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 ——李白、杜甫诗风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李白、杜甫诗风比较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人情感;

2、感受李白、杜甫诗风,并探究诗风形成原因。一、导入叶嘉莹先生说:“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诗是诗人自己的生命、生活、品格、思想的体现,你读诗的时候,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而活泼不死的心灵。”的确,诗歌,滋养我们的心灵,温润我们表情达意。李白、杜甫的诗歌你知多少?当你感慨青春流逝时,你可以高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你人生自信时,你可以高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当你送友人远行时,你可以低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当你坚信梦想定会实现,你可以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今天,让我们走近一条蜀道,一位蜀相,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探究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探寻诗意人生。

【展示学习目标】

二、任务一:朗诵,感知。

【过渡】韩愈这样评价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意思是说,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他对于李白和杜甫给予如此之高的赞誉,李杜二人在文坛诗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虽然后人经常把李杜并称,但是,此二人的诗作风格却有着很多的差异。我们通过赏析《蜀道难》《蜀相》,探究两人的诗作风格。

1、首先,我们邀请朗诵小组的同学,为大家朗诵《蜀道难》《蜀相》。欣赏的过程中,请注意勾画圈点关键字词,结合具体字词,思考:《蜀道难》:李白写了一条________(特点)的蜀道,抒发了什么情感?《蜀相》:杜甫写了一位

_______(特点)的蜀相?表达对诸葛亮的_______情感?

2、学生点评。提示:从节奏、轻重缓急、语调、语气、情感等方面点评。

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往往越是夸张,表现的越是深刻、真实。李白《北风行》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③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④扪参历井仰胁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⑦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⑧万壑雷B想象丰富、瑰丽奇特。(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以现实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任意驰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都是想象的媒介;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虚实结合。《增订唐诗摘钞》:倏起倏落,忽虚忽实。真如烟水杳渺,绝世奇文也。但是,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①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时间跨越——从“四万八千岁前”的古蜀国与世隔绝的历史到今剑阁的惨烈战祸,写出环境艰险、开辟之难以及战祸惨烈。空间跨越:从上(六龙回日处)到下(悬崖底部的回旋急流)

②奇特、新奇:用神话“五丁开山”来写蜀道来历的传奇色彩。

【历史:飞梁阁道——开古道先河。秦蜀之道虽于春秋战国时已通,但因当时各种条件所限,这条初开之路在铺筑时并未特别讲究。只是顺山势、河谷的自然环境,稍加修整而已。这条道真正成为可通行旅的官府之道,要到蜀汉诸葛亮相蜀之后,在剑门关架设飞梁阁道,并立门设尉守之。“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说的就是此道也。】

六龙回日,想象蜀道高峻的山迫使太阳神的车驾掉头。

③想象丰富,蜀道上的景、物、人:写动物——善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善攀爬的猿猱愁攀援。衬托蜀道难行。写景物,借景抒情。鸟悲号,绕飞,困于林间,子规于月夜悲啼,愁绪满溢。渲染空寂、苍凉的气氛,侧面烘托蜀道之难。写行路人——惊魂未定。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动作、神态、心理。想想行路人行走在蜀道,手触星辰、屏气凝息、拍胸长叹。突出攀登之难,侧面烘托蜀道之高险。2、抒情方式;①直抒胸臆。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赏析: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7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指导朗读:第一句,升调读;第二句,读出害怕、语气低沉;第三句,读得缓慢,深沉慨叹,西望停顿,用渐慢渐弱的语调读。②借景抒情。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借写群鸟,栖息于古老的、参天大树上,悲戚地号叫。夜半时分,月光洒落,子规啼叫,愁绪满山,烘托了蜀道之难,表达了内心的极度害怕“凋朱颜”;

【小结】《蜀道难》

①大胆而恰切的夸张,

②想象丰富瑰丽奇特,③情感以直抒胸臆为主,豪迈奔放。

(二)《蜀相》

1、借物喻人(象征)柏森森。茂密繁盛、高大挺拔、四季常青的柏树就象征了诸葛亮的人格精神永垂不朽、流芳千古。

2.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青草自绿,无人欣赏;黄鹂好音,无人聆听。渲染冷清、寂寥的氛围。表达对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的落寞感伤、追思之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为下文做铺垫。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

(炼字法)

3、直抒胸臆:(对于英雄的理解:诸葛亮——遗憾功业未成;杜甫——为诸葛亮宏愿未成、为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而悲;天下有志难伸之人)

4、借事抒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顾茅庐——得遇明主。隆中对策———足智多谋。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帝业,辅佐幼主——赤胆忠心。出师未捷身已死——出师北伐,未能取胜,病死于五丈原。事业未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点拨】结合链接材料中的诗人经历以及社会背景。

【小结】表达了羡慕明君知遇之幸,仰慕彪炳史册之功;敬佩鞠躬尽瘁之忠;痛惜功业未成之憾;感慨英雄长逝,祠堂荒落;抒发怀才不遇、仕途无望之痛!

四、任务三:比较鉴赏。问: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看,李杜诗风有什么差别?【明确】李白写蜀道,大胆而恰切的夸张,融入丰富、奇特想象,抒情豪放、奔放、突发性、灵感性。杜甫,借事抒情、借景抒情(以乐衬哀),情感沉郁(深沉、悲戚),深沉含蓄,沉稳性,深思性。

【点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