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外科).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2一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surgica1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I Chinese medicine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外科38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 疖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
疖是指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相当于疖、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及疖病。
2.1诊断依据
2.1.1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2.1.2可有发热,口干,便秘等症状。
2. 1.
3. 1石疖(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指头大小的红色肿块,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2. 1.
3. 2软疖(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公分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日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2. 1. 3.3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未破如蛐蟮拱头,已破如蝼蛄串穴。
2. 1. 4“疖病”的特点是此愈彼起,经久不愈,应检查有无消渴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2.2证候分类
2. 2. 1热毒蕴结:常见于气实火盛的患者。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者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可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2. 2. 2暑热浸淫: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可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苔薄腻,脉滑数。
2. 2. 3体虚毒恋: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常见于体质虚弱或有某些慢性病患者,并有相应的全身证候。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疖肿消散或渍后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2.3.2好转:再发疖肿数减少,症状减轻。
2.3.3未愈:疖肿此愈彼起,不能控制。
3 痰毒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
痰毒是感受风热湿毒,气血被毒邪壅塞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互阻,结块而肿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包括颈痈、腋痈、胯腹痈。相当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3.1诊断依据
3. 1. 1在颈、腋、腹股沟等处,起核状肿块。初起皮色不变掀热疼痛;
化脓时皮色转红,疼痛加重,核块变软,有应指感;溃后脓出稠黄。3.1.2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1.3发病前多数有外感风热及在相应部位有急、慢性感染病灶或皮肤创伤史。
3.1.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2证候分类
3.2.1风热痰毒:肿块发生在颌颈部,全身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3.2.2肝郁痰火:肿块发生在腋下,全身发热,头痛,胸胁牵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3.2.3湿热蕴结:肿块发生在腹股沟部,全身发热,患肢拘急,小便黄热。苔黄腻,脉数。
3.2.4热胜酿脓:局部皮肤红肿发亮,焮热疼痛,肿块变软,有应指感。全身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3.2.5余毒凝滞: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亦轻,唯肿块僵硬不消。
3. 3疗效评定
3.3.1治愈:未化脓者局部肿块消散;溃后疮口愈合,发热等全身症状消退。
3.3,2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减轻,肿块僵硬缩小者。3.3.3未愈:局部及全身症状加重。
4 有头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