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绪论(本)
逻辑导论全套课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学、逻辑学、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
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
学。
1977年版《大英百科全书》将逻辑 学列为基础学科第一位。
四、逻辑学的性质
2、工具性
①推理的工具 ②表述思想、建构理论的工具。 ③思想分析与批判的工具。
四、逻辑学的性质
分 析 1 比一比谁更聪明——戴帽子问题
三、思维形式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思维形式分析为常项和变项
例如
①如果水温在一个大气压下为摄氏零度,那么水就会结冰。
②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③如果某甲作案,那么他有作案时间。
它们共同的形式是:如果p,那么q
三、思维形式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又如
①有的教师是律师。 ②有的被告是无罪的。 ③有的乌鸦是白色的。
逻辑思维规律
二、逻辑学的起源——源于理智的自我反思
1.
说谎者悖论及其他
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Epimennides): 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 麦加拉派的欧布利德 : 一个人说,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 罗素:“集合论悖论” “理发师悖论”
二、逻辑学的起源——源于理智的自我反思
逻辑导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语言分析 第三章 逻辑推理:命题演算
第四章 逻辑推理:类演算与关系推理
第六章 逻辑推理:模态、规范逻辑 第七章 合情推理:归纳逻辑
第八章 逻辑基本规律
第九章 论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逻辑”的含义 二、逻辑学的起源
三、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四、逻辑学的性质
一、“逻辑”的含义
2、普罗泰戈拉斯的“半费之讼”
逻辑学笔记
逻辑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逻辑:1、将“Logic”译为“逻辑”一词的是近代学者严复。
2、“逻辑”在汉语中的含义:(1)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2)思维的规则、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4)逻辑学或逻辑学知识。
二、逻辑简史:1、逻辑学的三大源头:(1)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2)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
(3)印度佛教中的因明。
2、逻辑学已经或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逻辑学科体系,并在整个现代科学中发挥着基础学科的作用。
3、现代逻辑的科学体系:4、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奠定以三段论为主体的词项逻辑。
5、逻辑学在近代的发展:(1)培根、弥尔:古典归纳逻辑学说。
(2)布莱尼茨:数理逻辑。
(3)康德、黑格尔。
6、中国古代逻辑:名辩学(1)邓析:“两可之说”。
(2)惠施与庄周:“濠梁之辩”。
(3)孔子:“正名论”。
(4)公孙龙:“白马非马”。
(5)韩非:“矛盾之说”。
(6)《墨经》:“名辨说”。
三、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思维的形式:(1)思维的形式,又称“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2)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具体表现形式为概念、判断、推理。
(3)思维的逻辑形式、存在方式、联系方式包括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两部分:①逻辑常项是指在某种逻辑形式中,不随思维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部分。
②逻辑变项是指在某种逻辑形式中,随着思维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部分。
③逻辑常项决定逻辑形式的性质,是区分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4)逻辑学从真假值角度研究逻辑形式:①真假性质:一个形式在任何情况下为真,何种情况下为假的性质。
②真假关系:当一个形式为真(或假)时,另一个形式为真或假的关系。
2、逻辑规律。
3、逻辑方法。
四、逻辑学的作用:1、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进行有效的交际。
2、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能力,运用逻辑推理,从而获得间接知识。
3、有助于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第一章绪论
法律逻辑学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绪论是本课的导言,学习目的在于对逻辑学这门课做一个概括了解,培养学习逻辑学的兴趣。
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学学什么”,“为什么学逻辑学”和“怎样学逻辑学”。
本章重点:逻辑学的性质和对象,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导入: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半费之讼”的例子。
古希腊著名学者普洛达哥拉斯与其学生欧提勒士曾约定,欧提勒士的学费分两期付,一半学费规定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另一半学费规定在欧提勒士出庭第一次胜诉之后交付。
但是欧提勒士毕业后迟迟没有出庭,普洛达哥拉斯急不可耐,便决定向法庭起诉,要欧提勒土付另一半学费。
他对欧提勒士说:“如果你打胜了官司,那么按照合同的约定,你应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你打败了官司,那么按照法庭的判决你也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你或者打胜这场官司或者打败这场官司,反正你都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提勒士回答普洛达哥拉斯说:“如果我打胜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的判决,我不必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败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必给你另一半学费,我或者打胜这场官司,或者打败这场官司,反正,我都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
例如:1944年4月,苏军正在部署对德军实行反攻,但不清楚德军防线的兵力布置情况。
一天,苏军司令员在指挥室内注意到刚进来的参谋长肩章上的冰雪开始消融。
他及时抓住这个不起眼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推理,最后获取了德军兵力的部署情况,取得了反攻的胜利。
他是怎样推理的?推理:只有天气转暖,室外肩章上的冰雪才会消融;室外肩章上的冰雪消融了,所以天气转暖。
在此基础上,苏军司令员又进行了一系列推理:如果天气转暖,那么德军掩体中的雪也会融化;如果雪融化,就会使掩体变得泥泞,德军就会清理掩体中的积雪,如果清理积雪,就会把带雪的泥土一起抛出;如果某处有湿土抛出,那么某处就有掩体,如果抛出的湿土多,那么该处的兵力就多(反之则兵力少)。
《逻辑学》教案(全套)
《逻辑学》全套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性质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源于古希腊文“逻各斯”,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
例如:“破坏森林资源会造成水土流失符合自然发展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客观规律。
2、思维的规律。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指“逻辑学”这门学科。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逻辑”一词具有多义性,其含义到底是什么,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二、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以墨家的《墨经》为代表,中国古代称逻辑学为名学、辩学或论理学)、古代印度(印度称逻辑学为“因明学”,“因”指推理的依据,“明”即通常所谓“学说”,“因明”就是古代印度关于推理的学说。
最早的著作是《正理经》)和古希腊(以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为代表)。
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的逻辑学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发展而来的,亚里士多德于是被称为“逻辑学之父”。
三、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思维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理的科学,即研究如何从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科学,也就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的科学。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逻辑学不研究思维的内容,只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思维的形式结构也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逻辑学(第一二章总结提纲)
《逻辑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1、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常项逻辑变项(词项变项、命题变项)2、逻辑规律、逻辑矛盾第二节思维、语言和逻辑1、思维、语言和逻辑(1)逻辑学以思维为研究对象,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阶段,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2)思维看不见,摸不着,而语言是思维与思维科学包括逻辑学之间的物化的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中介。
(3)语言有其层次性:对象语言、工具语言(又称元语言)2、自然语言和符号语言(1)语言是符号系统,有三个要素:基本符号,语形规则,语义规则。
(2)语言可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3、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1)传统逻辑(古希腊阿里士多德——19世纪中叶数理逻辑产生前)主要内容:概念理论、词项逻辑(三段论)、古典命题逻辑、古典归纳逻辑。
(2)现代逻辑(又称数理逻辑、符号逻辑)主要内容:一阶逻辑、模型论、公理集合论、递归论、证明论。
第三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逻辑学的性质:基础性、工具性、人类性第二章概念第一节内涵和外延1、对象的属性:对象、本质属性、固有属性、偶有属性、概念(1)逻辑学意义上的本质属性与认识论上的本质属性不同(2)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揭示有肤浅和深刻之分(3)概念与语词的联系和区别2、内涵和外延确定一对象是否属于某概念的外延。
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该概念的内涵第二节概念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概念可划分为:(1)概念外延分子数:普遍概念、单独概念、空概念(2)概念反应的对象:实体概念、属性概念(性质概念、关系概念)(3)正概念、负概念(论域)(4)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类概念)第三节概念的关系1、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属概念(上位概念)、种概念(下位概念)、交叉关系2、不相容关系:矛盾、对立第四节概念的定义1、概念、概念陈述、定义(实质定义和语词定义)2、实质定义的结构和方法:被定义的概念=(邻近)属概念+种差规则:(1)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要高于被定义项(2)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3)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4)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同语重复、循环定义)(5)定义一般是肯定性陈述,但并非不能使用否定性陈述3、语词定义(1)规定的语词定义:① 为模糊的语词规定确切的涵义② 为冗长的叙述规定简约的表达③ 为专门用语规定严格意义④ 为旧词赋新义(3)说明的语词定义第五节概念的划分1、划分的三个构成要素:母项、子项、划分标准2、划分规则:(1)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2)一次划分必须依据同一标准(3)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关系(4)子项必须是同一层次的概念3、划分是把类分为子类,属概念分为子概念,用以明确上位概念的外延分解是把整体分成部分,用以明确整体的构成第六节概括和限制1、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内涵少的概念外延大,内涵多的概念外延小2、限制:增加内涵,缩小外延,将一般概念具体化,用于定义过宽概括:减少内涵,扩大外延,将具体概念一般化,用于定义过窄。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第一章绪论1.普通逻辑=形式逻辑2.逻辑=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传统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3.逻辑=表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和思维基本规律以及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第一节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2.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现象,部分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4.感觉是我们对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知觉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整体性的直接反应,是感觉的综合,提供事物整体的外部形象。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5.整个感性认识阶段有“表面性”和“直觉性”的特点6.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或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认识活动就是思维。
7.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与语言密不可分。
8.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思维一定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二什么是思维形式的结构1.普通逻辑以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
思维的内容是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和属性。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人们思维过程中用来反映客观现实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形式,也就是思维形式,即表现思维内容的方式。
2.思维形式结构是思维形式的组成要素之间一定的联结方式,是各种具体思维形式中最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由于思维的具体内容全部凝聚在各种不同的概念,判断和推理里,思维形式结构自然也就表现在不同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中3.(1)思维形式结构是从各不相同内容的判断和推理中抽取出来的,共同具有的形式结构,它是普通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
(2)思维形式的结构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 )1. iSIH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笊的形氏结构及其规律,也田学是研究思细形贰结构及貝规律的H 学。
2. 思细〃K站沟是思英容的存在方衣、取系方IU逻鴉是思维昭氏站沟中的不变部什,它决定思维的也圳容°也厲变顶是思煎形式给构中的可变部分,E容纳思细的貝体容。
规"所有S是P”这一全林肯定命題的思维形貳结构,其中“两有……是……”是也圳站顶,表明该命題貝有“全样肯定”的酬容。
“s”、“P”是逻辑变攻(词嘎变頂),代人不同具体间顶,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容,并有負假°ueu -eu果P,朋么Q”逹一充分条件假言俞题的思维形式绪构,其中5果……91……”是世珈帘顶,表明馥命最具有删式的世01容,时件貝则后件貝(“有之必然”),井非前件真面后件假(并非“有之面不広” )。
“P、Q”是逻圳变哎(命體变顶),代人不同的貝IUS,表达不同的貝体思维容,并有貞嘏。
3. 对思叢形衣结构的代人,是借用貝体的词JH或命體替模思并附武给枸中的迴圳变顶,因而便思维形贰给构Mi力有容的具体思想,并貝有貝假値。
5用貝体的凤域“M”和“落时乔木”, 分剧替模"所有S是P”这一全林肯定竝的思滾朋氏第构中的也圳賀项“S”和“P”,回而便思细形贰结构Mi为有容的具体思想“除有M是落叶乔木”,并貝有貝値。
2血用貝体的俞題“过度SU戈森贰”和“僉破坏生态平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逹一充分条件很盲命题的思维幣法箔构中的电圳变顶“P”和-Q",因而使思维幣法箔轴成为有容的具体思思-« 果过度JU 戈森M,殆么僉破坏生态平恸”,并貝有貞値。
4. 理代iSVIU^Jt上定艾和说明逻轴规律。
血命題也卅中的也僻规律甬是廉言武(一貝値形貳在命體变顶的什恿一MIK萌卞祁貝),谓词也僻中WiSlOo规律就是普iS有效貳(借一命蝕形KStf-l?释下都借鸟一个貝俞逋)①,传^iSIOi要八容、作用上定义和说明逻圳规律。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一、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
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如“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是……”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的逻辑内容。
“S”、“P”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的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
“P、Q”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的具体命题,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是指用具体的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
如用具体的词项“杨树”和“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S”和“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所有杨树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
又如用具体的命题“过度砍伐森林”和“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P”和“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如命题逻辑中的逻辑规律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的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的逻辑。
规律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逻辑规律有特殊和一般之分。
如定义、划分的规则,是特殊的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的特殊范围。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一章绪论
一、形式逻辑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辅助工具
资料:形式逻辑的作用———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
二、形式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必要工具
例如:有一份关于重大责任事故案的判决中写道:“李XX在这次事故中 不负责任”。
还有一份判决书中:“由于被告王XX长期与流氓鬼混,经常旷工,致使 该厂连续3个多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第二节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
逻 辑
形式逻辑
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
传统的演绎逻辑 现代的演绎逻辑
数理逻辑 内涵逻辑
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是近三百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数理逻辑在它发展的初期,是 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形式逻辑中的某些问题。例如,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的变 项“x”、“y”、“z”来代表概念,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运算的符号“+”“”、“X”来代表概念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由概念构成的判断形式转变为类似数 学的公式。
如,“逻辑性强”,“不合逻 辑”。
(4)逻辑学。
如,“逻辑讲座”。
练习题
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含义 1. 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
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 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2. 写文章要讲逻辑。(思维的规律性) 3. 在某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特殊的理论、观点) 4. 关于思维过程本身有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逻辑学) 5. 干部要学点逻辑与文法。(逻辑学)
(1)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
(2)四种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 律)的内容和逻辑要求;
逻辑学笔记
②逻辑形式
如果P,那么Q P→Q
“一旦,就” “假如,就” “有…,就有…”
“要有…就…” “若…就会…” “不P,不Q” “没有P,没有
Q”
③逻辑特征
P
Q
P →Q P ←Q
T
T
T
T
T
F
F
T
F
T
T
F
F
F
T
T
4.必然而不充分条件
①定义: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可也
②逻辑形式:只有P才Q P←Q
除非P否则Q 仅当P才Q
(PQ)Q)├ P
2.不相容选言命题 (1).定义: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前提,以不相容选言命题推理为准则 (2).规则:A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它所有选言支
B否定其它选言支,就要肯定这个选言支 (3).形式:①肯定否定式 ((PQ)P)├ Q
②否定肯定式 ((PQ)P)├ P (三).注意的问题 ⑴.选言支要相对独立(不相容,不交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 逻辑释义
二 逻辑学
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关于思维及其形式规律的科学
形式逻辑——古典形式 自然语言
分支
辩证逻辑——现在形式 符号语言
三 研究对象:抽象思维形式,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
1.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人脑的作用有目的的对认识对象
进行概括。
形象思维 可感觉
命题类型和形式 主项(S) 谓项 (P)
A 所有S是P 周延 不周延
E 所有S不是P 周延
周延
I
有S是P 不周延 不周延
O 有S不是P 不周延 周延
全称命题的主项周延 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 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
逻辑学 第一章--绪论
• 逻辑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甚 至连反对学习逻辑的人,也在运用逻辑。 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父与子》中,有一 个青年医生巴扎罗夫,他是“一个什么都 不承认的虚无主义者”。他反对学习逻辑, 他说:“逻辑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当您肚 子饿的时候,我想,您用不着逻辑帮助您 把一块面包放进嘴里去吧。”其实他的逻 辑无用论也是借助逻辑推导出来的: • 凡不能帮助人把面包放进嘴里的东西都是 无用的/逻辑是不能……/所以逻辑是无用的。
• 刘培育的《逻辑与生活》中说到,“逻辑 是关于正确思维的理论,它必然与人类为 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 在,无处不在。逻辑是人们言语交往的工 具,是人们求知的方法,是人们理性的支 撑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 维素质,就不可能有健全、成熟的理性, 就不可能积极有效地认识世界,也不可能 进行成功的交际。一个没有良好逻辑思维 素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思维的三个基本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和 语言密不可分。
•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不仅能反映一个事物更能反映一类 事物,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有相同性质的事物抽取出 来,对其加以概括,并得出认识。例如商品。 • 间接性是指思维能通过一些表徵来推断事物,人们不必去 直接的接触某些信息,通过这些规律,便可以成功的揭露 出这些事物的本质。例如,警察在罪犯的犯罪现场,通过 寻找一些罪犯在现场留下的痕迹,就可以在脑中推断出罪 犯在现场作案时的场景。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是,通过病人 描述症状以及通过一些化验就可以得知病人的病情以及感 染的何种病毒。 • 超出感性的认识:以上两种属性使得思维超出了感性的认 识范围。例如人类是不能通过感觉来直接理解原子核的变 化的。但人类可以通过寻找其活动的规律,并对相同的规 律加以概括,便可以间接的去理解它。 • 超出现实:例如,发明家可以通过已经存在的物品,通过 新的想象,对其加以改进,从而发明出新的物品。其能否 成功关键取决于思维的推断是否与现实相符。其实,这也 正是人类创造能力的来源。
《逻辑学》教学大纲
《逻辑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课内外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它课程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什么是“逻辑”?汉语中“逻辑”一词有几种用法?)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明确4个基本概念1、思维2、思维的逻辑形式(什么是常项,什么是变项?)3、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4、简单的逻辑方法二、逻辑学的性质第二节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二、学习逻辑学的方法(重点与难点)本章要重点掌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并能区分逻辑常项与变项。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了解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概念与词语三、概念的作用第二节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一、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二、什么是概念的外延(内涵和外延各自的关注点是什么?)三、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第三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这两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一、概念的限制二、概念的概括(限制和概括的极限分别是什么?)三、限制概括不当(限制概括不当的错误有哪些?)第四节概念的种类(划分概念种类的标准各是什么?)一、单独与普通概念二、集合与非集合概念(什么是集合体?组成上和属性上有哪些特征?)三、实体与属性四、肯定与否定概念第五节概念间的关系(概念间的关系主要分析的是哪方面的关系?)一、相容关系1、同一关系2、属种关系(属种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的3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属种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逻辑关系?)3、交叉关系二、不相容关系1、矛盾关系2、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三、关于并列关系(并列关系特殊在哪?)第六节定义一、什么是定义二、定义的方法(熟记常用方法)三、定义的规则(十六字规则)(违反规则的错误有哪些?)四、定义的作用第七节划分一、什么是划分(熟记常用方法)二、划分的方法(十六字规则)三、划分的规划(违反规则的错误有哪些?)四、划分的作用(重点与难点)学习本章,要理解概念的定义及其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的斯多噶学派着重研究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推理形式,提出不 同类型推理的规则和逻辑公式,充实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内容。
欧洲中世纪,西班牙彼得的《逻辑大全》对一些逻辑问题进行新的探讨,研究了语义悖论及其解决方法等。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培根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在这部著作中, 培根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陈述了“三表法”和“排除法”。 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首次使用“形式逻辑”这个名称,他对逻辑的一些看法对后世有一些影响。 此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系统阐述了寻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即契合法、差 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即“穆勒五法”,它丰富了传统逻辑的内容。 逻辑学的思维方式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现代逻辑的兴起和发展 有的学者把“现代逻辑”称为“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现代逻辑主要运用人工语言,即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的思想。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建立“逻辑代数”,把 莱布尼兹的逻辑思想变成了现实,成为数理逻辑的早期形式。20世纪初,罗素和怀德海建立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使数理逻 辑进一步系统和完善。本世纪30年代初,歌德尔证明的两条不完全性定理标志着数理逻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40年代以来, 数理逻辑得到迅速发展,其一是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和模型论应运而生并得到发展;其二是二值外延逻辑向非二值或非外
第一章 绪论
延逻辑发展,出现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多值逻辑、相干逻辑、模糊逻辑等。 在数理逻辑得到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的理论和体系开始建立起来。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人类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
逻辑学导论(讲义)
《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目录第一讲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1关于“逻辑”一词1�2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1�3演绎与归纳第二节形式化——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2�1命题、推理的形式与内容2�2推理的有效性只同形式相关2�3逻辑学研究的形式化特征第三节逻辑学理论的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逻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3�2逻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3�3逻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第二讲词项第一节词项概述1�1什么是词项1�2词项的逻辑特征1�3词项与语词、概念第二节词项的种类2�1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2�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2�3实词项与虚词项2�4正词项与负词项第三节词项之间的关系3�1相容关系3�2不相容关系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1概括与限制4�2划分4�3定义第三讲传统直言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概述1�1什么是命题1�2命题的逻辑特征1�3命题与语句、判断第二节传统直言命题2�1传统直言及其逻辑结构2�2直言命题的分类2�3直言命题的周延性2�4A、E、I、O之间对当关系2�5传统直言命题的文恩图解第三节直接推理3�1直言命题推理概述3�2对当关系推理3�3变形推理第四节三段论4�1什么是三段论4�2三段论的规则4�3三段论的格4�4三段论的式4�5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第四章复合命题与命题公式第一节复合命题概述1�1复合命题及其逻辑结构1�2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二节复合命题的几种基本形式2�1负命题2�2联言命题2�3选言命题2�4条件命题2�5等值命题第三节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3�1命题公式3�2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第四节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关系4�1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4�2几个重要的重言等值式4�3命题公式的相互定义第五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1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1�2基本的有效推理式第二节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2�1推理有效性与命题演算2�2有效推理的形式证明2�3基本推导规则与等值替换规则2�4条件证明规则2�5间接证明规则2�6证明重言式第三节无效推理的判定3�1用真值表证明推理的无效性3�2用归谬赋值法判定推理的有效与无效3�3证明公式集合的协调性第六讲量化逻辑第一节简单命题的逻辑结构1�1个体词和谓词和单称命题1�2谓词模式、命题函数与量化命题1�3量化命题公式1�4量化命题公式的真假条件第二节量化命题的形式化2�1A、E、I、O命题的形式化2�2一般简单命题的形式化2�3多重量化命题第三节量化推理规则3�1全称例示规则�简记为U S�3�2存在概括规则�简记为E G�3�3全称概括规则�U G�3�4存在例示规则�E S�第四节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4�1量化公式的真值函项展开式4�2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第七讲规范逻辑初步第一节模态命题1�1模态词与模态命题1�2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第二节规范命题2�1规范命题概述2�2规范命题的逻辑形式2�3规范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三节规范推理3�1规范对当关系推理3�2复合规范命题的推理第八讲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第一节同一律1�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1�2违反同一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1�3同一律的作用第二节矛盾律2�1矛盾律内容和要求2�2违反矛盾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2�3矛盾律的作用第三节排中律3�1排中律内容和要求3�2违反排中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3排中律的作用3�4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第一讲绪论在本讲中我们要讨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逻辑与一些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价值。
逻辑学——精选推荐
3. 美国作家辛克莱曾提出: “一切文艺是宣传 ”的观点,鲁迅在《三闲集文艺与革命》一
文中说: “我们认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 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 ”。鲁迅话中包含什么推理 ?
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中)
一、试分析下列推理是何种推理,写出其形式结构,并分析其是否有效
“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 ”,记者将此言公之报端。 华盛顿的议员们大为愤怒, 纷纷
要求其道歉。数日后,《纽约时报》上出现了马克·吐温的道歉:
“日前鄙人在酒席上说有
些国会议员是婊子养的,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现把我的话修改如下:
“美国国会中
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 ”请问:马克·吐温道歉了吗,为什么 ?
②若 S不与 M交叉,则 S与 P交叉 ③ S不与 P全异且 S不与 P交叉 试分析证明: S包含 P。
4. 设下列四个公式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试分析哪一个是真的, 并指出 S和 P各种可能的外 延关系,写出推理过程。
①有 S是 P ②如果 S是 M,则所有 S不是 M
③所有 S不是 P
④有 M不是 P
D. 一个办理了暂住证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二、运用词项的知识解答下列各题
( 一 ) 下列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否表达词项 ? 1. 复习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 2. 我们必须要读的书很多,而适合自己需要的书更多,只有多读书,才能做好工作。
3. 他的歌声浑厚、嘹亮,他不愧是歌唱家。 4. 磁悬浮列车在新铺设的轨道上奔驰。
D. 逻辑学研究人类思维的共有现象和普遍规律。
E. 如果逻辑学有阶级性, 那么各阶级就会有自己特殊的思维形结构, 各阶级之间也
就因无法沟通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了。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解释题1.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02 思维的逻辑对象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0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05 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06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07 “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 2.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
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 12 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
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页)三、选择题3.0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②思维的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④简单的逻辑方法3.02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①逻辑学②普通逻辑③客观规律④思维的规则3.03在“所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①客观规律②思维的规律性③逻辑学④形式逻辑四、填充题4.01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有()及其(),以及()。
4.02 形式逻辑的性质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与()。
第一章概念一、思考题1.01 什么是概念?概念的逻辑特征是什么?1.02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1.03 什么是集合概念?什么是集合体? 1.04 什么是负概念?什么是论域?1.05 什么是限制、概括?限制的极限.概括的极限各是什么?1.06 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的常用方法是什么?“定义过宽”(“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1.07 什么是划分?划分与整体分解有何区别?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二、概念解释题2.01 概念 2.02 概念的内涵 2.03 概念的外延2.04 普遍概念 2.05 单独概念 2.06 集合概念与集合体2.07 负概念 2.08 论域 2.09 真包含(属种)关系2.10 真包含于(种属)关系 2.1l 交叉关系 2.12 全异关系2.13 全同关系 2.14 矛盾关系 2.15 反对关系2.16 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2.17 限制 2.18概括2.19 定义 2.20 属加种差法定义 2.21定义过宽2.22 定义过窄 2.23 同语反复 2.24 循环定义2.25 划分 2.26 二分法 2.27 连续划分2.28 划分不全 2.29 多出子项 2.30子项相容三、下列各题中.哪些语词或语句表达了标有重点的概念的内涵、外延?3.01 国家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和军队等。
《逻辑学》全部课件第1-11章
⑤ 指称一种哲学理论 例如: 列宁曾说:“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 学说,而是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 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 再如: 列宁还说:“逻辑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关于真 理的理论。” 又如: 一些哲学著作中说的“黑格尔的逻辑学说”、 “康德的先验逻辑”等。
现代汉语中“逻辑”的含义: ▲ ①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② 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③ 指某种特殊的观点、方法 ④ 指一门学科,即逻辑学 ⑤ 指称一种哲学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 一、逻辑概念与逻辑学科 1.逻辑概念: 英语logic的音译,来源于古希腊语logos,有 “思维”、“言辞”、“理性”、“秩序”、 “规律”等含义。 现代汉语的含义有: ①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例如: 森林的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 了洪水的爆发,这是合乎逻辑的。 再如: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 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又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
(2)什么是思维形态 概念、命题(判断)和推理,就是三种基本的 思维形态。
现代逻辑所说的“词项”(term)、“命题” (proposition)和“推论”(argument)分别 对应于传统逻辑所说的“概念”(concept)、 “判断”(judgment)和“推理” (inference)。现代逻辑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改 变,是为了突显逻辑学的语言学性质,从而削弱 传统逻辑所包含的过多的心理学成分。另一方面, 逻辑学也不是语言学,而是介于心理学和语言学 之间的一门学科。相应地,“词项”介于“概念” 和“语词”(word)之间,“命题”介于“判 断”和“语句”(sentence)之间,“推论”介 于“推理”和“句群”(sentence group)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某种特殊的理论或观点——贬义性质。
如“把侵略说成是‘友谊’,这是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
4、逻辑科学(逻辑学)。
如“要学点逻辑”、“要掌握逻辑知识”。
5
练习:
指出下列各语句中的“逻辑”一词是在何种涵义上使用的。 (1)逻辑和修辞,使人长于论辩。(培根) (2)法律寻求的是合理性证明的逻辑而不仅仅是或主要不是 发现的逻辑。(波斯纳) (3)逻辑是不可少的,过去说一个人“不讲逻辑”是个很大 的罪名,是骂人的话。(金岳霖) (4)男人的逻辑总是对付不了女人的逻辑。(契诃夫) (5)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来自市场秩序的内在逻辑。 (6)逻辑可以告诉我们走这条路或那条路保证不遇见任何障 碍;但它不能告诉我们那一条道路能引导我们达到目的地。 (彭加勒)
(2)向普及与应用方向发展
譬如:逻辑学研究向部门科学的渗透;
逻辑学研究向人们的日常思维靠拢;
西方的非形式逻辑运动和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
10
第二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及学习意义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二、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三、逻辑学的作用、意义与局限性
四、学习逻辑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11
一、逻辑学的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
1
第一讲
——关于逻辑学的一般问题
绪 论
2
第一节
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逻辑”的含义
二、逻辑学的起源(三大发源地)
三、逻辑学的发展
四、逻辑学的发展趋势
3
1、“逻辑”一词的来源
1、“逻辑”一词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最早来自于古希腊语 “逻各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 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来指称主宰宇宙万物的规 律。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由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 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他 认为,“火”就是“逻各斯”,就是“主宰宇宙万物的规律”。 从此,这个词开始流行。 2、最早将西方逻辑思想引入中国的是眀末清初的学者李之藻, 他翻译了西方的逻辑著作《亚里斯多德辩证法概论》并命名为 《名理探》。初始,中国译者将logic译为“名学”、“辩学”、 “名辩学”。 3、近代学者严复(福州人)在其译著《穆勒名学》中第一次 把英文的logic翻译成汉语的“逻辑”一词。后经近代学者的提 倡,这一译名得以普及。
所有A(是)B, C是 A,
所以,C是B 。
14
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logical constant):某一思维形式中 固定不变的部分,它决定着该类思维形式的逻 辑性质与逻辑特征。 逻辑变项(logical variable):某一思维形式中 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可以互相替换的部分。
(数理逻辑、辩证逻辑、实用逻辑)。
8
(1)F. Bacon(培根,1561-1626)以及J. S. Mill (弥尔,1806-1873)的古典归纳逻辑学说;
培根的《新工具》,弥尔的《逻辑体系》
(2) G. Leibnitz(莱布尼茨,1646-1716)开辟了 数理逻辑(现代逻辑)的道路;
6
二、逻辑学的起源(三大发源地)
逻辑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从它 产生到如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逻辑的发源地有
三个: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
(1)古代中国的逻辑学——“名辩之学”。 如:邓析子的“两可”之说;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论 (2)古印度的因明学说; 在古梵文中,因:推理、论证;明:学说
莱布尼茨将数学的方法引入逻辑领域,提出创制数理逻 辑的设想,将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能对人的思维进行运算 和推理。
(3)I. Kant(康德, 1724-1804)和G. Hegel(黑 格尔, 1770-1831)等人首倡辩证逻辑研究。
9
四、逻辑学的发展趋势
(1)向现代逻辑方向的高深度发展
譬如,现代逻辑在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
18
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里有一个“猜 匣订婚”的情节。在金、银、铅三个匣子中,父亲只 放了一张女儿的肖像,并在三个匣子上分别刻了这么 三句话:“肖像不放在此匣中”、“肖像在金匣子中” 和“肖像不在此匣中”。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谁
(3)古希腊的逻辑学。
7
三、逻辑学的发展
逻辑学发展历史的三大阶段(欧洲):
1、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逻辑学的繁荣源于
当时社会的学术繁荣与论辩术。逻辑学和哲学一样是 智慧之学。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建立起逻辑学的学科体系, 一举奠定了逻辑学的科学基础。
2、中世纪是逻辑学的发展停滞期。
3、近、现代逻辑学的特点——形式逻辑的深化与扩张
(2)普效性
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逻辑学提供带有普遍 有效性的知识。 在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属于基础科学。
(3)全人类性
逻辑学无民族性、本身没有阶级性,是全人类 共同拥有的知识。
17
三、逻辑学的作用、意义与局限性
1.一般作用:对所有思维正常者而言的意义 (1)逻辑学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 性,有助于人们从自发的逻辑思维提升为 自觉的逻辑思维——培养提高逻辑思维能 力。
4
2、“逻辑”的不同含义
1、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逻辑”,指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 如“公安工作的逻辑”,指的是公安工作的规律。
2、人的认识和思维的规则、规律。
如“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就是指要合乎人的认识、思维 的的规则、规律;如“办案人员的思维要具有逻辑性”,就是指 要符合思维的的规则、规律。
逻辑学的定义:(形式逻辑)是研究思 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1、思维形式、逻辑形式
2、思维规律
12
(1)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动物) (2)所有的杨树都是落叶乔木。(植物) (3)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经济)
所有的S都是P
13
(1)所有生物都有新陈代谢过程, 病毒是一种生物, 所以,病毒也是有新陈代谢过程的。 (生物学) (2)所有法律都由国家颁布, 《铁路法》是一种法律, 所以,《铁路法》也是由国家颁布的。 (法学)
15
2、思维规律:
研究的是人们只要进行思维活动就必
须遵守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规律。
(1)保证思维一致性的同一律
(2)保证思维无矛盾性的不矛盾律
(3)保证思维明确性的排中律
(4)保证思维论证性的充足理由律
16
二、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1)工具性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表达都要借助于逻辑。逻 辑学既是表述和论证的工具,也是认识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