级者。
我们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利益而牺牲、而斗。
我们奋时时要莫忘掉了为党服务,无条件的为党服务,接受党的指挥和命令。
”品读红色家书,使我认识到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
使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篇2捧读《红色家书》,我的内心感慨万千,体会颇深。
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凸显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令人震撼,同时也让我获得一场心灵上的洗礼。
要革命,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正直的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由此可见,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一名共产党员有多重要。
它是一座灯塔,为你在迷路中指明方向;它也是一股力量,让你在混沌中仍不绝希望;它更是一剂良药,使你永远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状态!革命英雄王孝锡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写出了这样的`誓言:“任何力量,不能移我的心。
读红色家书有感精选三篇
读红色家书有感精选三篇一封无字信,一生未了情。
细细品读《红色家书》。
虽名为家书,其实是最终时刻留下的信件了,大部分便是说遗书也不为过吧。
通读全书,虽也有琐碎家事。
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了平生志气,标明白使命担当。
真理的火种一旦种下,立即呈燎原之势,惊醒沉梦数千年,唤起工农千百万。
有了这样的力气,方志敏在狱中奋笔,"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有了这样的力气,李大钊在演讲中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读《红色家书》,便是读史,读党在困难岁月中走过的昨天,读共产党员相继不忘的使命与从未蒙尘的初心,那是一种革命者留下的永恒壮丽,让我们擦亮了信仰,明确了担当,鼓足了力气,将个人的小生命,融入党和国家大生命的洪流。
书中篇无长短,字字千钧,便如寂夜的呐喊,穿透薄薄的纸面,再次激荡起历史的回声。
一封红色家书就是一座丰碑,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种传承。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抚今追昔,我们能够告慰先烈的,是这一切如你们所愿;继往开来,我们能够回应时代的,是有很多继承者将连续负重前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大有可为的时代召唤大有所为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铆足干劲,使尽全劲,踏踏实实走下去,才能不负这个宏大的时代。
读红色家书有感血迹与泪痕,浸在残缺的信纸上岁月能让她泛黄,却褪不去革命的红光先烈们的家书,字字滚烫散发出刺眼的光线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抛头颅,洒热血,只因无比坚决的信仰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的精神豪情万丈任你威逼利诱管他恶魔张狂我自仰头上刑场,笑对刀枪让敌人在寒风中颤抖、恐慌铁汉亦是柔情儿唯放不下父母和儿女只把英雄泪,来世报爹娘更盼儿女继吾志、快成长革命英雄舍家为民,大爱无疆只因心中有党,眼中有光看!革命的洪流已令反动派没入红色的汪洋红色家书自带芳香红色基因布满力气跨过历史长河,穿越时空星光在中华大地绽放读红色家书有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红色家书》有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思念和悲喜,尤其是在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从《红色家书》中我除了能感受到他们的思念和喜悲外,还读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希望,那种力量和希望然使我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第一封家书是何书恒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当读到他那句“我不望我家活多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我是不能理解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可能是无法体会到乱世里挣扎求生的痛苦吧。
不过我知道虽曾有一句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但我想何书恒一定会选择做一个乱世中激浊扬清、追寻光明的人!每一封家书都寄托着写信人的希冀,当我读到杨杰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谈到的“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
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时,我突然感觉很亲切,就如同我父母在我耳边叨叨,让我勤奋努力、脚踏实地一样。
此刻,他在我心中再也不仅仅只是一个革命英雄,一个记载在书中的人物,也是一个殷切叨念儿子、期盼儿子能做一个有用之人的普通父亲。
在这些家书中还有很多都是革命先辈们临死前留下的遗书,在死前他们放不下自己的父母妻儿,他们也更放不下革命的事业和心中的信仰。
如吉鸿昌所书的他们是“为时代而牺牲”,刘愿庵所书的“无产阶级的意识是不能抹杀的,这是中国一线曙光,我们的牺牲总算不是枉然的,因此我心中仍然是很快乐的”,熊亨翰所书的“余之死,非匪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