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外敷疗法ppt课件
操作步骤
1.分期敷药
(1)初、中期:用侧柏叶 2份,黄柏1份, 大黄2份,薄荷、泽兰各 1份外敷。赋形剂 以白酒为主。
(2)后期:用荆芥、山奈、麻黄、南刘寄 奴、羌活、藁本、柴胡、地黄、防风、苍 术、川芎、独活、续断、威灵仙、何首乌、 赤芍、附子等适量外敷。调药时赋形剂主 要用蜂蜜和凡士林。
2.操作
(3)敷药后皮肤可能出现色青、起泡等 改变,停止敷药后都能恢复正常。
(4)骨折患者换药时必须保持骨折处的 有效固定。如果敷药于外固定有明显 矛盾时,应放弃敷药治疗,不稳定性 骨折不宜敷药。
六、常见疾病的应用
(一)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筋伤”范畴。各种暴 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筋的损伤, 统称为筋伤。初期是指伤后 2~3天内,疼 痛剧烈,局部淤肿,肢体功能障碍;中期 是指受伤4~14天,疼痛渐减、肿胀渐消, 淤斑转为青紫色,功能部分恢复。后期是 指损伤2周之后,疼痛、肿胀均不明显, 淤斑色禁用。 (2)对该药过敏者禁用。 (3)局部皮肤破损者慎用。
五、注意事项
(1)不同的赋形剂有不同的功效:饴糖、 蜂蜜能缓急止痛,白酒可散寒消肿,米醋 善软坚散结,用鲜药汁取清热止血之效, 凡士林有赋行、油基助溶及延长于干燥时 间的作用。
(2)调药宜随调随用,敷药温度根据病 情、病程而定,需防烫伤。敷药一般 每天1次,每次敷6小时左右(过久易 皮肤过敏)。
黄芪、防己、牛膝、白芍、丹参、徐长卿、当归、 川芎、延胡索、鸡血藤、穿山甲、蕲蛇等可以有 效缓解疼痛,熟地黄、骨碎补、续断、丹参、血 竭、自然铜等能促进软骨修复,可酌情选用。
2.操作 每日或隔日敷药 1次,一般 5~7次。 提示:在关节处敷药后应加强固定。
(三)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培训课件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导学
掌握中药外治法的定义和禁忌证; 熟悉中药外治疗法的治疗原理和分类; 了解各种中药外治疗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2
第一节 中药外治法简介
中药外治法 是指利用中药的各种外治方法介入疾病康复治疗,
以促进病人更快恢复各种功能的疗法; 具有作用迅速、简便廉验、易学易用、容易推广、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15
严寒季节应用本疗法, 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局部 熏蒸者, 应让患者盖上毛巾或棉毯, 防止受冷感 冒。
恶性肿瘤、癫病、急性炎症、心功能不全、肺心 病、孕妇等禁用此法。熏蒸器具一般应专人专用, 特别是用于皮肤病治疗, 更当注意。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16
三、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 是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 待温度稍低
循经运行, 内达脏腑, 温中散寒, 畅通气机, 镇 痛消肿, 调整脏腑阴阳, 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8
通过热力与药力联合作用于肌表, 内传经络脏腑, 达到祛邪扶正, 疏畅气机, 调理脏腑之目的。
(一)治疗原理 局部及腧穴刺激作用 调节经络系统平衡的作用 药物的自身作用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34
贴膏药前, 将膏药加温溶化, 应注意温度要适当, 过 热易烫伤皮肤, 温度过低则不易贴敷。
有过敏者忌用, 皮肤破溃处忌用, 皮肤病病人慎用。 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 孕妇均 应慎用, 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 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 不能贴 敷, 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29
小儿施药,妥为护理: 本法运用于小儿时,应护理好 小孩,嘱其不能用手抓挠,或拭擦,以防止敷药脱落。 同时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间也 不宜过久,一般控制在1~2小时内为宜。
导学
掌握中药外治法的定义和禁忌证; 熟悉中药外治疗法的治疗原理和分类; 了解各种中药外治疗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2
第一节 中药外治法简介
中药外治法 是指利用中药的各种外治方法介入疾病康复治疗,
以促进病人更快恢复各种功能的疗法; 具有作用迅速、简便廉验、易学易用、容易推广、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15
严寒季节应用本疗法, 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局部 熏蒸者, 应让患者盖上毛巾或棉毯, 防止受冷感 冒。
恶性肿瘤、癫病、急性炎症、心功能不全、肺心 病、孕妇等禁用此法。熏蒸器具一般应专人专用, 特别是用于皮肤病治疗, 更当注意。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16
三、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 是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 待温度稍低
循经运行, 内达脏腑, 温中散寒, 畅通气机, 镇 痛消肿, 调整脏腑阴阳, 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8
通过热力与药力联合作用于肌表, 内传经络脏腑, 达到祛邪扶正, 疏畅气机, 调理脏腑之目的。
(一)治疗原理 局部及腧穴刺激作用 调节经络系统平衡的作用 药物的自身作用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34
贴膏药前, 将膏药加温溶化, 应注意温度要适当, 过 热易烫伤皮肤, 温度过低则不易贴敷。
有过敏者忌用, 皮肤破溃处忌用, 皮肤病病人慎用。 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 孕妇均 应慎用, 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 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 不能贴 敷, 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
中药外治法专题宣讲
29
小儿施药,妥为护理: 本法运用于小儿时,应护理好 小孩,嘱其不能用手抓挠,或拭擦,以防止敷药脱落。 同时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间也 不宜过久,一般控制在1~2小时内为宜。
中药涂擦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0
河南安阳市中医院王文政在中国中医急症 中2012年21卷8期对中药涂擦在四肢骨折术 后肢体肿胀治疗中疗效观察 一组采用常规 消炎消肿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 药涂擦治疗,一周后其效果显著。中药涂 擦消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具有消肿快, 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3、混悬液先要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
5
毛孔闭塞。 6
7
。
完整版ppt课件
13
操作方法
将伤科油药液摇匀,均匀的喷洒于患处,
避开破损皮肤,以手掌大鱼际,对肿胀的
肢体进行向心性按摩,力量以患者舒适,
不感觉疼痛为宜,使药液充分的渗透到组
织内,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的目的。(肋骨骨折唐海平)每
20
作者张海英在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发表 的中药涂擦对软组织挫伤 肿胀早期患者的 疗效 观察。将实验组在传统红外线,药物 治疗,患肢抬高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涂擦, 其结论中药涂擦有利于消肿,中药涂擦温 筋活络,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更好的发 挥了消肿止痛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痛苦, 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 效果。
日一到二次,每次10min. 同时可与中药熏
洗结合治疗,在中药熏蒸使奏理疏通了的
前提下,中药涂擦的药物作用会直接渗透,
且持续时间更长。完一整版p般pt课件3天可有效果。
14
●涂擦之前要告知:
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污染衣物,以及 有不舒适的感觉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涂药次数:依据病情及临床症状而定,一 般每日两次,症状严重者每日三次。一般3 天后即见效果。
推拿按摩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散寒止痛。其中的疏通作用有两层含义。首先,通过手法 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行。其次通过手 法对机体体表作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动。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用途护理课件
药物吸收问题
部分人对某些中药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需谨慎使用。
过敏反应
加强中药涂擦疗法的药理作用、药物配伍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治疗水平和科学性。
深入研究
创新发展
标准化建设
普及推广
探索中药涂擦疗法的创新应用,如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推进中药涂擦疗法的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治疗质量。
皮肤耐受性测试
对长期使用中药涂擦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评估其对身体的长期影响,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长期安全性评估
03
患者报告
收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了解患者对中药涂擦疗法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01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疼痛减轻、肿胀消退等,评估中药涂擦的效果。
02
指标检测
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如血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皮肤温度等,以量化评估效果。
02
CHAPTER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
中药涂擦可以帮助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红肿,促进皮肤愈合。
湿疹治疗
银屑病治疗
带状疱疹治疗
对于银屑病这种慢性皮肤病,中药涂擦能够减轻皮损程度,改善皮肤状况。
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中药涂擦能够加速疱疹消退,缓解疼痛。
03
02
01
中药涂擦对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僵硬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定期评估
04
CHAPTER
中药涂擦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安全性高
疗效显著
操作简便
费用较低
01
02
03
04
中药涂擦疗法主要通过皮肤吸收药物,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中药涂擦疗法直接作用于患处,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部分人对某些中药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需谨慎使用。
过敏反应
加强中药涂擦疗法的药理作用、药物配伍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治疗水平和科学性。
深入研究
创新发展
标准化建设
普及推广
探索中药涂擦疗法的创新应用,如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推进中药涂擦疗法的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治疗质量。
皮肤耐受性测试
对长期使用中药涂擦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评估其对身体的长期影响,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长期安全性评估
03
患者报告
收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了解患者对中药涂擦疗法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01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疼痛减轻、肿胀消退等,评估中药涂擦的效果。
02
指标检测
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如血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皮肤温度等,以量化评估效果。
02
CHAPTER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
中药涂擦可以帮助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红肿,促进皮肤愈合。
湿疹治疗
银屑病治疗
带状疱疹治疗
对于银屑病这种慢性皮肤病,中药涂擦能够减轻皮损程度,改善皮肤状况。
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中药涂擦能够加速疱疹消退,缓解疼痛。
03
02
01
中药涂擦对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僵硬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定期评估
04
CHAPTER
中药涂擦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安全性高
疗效显著
操作简便
费用较低
01
02
03
04
中药涂擦疗法主要通过皮肤吸收药物,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中药涂擦疗法直接作用于患处,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外治法ppt课件
b.寒邪犯胃。脾胃虚寒者疼痛发作,可局部热敷,药敷,如取练须葱头30g,生姜15g,将上两味共捣烂
康 微 人 少 三 的 才 待 二 系 不 和 笑 流 、 炒热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以湿中散寒止 痛。亦 ! 笑 心 ; 、 魅 会 人 、 可行拔罐,熏蒸,艾灸等其他温热疗法。 ! 少 善 让 的 在 C.脾胃虚寒者,在三伏天给予穴位贴敷,取神阙,中脘,胃腧等。药物取肉桂,胡椒各15g,干姜,细辛, 有 情 微 笑 力 产 生 乐 延胡索各10g,共研细末,用姜汁调和,每穴蚕豆大小药膏,胶布固定,3~6小时后去除,7日一次,4 良 , 你 时 与 次为疗程, 利 愉 笑 一 ! 生 , 观 好 会 看 候 d.饮食停滞者,胃脘部胀满疼痛欲吐,可用盐汤探吐以涌吐宿食。亦可针刺内关,足三里天枢等穴。 于 悦 会 笑 吸 这 向 他 e.肝气犯胃者,可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以疏肝理气止痛。 的 为 起 , 人 (2)恶心,呕吐 身 , 使 , 引 样 上 a.外邪犯胃或脾胃虚弱呕吐频发者,可用脘腹热敷,按摩,或按压内关,合谷,中脘,或者艾灸中脘, 人 你 来 面 进 足三里,脾腧等穴,以温中散寒止吐。
b.呕吐过后可为可为患者行腹部按摩(掌心自上而下),以缓解胃脘部紧张不适。 c.饮食停滞者,呕吐时不宜止吐,鼓励患者尽量将胃中积食吐出,欲吐不得吐者,可涌吐宿食 (饮适 量淡
盐水,后用压舌板探喉取吐。)
七、中医外治法在脾胃科的应用:
2. 泄泻 (1)泄泻
体 经 一 十 别 的 , 际 带 更 带 行 a.寒湿,虚寒泄泻者,腹部热敷,或葱熨,盐熨,可艾灸中脘,足三里,关元,神阙等穴,或者拔火罐治 健 常 个 年 人 人 善 关 来 加 微 交 一 疗,亦可神阙隔盐灸,隔药灸,或用汉磁热贴敷贴神阙穴,每日一贴,每个疗程5天。
康 微 人 少 三 的 才 待 二 系 不 和 笑 流 、 炒热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以湿中散寒止 痛。亦 ! 笑 心 ; 、 魅 会 人 、 可行拔罐,熏蒸,艾灸等其他温热疗法。 ! 少 善 让 的 在 C.脾胃虚寒者,在三伏天给予穴位贴敷,取神阙,中脘,胃腧等。药物取肉桂,胡椒各15g,干姜,细辛, 有 情 微 笑 力 产 生 乐 延胡索各10g,共研细末,用姜汁调和,每穴蚕豆大小药膏,胶布固定,3~6小时后去除,7日一次,4 良 , 你 时 与 次为疗程, 利 愉 笑 一 ! 生 , 观 好 会 看 候 d.饮食停滞者,胃脘部胀满疼痛欲吐,可用盐汤探吐以涌吐宿食。亦可针刺内关,足三里天枢等穴。 于 悦 会 笑 吸 这 向 他 e.肝气犯胃者,可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以疏肝理气止痛。 的 为 起 , 人 (2)恶心,呕吐 身 , 使 , 引 样 上 a.外邪犯胃或脾胃虚弱呕吐频发者,可用脘腹热敷,按摩,或按压内关,合谷,中脘,或者艾灸中脘, 人 你 来 面 进 足三里,脾腧等穴,以温中散寒止吐。
b.呕吐过后可为可为患者行腹部按摩(掌心自上而下),以缓解胃脘部紧张不适。 c.饮食停滞者,呕吐时不宜止吐,鼓励患者尽量将胃中积食吐出,欲吐不得吐者,可涌吐宿食 (饮适 量淡
盐水,后用压舌板探喉取吐。)
七、中医外治法在脾胃科的应用:
2. 泄泻 (1)泄泻
体 经 一 十 别 的 , 际 带 更 带 行 a.寒湿,虚寒泄泻者,腹部热敷,或葱熨,盐熨,可艾灸中脘,足三里,关元,神阙等穴,或者拔火罐治 健 常 个 年 人 人 善 关 来 加 微 交 一 疗,亦可神阙隔盐灸,隔药灸,或用汉磁热贴敷贴神阙穴,每日一贴,每个疗程5天。
中药外敷PPT课件
34
35
2019/12/3
.
36
所需外敷药粉,取适量加入调药杯中。 2、本院多采用蜂蜜调制。取适量蜂蜜加入药杯中,将
其和药粉充分搅拌均匀。(注:桐油去热效果好,蜂蜜、 蛋清消肿效果好)
3、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准备纱布、绷带和卫生纸。 4、将药物均匀摊在纱布上,然后轻敷于病变部位,外 面用卫生纸加以包裹,以防药物渗出,随后用绷带加以固 定。 5、治疗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嘱病人8h后解开绷 带,将纱布上的药物洗净晾干,以备下次重复使用。
糊后敷患处(外敷8小时)
27
主药:羊踯躅根、生川乌、高良姜等
主治:痛痹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定痛、化瘀通络。
临床表现:关节处感觉明显怕冷,不能见 风。用热水袋之类敷过后觉得舒服,见冷 空气后觉得疼痛加重。患处皮肤色暗,有 时候有刺痛。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中晚 期。
用法用量:每次20g,蜂蜜调糊后敷患处(
功效:消痰化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用法用量:每次20g,溶水中熏洗或蜂蜜调 糊后敷患处(外敷8小时)
26
主药:苍术、黄柏、制马钱子等 主治:湿热痹病,关节红肿热痛者 功效:清热除湿、消肿定痛 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常常四
个症状都存在。(就像感染的皮肤一般) 用法用量:每次20g,溶水中熏洗或蜂蜜调
者发红,此时因疼痛也可表现为活动受限 。 用法用量:每次20g,蜂蜜调糊后敷患处( 外敷8小时)
30
主药:上边桂、细辛、白花蛇等
主治:骨痹、骨关节增生等症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临床多表现为关节可看见的骨性肿大、变 形(如X型、O型腿),拍平片可见骨刺、 关节变形等)。本药也可止痛,关节怕冷 、怕风也可使用。
35
2019/12/3
.
36
所需外敷药粉,取适量加入调药杯中。 2、本院多采用蜂蜜调制。取适量蜂蜜加入药杯中,将
其和药粉充分搅拌均匀。(注:桐油去热效果好,蜂蜜、 蛋清消肿效果好)
3、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准备纱布、绷带和卫生纸。 4、将药物均匀摊在纱布上,然后轻敷于病变部位,外 面用卫生纸加以包裹,以防药物渗出,随后用绷带加以固 定。 5、治疗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嘱病人8h后解开绷 带,将纱布上的药物洗净晾干,以备下次重复使用。
糊后敷患处(外敷8小时)
27
主药:羊踯躅根、生川乌、高良姜等
主治:痛痹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定痛、化瘀通络。
临床表现:关节处感觉明显怕冷,不能见 风。用热水袋之类敷过后觉得舒服,见冷 空气后觉得疼痛加重。患处皮肤色暗,有 时候有刺痛。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中晚 期。
用法用量:每次20g,蜂蜜调糊后敷患处(
功效:消痰化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用法用量:每次20g,溶水中熏洗或蜂蜜调 糊后敷患处(外敷8小时)
26
主药:苍术、黄柏、制马钱子等 主治:湿热痹病,关节红肿热痛者 功效:清热除湿、消肿定痛 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常常四
个症状都存在。(就像感染的皮肤一般) 用法用量:每次20g,溶水中熏洗或蜂蜜调
者发红,此时因疼痛也可表现为活动受限 。 用法用量:每次20g,蜂蜜调糊后敷患处( 外敷8小时)
30
主药:上边桂、细辛、白花蛇等
主治:骨痹、骨关节增生等症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临床多表现为关节可看见的骨性肿大、变 形(如X型、O型腿),拍平片可见骨刺、 关节变形等)。本药也可止痛,关节怕冷 、怕风也可使用。
中药涂擦的治疗PPT课件
临床当中常用的中药——清凉油
主要成份
薄荷脑、薄荷油、桉叶油、樟脑、丁香油等。现代科学已经确定, 这些成份有抗偏头痛、抗抑郁、止呕吐、抗昏迷、兴奋和止痛作用。 添加 当它们以一定的配方组合在一起时,药效由于协同作用而得到加强, 添加 标题 比单一成份强得多。 标题
作用
涂在人体的一些重要穴位如印堂、人中、太阳穴、肚脐眼、中脘、 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处,可起到同针灸一样的效果,对于常见 的小伤小病如头晕、偏头痛、腹胀、肚子疼、伤风感冒等也有一定 的辅助疗效。
临床当中常用的中药——生肌玉红膏
主要成份 甘草、白芷、当归、紫草、虫白蜡、血竭、轻粉。 主要功效 添加 解毒消肿,生肌止痛。 标题 适用病症 添加 标题 用于疮疡肿痛,乳痈发背,溃烂流脓,浸流黄水。 用法用量 疮面洗清后外涂本膏,一日1次。
添加 标题
使用前需用甘草煎汤,温洗患处,用棉布擦洗干净,取无菌棉签沾取药 膏涂抹于溃疡患处。
电 磁 波 治 疗 仪
火 疗
中药涂擦的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 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携至床旁,做好解 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
用法用量
搽于头部太阳穴或患处,一日2~3次。
中药涂擦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外用中药除了直接涂抹于皮 肤患处之外还可以结合使用 其他物理疗法,来提高药效, 更快恢复。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中药涂擦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中药涂擦加射频理疗
中药涂擦加理疗治疗肺炎,可以明显改善肺炎引起的咳嗽、 添加 标题 咯痰及胸痛等临床症状,通过l临床观察,该疗法能更好地 添加
中药外敷疗法PPT课件
附子饼
• 多采用灸法,将附子饼置于压痛点或所取穴位上,上置艾柱施灸。 • 作用: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活血祛淤、消肿散结 温肾助阳、暖脾益肺 温肾补火、升阳固摄
• 附子饼的制作:取川乌或草乌在碾槽中碾碎(或用水浸透后,蒸熟捣碎),加人少量面粉及水调和,做成直径约 2.6em,厚约0.5一0.7cm的圆饼,在圆饼的一面用火柴梗刺数孔(不要刺穿),然后晾干,干后即可使用。
中药热敷疗 法
讲座提要
• 简介 • 形式 • 应用 • 注意事项
一、简介
热敷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在广泛地使用。是将中药敷于人体某一部位,并通过加热而进行治疗 的方法。其优点是有药物和热敷双重作用。中药热敷法即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各种中草药放入纱 布包敷治,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增强,促进局部代谢废物的暇收和排泄,并有缓解肌 肉痉挛,促进炎症和淤血的吸收及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多种作用。
• 湿热质舌苔症状: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 平和质舌苔症状:舌淡红,苔薄白
阳虚质舌苔症状:舌色淡、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舌苔润
• 这种舌苔看起来水汪汪,是有寒湿的表现。很多人以为这是湿热的体质,单纯吃薏米、红豆祛湿利水,效 果是不好的。
• 气虚质舌苔症状:舌色淡红、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
比起平和质,气虚质的舌苔颜 色就淡了很多,舌体肥大,这 种人经常感觉气短、疲乏没力 气,不爱说话,还容易感冒。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 功效。
《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 虚人服之愈甚。
如何理解痰湿?
• 怪病多由痰作祟 顽疾必兼痰和瘀
• 恰如李时珍云:“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 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 牵引掣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
中医外治法及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31
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操作中根据不同部位辨证用药,如头面部及某 些敏感部位,不宜选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
(二)熏洗过程注意室内避风,冬季注意保暖,防止
受凉。洗毕应及时擦干药液和汗液,暴露部位尽量 加盖衣被。
(三)熏洗操作必须严格掌握温度,以防烫伤。熏 蒸时一般以50~70℃为宜,药液加温至蒸汽上冲, 但也不可过热,尤其是眼部熏洗,组织、皮肤娇嫩 易发生烫伤;浸泡时,药液温度以不烫手或能忍耐 的程度为宜,一般控制在38~45℃;操作中应随时 询问患者感觉,耐心协助老人、小儿熏洗,避免烫 伤事故的发生。
(八)注意保护患者,必要时进行遮挡。所有物 品需清洗消毒,每人1份,避免交叉感染。
PPT课件
33
五、耳穴埋籽
耳穴埋籽法,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 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 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 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 区压迫疗法。
护理相关注意事项
8、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 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 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9、穴位艾灸顺序:古人对于艾灸的顺序,有着明确的 论述,就阴阳而言,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 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 “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是说艾 灸的一般顺序是 :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 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就壮数而言,先 灸少而后灸多,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 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
PPT课件
6
禁忌症
各种出血疾患、急性传染病、骨折移位 或关节脱位、内脏器质性病变、妇女月经期、 孕妇腰腹部、皮肤破损、瘢痕等部位。
中药外敷法PPT课件
(3)饴糖调制的药物,夏天易发酵,可每日更换药物或 加适量防腐剂。
(4)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 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
8
注意事项
应用敷药疗法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消毒。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 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细胞核
妇、儿、五官、皮肤科等疾病。外治法在近现代继续受到 重视,尤其是敷药疗法。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学者们 以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了敷药疗 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广泛发挥效用。
.
4
作用
敷药疗法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直接作用就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
.
5
方法
1、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 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调制新鲜中草药需准备切刀、切板、乳调制中 药末根据需要备好清水、茶水、醋、蜜、麻油、 饴糖等辅形剂。
.
6
2、操作方法
(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 上。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 于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 的棉纸或纱布。
.
9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 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
(4)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 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
8
注意事项
应用敷药疗法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消毒。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 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细胞核
妇、儿、五官、皮肤科等疾病。外治法在近现代继续受到 重视,尤其是敷药疗法。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学者们 以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了敷药疗 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广泛发挥效用。
.
4
作用
敷药疗法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直接作用就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
.
5
方法
1、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 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调制新鲜中草药需准备切刀、切板、乳调制中 药末根据需要备好清水、茶水、醋、蜜、麻油、 饴糖等辅形剂。
.
6
2、操作方法
(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 上。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 于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 的棉纸或纱布。
.
9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 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先古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用一些植物或加热的石块、沙土等,敷于身体某 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机体的一些病痛,这可能就是敷药疗法的起源。
• 1973年长沙马王堆3豪汉墓出土的最早的医学专著《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芥子泥敷 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的记载。
• 东汉时期,医圣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讲诉了外治法,如治虚劳损伤的五养膏、 玉泉膏。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9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0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1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2
4.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治疗环境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而加重病情。 3.进行常规消毒,防止感染。 4.穴位要找准,用药要适当,治疗时间断用药,一穴一般不可连续贴药
•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 定,得小便利,则肿消”等等。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本 法治疗常见病,而且用于治疗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 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
• 近年来,出现了纳米穴位敷贴。 德国慕尼黑大学发明的避孕膏,日本研制的辣椒膏。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3
2.概念
• 中药敷药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 ,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 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4
2.药理作用
• 1.直接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 入体内,随血液运行到达病所,发挥药理 功效。
• 2.间接作用:药物通过不断刺激敷药部位的 皮肤或穴位,调节机体的功能。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 1.中药敷药的历史发展 • 2.中药敷药的概念及药理作用 • 3.中药敷药的操作过程 • 4.中药敷药的注意事项 • 5.中药外敷的健康宣教 • 6.临床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
1.历史渊源
• 敷药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亦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 成部分。
10次以上,以免刺激过久损伤皮肤。有毒和强刺激的药物尤其要注意 。小儿皮肤娇嫩,用量小,时间宜短。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 以免引起流产。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3
4.注意事项
5. 敷药摊制的厚薄要均匀,根据药物作用, 决定.2~0.3CM为宜,大小 须超出病变部位1~2CM为度,固定松紧适宜 。
6. 对初起有脓头中药或外敷成治疗脓和阶医疗段护理的肿14疡,宜中间
4.注意事项
8.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 等过敏现象,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9.有皮肤过敏,易起丘疹、水泡者慎用。 10.敷腐蚀性药物应注意保护皮肤。 11.饴糖调制的药物,夏天易发酵,可每日更换药物或加适量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2
• 2、保证充足的睡眠,乐观的情绪。 • 3、贴药治疗不宜空腹进行、不宜剧烈运动,多注
意休息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7
6.临床应用
• 1.内科(风寒感冒性) • 【药物】白芥子15个g,延胡索15g,甘遂9g,细辛9g • 【穴位】肺俞、大椎 • 2.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闭痹阻型) • 【药物】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熟地黄、当归、白芍、党参、杜
仲(盐炙)、川牛膝等各15g • 【穴位】腰阳关、命门 • 3.痛经(气血虚弱) • 【药物】白芍50g,当归50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20g • 【穴位】神阙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8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9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0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1
thank you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5
敷药疗法的优点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6
剂型
• 所谓“剂型”,就是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 式。由于治疗经验的积累和临床证治的需 要,长期以来,中医方剂已发展有汤、酒 、茶、露、丸、散、膏、丹、片、锭、胶 、曲,以及条剂、线剂等多种内服、外服 剂型。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7
防腐剂。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5
禁忌症
慎用人群:合并有艾滋病、糖尿病、血液病、 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
。
禁忌症:貼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 感染者;对貼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 体质者;咯黄浓痰、咯血者;孕妇都不宜贴敷
。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6
5.健康宣教
• 1、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 为主,禁食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 、生痰助湿的食物,应戒牛肉、鸭肉、鹅肉、花 生、煎炸食物,禁食海鲜等发物。
• 1973年长沙马王堆3豪汉墓出土的最早的医学专著《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芥子泥敷 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的记载。
• 东汉时期,医圣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讲诉了外治法,如治虚劳损伤的五养膏、 玉泉膏。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9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0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1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2
4.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治疗环境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而加重病情。 3.进行常规消毒,防止感染。 4.穴位要找准,用药要适当,治疗时间断用药,一穴一般不可连续贴药
•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 定,得小便利,则肿消”等等。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本 法治疗常见病,而且用于治疗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 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
• 近年来,出现了纳米穴位敷贴。 德国慕尼黑大学发明的避孕膏,日本研制的辣椒膏。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3
2.概念
• 中药敷药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 ,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 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4
2.药理作用
• 1.直接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 入体内,随血液运行到达病所,发挥药理 功效。
• 2.间接作用:药物通过不断刺激敷药部位的 皮肤或穴位,调节机体的功能。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 1.中药敷药的历史发展 • 2.中药敷药的概念及药理作用 • 3.中药敷药的操作过程 • 4.中药敷药的注意事项 • 5.中药外敷的健康宣教 • 6.临床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
1.历史渊源
• 敷药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亦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 成部分。
10次以上,以免刺激过久损伤皮肤。有毒和强刺激的药物尤其要注意 。小儿皮肤娇嫩,用量小,时间宜短。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 以免引起流产。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3
4.注意事项
5. 敷药摊制的厚薄要均匀,根据药物作用, 决定.2~0.3CM为宜,大小 须超出病变部位1~2CM为度,固定松紧适宜 。
6. 对初起有脓头中药或外敷成治疗脓和阶医疗段护理的肿14疡,宜中间
4.注意事项
8.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 等过敏现象,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9.有皮肤过敏,易起丘疹、水泡者慎用。 10.敷腐蚀性药物应注意保护皮肤。 11.饴糖调制的药物,夏天易发酵,可每日更换药物或加适量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2
• 2、保证充足的睡眠,乐观的情绪。 • 3、贴药治疗不宜空腹进行、不宜剧烈运动,多注
意休息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7
6.临床应用
• 1.内科(风寒感冒性) • 【药物】白芥子15个g,延胡索15g,甘遂9g,细辛9g • 【穴位】肺俞、大椎 • 2.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闭痹阻型) • 【药物】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熟地黄、当归、白芍、党参、杜
仲(盐炙)、川牛膝等各15g • 【穴位】腰阳关、命门 • 3.痛经(气血虚弱) • 【药物】白芍50g,当归50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20g • 【穴位】神阙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8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9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0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21
thank you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5
敷药疗法的优点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6
剂型
• 所谓“剂型”,就是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 式。由于治疗经验的积累和临床证治的需 要,长期以来,中医方剂已发展有汤、酒 、茶、露、丸、散、膏、丹、片、锭、胶 、曲,以及条剂、线剂等多种内服、外服 剂型。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7
防腐剂。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5
禁忌症
慎用人群:合并有艾滋病、糖尿病、血液病、 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
。
禁忌症:貼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 感染者;对貼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 体质者;咯黄浓痰、咯血者;孕妇都不宜贴敷
。
中药外敷治疗和医疗护理 16
5.健康宣教
• 1、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 为主,禁食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 、生痰助湿的食物,应戒牛肉、鸭肉、鹅肉、花 生、煎炸食物,禁食海鲜等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