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期末复习 应急管理专业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简单来说,就是指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对我们的目标产生的影响。
而风险管理,则是对这些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一系列过程。
比如说,一个企业计划推出一款新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
这些不确定因素就是风险,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会导致新产品的推广失败,给企业带来损失。
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完全消除风险,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风险与机会是并存的。
而是要通过合理的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抓住潜在的机会,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风险管理的过程(一)风险识别这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它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找出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
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等。
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可能会发现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中断、工人操作失误等风险。
(二)风险评估在识别出风险后,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可能性可以用高、中、低来表示,影响程度可以用严重、中度、轻微来衡量。
比如,对于一个建筑项目,恶劣天气导致工期延误的可能性较高,而其对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影响可能是严重的。
(三)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常见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
风险规避就是彻底避开风险,比如放弃一个风险过高的项目。
风险降低是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风险的影响,比如加强设备维护以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比如购买保险。
风险接受则是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较小,或者采取应对措施的成本过高时,选择承受风险。
(四)风险监控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需要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控,观察其是否发生了变化,评估应对措施的效果,并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应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应急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应急计划、组织协调各方资源和能力以及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等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活动。
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和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并迅速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有发生,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危机等。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应急管理可以提高社会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性,使社会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最后,应急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体系。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的过程,旨在预防和减轻风险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
风险管理包括确定风险源、评估风险程度、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以及实施和监测控制措施等环节。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金融风险等。
通过进行风险管理,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从而保护组织和个人的利益。
此外,风险管理还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盲目行动和随意决策。
三、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应急管理是在风险发生后的一种应对措施,它侧重于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而风险管理更侧重于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干预,以求在风险发生前做好应对准备。
其次,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都需要科学有效的计划和组织,以及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与协调。
最后,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目标都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风险管理》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本章重点难点1、风险及其特征2、风险管理及其作用3、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4、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学习目的理解风险的基本概念;掌握风险管理的的概念及其作用,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1.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被称为() P1A.风险B.风险程度C.损失概率D.损失程度2.风险的大小本质上决定于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
实践中,要确定风险等级,通常需要将这两个变量结合起来加以判断。
以下正确的判断是()P1A.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高风险B.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C.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则为低风险D.高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高风险3.构成风险存在与否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P2A.风险发生的频率 B.风险发生的时间 C.损失 D.获利的可能4.可能引起火灾的道德风险因素是()P3A.雷击B.烟头C.依赖保险D.阻止他人救火5.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无形的风险因素是( )P3A.伦理风险因素B.道德风险因素C.心理风险因素D.法律风险因素6.与人的疏忽或过失相关的风险因素称为()P3A.道德风险因素 B.心理风险因素 C.实质风险因素 D.有形风险因素7.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P3A.潜在原因 B.外在原因 C.直接原因 D.主要原因8.一座房屋遭受火灾,大火烧毁了该房屋。
该损失属于()P4A.直接损失 B.间接损失 C.费用损失 D.利润损失9.从风险角度讲,火灾、爆炸、雷电、船舶碰撞,人们死亡或生病等都是()P4A.自然灾害 B.风险因素 C.损失 D.风险事故10.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称为()P4A.风险因素B.风险事故C.风险条件D.风险11.以下事件中属于损失的是()P4A.折旧B.馈赠C.请朋友吃饭D.车祸撞死人12.营业中断损失属于()P4A.直接损失B.间接损失C.责任损失D.额外费用损失13.引起损失的间接原因是()P5A.风险因素B.风险事件C.损失频率D.损失程度14.风险的特征,除了具有客观性和偶然性之外,还具有()P5A.稳定性 B.确定性 C.可变性 D.可预测性15.通过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反映了风险的()P5A.客观性B.必然性C.偶然性D.可变性16.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与损失程度之间的关系为( )P5A.正相关关系B.反相关关系C.可能为正相关关系,也可能为反相关关系D.无任何关系17.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直接原因的风险,被称为()P8A.静态风险 B.动态风险 C.责任风险 D.经济风险18.按照风险是否由社会经济变动而引起来分类,风险可以分为()P8A.企业风险和国家风险 B.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C.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 D.个人风险和家庭风险19.大多数纯粹风险属于()P9A.经济风险B.静态风险C.特定风险D.财产风险20.以下属于投机风险的是()P9A.交通肇事B.买卖股票C.地震D.建筑物发生火灾21.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被称为()P9A.市场风险 B.自然风险 C.投机风险 D.动态风险22.以下风险中属于投机风险的是()P9A.两船相撞B.车祸C.市价涨跌D.抽烟23.以是否有获利机会为标准,火灾、沉船、车祸等均属于( )P9A.投机风险B.纯粹风险C.财产风险D.人身风险24.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相关因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跌的风险,就是( ) P10A.财产风险B.价格风险C.经济风险D.生产风险25.由于行为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依据法律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所形成的风险为()P10A.意外风险B.责任风险C.财产风险D.人身风险26.依照承担主体的不同,可以将风险分为( )P11A.个人风险、单位风险、国家风险B.个人风险与企业风险C.家庭风险与企业风险D.个人风险、家庭风险、企业风险、国家风险27.按照风险承担主体来分类,风险可以分为( )P11A.企业风险和国家风险B.个体风险和总体风险C.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D.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28.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的一种管理行为是( )P11A.风险控制B.风险补偿C.风险管理D.风险代价29.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有二:一是人类的安全需求;二是()P14A.经济发展的需求 B.社会稳定的需求 C.风险的代价 D.减少费用的支出30.风险管理的过程依顺序为( )P19A.风险识别、风险处理、风险衡量、风险管理效果评价B.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C.风险衡量、风险识别、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31.风险管理的基础是()P19A.风险识别B.风险衡量C.风险处理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32.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P19A.风险识别B.风险评价C.风险处理D.风险管理决策33.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经济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的活动被称为()P19 A.风险识别 B.风险衡量 C.风险处理 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34.据以确定风险的大小或高低,并作为风险衡量的主要测算指标的是损失概率和( )P20A.损失性质B.损失原因C.损失程度D.损失结果35.风险处理的手段分为控制型手段和( )P21A.避免风险手段B.损失预防手段C.转移风险手段D.财务型手段36.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被称为()P22A.风险识别效果评价B.风险衡量效果评价C.风险管理效果评价D.风险处理效果评价37.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就是()P22A.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B.风险衡量 C.风险处理 D.风险感知38.风险管理起源于()P27A.美国B.日本C.英国D.加拿大39.80年代发生的一件大事成为风险管理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它是()P29A.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RIMS)的成立B.101条风险管理准则的通过C.风险管理教育在美国风行D.风险管理思想传入我国40.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P29A.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B.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C.1975年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的成立D.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41.风险管理开始引入我国的时间是20世纪( )P30A.70年代B.60年代C.90年代D.80年代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A2、B 3C 4、D 5、B 6、B 7、A 8、A 9、D 10、B11、D 12、B 13、A 14、C 15、A 16、B 17、B 18、B 19、B 20、B21、C 22、C 23、B 24、C 25、B 26、D 27、B 28、C 29、C 30、B31、A 32、A 33、A 34、C 35、D 36、C 37、B 38、A 39、B 40、A二、多项选择题1.按照形成损失的原因分类,可以把风险分成()P10A.自然风险B.社会风险C.经济风险D.政治风险E.个人风险2.按照是否有获利机会为标准,风险可以分为( )P8A.纯粹风险B.自然风险C.社会风险D.政治风险E.投机风险3.按照潜在的损失形态分,风险可以分为()P9A.动态风险 B.财产风险 C.人身风险 D.责任风险 E.静态风险4.风险处理的财务型手段通常有()P22A.损失控制 B.承担 C.中和 D.避免 E.保险5.火灾风险因素包括()P3A.实质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 C.经济风险因素 D.社会风险因素 E.心理风险因素6.按照形成损失的原因为标准,风险可以分为( )。
应急管理考试考点和重点总结
一、应急管理概述1、应急管理概念:应急管理是指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应对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带来严重财产损失,扰乱社会生活秩序的极端事件。
2、突发事件概念: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突发事件特点:●突发性:突然发生,时间紧张●威胁性: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组织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观●扩散性:范围扩散和类型的扩散●不确定性:状态、影响、反应的不确定性●双重效果性:危险与机遇同在4、应急管理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第一时间原则●依靠科学,快速反应●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应急管理现状:八多八少1、过多的事件,过少的思考;2、过多的慌乱,过少的理性;3、过乱的概念,过少的统一;4、过多特殊性,过少一般性;5、过多的原则,过少的机理;6、过强的形式,过弱的操作;7、过量的实践,过少的理论;8、过多的因袭,过少的创新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损失6、事故灾难——技术上的欠缺、人们的过失7、公共卫生事件——自然情况+人为因素8、社会安全事件——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的9、问题管理的概念: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挖掘问题、表达问题、归结问题、处理问题为线索和切入点的一套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10、致灾因子概念:致灾因子就是一个自然、技术或社会现象,它对人们及周围的环境构成了威胁。
有人又将致灾因子称为危险源或风险源。
11、危机的概念:罗森塔尔:危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
班克思:危机是对一个组织、公司及其产品或名声等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的事故。
12、罗伯特·希斯模型:第一阶段:减缓第二阶段:准备第三阶段:响应第四阶段:恢复二、突发事件的减缓1、风险的概念:风险是特定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是不利的后果,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生。
应急管理专业知识
应急管理专业知识
应急管理专业知识是指对应急管理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的掌握。
以下是一些应急管理专业知识的内容:
1.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包括应急管理的定义、原则、基本要素等基础知识。
2.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等。
3. 灾害类型和风险评估:了解各类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和人为灾害(如火灾、恐怖袭击等)的特点以及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能够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4. 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了解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和要求,能够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的应急预案,并能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应急组织和指挥:了解应急组织的结构和职责划分,能够根据不同情况组织应急工作,并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
6. 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了解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组织和协调救援行动,并能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7. 信息管理与通信技术:了解应急管理中的信息管理和通信技术,包括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危机信息发布等。
8. 灾害心理疏导:了解灾害心理疏导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9. 国际应急管理合作:了解国际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机制,能够参与国际间的应急援助和合作。
应急管理专业知识是应急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基础,能够帮助人们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应急管理试题及答案
应急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以减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影响。
以下哪项不是应急管理的特点?A. 预防性B. 应急性C. 系统性D. 长期性答案:D2.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应急管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以下不属于这些阶段的是:A. 预警阶段B. 响应阶段C. 恢复阶段D. 预防阶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以人为本B. 科学决策C. 信息公开D. 快速反应答案:ABCD2. 在应急管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A. 风险评估B. 预案制定C. 资源配置D. 培训演练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应急管理只关注突发事件的应对,而不需要进行预防和准备。
()答案:错误2. 应急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影响。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应急管理的四个基本阶段。
答案:应急管理的四个基本阶段包括:预警阶段,即通过监测和评估来识别潜在的风险;准备阶段,即制定预案和准备资源;响应阶段,即在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和减轻影响;恢复阶段,即事件过后进行恢复和重建。
2. 描述应急管理中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答案:信息公开在应急管理中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确保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五、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发生地震,根据以下情景,分析应急管理的实际操作。
情景描述:2023年4月20日,某地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同时开放避难所,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和生活必需品。
问题:1. 描述当地政府在地震发生后采取的应急管理措施。
2. 分析这些措施如何体现了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1. 当地政府在地震发生后采取的应急管理措施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开放避难所,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和生活必需品。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期末试卷二与参考答案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5个,每个5分)1.联合国减灾战略中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是组织与管理应对紧急事务的资源与责任,特别是准备、响应与恢复。
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3.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4.业务影响分析业务影响分析指的是分析活动和业务中断可能带来的影响的过程。
5.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二、简答题(5个,每个10分)1.请简述风险管理目标确定的基本要求。
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一般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风险管理目标与风险管理主体(如生产企业或政府部门)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2)目标的现实性,即确定目标要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客观可能性。
3)目标的明确性,即正确选择、使用和实施各种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4)目标的层次性。
从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区分风险管理目标的主次,以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综合效果。
2.请简述PDCA循环的含义PDCA循环是一个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
它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
在演练中,计划就是制订演练计划和进行各种演练准备。
D(Do)——执行。
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在演练中,执行就是演练的实施。
C(Check)——检查。
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在演练中,检查就是对演练做出评估总结。
A(Action)——行动。
行动就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即认可或否定。
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使其模式化,或者使其标准化,以便进行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便改进。
2020应急管理知识题库
2020应急管理知识题库一、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是指在面临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
预防是指避免灾害事件的发生;准备是指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应对是指在灾害发生后采取应急措施;恢复是指灾后重建工作。
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和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包括应急管理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了生产安全责任,要求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三、应急管理知识点解析1.突发事件的分类: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类型。
2.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
3.应急管理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4.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5.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准备:保障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和更新,确保应急处理的顺利进行。
四、2020年应急管理知识考题1.应急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什么?2.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括哪些要素?4.应急演练的目的是什么?5.应急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哪些能力?五、结语通过对应急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提高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应急准备,共同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以上是2020年应急管理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急管理复习题
应急管理复习题应急管理复习题应急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灾害预防、应对和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在应急管理的学习过程中,复习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复习题的练习,可以巩固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应急管理复习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灾害的分类有哪些?请简要介绍每种灾害的特点。
2. 灾害预防的目标是什么?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灾害预防措施。
3.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原则是什么?请解释每个原则的含义。
4.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是什么?请按照顺序列出各个环节。
5. 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体系是什么?请简要介绍各个层级的职责和作用。
6. 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各个救援队伍的特点和职责。
7. 灾后恢复重建的原则是什么?请解释每个原则的意义。
8. 灾后恢复重建的步骤是什么?请按照顺序列出各个步骤。
9. 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干预有哪些方法?请简要介绍每种方法的作用。
10. 突发事件的信息管理和传播有哪些特点?请解释每个特点的意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应急管理复习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复习和回答,可以加深对应急管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实际应对突发事件时,这些知识将成为宝贵的工具和指导。
因此,复习题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复习题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例如,可以将问题写在纸上,然后逐个进行思考和回答。
也可以与同学或朋友一起进行讨论和答题,相互交流和学习。
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复习题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总之,应急管理复习题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和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巩固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希望以上的复习题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祝你取得好成绩!。
应急安全管理专业知识
应急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急管理规划:对应急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确定应急管理的目标、原则、策略和措施等。
2. 应急预案编制: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3. 应急资源管理:对应急资源进行管理和调配,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4. 应急演练与培训: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
5. 应急处置与救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包括现场指挥、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内容。
6. 事后恢复与重建:在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进行事后恢复和重建工作,包括清理现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应急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上述应急安全管理专业知识,还有以下应急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1.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家及地方关于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了解和掌握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置。
3. 风险评估与预警:对应急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前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4. 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包括预案演练、预案评估、预案修订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 应急处置技术:了解和掌握应急处置技术,包括灭火、救援、疏散等方面的技术,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正确应对。
以上是应急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管理期末复习2024
应急管理期末复习2024应急管理期末复习2024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手段,旨在减少灾害损失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
下面是应急管理期末复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类型: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引起的具有突然性、不可预见性、不可控性和不可逆性的事件。
常见的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火灾、爆炸、重大事故、传染病等。
二、灾害链和应急管理的目标:灾害链是指从灾害的发生到结束,涉及灾害形成原因、灾害事件、灾害影响和灾害恢复等一系列环节。
应急管理的目标是减少灾害损失、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提高社会安全保障能力。
三、应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应急管理的原则包括主动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分阶段原则。
应急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应急演练和应急教育等。
四、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是指由组织架构、职责分工、规章制度、技术手段和信息支持等要素组成的一套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的五要素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和应急组织。
五、应急预案和综合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按照规定预先做好的组织和工作安排。
综合应急演练是指模拟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应急情况的处置,通过实地演练,检验和提高应急预案、指挥与协调、资源保障和群众疏散等方面的能力。
六、应急资源的调配和保障:应急资源是指在突发事件中用于保障灾民生活和抢险救援的各类物资、器材、设施和人力资源。
应急资源的调配包括预先配置、按需调配和信息共享等。
应急资源的保障包括储备物资、装备设施、人力资源和预警预报等。
七、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社会组织的组织、协调、救援和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社会组织的种类包括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商会等。
八、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与发展趋势: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包括国际援助、国际交流和合作研究等方面。
八.应急管理类考点、动态监控类考点
六:应急管理类考点【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LEC法】【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风险矩阵法】【答题模型总结】风险值危险程度风险四色图事故级别>320重大风险红特别重大160-320较大风险橙重大70-160一般风险黄较大20-70较小风险蓝一般根据风险矩阵法,R=F*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D=LEC【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今时遇错人【应急预案体系】(1)专项应急预案与综合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相近时,可不编写专项应急预案,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2)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源调查(5)应急预案编制(6)桌面推演(7)应急预案评审(8)批准实施点将——侦查——知彼——知己编制——推演——评审——签发【应急预案管理】(1)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运输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章1.什么是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2.应急管理的具体内容:.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4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4个过程。
应急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4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3.演习(Exercise )演习是为应对某种事件,让参加者在仿真的形势中按照所设想的步骤和方法,采取适当的、一系列行动的完整过程。
.4.应急演习含义:1)应急演习是指来自多个机构、组织或群体的人员针对假设事件,执行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应急演习是检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好度量标准。
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及规章都对此项工作有相应的规定。
2)应急演习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让参加者在仿真环境中,按照应急预案所提供的步骤和方法,采取适当的、一系列行动的完整过程。
5.演习依据:演习什么?演习哪些具体内容?包括演习的蓝图、步骤,待实现的目标和指标等。
6.预案:是指根据预测,针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
具有专一性、专业性、周密性、时限集中性7.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8.应急预案的结构应急预案体系1)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性预案,由国务院制定.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订的涉及多个部门的应急预案,是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国务院批准3)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备案,目前共有25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预案4)地方应急预案: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及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当指出:1)这些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制定。
应急管理期末复习2016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末复习要求2016年6月一、期末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开卷考试,可以携带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场。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期末考试试卷题型和分数比例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3.判断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4.简答题:每小题10分,3小题,共30分;5.论述题:每小题20分,1小题,共20分。
三、期末考试复习范围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下发复习资料,及课程教材。
四、答题要求1.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判断题只需判断,不需要改错。
3.简答题根据给出的问题简要回答,不需要展开。
4.论述题(1)对所论述的问题,回答时要有论点、有论据,建议举例说明;(2)每一个观点后都要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
最后要有归纳和总结。
(不少于300字)(3)评分标准:有论点得5分,分析过程符合要求得8分,归纳总结2分。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课程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C)A.地质灾害B.森林草原火灾C.环境污染D.经济安全事件2.(B)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应急管理办3.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A.旱涝灾害B.传染病疫情C.交通运输事故D.群体性事件4.《中华人民共和共突发事件应对法》由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B)实施。
A.2007年10月1日B.2007年11月1日C.2007年12月1日D.2007年10月1日6.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是(C)A.海洋灾害B.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C.动物疫情D.网络舆情危机事件7.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公共安全事件的是(C)A.环境污染事故B.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C.恐怖袭击事件D.地震灾害8.2003年“非典型肺炎”突然袭来时,体现了突发事件的(B)特性。
应急管理复习资料
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为重点记忆;*为理解;下划线为重点记忆)1、▲本学期,在研究中,专业性知识收获到什么?2、▲研究过程中,实践中你有什么体会?3、▲对辩题的思考4、何谓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分类——职责分工,条块结合;分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分期——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应急预案即预先制定的紧急行动方案,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综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历史经验、实践积累和当地特殊的地域、政治、民族、民俗等实际情况,针对各种突发事件而事先制订的一套能切实迅速、有效、有序解决突发事件的行动计划或方案,从而使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更为程序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预案编制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预案特征:应急管理的规划、纲领和指南;应急理念的载体;应急行动的宣传书、动员令、冲锋号;应急教育、预防、引导、操作等工作的有力“抓手”;使隐性的常态因素显性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炼;将“无备”转变为“有备”。
国内预案的问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差;应急预案缺乏实战演练;应急预案内容不完备;灾害现场设定过于简单;应急预案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制定预案时各级侧重点不突出;应急救援预案熟悉程度不够;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方法;应急勤务保障没有得到落实;没有对应急救援效果进行评估。
好的预案: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指导性;简洁易懂;持续更新。
应急管理体制(或称应急体制)也可称为行政应急管理体制,是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是指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也就是综合性应急管理机构、各专项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各自的法律地位、相互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等。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期末试卷一与参考答案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5个,每个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2.事故灾难事故灾难是指直接由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引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损坏设备设施、造成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导致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指的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4.城市韧性城市韧性指的是城市系统和区域通过合理准备、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实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等正常运行的能力。
5.业务连续性业务连续性是指在中断事件发生后,组织在预先确定的可接受的水平上连续交付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简答题(5个,每个10分)1.请简述突发事件的分类方式及对应类型。
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可以把突发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其影响的地域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球性、全国性以及地区性三类。
2)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政治性突发事件、经济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和生态性突发事件四类。
3)按照其特征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2.请简述应急物资的特征1)时效性对大多数突发事件来说,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被称为救援的“黄金时间”。
过了这一时间,受害者的生存概率就会急剧下降。
这期间应急物资保障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救援能否顺利开展,例如专业救援装备是否完备并能否在第一时间运抵灾区、灾民需求的基本消费物资能否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都决定着救援行动成功与否以及灾害救助效果。
民政部规定在灾害发生后的24小时内将应急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这充分说明应急物资的时效性非常强。
[应急管理]风险管理1
1.分析风险(1)提出风险控制手段,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已辨识的风险;(2)进行风险后果的评估,即对每种风险产生后果的可能性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对风险控制手段作相应调整;(3)确定辨识风险的等级,对已确定等级的风险尽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等级,从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2.风险评估目的:基于风险分析得出的结果,确定已辨识风险所需要的处置手段,以及各种风险处置的优先权。
评估手段:1)定量分析:通过一些常用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2)定性分析:利用定性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3.风险处置包括哪些内容?(1)确定风险处置的各种选择,即确定社区和环境中哪些风险值得注意,哪些不需要措施;(2)对这些风险处置选择进行评估,进行评估师必须依据评估标准,评估标准不仅要参考上一级的ERM,而且还要考虑到价值和期望;(3)处置方案的准备与实施,风险处置方案的准备就是处置风险是涉及到哪些风险部门,并使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同时还要确定风险处置所需要的资源是否充足。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的风险处置方案。
4.设立紧急事态风险管理背景应包括的内容:(1)设立紧急事态风险管理背景的任务,即确定某一区域所处的环境,从而有利于对此地区所有的进行辨识以及框架的建立;(2)建立紧急事态风险管理的框架,即在实施ERM过程中确定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哪些部门需要参与进来;(3)编制风险评估的标准。
通过标准的比较得出已辨识风险的不同等级,确定风险处置的优先权。
5.怎样辨识风险?(1)对危险或风险源的描述,即运用科学方法和数据以及过去突发事件的记录来对危险或风险进行描述。
具体包括风险源、导致突发事件的频率可能性、影响范围、后果以及可采取的措施;(2)对风险因素的描述。
主要是确定哪些因素导致风险的产生,从而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消除因素;(3)辨识风险关系。
风险源与风险因素的关系;(4)对一个风险关系的解释;(5)形成风险描述。
应急管理六科教材复习资料
应急管理六科教材复习资料应急管理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包括灾害学、应急救援、危机管理、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对于从事或准备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相关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复习应急管理六科教材,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灾害学灾害学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学科,它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规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复习灾害学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灾害分类: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以及人为灾害类型,如火灾、交通事故等。
2.灾害成因:了解各类灾害的成因和发生机制,如地震的地壳运动、洪水的气象因素等。
3.灾害评估:学习如何对灾害进行评估,包括灾害的风险评估、损失评估等。
4.灾害预防和减灾:了解灾害预防和减灾的方法和措施,如地震预警系统、防洪工程等。
二、应急救援应急救援是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它包括组织救援队伍、提供救援物资、展开救援行动等。
在复习应急救援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应急救援组织:了解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和职责分工,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企事业单位级的救援组织。
2.应急救援行动:学习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救援队伍的组织、救援物资的调配等。
3.救援技术和装备:了解救援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和装备,如搜救犬、救生艇等。
4.灾后重建:学习灾后重建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灾区的基础设施恢复、灾民的安置等。
三、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管理和应对措施,它包括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危机恢复等。
在复习危机管理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危机预警:了解危机预警的方法和手段,如监测系统、预警机制等。
2.危机处理:学习危机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信息收集、决策制定等。
3.危机恢复:了解危机恢复的过程和措施,包括恢复生产、恢复秩序等。
4.危机沟通:学习危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公众信息发布、媒体管理等。
四、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任务,它包括治安管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应急管理专业知识
应急管理专业知识应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公共安全、灾害管理、危机管理、应急救援等。
应急管理专业的知识是指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危机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应急管理专业的知识包括灾害与危机的预测与评估。
在面临突发事件和危机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测和评估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模型建立、风险评估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应急管理专业的知识还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和危机发生前制定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旨在保障公众的安全和财产的保护。
制定应急预案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实施应急预案时,需要组织各方资源,进行协调和指挥,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应急管理专业的知识还包括应急组织与指挥的技能。
在突发事件和危机发生时,应急组织需要迅速行动,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应急组织与指挥的技能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
只有具备这些技能,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减少损失和伤亡。
应急管理专业的知识还包括危机沟通与舆情管理。
在突发事件和危机发生时,公众往往处于紧张和恐慌的状态,对信息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危机沟通与舆情管理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稳定公众情绪,减少恐慌和误解。
危机沟通与舆情管理的技巧包括信息筛选、信息发布、媒体管理等,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应急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和舆情管理。
应急管理专业的知识还包括灾后恢复与重建。
灾后恢复与重建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对受灾地区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灾后恢复与重建需要进行灾情评估、资源调配、规划设计等工作,以便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运转。
应急管理专业的知识是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危机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它涉及灾害与危机的预测与评估、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应急组织与指挥的技能、危机沟通与舆情管理以及灾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复习提纲*特别注意:1. 提纲用书:《风险管理(第二版)》,顾孟迪,清华大学出版社。
提纲内容提到的页码均以此为标准。
2. 上课提到的重点内容为:P61 、P103 表、P112 效用理论的应用以上内容如有问题请及时通知大家。
3. 考试题型:判断15分、填空12分、简答30分、计算20分、论述23分一、以下内容出现在简答题:1、风险管理原则:(P100 风险管理原则)A.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损失程度):对于最大潜在损失的程度超过企业可承受地步的风险,企业自担是不可行的,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将风险转移。
B.考虑损失的可能性(损失):那些损失频率很高的风险应该加以转移C.不因小失大:转移风险的代价和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护的财产价值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关系。
2、风险管理方法的分类,控制损失方法和不控制损失的方法等等:(P49 风险管理方法分类)1 风险控制方法(1)损失控制方法:风险避免(消极作用大)、风险减缓(2)不降低损失的风险控制方法:风险集中、非保险风险转移2 风险的非保险财务安排(1)风险自担的筹资措施风险自担中队损失补偿的资金来源:现收现付、损失预算、专用基金、专业自保公司(2)利用合同的筹资措施:订立保证合同、购买保险3 保险A. 风险管理方法的三大分类:(1)风险控制方法,直接对风险加以改变;(2)风险的财务安排,不试图改变风险,但一旦发生损失,保证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来弥补损失;(3)保险,既有风险控制的特征,也有风险的财务安排的思想。
由于保险的特殊性,一般的风险控制方法称为非保险的风险转移方法,一般的财务安排方法也被称为非保险的财务安排B. 损失控制方法:(P50风险控制方法)(1)风险避免,就是通过避免任何损失发生的可能来避免风险。
虽然,它彻底消除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有些情况下风险避免时风险管理的唯一选择但是过分的消极也成为这种方法应用的障碍。
风险避免措施存在的问题:风险可能无法避免;避免风险可能代价高昂;避免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风险。
(2)风险减缓,即一系列使风险最小化的努力,特别是使得损失最小化的大量的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法:损失预防:尽力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做好防火工作,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损失控制:如果损失确实发生,则努力降低那些损失的严重程度(如安装自动灭火装置、抗灾、救灾)。
即一部分损失控制的努力是为了降低频率;而另一部分则尝试减轻那些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损失的严重程度。
C. 不降低损失的风险控制方法:(1)风险集中,实质是通过把风险单位尤其是同质的风险单位集合起来以降低风险的风险控制方法;原理:大数法则,也就是说一个随着风险单位数量的增加,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也不断接近,风险不断降低;关键:风险单位的独立性,即风险单位集中后,一个风险单位发生损失不会影响其他风险单位是否发生损失;应用:保险,例如保险公司集中不同企业的相同风险;变通:风险单位的分割,例如二战时德军的兵工厂零件生产分散设置。
(2)非保险风险转移:转移风险源,可以通过出售承担风险的财产来实现;签订免除责任协议(例如“吸烟有害健康”的警告语);利用合同中的转移条款。
3、损失控制理论的多米诺骨牌理论:(P60 多米诺骨牌理论)亨里奇因果连锁论又称亨里奇模型或多米诺骨牌理论。
在该理论中,亨里奇借助于多米诺骨牌形象地描述了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即事故的发生时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如一块骨牌倒下,即将发生连锁反应,使后面的骨牌依次倒下。
这五块骨牌如图所示依次是:1遗传及社会环境(先天与后天);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损失)。
该理论指出,当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发生时,可能涉及五个方面的因素。
第五块骨牌的倒下是因为第一块骨牌倒下并引起的连锁反应,造成其他骨牌的倒下。
如果引起事故发生的一系列骨牌中有一块可以移去,那么损失就可以得到预防。
亨里奇认为对损失控制负责人的人必须对所有五个因素都予以关注,但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事故以及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行为或机械、物质的危险因素,是最要重视的。
如果这第三块骨牌可以被移去,连锁反应就会被中断,即使前面两个骨牌倒下了,损失也不会发生。
4. 损失控制理论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P61 能量释放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与财产均可看成结构物,在解体之前有一个承受期限;能量失控超过此极限,事故即发生。
通过控制能量,或改变能量作用的人或财产的结构,事故即可预防。
基于上述观点,提出10种控制风险的措施:1.防止危险的产生;2.对已经产生的危险减少其数量;3.防止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的爆发;4.从源头改变危险爆发的速度和空间分布;5.在时空上将危险因素与被保护对象分割开来;6.在危险因素和被保护对象之间设置屏障加以分割;7.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特性;8.加强被保护对象对危险因素损害的抵抗力;9.立刻关注危险因素已经造成的损失;10.修理和恢复受损对象。
(注意P63页所举出例子)5. 风险管理和保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联系。
1从理论起源上看,是先出现保险学,后出现风险管理学。
保险学中关于保险性质的学说不但是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风险管理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保险研究的深入,但是,风险管理学后来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保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从实践看,一方面保险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可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同时风险管理的发展对促进保险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区别1两者所涉及的风险是不同的。
保险管理只考虑可保风险,而风险管理则处理所有的纯粹风险。
纯粹风险中虽然有些是可保的,但也有许多是不可保的,保险管理对此无能为力。
2二者在理念上是不同的。
保险管理理论认为保险是一种被接受的规范,而自担风险必须被一个足够大的削减保险费来证明是正确的。
而在风险管理理论中,恰恰是保险需要被证明它的正确性。
因为保险费通常超过了那些被保险项目的平均损失,风险经理相信保险只有在必要时才会使用。
3保险经理和风险经理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保险经理认为保险是一种处理风险时已被接受的规范或标准方法,自担风险是这个规范的例外。
相反,风险经理们把保险看做是减少公司净风险的几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因此,风险管理是大于保险管理的一个概念,在风险管理中,同时处理可保险或不可保险的风险,但它又是比一般管理小的一个概念,因为它不处理投机风险。
6.危险因素、损失原因和风险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P11 )A.概念:(1)危险因素:也称风险因素,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2)损失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原因;(3)风险:实际结果对预期结果的可能偏离。
B.联系:危险因素、损失原因与损失三间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风险因素引发损失原因,而损失原因导致损失。
7风险管理政策,为什么重要包括哪些重要性风险管理政策实际上是一个有关风险管理原则的正式声明,这样的声明对未来保险方面的决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没有某些可靠的指导,那些负责购买保险的人和充当保险顾问的保险代理人将面临太多的选择和决策。
由于公司的风险经理和保险代理人在灾难发生时都不想处在被指责的处境,他们会通过推荐更多的保险来保护公司,同时也保护他们自己。
他们在采取任何有可能降低现有保险购买水平的行动之前会等待明确的指示。
通过为负责策划购买公司保险的人提供指导,正式的风险管理政策将为制定一个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包括内容(1)风险管理计划的基本目标(2)最大风险自担极限(3)最小自担极限(4)对自担计划的筹资(5)员工伤害8专业自保公司的发展史1)早期的发展最早的专业自保公司是19世纪铁路公司设立的。
到19世纪末,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业主对当时刚性的火灾保险费率非常不满,在忍无可认的情况下,他们成立一家专业自保公司,这就是着名的保险公司工厂共有组织(factory mutual organization)。
以后出现了许多共有或股份制保险公司。
1929年甚至成立了教堂保险公司。
2)几次大发展上世纪50年代,现代风险管理的发源地美国,专业自保公司有了温和的发展。
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美国的跨国公司发现其海外业务在海外的保险费率往往大幅高于美国本土的保险费率,这就使得跨国公司设立专业自保公司有利可图。
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由专业自保公司保险,再由母公司向美国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或再保险。
上世纪60年代,专业自保公司也有一次增长。
主要原因是保险业不景气,市场缺乏财产保险品种,这迫使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大约50家企业自建了专业自保公司。
上世纪70-80年代,专业自保公司有一次较快速度的增长。
主要原因是市场缺乏医疗事故保险:要么没有保险,要么保险费率奇高。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和医院组织纷纷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为自己的医疗事故提供保险。
其后,许多制造商也开始组建专业自保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责任风险提供保险。
现在,全世界专业自保公司已由1960年代的100家左右发展到数千家。
9风险定义:不确定关系(主、客关系)传统定义: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损失。
1.不确定性所有对于风险的定义中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不确定性的问题。
当风险存在时,至少存在两种可能的结果,只是在我们面对风险时无法知道哪种结果将出现。
例如,我们在每天早上出门时,面l晦着天下不下雨的问题。
而在我们出门时是无法确切知道当天到底是下雨还是不下雨的,所谓“天有不测风云”。
即使看了天气预报,由于气象的复杂性,人类还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天气,我们仍然无法完全确定未来的天气情况。
这种“下雨”与“不下雨”之间的无法判断,就是不确定性。
2.损失至少,后果的一种可能性是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中至少有一种是不如意的)。
提起风险,人们自然地认为个人资产蒙受损失,或者所得比预料中的要少。
例如,购买彩票没有中奖,或者投资者由于没有把握好投资机会而损失了这次投资机会所带来的收益。
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可能面临两种股票二者选一的问题,当所选股票的涨幅低于未选股票的涨幅时,他可能认为这就是损失。
有时,这种损失并不是经济方面的,可能仅仅是一种不舒服、不如意。
例如,出门后,天突然下起大雨,全身都被淋湿了,这也是一种损失、一种不如意。
一般定义: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可能偏离。
预期结果:统计意义上的;心理预期的偏离: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有利的,或不利的,或有利的和不利的10.第一章风险的特征主、客观特征,风险与损失关系。
1.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最广泛被认同的定义是:基于对未来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的缺乏认识,产生一种怀疑的思维状态。
不确定性是相对确定性而言的,这里的确定性是对于某一特定情形的确定。
一个投资者说:“我确信这次投资能够赚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