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优质课件(38张)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优质课件(38张)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动
主张: 后期
第三篇章:变制度——瓜分危机下的觉醒 1、早期维新思想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 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 宪法……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 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 体,上下一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根本目的是什么?
“体用之争”有何影响? 体用之争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 体用之争的结果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之实践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部 分人认识到洋务派的不足, 于是他们和洋务派分道扬镳 ,形成早期维新思想。
第三篇章:变制度——瓜分危机下的觉醒
郑观应 王 韬
请依据材料归纳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第三篇章:变制度——瓜分危机下的觉醒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动
主张:
西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体 后期 西 经济: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用 思想: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内忧外患
第二篇章:用西学——内忧外患中的警醒
场景
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与倭仁为首的顽固 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 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件(共20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件(共20张PPT)

• 2.学习内容:学西方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宣传;
• 3.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 4.意义:率先主动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开启近代西学的第一步,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 5.局限:只停留在思想领域,并没有真正的实践活动;只是学习 技术,没看到西方先进的制度。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 (一)内忧外患
•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及战败后列强对中国经济和政治侵 略;
• 2.西学的传播扩大,中外文化的碰撞; • 3.太平天国的威胁;
(二)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1.基本内涵:
(1)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 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2)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近代科学 技术,进行洋务运动,挽救清王朝
在维护用固西有方的师的封科夷建技制长文度化技和,纲以实常现自名自教强强的求前富提。下,采
2.实践
• (1)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 (2)创办近代海军; •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失败标志:甲午战败
(三)评价
• 1.冲击保守思想,为西学传播创造舆论环境; • 2.影响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 3.“中体西用”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器物层面,违
(三)意义和局限性
• 1.意义: • (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
的启迪作用; • (2)御侮自强而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 2.局限性: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只学习西
方先进技术,没有看到西方制度的先进。
如何认识这一时期的向西方夷”;
• (3)谭嗣同:批判纲常礼教,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 制度,倡导男女平等。《仁学》。“维新勇士”;

第20课 西学东渐 30张PPT课件.ppt

第20课 西学东渐 30张PPT课件.ppt
让我们一起走进 19世纪的中国历史
莱西一中南校 逄玉梅
导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如同一位 不断遭受打击的病人,旧伤未好,又 添新伤,外伤未愈并发内伤。清王朝 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处在时代前列的不 同阶层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 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这 一时期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潮 流……
“一派胡Biblioteka 子不错…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
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以
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
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摘自魏源《海国图
预习反馈
林 则 徐
问题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界第一人”,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 点?
问题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梁启超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请问:
魏 “夷之长技”在这里主要指什么?学习
源 长技为了什么?
积极影响?
思想启迪
第二篇章
中体西用办洋务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清军士兵刘世昌手记之内心独白(二)
朝廷内忧外患, 全是些糟心的 事!……
太平天国运动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导思
以下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他们争论的焦点是 什么?争论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一 大学士倭仁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 权 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 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抗外侮。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 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岳麓版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 (共24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 (共24张PPT)
康有为1.形北成京具:备公新车意上识书 的近代知识分子,促进了民族觉醒 2.提上倡海新、学北,京主:张强学兴会民权,促进了思想解放 3.推广动州文:化不和缠教足育会 事业发展,启发了民智
梁启超4.引上领海社:会时风务俗报的变化,开创文明生活方式
长沙:时务学堂
上海:天足会、创办女校
谭嗣同 长沙:时务学堂 长沙:《湘报》
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
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问题:请谈谈你对“中体西用”的认识?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 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 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 “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 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
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
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果足恃欤!
• 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
——1884年.张树声《遗折》
容纳须••• 减 冲 只若知击少 学干那了了 习资个中西 器本时国学 物主候传传,义统播不的观的改的中念阻变新国,力制文,促,度化要使促,,在国进导除充人西致了对学洋斥西在 务“封学中 运中建认国 动体主识的 失西义逐传 败用旧步播 ;”文加;还深化;不的可天能地提里
政治:—革—新18变84年法.张,树实声行《遗君折主》(立曾宪任通制商度事务。大臣,两广总督)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 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1894年郑观应《盛世危言》(实业家,主持洋务、民资企业)
问题:结合他们的个人经历,说明此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

结果——失败
“器物”层面的学习——导致后来中法 战争后失利和甲午战争的惨败。
有意栽花花不成 无心插柳柳成荫
咸丰初元,国家方讳言洋务,若于官场言及之, 必以为其人非丧心病狂必不至是,以是虽有其说而 不敢质之于人,不谓不及十年而其局大变也。今则 几于人人皆知洋务矣。
——《洋务运动》第一册
冲击了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梁启超
进步性:开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局限性:
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
仅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未涉及政治制度
在理论宣传方面,没有大规模实践
二、一场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今日议和既成……购成之后……始而演 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两年,火轮船必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行。”
——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的论战 ——三个“要不要”
感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脑子之后转化为具有近
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
远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
魄。
——陈旭麓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 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 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 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 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主讲人: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科技、文化、思想、 宗教等)向中国逐渐传播渗入的历史过程,它对中国 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共47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共47张PPT)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思潮: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革命思潮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社会 制度
思想 文化
资产阶级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毛泽东思想形成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第20课
课程标准:
1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 思想历程; 2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 所起的作用。
利玛窦
三个阶段六种思潮
中国向西方学习,争取资本主义近代 化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器物技艺—— 社会制度——文化心理三个层次的依 次递进;或者说,经历了经济——政 治——文化的逐渐递进。 ------- 李华 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化》
三个阶段六种思潮
器物 技艺 地主阶级抵抗派 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
说明清政府的腐朽: 思想僵化;闭关锁国,盲 材料二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
目自大 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
方,……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材料三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 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给英王的回信

魏源的《海国图志》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 《四洲志》等著作,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 增订辑成。 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 胜敌人。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 长技:主要指西方军事科技; 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 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海国图志》
★下列资料说明了什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共3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共33张PPT)

代表论著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影响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合作探究三
1.突出特点: ①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托古改制) ②救亡图存。 ③由理论到实践。
2.意图: 为变法减少阻力
3.原因: ①客观: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力
量弱小。 ②主观:康有为本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三、维新思潮(向西方学习的第二步:学制度)
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学器物)
1.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
①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②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 ③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谁开眼看世界?怎么看? 林则徐:设译馆、翻译西方书籍、编译《四洲志》 地主阶级抵抗派
体用之争
体用之争
VS
顽固派
洋务派
二、体用之争(顽固派VS洋务派)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内忧外患)
顽固派
1.代表人物:慈禧太后、倭仁 2.思想主张: 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中体中用)
洋务派
1.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
2.思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 实用科技。(用西方技术维护中国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
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三、维新思潮(向西方学习的第二思想家 康有为
主要活动及主张
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 研究宣传维新改革理论
代表论著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影响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 据

第20课_西学东渐_课件20_(上课)[1]

第20课_西学东渐_课件20_(上课)[1]

移花接木 绽新芽

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 D、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
2、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C.损害孔子的威信
西 方 A、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 军 事 的冲击加剧 技 B、中国同西方的联系扩大 术 由贵华夏、贱夷狄到主动探究、学习西方 C、主要目的:抵御外来侵略 地主阶级开明分子

第一篇章
放眼世界
开先河 同学们做
1、鸦片战争之后,“新思想的萌发”其中“新”的含义是( ) 得非常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新除弊 好!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的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整体结构感知
第五单元
20课 西学东渐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1课 新文化运动 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义在中国 的发展
第20课
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 变革的思想历程;
主干知识回顾
1、背景:
2、目的:
3、内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 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实用科技,举办洋 务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探究二 鸦片战争之后, 统治阶级内部对于西学的争论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 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了 《天津条约》)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 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注:深思)之士,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 物,可以剿发捻(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替皇帝排忧解 1、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地主阶级顽固派 难)。” 材料二:大学士倭仁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 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抵抗外侮。 2、争论焦点:要不要采用西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课件(共2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课件(共24张PPT)

课标要求
命题视角
了解鸦片战争 运用全球史观分析
后中国人学习 “开眼看世界”“中
西方、寻求变 体西用”思想、维新
革的思想历程,思潮的背景;运用整
理解维新变法 体史观分析“开眼看
思想在近代中 世界”思潮与洋务思
国社会发展进 潮、早期维新思潮与
程中所起的作 维新思潮的关系;运

用近代史观理解“开
眼看世界”“中体西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 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 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 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 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 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 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涌动的思潮——强国之梦
即制夷之梦、中体西用之梦、维新之梦(19世纪中后期)
主要思 潮
主体
时 (人 思想主 间 物或 张
派别)
实践活 动
影响
合作探究
(二)风起云涌——探寻思想演进的动因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 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 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 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 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 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高一历史西学东渐PPT课件

高一历史西学东渐PPT课件

3、新著述不断出现:
徐继yu 《瀛环志略》 姚莹 《康輶纪行》 梁廷枏 《海国图志》
三、意义: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
以“开眼看世界”为思潮
以抵御外侮、谋求国家和民族独立自强为主流
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一、含义:
体:主体、本质; 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 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 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 河日下的清王朝。
要不要——维新变法;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2、历史作用:
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 动,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小节: 林则徐、魏源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开眼看世界 学习西方的器物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1、鸦片战争之后,“新思想的萌发”其中“新”的含义是 ()
(2)地位: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魏源和《海国图志》
(1)编写
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编写《海 国图志》
(2)影响
总结鸦片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探寻御侮图强,提出了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制造技术和治军练兵方法,提出“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悉夷、师夷、制夷三位一体, 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
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顽固派的阻挠
C
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6、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

定20西学东渐.ppt

定20西学东渐.ppt
6、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建立君主立宪的国家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
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
B、
顽固派的阻挠
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理解:“西学东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体用” :“体”——本体;“用”—— 方法、手段。“中体”指中国传统的体制和文化; “西用”指西方的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即在维护固有的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 提下,采用西方的科技,实现自强求富。
1.背景: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新思潮
2.代表: 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洋务派提出挽救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主 张: 中体西用
(2)、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林则徐是新思想的倡导者,是近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有哪些 史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呢?
1、设立译馆,编译<<各国 律例>>和<<四洲志>>,使广东 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2、仿制战舰,提出建立新 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 长技”的第一步。
第 20 课 西学东渐
【历史档案】
林则徐(1785—1850) 清末爱国政治家。福建人。 1838年任湖广总督时,禁止 吸食鸦片,著有成效。旋即 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 禁鸦片输入。次年他到广东, 查办鸦片走私商,严令英美 商船缴出鸦片共二百三十七 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并 积极筹备海防,屡次打退英 军武装挑畔。
4.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
5.评价: (1)从洋务思想脱胎而来,上升到制度层面。 (2)为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奠基。 (3)不够系统,缺乏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变革
3、早期维新派:学习西方民 主政治 代表:王、郑 4、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 19世纪末 潮 代表:康、梁、谭、 严
器物变革
课堂练习
1.“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 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 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C.宣传中
鸦片战争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 “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 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请回答: ⑴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洋务派、康梁 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学习西方,强国御侮方面,各有什么侧重点? 开眼的先行者:介绍风土人情和军事技术。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引进大机器生产。 维新派:深入制度层面,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进行政治 改革。 ⑵根据上述问题的思考,总结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先进的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历史背景指出出 现这样趋势的三大主要因素。
中体西用,即在维护 根本目的相同: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制度。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 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 主张 方式、手段不同:是否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上 的前提下,采用西方 持既有的政治文化 不同(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的实用科技,才能自 格局(中体中用) 强求富。
阶级 目的
地主阶级 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问题: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念。(自主学 习) “中学”指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
郑观应 王 韬
请依据材料归纳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③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动
主张:
西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体 后期 西 经济: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用 思想: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谭嗣同 《仁学》 变法 批判专制君权、 宗法等级制度及 纲常礼教、倡导 男女平等 主张人民享有自 由权利;用进化 论观点说明变法 的道理 批判纲常 礼教最激 烈 系统介绍西 方近代文化 的第一人
《 新 学 伪 经 考 》 将西方政治学说 《 孔 子 改 制 考 》 与儒家经史相结 合
严复
《天演论》
围绕维新变法这一主题,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进行了 激烈的思想交锋。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身临其境参 与了这场争论,请你以新闻展板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这场 争论!
整体感知
第一篇章:看世界——炮声惊醒帝国梦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篇章:用西学——中体西用学科技
机器生产图富强
第三篇章:变制度——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第一篇章:看世界——炮声惊醒帝国梦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背景—19世纪四、五十年代
①鸦片战争失败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政治)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 (经济)
③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动资本主义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 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 学习的层面由学习技术到仿行制度的层递深化,而且经 历了两次思想论战,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中 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1、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9 世纪40、50年代 代表:林、魏 2、洋务派:中体西用 代表:曾、李、张 19世纪60-90年代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思想论战:
(1)双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维新派 封建顽固势力、洋务派
论 战
(2)内容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3)实质: 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 面交锋。 (4)影响:
促进维新思想传播,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 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 路。
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
影响:
问题1:哪些因素推动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图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郑观应
图三 早期维新派
1、早期的维新思想 2、19世纪末的维新思想
背景
①政治: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 成为时代主题 ②经济:19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西学的广泛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 作用。
5.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 其目的是 A.改变孔子儒家宗师的形象 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6.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 突出作用是: A.变法思想宣传 B.思想启蒙作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救亡图存兴中华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③中法战争暴露洋务运动的弊端。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动 主张: 后期
1、早期维新思想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 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 宪法……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 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 体,上下一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感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材料一
维新派要变法图强,反对专制,使用的思想理论武器, ——沈渭滨《百年戊戌变法研究》
即是向西方学来的“人权天赋”,大倡民权,大倡西学。
材料二
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脑子之后转化为具有近代 ——陈旭麓
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远要比千军万马 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①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 ②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篇章:用西学——中体西用学科技
机器生产图富强
内忧外 患
上面两幅图片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 面临怎样的形势——体用之争的背景?
体用之争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 是什么?李鸿章等人提出了 什么思想?两派本质目的是 否一致?为什么?
李鸿章(洋务派):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 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2.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 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 领,仍保存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有这种基 本思想的包括 ①林则徐 ②洋务派 ③早期维新派 ④维新派 D、③④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压挤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西学东渐”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B、西方思想的传人 C、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代表作: 《天演论》 2、主张:主张人民享有自由权利;用进化论观点 说明变法的道理 3、评价: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的第一人
维新思想小结
代表人物 代表论著
主要主张
评价 为变法提供理 论依据
康有为 共同点:
挽救民族危机;提倡西学、兴民权,实行君 民权 主立宪制:变法革新,发展资本主义。 梁启超 《变法通议》 君主立宪 维新派的宣传家
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1)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2)梁启超: 舆论界天之骄子 (3)谭嗣同: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 (4)严 复:启蒙思想第一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代表作品: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 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主张: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典相结合,宣传君主立宪 ……天赋定理 人人得之,人人皆可平等自立。 与自由平等理念,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康有为 影响:促进了思想的启蒙。 材料二: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 (2)评价: “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 ①为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的理论依据,减小 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变法的阻力; 材料三:“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 ②反映了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 原因: 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传统思想影响深厚。 请回答: (1)康有为的代表作品、主张及影响是什么? (2)如何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之法?这样做的原因有 哪些?
1、代表作: 《仁学》 2、主张:批判专制君权、纲常礼教、宗法 等级制度、倡导男女平等 3、评价:批判纲常礼教最激烈的人物
材料一: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 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 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 段 材料二:天行者以物竞为功…… 物各争存,宜者而立者强,强皆 昌,不立者弱,弱乃灭 亡。 ——严复《天演论》
“西学”指 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中学为体” 以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作为立国的根本 “西学为用” 是指采用西方的科技,实现自强求富。 根本目的是什么? 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手 段之争。 “体用之争”的结果如何? 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实 践: 洋务运 动
①军事工业 ②民用工业 ③近代海军 ④近代教育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 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