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差压式流量计常用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

差压式流量计常用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

差压式流量计常用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Q=C*A*√(2ΔP/ρ)
其中
Q是流量,单位为体积/时间;
C是流量计的流量系数,表示单位差压下的实际流量;
A是流体流过的管道横截面面积;
ΔP是差压(一般指二次元件测量的压差);
ρ是流体的密度。

下面介绍一个计算实例。

假设有一台差压式流量计安装在直径为0.5米的管道上,测量水流量。

测得的差压为100千帕,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

已知流量计的流
量系数C为0.9
首先需要计算流体通过管道的横截面面积A。

由于管道的直径为0.5米,因此半径为0.25米。

横截面面积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π*r^2
其中,r为半径,π为圆周率,取3.14
刚才已知半径为0.25米,代入计算得到:
A=3.14*(0.25)^2=0.1963平方米
接下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Q=C*A*√(2ΔP/ρ)
已知C为0.9,A为0.1963平方米,ΔP为100千帕,ρ为1000千克/立方米。

计算得到:
Q=0.9*0.1963*√(200)
Q=0.9*0.1963*14.142
Q=2.702立方米/秒
所以,在这个实例中,流量计测得的水流量为2.702立方米/秒。

需要注意的是,差压式流量计的计算公式是理论公式,实际使用时需要考虑一些修正和系数。

具体的修正和系数需要根据具体流量计的参数和使用条件进行确定。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计算液位的高度(卧罐计算公式)h(m)=P/(ρ气*g)P=差压变送器测到的值,单位为Kpaρ气=~(看流量计正常加气后的最大密度值,可设置,单位:g/cm2)g= 重力加速度(m/s2)二、计算储罐容积(1)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角度L AOB=2*arccos((r-h)/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L AOB/(2π)-(1/2)*r2*sinL AOB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米)(2)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截面积S=(1/2)* πr2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米)(3)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角度L AOB=2*arccos((h-r)/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2π-L AOB)/(2π)+(1/2)*r2*sinL AOB u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米)二、线性换算公式(适用在立罐)(V代表压差,V_H代表压差的下一次,V_L代表本次压差,H,为液位的下一次,L为当前液位)首先把下一次压差和当前压力想减得到在某个区间中的压力值,然后液位也同样想减得到在这个区间内液位的大小,然后把现场采集来的压差减去当前压差得到实际压差H-L=值1V_H-V_L = 值2压力差-V_L = 值3根据区间计算出来的液位和压差,相除得到了每kpa多少立方,然后通过现场压差和储罐的当前压差想减的值相乘得到的当前压差的液位,然后在加上储罐在上一区间的压差液位,既到的了液位值1/值2 = 值4值4/值3 = 值5值5+L= 液位。

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

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

差压式流量计(A B对称,孔板)D C S计算公式
式中,
P
∆为差压值,单位为Pa
ρ为工况密度,单位为
K计算方法如下:
气体温压补偿公式
注:(以下为密度补偿,也可用DCS自带密度补偿公式)
ρ
—工作状态下气体密度
为密度补偿公式
:工况密度;
:绝对温标273.15℃;
:工业标准大气压101.33Pa;
:温度补偿;
:压力补偿;
:仪表工作点大气压;
过热蒸汽密度补偿公式
①当压力p为980~14700KPa,温度t为400℃~50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
②当压力p为580~2000KPa,温度t为250℃~40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
③当压力p为580~1500KPa,温度t为160℃~25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
④当压力p为980~14700KPa,温度t为120℃~60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
在以上四个公式中,④适用的压力、温度范围比较宽的工况。

应当说明的是,对于以上几种密度的拟合公式,在过热程度较高时,误差较小,一般可优于士0.5%。

随着过热度降低,误差会逐渐增大,在过热线附近,误差可能超过士1%。

具体使用时,可根据现场提供的工作条件进行修正。

水的密度补偿公式
表压P(Mpa)下水的密度
式中p—工作压力,Mpa;
t—工作温度,℃;
—纯水在绝对压力为101325Pa,t(℃)下的密度,kg/。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在差压式液位计中,液体产生的压力差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
ΔP = ρgh
其中,ΔP表示液体产生的压力差,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
加速度,h表示液位的高度。

为了方便液位计的使用和读取,液位的高度通常被转化为等效的液位
差或称为液压头,通过将液位差转化为液压头,可以直接由差压计来测量。

液压头(h)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h=ΔP/(ρg)
其中,ΔP为液体产生的压力差,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液压头(h)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h=Kc*ΔP
其中,h为液压头,ΔP为压力差,Kc为存储在差压传感器中的灵敏
度常数。

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差压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差来计算液位的
高度或液压头。

差压式液位计常用于容器或储罐中液体的测量,可以应用
于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液位时,需要确保使用的单位是一致的,如压
力使用帕斯卡(Pa),密度使用千克/立方米(kg/m³),重力加速度使用
米/秒²(m/s²),液压头使用米(m)等。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
考虑液体的温度、粘度等因素对液位的影响,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总结起来,差压式液位计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液体产生的压力差、液压头和差压传感器的灵敏度常数。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液体的液位高度或液压头,提供准确的液位测量结果。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pdf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pdf

一、计算液位的高度(卧罐计算公式)h(m)=P/(ρ气*g)P=差压变送器测到的值,单位为Kpaρ气=0.45~0.48(看流量计正常加气后的最大密度值,可设置,单位:g/cm2)g=9.8 重力加速度(m/s2)二、计算储罐容积(1)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1.2m)角度L AOB=2*arccos((r-h)/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L AOB/(2π)-(1/2)*r2*sinL AOB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12.1米)(2)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1.2m)截面积S=(1/2)* πr2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12.1米)(3)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1.2m)角度L AOB=2*arccos((h-r)/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2π-L AOB)/(2π)+(1/2)*r2*sinL AOB u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12.1米)二、线性换算公式(适用在立罐)(V代表压差,V_H代表压差的下一次,V_L代表本次压差,H,为液位的下一次,L为当前液位)首先把下一次压差和当前压力想减得到在某个区间中的压力值,然后液位也同样想减得到在这个区间内液位的大小,然后把现场采集来的压差减去当前压差得到实际压差H-L=值1V_H-V_L = 值2压力差-V_L = 值3根据区间计算出来的液位和压差,相除得到了每kpa多少立方,然后通过现场压差和储罐的当前压差想减的值相乘得到的当前压差的液位,然后在加上储罐在上一区间的压差液位,既到的了液位值1/值2 = 值4值4/值3 = 值5值5+L= 液位。

蒸汽流量计算范文

蒸汽流量计算范文

蒸汽流量计算范文蒸汽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管道或设备的蒸汽质量或体积。

蒸汽流量的计算对于蒸汽工程领域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蒸汽的使用量、能源效率和系统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计算蒸汽流量。

1.饱和蒸汽流量计算:饱和蒸汽流量是指在给定压力和温度下通过管道的蒸汽质量或体积。

计算饱和蒸汽流量的公式为:Q=A*v其中,Q是蒸汽流量,A是管道横截面积,v是饱和蒸汽的平均速度。

管道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π*(D/2)^2其中,D是管道的内径。

饱和蒸汽的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根据管道流速和重力进行估算。

2.超饱和蒸汽流量计算:超饱和蒸汽是指其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蒸汽。

计算超饱和蒸汽流量的一个常用公式是:Q = rho * A * v其中,Q是蒸汽流量,A是管道横截面积,v是超饱和蒸汽的平均速度,rho是超饱和蒸汽的密度。

超饱和蒸汽的密度可以通过查阅蒸汽表或使用热力学计算软件进行估算。

3.差压流量计算法:差压流量计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蒸汽流量测量方法,它基于以差压为基础的流量计算原理。

差压流量计算公式为:Q=k*√(ΔP)其中,Q是蒸汽流量,k是差压流量计中的常数,ΔP是差压。

差压可以通过差压传感器测量得到。

差压流量计一般需要校正和调试,以确保准确计量蒸汽流量。

4.热量平衡法:热量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计算蒸汽流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进入和离开蒸汽系统的热量,以及对蒸汽进行质量和能量平衡的计算,来估算蒸汽流量。

该方法需要测量蒸汽的压力、温度和质量,并结合管道和设备的热损失进行计算。

5.流量传感器测量法:流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直接测量蒸汽流量的设备。

常见的蒸汽流量传感器包括涡轮流量计、磁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通过测量蒸汽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来计算蒸汽流量。

根据不同的传感器类型,其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蒸汽流量计算方法,其中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注意事项。

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

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

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
一、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
差压计量原理公式如下:
Q=CdxAx√(2ΔP/ρ)
其中
Q为流体的体积流率
Cd为流体的流出系数
A为差压传感器的测量面积
ΔP为流体两点间的压差
ρ为流体的密度。

这个公式基于伯努利定理,其中流量正比于√(2ΔP/ρ),而差压传感器的测量仅取决于压差的大小和密度,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压差和密度来计算流体的体积流量。

二、密度补偿公式:
流量计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的密度变化情况。

在一些工业过程中,流体的密度可能会因温度、压力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为了提高流量计的测量准确性,需要进行密度补偿。

密度补偿公式如下:
Qc=Qx(ρ0/ρt)
其中
Qc为密度补偿后的流体的体积流率
Q为未经密度补偿的流体的体积流率
ρ0为参考密度
ρt为实际密度。

这个公式是通过将流量的密度变化转换为流体流率的密度补偿,进而提高流量计的准确性。

密度补偿一般需要根据特定的流体性质和工艺条件来确定参考密度。

通过测量实际密度并与参考密度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密度补偿后的流体流率。

总结:
差压式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测量仪表,其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计算流体的体积流量,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和流体性质选择合适的参考密度,并确保流量计的正常运行和校准。

差压流量计计算公式.doc

差压流量计计算公式.doc

已知工艺管道的直径, 管道内介质的密度, 怎么算出差压变送器的压力. 差压变送器是配合弯管流量计一起安装的 . 尽量说详细点, 谢谢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流体的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原理。

在水平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具有动压能和静压能(位能相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能量总和不变。

以体积流量公式为例:Q v = C εΑ /sqr(2P/(1 - β^ 4)/ ρ1)其中: C 流出系数;ε 可膨胀系数Α节流件开孔截面积,M^ 2P 节流装置输出的差压,Pa;β 直径比ρ1 被测流体在 I-I 处的密度, kg/m3; Qv体积流量, m3/h50度下的工艺参数为基准,按照补偿要求,需要加入温度和压力的补偿,根据计算书,计算思路是以计算出任意温度任意压力下的流量。

其实重要是密度的转换。

计算公式如下:Q = *d^2*ε*@sqr(P/ ρ) Nm3/h也即是画面要求显示的0度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流量。

在根据密度公式:ρ= P*T50/(P50*T)*ρ50其中:ρ、 P、 T 表示任意温度、压力下的值ρ50、 P50、 T50表示 50度表压为下的工艺基准点结合这两个公式即可在程序中完成编制。

二.煤气计算书(省略)三.程序分析1.瞬时量温度量:必须转换成绝对摄氏温度;即+压力量:必须转换成绝对压力进行计算。

即表压+大气压力补偿计算根据计算公式,数据保存在PLC的寄存器内。

同时在intouch画面上做监视。

2.累积量采用 2秒中一个扫描上升沿触发进行累积,即将补偿流量值(Nm3/h)比上 1800 单位转换成每 2S 的流量值,进行累积求和,画面带复位清零功能。

差压流量计的通用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由式 1 推导可得到式 2。

式中 Q 代表流量,△P 代表差压,ρ代表流体密度, K 是仪表系数,由流量计出厂标定时得到。

流量与差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差压式流量计是根据安装于管道中流量检测件产生的差压 , 已知的流体条件和检测件与管道的几何尺寸来计算流量的仪表。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资料讲解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资料讲解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一、计算液位的高度(卧罐计算公式)h(m)=P/(ρ气*g)P=差压变送器测到的值,单位为Kpaρ气=0.45~0.48(看流量计正常加气后的最大密度值,可设置,单位:g/cm2)g=9.8 重力加速度(m/s2)二、计算储罐容积(1)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1.2m)角度L AOB=2*arccos((r-h)/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L AOB/(2π)-(1/2)*r2*sinL AOB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12.1米)(2)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1.2m)截面积S=(1/2)* πr2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12.1米)(3)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项目为1.2m)角度L AOB=2*arccos((h-r)/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2π-L AOB)/(2π)+(1/2)*r2*sinL AOB u显示体积=S*罐长度(项目罐长度12.1米)二、线性换算公式(适用在立罐)(V代表压差,V_H代表压差的下一次,V_L代表本次压差,H,为液位的下一次,L为当前液位)首先把下一次压差和当前压力想减得到在某个区间中的压力值,然后液位也同样想减得到在这个区间内液位的大小,然后把现场采集来的压差减去当前压差得到实际压差H-L=值1V_H-V_L = 值2压力差-V_L = 值3根据区间计算出来的液位和压差,相除得到了每kpa多少立方,然后通过现场压差和储罐的当前压差想减的值相乘得到的当前压差的液位,然后在加上储罐在上一区间的压差液位,既到的了液位值1/值2 = 值4值4/值3 = 值5值5+L= 液位。

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

差压式流量计计算公式和密度补偿公式

差压式流量计(AB对称,孔板)DCS计算公式Q=K×√∆P×ρ式中,∆为差压值,单位为PaPρ为工况密度,单位为kg/m3K计算方法如下:计算书刻度流量K=√计算书刻度差压×计算书操作密度气体温压补偿公式注:(以下为密度补偿,也可用DCS自带密度补偿公式)ρ—工作状态下气体密度kg/m3ρ=(T0+20)×(P+P A)ρ20为密度补偿公式P0×(T+T0)ρ20:工况密度kg/m3;T0:绝对温标273.15℃;P0:工业标准大气压101.33Pa;T:温度补偿;P:压力补偿;P A:仪表工作点大气压;过热蒸汽密度补偿公式①当压力p为980~14700KPa,温度t为400℃~50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ρ=1.856×10−2P0.01t−5.6084×10−5P+1.66②当压力p为580~2000KPa,温度t为250℃~40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ρ=1.944×10−2P0.01t−1.467×10−4P+2.1627③当压力p为580~1500KPa,温度t为160℃~25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ρ=1.888×10−2P0.01t−2.2045×10−4P+2.11④当压力p为980~14700KPa,温度t为120℃~600℃时,过热蒸汽的密度为:ρ=11P(0.461t−126.1)−0.0097+1.324×10−5t在以上四个公式中,④适用的压力、温度范围比较宽的工况。

应当说明的是,对于以上几种密度的拟合公式,在过热程度较高时,误差较小,一般可优于士0 . 5 %。

随着过热度降低,误差会逐渐增大,在过热线附近,误差可能超过士1 %。

具体使用时,可根据现场提供的工作条件进行修正。

水的密度补偿公式表压P(Mpa)下水的密度ρp,t=ρ0,t[1+10−6p(485.11−1.8292t+0.0192781t2)]式中p—工作压力,Mpa;t—工作温度,℃;ρ0,t—纯水在绝对压力为101325Pa,t(℃)下的密度,kg/m3。

差压与流量关系的换算

差压与流量关系的换算

一、差压与流量关系的换算差压式流量计和线性输出流量计是现场使用最常见的流量计,或者说,差压与流量成正比。

其可用下式表示:从上式可知,式中的四个参数只要知道任何三个数,就可以把第四个数求出来。

在现场应用中,每台流量计的差压上限△Pmax 和流量上限 Qmax 都是已知的,所以要确定某一个流量值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差压值,反之亦然。

现将上式转换为如下的式子,以方便在现场计算。

式中△Pmax 为仪表的差压上限;△P 为任意差压;Q 为任意体积流量;G 为任意质量流量;Qmax 是当差压为△Pmax 时,仪表的体积流量;Gmax 是当差压为△Pmax 时,仪表的质量流量。

当仪表的刻度单位为流量百分数时,任意差压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n 为任意的流量百分数。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流量和差压的计算方法。

①某流量计的流量量程为 0-40000kg/h,差压上限为 60kPa,当仪表显示为 30000 kg/h时,相应的差压是多少?解:由公式当仪表显示为 30000 kg/h 时,相应的差压是 33.75kPa。

②已知某流量计的流量上限是 104m3/h,但不知道差压上限是多少,当差压变送器表头指示差压量程的 64%时,任意差压为 64%,将差压上限设为 100%,则当差压变送器表头指示差压量程的 64%时,对应的流量是 112m3/h。

③某流量计差压上限为 40kPa,当仪表显示 70%的流量时,求对应的差压是多少?当仪表显示 70%的流量时,对应的差压是 19.6kPa。

二、已知仪表输出电流怎样计算其对应的流量值以下举两个计算例子。

(1)差压式流量计的计算方法有差压式流量计,其差压变送器输出为 4-20mA,对应的量程为0-160m3/h,当输出电流为 8mA 时,流量是多少?差压式流量计的流量与差压的关系是:式中 Q 为流量;K 为常数;△P 为差压。

差压已由变送器转换为电流 I,所以以本台流量计的流量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该流量计,当输出电流为 8mA 时,流量是 80m3/h。

差压迁移量的计算公式

差压迁移量的计算公式

差压迁移量的计算公式差压迁移量,这可是个在相关领域里相当重要的概念呢。

咱们先来聊聊啥是差压迁移量。

比如说啊,有一个大罐子,里面装着各种液体或者气体。

罐子这边的压力和那边的压力不一样,这中间的差值就是差压。

而差压迁移量呢,就是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这个差压发生了变化或者移动。

那差压迁移量咋计算呢?这就得用到公式啦。

一般来说,差压迁移量的计算公式是:ΔP = P1 - P2 。

这里的ΔP 就是差压迁移量,P1 是一个位置的压力,P2 是另一个位置的压力。

我给您讲个我之前遇到的事儿,就跟这差压迁移量有关。

有一回,我去一家工厂参观,他们正在调试一套新的压力系统。

那机器轰隆轰隆响,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我看到工程师们拿着各种仪器在测量不同位置的压力值,然后嘴里念叨着这些公式。

其中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紧锁眉头,对着一堆数据发愁。

我凑过去一看,原来他在计算差压迁移量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

我就跟他说:“小伙子,你看看这个 P1 的值是不是测错啦?”他愣了一下,重新检查了一遍测量仪器,果然发现是测量的时候出了点小失误。

经过重新测量和计算,最终得出了正确的差压迁移量,那套压力系统也顺利调试成功啦。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公式的使用可得小心谨慎。

比如说,测量压力的时候,仪器得校准准确,不然得出的数值一错,那整个差压迁移量的计算就全乱套了。

而且,不同的环境和工况下,压力的变化规律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对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判断。

再比如说,在石油化工行业,管道里的流体压力变化频繁,如果不能准确计算差压迁移量,那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出现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所以啊,掌握好这个计算公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差压迁移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运用起来可不能马虎。

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保障生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h=(P-P0)/ρg其中h表示液位的高度(单位为米);P表示液体在液位高度处的总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P0表示液体在容器底部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的平方,m/s²)。

公式中的P-P0表示液体在液位高度上方的压力和底部的压力的差值。

这个差值正比于液体所产生的静压力,也就是液体的重力作用。

公式中的ρg表示液体的重力作用。

由于液体的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都是常量,所以液体的重力作用也是个固定值。

通过测量液体在液位高度处和底部的压差,并与液体的重力作用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h。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压力单位必须保持一致,一般都使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帕斯卡(Pa)。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需要考虑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变化。

有些应用场景中,液体的密度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温度变化会导致液体密度的变化。

此时需要对液体的密度进行校正。

重力加速度在不同地点也有不同的值,因此在不同地点使用差压式液位计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此外,差压式液位计还可以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分为两类。

一种是利用波浪管原理的差压式液位计,另一种是利用气动波浪管原理的差压式液位计。

两者的测量原理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基本的计算公式都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差压式液位计计算液位的公式是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的差值来计算液位的高度。

公式中考虑了液体的压力差、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校正和修正。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

差压计计算液位公式

一、计算液位的高度(卧罐计算公式)h(m)=P/(ρ气*g)P=差压变送器测到的值,单位为Kpaρ气=0.45~0.48〔看流量计正常加气后的最大密度值,可设置,单位:g/cm2〕g=9.8 重力加速度〔m/s2〕二、计算储罐容积〔1〕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工程为1.2m)角度L AOB=2*arccos((r-h)/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L AOB/(2π)-(1/2)*r2*sinL AOB显示体积=S*罐长度〔工程罐长度12.1米〕〔2〕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工程为1.2m)截面积S=(1/2)* πr2显示体积=S*罐长度〔工程罐长度12.1米〕〔3〕如果h>r时(r为内罐容器的半径,单位m,工程为1.2m)角度L AOB=2*arccos((h-r)/r),单位为弧度截面积S=πr2*(2π-L AOB)/(2π)+(1/2)*r2*sinL AOB u显示体积=S*罐长度〔工程罐长度12.1米〕二、线性换算公式(适用在立罐)(V代表压差,V_H代表压差的下一次,V_L代表本次压差,H,为液位的下一次,L为当前液位)首先把下一次压差和当前压力想减得到在某个区间中的压力值,然后液位也同样想减得到在这个区间内液位的大小,然后把现场采集来的压差减去当前压差得到实际压差H-L=值1V_H-V_L = 值2压力差-V_L = 值3根据区间计算出来的液位和压差,相除得到了每kpa多少立方,然后通过现场压差和储罐的当前压差想减的值相乘得到的当前压差的液位,然后在加上储罐在上一区间的压差液位,既到的了液位值1/值2 = 值4值4/值3 = 值5值5+L= 液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