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pptx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课件ppt
![元素周期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d7c5f5ddccda38366baf8f.png)
1. [2012·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猜测T、Q、W为第三周期 的元素,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Q为 Si,W为S,R为N。用具体元素可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正 确;D选项中含铝离子的盐溶液显酸性,但NaAlO2溶液显碱 性。
(2)过渡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第Ⅷ族,全部都是金属元 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1~2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 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中,如He 与Mg。
[固本自测] 1.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 素。已知:①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等于10,且它们分 别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②四种元素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 是X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W和X位于第二周期 B.Y和Z分别是Al和Si C.W和X分别是O和F D.Z的金属性可能比X的金属性强
答案:B 解析:由题综合判定W、X、Y、Z分别为H、Mg、 Al、Si元素。
知识点二 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 原子序数 化的规律。 2.实质 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
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 变 的周期性变化。
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相同
递增 递增 递减
减小 减小
递增
相同 递增 递增
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b683b4c1c708a1294a4431.png)
氟元素除外)。
思考
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都是第ⅡA 族元素吗?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 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
(1)不是,如0族的He,副族和Ⅷ族 (期2中是相)不2的差。一许11定多;。元第第素62周的、期原3相周子差期最2相外5差层1电;子第数4、也5周
问题二:质量数就是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值?
C.第ⅡA族元素
D.以上叙述都可能
解析: 符合题意的元素包括He、ⅡA族元素(均
为金属元素)及过渡元素中的部分元素(均为金属元
素)。
答案: D
4.用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 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格。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元素有无同位素由________决定。 (4)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决定。 (5)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决定。
一、原子的组成及微粒间的关系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题) 1.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 年他准确测得 I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首 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下列关于 In 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1549In 原子核外有 49 个电子 答案: B B.115 49In 原子核内有 49 个中子 C.115 49In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 量数,为 115 D.115 49In 是铟元素的一种核素
质量数等。
预习与检测:
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填充1-36号、0族 元素符号及原子序号。
问题一:元素周期表是编排原则是什么,从 其结构中我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
思考
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都是第ⅡA 族元素吗?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 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
(1)不是,如0族的He,副族和Ⅷ族 (期2中是相)不2的差。一许11定多;。元第第素62周的、期原3相周子差期最2相外5差层1电;子第数4、也5周
问题二:质量数就是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值?
C.第ⅡA族元素
D.以上叙述都可能
解析: 符合题意的元素包括He、ⅡA族元素(均
为金属元素)及过渡元素中的部分元素(均为金属元
素)。
答案: D
4.用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 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格。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元素有无同位素由________决定。 (4)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决定。 (5)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决定。
一、原子的组成及微粒间的关系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题) 1.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 年他准确测得 I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首 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下列关于 In 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1549In 原子核外有 49 个电子 答案: B B.115 49In 原子核内有 49 个中子 C.115 49In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 量数,为 115 D.115 49In 是铟元素的一种核素
质量数等。
预习与检测:
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填充1-36号、0族 元素符号及原子序号。
问题一:元素周期表是编排原则是什么,从 其结构中我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
元素周期表(优秀版)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优秀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137987ba0d4a7303763a69.png)
53 2,8,18,18,
五 ⅦA
88 72,2 22,8,18,32,18,4
六 Ⅳ9 A
练习 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
三种元素,其中A、B是同周期,B、C是同
主族。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则A、B、C分别
为什三么种元元素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平均数为
你应该选择保送读大学的。麦克深情地对妻子说:你是我做过的最好选择,只是我忘记了。
你很容易找到。他是我们三年级二班的一个男生,晨会、做操、放学排路队时总是站在第一排,教室里最脏的抽屉一定是他的。对了,他的书包通常不是放在课桌抽屉里,而是扔在地 上。几乎每节课我都要提醒他或是帮他捡起,但下节课再来看,他的书包又咧着大嘴躺在了地上,书本散落一地,他的双脚,正无情地踩在一个练习本上……每每此时,我都无语凝噎, 不忍直视那么,他的抽屉里不放书包放什么?课外书、牛奶盒、瓜皮果壳、小玩具、蚂蚁、毛毛虫、小树枝、黑乎乎的樟树籽、金灿灿的棕榈树籽……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 师刚收缴了一批,立马他又塞进另一批……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堪比火箭发射,让人叹为观止……因为小Z的不讲卫生,每到周一换座位时,轮到坐他座位的同学总是叫苦连天、自认倒霉, 皱着眉头、捂着口鼻一遍一遍地擦,先用抹布蘸着水擦,再用纸巾擦,直到完全闻不到异味才勉勉强强坐下。尽管如此,小Z同学却有很多的好朋友。每次分组活动,大家都抢着要他。 为什么?第一,他是个小书迷,知识渊博;第二,他表达能力强,说话幽默风趣有条理;第三,他为人大方,乐于分享。从小Z的优点来看,你是不是认为他应该是个学霸?这……怎么 说呢,目前算不上,但未来极有可能……看看作文课上他即兴画的思维导图吧,有条理,有创意,让小伙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熊孩子,一个“学渣”的作品。可 是,我每天给孩子们听写十个词语,他每天的正确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很多字不会写。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君子”,光读光看不动手写,哪怕就是新学的几个词语,他也不愿意 写一写抄一抄。无论课上课下,凡是要动笔写时,他不是钻到桌子底下东找找西摸摸,就是在书包里左翻翻右抖抖,总之就是老半天下不了笔。别人已经写完了拿给老师批改,他可能 才开始写第一题………那磨磨蹭蹭的样子,活活要把老师气死。他妈妈认为他从小握笔姿势错误怎么也纠正不了,导致写字速度很慢,所以不愿意写字。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没这 么简单,一定另有原因,只不过我现在还没弄明白而已。上周四上午第三、四节课,语文单元测试。两节课的考试时间过去,试卷一张张收了上来,最后一个交卷的是小我快速扫了一 下卷面。哦买噶第一页的基础题几乎一片空白!作文也没写完,只写了三四行!这样子,批改出来总分顶多也就二三十分!怎么会这样!再差也不会如此啊!考试时不务正业偷玩蚂蚁 去了?还是故意不做?身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气得跳脚,一阵胸闷。怎么办?把他叫到办公室狠批一顿?或者请他家长来学校?此时,脑海里突然闪出一幕幕画面:他在班级读书 分享会上侃侃而谈,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妙语如珠,他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大方地给同学们分享,他羞涩地笑着把他饼干递到我手中……虽然在完成作业方面他确实做得不好,尽管 在上课时经常偷看课外书,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绝对是个好学上进的好孩子!试卷答成这样,也许另有原因吧?不不不,不能那么简单粗暴!我应该先了解一下真实的原因。要知道, “刑讯逼供”最容易“屈打成招”……午餐后的自习时间。我笑眯眯地对小Z说:“小Z,我们的教室好脏啊,你愿不愿意为大家服务一下,打扫一下教室?“愿意!”他二话没说,跑 着去拿扫把。不要做作业,估计他心里乐开了花。他一手拿扫把,一把持簸箕,认真地扫着。看到谁的脚下有纸屑,他就轻声提醒他抬起脚来,再把纸扫出来,态度友好,而且不影响 他人。扫地的动作也很是娴熟、麻利不一会儿功夫,他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当众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然后把他叫到我身边,拿了把椅子让他坐下他顺从地坐下了,刚才还因 为受了表扬而神采飞扬,此时却目光黯淡,低着头不敢看我,像是在担心暴风雨的来临。我摊开他上午考的那张试卷,和颜悦色地柔声问道:“这么多题没做,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原 因,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么?换句话说,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答题的,因为这真的不是你的真实水平。”“我一拿到试卷就想着要挑分值多的题目做,就先挑了二十多分的阅读题。可是
元素周期表规律总结.pptx
![元素周期表规律总结.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b25bc32e53a580216fcfee9.png)
2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 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
学海无涯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 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 金 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 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 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 数 ,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 8、9、10 时为 VIII 族,差数 大于 10 时,则再减去 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3
学海无 涯
H: H2O,/,H2 He:/,/,/ Li:Li2O,LiOH,/ Be:BeO,Be(OH)2,/ B:B2O3,H3BO3,BH3 C:CO2,H2CO3,CH4 N:N2O5.HNO3,NH3
O:/,/,/ F:/,/,HF Ne:/,/,/ Na:Na2O,Na(OH),/ Mg:MgO,Mg(OH)2,/ Al:Al2O3,Al(OH)3,/ Si:SiO2,H2SiO3,SiH4 P:P2O5,H3PO4,PH3 S:SO3,H2SO4,H2S Cl:Cl2O7,HClO4,HCl Ar:/,/,/ K:K2O,K(OH),/
Ca:CaO,Ca(OH)2,/
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 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
学海无涯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 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 金 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 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 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 数 ,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 8、9、10 时为 VIII 族,差数 大于 10 时,则再减去 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3
学海无 涯
H: H2O,/,H2 He:/,/,/ Li:Li2O,LiOH,/ Be:BeO,Be(OH)2,/ B:B2O3,H3BO3,BH3 C:CO2,H2CO3,CH4 N:N2O5.HNO3,NH3
O:/,/,/ F:/,/,HF Ne:/,/,/ Na:Na2O,Na(OH),/ Mg:MgO,Mg(OH)2,/ Al:Al2O3,Al(OH)3,/ Si:SiO2,H2SiO3,SiH4 P:P2O5,H3PO4,PH3 S:SO3,H2SO4,H2S Cl:Cl2O7,HClO4,HCl Ar:/,/,/ K:K2O,K(OH),/
Ca:CaO,Ca(OH)2,/
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6ebe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5.png)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了 解不同元素之间的组合规 律,指导新型材料的合成 。
分析材料组成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对 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定其组成元素及其比 例。
在能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能源转换与储存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用于能 源转换和储存,如利用过渡金属 元素制备催化剂,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能源材料研究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特点
结构
元素周期表主要包括多个周期和多个族,每个周期和每个族都有特定的元素组 成和性质特征。
特点
元素周期表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规律 性的变化。
02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定义
金属元素是指在周期表中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 。
特点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和相对较大的 原子质量,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反应性能变化规律
•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零族,其化学反 应性能非常不活泼,几乎不与任何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05
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预测材料性质
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预测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硬度、熔点、电导率等 。
指导材料合成
化合物结构研究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研究化合物的结构,预测 化合物的性质,为合成和设计新的化合物提供理 论支持。
化学史教育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史的重要内容, 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研究生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科研实践应用
在研究生阶段,元素周期表是科研实践的重要工具,通过元素周期 表可以研究新型材料、新药物等。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 增大
分析材料组成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对 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定其组成元素及其比 例。
在能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能源转换与储存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用于能 源转换和储存,如利用过渡金属 元素制备催化剂,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能源材料研究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特点
结构
元素周期表主要包括多个周期和多个族,每个周期和每个族都有特定的元素组 成和性质特征。
特点
元素周期表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规律 性的变化。
02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定义
金属元素是指在周期表中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 。
特点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和相对较大的 原子质量,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反应性能变化规律
•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零族,其化学反 应性能非常不活泼,几乎不与任何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05
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预测材料性质
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预测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硬度、熔点、电导率等 。
指导材料合成
化合物结构研究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研究化合物的结构,预测 化合物的性质,为合成和设计新的化合物提供理 论支持。
化学史教育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史的重要内容, 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研究生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科研实践应用
在研究生阶段,元素周期表是科研实践的重要工具,通过元素周期 表可以研究新型材料、新药物等。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 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a + O2 ==== Na2O2(淡黄色、过氧化钠)
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 ○2 递变性: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反 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3) 元素金属性判断标准
2
学海无 涯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
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
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
属性越强。
结论: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 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
2、卤族元素
1 在结构上:最外层都有 7 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学海无 涯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 原子核的构成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
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2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
HF>HCl>HBr>HI 反应通式:X2 + H2 === 2HX (4)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NaBr+ Cl2 = 2NaCl + Br2
2NaI + Cl2 = 2NaCl + I2 2NaI + Br2 = 2NaBr + I2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电子层数:由少→多; 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1 个。 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 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2) 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 ○1 相似性:均能与氧气、与水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4Li + O2 ==== 2Li2O(白色、氧化锂)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同位素的特点
①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
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三、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云:我们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大小——几率 电子云密度大小反映电子在该区域(单位体积)出现的机会(几率)大小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n 代表电子层数); 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 满 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4. 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 8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 2 个)。
碱性强弱:NaOH>M g( OH) 2 >Al( OH) 3 非金属性:Si<P<S<Cl 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强弱:H4SiO4 <H3PO4<H2SO4 <HClO4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 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金属性:Na>Mg>Al
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 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1.颜色: 浅黄绿色~黄绿色~深固态
○3.熔沸点:
逐渐升高
○4.密度: ○5.溶解性: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3)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1、卤素单质与H2 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5)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3
学海无涯
1、 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 2、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3、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于非金属元素性也越强。
质子 Z 个
原子核
中子 (A-Z)
原子AZX
核外电子
Z个
3、阳离子 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二、核素、同位素
1、定义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1
学海无涯
3、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①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He 为 2)处 于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 电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
<4
非金属元素
>4
易失 易得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七个周期(1、2、3 短周期;4、5、6 长周期;7 不完全周期) 2.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 个纵行(7 个主族;7 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 三个纵行)) 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1) 在结构上: 结构异同:异:核电荷数:由小→大;
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 ○2 递变性: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反 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3) 元素金属性判断标准
2
学海无 涯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
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
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
属性越强。
结论: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 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
2、卤族元素
1 在结构上:最外层都有 7 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学海无 涯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 原子核的构成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
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2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
HF>HCl>HBr>HI 反应通式:X2 + H2 === 2HX (4)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NaBr+ Cl2 = 2NaCl + Br2
2NaI + Cl2 = 2NaCl + I2 2NaI + Br2 = 2NaBr + I2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电子层数:由少→多; 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1 个。 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 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2) 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 ○1 相似性:均能与氧气、与水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4Li + O2 ==== 2Li2O(白色、氧化锂)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同位素的特点
①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
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三、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云:我们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大小——几率 电子云密度大小反映电子在该区域(单位体积)出现的机会(几率)大小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n 代表电子层数); 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 满 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4. 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 8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 2 个)。
碱性强弱:NaOH>M g( OH) 2 >Al( OH) 3 非金属性:Si<P<S<Cl 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强弱:H4SiO4 <H3PO4<H2SO4 <HClO4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 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金属性:Na>Mg>Al
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 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1.颜色: 浅黄绿色~黄绿色~深固态
○3.熔沸点:
逐渐升高
○4.密度: ○5.溶解性: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3)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1、卤素单质与H2 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5)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3
学海无涯
1、 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 2、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3、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于非金属元素性也越强。
质子 Z 个
原子核
中子 (A-Z)
原子AZX
核外电子
Z个
3、阳离子 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二、核素、同位素
1、定义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1
学海无涯
3、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①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He 为 2)处 于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 电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
<4
非金属元素
>4
易失 易得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七个周期(1、2、3 短周期;4、5、6 长周期;7 不完全周期) 2.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 个纵行(7 个主族;7 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 三个纵行)) 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1) 在结构上: 结构异同:异:核电荷数:由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