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规划

合集下载

规划广州正式将珠江新城定位为“中央商务区”

规划广州正式将珠江新城定位为“中央商务区”

工情 , 博 物馆 、 图书馆 和少年 宫均 坐落 于此 : j 理 中存 在 的主要问题 及 新的水情 、 中
轴 线_ 4 多万r . 5 .0 n 宝瓶状 的绿 色景 观广场 1 被称作 ” 城市会客厅 ” 而两幢 超高的东、 。 西双塔 与珠江 南岸 的广 州塔三足 鼎立 , 两 岸三塔形成 广州最 美的沿江景观。 据了解 . 珠江 新城 核心 区还将建设一 研 究河 口发展 趋势 和演变规律 . 结合 流域 和 区域 经济社 会发展 的需要 . 处理 好开发
条件 : 合理 开发 利用 滩涂 资源 . 进水 资 促
收入 年均 增长2 % . 65 全社 会固定 资产投 资年 均增 长4 % . 07 外贸进 出1总额年 均 3 :
增长3 .% . 6 6 成为 中国经 济 发展 最快 , 最 有活力的地 区之一。
功能。 多层次立体 交通体 系将确保 内部交 . 源 可持 续利 用. 推动流 域和河 口地 区经济 通畅通 。
珠 江 新城 的规划 建 设对 广州城 市 发
社会又 好又快发 展。
《 规划》明确 了 ̄ 2 2 年珠江 河口综 J 0 0
展 起到重 要作用 广州规 划部 门的 专家认
合 洽理 的目标 和任务 : 一是按 照规 划治导
目 . 前 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铁路 . 公路. 机 场 、 口 基 础设 施 建设 日臻 完善 . 港 等 沿
海 港 口吞 吐能 力超过 1 吨 . 亿 功能强 大 的 保 税物 流体 系正在 加快 建 设 . 以石化 钢
以引导河 为. 珠江 新 城可拉 开城 市 空间结 构 、 化 : 线 加强河 口地 区涉水事 务管 理 . 优 城 市职 能分布 升城 市 形象 、 高居 住 提 提 水平. 并为广州城市 发展提 供 先进 理念 。 ( 中国新闻网) 口的有序 延伸 , 满足 行洪 纳 潮要 求 . 改善 水流 条件 . 维护 滩槽 与航道 的稳 定 。 二是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 UED ] 115 | 10 | 2018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The Achievement in Twenty years of Zhujiang New Town文_袁奇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珠江新城规划始于1993年的国际城市规划设计竞赛,成形于2003年的规划检讨。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建设期,它首先熬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写字楼市场六年冰封,又巧妙应对了来自体制内的杂音,终于坚守到2003年的市场重新繁荣,引导了2008年之后爆炸式的增长。

1993年美国托马斯设计公司方案为广州而设计 DEsign for gUangzhoU1840年起于广州的鸦片战争,打碎了国人闭关自守的天朝大梦,把中国拉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竞赛。

落后就要挨打,救亡图强从此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话语。

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让国人进一步相信,只有向西方学习,加入世界工业化的潮流,才能富国强兵。

虽然历史的进程跌宕起伏、迂回婉转,但是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就此定下——要推动国家的现代化!1918年10月,广州诞生了第一个市政建设官方机构——广州市政公所。

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拆城墙、筑马路、辟公园、架路灯、建设骑楼商业街⋯⋯标志着广州城正式开始了现代化之路。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

至今,广州城市建设有过两个黄金时代:其一,是1918年到1937年。

广州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民国“模范城市”,探索通过拆除城墙、改造旧城、开办大学推动城市现代化。

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am Merphy)帮广州做了旧城中轴线的规划,重构了广州城的城市结构,建设了从越秀山中山纪念塔、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中央公园、维新路到海珠桥的近代城市中轴线,取得了“在旧城市中建设新城市”的巨大成功。

始建于1933年,位于五山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区见证了“民国黄金十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是广州市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旨在打造广州的中心商务区和世界级城市。

珠江新城规划从空间布局、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空间布局方面,珠江新城规划注重将珠江的景观资源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新城的规划区域由南岸珠江片区、海珠湖公园、小河及其两岸的居住区和商务区构成。

同时,规划中还包括了南沙岛建设,以扩大区域的发展空间。

在交通规划方面, 新城规划了一系列交通设施,包括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以提高地区的交通流动性。

此外,规划中还包括了规范的步行、自行车道网络,以鼓励居民和游客采用更环保的交通方式。

在建筑设计方面,珠江新城规划强调了低碳环保和多功能的建筑设计理念。

新城将建设多座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办公楼,以满足商务和办公的需求。

同时,规划中还包括了公园、广场、文化设施等公共区域,以提供更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文化交流的空间。

珠江新城规划的实施对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新城的建设将提升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此投资和定居。

另一方面,新城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珠江新城规划是广州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它的实施将提升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新城的规划设计也融入了环境保护和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有助于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广州珠江新城F1-1地块单体设计

广州珠江新城F1-1地块单体设计

广州珠江新城F1-1地块单体设计引言:二零零九年初,公司作为中方设计顾问与美国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 llp (som)公司启动了广州珠江新城f1-1地块项目单体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本人作为建筑设计团队中的一员参与了本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与技术设计阶段的工作。

下文中就该项目单体方案与技术设计进行相关介绍。

1 总体规划设计1.1 区位分析珠江新城f1-1项目用地位于广州市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中轴线西侧,为新的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核心组成部分,珠江新城将发展成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集国际金融、商贸、文化活动、行政和居住等城市功能设施为一体的基地。

1.2 用地现状分析f1-1地块位于珠江新城中央绿化景观轴的西侧,已经建成的西塔北面,总用地面积17580平方米,整个地块东西向相对较宽,南北向相对较短,地块呈近似方形;用地交通组织便捷,可达性强;东侧紧邻珠江新城中轴线中央绿化带,享有高质量景观及区位优势。

基地地势平坦,场地平整,无现状建筑物及大型构建物。

1.3 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f1-1地块规划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位于用地西北部分总高度200米的主塔楼及其南侧裙楼;位于用地东半部总高度65米的附楼及其裙楼。

规划空间格局严格执行珠江新城总体规划要求,与所处城市空间环境及东面中央绿化公园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西侧主塔楼建筑功能为某集团总部办公楼,其裙楼主要功能为银行营业厅;依照总体规划要求,建筑在东、南、北三面设有架空公共连廊分别与君悦酒店、全球通大厦、烟草大厦相连,形成统一的城市步行系统。

1.4 交通规划地面车流组织:地面机动车流主要在用地北面及南面结合办公和酒店出入口组织,在场地北侧道路及南侧小区路各设一个对外的机动车出入口。

在用地内北侧出入口两侧各设有一个地下车库出入坡道,并结合主塔楼与商业裙楼相连接大雨蓬内的上落客区,形成内部环形机动车道,合理组织机动车流;同时在西侧结合主塔楼的办公人流设一个环形交通疏散道;后勤服务使用的大型机动车辆通过北入口东侧坡道下至地下一层。

广州珠江新城发展历史和现状

广州珠江新城发展历史和现状

2、新规划的布局设置
珠江新城中区为贸易中心区,西面依次为 信息中心区、高层公寓区和管理中心区, 东面依次为高级住宅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珠江新城未来发展计划
规划调整遵循三个原则:保证规划延续 性原则,尊重原规划构思和城市设计概念; 保持利益平衡的原则,注意保持按原规划管 理和开发建设形成的既有利益格局不受大的 影响,对已经建成和批出建筑方案的用地原 则上不作调整;提高配套建设标准的原则, 形成一系列城市和社区性服务设施支持体系。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Monday, April 05, 20215-Apr
-2121.4.5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1.4.500:48:225 April 202100:48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1年4 月上午1 2时48 分21.4.5 00:48A pril 5, 2021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1年4 月5日星 期一12 时48分 22秒00 :48:225 April 2021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2时48 分22秒 上午12 时48分 00:48:2 221.4.5
3、公共设施建设
10年过去了,在基础 设施建设方面广州市已投 入50多亿元人民币,但在 生活配套设施上仍是严重 滞后,仍是令人赧颜的空 白!当然,1997年以后的 珠江新城也的确拥有了部 分基础设施:道路变宽敞, 珠江公园建成,商业服务 有起色,文化、休闲服务 有优势。
三、市政定位、功能配套及分布
1、调整后的珠江新城,将新增绿地面积, 改善周边环境。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

Urban design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Zhujiang New Town Core Area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文_吴桂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胡凯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生何力宇 广州零号建筑设计公司 建筑师珠江新城核心区是广州市近年建成的CBD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城市标志之一,其设计与建设实践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建设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系统梳理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工作的成果特点、联系和变化进行评析,并对其进行了总体评价。

珠江新城核心区(又称广州新中轴珠江新城段)占地1.4km2,经过20余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成型并获得普遍好评,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引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全市土地面积7434km2,珠江新城核心区占全市面积的0.013%,据统计2015年全市GDP总值为1.8万亿,珠江新城核心区GDP总值990亿, GDP总值占比为5.5%;同时它还是重要的城市标志,被誉为广州市的城市客厅。

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启动以来,进行了多次的城市设计探索研究。

通过对其城市设计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我们可以理清其发展的连续性、各阶段的特点、联系和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反馈完善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广州同时期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总结其过程中的得失可以对广州未来的城市设计及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检讨调整、深化实施、逐步完善等四个阶段。

图6 广州规划院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7 同济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8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总图图9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模型年)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1992年)1992年7-8月,广州市规划局委托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香港梁栢涛规划师建筑师事务所、广州市规划院等三家单位进行“广州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竞赛”,经专家评审后,托马斯公司方案胜出,其方案基本确定了珠江新城规划的总体构架。

规划公布!广州打造33_个重点商圈!

规划公布!广州打造33_个重点商圈!
白鹅潭商圈,深度整合历史文化、 滨江景观和国际艺术资源,打造“广州 西客厅”、集聚全球文化艺术消费和新 兴商业消费的世界级地标商圈。打造世 界特色的跨江商圈,白鹅潭商圈与太古
18 丨 REAL ESTATE GUIDE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城 - 黄埔湾商圈规划示意图 白鹅潭商圈规划示意图
广州南站商圈,将大力培育引入湾区青年创新消 费业态、高铁优质生活圈服务配套业态及特色生态文 旅综合体,形成世界级 TOD 综合枢纽型国际商圈。面 向粤港澳青年大学生群体,创业孵化期应配套众创空 间、交流论坛、文化基地,产业发展期应配套人才公寓、 研发基地,成果转化期应配套商业办公,交流平台等,
未来企业成熟后可打造成新业态总部基地。 广州东部枢纽商圈,将建设广州东部创新经济发
广州塔 - 琶洲商圈,将构建商业商 务集聚、互动体验功能突出的世界级地 标商圈。商圈将联动天河路 - 珠江新城 商圈,打造南北向世界级综合消费轴,
城市规划
广州塔 - 琶洲商圈,将构建商业商务集聚、互动体验功能突出的世界级地标商圈。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在总结世界级商圈特征的基础上, 《规划》提出构建三级商圈体系,在 此前提出的建设 5 个世界级商圈、2 个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4 个 枢纽型国际特色商圈的基础上,明确 构建 22 个“一区一特色”区域级都市 特色商圈,打造“5+2+4+22”共 33 个 重点商圈的格局。
16 丨 REAL ESTATE GUIDE
大西关(上下九 - 永庆坊)商圈,将打造西关历 史城区东西向商业主轴,联动大西关,串联上下九步 行街、永庆坊、黄沙、泮塘等多元化商业元素,全面 打通联动商业街区、大型载体、文化景点,挖掘多元 消费场景,结合陈家祠、西堤等文旅资源,打造本土 文化、国货老字号与国际商业共生的商文旅特色型商 圈。值得注意的是,商圈将统筹管理商铺物业产权, 鼓励公有及国企物业实施建管分离、建营分离,引入 专业运营商精细化运营,促进优质文旅资源与商业深 度融合,打造多元化消费新场景。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

社会效益:
(1)采用GPS、测量机器人、数字正垂仪、激光垂准仪等测量方法相互校核,互为补充,手 段先进,工程效益显著。(摘自验收意见) (2)“该项目首次将数字正垂仪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有关结论优化了建筑施 工进程,具有创新性,对同类工程具有示范作用。(摘自验收意见)。 (3)西塔作为“全球十大超高层建筑”,并作为亚运的配套重点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亚运会开幕式场馆、西塔夜景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第三方测量
西塔近照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第三方测量
为了保证该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2008年4月,广州越秀国际金融中心 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对西塔施工进行第三 方检测。 工程实施时间为: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第三方测量
二、项目实施情况
数据传输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第三方测量
二、项目实施情况
垂线自动化观测系统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第三方测量
二、项目实施情况
X、Y方向实时变化曲线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1-70层电梯井分布图
70层以上电梯井分布图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第三方测量
(4)外筒钢结构测量;
钢结构测量示意图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主塔楼工程第三方测量
(5)高程压缩测量;
高程压缩测量示意图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 珠江新城总结

广州 珠江新城总结

珠江新城已有研究总结报告戚路辉发展历程简述:作为广州CBD的珠江新城,1992年广州市政府委托美国托马斯夫人就珠江新城进行规划,1993年批准实施《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但在1996年上报国务院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没有提及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

2002年4月实施《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直到2003版广州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广州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区的基本结构是“以体育中心四周和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商务办公区为硬核,以天河中心区和东风路、环市东路沿线地民为核缘,以新城市中轴线南延地区为发展用地储备,以广州大道、江海大道(暂名)为内部交通轴的CBD”。

有论文说是中国通过审批的三个中央商务区之一。

(还待考证)建设问题总结: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政府曾设想用5到10年时间,把珠江新城打造成一个现代化金融商务中心,但10年过去了,珠江新城仍未能形成设想中的商务环境。

在卖出去的地块中,有2 /3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开发,然而近几年来珠江新城的开发掀起了一股热潮。

广州CBD的发展,主要在于没有考虑市场因素。

CBD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自然产物,只有顺应市场,CBD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从1992年至2001年底,珠江新城卖地99宗,其中,已建成19宗,在建11宗,没有开发的达69宗,占2/3还多。

珠江新城合同出让地价共102亿元。

广州市原本指望珠江新城土地能为地铁“生财”80-100亿元,但政府急于启动珠江新城开发。

以每平方米2300元的拍卖底价出让,直到2001年底真正到手的仅45亿元。

珠江新城不但没有如期建成广州市的“中央商务区”,而且还成为广州市最大的闲置地。

2002年后建设逐步复苏,2005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2700多元/平方米(越秀城建),2005年3月,珠江新城住宅用地拍出3348元/平方米。

2006年广州市新出台的“双核心”规划,当年4月12日起,对于在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新设立金融机构总部的,广州政府将一次性奖励500万元,以及预计珠江新城大型配套设施2009年基本投入使用后的刺激,2006年进入发力期;2006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达到4308元/平方米(富力),2007年楼面地价8357元/平方米的新地王(永恒投资有限公司)。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

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文本)2007-09-19 15:17:36来源:互联网【字体:大中小】编制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面积:6.1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7.3万人完成年份:1999年项目概况珠江新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地处城市旧城大组团与东翼组团交汇处,用地面积约6.19平方公里。

为未来的广州新城市中心,预计全区居住人口7.3万人,就业岗位6.16万个。

地区发展策略检讨结论(1)全市写字楼过剩广州市商务用地供应失控,办公设施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写字楼开发缺少动力,目前的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维持一个强大而集中的商务中心区。

(2)城市土地政策供过于求的土地市场、旧城区见缝插针的旧城改建既破坏了名城风貌,又分散了有限的市场需求。

大量廉价的村留用地扰乱市场,土地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影响土地市场的良性发育,削弱了政府利用土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能力,迟滞了新区开发。

(3)加强地区战略研究在充分考虑城市新中轴线南延尚有大量区位良好的用地储备的前提下,未来20年里,在目前城市建成区及正在开发的新区范围内,全市商务办公建筑总体规模应该控制在1100万平方米左右,而天河中心区与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建筑应在600万平方米左右,那么,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建筑应控制在300-400万平方米左右。

在分析广州市城市发展的趋势、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广州市21世纪中央商务区(GCBD21st)的空间结构概念:以体育中心四周及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区为硬核(Hard Core),以天河中心区和东风路、环市东路沿线地区为核心缘(Core Fringe),以城市新中轴线南延地区为发展用储备,以广州大道、天河东路(江海大道)为内部交通轴的CBD地区。

这样一个商务办公建筑规模和CBD结构目标的设定与广州力争成为区域级国际性城市的目标相衬,又足以支持区域级国际性城市对商务办公设施的需求。

相应,珠江新城功能定位如下:作为广州市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硬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会展、文娱、外事、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从广州新城市中心到中央商务区(CBD)1992~1999年,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的土地开发已累计投入50亿元人民币,但对多数广州人而言,“珠江新城”还只是一个地图上的概念。

除居住用地正在积极开发外,只有若干政府办公机构迁入,尚无一家真正的商务办公建筑建成。

对于珠江新城建设,曾经存在两种有害的倾向:倾向一: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当时开发建设中的困难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小的低谷,忍一忍又会有九十年代初那样的大发展。

因此当时制定的规划虽然会延迟,但是最终仍然可以实现。

评价:过于乐观地估计形势,看不到广州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能继续鼓励商务办公设施在全市布局过于分散的情况,耗散了促成和维持新城市中心所需的市场需求,不利于迅速形成新城市中心面貌,会延迟甚至耽误珠江新城开发建设的时机。

倾向二:对形势过于悲观且强调近期经济效益,认为最好把规划全改了,干脆把商务办公用地全改为目前市场情况较好的住宅和一般性商业用地,将其建设为一般的城市中心区,尽快回收政府已经投入的大量开发资金。

评价:过于强调近期经济效益,看不到广州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放弃建设新城市中心的构想,是与广州市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一、GCBD21,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1.1 “GCBD21”战略的提出2000年广州市确立了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中心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城市不仅为自己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组织区域经济。

假设:市政府仍然坚持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推论:面临城市间剧烈的竞争,必须突破瓶颈争夺优势,作为战略措施,广州市政府必须下决心在本世纪建设一个完整的城市中央商务区,我们且称之为GCBD21——广州廿一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uangzhou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21st Century 简称GCBD21)。

珠江新城从新城市中心到中央商务区的最新定位,就是希望能够确立广州21世纪商务中央区的建设目标,它的视野是区域性甚至国际性的。

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形式构

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形式构

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形式构西区承接城市发展轴线脉络,布置一条128米宽的南北向林荫大道。

沿林荫大道依次布置金融办公区、商业贸易区、办公文化娱乐区;沿广州大道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会议展览中心区、高层公寓区和外贸外事区;西区东部南北分别为猎德村、冼村及两村之间的商住区。

东区以高尔夫球场公园为中心,南北两边各为高级住宅区和综合高层商住区;东北部为赛马场,保留无线电工厂、住宅区和谭村;东南角为污水处理厂。

“国际大都市”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金融的国际化,随着世界市场和国际货币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城市空间,使珠江新城成为区域性和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具备对全球经济的强大辐射力。

按此意图把珠江新城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空间描绘出来,有效地组织建筑群体内部空间,同时考虑各方面的总体效益。

1、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的序列性:城市街道主轴线以林荫大道上的空间起伏与空间序列结合半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穿插交织为主题。

利用空间尺度和几何形状上的变化构成大小、长短、高矮不等的不同性格、不同用途的空间序列。

利用不同的广场,林荫路组成节奏和重点,防止出现旧时的那种一贯到底的笔直街道。

城市轴线:自燕岭公园经建设中的天河火车站,直通火车站南的80层中天广场大厦;经这建筑高峰之后,是较低矮开阔的天河体育中心;及至体育中心南侧的商业区,高度又升至30层以上的小高潮;随之又降至9层高的居住区,到达珠江新城规划区。

珠江新城建筑容积率北高南低,北面的黄埔大道与中央林荫道交叉口的两栋450米的超高层金融办公楼达到最高点,成为新城市景观轴线的建筑高峰,然后向南逐渐降低。

规划区内一条128米宽的林荫大道作为广州新城市发展轴线的延伸,是黄埔大道与海心岛的主要交通走廊,地铁、车流、人流的主干。

主要干道两旁的建筑稍作后移或降低临街面的建筑高度,创造大大小小的行人广场,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使人们虽置身于高层密集区,而不会产生压抑感。

林荫大道南端连接海心岛旅游公园,两座错层处理的弧形海景酒店,形成一个半圆的绿化广场,作为城市轴线的空间停顿。

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设计

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设计

城市建筑┃建筑设计┃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A RCHITECTURAL D ESIGN49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he Space Design of Hoi Sham Sand in the New City of Pearl River■ 郭 颖 ■ Guo Ying[摘 要]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城市颇为重要的课题。

寸土尺金的广州一直在不断重视及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的价值。

地下空间是建筑的根基,做好地下空间的设计尤为重要。

作为2010广州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地下空间的设计者,感觉除了亚运会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外,更多的是技术思考。

通过地下建筑设计的过程思考,对地下空间的功能性利用、地下空间的停车功能、赛时地下空间的作用、地下空间与景观的交融设计、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以及地下空间的平战结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广州2010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式。

[关键词] 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地下空间 功能 赛时 景观 平战结合[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has been a very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ity. Guangzhou, where the land is very expensive, has been in constant attention and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The underground spac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do a good job of underground space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s the designer of the 2010 Guangzhou Asian Game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main venue for the underground space, feel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Asian Games left our good memories, more technical thinking. Through thinking the process of the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design, the author study many aspects of the functional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underground space parking function, games underground space, the blend design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landscape, the user-friendly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and the peacetime combination of design on the underground space, then introduces the way tha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 Guangzhou 2010 Asian Game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of the main venue.[Keywords] The underground space of Asian Game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main venue, function, race mom- ent, landscape, combine peacetime with wartime一、 项目简介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及公园工程坐落于珠江新城海心沙岛,是第16届广州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

重大规划曝光!罗冲围要打造广州第二个珠江新城!

重大规划曝光!罗冲围要打造广州第二个珠江新城!

将成为白云区乃至广州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区个重点片区做地试点项目 湾区新岸项目效果图之一,西临珠江西航道,背靠广州白云站,北承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南接白鹅潭商务区,贯通广州西部科创商贸走廊,规划范围约22.8平方公里。

湾区新岸以“湾区活力新水岸·科创商贸未来城”为发展定位,首期启动松溪片区、白云站西(潭村)片区, 广州食材之都电商一体交易中心项目效果图广州时尚之都项目效果图规划结构图珠江西航道金沙街段交通网络珠江西航道、石井河、增槎路与107国道、东风路、环市路相连,许广高速、广佛高速、环城高速在境内经过;地铁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在松洲段有槎头站、西洲站、松溪站、罗冲围站4个站点,目前已完成站场建筑建设工作。

白云区将在湾区新岸构建“15横10纵”高效、高密、畅达的道路交通网络;推进沉香通道、广佛大桥二期等3条区域通道建设,强化广佛交通联系;构建“4线13站”的轨道交通网络,大大提升片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明确客货运通道,实现交通组织分离。

五年内,在片区内建设超过20条区域级道路,形成外通内联、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功能湾区新岸预计将实现14条城中村、39个旧厂的改造升级,打破国有用地与集体用地边界,统筹开发利用,优化片区整体空间和产业布局规划。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引入多元社区配套,提升智能服务水平,打造生态友好、产城融合的智慧未来社区,建设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面激发城市活力。

滨江风貌《白云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提出,要以赓续历史文化、保育生态本底、推动区域科创协同为导向,塑造白云滨江品牌;打开滨江空间,划定70—400米的开阔型滨水公共空间,分北、中、南三段有序推进空间腾挪,实现还江于民、还绿于民、还岸线于民。

白云区计划贯通滨江沿线断点,优化滨水驳岸,增加绿化和文化体验场所,形成丰富多元的滨水生活带,实现滨江贯通,塑造高质量活力水岸,焕发产城融合新活力。

广州珠江新城方案设计AECOM

广州珠江新城方案设计AECOM
E.V.A.
花园园路
Neighborhood Road
地下室车行入口
Basement Entry
落客点
Drop off
人行流线分析
Gallery Experience Analysis
图例
Legend 主要景观走廊
Main Corridor
景观步道
Pedestrian
公共人行道
Public Side Walk
8.60
7.90
8.65
7.90
雪茄吧 Cigar Bar
慢跑径 艺术接待厅 Exercise Art Reception
Path
东入口艺术花园 East Entry Garden
15.80 8.30
7.90 8.65
10.15 8.60
8.60
7.90
7.90 8.65
7
3
4
2
1
局部放大平面图
Blow up Plan
2.0 项目愿景
Project Vision
1.0 基地分析
Site Analysis
3.0 方案一
Option 1
4.0 方案二
Option 2
项目定位
Project Position
• 尊贵度假 Luxury Resort • 时尚生态 Stylish Ecology • 艺术人文 Art & Culture
建筑入口
Building Entry
入口花园、大堂
Entry Courtyard/Lobby
人防出口
Emergency Exit
09:00
15:00
日影分析
Shadow Analysis

广州新中轴线规划

广州新中轴线规划

一、新中轴线规划介绍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开展早、起点高、规划体现了战略性、国际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及珠江新城地区的规划设计。

近期,为配合亚运会举办和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2009年广州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新城市轴线北段和南段地区城市设计。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在广州市两千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向的新旧两条城市轴线。

传统城市中轴线是旧城区的中心,北起越秀山镇海楼,经过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南至海珠广场,总长约3.3公里。

1980年以来,广州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向东和向南扩展。

1984年广州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新城市中轴线的概念,历今26年。

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总长约12公里。

为深化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在2010年亚运会之际展示广州新的城市形象与风貌,把广州新中轴线地区打造成国际先进、全国领先的城市核心地区,广州市政府提出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城市核心地区的城市设计,具体实践“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城市中心区核心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

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作为2010年第16届亚运会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将优化城市轴线的开放空间,高水平、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北连新城市北中轴珠江新城CBD地区,南跨洛西岛隔珠江与番禺新市镇相望,东至广州“南肺”万亩果园和国际会展中心区琶洲地区,西接广佛一体化的桥头堡白鹅潭地区。

作为连接广州东西南北的纽带,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是广州市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城市产业调整、大力提升城市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

12公里长的新城市中轴线,将成为承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战略性地区,体现广州21世纪城市风貌特色和最高品味的标志性地区,按照国际眼光规划、建设、管理的高水平城市轴线地区。

珠江新城规划和发展回顾

珠江新城规划和发展回顾

3、城市建设方面
珠江新城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注重细节和创新。通过合理布局交 通网络、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 游的城市环境。同时,珠江新城还积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绿色建筑 技术和材料等措施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2、绿色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珠江三角洲 主题公园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例如,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公园的 能耗;通过优化布局和景观设计提高公园的生态效益。
3、智慧化发展: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珠江三角洲主题公园 将更加注重智慧化发展。例如,通过建立智能导览系统提高游客的游玩效率;通 过大数据分析为公园的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
4、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旅游市场的开放,珠江三角洲主题公 园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例如,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和项目提高公园的国际 影响力;通过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公园的国际化进程。
谢谢观看
三、发展成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过多年的发展,珠江新城已经成为广州市的核心区域之一,取得了显著的 发展成果。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1、经济方面
珠江新城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进驻。这些企 业和机构为广州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税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社会方面
珠江新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广州塔、广东博物馆、广 州大剧院等文化场所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体育设施。这些设施为市民提供了多 元化的文化体验和生活方式选择。同时,珠江新城还拥有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包括多所知名的中小学和医院,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珠江新城规划和发展回顾

钱江新城PK珠江新城,谁更具潜力

钱江新城PK珠江新城,谁更具潜力

钱江新城PK珠江新城,谁更具潜力作者:蒋李张晶来源:《支点》2017年第05期核心提示:虽然都有CBD属性,但钱江新城是因为打造城市新中心而发展CBD,与专攻CBD的珠江新城有所不同。

来自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的新城新区已超过3500个。

其中,广州珠江新城与杭州钱江新城,被认为是极具代表性的“双雄”:都依托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都在旧城边缘打造新增长极,就连名字也十分接近。

尤其在今年初,两个新城被共同列入武汉建设长江新城的研究案例之中,再度引发公众关注。

令很多人感兴趣的是,珠江新城与钱江新城的“双雄PK”,谁更亮眼?都叫“新城”,但内涵不同1月22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目前,武汉市已成立专班,开始对标案例的研究工作。

其中,对标“榜样”就包含了珠江新城和钱江新城。

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李春洋承接了相关研究工作。

他向《支点》记者表示,要比较钱江新城与珠江新城,首先需要对“新城”一词进行定义。

“广义的新城,是指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需要,而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具体形态分为城市新中心、CBD、开发区三种。

”李春洋说。

比如,珠江新城与钱江新城都带着“新城”二字,但本质却有差异。

中国社科院《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2015)》中,上海陆家嘴CBD、北京CBD和广州天河CBD被列为三大国家级CBD。

珠江新城作为天河CBD的核心部分,面积6.19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7公里左右。

2015年,珠江新城实现GDP2114.47亿元,每平方公里产值近100亿元。

钱江新城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杭州自古都围绕西湖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呈现“三面云山一面城”,且区域内名胜古迹众多,发展空间一直受限。

西湖的确很美,但掩饰不住城市发展的力不从心。

2000年,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东扩”战略,在离市中心5公里处再造一个新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新城建成后以冼村路为界,分东、西两区,东区 以居住为主,西区以商务办公为主,两区以珠江滨水 绿化带和东
道路交通规划图
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
地标性公共建筑
珠江新城规划
简介

1992年开始规划的珠江新城,规划用地面积6.44平方 公里 功能定位为:作为广州市21世纪城市中心商务区硬核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 商业、文娱、外事、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 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至广州大道, 东抵华南快速干线。 开发容量(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住宅/商住:624.28万平方米 商贸/行政办公:757.45万平方米 其它(文化娱乐、旅业酒店、市政设施等):114.60 万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