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汇总及例题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AOB=12∠BOD,OC平分∠AOD,下列四个等式中正确的是()①∠BOC=13∠AOB;②∠DOC=2∠BOC;③∠COB=12∠BOA;④∠COD=3∠COB.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有3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3块的涂法完全相同.现把它们摆放成不同的位置(如图),请你根据图形判断涂成绿色一面的对面涂的颜色是( )A.白B.红C.黄D.黑4.将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5.点 A、B、C 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 A、B 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 BC=2,则 AC 等于()A.3 B.2 C.3 或 5 D.2 或 66.已知∠α与∠β互补,且∠α>∠β,则∠β的余角可以表示为( )A .12α∠B .12β∠C .()12αβ∠-∠D .()1+2αβ∠∠ 7.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C ,OD 在直线AB 的同侧,∠AOD =40°,∠BOC =50°,OM ,ON 分别平分∠BOC 和∠AOD ,则∠MON 的度数为( )A .135°B .140°C .152°D .45°8.如图,已知线段12AB =,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得12BC AB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BD 的长是( ).A .3B .4C .5D .6 9.计算:135333030306︒︒''''⨯-÷的值为( ) A .335355︒''' B .363355︒''' C .63533︒''' D .53533︒''' 10.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O 在AD 上,且OE ⊥BC 于点E ,∠BAC=60°,∠C=80°,则∠EOD 的度数为( )A .20°B .30°C .10°D .15° 11.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七条直线,若最多有m 个交点,最少有n 个交点,则m+n 等于( )A .16B .22C .20D .1812.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这个正方体可能是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 .B .C .D . 13.已知柱体的体积V =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现将矩形ABCD 绕轴l 旋转一周,则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A .2 r h πB .22?r h πC .23?r h πD .24?r h π 14.如图,点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个定点,点B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AB =BC +4m ,其中m 为大于0的常数,若点D 是直线l 上的一动点,M 、N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则MN 与BC 的数量关系是( )A .MN =2BCB .MN =BC C .2MN =3BCD .不确定 15.已知∠AOB=40°,∠BOC=20°,则∠AOC 的度数为( )A .60°B .20°C .40°D .20°或60° 二、填空题16.如图,点C 、D 在线段AB 上,D 是线段AB 的中点,AC =13AD ,CD=4cm ,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cm17.植树节,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这是因为两点确定_______条直线.18.看图填空.(1)AC =AD -_______=AB +_______,(2)BC +CD =_______=_______-AB ,(3)AD =AC+___.19.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线段AB=12cm ,CD=2cm .则线段DB 的长为_______20.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了两端的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这里用到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21.如图,在自来水管道AB 的两旁有两个住宅小区C ,D ,现要在主水管道上开一个接口P 往C ,D 两小区铺设水管,为节约铺设水管的用料,接口P 应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说明依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按照图填空:(1)可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有____________.(2)必须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B 为顶点的角共有______个,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已知点B 在直线AC 上,AB=6cm ,AC=10cm ,P 、Q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PQ=_____24.如图,折一张长方形纸的一角,使角的顶点落在A′处,且使得∠ABA′=90°,BC 为折痕,若BD 为∠A′BE 的平分线,则∠CBD =________°.25.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拼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______.26.有高度相同的一段方木和一段圆木,体积之比是1:1.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方木加工成尽可能大的圆柱,将圆木加工成尽可能大的长方体,则得到的圆柱和长方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三、解答题27.已知: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1)如图1.若30AOC ∠=︒.求DOE ∠的度数;(2)在图1中,AOC a ∠=,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将图1中的DOC ∠绕顶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探究AOC ∠和DOE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8.如图,∠AOB=∠DOC=90°,OE平分∠AOD,反向延长射线OE至F.(1)∠AOD和∠BOC是否互补?说明理由;(2)射线OF是∠BOC的平分线吗?说明理由;(3)反向延长射线OA至点G,射线OG将∠COF分成了4:3的两个角,求∠AOD.29.如图所示,∠AOB=35°,∠BOC=50°,∠COD=22°,OE平分∠AOD,求∠BOE的度数.30.如图是由几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图.。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如图,已知A、B、C、D四点,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画直线AB、射线AD;(2)画∠CDB;(3)找一点P,使点P既在AC上又在BD上.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利用直线以及射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角的定义作射线DC,DB即可;(3)连接AC,与BD的交点即为所求.【详解】解:(1)如图所示:直线AB、射线A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CDB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以及角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如图是由若干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堆成的,平放于桌面上。
其中,上面正方体的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恰是下面相邻正方体的上底面各边的中点,如果最下面的正方体的棱长为1.(1)当只有两个正方体放在一起时,这两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是;(2)当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时,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多少?(3)按此规律下去,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会不会一直增大?如果会,请说明理由;如果不会,请求出不会超过哪个数值?(提示:所有正方体侧面面积加上所有正方体上面露出的面积之和,就是需求的面积,从简单入手,归纳规律.)解析:(1)7;(2)4个;(3)不会,理由见解析【分析】(1)若只有一层(即只有一个)时,每个面的面积是1,共露出5个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4=5;若有两层,则第二层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2,与一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12)×4=7;(2)若有三层,则第三层的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4,与两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1+(1+12+14)×4=8,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4个;(3)若有n层,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为:1+[1+12+14+……+(1)12n-]×4<1+2×4=9,即按此规律堆下去,总面积最大不会超过9.【详解】解:(1)若只有一层(即只有一个)时,每个面的面积是1,共露出5个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4=5;若有两层,则第二层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2,与一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12)×4=7;(3)若有三层,则第三层的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4,与两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1+(1+12+14)×4=8,∴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4个;(3)若有n层,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为:1+[1+12+14+……+(1)12n-]×4<1+2×4=9,∴按此规律堆下去,总面积最大不会超过9.【点睛】此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上下正方体的一个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即可得出依次排列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这里还要注意把最下面的正方体看做是5个面之外,上面的正方体都是露出了4个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上下正方体的一个面积之间的关系.3.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1)若DE=9cm,求AB的长.(2)若CE=5cm,求DB的长.解析:(1)AB=18;(2)DB=15.【分析】(1)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D=12AC,CE=12BC,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DE=12AB,进而可得答案;(2)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C=BC,CE=BE,AD=CD,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详解】(1)∵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CD=12AC,CE=12BC,∵DE=CD+CE=9,∴12AC+12BC=12(AC+BC)=9,∵AC+BC=AB,∴AB=18.(2)∵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AC=BC,CE=BE=12BC,,AD=CD=12AC,∴AD=CD=CE=BE,∴DB=CD+CE+BE=3CE,∵CE=5,∴DB=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4.如图,点B和点C为线段AD上两点,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M是AD的中点,若MC=2,求AD的长.解析:AD=36.【分析】根据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可得出CD与AD的关系,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MD=12AD,利用MC=MD-CD即可求出AD的长度.【详解】∵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CD=49AD,∵M是AD的中点,∴MD=12 AD,∵MC=MD-CD=2,∴12AD-49AD=2,∴AD=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5.(1)如图,AC=DB,请你写出图中另外两条相等的线段.(2)在一直道边植树8棵,若相邻两树之间距离均为1.5m,则首尾两颗大树之间的距离是_____.解析:(1)AB=CD;(2)10.5m.【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8棵树之间共有7段距离,从而计算即可.【详解】(1)因为AC=BD,∴AC-BC=DB-BC,即AB=CD.(2)设首尾之间的距离为x,由8棵树之间共有7段间隔,可得x=7×1.5=10.5(m).故答案为:10.5m.【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及线段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明白8棵树之间的间隔是关键.6.如图,把下列物体和与其相似的图形连接起来.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圆锥,圆柱,球体,正方体的形状连接即可.【详解】连接如图.【点睛】此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立体图的概念.7.蜗牛爬树 一棵树高九丈八,一只蜗牛往上爬.白天往上爬一丈,晚上下滑七尺八.试问需要多少天,爬到树顶不下滑? 解析:蜗牛需41天才爬到树顶不下滑.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蜗牛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所爬行的路程,即蜗牛每天前进的路程,最后一天,也就是还剩下一丈的时候,他爬到树顶就不再往下滑了,在这之前都是白天爬一丈,晚上下滑七尺八;接下来设需要x 天,爬到树顶不下滑,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设蜗牛需x 天才爬到树顶不下滑,即爬到九丈八需x 天,可列方程(10-7.8)(x -1)+10=98,解得x =41.答:蜗牛需41天才爬到树顶不下滑. 【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8.如图,已知40AOB ∠=︒,3BOC AOB ∠=∠,OD 平分AOC ∠,求BOD ∠的度数.解析:40° 【分析】根据3BOC AOB ∠=∠,40AOB ∠=︒求出120BOC ∠=︒,得到∠AOC 的度数,利用OD 平分AOC ∠,求出∠AOD 的度数,即可求出BOD ∠的度数.【详解】解:∵3BOC AOB ∠=∠,40AOB ∠=︒,∴120BOC ∠=︒.∵AOC AOB BOC ∠=∠+∠,40120=︒+︒,160=︒,又∵OD 平分AOC ∠,∴1802AOD AOC ∠=∠=︒, ∴BOD AOD AOB ∠=∠-∠,8040=︒-︒,40=︒.【点睛】此题考查角度的和差计算,会看图明确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注意角平分线的运用. 9.如图,点B 、C 在线段AD 上,且::2:3:4AB BC CD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且9MN =. (1)若点N 是线段CD 的中点,求BD 的长; (2)若点N 是线段CD 的三等分点,求BD 的长.解析:(1)14;(2)37823或37831. 【分析】(1)设AB=2x ,则BC=3x ,CD=4x .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求出MC 、CN ,列出方程求出x ,计算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当N 在CD 的第一个三等分点时,根据MN=9,求出x 的值,再根据BD=BC+CD 求出结果即可;②当N 在CD 的第二个三等分点时,方法同①. 【详解】设AB=2x ,则BC=3x ,CD=4x . ∴AC=AB+BC=5x ,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 ∴MC=2.5x ,∵点N 是线段CD 的中点, ∴CN=2x ,∴MN=MC+CN=2.5x+2x=4.5x ∵MN=9,∴4.5x=9,解得x=2, ∴BD=BC+CD=3x+4x=7x=14.(2)情形1:当N 在CD 的第一个三等分点时,CN=43x ,∴MN=MC+CN=54239236x x x +== 解得,5423x =,∴BD=BC+CD=3x+4x=7x=37823; 情形2:当当N 在CD 的第二个三等分点时,CN=83x , ∴MN=MC+CN=58319236x x x +== 解得,5431x =, ∴BD=BC+CD=3x+4x=7x=37831; 故BD 的长为37823或3783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中点和三等分点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0.[阅读理解]射线OC 是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若1,2COA BOC ∠=∠则我们称射线OC 是射线OA 的伴随线.例如,如图1,60 20AOB AOC COD BOD ∠=∠=∠=∠=,,则12AOC BOC ∠=∠,称射线OC 是射线OA 的伴随线:同时,由于12BOD AOD ∠=∠,称射线OD 是射线OB 的伴随线. [知识运用](1)如图2,120AOB ∠=,射线OM 是射线OA 的伴随线,则AOM ∠= ,若AOB ∠的度数是α,射线ON 是射线OB 的伴随线,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NOC ∠的度数是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如180AOB ∠=,射线OC 与射线OA 重合,并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射线OD 与射线OB 重合,并绕点O 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射线OD 与射线OA 重合时,运动停止,现在两射线同时开始旋转.①是否存在某个时刻t (秒),使得COD ∠的度数是20,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当t 为多少秒时,射线OC OD OA 、、中恰好有一条射线是其余两条射线的伴随线. 解析:(1)40︒,16α;(2)①存在,当20t =秒或25秒时,∠COD 的度数是20︒;②当907t =,36019,1807,30时,OC 、OD 、OA 中恰好有一条射线是其余两条射线的伴随线. 【分析】(1)根据伴随线定义即可求解;(2)①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分相遇之前和之后进行列式计算即可; ②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分相遇之前和之后四个图形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120AOB ∠=,射线OM 是射线OA 的伴随线, 根据题意,12AOM BOM ∠=∠,则111204033AOM AOB ∠=∠=⨯︒=︒; ∵AOB ∠的度数是α,射线ON 是射线OB 的伴随线,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 ∴111233BON AON AOB α∠=∠=∠=,1122BOC AOB α∠=∠=, ∴111236NOC BOC BON ααα∠=∠-∠=-=; 故答案为:40︒,16α;(2)射线OD 与OA 重合时,180365t ==(秒), ①当∠COD 的度数是20°时,有两种可能:若在相遇之前,则1805320t t --=, ∴20t =;若在相遇之后,则5318020t t +-=, ∴25t =;所以,综上所述,当20t =秒或25秒时,∠COD 的度数是20°; ②相遇之前: (i )如图1,OC 是OA 的伴随线时,则12AOC COD ∠=∠,即()13180532t t t =--, ∴907t =; (ii )如图2,OC 是OD 的伴随线时, 则12COD AOC ∠=∠, 即11805332t t t --=⨯, ∴36019t =; 相遇之后:(iii )如图3,OD 是OC 的伴随线时, 则12COD AOD ∠=∠, 即()15318018052t t t +-=-, ∴1807t =; (iv )如图4,OD 是OA 的伴随线时,则12AOD COD ∠=∠,即()118053t 5t 1802t -=+-, ∴30t =;所以,综上所述,当907t =,36019,1807,30时,OC 、OD 、OA 中恰好有一条射线是其余两条射线的伴随线. 【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考查了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11.(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求这个角的度数. (2)已知α∠的余角是β∠的补角的13,并且32βα∠=∠,试求a β∠+∠的度数.解析:(1)50°;(2)150° 【分析】(1)设这个角为α,则补角为(180°-α),余角为(90°-α),再由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可得方程,解出即可;(2)根据互余和互补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答案. 【详解】(1)设这个角为α,根据题意,得18039010()a α︒-=︒-+︒.解得:50α=︒. 答:这个角的度数为50︒. (2)根据题意,得190(180)3αβ︒︒-∠=⨯-∠且32βα∠=∠, ∴60α∠=︒,90β∠=︒. ∴ 150αβ∠+∠≡︒.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掌握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村庄,用四个点A ,B ,C ,D 表示.(1)连接AB ,作射线AD ,作直线BC 与射线AD 交于点E ;(2)若要建一供电所M ,向四个村庄供电,要使所用电线最短,则供电所M 应建在何处?请画出点M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析:(1)如图所示.见解析;(2)如图,见解析;供电所M 应建在AC 与BD 的交点处.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1)根据射线、直线的定义进而得出E点位置;(2)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结合题意,要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就要使它在AC与BD的交点处.【详解】(1)如图所示:点E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M即为所求.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与应用作图,关键是掌握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13.小刚和小强在争论一道几何问题,问题是射击时为什么枪管上有准星.小刚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以枪管上才有准星.”小强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我当然知道,可是若将人眼看成一点,准星看成一点,目标看成一点,这样不是有三点了吗?既然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那弄出第三点是为什么呢?”聪明的你能回答小强的疑问吗?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结合实际意义,易得答案.【详解】解:如果将人眼看成一点,准星看成一点,目标看成一点,那么要想射中目标,人眼与目标确定的这条直线应与子弹所走的直线重合,即与准星和目标所确定的这条直线重合,即可看到哪儿打到哪儿.换句话说要想射中目标就必须使准星在人眼与目标所确定的直线上.【点睛】题考查直线的性质,无限延伸性即没有端点;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射击场景,立意新颖,熟练掌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线段a和b,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即可):(1)在射线OA,OB,OC上作线段OA′,OB′,OC′,使它们分别与线段a相等;(2)在射线OD上作线段OD′,使OD′与线段b相等;(3)连接A′C′,C′B′,B′D′,D′A′.解析: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以点O为圆心,a为半径作圆,分别交射线OA,OB,OC于A′、B′、C′;、(2)以点O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分别交射线OD,于D′.(3)依次连接A′C′B′D′,即可解答.【详解】解:(1)如图所示OA′、OB′、OC′.(2)如图所示OD′.(3)如图所示A′C′B′D′.【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尺规作图.15.如图,O在直线AC上,OD是∠AOB的平分线,OE在∠BOC内.(1)若OE是∠BOC的平分线,则有∠DOE=90°,试说明理由;(2)若∠BOE=12∠EOC,∠DOE=72°,求∠EOC的度数.解析:(1)见解析;(2)72°【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求得∠DOE=12∠AOC=90°;(2)设∠EOB=x度,∠EOC=2x度,把角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建立x的方程,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详解】(1)如图,因为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所以∠BOD=12∠AOB,∠BOE=12∠BOC,所以∠DOE=12(∠AOB+∠BOC)=12∠AOC=90°;(2)设∠EOB=x,则∠EOC=2x,则∠BOD=12(180°–3x),则∠BOE+∠BOD=∠DOE,即x+12(180°–3x)=72°,解得x=36°,故∠EOC=2x=72°.【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设未知数,把角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列方程组,求解.角平分线的运用,为解此题起了一个过渡的作用.16.读下列语句,画出图形,并回答问题.(1)直线l经过A,B,C三点,且C点在A,B之间,点P是直线l外一点,画直线BP,射线PC,连接AP;(2)在(1)的图形中,能用已知字母表示的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几条?写出这些直线、射线、线段.解析:(1)见解析;(2)直线有2条,分别是直线PB,AB;射线有7条,分别是射线PC,PB,BP,AC,CB,BC,CA;线段有6条,分别是线段PA,PB,PC,AB,AC,BC 【分析】(1)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作图;(2)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解答.【详解】(1)如图所示.(2) 直线有2条,分别是直线PB ,AB ;射线有7条,分别是射线PC ,PB ,BP ,AC ,CB ,BC ,CA ;线段有6条,分别是线段PA ,PB ,PC ,AB ,AC ,BC .【点睛】此题考查作图,确定图形中的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已知∠BOC =2∠AOC ,OD 平分∠AOB ,且∠COD =20°,求∠AOB 的度数.解析:120°【分析】此题可以设∠AOC=x ,进一步根据角之间的关系用未知数表示其它角,再根据已知的角列方程即可进行计算.【详解】解:设∠AOC =x ,则∠BOC =2x .∴∠AOB =3x .又OD 平分∠AOB ,∴∠AOD =1.5x .∴∠COD =∠AOD ﹣∠AOC =1.5x ﹣x =20°.∴x =40°∴∠AOB =120°.【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及角的计算,设出适当的未知数,运用方程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8.P 是线段AB 上任一点,12AB cm =,C D 、两点分别从P B 、同时向A 点运动,且C 点的运动速度为2/cm s ,D 点的运动速度为3/cm s ,运动的时间为t s .(1)若8AP cm =,①运动1s 后,求CD 的长;②当D 在线段PB 上运动时,试说明2AC CD =;(2)如果2t s =时,1CD cm =,试探索AP 的值.解析:(1)①3cm ;②见解析;(2)9AP =或11cm.【分析】(1)①先求出PB 、CP 与DB 的长度,然后利用CD=CP+PB-DP 即可求出答案;②用t 表示出AC 、DP 、CD 的长度即可求证AC=2CD ;(2)t=2时,求出CP 、DB 的长度,由于没有说明点D 再C 点的左边还是右边,故需要分情况讨论.【详解】解:(1)①由题意可知:212,313CP cm DB cm =⨯==⨯=,∵8,12AP cm AB cm ==,∴4PB AB AP cm =-=,∴2433CD CP PB DB cm =+-=+-=;②∵8,12AP AB ==,∴4,82BP AC t ==-,∴43DP t =-,∴2434CD DP CP t t t =+=+-=-,∴2AC CD =;(2)当2t =时,224,326CP cm DB cm =⨯==⨯=,当点D 在C 的右边时,如图所示:由于1CD cm =,∴7CB CD DB cm =+=,∴5AC AB CB cm =-=,∴9AP AC CP cm =+=,当点D 在C 的左边时,如图所示:∴6AD AB DB cm =-=,∴11AP AD CD CP cm =++=,综上所述,9AP =或11cm.【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段的简单计算以及线段中动点的有关计算.此题的难点在于根据题目画出各线段.19.如图,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15cm AC =,35CB AC =,D ,E 分别为线段AC ,AB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解析:5cm【分析】根据线段的中点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15cm AC =,35CB AC =, 所以3159(cm)5CB =⨯=, 所以15924(cm)AB =+=.因为D ,E 分别为线段AC ,AB 的中点,所以112cm 2AE BE AB ===,17.5cm 2DC AD AC ===. 所以127.5 4.5(cm)DE AE A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20.线段12cm AB =点C 在线段AB 上,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 (1)若点C 恰好是AB 中点,求DE 的长;(2)若4cm AC =,求DE 的长;(3)若点C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点C 不与A ,B 重合),求DE 的长. 解析:(1)6cm ;(2)6cm ;(3)6cm【分析】(1)根据中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2)由中点的定义,先求出DC 和CE 的长度,然后求出DE 即可;(3)利用中点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因为点C 是AB 中点,所以16cm 2AC BC AB ===. 又因为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 所以1116cm 222DE DC CE AC BC AB =+=+==, 故DE 的长为6cm .(2)因为12cm AB =,4cm AC =,所以8cm BC =.因为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所以12cm 2DC AC ==,14cm 2CE BC ==, 所以6cm DE =. (3)因为111222DE DC CE AC BC AB =+=+=, 且12cm AB =,所以6cm DE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题. 21.如图,长度为12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M ,点C 将线段MB 分成两部分,且:1:2MC CB =,则线段AC 的长度为________.解析:8cm【分析】先由中点的定义求出AM ,BM 的长,再根据MC :CB=1:2的关系,求MC 的长,最后利用AC=AM+MC 得其长度.【详解】∵线段AB 的中点为M ,∴AM=BM=6cm设MC=x ,则CB=2x ,∴x+2x=6,解得x=2即MC=2cm .∴AC=AM+MC=6+2=8cm .故答案为:8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在解题时要能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22.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 ,B ,C ,其中2AB =,1BC =,如图所示,设点A ,B ,C 所对应数的和是p .(1)若以B 为原点,写出点A ,C 所对应的数,并计算p 的值;若以C 为原点,p 又是多少?(2)若原点O 在图中数轴上点C 的右边,且28CO =,求p .解析:(1)-4;(2)-88【分析】(1)根据以B 为原点,则C 表示1,A 表示-2,进而得到p 的值;根据以C 为原点,则A 表示-3,B 表示-1,进而得到p 的值;(2)根据原点O 在图中数轴上点C 的右边,且CO=28,可得C 表示-28,B 表示-29,A 表示-31,据此可得p 的值.【详解】(1)若以B 为原点,则点C 对应1,点A 对应2-,所以1021p =+-=-;若以C 为原点,则点A 对应3-,点B 对应1-,所以3104p =--+=-.(2)若原点O 在题图中数轴上点C 的右边,且28CO =,则点C 对应28-,点B 对应29-,点A 对应31-,所以31292888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以及数轴的运用,解题时注意: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23.射线OA ,OB ,OC ,OD ,OE 有公共端点O .(1)若OA 与OE 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2)如图(2),若108AOC ︒∠=,(072)COE n n ︒∠=<<,OB 平分AOE ∠,OD平分COE ∠,求BOD ∠的度数.解析:(1)AOD ∠,AOC ∠,AOB ∠,∠BOE ,BOD ∠,BOC ∠,COE ∠,COD ∠,DOE ∠;(2)54︒【分析】(1)根据角的定义即可解决;(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BOD=12∠AOC+12∠COE ,进而求出即可. 【详解】(1)题图(1)中小于平角的角有AOD ∠,AOC ∠,AOB ∠,∠BOE ,BOD ∠,BOC ∠,COE ∠,COD ∠,DOE ∠.(2)因为OB 平分AOE ∠,OD 平分COE ∠,108AOC ︒∠=,(072)COE n n ︒∠=<<,所以1111()2222BOD BOE DOE AOE COE AOE COE AOC ∠=∠-∠=∠-∠=∠-∠=∠. 因为108AOC ∠=︒,所以54BO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有关计算,本题中将所有锐角的和转化成与∠AOE 、∠BOD 和∠BOD 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OC 为任一条射线,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 (1)分别写出图中∠AOD 和∠AOC 的补角(2)求∠DOE 的度数.解析:(1)∠BOD ,∠BOC ;(2)90°.【分析】(1)由题意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和是180度的两个角互补,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进行分析;(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E ,∠COD ,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根据补角的定义可知,∠AOD 的补角是∠BOD ;∠AOC 的补角是∠BOC ;(2)∵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COD= 12∠AOC ,∠COE=12∠BOC . 由角的和差得∠DOE=∠COD+∠COE=12∠AOC+12∠BOC=12∠AOB=90°. 【点睛】本题考查余角和补角,利用了补角的定义和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分析求解. 2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6cm ,MB=10cm ,点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BC 的长;(2)求线段MN 的长;(3)若C 在线段AB 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 cm ,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要说明理由)解析:(1)BC= 7cm ;(2)MN= 6.5cm ;(3)MN=2b 【分析】(1)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MC 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BC 的长;(2)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MC 、NC 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MN 的长; (3)根据(1)(2)的结论,即可解答.【详解】解:(1)∵AC=6cm ,点M 是AC 的中点,∴12MC AC ==3cm , ∴BC=MB ﹣MC=10﹣3=7cm .(2)∵N 是BC 的中点,∴CN=12BC=3.5cm , ∴MN=MC+CN=3+3.5=6.5cm .(3)如图,MN=MC ﹣NC=1122AC BC -=12(AC ﹣BC )=12b .MN=2b .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26.已知线段14AB =,在线段AB 上有点C ,D ,M ,N 四个点,且满足AC :CD :1DB =:2:4,12AM AC =,且14DN BD =,求MN 的长. 解析:7或3【分析】 求出AC ,CD ,BD ,求出CM ,DN ,根据MN CM CD DN =++或MN CM CD ND =+-求出即可.【详解】如图,14AB =,AC :CD :1BD =:2:4,2AC ∴=,4CD =,8BD =,12AM AC =,14DN DB =, 1CM ∴=,2DN =,1427MN CM CD DN ∴=++=++=或1423MN CM CD ND =+-=+-=. 则MN 的长是7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出两点间的距离的应用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关键是找找出线段间的数量关系.27.把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 重叠在一起.(1)问题发现:如图①,当OB 平分∠COD 时,∠AOD+∠BOC 的度数是 ; (2)拓展探究:如图②,当OB 不平分∠COD 时,∠AOD+∠BOC 的度数是多少? (3)问题解决:当∠BOC 的余角的4倍等于∠AOD 时,求∠BOC 的度数.解析:(1)180°;(2)180°;(3)60°.【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OB 平分∠COD 得出∠BOC 及∠AOC 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 (2)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出∠AOB=∠AOC+∠BOC=90°,∠COD=∠BOD+∠BOC=90°进而可得出结论;(3)根据(1)、(2)的结论可知∠AOD+∠BOC=180°,故可得出∠AOD=180°﹣∠BOC,根据∠BOC的余角的4倍等于∠AOD即可得出结论.解:(1)∵OB平分∠COD,∴∠BOC=∠BOD=45°.∵∠AOC+∠BOC=45°,∴∠AOC=45°,∴∠AOD+∠BOC=∠AOC+∠COD+∠BOC=45°+90°+45°=180°.故答案为180°;(2)∵∠AOB=∠AOC+∠BOC=90°,∠COD=∠BOD+∠BOC=90°,∴∠AOD+∠BOC=∠AOC+∠BOC+∠BOD+∠BOC=90°+90°=180°;(3)∵由(1)、(2)得,∠AOD+∠BOC=180°,∴∠AOD=180°﹣∠BOC.∵∠AOD=4(90°﹣∠BOC),∴180°﹣∠BOC=4(90°﹣∠BOC),∴∠BOC=60°.考点: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28.如图,已知OE是∠AOB的平分线,C是∠AOE内的一点,若∠BOC=2∠AOC,∠AOB =114°,则求∠BOC,∠EOC的度数.解析:∠BOC=76°,∠EOC=19°.【分析】由∠BOC=2∠AOC,则∠AOB=∠BOC+∠AOC=3∠AOC,即∠BOC=23∠AOB,然后求解即可;再根据OE是∠AOB的平分线求得∠BOE,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得∠EOC.【详解】解:∵∠BOC=2∠AOC,∠AOB=114°,∴∠BOC=23∠AOB =23×114°=76°,∵OE是∠AOB的平分线,∠AOB=114°,∴∠BOE=12∠AOB =12×114°=57°.∴∠EOC=∠BOC-∠BOE=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运算,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9.如图所示,已知射线OC将∠AOB分成1∶3的两部分,射线OD将∠AOB分成5∶7的两部分,若∠COD=15°,求∠AOB的度数.解析:90°【分析】设∠AOB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OC,∠AOD,根据角的关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OB的度数为x.因为射线OC将∠AOB分成1∶3两部分,所以∠AOC=14 x.因为射线OD将∠AOB分成5∶7两部分,所以∠AOD=512x.又因为∠COD=∠AOD-∠AOC,∠COD=15°,所以15°=512x-14x.解得x=90°,即∠AOB的度数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设出未知数,表示出∠AOC,∠AOD,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30.如图是一个去掉盖子的长方体礼品盒的展开图(单位:cm).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A.该长方体礼品盒的容积为______3cm.B.如果把这个去掉盖子的礼品盒沿某些棱重新剪开,可以得到周长最大的展开图,则周长最大为____cm.解析:A:800;B:146【分析】A:根据题意可以得到长方体的长为16宽为10高为5,即可求出体积.B:依据题意展开,计算即可.【详解】解:A:根据题意高为20-15=5 宽为15-5=10 长为 26-10=16V=16×10×5=800B:依据题意展开如图周长=5×2+16×6+10×4=14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及最大展开周长,注意最大展开周长一定是最长棱长最多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集锦
(名师选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集锦单选题1、已知线段AB=10cm,有下列说法:①不存在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小于10cm的点;②线段AB上存在无数个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cm的点;③线段AB外存在无数个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大于10cm 的点.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D分析:根据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的和等于线段的长,线段外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的和大于线段的长,可得答案.解:已知AB=10cm,①不存在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小于10cm的点,正确,符合题意;②线段AB上存在无数个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cm的点,正确,符合题意;③线段AB外存在无数个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大于10cm的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熟知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的和等于线段的长,线段外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的和大于线段的长是解题关键.2、下列几何体中,圆柱体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圆柱体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即可.解:A. 是圆锥,不符合题意;B. 是圆台,不符合题意;C. 是圆柱,符合题意;D. 是棱台,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认识,掌握圆锥、圆柱、圆台、棱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有4种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则点C在射线AB上的是( )A.B.C.D.答案:D分析:根据与射线AB是否经过点C,逐一判断.A.点C在射线BA外,不符合题意;B.点C在射线AB外,不符合题意;C.点C在射线BA上,不符合题意;D.点C在射线AB上,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点与射线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点与射线的两种位置关系.4、将如图所示的长方形绕它的对角线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矩形角度和顶点观察,绕对角线可得答案.解:通过观察可知,B图形的构造满足旋转结果.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认真观察旋转中心和线段、角度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各选项中的图形,不可以作为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田凹应弃之”可得选项B中的图形不能折叠出正方体,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侧面为n个长方形,底边为n边形,原几何体为n棱柱,依此即可求解.解:侧面为3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n棱柱的展开图侧面为n个长方形,底边为n边形.7、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答案:D分析: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主视图,根据主视图的定义进行判断.解: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1,故选:D.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不同角度看几何体,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8、若α=70°,则α的补角的度数是()A.130°B.110°C.30°D.20°答案:B分析:直接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可得.∵α=70°∴α的补角的度数是180°−α=180°−70°=110°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补角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9、如图正方体纸盒,展开图可以得到()A.B.C.D.答案:A分析:根据折叠后圆、等于符号及小于符号所在的面的位置进行判断即可.解:A.圆、等于符号及小于符号所在的面折叠后互为邻面,且小于符号的开口与等于符号开口一致,符合题意;B.小于符号与等于符号的面折叠后是对面,不符合题意;C.折叠后,小于符号的开口方向与等于符号开口方向不同,不符合题意;D.折叠后,小于符号开口没有指向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练掌握正方体的展开图,明白对面相隔不相邻这一原则以及正确区分折叠后图形的相对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将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面动成体:一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据此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可知:一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柱的概念和面动成体,属于应知应会题型,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填空题11、将一根长4m的圆柱体木料锯成2段(2段都是圆柱体),表面积增加60dm2,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__m3.答案:1.2分析:将一根长4m的圆柱体木料锯成2段,增加两个底面,又知表面积增加60dm2,由此求出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计算.解:60dm2=0.6m2;0 .6÷2=0.3(m2);0 .3×4=1.2(m3),故这根木料的体积是1.2m3.所以答案是:1.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计算圆柱的体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V=Sℎ.∠AOC,则OC是_______的平分线,OC 12、如图,∠AOB的内部有射线OC、OD,且∠AOC=∠BOC,∠COD=12是_______的一条三等分线,OC也是_______的一条四等分线,OD是_______的平分线,OD也是_______的一条四等分线.答案:∠AOB∠BOD∠AOB∠AOC∠AOB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及三等分线和四等分线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解:∵∠AOC=∠BOC,∴OC是∠AOB的平分线,∵∠COD=1∠AOC,∠AOC=∠BOC,2∴∠COD=1∠BOC,2∴∠COD=1∠BOD,3∴OC是∠BOD的一条三等分线,∵∠COD=1∠AOC,∠AOC=∠BOC,2∴∠AOD=∠COD=1∠AOB,4∴OC、OD是∠AOB的两条四等分线,∵∠COD=1∠AOC,2∴OD是∠AOC的平分线,所以答案是:∠AOB;∠BOD;∠AOB;∠AOC;∠AO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的角平分线及三等分线和四等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将如图所示的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爱”的对面的汉字是_____.答案:家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我”字对面的字是“丽”,“爱”字对面的字是“家”,“美”字对面的字是“乡”.所以答案是:家.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14、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展开后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容积为 _____cm3.答案:6600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由题意可得,该长方体的高为:42﹣32=10(cm),宽为:32﹣10=22(cm),长为:(70﹣10)÷2=30(cm),故其容积为:30×10×22=6600(cm3),所以答案是:660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的关键是得到长方体的长宽高.15、一个电子跳蚤在数轴上做跳跃运动.第一次从原点O 起跳,落点为A 1,点A 1表示的数为1;第二次从点A 1起跳,落点为OA 1的中点A 2;第三次从A 2点起跳,落点为0A 2的中点A 3;如此跳跃下去……最后落点为OA 2019的中点A 2020.则点A 2020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答案:122019分析:先根据数轴的定义、线段中点的定义分别求出点A 1,A 2,A 3,A 4表示的数,再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由此即可得.由题意得:点A 1表示的数为1=120 点A 2表示的数为12OA 1=12=121 点A 3表示的数为12OA 2=14=122 点A 4表示的数为12OA 3=18=123归纳类推得:点A n 表示的数为12n−1(n 为正整数) 则点A 2020表示的数为122020−1=122019所以答案是:122019.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数轴的定义、线段中点的定义,根据点A 1,A 2,A 3,A 4表示的数,正确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解答题16、如图,点A 、C 、B 依次在直线l 上,AC =CB =a ,点D 也在直线l 上,且BD =13AD ,若M 为BD 的中点,求线段CM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32a 或34a分析:分A 、B 在点D 同侧,A 、B 在点D 两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解:当A 、B 在点D 同侧时,∵AC=CB=a ,BD=13AD ,∴AD=3BD=3a ,∵M 是BD 中点,∴BM=DM=12a , ∴CM=BC+BM=32a ;当A 、B 在点D 两侧时,∵AC=CB=a ,BD=13AD ,∴AB=2a ,AD=32a ,BD=12a , ∵M 为BD 中点,∴DM=BM=12BD=14a , ∴CM=AB-AC-BM=34a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中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17、如图,小华用若干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拼成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拼完后,小华看来看去总觉得所拼图形似乎存在问题.(1)请你帮小华分析一下拼图是否存在问题,若有多余块,则把图中多余部分涂黑;若还缺少,则直接在原图中补全;(2)若图中的正方形边长为2cm,长方形的长为3cm,宽为2cm,求出修正后所折叠而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答案:(1)拼图存在问题,多了,图见解析(2)12cm3分析:(1)根据长方体展开图判断.(2)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即可.(1)解:拼图存在问题,多了,如图:(2)解:由题意得,围成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2cm,2cm,3cm,∴体积为:2×2×3=12(cm3).小提示: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掌握几何体特征,利用平面图形的长和宽或边长得到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求解本题的关键.1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放到一起可以擦除怎样的数学火花呢?福山区某学校两个数学兴趣小组对一副三角板进行了以下两种方式的摆放组合.已知一副三角板重合的顶点记为点O,作射线OE平分∠AOC,射线OF平分∠BOD,来研究一下45°三角板不动,30°三角板绕重合的顶点O旋转时,∠EOF的度数如何变化.【A组研究】在同一平面内,将这副三角板的的两个锐角顶点重合(图中点O),此时∠AOB=45°,∠COD=30°将三角板OCD 绕点O转动.(1)如图①,当射线OB与OC重合时,则∠EOF的度数为___________;(2)如图②,将∠COD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设∠BOC=α,∠EOF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根据图②求出∠EOF的度数;如果变化,请简单说明理由.【B组研究】在同一平面内,将这副直角三角板中的一个直角顶点和一个锐角顶点重合(图中点O),此时∠AOB=90°,∠COD=30°,将三角板OCD绕点O转动.(3)如图③,当三角板OCD摆放在三角板AOB内部时,则∠EOF的度数为___________;(4)如图④,当三角板OCD转动到三角板AOB外部,设∠BOC=β,∠EOF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根据图④求出∠EOF的度数;如果变化,请简单说明理由.答案:(1)37.5°;(2)不变,37.5°;(3)60°;(4)不变,60°分析:(1)根据∠EOF=∠EOB+∠COF=12∠AOB+12∠COD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条件得∠COE=12∠AOC=(45°−a),∠BOF=∠BOD=12(30°−a),又因为∠EOF=∠COE+∠BOF+∠BOC,得出答案;(3)根据∠EOF=∠COE+∠DOF+∠COD=12∠AOB+12∠COD,得出答案;(4)根据∠EOF=∠COE+∠BOF−∠BOC=12(90°+β)+12(30°+β)−β,得出答案;解: (1) ∵∠AOB=45°,∠COD=30°,OE平分∠AOC,OF平分∠BOD,∴∠EOF=∠EOB+∠COF=12∠AOB+12∠COD=22.5°+15°=37.5°,所以答案是:37.5°;(2)不变;∵∠BOC=a,∠AOB=45°,∠COD=30°,∴∠AOC=45°−a,∠BOD=30°−a,∵OE平分∠AOC,OF平分∠BOD,∴∠COE=12∠AOC=(45°−a),∠BOF=∠BOD=12(30°−a),∴∠COE=12∠AOC,∠DOF=12∠BOD,∠EOF=∠COE+∠BOF+∠BOC,=1 2∠AOC+12∠BOD+a,=1 2(45°−a)+12(30°−a)+a,=37.5°;(3) ∠EOF=∠COE+∠DOF+∠COD,=12∠COA+12∠BOD+∠COD,=12(∠COA+∠BOD)+∠COD,=12(∠AOB−∠COD)+∠COD,=12∠AOB+12∠COD,=45°+15°,=60°,所以答案是:60°;(4)不变,由题意得,∠COE=12∠AOC,∠DOF=12∠BOD,∠EOF=∠COE+∠BOF−∠BOC,=1 2∠AOC+12∠BOD−β,=1 2(90°+β)+12(30°+β)−β,=60°.小提示: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解题关键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图形得出结论.。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名师选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某正方体三组相对的两个面的颜色相同,分别为红,黄,蓝三色,其展开图不可能是()A.B.C.D.答案:C分析:利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间隔是对面判断即可.解: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中,间隔是对面可知,选项A、B、D中都符合正方体三组相对的两个面的颜色相同,只有选项C中,蓝与蓝是相邻的面,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中间隔是对面的规律,理解掌握该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我们知道过平面上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过平面上3点最多可以画3条直线,过平面上4点最多可以画6条直线,过平面上5点最多可以画10条直线.如果平面上有6个点,且任意3个点均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A.15B.21C.30D.35答案:A分析:根据图示的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即可.根据图形得:第①组最多可以画3条直线;第②组最多可以画6条直线;第③组最多可以画10条直线.条直线.如果平面上有n(n≥3)个点,且每3个点均不在1条直线上,那么最多可以画1+2+3+…+n-1=n(n−1)2当n=6时,6×5=15=15.2即:最多可以画15条直线.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的观察图形并找到其中的规律.3、往返于甲、乙两地的火车,中途停靠三站,每两站间距离各不相等,需要准备()种不同的车票A.4B.8C.10D.20答案:D分析:把甲乙两地看作是一条线段,线段上有3个点,先求出线段条数,再乘以2即是车票的种类.解:把甲乙两地看作是一条线段,线段上有3个点,如图,∴线段一共有1+2+3+4=10(条),而10×2=20,∴需要准备20种不同的车票,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是需要掌握正确数线段的方法.4、如图,有一种电子游戏,电子屏幕上有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有A,B,C,D四点,且AB=BC=CD,点P沿直线l从左向右移动,当出现点P与A,B,C,D四点中的至少两个点距离相等时,就会发出警报,则直线l 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分析:点P与A,B,C,D四点中的至少两个点距离相等时,也就是点P恰好是其中一条线段中点,而图中共有六条线段,由此可以得到出现报警的最多次数.解:根据题意可知:当点P经过任意一条线段中点时会发出报警,∵图中共有线段AB、AC、AD、BC、BD、CD,∵AD和BC的中点是同一个,∴直线l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5个.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总体思想去思考线段的总条数是解决问题最巧妙的办法,可以减去不必要的讨论与分类.5、夜里将点燃的蚊香迅速绕一圈,可划出一个曲线,这是因为()A.面对成体B.线动成面C.点动成线D.面面相交成线答案:C分析:根据点动成线的知识点进行解答即可.解:夜里将点燃的蚊香迅速绕一圈,可划出一个曲线,是因为点动成线,故选:C.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线、面、体,从运动的观点来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6、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截面的形状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圆锥体的立体图形判断即可.用平行底面的平面截圆锥体,截面是圆形,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截面图形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图形属于平面图形的是()A.正方体B.圆柱体C.圆D.圆锥体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形,据此即可求解.解:圆是平面图形,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正确的区分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1)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有一个端点;(2)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3)角的大小与我们画出的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4)线段上有无数个点;(5)两个锐角的和必定是直角或钝角;(6)若∠AOC与∠AOB有公共顶点,且∠AOC的一边落在∠AOB的内部,则∠AOB>∠AOC.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根据线段、直线、角的定义等知识逐一进行判断.解:(1)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故(1)错误;(2)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故(2)错误;(3)角的大小与我们画出的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故(3)正确;(4)线段上有无数个点,故(4)正确;(5)两个锐角的和可能是锐角,故(5)错误;(6)若∠AOC与∠AOB有公共顶点,且∠AOC的一边落在∠AOB的内部,则∠AOB>∠AOC,故(6)正确,即正确的序号为(3)(4)(6),共3个,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线段、直线、角的定义等知识,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9、体育课上,蒋老师给同学们分发了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这些球类中的“球”不属于球体的是()A.篮球B.足球C.乒乓球D.羽毛球答案:D分析:根据球体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答案.半圆面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所成的空间物体就是球,球体的三视图都是圆,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中,只有羽毛球不是球体,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空间立体图形的识别,结合实际生活中球体的特征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在下面的几何体中:①长方体;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⑤圆锥;⑥正方体,可以看成有两个底面的几何体是()A.①②④⑥B.②③④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⑥答案:A分析:根据每一个几何体的特征判断即可.解:在下面的几何体中:①长方体;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⑤圆锥;⑥正方体,可以看成有两个底面的几何体是:长方体,圆柱,五棱柱,正方体,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每一个几何体的特征.填空题1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相邻的两边长分别为4,2π的长方形,则圆柱体的体积为_____.答案:4π或8##8或4π分析:分两种情况:①以2π为底面周长,4为高;②以4为圆柱体的底面周长,2π为高;分别求解即可.解:①以2π为底面周长,4为高,此时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π2π=1,∴圆柱体的体积为π×12×4=4π,②以4为圆柱体的底面周长,2π为高,此时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42π=2π,∴圆柱体的体积为π×(2π)2×2π=8,所以答案是:4π或8.小提示:本题考查圆柱体的展开与折叠,理解圆柱体表面展开图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若船A在灯塔B的正南方向上,那么灯塔B在船A的________方向上.答案:正北分析:船A在灯塔B的正南方向上这是以灯塔为基准的方位图,而要求灯塔B在船A的方位则是以船为基准,从而可得答案.解:船A在灯塔B的正南方向上,那么灯塔B在船A的正北方向上.所以答案是:正北.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知识,掌握以什么为基准是解本题的关键.13、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若CE、CD分别平分∠ACD与∠ECB,则计算∠ECD=___________度.答案:45分析:由题意可知∠ACD=9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由题意可知∠ACD=90°,又∵CE平分∠ACD∴∠ECD=1∠ACD=45°2故答案为45小提示: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点A和点B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1,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答案:√2−1分析: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在数轴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减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或加绝对值符号即可.解: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点A和点B间的距离是|√2−1|=√2−1,故答案是:√2−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距离是非负数.15、已知∠A的补角是60°,则∠A=_________°.答案:120分析: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由此定义即可求解.解:∵∠A的补角是60°,∴∠A=180°-60°=120°,所以答案是:120.小提示:本题考查补角的定义,熟练掌握两个角互为补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看钟表,它的时针;和分针如同兄弟俩在赛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1)如图1,上午8:00这一时刻,时钟上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等于________;(2)请在图2中画出8:20这一时刻时针和分针的大致位置,思考并回答:从上午8:00到8:20,时钟的分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时钟的时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3)“元旦”这一天,小明上午八点整出门买东西,回到家中时发现还没到九点,但是时针与分针重合了,那么小明从离开家到回到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答案:(1)120°;(2)120°,10°;(3)44分析:(1)根据8:00这一时刻时针在8上,分针在12上,之间共有4个大格,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分针共转过4个大格子,每一个大格子是3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时针在8到9之间转过20分钟,转完整个大格子需要60分钟,然后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设8点x分钟时,时针与分针重合了,然后根据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速度的12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1)30°×4=120°;(2)分针转过4×30°=120°,×30°=10°;时针转过:2060故答案为(1)120°;(2)120°,10°;(3)设8点x分钟时,时针与分针重合了×30°=8×30°,则(12-1)×x60解得x=480≈44,11∴小明从离开家到回到家的时间为44分钟.小提示:本题考查了钟面角问题,求出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通常需要考虑夹角中的大格子和小格子两个部分,也可以利用分针的转速是时针的转速的12倍考虑求解.17、点C 在线段AB 上,若BC =2AC 或AC =2BC ,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雅点”,线段AC 、BC 称作互为“雅点”伴侣线段.(1)如图①,若点C 为线段AB 的“雅点”,AC =6(AC <BC ),则AB =______;(2)如图②,数轴上有一点E 表示的数为1,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达点F ;若点G 在射线EF 上,且线段GF 与以E 、F 、G 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雅点”伴侣线段,请写出点G 所表示的数.(写出必要的推理步骤) 答案:(1)18(2)133或83或8.5或16.分析:(1)由BC =2AC 即可得答案;(2)点G 在射线EF 上,且线段GF 与以E 、F 、G 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雅点”伴侣线段,分种情况讨论即可.(1)∵点C 为线段AB 的“雅点”,AC =6(AC <BC ),∴BC =2AC ,∵AC =6,∴BC =12,∴AB =AC +BC =18,所以答案是:18;(2)点G 在射线EF 上,且线段GF 与以E 、F 、G 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雅点”伴侣线段,分以下四种情况: ①G 在线段EF 上,EG =2FG ,如图1:∵EG =2FG ,EG +FG =5,∴EG =103, ∵E 表示的数为1,∴G 点表示的数为1+103=133,②G 在线段EF 上,且FG =2EG ,如图2:∵FG =2EG ,EG +FG =5,∴EG =53,∵E 表示的数为1,∴G 表示的数为1+53=83,③G 在线段EF 外,且EF =2FG ,如图3:∵EF =2FG ,EF =5,∴FG =2.5,∴G 表示的数是1+5+2.5=8.5,④G 在EF 外,且FG =2EF ,如图4:∵FG =2EF ,EF =5,∴FG =10,∴G 表示的数为1+5+10=16,总上所述,G 表示的数为:133或83或8.5或16. 小提示:本题考查数轴相关知识,解答需要分类,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雅点”、“雅点”伴侣线段的定义.18、触类旁通:(1)如图,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6cm ,BC=4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2)若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且AC=a ,BC=b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线段MN 的长度;(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3)在(2)中,把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改为:点C 是直线AB 上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则线段MN 的长度会变化吗?若有变化,求出结果.答案:(1)5cm ;(2)a+b 2;(3)会变化,a+b 2或a−b 2或b−a 2分析:(1)根据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先求出CM 、CN 的长度,则MN =CM +CN ;(2)根据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 =12AC ,CN =12BC ,所以MN =12(AC +BC )=a+b 2;(3)长度会发生变化,分点C 在线段AB 上、点B 在A 、C 之间和点A 在B 、C 之间三种情况讨论. 解:(1)∵AC =6cm ,点M 是AC 的中点∴CM =12AC =3cm ∵BC =4cm ,点N 是BC 的中点∴CN =12BC =2cm∴MN =CM +CN =5cm∴线段MN 的长度为5cm .(2)同(1)可知: MN =a+b 2;(3)线段MN 的长度会变化.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由(2)知MN =a+b 2,当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时,如图:则AC =a >BC =b∵AC =a 点M 是AC 的中点∴CM =12AC =12a ,∵BC =b 点N 是BC 的中点∴CN =12BC =12b , ∴MN =CM -CN =a−b 2,当点C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时,如图:则AC =a <BC =b同理可求:CM =12AC =12a , CN =12BC =12b ,∴MN =CN -CM =b−a 2,∴综上所述,线段MN 的长度变化,MN =a+b 2,a−b 2,b−a 2.小提示:本题主要是线段中点的运用,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难点,难度较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总结及精选题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及精选题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体(按名称分) 圆锥椎体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名称 不同点联系 共同点延伸性 端点数 线段 不能延伸 2 线段向一方延长就成射线,向两方延长就成直线都是直的线射线 只能向一方延伸 1 直线可向两方无限延伸无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或者直线AB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如射线l ,射线AB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l ,线段AB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结构框图二、具体知识点梳理(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视图-----从左面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表示法直线a直线AB(BA)射线AB线段a线段AB(BA)作法叙述作直线AB作直线a 作射线AB作线段a作线段AB、连接AB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AB ,AB=2AM=2BM.12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1 ; ; ; .α∠β∠ABC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可以作出任意给定的角.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图形: 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同(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等)角的补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总结例题
(每日一练)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己知∠A=40°,则∠A的余角是50°②若∠1+∠2=90°,则∠1和∠2互为余角.③若∠1+∠2+∠3=180°,则∠1、∠2和∠3互为补角.④一个角的补角必为钝角.A.①,②B.①,②,③C.③,④,②D.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余角及补角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①已知∠A=40°,则∠A的余角=50°,正确,②若∠1+∠2=90°,则∠1和∠2互为余角,正确,③∠1、∠2和∠3三个角不能互为补角,故错误,④若一个角为120°,则这个角的补角为60°,不是钝角,故错误,∴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余角及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说法:(1)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4)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1)(2)(3)B.(1)(4)C.(2)(3)D.(1)(2)(4)答案:B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求解,线段的中点的定义,直线的性质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1)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故此说法正确;(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故此说法错误;(3)若线段AC=BC,则点C不一定是线段AB的中点,故此说法错误;(4)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此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有(1)(4).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线段的中点的定义,直线的性质等,是基础题,熟记各性质与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BC=12AB,D为AC的中点,DC=3cm,则AB的长是()A.72cm B.4cm C.92cm D.5cm答案:B解析:先根据已知等式得出AB与AC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线段的中点定义可得出AC的长,从而可得出答案.∵BC=12AB∴AC=AB+BC=AB+12AB=32AB,即AB=23AC∵D为AC的中点,DC=3cm ∴AC=2CD=6cm∴AB=23AC=23×6=4(cm)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倍分、线段的中点定义,掌握线段的中点定义是解题关键.填空题4、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N、P分别是线段AC,BC,AB的中点.AC =3cm,CP=1cm,线段PN=__cm.答案:32解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求得线段CN的长度,即可求解.解:∵AP=AC+CP,CP=1cm,∴AP=3+1=4cm,∵P为AB的中点,∴AB=2AP=8cm,∵CB=AB﹣AC,AC=3cm,∴CB=5cm,∵N为CB的中点,∴CN=12BC=52cm,∴PN=CN−CP=32cm所以答案是:32.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5、单位换算:56°10′48″=_____°.答案:56.18解析:先将48″换算成“分”,再将“分”换算成“度”即可.解:48×(160)′=0.8′,则10.8×(160)°=0.18°,故56°10′48″=56.18°,所以答案是:56.18.小提示:本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掌握换算方法是正确计算的前提.解答题6、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1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项点放在O处,一直角边OM在射线O上,另一直角边ON在直线AB 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此时直线ON是否平分∠AOC?计算出图中相关角的度数说明你的观点;(2)将图1中的三角板以每秒5°的速度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过程中,第n秒时,直线ON恰好平分∠AOC,则n的值为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3)将图1中三角板绕点O旋转至图3,使ON在∠AOC的内部时,求∠AOM与∠NO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35°,见解析(2)11或47(3)∠AOM−∠NOC=20°,见解析解析:(1)如图,作射线NT,先求解∠BON,∠AOT,再求解∠COT,从而可得答案;(2)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当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时,此时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55°,②如图3,当NO平分∠AOC时,∠NOA=35°,此时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55°=235°,再求解时间t即可;(3)由∠AOM=90°−∠AON,∠NOC=70°−∠AON,消去∠AON即可得到答案.(1)解:如图,过点O作射线NT,∵OM平分∠BOC,∴∠MOC=∠MOB,又∵∠BOC=110°,∴∠MOB=55°,∵∠MON=90°,∴∠BON=∠MON−∠MOB=35°,∴∠AOT=35°,∠COT=180°−110°−35°=35°,∴∠AOT=∠COT,∴OT平分∠AOC,即直线ON平分∠AOC.(2)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BOC=110°,∴∠AOC=70°,当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时,∠AOD=∠COD=35°,∴∠BON=35°,∠BOM=5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55°,由题意得,5t=55°解得t=11(s);②如图3,当NO平分∠AOC时,∠NOA=35°,∴∠AOM=5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55°=235°,由题意得,5t=235°,解得t=47(s),综上所述,t=11s或47s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所以答案是:11或47;(3)解:∠AOM−∠NOC=20°.理由:∵∠MON=90°,∠AOC=70°,∴∠AOM=90°−∠AON,∠NOC=70°−∠AON,∴∠AOM−∠NOC=(90°−∠AON)−(70°−∠AON)=20°,∴∠AOM与∠NOC的数量关系为:∠AOM−∠NOC=20°.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几何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角的动态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几何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大全(精选.)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知识框图第一节几何图形:会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第二节线段、射线和直线: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直线的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第三节线段的长短比较:度量法和叠合法;线段的基本事实(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两点间距离的概念第四节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以及三等分点等;线段的加减计算第五节角与角的度量: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度、分、秒的相互换算及计算第六节角的大小比较:度量法和叠合法;角的分类第七节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概念;角的加减计算第八节余角和补角: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根据图形和文字,利用该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第九节直线的相交:相交线的概念;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会用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画法(一靠、二过、三画、四标)及表示法;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考点一、与概念、性质、基本事实直接相关的题目考点二、关于角度的计算,注意一元一次方程在这种题目中的妙用。
若语言模糊,一定要分类讨论,多画图。
考点三、关于线段的计算,注意一元一次方程在这种题目中的妙用。
若语言模糊,一定要分类讨论。
考点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线段问题考点五、关于规律性的角度、线段问题考点六、作图题将考点与相应习题联系起来考点一、与概念、性质、基本事实直接相关的题目 1、与课本、足球分别类似的图形是( )A.长方形、圆B.长方体、圆C.长方体、球D.长方形、球 2、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线AB 与直线AC 是同一条直线B.线段AB 与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C.射线AB 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D.射线AB 与射线AC 是同一条射线3、把一条弯曲的河道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航程,其中的道理可以解释为( )A.线段有两个端点B.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可以比较大小4、下列说法:①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② 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③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 AB=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⑤ 射线比直线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5、如图所示,∠BAC=90°,AD ⊥BC ,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有(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6、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A.南偏西50°方向B. 南偏西40°方向C.北偏东50°方向D. 北偏东40°方向 7、在同一平面内有4个点,过每两点画一条直线,则直线的条数有( )注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A.1条 B.4条 C.6条 D.1或4或6条8、如果α和β是对顶角且互补,那么它们所在的直线(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即不垂直也不平行D.1或4或6条 9、如图,∠AOB=∠COD=90°,则∠AOC=∠BOD ,这是根据( )A.同角的余角都相等B.等角的余角都相等C.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相等D. 直角都相等10、下列选项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D CBA2121212111、下列各角中,属于锐角的是( ) A.13周角 B.18平角 C.65直角 D.12平角 12、如图所示,∠BAC=90°,AD ⊥BC ,则图中表示点B 到AC 的距离的线段是( )A. ABB. ADC. BDD.AC★★★用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得到的截面不可能是………………………………………( ) A.三角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D.圆形 ★★★如果点C 在线段AB 上,下列表达式:①AC=12AB ;②AB=2BC ;③AC=BC ;④AC+BC=AB 中,能表示点C 是线段AB 中点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EDC B O A★★★下列四个图中的线段(或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 )1()CDBA2()CD BA3()C D BA4()CDBAA.(1)B.(2)C.(3)D.(4) ★★★已知线段则线段的长度是( ) A.5B.1C.5或1D.以上都不对考点二、关于角度的计算,注意一元一次方程在这种题目中的妙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每日一练)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红”字的面的对面上的字是()A.传B.国C.承D.基答案:D解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必须相隔一个正方形,据此作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则:“传”与“因”是相对面,“承”与“色”是相对面,“红”与“基”是相对面.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2、下列说法:(1)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4)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1)(2)(3)B.(1)(4)C.(2)(3)D.(1)(2)(4)答案:B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求解,线段的中点的定义,直线的性质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1)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故此说法正确;(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故此说法错误;(3)若线段AC=BC,则点C不一定是线段AB的中点,故此说法错误;(4)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此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有(1)(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线段的中点的定义,直线的性质等,是基础题,熟记各性质与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AOB=30°,如果用10倍的放大镜看,这个角的度数将()A.缩小10倍B.不变C.扩大10倍D.扩大100倍答案:B解析:根据角是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它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无关,只与两条射线形成的夹角有关系,直接判断即可.解: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放大镜没有改变顶点的位置和两条射线的方向,所以用10倍放大镜观察这个角还是30度.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的概念.解题关键是掌握角的概念: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明确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填空题4、如图,①~④是几何体的展开图,其中能围成三棱柱的有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②解析:依据展开图的特征,即可得到围成的几何体的类型.解:图①能围成圆锥;图②能围成三棱柱;图③能围成正方体;图④能围成四棱锥;所以答案是:②.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展开图折成几何体,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去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展开图,要注意多从实物出发,然后再从给定的图形中辨认它们能否折叠成给定的立体图形.5、如图所示的某种玩具是由两个正方体用胶水黏合而成的,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dm和2dm, 为了美观,现要在其表面喷涂油漆,如果喷涂1dm2需用油漆5g,那么喷涂这个玩具共需油漆_________g.答案:140解析:根据题意先求出玩具的表面积,然后再求需要的油漆质量.解:玩具的表面积为:6×(2×2)+4×(1×1)=28平方分米,所以喷涂这个玩具共需油漆28×5=140克.所以答案是:140.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的视图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把从不同的方向上看到的图形面积抽象出来(即利用视图的原理),从而求得总面积.解答题6、如图,已知线段AB=m(m为常数),点C为直线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点P、Q分别在线段BC、AC上,且满足CQ=2AQ,CP=2BP.(1)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求PQ的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点C在点A左侧,同时点Р在线段AB上(不与端点重合),求2AP+CQ−2PQ的值.答案:(1)23m;(2)2AP+CQ−2PQ=0.解析:(1)根据已知AB=m(m为常数),CQ=2AQ,CP=2BP,以及线段的中点的定义解答;(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得2AP+CQ−2PQ=0,即可得出2AP+CQ−2PQ 与1的大小关系.解:(1)∵CQ=2AQ,CP=2BP,∴CQ=23AC,CP=23BC,∵点C恰好在线段AB中点,∴AC=BC=12AB,∵AB=m(m为常数),∴PQ=CQ+CP=23AC+23BC=23×12AB+23×12AB=23AB=23m;(2)如图示:∵CQ=2AQ,∴2AP+CQ−2PQ=2AP+CQ−2(AP+AQ)=2AP+CQ−2AP−2AQ=CQ−2AQ=2AQ−2AQ=0,∴2AP+CQ−2PQ=0.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名师选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我”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大B.美C.遂D.宁答案:B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我”与“美”是相对面.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2、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方式折叠,AE、AF为折痕,点B、D折叠后的对应点分别为B′、D′,若∠B′AD′=8°,则∠EAF的度数为()A.40.5°B.41°C.41.5°D.42°答案:B分析:由长方形和折叠的性质结合题意可求出∠EAB′+∠FAD′=49°.再根据∠EAF=∠EAB′+∠FAD′−∠B′AD′,即可求出答案.由长方形的性质可知:∠BAE+∠EAD′+∠B′AD′+∠B′AF+∠DAF=90°.∴∠BAE+∠EAD′+∠B′AD′+∠B′AF+∠B′AD′+∠DAF=90°+∠B′AD′,即∠BAE+∠EAB′+∠FAD′+∠DAF=98°.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AE=∠EAB′,∠FAD′=∠DAF,∴∠EAB′+∠FAD′=49°.∵∠EAF=∠EAB′+∠FAD′−∠B′AD′,∴∠EAF=49°−8°=41°.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长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到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下列图形属于平面图形的是()A.正方体B.圆柱体C.圆D.圆锥体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形,据此即可求解.解:圆是平面图形,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正确的区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该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解:该立体图形的左视图为D选项.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5、体育课上,蒋老师给同学们分发了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这些球类中的“球”不属于球体的是()A.篮球B.足球C.乒乓球D.羽毛球答案:D分析:根据球体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答案.半圆面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所成的空间物体就是球,球体的三视图都是圆,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中,只有羽毛球不是球体,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空间立体图形的识别,结合实际生活中球体的特征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一个骰子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为7,它的展开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代表B.B代表C.C代表D.B代表答案:A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对面,逐项判断即可.解:由正方体展开图可知,A的对面点数是1;B的对面点数是2;C的对面点数是4;∵骰子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为7,∴A代表,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方体展开图,解题关键是明确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间隔一个正方形,判断哪两个面相对.7、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D是AC的中点,M是AB的中点,那么MD=()cm.A.4B.3C.2D.1答案:C分析:由AB=10cm,BC=4cm.于是得到AC=AB+BC=14cm,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由D是AC的中点,得到AD,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到MD=AD−AM,于是得到结论.解:∵AB=10cm,BC=4cm,∴AC=AB+BC=14cm,∵D是AC的中点,AC=7cm;∴AD=12∵M是AB的中点,AB=5cm,∴AM=12∴DM=AD−AM=2cm.故选:C.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利用线段差及中点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为()A. B.C. D.答案:A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性质判断即可;A中展开图正确;B中对号面和等号面是对面,与题意不符;C中对号的方向不正确,故不正确;D中三个符号的方位不相符,故不正确;故答案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考查,准确判断符号方向是解题的关键.9、粉刷墙壁时,粉刷工人用滚筒在墙上刷过几次后,墙壁马上换上了“新装”,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答案:B分析:点动线,线动成面,将滚筒看做线,在运动过程中形成面.解:滚筒看成是线,滚动的过程成形成面,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点、线、面的关系;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点M在线段AN的延长线上,且线段MN=20,第一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和AN的中点M1,N1;第二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 1和AN 1的中点M 2,N 2;第三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 2和AN 2的中点M 3,N 3;……连续这样操作10次,则每次的两个中点所形成的所有线段之和M 1N 1+M 2N 2+⋯+M 10N 10=( )A .20−1029B .20+1029C .20−10210D .20+10210答案:A分析:根据MN =20,M 1、N 1分别为AM 、AN 的中点,求出M 1N 1的长度,再由M 1N 1的长度求出M 2N 2的长度,找到M n N n 的规律即可求出M 1N 1+M 2N 2+⋯+M 10N 10的值.解:∵MN =20,M 1、N 1分别为AM 、AN 的中点,∴M 1N 1=AM 1−AN 1=12AM −12AN =12(AM −AN )=12×20=10,∵M 2、N 2分别为AM 1、AN 1的中点,∴M 2N 2=AM 2−AN 2=12AM 1−12AN 1=12(AM 1−AN 1)=12×10=5,根据规律得到M n N n =202n ,∴M 1N 1+M 2N 2+⋯+M 10N 10=202+2022+⋯+20210=20(12+122+⋯+1210)=20−1029,故选A. 小提示:本题是对线段规律性问题的考查,准确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相对较难. 填空题11、如图,将一个三角板60°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若∠1=25°40′,则∠2=______.答案:55°40′分析:根据题目的已知可求出∠EAC 的度数,再利用90°减去∠EAC 的度数即可解答.解:∵∠BAC=60°,∠1=25°40',∴∠EAC=∠BAC-∠1=60°-25°40′=59°60′-25°40′=34°20′,∵∠EAD=90°,∴∠2=∠EAD-∠EAC=90°-34°20′=89°60′-34°20′=55°40′,所以答案是:55°4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理解∠1、∠EAC、∠2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将两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所示的位置,若∠AOD=108°,则∠COB=_________.答案:72°.分析:由∠AOB=∠COD=90°,∠AOC=∠BOD,进而∠AOC=∠BOD=108°-90°=18°,由此能求出∠BOC.解:∵∠AOB=∠COD=90°,∴∠AOC=∠BOD,又∠AOD=108°,∴∠AOC=∠BOD=108°-90°=18°,∴∠BOC=90°-18°=72°.所以答案是:72°.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两锐角的互余,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已知∠AOB=90°,射线OC在∠AOB内部,OD平分∠AOC,OE平分∠BOC,则∠DOE=_____°.答案:4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OC=12∠AOC,∠COE=12∠BOC,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解:∵OD平分∠AOC,∴∠DOC=12∠AOC,∵OE平分∠BOC,∴∠COE=12∠BOC,∴∠DOE=∠DOC+∠COE=12(∠AOC+∠BOC)=12∠AOB=45°.所以答案是:4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有关角的计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14、已知∠A=20°18',则∠A的余角等于__.答案:69°42′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和为90°解答即可.解:∵∠A=20°18',∴∠A的余角为90°﹣20°18′=69°42′.所以答案是:69°42′.小提示:本题考查余角定义,熟知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和为90°是解答的关键.15、如图所示,∠AOC与∠BOD都是直角,且∠AOB:∠AOD=2:11,则∠AOB=_______.答案:20°分析:由∠AOB+∠BOC=∠BOC+∠COD知∠AOB=∠COD,设∠AOB=2α,则∠AOD=11α,故∠AOB+∠BOC=5α=90°,解得α即可.解:∵∠AOB+∠BOC=∠BOC+∠COD,∴∠AOB=∠COD,设∠AOB=2α,∵∠AOB:∠AOD=2:11,∴∠AOB+∠BOC=9α=90°,解得α=10°,∴∠AOB=20°.故答案为20°.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余角和补角,正确表示出各角度数是解题关键.解答题16、如图,点B在线段AC上.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尺规作图:在图中的线段AC的延长线上找一点D,使得CD=AB;(2)在(1)的基础上,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比较线段大小:AC______BD(填“>”“<”或“=”);(3)在(1)的基础上,若BC=2AB,BD=6,求线段AD的长度.答案:(1)作图见解析(2)6;=(3)AD=8分析:(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线段的定义,判断即可;(3)利用线段和差定义解决问题即可.(1)解:如图,线段CD即为所求;(2)解:图中共有6条线段,∵AB=CD,∴AB+BC=CD+BC,即AC=BD,所以答案是:6,=;(3)解:由(1)知AB=CD.因为BC=2AB,所以BC=2CD,所以BD=BC+CD=3CD=6,所以CD=2=AB,所以AD=2+6=8.小提示: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17、如图,C是线段AB外一点,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画图.(1)画射线CB;(2)画直线AC;(3)①延长线段AB到点E,使AE=3AB;②在①的条件下,如果AB=5cm,那么BE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10cm.分析:(1)根据射线的概念作图可得;(2)根据直线的概念作图可得;(3)①在射线AB上用圆规截取AE=3AB即可;②先求出AE的长,再根据BE=AE-AB求解即可.解:(1)如图所示,射线CB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直线AC即为所求;(3)①如图所示,线段AE即为所求;②∵AB=5cm,AE=3AB,∴AE=15cm.则BE=AE﹣AB=10cm.所以答案是:10cm.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知识及把几何语言转化为几何图形的能力,比较简单,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作图,特别是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不需要延长,射线向一方无限延伸,不需延长,但可以反向延长;而线段不延伸,既可以延长,也可以反向延长.18、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了简单多面体中顶点数(V)、面数(F)、棱数(E)之间存在的一个有趣的关系式,被称为欧拉公式.请你观察下列几种简单多面体模型,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多面体模型,完成表格中的空格:)之间存在的关系式是.(2)一个多面体的面数比顶点数大8,且有30条棱,则这个多面体的面数是.(3)某个玻璃鉓品的外形是简单多面体,它的外表面是由三角形和八边形两种多边形拼接而成,且有24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设该多面体外表三角形的个数为x个,八边形的个数为y个,求x+y的值.答案:(1)填表见解析,V+F-E=2;(2)20;(3)14分析:(1)观察可得顶点数+面数-棱数=2;(2)代入(1)中的式子即可得到面数;(3)得到多面体的棱数,求得面数即为x+y的值.解:(1)四面体的棱数为6;正八面体的顶点数为6;关系式为:V+F-E=2;(3)∵有24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共有24×3÷2=36条棱,那么24+F-36=2,解得F=14,∴x+y=14.小提示:本题考查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棱数之间的关系及灵活运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期末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一新版浙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期末复习七图形的初步知识(一)要求了解线段中点概念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数出图形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线段的长短比较和简单的计算理解运用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直线的基本事实,线段的基本事实及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利用线段中点及线段和差关系求线段的长度运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必备知识:1.点、线、面、体称为____________.2.经过两点____________一条直线.3.线段有____________端点,它可以用表示它的____________端点的____________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____________字母表示.射线有____________端点,它可以用表示它的端点和射线上另外一个点的两个____________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要写在____________.直线____________端点,它可以用它上面任意两个点的____________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____________字母表示.4.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____________最短.连结两点的____________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二、防范点:1.表示线段、直线时,注意区分大小写字母,小写字母一个就够,大写字母表示的话要两个字母,不要大小写字母一起用.射线的表示注意端点字母必在前.2.两点间距离概念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线段”,一个是”长度”,两者缺一不可.几何图形例1(1)如图,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MN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2)你能说出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平面图形:________;立体图形:________.(填序号)【反思】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往往看图形中有没有虚线.直线、射线和线段例2(1)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B.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C.射线OA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D.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2)如图,图中有________条直线,它们是_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__条射线,它们中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已知A,B,C,D四点,按要求画图:①画线段AB,射线AD,直线AC;②连结点B,D与直线AC交于点E;③连结点B,C,并延长线段BC与射线AD交于点F.【反思】数线段和射线主要看端点,线段看两个端点,射线看一个点,但数射线还应注意方向的不同.直线和线段基本事实的应用例3(1)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侧各有一个工厂,分别用A、B表示,现要在铁路边建立一个货物中转站,使中转站到两个工厂的距离之和最短,则这个中转站应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来,并说明理由.【反思】”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直线、线段的性质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很多现象,要正确区分两者的不同.线段和差的计算例4(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D=3cm,AB=10cm,那么BC的长度是________cm.(2)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2,4,8,则AC-BO(O为数轴的原点)=____________.(3)已知线段AB=8c 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________.5(4)已知线段AB=2.4cm,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C=BC,则线段BC的长度是3________.(5)如图,点B、C把线段AD分成2∶4∶3的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9,则线段MC的长度是________.【反思】线段中点的知识常在求线段和差的问题中出现,要充分利用线段中点找寻线段之间的关系.如在求解过程中碰到比的关系往往可以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几何计数)例5(1)同一平面内有4条直线,那么这4条直线最多可以有多少个交点(A.1B.4C.5D.6(2)数一数图中每个图形的线段总数:图1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图2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图3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图4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根据以上求线段的总数的规律:当线段上共有n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时,线段的总数表示为________,利用以上规律,当n=22时,线段的总数是__________条.由以上规律,解答:如果10位同学聚会,互相握手致意,一共需要握多少次手?【反思】解决几何计数问题,往往是从简单或特殊的情况入手,经过观察、猜想,发现规律.在考虑简单或特殊情况数个数的过程中常用”顺序数数法”.1.如图,C ,B 是线段 AD 上的两点,若 AB =CD ,BC =2AC ,则 AC 与 CD 的关系为( )第 1 题图C .CD =4AC 2.如图,一条流水生产线上 L ,L ,L ,L ,L 处各有一名工人在工作,现要在流水生 A .CD =2AC B .CD =3AC D .不能确定1 2 3 4 5产线上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 P ,使五人到供应站 P 的距离总和最小,这个供应站设置的位置 是( )第 2 题图A .L 处 2B .L 处 3C .L 处 4D .生产线上任何地方都一样3.如图,点 C ,D 将线段 AB 平均分成 3 份,点 E 为 CD 中点,已知 BE =9cm ,那么 AD 的长为____________cm .第 3 题图4.将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 1 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 2 那样沿虚线 a 把绳子剪断时, 绳子被剪成 5 段;当用剪刀像图 3 那样沿虚线 b(b 平行于 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 剪为 9 段.若用剪刀在虚线 a ,b 之间把绳子再剪(n -2)次(剪刀的方向与 a 平行),则这样 一共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是____________.第 4 题图5.如图,已知线段 a ,b.(1)画线段 AB =a +b ;(2)利用刻度尺作出线段 AB 的中点.第5题图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6cm,CB=4cm,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满足AC+BC=a,其余条件不变,你能算出线段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第6题图117.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34的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第7题图8.有两根木条,一根木条AB长为90cm,另一根木条CD长为140cm,在它们的中点处各有一个小圆孔M,N(圆孔直径忽略不计,AB,CD抽象成线段,M,N抽象成两个点),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置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MN是多少?(请画出示意图,并解答)第8题图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七 图形的初步知识(一)【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几何图形 2.有一条而且只有 3.两个 两个 大写 小写 1 个 大写 前面 没有 大写 小写 4.线段 线段的长度【例题精析】例1 (1)C (2)②④⑤⑥ ①③⑦例2 (1)C (2)1 直线 BC 10 射线 AD 、BA 、BD 、DB 、DC 、CD 6 线段 AB 、AC 、AD 、 BD 、BC 、DC(3)如图所示:例3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画图略 连结 AB 与 MN 的交点 P 就是建中转站的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4 (1)4 (2)6 (3)11cm 或5cm (4)3.6cm (5)4.5n (n -1) 231 45次 例5 (1)D (2)3 6 10 15 2【校内练习】1.B 【解析】∵AB =CD ,∴AC +BC =BC +BD ,∴AC =BD.∵BC =2AC ,∴BC =2BD.∴CD =3BD =3AC. 2.B 3.124.4n +1 【解析】∴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为 5+4(n -1)=4n +1.5.画图略6.(1)∵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1 1 1 1 ∴MC = AC ,CN = CB ,∵AC =6cm ,CB =4cm ,∴MC = AC =3cm ,CN = CB =2cm ,MN =32 2 2 2+2=5cm .1 (2)能求出线段 MN 长度为 a ,理由如下: 21 1 1 1 ∵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MC = AC ,CN = CB ,∴MN =MC +CN = AC + CB = (AC 12 2 2 2 21 1 +CB),∵AC +BC =a ,∴MN = (AC +CB)= a.2 27.AB =12cm CD =16cm8.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 A 、C(或 B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1 1 MN =CN -AM = CD - AB =70-45=25(cm );2 2(2)当 B ,C(或 A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第 8 题图MN =CN +BM = CD + AB =70+45=115(cm ),故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 MN 是 25cm 1 1 2 2或 115cm .示意图,并解答)第8题图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七 图形的初步知识(一)【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几何图形 2.有一条而且只有 3.两个 两个 大写 小写 1 个 大写 前面 没有 大写 小写 4.线段 线段的长度【例题精析】例1 (1)C (2)②④⑤⑥ ①③⑦例2 (1)C (2)1 直线 BC 10 射线 AD 、BA 、BD 、DB 、DC 、CD 6 线段 AB 、AC 、AD 、 BD 、BC 、DC(3)如图所示:例3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画图略 连结 AB 与 MN 的交点 P 就是建中转站的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4 (1)4 (2)6 (3)11cm 或5cm (4)3.6cm (5)4.5n (n -1) 231 45次 例5 (1)D (2)3 6 10 15 2【校内练习】1.B 【解析】∵AB =CD ,∴AC +BC =BC +BD ,∴AC =BD.∵BC =2AC ,∴BC =2BD.∴CD =3BD =3AC. 2.B 3.124.4n +1 【解析】∴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为 5+4(n -1)=4n +1.5.画图略6.(1)∵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1 1 1 1 ∴MC = AC ,CN = CB ,∵AC =6cm ,CB =4cm ,∴MC = AC =3cm ,CN = CB =2cm ,MN =32 2 2 2+2=5cm .1 (2)能求出线段 MN 长度为 a ,理由如下: 21 1 1 1 ∵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MC = AC ,CN = CB ,∴MN =MC +CN = AC + CB = (AC 12 2 2 2 21 1 +CB),∵AC +BC =a ,∴MN = (AC +CB)= a.2 27.AB =12cm CD =16cm8.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 A 、C(或 B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1 1 MN =CN -AM = CD - AB =70-45=25(cm );2 2(2)当 B ,C(或 A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第 8 题图MN =CN +BM = CD + AB =70+45=115(cm ),故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 MN 是 25cm 1 1 2 2或 115cm .示意图,并解答)第8题图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七 图形的初步知识(一)【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几何图形 2.有一条而且只有 3.两个 两个 大写 小写 1 个 大写 前面 没有 大写 小写 4.线段 线段的长度【例题精析】例1 (1)C (2)②④⑤⑥ ①③⑦例2 (1)C (2)1 直线 BC 10 射线 AD 、BA 、BD 、DB 、DC 、CD 6 线段 AB 、AC 、AD 、 BD 、BC 、DC(3)如图所示:例3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画图略 连结 AB 与 MN 的交点 P 就是建中转站的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4 (1)4 (2)6 (3)11cm 或5cm (4)3.6cm (5)4.5n (n -1) 231 45次 例5 (1)D (2)3 6 10 15 2【校内练习】1.B 【解析】∵AB =CD ,∴AC +BC =BC +BD ,∴AC =BD.∵BC =2AC ,∴BC =2BD.∴CD =3BD =3AC. 2.B 3.124.4n +1 【解析】∴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为 5+4(n -1)=4n +1.5.画图略6.(1)∵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1 1 1 1 ∴MC = AC ,CN = CB ,∵AC =6cm ,CB =4cm ,∴MC = AC =3cm ,CN = CB =2cm ,MN =32 2 2 2+2=5cm .1 (2)能求出线段 MN 长度为 a ,理由如下: 21 1 1 1 ∵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MC = AC ,CN = CB ,∴MN =MC +CN = AC + CB = (AC 12 2 2 2 21 1 +CB),∵AC +BC =a ,∴MN = (AC +CB)= a.2 27.AB =12cm CD =16cm8.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 A 、C(或 B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1 1 MN =CN -AM = CD - AB =70-45=25(cm );2 2(2)当 B ,C(或 A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第 8 题图MN =CN +BM = CD + AB =70+45=115(cm ),故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 MN 是 25cm 1 1 2 2或 115cm .。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解析版)(课堂学案及配套作业)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解析版)【知识点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区别:立体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联系: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可以旋转成立体图形.考点:(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例1(2022秋•即墨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左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为()A.B.C.D.思路引领:根据解答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画出该组合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即可.解: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所得到的图形为:故选:D.解题秘籍: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理解视图的定义,掌握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针对练习1.(2020秋•江门期末)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有“建”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思路引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建”与“会”是相对面.故答案为:会.解题秘籍: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2.(2021•东明县二模)如图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能由它折叠而成的是()A.B.C.D.思路引领:将A、B、C、D分别展开,能和原图相对应的即为正确答案.解:A、展开得到,不能和原图相对应,故本选项错误;B、展开得到,能和原图相对,故本选项正确;C、展开得到,不能和原图相对应,故本选项错误;D、展开得到,不能和原图相对应,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熟悉其侧面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3.(2020秋•秦淮区期末)如图,已知BC是圆柱底面的直径,AB是圆柱的高,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C嵌有一圈路径最短的金属丝,现将圆柱侧面沿AB剪开,所得的圆柱侧面展开图是()A.B.C.D.思路引领: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因圆柱的侧面展开面为长方形,AC展开应该是两线段,且有公共点C.故选:A.解题秘籍: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以及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4.(2021秋•天台县期末)如图1,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请完成下列问题:(1)图2是将立方体表面展开的一部分,请将图形补充完整;(画一种即可)(2)在图2中画出点A到点B的最短爬行路线;(3)在图2中标出点C,并画出A、C两点的最短爬行路线(画一种即可).思路引领:(1)根据题意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即可;(2)根据线段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3)根据线段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连接AB,线段AB的即为点A到点B的最短爬行路线;(3)如图所示,线段AC即为A、C两点的最短爬行路线.解题秘籍: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几何体的展开图,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的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二】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端点个数不同:直线没有端点,射线一个端点,线段两个端点.(2)延伸方向不同,直线向两方延伸,射线向一个方向延伸,线段无延伸.联系:(1)都可以用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直线是用任意两点字母,没有先后顺序;射线是用一个端点字母和任一点字母,端点字母在前;线段只能用两端点字母,没有先后顺序.(2)线段可以度量,直线和射线不可度量.2.两个性质、一个中点:(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例2(2020秋•永嘉县校级期末)如图,直线l上有A、B两点,AB=24cm,点O是线段AB 上的一点,OA=2OB.(1)OA=cm,OB=cm.(2)若点C是线段AO上一点,且满足AC=CO+CB,求CO的长.(3)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s,设运动时间为t(s),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①当t为何值时,2OP﹣OQ=8.②当点P经过点O时,动点M从点O出发,以3cm/s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立即返回,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直到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48cm.思路引领:(1)由OA=2OB,OA+OB=24即可求出OA、OB.(2)设OC=x,则AC=16﹣x,BC=8+x,根据AC=CO+CB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①分两种情形①当点P在点O左边时,2(16﹣2t)﹣(8+t)=8,当点P在点O 右边时,2(2t﹣16)﹣(8+x)=8,解方程即可.②点M运动的时间就是点P从点O开始到追到点Q的时间,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s由题意得:t(2﹣1)=16由此即可解决.解:(1)∵AB=24,OA=2OB,∴20B+OB=24,∴OB=8,0A=16,故答案分别为16,8.(2)设CO=x,则AC=16﹣x,BC=8+x,∵AC=CO+CB,∴16﹣x=x+8+x,∴x=8 3,∴CO=8 3.(3)①当点P在点O左边时,2(16﹣2t)﹣(8+t)=8,t=16 5,当点P在点O右边时,2(2t﹣16)﹣(8+t)=8,t=16,∴t=165或16s时,2OP﹣OQ=8.②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s,由题意:t(2﹣1)=16,t=16,∴点M运动的路程为16×3=48cm.故答案为48cm.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两点之间距离的概念,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针对练习1.(南充模拟)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3cm,则线段AC=.思路引领:由于C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考虑AC的长,注意不要漏解.解: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当C点在B点右侧时,如图所示:AC=AB+BC=8+3=11cm;当C点在B点左侧时,如图所示:AC=AB﹣BC=8﹣3=5cm;所以线段AC等于11cm或5cm,故答案为:11cm或5cm.解题秘籍: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019秋•鄞州区期末)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上一点,下列条件不能确定点D是线段BC的中点的是()A.CD=DB B.BD=13AD C.2AD=3BC D.3AD=4BC思路引领:解:如图,∵CD=DB,∴点D是线段BC的中点,A不合题意;∵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又∵BD=13AD,∴点D是线段BC的中点,B不合题意;∵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2AD=3BC,∴2(BC+CD)=3BC,∴BC=2CD,∴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不合题意;3AD=4BC,不能确定点D是线段BC的中点,D符合题意.故选:D.解题秘籍: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3.(2021秋•德江县期末)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cm,BC=2cm,则MC的长是()A.2cm B.3cm C.4cm D.6cm思路引领:由图形可知AC=AB﹣BC,依此求出AC的长,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MC 的长.解:由图形可知AC=AB﹣BC=8﹣2=6cm,∵M是线段AC的中点,∴MC=12AC=3cm.故MC的长为3cm.故选:B.解题秘籍: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求出与所求线段相关的线段AC的长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4.(2021秋•长乐区期末)如图,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变短,这样做的道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垂线段最短思路引领: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解: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变短,这样做的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B.解题秘籍: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需要记忆内容.5.如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它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和OA+OB+OC+OD最小,并说出你的理由,由本题你得到什么数学结论?举例说明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思路引领: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点O就是所要找的点;取不同于点O的任意一点P,连接P A、PB、PC、PD,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到P A+PB+PC+PD>OA+OB+OC+OD,从而可得点O就是所要找的四边形ABCD内符合要求的点.解:要使OA+OB+OC+OD最小,则点O是线段AC、BD的交点.理由如下:如果存在不同于点O的交点P,连接P A、PB、PC、PD,因为点P有可能在AC上,所以P A+PC也有可能等于AC,即P A+PC≥AC,同理,PB+PD≥BD,但因为点P不同于点O,所以点P不可能同时在AC、BD上,所以“P A+PC=AC“与“PB+PD=BD“不可能同时出现,所以P A+PB+PC+PD>OA+OB+OC+OD,由本题得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实际应用: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出图形更助于问题的解决,把问题转化为求两条线段的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点O是线段AB=28cm的中点,而点P将线段AB分为两部分,AP:PB=23:415,求线段OP的长.思路引领:根据线段的比例的性质,可得AP:PB=10:4,根据按比例分配,可得AP 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O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解:由比例的性质,得AP:PB=10:4.按比例分配,得AP :28×1010+4=20(cm ). 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 AO =12AB =14(cm ). OP =AP ﹣AO =20﹣14=6(cm ).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比例的性质,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7.(2017春•太谷县校级期末)如图,已知C ,D 两点在线段AB 上,AB =10cm ,CD =6cm ,M ,N 分别是线段AC ,BD 的中点,则MN = cm .思路引领:结合图形,得MN =MC +CD +ND ,根据线段的中点,得MC =12AC ,ND =12DB ,然后代入,结合已知的数据进行求解. 解:∵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MN =MC +CD +ND =12AC +CD +12DB =12(AC +DB )+CD =12(AB ﹣CD )+CD =12×(10﹣6)+6=8. 故答案为:8.解题秘籍: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利用线段的中点结合图形,把要求的线段用已知的线段表示.8.(2019秋•北仑区期末)如图,C 为射线AB 上一点,AB =30,AC 比BC 的14多5,P 、Q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个单位/秒和1个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 上沿AB 方向运动,当点P 运动到点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 (s ),M 为BP 的中点,N 为MQ 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 =2AC ;②AB =4NQ ;③当BP =12BQ 时,t =12;④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 (填写序号)思路引领: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AB =30,AC 比BC 的14多5,∴BC =20,AC =10, ∴BC =2AC ;故①正确;∵P ,Q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个单位/秒和1个单位/秒的速度, ∴BP =30﹣2t ,BQ =t ,∵M 为BP 的中点,N 为MQ 的中点,∴PM=12BP=15﹣t,MQ=MB+BQ=15,NQ=12MQ=7.5,∴AB=4NQ;故②正确;∵BP=30−2t,BQ=t,BP=12 BQ,∴30−2t=t2,解得:t=12,故③正确,∵BP=30﹣2t,BQ=t,∴BM=12PB=15﹣t,∴MQ=BM+BQ=15﹣t+t=15,∴MN=12MQ=152,∴MN的值与t无关是定值,故答案为:①②③④.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到达B点时的时间,以及点P 与Q重合时的时间,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9.(2021秋•易县期末)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点,且AB=8,点A表示的数为6;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2)当t=2时,线段PQ的长是;(3)当0<t<3时,则线段AP=;(用含t的式子表示)(4)当PQ=14AB时,求t的值.思路引领:(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2)先求出当t=2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2×2=4,Q点对应的有理数为6+1×2=8,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PQ的长;(3)先求出当0<t<3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2t<6,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P的长;(4)由于t秒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2t,Q点对应的有理数为6+t,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PQ=|2t﹣(6+t)|=|t﹣6|,根据PQ=14AB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1)6+8=14.故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14;(2)当t=2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2×2=4,Q点对应的有理数为6+1×2=8,8﹣4=4.故线段PQ的长是4;(3)当0<t<3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2t<6,故AP=6﹣2t;(4)根据题意可得:|t﹣6|=14×8,解得:t=4或t=8.故t的值是4或8.故答案为:14;4;6﹣2t.解题秘籍: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移动与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4)中解方程时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知识点三】角的比较与运算1.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度量法、叠合法.2.互余、互补反映两角的特殊数量关系.3.方位角中经常涉及两角的互余.4.计算两角的和、差时要分清两角的位置关系.例3(2020秋•和平区期末)如图:∠AOB:∠BOC:∠COD=2:3:4,射线OM、ON,分别平分∠AOB与∠COD,又∠MON=84°,则∠AOB为()A.28°B.30°C.32°D.38°思路引领:首先设出未知数,然后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列出方程,即可求出∠AOB的度数.解:设∠AOB=2x°,则∠BOC=3x°,∠COD=4x°,∵射线OM、ON分别平分∠AOB与∠COD,∴∠BOM=12∠AOB=x°,∠CON=12∠COD=2x°,又∵∠MON=84°,∴x+3x+2x=84,x=14,∴∠AOB=14°×2=28°.故选:A.解题秘籍: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计算,解题时要能根据图形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角的度数.例4(2021秋•北辰区期末)如图所示,∠AOC=90°,点B,O,D在同一直线上,若∠1=26°,则∠2的度数为.思路引领:由图示可得,∠1与∠BOC互余,结合已知可求∠BOC,又因为∠2与∠COB 互补,即可求出∠2的度数.解:∵∠1=26°,∠AOC=90°,∴∠BOC=64°,∵∠2+∠BOC=180°,∴∠2=116°.故答案为:116°.解题秘籍:此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互补的两角之和为180°.针对练习1.(2019•隆化县二模)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BOD=76°,则∠BOM等于()A.38°B.104°C.142°D.144°思路引领: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AO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M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BOD=76°,∴∠AOC=∠BOD=76°,∵射线OM平分∠AOC,∴∠AOM=12∠AOC=12×76°=38°,∴∠BOM=180°﹣∠AOM=180°﹣38°=142°.故选:C.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通辽中考)4点10分,时针与分针所夹的小于平角的角为()A.55°B.65°C.70°D.以上结论都不对思路引领: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找出4点10分时针和分针分别转动角度即可求出.解:∵4点10分时,分针在指在2时位置处,时针指在4时过10分钟处,由于一大格是30°,10分钟转过的角度为1060×30°=5°,因此4点10分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2×30°+5°=65°.故选:B.解题秘籍: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用到的知识点为:钟表上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3.(渝北区期末)如图,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上,则∠1+∠2=()A.60°B.90°C.110°D.180°思路引领:由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l上,根据平角的定义可知∠1与∠2互余,从而求解.解: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l上,则∠1+∠2=180°﹣90°=90°.故选:B.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余角及平角的定义,正确观察图形,得出∠1与∠2互余是解题的关键.4.(2021春•未央区月考)如图,要测量两堵围墙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可先延长BO得到∠AOC,然后测量∠AOC的度数,再计算出∠AOB的度数.其中依据的原理是()A.对顶角相等B.同角的余角相等C.等角的余角相等D.同角的补角相等思路引领:根据邻补角的定义以及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出答案.解:如图,由题意得,∠AOC+∠AOB=180°,即∠AOC与∠AOB互补,因此量出∠AOC的度数,即可求出∠AOC的补角,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出∠AOB的度数,故选:D.解题秘籍:本题考查邻补角的定义、同角的补角相等,理解同角的补角相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5.(2015秋•庆云县期末)计算:①33°52′+21°54′=;②36°27′×3=.思路引领:①利用度加度,分加分,再进位即可;②利用度和分分别乘以3,再进位.解:①33°52′+21°54′=54°106′=55°46′;②36°27′×3=108°81′=109°21′;故答案为:55°46′;109°21′.解题秘籍:此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计算,关键是掌握在进行度、分、秒的运算时也应注意借位和进位的方法.6.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在哪种摆放方式中∠α与∠β互余?在哪种摆放方式中∠α与∠β互补?在哪种摆放方式中∠α与∠β相等?思路引领:根据每个图中的三角尺的摆放位置,容易得出∠α与∠β的关系.解:(1)根据平角的定义得:∠α+90°+∠β=180°,∴∠α+∠β=90°,即∠α与∠β互余;(2)根据两个直角的位置得:∠α=∠β;(3)根据三角尺的特点和摆放位置得:∠α+45°=180°,∠β+45°=180°,∴∠α=∠β;(4)根据图形可知∠α与∠β是邻补角,∴∠α+∠β=180°;综上所述:(1)中∠α与∠β互余;(4)中∠α与∠β互补;(2)(3)中,∠α=∠β.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仔细观察图形,弄清两个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2012秋•襄城区期末)如图,A地和B地都是海上观测站,从A地发现它的北偏东60°方向有一艘船,同时,从B地发现这艘船在它北偏东30°的方向上,试在图中确定这艘船的位置.思路引领: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分别画出过点A与点B的射线,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这艘船的位置.解:如图所示:作∠1=60°,∠2=30°,两射线相交于P点,则点P即为所求.解题秘籍:本题考查的是方位角的画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方向角的描述方法,即用方向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偏多少度.8.(2019秋•东莞市期末)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DE上,CF平分∠BCD.(1)在图1中,若∠BCE=40°,∠ACF=;(2)在图1中,若∠BCE=α,∠ACF=(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将图1中的三角板ABC绕顶点C旋转至图2的位置,若∠BCE=150°,试求∠ACF 与∠ACE的度数.思路引领:(1)、(2)结合平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 (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解答即可. 解:(1)如图1,∵∠ACB =90°,∠BCE =40°,∴∠ACD =180°﹣90°﹣40°=50°,∠BCD =180°﹣40°=140°, 又CF 平分∠BCD ,∴∠DCF =∠BCF =12∠BCD =70°,∴∠ACF =∠DCF ﹣∠ACD =70°﹣50°=20°; 故答案为:20°;(2)如图1,∵∠ACB =90°,∠BCE =α°,∴∠ACD =180°﹣90°﹣α°=90°﹣α,∠BCD =180°﹣α, 又CF 平分∠BCD ,∴∠DCF =∠BCF =12∠BCD =90°−12α, ∴∠ACF =90°−12α﹣90°+α=12α; 故答案为:12α;(3)如图2,∵∠BCE =150°, ∴∠BCD =30°, ∵CF 平分∠BCD , ∴∠BCF =12∠BCD =15°, ∴∠ACF =90°﹣∠BCF =75°, ∠ACD =90°﹣∠BCD =60°, ∴∠ACE =180°﹣∠ACD =120°.解题秘籍:考查了角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求解过程类似.9.(2019秋•梁园区期末)如图,已知∠AOB=60°,∠AOB的边OA上有一动点P,从距离O点18cm的点M处出发,沿线段MO、射线OB运动,速度为2cm/s;动点Q从点O 出发,沿射线OB运动,速度为1cm/s;P、Q同时出发,同时射线OC绕着点O从OA 上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设运动时间是t(s).(1)当点P在MO上运动时,PO =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P在线段MO上运动时,t为何值时,OP=OQ?此时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说明理由.(3)在射线OB上是否存在P、Q相距2cm?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并求出此时∠BOC 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先确定出PM=2t,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OP=OQ建立方程求出t=6,进而求出∠AOC=30°,即可得出结论;(3)分P、Q相遇前相距2cm和相遇后2cm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接口得出结论.解:(1)当点P在MO PM=2t,∵OM=18cm,∴PO=OM﹣PM=(18﹣2t)cm,故答案为:(18﹣2t);(2)由(1)知,OP=18﹣2t,当OP=OQ时,则有18﹣2t=t,∴t=6即t=6时,能使OP=OQ,∵射线OC绕着点O从OA上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AOC=5°×6=30°,∵∠AOB=60°,∴∠BOC=∠AOB﹣∠AOC=30°=∠AOC,∴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3)分为两种情形.当P、Q相遇前相距2cm时,OQ﹣OP=2∴t﹣(2t﹣18)=2解这个方程,得t=16,∴∠AOC=5°×16=80°∴∠BOC=80°﹣60°=20°,当P、Q相遇后相距2cm时,OP﹣OQ=2∴(2t﹣18)﹣t=2解这个方程,得t=20,∴∠AOC=5°×20=100°∴∠BOC=100°﹣60°=40°,综合上述t=16,∠BOC=20°或t=20,∠BOC=40°.解题秘籍: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旋转的性质,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配套作业1.(2021•芜湖模拟)如图,甲、乙都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关于它们的视图,判断正确的是()A.仅主视图相同B.左视图与俯视图相同C.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D.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思路引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依据三视图进行判断即可.解:如图所示:由图可得,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故选:D.解题秘籍: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掌握三视图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0秋•大丰区月考)如图,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相同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涂绿色的对面是色.思路引领:根据与“白”相邻的是黄、黑、红、绿判断出“白”的对面是“蓝”,与“黄”相邻的是白、黑、蓝、红判断出“绿”的对面是“黄”.解:由图可知,与“白”相邻的是黄、黑、红、绿,所以,“白”的对面是“蓝”,与“黄”相邻的是白、黑、蓝、红,所以,“绿”的对面是“黄”.故答案为:黄.解题秘籍:此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此题关键是抓住图中出现了2次的颜色红和黄的邻面颜色的特点,推理得出它们的对面颜色分别是黑和绿.3.(2010秋•洛江区期末)如图,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它会变为()A.B.C.D.思路引领:本题以小立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展开图的认识.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进行具体折纸、翻转活动,也可以.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可知正确的为B.故选:B.解题秘籍:本题虽然是选择题,但答案的获得需要学生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生也可以将操作活动转化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空间观念.另外,本题通过考查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展示了这样一个教学导向,教学中要让学生确实经历活动过程,而不要将活动层次停留于记忆水平.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不是去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而是给出几种结论,这样教出的学生肯定遇到动手操作题型时就束手无策了.4.(2021秋•成都期中)下列图形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思路引领:正方体共有11种表面展开图,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判断即可.解:A选项能围成正方体;B和C折叠后缺少一个面,故不能折成正方体;D出现了“田”字格,故不折成正方体能.故选:A.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解题时注意,只要有“田”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5.(2017秋•江岸区校级期末)如图,线段AB上有E、D、C、F四点,点E是线段AC的中点,点F是线段DB的中点,有下列结论:①EF=12AB;②EF=12(AB﹣CD);③DE=12(DA﹣DC);④AF=12(DA+AB),其中正确的结论是.思路引领: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E=EC=12AC,DF=FB=12DB;对于①②,结合图形,依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判断正误;同理再判断③和④的正误.解:如图,∵点E是线段AC的中点,点F是线段DB的中点,∴AE=EC=12AC,DF=FB=12DB,∴EF=AB﹣AE﹣FB=AB−12(AC+DB)=AB−12(AB+CD)=12(AB﹣CD),故结论①错误,结论②正确;DE=EC﹣DC=12AC﹣DC=12(AD +DC )﹣DC =12(AD ﹣DC ), 故结论③正确; AF =AB ﹣BF =AB −12BD=AB −12(AB ﹣DA ) =12(AB +DA ), 故结论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解题秘籍: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中点定义及线段和差的计算,解题时要结合图形认真观察分析,数形结合,理清相关线段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6.(2020秋•奉化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线段AB =8,点C 是线段AB 是一动点,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E 是线段BD 的中点,在点C 从点A 向点B 运动的过程中,当点C 刚好为线段DE 的中点时,线段AC 的长为( )A .3.2B .4C .4.2D .167思路引领:由已知条件可得:AD =CD =CE ,CD =CE ,则AB =AD +DC +CE +BE =3AD +BE =3AD +DE =3AD +2CD =5AD 即可求. 解:∵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 ∴AD =CD ,∵点E 是线段BD 的中点, ∴BE =DE ,∵点C 为线段DE 的中点, ∴CD =CE , ∴AD =CD =CE ,∵AB =AD +DC +CE +BE =3AD +BE =3AD +DE =3AD +2CD =5AD , ∴AD =1.6, ∴AC =2AD =3.2, 故选:A .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熟悉线段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2021秋•济南期末)如图,线段AB =16cm ,在AB 上取一点C ,M 是AB 的中点,N 是AC中点,若MN=3cm,则线段AC的长是()A.6B.8C.10D.12思路引领:设CM=a,可得CN=CM+MN=a+3,由M是AB的中点,N是AC中点,可得AM=12AB,AN=CN=a+3,由AM=AN+MN=8,即可算出a的值,根据AC=AM+CM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设CM=a,CN=CM+MN=a+3,∵M是AB的中点,N是AC中点,∴AM=12AB=12×16=8,AN=CN=a+3,∵AM=AN+MN=8,即a+3+3=8,∴a=2,∴AC=AM+CM=8+2=10.故选:C.解题秘籍: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熟练掌握两点的距离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2006•巴中)巴广高速路的设计者准备在西华山再设计修建一个隧道,以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其主要依据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思路引领: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设计巴广高速路,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解:要想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尽量是两地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两点间线段最短.故选:B.解题秘籍:此题考查知识点两点间线段最短.9.如图,公路上有A1、A2、A3、A4、A5、A6、A7七个村庄,现要在这段公路上设一车站,使这七个村庄到车站的路程总和最小,车站应建在何处?思路引领:根据“当点数为奇数个点时,应设在中点上;当点数为偶数时,应设在中间相邻的两点或其两点之间的任何地方,距离之和为最小”的规律,本题有7个村庄,应设在中点A4上.解:因为有7个村庄,是奇数个点,所以应设在中间点上,即设在A4点上.。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结构框图二、具体知识点梳理(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视图-----从左面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12AB ,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1 ; α∠ ; β∠ ; ABC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可以作出任意给定的角.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同(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等)角的补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
七上《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汇总及例题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手段引导——活动——讨论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A M B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如图,已知∠AOB=90°,∠EOF=60°,OE 平分∠AOB ,OF 平分∠BOC ,求∠AOC 和∠COB 的度数.解析:120°,30°【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得∠BOE 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得BOF ∠的度数,最后根据角平分线,求得BOC ∠、AOC ∠的度数.【详解】∵OE 平分∠AOB ,∠AOB=90°∴∠BOE=∠AOB =45°又∵∠EOF=60°∴∠BOF=∠EOF -∠BOE= 15°又∵OF 平分∠BOC∴∠BOC=2∠BOF=30°∴∠AOC=∠AOB +∠BOC=120°故∠AOC=120°,∠COB=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也可以根据AOC ∠的度数是EOF ∠度数的2倍进行求解.2.如图,C ,D ,E 为直线AB 上的三点.(1)图中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有哪些?请表示出来;(2)若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则这条直线上共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解析:(1)有10条线段,10条射线.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线段AC 、线段AD 、线段AE 、线段AB 、线段CD 、线段CE 、线段CB 、线段DE 、线段DB 、线段EB.(2)(1)2n n -条线段,2n 条射线.【解析】【分析】对于(1),这条直线上共5个点,求直线上的线段条数,相当于求从5个点中任取两个点的不同取法有多少种,可从点A开始,用划曲线的方法从左向右依次连接其它各点,再从点C开始,用同样的划曲线方法,直到将线段EB画出为止,即可找到所有的线段,由于每个点对应两条射线,由直线上的5个点即可知有多少条射线;对于(2),和(1)类似,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其中任意1个点与剩余的(n-1)个点都能组成(n-1)条线段,结合其中有一半重合的线段,则可计算出n个点所组成的线段条数;一个点对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可表示出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的射线条数.【详解】解:(1)图中有10条线段,10条射线.如图所示.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线段AC、线段AD、线段AE、线段AB、线段CD、线段CE、线段CB、线段DE、线段DB、线段EB.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射线:射线AC、射线CD、射线DE、射线EB、射线CA、射线DC、射线ED、射线BE.(2)因为n个点,其中任意1个点与剩余的(n-1)个点都能组成(n-1)条线段,所以n个点就组成n(n-1)条线段.因为其中有一半重合的线段,如线段AC与线段CA,所以这条直线上共有(1)2n n-条线段.因为一个端点对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所以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共有2n条射线.【点睛】此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直线上射线、线段条数的求法.3.如图所示,长度为12cm的线段AB的中点为点M,点C将线段MB分成:1:2MC CB=,求线段AC的长度.解析:8cm【解析】【分析】设MC=xcm,由MC:CB=1:2得到CB=2xcm,则MB=3x,根据M点是线段AB的中点,AB=12cm,得到AM=MB12=AB12=⨯12=3x,可求出x的值,又AC=AM+MC=4x,即可得到AC的长.【详解】设MC=xcm,则CB=2xcm,∴MB =3x .∵M 点是线段AB 的中点,AB =12cm ,∴AM =MB 12=AB 12=⨯12=3x , ∴x =2,而AC =AM +MC ,∴AC =3x +x =4x =4×2=8(cm ).故线段AC 的长度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两点的连线段的长叫两点间的距离.也考查了方程思想的运用.4.如图所示,∠AOB =35°,∠BOC =50°,∠COD =22°,OE 平分∠AOD ,求∠BOE 的度数.解析:5°【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角的和差关系算出∠AOD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E =12∠AOD ,进而得到答案.【详解】∵∠AOB =35°,∠BOC =50°,∠COD =22°,∴∠AOD =35°+50°+22°=107°.∵OE 平分∠AOD ,∴∠AOE =12∠AOD =12×107°=53.5°,∴∠BOE =∠AOE -∠AOB =53.5°-35°=18.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5.如下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解析: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特点和各几何图形的特性判断即可.试题如图所示:6.如图,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AB和BC分别长4厘米和3厘米,现在以斜边AC 为轴旋转一周.求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解析:6π立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为5厘米,再用“3×4÷5=2.4厘米”求出斜边上的高,绕斜边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就是两个底面半径为2.4厘米,高的和为5厘米的圆锥体,由此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得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即可.试题过B作BD⊥AC,∵直角边AB和BC分别长4厘米和3厘米,∴AC=2234=5(厘米),斜边上的高为“3×4÷5=2.4(厘米),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132.42 5 =9.6π(立方厘米).7.如图,点B和点C为线段AD上两点,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M是AD的中点,若MC=2,求AD的长.解析:AD=36.【分析】根据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可得出CD与AD的关系,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MD=12AD,利用MC=MD-CD即可求出AD的长度.【详解】∵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CD=49AD,∵M是AD的中点,∴MD=12 AD,∵MC=MD-CD=2,∴12AD-49AD=2,∴AD=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8.古时候,传说捷克的公主柳布莎曾出过这样一道有趣的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两个给第二个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李子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李子多少个?”解析:34个在最后一次送了一半加三个,篮子的李子没有剩余,可以知道最后一次的一半就是三个,所以上一次剩余6个,6个加上送的2个合计8个,为第二次的一半,可以知道第一次送出后还有16个,16在加上第一次送的1个为17个,所以最初一共有34个.【详解】用逆推法:解: ()32221234⎡⎤⨯+⨯+⨯=⎣⎦(个)【点睛】送出一半又3个的时候,剩余为0,直接可以知道一半就是3个.9.如图,把下列物体和与其相似的图形连接起来.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圆锥,圆柱,球体,正方体的形状连接即可.【详解】连接如图.【点睛】此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立体图的概念.10.百羊问题 甲赶群羊逐草茂,乙牵肥羊一只随其后,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若得原有一群凑,再添一半小一半,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请列出方程.(说明:“小一半”是指一半的一半,即四分之一)解析:x +x +12x +14x +1=100. 【分析】 根据“再有这么一群,再加半群,又加四分之一群,再把你的一只凑进来,才满100只”这一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羊群原有羊x 只,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x +x +12x +14x +1=100.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列出方程.11.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解析:依次是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分析】根据平面图形: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可知:它们依次是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点睛】此题考查认识平面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对图形的识别.12.如图,以直线AB 上一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 ,使70AOC ∠=︒,在同一个平面内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注:90DOE ∠=︒)(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A 上,那么COE ∠的度数为______;(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如果OC 恰好平分AOE ∠,求COD ∠的度数;(3)如图3,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任意转动,如果OD 始终在AOC ∠的内部,请直接用等式表示AOD ∠和COE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析:(1)20︒;(2)20︒;(3)20COE AOD ∠-∠=︒或20COE AOD ∠=︒+∠.【分析】(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A 上,则∠COE =20°; (2)由角平分线可得70COE AOC ∠=∠=︒,再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即可; (3)分别用∠COE 及∠AOD 的式子表达∠COD ,进行列式即可.【详解】解:(1)∵90DOE ∠=︒,70AOC ∠=︒∴907020COE DOE AOC =∠-∠=︒-︒=︒∠故答案为:20︒(2)∵OC 平分AOE ∠,70AOC ∠=︒,∴70COE AOC ∠=∠=︒,∵90DOE ∠=︒,∴907020COD DOE COE ∠=∠-∠=︒-︒=︒.(3)∵90COD DOE COE COE =∠-∠=︒-∠∠,70COD AOC AOD AOD =∠-∠=︒-∠∠∴9070COE AOD ︒-∠=︒-∠∴20COE AOD ∠-∠=︒或20COE AOD ∠=︒+∠.故答案为:20COE AOD ∠-∠=︒或20COE AO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准确表达出角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AOB m ∠=,与AOC ∠互为余角,与BOD ∠互为补角,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1)如图,当35m =时,求AOM ∠的度数;(2)在(1)的条件下,请你补全图形,并求MON ∠的度数;(3)当AOB ∠为大于30的锐角,且AOC ∠与AOB ∠有重合部分时,请求出MON ∠的度数.(写出说理过程,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27.5°;(2) 135°或10°;(3) 2135︒-︒m 或45+︒︒m 或1352︒-︒m .【分析】(1)根据题目已知条件OM 平分AOC ∠,得出∠COM=∠MOA ,因35m =即可求出.(2)∠AOB 和∠BOD 互补,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是∠AOB 和∠BOD 没有重合部分时,第二种情况是∠AOB 和∠BOD 有重合部分时,再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求解.(3)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符合题目的图,在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求解.【详解】解:(1)∠AOB=35°∵OM 平分AOC ∠∴∠COM=∠MOA=()9035227.5︒-︒÷=︒(2)当∠AOB 和∠BOD 没有重合部分时如图所示∵∠AOB=35°,∠AOB 与∠BOD 互补∴∠AOB+∠BOD=180°∵ON 平分BOD ∠∴∠BON=∠NOD=()18035272.5︒-︒÷=︒∴∠MON=∠NOB+∠BOA+∠AOM=72.5+35+27.5=135︒︒︒︒当∠AOB 和∠BOD 有重合部分时由(1)知∠MOA=27.5°,∠AOB=35°∠AOB 与∠BOD 互补∴∠AOB+∠BOD=180°∠BOD=180°-35°=145°同理可得:∠NOB=72.5°∠MON=72.5°-27.5°-35°=10°∴∠MON=135°或10°(3)如图所示因为∠AOB ∠AOC 互余,AOB m ∠=∴∠AOC=90︒-m∵OM 平分AOC ∠∴∠COM=∠MOA=()902=452︒︒-÷︒-m m ∵∠OB 与∠BOD 互补∴∠AOB+∠BOD=180°ON 平分BOD ∠∴∠CON=∠NOD=()1802902︒︒-÷=︒-m m ∴∠NAO=3909022︒︒--︒=︒-m m m ∴∠MON=390+45135222︒-︒-=︒-︒m m m同理可得∠MON=45+︒︒m同理可得∠MON=2135︒-︒m∴∠MON=2135︒-︒m 或45+︒︒m 或1352︒-︒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应用,再做题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需要分几个情况,再根据已知条件解出每种情况.14.如图,已知线段a 和b ,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即可):(1)在射线OA ,OB ,OC 上作线段OA′,OB′,OC′,使它们分别与线段a 相等; (2)在射线OD 上作线段OD′,使OD′与线段b 相等;(3)连接A′C′,C′B′,B′D′,D′A′.解析: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1)以点O 为圆心,a 为半径作圆,分别交射线OA ,OB ,OC 于A′、B′、C′;、 (2)以点O 为圆心,b 为半径作圆,分别交射线OD ,于D′. (3)依次连接A′C′B′D′,即可解答. 【详解】解:(1)如图所示OA′、OB′、OC′. (2)如图所示OD′. (3)如图所示A′C′B′D′.【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尺规作图.1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22AB =,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解析:(1)14-,85t -;(2)2.5秒或3秒;(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图形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B 和点P 的运动轨迹列式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②点P Q 、相遇之后,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 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1)14-,85t -; (2)分两种情况: ①点P Q 、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 2.5t =. ②点P Q 、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3t =.答:若点P Q 、同时出发,2.5或3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 理由如下: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11111()22112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1111()11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动点的问题,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小明在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这一课后,明白了很多几何体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于是他在家用剪刀展开了一个长方体纸盒,可是一不小心多剪了一条棱,把纸盒剪成了两部分,即图中的①和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总共剪开了 条棱.(2)现在小明想将剪断的②重新粘贴到①上去,而且经过折叠以后,仍然可以还原成一个长方体纸盒,你认为他应该将剪断的纸条粘贴到①中的什么位置?请你帮助小明在①上补全.(3)小明说:已知这个长方体纸盒高为20cm,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并且这个长方体纸盒所有棱长的和是880cm,求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解析:(1)8;(2)见解析;(3)200000立方厘米【分析】1)根据长方体总共有12条棱,有4条棱未剪开,即可得出剪开的棱的条数;(2)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的情况可知有4种情况;(3)设底面边长为acm,根据棱长的和是880cm,列出方程可求出底面边长,进而得到长方体纸盒的体积.【详解】解:(1)由图可得,小明共剪了8条棱,故答案为:8.(2)如图,粘贴的位置有四种情况如下:(3)∵长方体纸盒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可设底面边长acm,∵长方体纸盒所有棱长的和是880cm,长方体纸盒高为20cm,∴4×20+8a=880,解得a=100,∴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为:20×100×100=200000立方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展开图,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7.如图所示,A,B两条海上巡逻船同时在海面发现一不明物体,A船发现该不明物体在他的东北方向(从靠近A点的船头观测),B船发现该不明物体在它的南偏东60 的方向上(从靠近B点的船头观测),请你试着在图中确定这个不明物体的位置.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这个不明物体应该在这两个方向的交叉点上,根据图示方向在A点向东北方向作一条线,在B点向南偏东60°方向作一条线,交点即是.【详解】根据题意,分别以A和B所在位置作出不明物体所在它们的方向上的射线,两线的交点D即为不明物体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在生活中的应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如图,18cmAB=,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C把线段MB分成:2:1MC CB=的两部分,求线段AC的长.请补充下列解答过程:解:因为M是线段AB的中点,且18cmAB=,所以AM MB==________AB=________cm.因为:2:1MC CB=,所以MC=________MB=________cm.所以AC A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解析:12,9,23,6,MC,9,6,15.【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M,根据线段的比,可得MC,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M是线段AB的中点,且18cmAB=,∴19cm 2AM MB AB ===. ∵:2:1MC CB =,∴26cm 3MC MB ==. ∴9615(cm)AC AM MC =+=+=.故答案为:12,9,23,6,MC ,9,6,1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AM ,线段的比得出MC 是解题关键.19.已知90AOB ∠=︒,OC 为一条射线,OE ,OF 分别平分AOC ∠,BOC ∠,求EOF ∠的度数.解析:45︒【分析】本题需要分类讨论,当OC 在AOB ∠内部时,根据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COE AOC ∠=∠,12COF BOC ∠=∠,即可求出EOF ∠的度数;当OC 在AOB ∠外部时,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EOC AOC ∠=∠,12FOC BOC ∠=∠,所以1122EOF FOC EOC BOC AOC ∠=∠-∠=∠-∠,即可解决.【详解】解:①如图,当OC 在AOB ∠内部时.因为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COE AOC ∠=∠,12COF BOC ∠=∠,所以1122COE COF AOC BOC ∠+∠=∠+∠, 即12EOF AOB =∠∠.又因为90AOB ︒∠=, 所以45EOF ︒∠=.②如图,当OC 在AOB ∠外部时.因为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 所以12EOC AOC ∠=∠,12FOC BOC ∠=∠, 所以1111()452222EOF FOC EOC BOC AOC BOC AOC AOB ︒∠=∠-∠=∠-∠=∠-∠=∠=.综上所述,45EOF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分类讨论思想,并且画出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如图,长度为12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M ,点C 将线段MB 分成两部分,且:1:2MC CB =,则线段AC 的长度为________.解析:8cm【分析】先由中点的定义求出AM ,BM 的长,再根据MC :CB=1:2的关系,求MC 的长,最后利用AC=AM+MC 得其长度. 【详解】∵线段AB 的中点为M , ∴AM=BM=6cm 设MC=x ,则CB=2x , ∴x+2x=6,解得x=2 即MC=2cm .∴AC=AM+MC=6+2=8cm . 故答案为:8c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在解题时要能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21.如图,射线ON ,OE ,OS ,OW 分别表示以点O 为中心的北,东,南,西四个方向,点A 在点O 的北偏东45︒方向,点B 在点O 的北偏西30方向.(1)画出射线OB ,若BOC ∠与AOB ∠互余,请在图(1)或备用图中画出BOC ∠; (2)若OP 是AOC ∠的平分线,直接写出AOP ∠的度数.(不需要计算过程) 解析:(1)见解析;(2)45︒或30. 【分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如图所示,BOC ∠与BOC '∠即为所求.(2)AOP ∠的度数为45︒或30︒. ∵∠AON=45°,∠BON=30°, ∴∠AOB=75°, ∵∠BOC 与∠AOB 互余, ∴∠BOC=∠BOC′=15°, ∴∠AOC=90°,∠AOC=60°, ∵OP 是∠AOC 的角平分线, ∴∠AOP=45°或3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余角的定义,作出图形,正确掌握方向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该几何体是________;A.正方体 B.长方体 C.三棱柱 D.四棱锥(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解析:(1)C;(2)4【分析】(1)本题根据展开图可直接得出答案.(2)本题根据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求解即可.【详解】(1)本题可根据展开图中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此判定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C.(2)由图已知:该几何体底面积为等腰三角形面积12222=⨯⨯=;该几何体的高为2;故该几何体体积=底面积⨯高=22=4⨯.【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展开图以及体积求法,根据展开图推测几何体时需要以展开图的特征位置作为推测依据,求解体积或者面积时按照公式求解即可.23.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AOC,OE平分∠BOC.(1)分别写出图中∠AOD和∠AOC的补角(2)求∠DOE的度数.解析:(1)∠BOD,∠BOC;(2)90°.【分析】(1)由题意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和是180度的两个角互补,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进行分析;(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E,∠COD,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根据补角的定义可知,∠AOD的补角是∠BOD;∠AOC的补角是∠BOC;(2)∵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 ∴∠COD=12∠AOC ,∠COE=12∠BOC . 由角的和差得∠DOE=∠COD+∠COE=12∠AOC+12∠BOC=12∠AOB=90°. 【点睛】本题考查余角和补角,利用了补角的定义和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分析求解. 24.已知: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 (1)如图1.若30AOC ∠=︒.求DOE ∠的度数;(2)在图1中,AOC a ∠=,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将图1中的DOC ∠绕顶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探究AOC ∠和DOE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析:(1)15DOE ∠=︒;(2)12DOE a ∠=;(3)2AOC DOE ∠∠=,理由见解析. 【分析】(1)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BOC 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OE 的度数,根据∠DOE =∠COD -∠COE 即可得出结论; (2)同(1)可得出结论;(3)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OE =∠BOE =12∠BOC ,再由∠DOE =∠COD -∠COE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COD ∠是直角,30AOC ∠=︒,180903060BOD ∴∠=︒-︒-︒=︒, 9060150COB ∴∠=︒+︒=︒, ∵OE 平分BOC ∠,1752BOE BOC ∴∠=∠=︒,756015DOE BOE BOD ∴∠=∠-∠=︒-︒=︒.(2)COD ∠是直角,AOC a ∠=,1809090BOD a a ∴∠=︒-︒-=︒-, 9090180COB a a ∴∠=︒+︒-=︒-, ∵OE 平分BOC ∠,119022BOE BOC a ∴∠=∠=︒-,()11909022DOE BOE BOD a a a ∴∠=∠-∠=︒--︒-=.(3)2AOC DOE ∠=∠,理由是:180BOC AOC ∠=︒-∠,OE 平分BOC ∠,119022BOE BOC AOC ∴∠=∠=︒-∠,90COD ∠=︒,()909018090BOD BOC AOC AOC ∴∠=︒-∠=︒-︒-∠=∠-︒,()11909022DOE BOD BOE AOC AOC AOC ⎛⎫∴∠=∠+∠=∠-︒+︒-∠=∠ ⎪⎝⎭,即2AOC DOE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补角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已知线段14AB =,在线段AB 上有点C ,D ,M ,N 四个点,且满足AC :CD :1DB =:2:4,12AM AC =,且14DN BD =,求MN 的长. 解析:7或3 【分析】求出AC ,CD ,BD ,求出CM ,DN ,根据MN CM CD DN =++或MN CM CD ND =+-求出即可.【详解】 如图,14AB =,AC :CD :1BD =:2:4, 2AC ∴=,4CD =,8BD =,12AM AC =,14DN DB =, 1CM ∴=,2DN =,1427MN CM CD DN ∴=++=++=或1423MN CM CD ND =+-=+-=. 则MN 的长是7或3.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出两点间的距离的应用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关键是找找出线段间的数量关系.26.把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重叠在一起.(1)问题发现:如图①,当OB平分∠COD时,∠AOD+∠BOC的度数是;(2)拓展探究:如图②,当OB不平分∠COD时,∠AOD+∠BOC的度数是多少?(3)问题解决:当∠BOC的余角的4倍等于∠AOD时,求∠BOC的度数.解析:(1)180°;(2)180°;(3)60°.【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OB平分∠COD得出∠BOC及∠AOC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2)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出∠AOB=∠AOC+∠BOC=90°,∠COD=∠BOD+∠BOC=90°进而可得出结论;(3)根据(1)、(2)的结论可知∠AOD+∠BOC=180°,故可得出∠AOD=180°﹣∠BOC,根据∠BOC的余角的4倍等于∠AOD即可得出结论.解:(1)∵OB平分∠COD,∴∠BOC=∠BOD=45°.∵∠AOC+∠BOC=45°,∴∠AOC=45°,∴∠AOD+∠BOC=∠AOC+∠COD+∠BOC=45°+90°+45°=180°.故答案为180°;(2)∵∠AOB=∠AOC+∠BOC=90°,∠COD=∠BOD+∠BOC=90°,∴∠AOD+∠BOC=∠AOC+∠BOC+∠BOD+∠BOC=90°+90°=180°;(3)∵由(1)、(2)得,∠AOD+∠BOC=180°,∴∠AOD=180°﹣∠BOC.∵∠AOD=4(90°﹣∠BOC),∴180°﹣∠BOC=4(90°﹣∠BOC),∴∠BOC=60°.考点: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27.如图,将一个长方形沿它的长或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回答下列问题:(1)得到什么几何体?(2)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cm 和4cm ,分别绕它的长和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几何体,它们的体积分别为多少?(结果保留π)解析:(1)圆柱;(2)它们的体积分别为3144cm π,396cm π【分析】(1)矩形旋转一周得到圆柱;(2)绕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6cm ,绕宽旋转得到圆柱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4cm ,从而可以计算出体积.【详解】解:(1)圆柱(2) 绕宽旋转得到圆柱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4cm ,21V r h π=264π=⨯⨯144π=绕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6cm ,2246V π=⨯⨯96π=∴它们的体积分别为3144cm π,396cm 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圆柱的体积,熟记圆柱的体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8.马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下图所示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下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添加所有符合要求的正方形,添加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直接画图即可.【详解】解:【点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应灵活掌握,不能死记硬背.29.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100BOC ∠=︒.(1)如图1,求AOC ∠的度数;(2)如图2,过点O 作射线OD ,使90COD ∠=︒,作AOC ∠的平分线OM ,求MOD ∠的度数;(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射线OP ,若BOP ∠与AOM ∠互余,请画出图形,并求COP ∠的度数.解析:(1)80°;(2)50°;(3)50︒或150︒,图见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邻补角的概念即可求解;(2)直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P BO ∠与M AO ∠互余,可得50BOP ∠=︒,分①当射线P O 在C BO ∠内部时;②当射线P O 在C BO ∠外部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详解】解:(1)180********∠=︒-∠=︒-︒=︒AOC BOC ;(2)由(1)得80AOC ∠=︒,90COD ∠=︒,10AOD COD AOC ∴∠=∠-∠=︒, OM 是AOC ∠的平分线,11804022AOM AOC ∴∠=∠=⨯︒=︒, 401050MOD AOM AOD ∴∠=∠+∠=︒+︒=︒;(3)由(2)得40AOM ∠=︒,BOP ∠与AOM ∠互余,90BOP AOM ∴∠+∠=︒,90904050BOP AOM ∴∠=︒-∠=︒-︒=︒,①当射线OP 在BOC ∠内部时(如图3-1),1005050COP BOC BOP ∠=∠-∠=︒-︒=︒;②当射线OP 在BOC ∠外部时(如图3-2),10050150COP BOC BOP ∠=∠+∠=︒+︒=︒.综上所述,COP ∠的度数为50︒或1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邻补角的概念、角平分线的性质、余角的概念,熟练进行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30.如图,A 、B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图形填空:(1)AC = + + ;(2)AB =AC ﹣ ;(3)DB+BC = ﹣AD(4)若AC =8cm ,D 是线段AC 中点,B 是线段DC 中点,求线段AB 的长.解析:(1)AD ,DB ,BC ;(2)BC ;(3)AC ;(4)6cm .【分析】(1)根据图形直观的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2)根据图形直观的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3)根据图形直观的得到各线段之间的关系;(4)AD 和CD 的长度相等并且都等于AC 的一半,DB 的长度为CD 长度的一半即为AC 长度的四分之一.AB 的长度等于AD 加上DB ,从而可求出AB 的长度.【详解】(1)AC =AD+DB+BC故答案为:AD ,DB ,BC ;(2)AB =AC ﹣BC ;故答案为:BC;(3)DB+BC=DC=AC﹣AD故答案为:AC;(4)∵D是AC的中点,AC=8时,AD=DC=4B是DC的中点,∴DB=2∴AB=AD+DB=4+2,=6(cm).【点睛】本题重点是根据题干中的图形得出各线段之间的关系,在第四问中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中点将线段分成两个长度相等的线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各说法:①圆柱由3个面围成,这3个面都是平的;②圆锥由2个面围成,这2个面中,1个是平的,1个是曲的;③球仅由1个面围成,这个面是平的;④正方体由6个面围成,这6个面都是平的.其中正确的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3倍还多1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A .140° B .130°C .50°D .40°3.如图所示,90AOC ∠=︒,COB α∠=,OD 平分AOB ∠,则COD ∠的度数为( )A .2α B .45α︒- C .452α︒-D .90α︒-4.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是线段CB 上任意一点,则下列表示线段关系的式子不正确的是( )A .AB=2ACB .AC+CD+DB=ABC .CD=AD-12AB D .AD=12(CD+AB ) 5.如图,O 是直线AC 上一点,OB 是一条射线,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且∠DOE =60°,∠BOE =13∠EOC ,则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BOD =30°;②射线OE 平分∠AOC ;③图中与∠BOE 互余的角有2个;④图中互补的角有6对.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如图,∠AOB =120°,OC 是∠AOB 内部任意一条射线,OD ,OE 分别是∠AOC ,∠BOC 的角平分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OD+∠BOE=60°B .∠AOD=12∠EOC C .∠BOE=2∠CODD .∠DOE 的度数不能确定7.如图,90AOB ∠=︒,AOC ∠为AOB ∠外的一个锐角,且40AOC ∠=︒,射线OM 平分BOC ∠,ON 平分AOC ∠,则MON ∠的度数为( ).A .45︒B .65︒C .50︒D .25︒8.“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为( ). A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B .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C .点动成线,面动成体D .点动成面,面动成线9.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若1 50∠=︒.则2∠的度数为( )A .50︒B .65︒C .60︒D .70︒10.已知柱体的体积V =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现将矩形ABCD 绕轴l 旋转一周,则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A .2 r h πB .22?r h πC .23?r h πD .24?r h π11.如果∠1的余角是∠2,并且∠1=2∠2,则∠1的补角为( )A .30°B .60°C .120°D .150°12.如图,点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个定点,点B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AB =BC +4m ,其中m 为大于0的常数,若点D 是直线l 上的一动点,M 、N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则MN 与BC 的数量关系是( )A .MN =2BCB .MN =BC C .2MN =3BCD .不确定 13.已知∠AOB=40°,∠BOC=20°,则∠AOC 的度数为( )A .60°B .20°C .40°D .20°或60°14.已知线段AB =6cm ,反向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83AB ,D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cm A .2B .3C .5D .615.如下图,直线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① ②③④A .都正确B .只有②正确C .只有③正确D .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6.请写出图中的立体图形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17.在直线AB 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是8cm ,点C 与点A 的距离是2cm ,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线段CD 的长为________.18.把棱长为1cm 的四个正方体拼接成一个长方体,则在所得长方体中,表面积最大等于________2cm .19.如图,OC AB ⊥于点O ,OE 为COB ∠的平分线,则AOE ∠的度数为______.20.科学知识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用于有意义的方面.下面的这两个情景,请你做出判断.情景一:如图,从教学楼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试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二:农民兴修水利,开挖水渠,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线开挖,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你赞同以上哪种做法,你认为应用科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时应注意什么?21.36.275︒=_____度______分______秒.2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B、C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中A,B,C内的三个数依次为__,___,___.23.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______个.24.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95°,∠2=32°,则∠BOE=________.2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则∠AOD +∠COB的度数为___________度.26.已知线段MN=16cm ,点P 为任意一点,那么线段MP 与NP 和的最小值是_____cm .三、解答题27.小明在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这一课后,明白了很多几何体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于是他在家用剪刀展开了一个长方体纸盒,可是一不小心多剪了一条棱,把纸盒剪成了两部分,即图中的①和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总共剪开了 条棱.(2)现在小明想将剪断的②重新粘贴到①上去,而且经过折叠以后,仍然可以还原成一个长方体纸盒,你认为他应该将剪断的纸条粘贴到①中的什么位置?请你帮助小明在①上补全.(3)小明说:已知这个长方体纸盒高为20cm ,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并且这个长方体纸盒所有棱长的和是880cm ,求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28.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100BOC ∠=︒. (1)如图1,求AOC ∠的度数;(2)如图2,过点O 作射线OD ,使90COD ∠=︒,作AOC ∠的平分线OM ,求MOD ∠的度数;(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射线OP ,若BOP ∠与AOM ∠互余,请画出图形,并求COP ∠的度数.29.如图,长度为12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M ,点C 将线段MB 分成两部分,且:1:2MC CB =,则线段AC 的长度为________.30.将一副三角尺叠放在一起:(1)如图①,若∠1=4∠2,请计算出∠CAE的度数;(2)如图②,若∠ACE=2∠BCD,请求出∠ACD的度数.。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期末复习知识点易错题
2019 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易错题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 ---------------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依照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张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一样的方式张开,获取的平现图形不一样样的。
(2)认识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张开图,能依照张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订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订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一)直线、射线、线段的差异与联系:基本看法(二)直线、线段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也许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画线段的方法:( 1)胸襟法;( 2)用尺规作图法3、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胸襟法;(2)叠合法4、点与直线的地址关系:(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5、过三个已知点不用然能画出直线。
当三个已知点在一条直线上时,能够画出一条直线;当三个已知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能够画出直线。
(三)两点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四)线段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线段中点;(五)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 延长线段AB 是指按从端点 A 到 B 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是指按从端点B 到A 的反方向延长,这时也能够说反向延长线段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
⎧⎨⎩
⎧⎨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8、角的平分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
9、余角、补角
(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
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
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
10、方向角
(1)正方向
(2)北(南)偏东(西)方向
(3)东(西)北(南)方向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2、下面是我们制作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每
个平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
问题:
(1)和面A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2)和B面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3)面E会和哪些面相交?
3、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几个交点?
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有几个交点?
思考:n条直线两两相交有几个交点?
4、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少可画多少条直线,
最多可画多少条直线?画出图来.
5、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
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
AC、AD、BD的长各为多少?
6、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
一.选择题
1.(2015•无锡)如图的正方体盒子的外表面上画有3条粗黑线,将这个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外表面朝上),展开图可能是()
A.B.C.D.
2.(2015•天水)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两邻边长分别为6和8的矩形,则该圆柱的底面圆半径是()
A.B.C.或D.或
3.(2015•新疆)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B,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A.A→C→D→B B.A→C→F→B C.A→C→E→F→B D.A→C→M→B 4.(2015•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如图,点A、B、C顺次在直线l上,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若想求出MN的长度,那么只需条件()
A.AB=12 B.BC=4 C.AM=5 D.CN=2
5.(2015•合肥校级自主招生)如图,线段AF中,AB=a,BC=b,CD=c,DE=d,EF=e.则以A,B,C,D,E,F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为()
A.5a+8b+9c+8d+5e B.5a+8b+10c+8d+5e
C.5a+9b+9c+9d+5e D.10a+16b+18c+16d+10e
6.(2015•泗洪县校级模拟)如图,将Rt△ABC绕直角边AB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
7.(2015•江宁区一模)如图所示为一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重叠部分不计),可知该无盖长方体的容积为()
A.4 B.6 C.8 D.12
8.(2015•河北模拟)如图,AB=12,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的长度为()
A.4 B.6 C.8 D.10
9.(2015秋•高密市期中)如图中的线段,直线或射线,能相交的是()
A.B.C.D.
10.(2015秋•高密市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画一条长3cm的射线B.延长射线OA到点C
C.直线、线段、射线中直线最长D.延长线段BA到C,使AC=BA
11.(2015秋•高密市期中)一条直线上有四个点A、B、C、D,且线段AB=18cm,BC=8cm,点D为AC的中点,则线段AD的长是()A.13cm B.5cm C.13cm或5cm D.10cm
12.(2015秋•栾城县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A、B两点的直线的长度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B.线段AB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C.在A、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其中最短线的长度是A、B两点的距离
D.乘火车从石家庄到北京要走283千米,是说石家庄与北京的距离是28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