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 PPT
脑转移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或立体定向推量放疗瘤旁正常组织剂量学变化
![脑转移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或立体定向推量放疗瘤旁正常组织剂量学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9673b1559eef8c75fbfb308.png)
讨3 计 划对 减 少 正 常脑组 织 剂 量的 可行 性 。 方法 : 我 院肿 瘤科 完成I T 疗2 例 脑 转移 患者 。将 已完成I T 划 的病 例 重 种 选择 MR  ̄ 0 MR 计 新设 计 全脑 + D C T R 推 量放 疗计 划 , 区受 照物理 剂量相 同。 测量I v 量体 积 , 3 - R 和S T 靶 y 剂 r 分析 比较3 种技 术 剂 量水 平 的 差异 。 通 过 并 D H 算 脑 组 织 的各 参 数 进行 统计 学分 析 。 结果 :调 强 、全 脑加 三维 适 形 和 立体 定 向计 划 P v的D H参数 划分 为Pv的D 9 V 计 r V 1 9 %、
加 量 方 式降 低脑 转 移G V 围5 1%脑组 织 的剂 量 。 T 周 %一 5
关 键词 : 转移 ;MR 全 脑放 疗+ D C T;RT 脑 I T; 3 — R S 推量放 疗
中图分类 号 : 79 1 R 3 .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0 7 (0 2 1—04 0 10 — 992 1 )3 09 —2
D 0 D 5 D 0 及D % 区域 ,≤2 ‘ 9 %、 1 %、 1 %) 5 个Gf V时I R 的 P ’ D 9 M T I 9 %高于 3 — R 与 S T V D C T R 计划 ( 00 ) D 5 D1%及 D %区域 无 明 P< . , 1 %、 0 5 5
放射治疗技术ppt课件
![放射治疗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2ed71943323968001c9205.png)
有些病变可单独采用FSRT给予肿瘤根治,多数 肿瘤需要与常规外照射配合,作为对肿瘤靶区追 加剂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立体定向放疗的局限性
受肿瘤体积、形状限制 靶区边缘定位的精确度尚待提高 靶区周围重要组织放射耐受性有限
IMRT比常规治疗多保护15%~20%的正常组织, 同时可增加20%~40%的靶区肿瘤剂量。
促使 IMRT 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是强大 的计算机程序,这种高精度的放疗技术使肿瘤放 射治疗跨入了新时代。
普通放疗
调强放疗
乳腺癌
115% 110% 105% 100% 95% 90%
Wedges
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做到给肿瘤内不同区域以 不同的剂量(物理调强)。
目前影像学还不能提供上述细胞生物活动的 信息,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如PET、fMRI、 MRS、分子显像、基因显像等技术的出现,将 为今后肿瘤“生物调强”放射治疗奠定基础。
生物靶区示意图
在不远的将来,“生物调强”放疗技术 将使肿瘤放射治疗迈上新的台阶。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技术的扩展。
利用多叶光栅或适形挡铅技术、将照射野的形状 由普通放疗的方形或矩形调整为肿瘤的形状。
使照射的高剂量区在人体内的三维立体空间上与 肿瘤的实际形状相一致。
提高了肿瘤的照射剂量,保护了肿瘤周围的正常 组织,降低放射性并发症,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44调强放疗普通放疗451151101051009590imrtwedges46前列腺癌4748igrtigrt是一种四维放射治疗技术它在三维放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在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利用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使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dfd436482fb4daa58d4b9f.png)
靶区由主管医师勾 画,上级医师审核 确认后,交予物理师 进行放疗放射野设 计。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组织限量
物理师根据要求选择射线的性质、能量、照 射野数量、方向、组织补偿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流程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常金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 疗。 它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 在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 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 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 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 使得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
理想的肿瘤放疗
只照射肿瘤而不照射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肿瘤影像技术的发展,产 生了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和结构上的虚拟 三维重建及显示技术。
最大程度的照射肿瘤,最好的保护肿瘤周围 的正常组织。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施
1)患者需穿病员服进行放疗。 2) 放疗开始前主管医师,物理师,技师应充分沟 通以确定正确的患者体位,固定方法,各项治疗参 数的正确输入及执行。 3 )主管医师,物理师,放疗技师亲自参与患者第 一次放疗,并向放疗技师说明摆位技巧及质量控制 方法,交代摆位和治疗过程要求。
谢谢!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施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a0068ff46527d3250ce043.png)
Ⅰ 乳腺癌術後放療計畫
ⅰ 保乳術後瘤床X線、電子線同步整合 補量調強放療(SIB-IMRT ) 兩個對穿切線野為主野,每一方向有 2-3個(擋肺、擋高劑量區)小子野; 用X線(3野)或電子線(垂直照射)對 瘤床補量(約占權重17-20%)
瘤床電子線補量擋塊圖
乳腺癌SIBIMRT DVH圖
ⅱ 乳腺癌根治術後預防照射 胸壁+鎖骨上、下區+內乳區 鎖骨上區採用半束照射(3-4野),胸壁切 線野(5-6野),內乳電子線+X線混合照
腦膠質瘤
各射野的BEV圖
0/0
40 / 0
60 / 315
各射野的BEV圖
90 / 0
155 / 0
205 / 0
各射野的BEV圖
270 / 0
310 / 40
劑量分佈圖
Ⅲ 居於腦中線附近的腫瘤(5-6野)
5野照射腦瘤的劑量分佈圖
Ⅳ 偏心型腫瘤(採用切線野為主)
劑量分佈圖
胸部腫瘤的計畫設計
(5野照射)
ⅱ 周圍型肺癌、肺轉移灶的射野
劑量線分佈圖
DVH圖
ⅲ 食管癌放療計畫的設計
5野照射
6野照射
採用5野、6野照射的劑量分佈圖
腹部腫瘤的計畫設計
ⅰ 原發性肝癌
4野照射的劑量分佈圖
ⅱ 腹膜後LN
偏一側
居中心
ⅲ 腎上腺腫瘤
劑量分佈圖
盆腔腫瘤的計畫設計
直腸癌的5野照射
劑量分佈圖
注:鎖上區與胸壁野的分界一般以不切著胳 膊為准,為提高皮膚劑量需加5mm厚的軟 組織填充物
鎖上區布野圖
鎖上野與胸壁切線野的銜接
胸壁切線野與內乳區野的銜接
MLC Segments
宫颈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剂量学与技术的分析
![宫颈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剂量学与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4cc02aa5e9856a56126085.png)
宫 颈癌 的发病率在妇 科生殖器 官恶性肿 瘤 中位居 首位 ,并且早期
报告 可知 ,宫颈癌术 后患者盆腔 临床靶体积 ( c l i n i c a l t a r g e t v o l u me ,
宫 颈癌手 术后 的复 发率 相对 较 高 , 目前 宫颈 癌 的治疗 方法 主要 以手 术傲 、化疗 为主 ,常规 的放疗 对患者 的直肠 、膀胱 、等 都是会造成不
急性 骨髓 抑 制 的发 生概率 ,并且 更好 的做 到 了对危 及 器 官的保 护 , 改善 了患者 的生活 质量 ,值 得在 临床 工作 中更好 的推 广应 用。
【 关键 词 】 宫颈 癌 ;盆腔 ;三 维适 形 ;调 强放 疗 ;计 量 学与技 术 ;分析 中 图分类 号 :R 7 3 7 . 3 3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8 — 0 4 0 1 — 0 2
同程度 的影响 。本 文就三维 适形计划 与调强放疗计 划计量学 与技术方 面的 比较与分析 ,进行回顾 ,现 报道如下 。
C T V)包括阴道旁软组织 、阴道上 1 / 2 及残端和盆腔淋 巴引流 区域 ( 包 括髂 总 、髂 内 、髂 外 、骶前 淋 巴结 区及 闭孔 ) ,范 围为第 4 ~5 腰 椎
王 文成
( 吉林 省肿 瘤医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 )
【 摘 要】 目的 通过 对 三 维适 形放 射 治疗 与调 强放 射 治 疗 两种 不 同照射 方 法 的比较 ,找 到 更适合 于 宫颈 癌术后 盆腔. 的治疗 方 法 。方法 选取 自2 0 l 1 年 l 2月至 2 0 1 3年 2月,我 院收 治 的进 行过 手术 的宫 颈癌 患者 1 0 2例 ,将 1 0 2例 患者 随机 分成 A、B 两组 ,每 组 5 l 例 ,A 组 患者 对 其盆 腔进 行 三 维适 形放 射 治疗 方 法 ,B组 对其 盆腔 进 行调 强放 疗 的 方法 进行 治疗 ,观 察 其 治疗 效果 。结果 调 强放 疗 计划 的靶 区剂量 均 匀性 没 有三 维适 形 的好 ,但 是其 适 形度 相较 于后 者 明显 更好 。而且 ,调 强放 疗 计划还 降低 了小肠 、骨髓 、膀 胱 、直 肠 的 受照剂 量 ,以及 它 们 在 几乎 所有 剂量 范 围内的 受照 射体 积。结 论 对 宫 颈癌 患者 在手 术后 所 进行 的放 射 治疗 ,调 强放 疗 计划 相较 于三 维适 形放 疗 计划 降低 了
适形调强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https://img.taocdn.com/s3/m/ac0bd34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d.png)
适形调强放疗IMRT是一种先进的高精度放射线疗法,它利用计算机控制的X光加速器去向恶性肿瘤或肿瘤内的特定区域发射精确的辐射剂量。
IMRT可根据肿瘤的3D形状通过调节(或控制)辐射的强度使辐射剂量更加准确。
IMRT也可对肿瘤内的区域通过聚焦施加更高的辐射剂量,而使周围的正常组织接收最小的辐射剂量。
这种放疗需要通过CT的3D重建图像与患者的协同被小心地设计、决定最适于肿瘤形状的放射剂量强度图形。
一般方法是结合几个已调制的来自不同方向的放射线束产生一个自定义的单一辐射,在使肿瘤的辐射剂量最大化的同时保护临近的正常组织。
适形调强放疗是一个精确的放疗计划系统,应用广泛,较为先进。
在放射治疗时,可以保证肿瘤靶区形状和剂量上的一致性,达到肿瘤靶区最大限度高剂量和周围脏器的保护剂量,减少周围脏器的损伤。
通过多叶光栅的活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以调整靶区剂量,波动不超过正负5%,基本上可达到在放疗靶区里每一靶点上的剂量均匀性。
IMRT概述立体定向放疗(x(r)-刀)和三维适形放疗(3D CRT),主要是依靠影像定位,使高能射束的形态始终与对肿瘤的投影的一致或是近似一致(也称射束适形),这样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肿瘤的剂量,提高肿瘤控制率,并使周边正常组织免受过量损伤。
加速器适形治疗时的高能线束是均匀结束的,但由于肿瘤大多是不规则形态的,而且肿瘤个点离人体表皮的射入距离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适形放疗虽然射束适形,仍不能解决肿瘤内部剂量均匀性的问题,需要根据医生对肿瘤病靶区均匀照射的剂量的要求和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保护剂量要求,逆向设计计算经第二次限束以改变加速器线束出束剂量率,达到最终目标剂量要求的照射方案。
这个过程称作逆向调强放疗(IMRT)IMRT优点因为IMRT的这种放疗方法使肿瘤周围组织遭到的剂量达到最小,所以它比传统的放疗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在放射剂量不增加的前提下IMRT也有再减少治疗副作用的可能(病灶及浸润灶在临床上称为靶区,周围临近的器官称为危及器官,即OAR。
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https://img.taocdn.com/s3/m/9051edc49ec3d5bbfd0a7453.png)
什么是调强放疗?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
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均匀。
严格地说,使用楔形板和常规的表面弯曲补偿器也是调强。
但这里我们所说的调强放射治疗是指一种形式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它使用计算机辅助优化程序不获取单个放射野内非均匀的强度分布以达到某种确定的临床目的。
下面要讲的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调强放射治疗。
编辑本段调强分布的设计1、正向计划设计调强放疗在CT影像上勾画好解剖轮廓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由计划者根据靶区部位和大小在计划系统上安排照射野的入射方向、大小、形数目并对各个辐射野分配权重然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剂量计算,算完后显示射野分布,计划者依据靶区及正常组织所受剂量来评估计划的好坏。
如果剂量分布不符合治疗要求,再由计划者改变射野的入射方向和权重,重新计算,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满意为止。
这种制定计划的方式叫做正向计划设计。
2、调强放疗多采用逆向计划设计方案调强概念是受了CT成像的逆原理启发:当CT的X射线管发出强度均匀的X射线穿过人体后,其强度分布与组织厚度和组织密度的乘积成反比;那么我们不是可以先确定射线照到靶区及正常组织上产生的剂量分布,然后再由此推算出各个射野应该贡献的束流强度吗?根据调强的概念,首先要依据病变(靶区)与周围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的三维解剖特点,以及期望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耐受极限,由计划者输入优化参数,通过计划系统计算出各个射野方向上需要的强度分布。
即在完成勾画轮廓和确定辐射野数目及入射方向后,先确定对CT影像中各个兴趣区的剂量要求。
由计划者以数学形式输入这些临床参数(即目标函数),如对靶区剂量范围的要求,对相关危及器官剂量的限制等,然后由计算机通过数学的方法(如迭代法、模拟[font color=#000000]退火[/font]法、蒙特卡洛法等)自动进行优化,在经过几百乃至上千次计算与比较后得出最接近目标函数并能够实现的计划方案。
(完整版)调强放疗治疗计划设计
![(完整版)调强放疗治疗计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20b9bc89eb172ded63b783.png)
计划评价工具--DVH
• 定义:剂量体积直方图,用以描述一 个解剖结构中照射剂量水平和照射体 积之间的统计学关系
• 分类:积分直方图 微分直方图
DVH的应用
对靶区:曲线陡表示靶区剂量分布均匀 曲线靠右表示靶区受照剂量高
对危及器官:曲线靠左的计划较优
剂量分布平面
射野方向选择
• 从入射面到靶区中心距离短 • 避开危及器官 • 相邻射野夹角大 • 射野边平行于靶区最长边
• 高分子低温水解塑料体模 75—80℃温水 保证垂直、前后位置固定
常用固位装置
• 真空袋 胸腹部、儿童固位 保持2个月
常用固位装置
• 立体定向放疗固位
侵入式固定
非侵入式固定
选择摆位装置需考虑的因素
• 准确性 • 兼容性 • 耐用性 • 便易性 • 对射线的影响 • 费用
头颈部摆位装置
胸腹部摆位装置
红外线摆位系统
模拟定位
• 模拟定位过程 模拟放射治疗 采集患者治疗部位影像 确定照射野在体表的对应位置并标记
包括:常规模拟定位 CT模拟定位
常 规 模 拟 机
常规模拟机功能
• 提供影像信息 (定位、运动范围) • 确定治疗方案 • 勾画射野和定位、摆位参考标记 • 验证治疗方案
鼻咽癌模拟定位
与IMRT相关的风险
• 治疗的复杂性可能影响精度 • 高适形度的放疗,边界误差带来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邱嵘
治疗计划设计和执行
• 体位选择和摆位、固位 • 治疗计划设计 • 治疗计划确认 • 治疗计划执行
体位选择
• 布野要求 • 易于重复的体位
舒适 重复性好
摆位、固位
• 摆位目的:从模拟定位到计划设计、 计划确认和每个分次治疗时患者体位 能重复
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分析
![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d080260066f5335a812114.png)
2012;32(8)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 South Med Univ )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分析蒋军1,张利文1,廖珊2,黄荣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肿瘤中心放疗科,2统计室,广东佛山528000收稿日期:2012-06-07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2639)作者简介:蒋军,副主任医师,E-mail:jjun@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但小肠是宫颈癌盆腔放射治疗的主要剂量限制器官,有报道即使使用小于45~50Gy 剂量的常规照射时,严重的小肠晚期并发症仍然很高(5%~15%),在采用更高剂量或患者消瘦、有吸烟史或有盆腔感染病史时,放射损伤的发生率就更高[1];另一方面,术后由于小肠落入盆腔,导致小肠受照体积增大,则更易引起小肠副反应的发生,采用更能保护正常组织的照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减少治疗体积的最简单的方法是适形放疗,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 )是在三维适形技术(3D-CRT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目前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优势是增加肿瘤放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器官受照体积和剂量,从而达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放射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 )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
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 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 。
分别进行3D-CRT 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 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最小受照剂量、平均受照剂量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5F-IMRT 、7F-IMRT 和9F-IMRT 在靶区适形度方面明显优于3D-CRT ;在危及器官(膀胱V30、V40、V50,小肠V50和直肠V30、V40、V50)保护方面,5F-IMRT 、7F-IMRT 和9F-IMRT 明显优于3D-CRT ,P <0.05。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流程与计划设计技巧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流程与计划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b7e211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5.png)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流程与计划设计技巧精确放疗的计划设计及实施流程1.计划设计的基本流程1.1体位或⾯罩固定病⼈经放疗医师确定放疗后,⾸先需严格的体位或⾯罩固定,体位固定以病⼈舒适、⾝体重复性好为主,,固定好后⾏定位CT扫描。
1.2输⼊患者基本信息和图像信息基本信息是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等,图像信息是模拟定位获得的⼈体外轮廓或⼈体CT断层图像,或其它影像学检查获得的图像(MRI、PET),扫描后图像通过⽹络输⼊到TPS中。
1.3标记参考点和图像配准标记参考点是翻动扫描图像找到CT图像在体表标记三个(⼗)字对应的激光在体表的位置,以此点做为坐标原点。
配准图像是建⽴两组不⽤图像之间空间位置关系的过程,配准的图像可能来⾃同机或异机。
异机是指融合的图像是在不同的机器上采集的,患者需要两次摆位,体位变化的可能性⽐较⼤,配准需要⼈⼯或半⾃动化完成,配准的准确性可能受影响。
同机是指两组图像是在⼀个机器上采集的,两次采集之间患者的体位⽆变化,配准率较⾼。
1.4精确定义解剖结构并给定处⽅剂量要求要精确定义解剖结构⼀般有⼈体外轮廓、靶区、危及器官等,根据ICRU62号报告需要定义的靶区有肿瘤原发灶(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
GTV和CTV及危及器官由主管医⽣精确勾画,医⽣根据输⼊到计划系统的患者图像及其它诊断材料,结合特定的肿瘤临床表现,精确地完成这项任务,并给与靶区及危及器官的耐受剂量。
PTV由计算机根据靶区外扩⾃动产⽣,外扩的⼤⼩取决于摆位误差、放疗设备误差和器官运动幅度。
由物理师通过对平时治疗技师摆位后拍治疗验证⽚以⾻性标记或DRR⽚图像对⽐定量分析后得出头部、胸部、腹部等外扩数据。
1.5采⽤正向或逆向⽅式确定射野参数物理师检查医师勾画的靶区及危及器官⽆误后,根据医师提供的剂量要求设定⽬标函数。
逆向⽅式是指物理师根据医师提供的剂量要求填写⽬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及各⾃的重要性,⽤约束条件描述靶区剂量均匀度要求和正常组织耐受量要求,然后⽤计算机以⼀定的数学模型进⾏优化,然后给出⼀组数据最优的射野参数和剂量分布,若医师满意,射野参数就确定下来;若不满意,则调整优化的射野参数,如:正常组织最⼤耐受量、靶区的剂量限值、以及相应的重要系数,如此反复,直⾄计划满意。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浸润型胸腺瘤术后的效果对比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浸润型胸腺瘤术后的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3981b90b307e87100f6968a.png)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浸润型胸腺瘤术后的效果对比目的比較浸润型胸腺瘤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肺部剂量学的差异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治的28例浸润型胸腺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及调强放疗(IMRT)组,各14例。
两组术后给予放疗,3D-CRT 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IMRT组给予调强放疗,每个患者同时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及调强放疗计划,并比较两个放疗计划的肺部剂量学。
随访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
结果IMRT组的肺V5[(65.68±11.32)%]高于3D-CRT组的(57.17±9.46)% (P<0.0.5),肺V10[(45.78±10.00)%]、V20[(23.19±7.12)%]、V30[(13.40±5.15)%]分别低于3D-CRT组的(47.70±9.48)%、(26.54±7.76)%、(15.10±4.90)% (P<0.0.5)。
随访期间,IMRT组有2例出现放射性肺损伤,3D-CRT组有1例出现放射性肺损伤,两组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浸润型胸腺瘤术后行调强放疗,肺部低剂量区照射的体积较三维适形放疗大,在接受10、20、30 Gy 照射的肺部体积较三维适形放疗小,在剂量较高时,对肺部的保护性更佳。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pulmonary dosimetry and the incidence of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thymoma after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an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operation.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28 patients with invasive thymoma treated in Huizhou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D-CRT group (n=14)and IMRT group (n=14).After surgery,radiotherapy was necessary.They were provided with 3D-CRT and IMRT separately in the two groups.Plan of 3D-CRT and IMRT were designed for every patient and pulmonary dosimetry in two-radiotherapy plans was compared.They were all followed up,and the incidence of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was also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lung V5 was (65.68±11.32)% in IMRT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3D-CRT group [(57.17±9.46)%] (P<0.05).The lung V10,V20,and V30 in IMRT group was (45.78±10.00)%,(23.19±7.12)%,and (13.40±5.15)% respectively,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3D-CRT group [(47.70±9.48)%,(26.54±7.76)%,and (15.10±4.90)% accordingly] (P<0.05).During the follow-up,there were two cases occurred with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in IMRT group,one in the 3D-CRT group,which was not display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the incidence of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P>0.05).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IMRT for invasive thymoma,the radioactive volume in low-dose area of the lung is larger than 3D-CRT,but in 10 Gy,20 Gy,and 30 Gy the radioactive lung area is smaller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by 3D-CRT,which indicates the protection of lung is better when the dosage is higher.[Key words]Invasive thymoma;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Radioactive lung injury胸腺瘤是成人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成人所有前纵隔肿瘤的30%,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好发年龄为40~50岁,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
5.05调强放疗
![5.05调强放疗](https://img.taocdn.com/s3/m/52ccc5dd80eb6294dd886ce9.png)
等剂量分布胶片验证
• 面剂量验证—Matrixx二维电离室矩阵
MLC-IMRT验证 绝对剂量验证
谢 谢!
• 在模拟定位机上进行体位校准。
MLC-IMRT验证
验证等中心位置
TPS DRR等中心位置
加速器验证片(EPID)
MLC-IMRT验证
验证每一个射束的注量分布
MLC-IMRT验证
照射野注量分布验证比较
MLC-IMRT验证
验证体模中的剂量
RIT113
MLC-IMRT验证
MLC-IMRT优势及适应病种
优势:执行效率高,可实现复杂照射技术 (非共面、多等中心等),大范围设野等 适应病种:理论上现在使用PEACOCK系统 的所有病种。优劣需通过实践来确定。
逆向计划系统
• 逆向,就是现设定需要的患者体内剂量分 布目标、再计算机器的技术方案和对应的 实际剂量交医师判断 • 关键核心是代价函数 • 主要的优化方法有模拟退火、连续退火、 梯度搜索等
设置照射野
与PEACOCK系统不同,MLC-IMRT非常依赖照射野设置 从整体上讲照射野的设置可能会对优化的IMRT计划质量有 很大影响,但是也可以认为由于优化的强度调整有力地控 制着剂量分布,所以从局部来说,射束角度的细调不像对 常规放疗和3D-CRT那样重要。 另一个问题是,多少照射野最佳?原则上说,射野数量越 多就能够提供越多的可调节的参数,因此有更多的机会达 到所希望的剂量分布(于是从理论上看旋转射束是最好 的)。但从另一方面看,使射野数目尽可能少也许更理想, 这样可以减少计划、质量保证、和剂量验证的难度及所用 时间。如果用优化的射束角度似乎比等角度排列所需要的 调强射野少。
个子野内的强度是均匀的 • 优化计算赋予每个子野不同的权重,所有照射野的子野都被 优化为产生期望的治疗计划 • 治疗时各个子野分步按顺序进行。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叶片
《调强放射治疗》课件
![《调强放射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246e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6.png)
通过精确的剂量分布,提高肿瘤 的照射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 的损伤,从而提高肿瘤控制率。
减少并发症
由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降低。
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与局限
• 提高生存质量:保护正常组织,减轻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 应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质量保证
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和维 护,确保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
04
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 与安全性
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估
01
02
03
肿瘤控制率
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提高肿 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肿 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生存率
调强放射治疗能够延长患 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 率。
症状缓解率
调强放射治疗能够缓解患 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特点
高度适形、剂量梯度合理、剂量分布均匀。
调强放射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成为当今放 射治疗的主流技术之一。
发展
随着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放疗设备的不断进步,IMRT在精确度和安全性方 面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还将继续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精确计算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 分布,优化放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并降低副作用。
剂量分布的特点
调强放疗能够实现剂量在三维空间上 的高度适形,使肿瘤得到均匀照射, 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调强放射治疗的技术实现
放疗设备与技术要求
调强放疗需要使用先进的放疗设备和技术,如直线加速器和影像 引导技术等。
放射性肺炎
患者在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后可能 出现放射性肺炎,表现为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
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ppt文档
![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9402a34102de2bd97058848.png)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放射肿瘤学教科书上都没有肝癌放 疗的章节,传统放疗对原发性肝癌几乎没有地位。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曾尝试肝癌大面积的放疗,半肝 甚至全肝放疗,70年代曾采用移动条照射技术对肝癌进行 大面积或全肝的放疗,但疗效实在太差, 仅1983年我国第 1版《肿瘤放射治疗学》曾有过肝癌放疗的章节。
<2 > 3.5
1-3 无 无
2-3
2.8-3.5
4-6 轻度 1-2
>3 <2.8
>6 中量 3-4
肝癌治疗的基本现状(一)
仍首选手术治疗
对早期小肝癌 5年生存率可达60-80%以上 但对局部晚期大肝癌5年生存率仅30%左右 仅仅20%-25%患者可以手术切除!
肝癌治疗的基本现状(二)
非手术治疗 疗效均不够理想
2009年<<中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治疗共识>>
肝癌放射治疗的指证??
尽管目前原发性肝癌放疗的临床报道其循证医 学证据的级别不高,但是对局部晚期肿瘤其他的非 手术治疗手段也未能显示很高的循证医学证据。因 此应充分考虑放射治疗可能带来的好处,尽管放疗 仍是起姑息治疗作用,但有什么方法能起根治效果? 为此,我们很难得出原发性肝癌放疗的适应证,但 我们很容易了解肝癌放疗的禁忌证,即肝功能为 Child-Pugh C的患者,不宜接受放疗。只要不是禁 忌证,就应该考虑包括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AASLD采用的是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 分期与治疗策略,比较全面地考虑了肿瘤、肝功能 和全身情况,并且具有循证医学高级别证据的支持, 目前全球范围比较公认而广泛采用。
Child-Pugh分级 评价肝功能状态
评分
1
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胶质瘤
0/0
40 / 0
60 / 315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90 / 0
155 / 0
205 / 0
270 / 0
310 / 40
Ⅲ 居于脑中线附近的肿瘤(5-6野)
Ⅳ 偏心型肿瘤(采用切线野为主)
胸部肿瘤的计划设计
乳腺癌SIBIMRT DVH图
ⅱ 乳腺癌根治术后预防照射 胸壁+锁骨上、下区+内乳区 锁骨上区采用半束照射(3-4野),胸壁切 线野(5-6野),内乳电子线+X线混合照
注:锁上区与胸壁野的分界一般以不切着胳 膊为准,为提高皮肤剂量需加5mm厚的软 组织填充物
胸壁切线野与内乳区野的衔接
MLC Segments
Isodose 115% 110% 105% 100% 95% 90%
剂量分布图
ⅰ中心型肺癌
(5野照射)
ⅱ 周围型肺癌、肺转移灶的射野
DVH图
ⅲ 食管癌放疗计划的设计
5野照射
6野照射
采用5野、6野照射的剂量分布图
腹部肿瘤的计划设计
ⅰ 原发性肝癌
4野照射的剂分布图
ⅱ 腹膜后LN
偏一侧
居中心
ⅲ 肾上腺肿瘤
盆腔肿瘤的计划设计
直肠癌的5野照射
盆腔预防的4野盒式照射
射野方向图
转换后Beam-1方向 内的子野
(12个 segment )
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分布图
Ⅱ 脑胶质瘤放疗计划的设计
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规整照射范围大, 好发于额叶,与周围敏感器官(脑干、眼球、晶体、 视神经等)关系密切。射野时根据BEV图或重建的 DRR图通过转床角避开这些器官,(一般设8个非 共面野)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
头颈部肿瘤的计划设计
Ⅰ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等包括全颈淋巴 引流区照射)逆向适形调强放疗(IMRT-I) 一般设7~9个固定野,0o—360o等角度分布 根据确定的目标函数和剂量分布要求,利用 计划系统自动优化出每个射野内的剂量强 度分布(反复修改目标 反复优化) 剂量强度分布转换成子野(segment)转换 以后的所有射野计算得到的剂量为最终剂 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