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合集下载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核心提示: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共同性:1、重视今世的价值与幸福。

以生为主,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另外也正因为有死,才更应珍惜今世的生。

2、强调生死中的精神永存。

所有共同的价值成分融入文化传统之中,使东西方文化包含着共同的精神追求。

3、怀着虔诚对待亡灵超度。

人生各异,人死各异,人们对于死者的怀念和宽容是相似和永恒的。

一、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①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

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

"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

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

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

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

应该说,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其生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直面死亡,寻求超越许多古希腊哲学家把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生命纯洁而高贵,肉体生命肮脏而低贱。

柏拉图认为灵魂永恒,独立于肉体又赋予肉体以思想和智慧。

灵魂生命通过显示生存希望和终极幸福引领人们脱离现世的肉体欲望,抵达幸福彼岸,所以研究哲学就是"死亡练习",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解放"。

②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肉体之欢而不能获致超越。

中国哲学中的生命观与死亡观

中国哲学中的生命观与死亡观

中国哲学中的生命观与死亡观中国哲学自古以来一直深受中华民族的影响和推崇,其中生命观与死亡观是中国哲学思想中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文化中,生命被视为宝贵而神圣的,而死亡则被认为是生命的结束,同时也是新生和起点。

本文将通过探讨中国哲学中的生命观与死亡观的不同方面,来理解这一主题。

中国哲学中的生命观:中国哲学对待生命有着敬畏之情,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被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珍宝,应该被充分珍惜和呵护。

古代哲学家强调个体生命的重要性,并提倡追求健康与长寿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伦理道德观念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体的身心健康。

这种生命观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旨在推崇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原则。

儒家生命观:儒家强调人的尊严和高贵,认为每个人都有道德修养和责任,应该追求道德完善的人格。

在儒家思想中,人们被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注重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同时,儒家主张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儒家的生命观尊重每个个体的存在,强调个体的人格发展和价值实现。

道家生命观: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个体的自我体验和理解。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在道家思想中,个体生命被视为宇宙的一部分,起伏变化的生命体验与自然的无常相呼应。

道家的生命观强调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修养,追求自身的内在道德和精神的成长。

佛家生命观:佛家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轮回,认为生死是一个永恒的循环。

佛家生命观中,生死被看作是一个过程,个体生命的终结只是开始。

佛家鼓励人们超越尘世的束缚,解脱自己,达到灵性和智慧的觉醒。

佛家的生命观强调个体对自身的忏悔和反思,追求在生命中达到照亮自己和他人的境界。

中国哲学中的死亡观:中国哲学中的死亡观与生命观相辅相成,死亡被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必然的命运。

中国哲学中的死亡观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每个哲学流派都有其特定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中西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中西文化对于生死的看法有很多不同之处,每种文化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解释生存和死亡,这些想法可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本文将比较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

首先,中西文化的观念不同。

在中国,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在死后可以转世重生。

因此,中国人对于死亡有一种平静的态度,对于死亡的恐惧要比西方人少很多。

而在西方,人们相信一旦死亡,灵魂就永远离开了肉体。

西方文化中死亡和死亡悼念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艺术主题,许多人认为死亡是诗意和深度的象征。

其次,中西文化的传统宗教也有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它们带来了一系列关于生与死、转世、轮回的信仰。

中国人常常在家中布置祖先的牌位和祭坛,表示对祖先的敬仰和记忆。

然而,西方社会比较多元化,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多种宗教信仰。

这些宗教强调救赎和重生,许多信徒也相信自己的灵魂可以进入天堂或地狱。

第三,中西文化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有差异。

在中国,死亡通常是通过慎重和仪式来处理的。

传统上,人们会举办一些祭祀仪式来祈求祖先安息,例如清明节和盂兰盆节。

然而,在西方,死亡的处理方法更加个性化和简洁,常常是面向亲友举行的葬礼和告别仪式。

同时,类似于家庭墓地的习惯在西方得以广泛,而在中国,对于墓地的选择和保养也有严格的规定。

总体来说,中西文化的生死观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死亡视为不可避免的生命事件,但生命是可持续和持久的。

在西方文化中,死亡是个人和集体生命的终极目标,而生命的确切时间是无法预测的。

虽然中西文化在生死观上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但它们同样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和不可逆转性,这一点是一样的。

浅谈中华传统哲学中的生死观

浅谈中华传统哲学中的生死观

浅谈中华传统哲学中的生死观作者:姚思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8期摘要:入世的儒家、出世的道家和超世的佛家构成了中华传统哲学的主干,本文试对其各具特色的生死观加以综述。

关键词:中华传统哲学;生死观;儒家;道家;佛家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86-01中华传统哲学的主干是儒道释精神。

似乎处于人类文明第一个轴心时代的东方思想家们对这个世界视之为理所当然——所有中国哲学家的文字都是如此的自然,或名言隽语,或比喻例证,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

虽缺乏西方哲学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体系和逻辑方法,但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乃是游刃有余。

对于生死问题,他们则各有其独特的看法。

儒家对死的问题所言极少,但对生的目的进行了许多阐述。

这诸多阐述,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所称的“立德”、“立功”、“立言”,即“三不朽”。

“立德”,指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指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指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这三不朽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至于死亡,儒家认为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论语》中关于生死的问题一般是避而不谈: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第十一》)在儒家的思想里,生的问题解决好了,死亡的问题也就解决好了,生者就是要尽到自己的本分,也就是究其一生为“正名”而活。

儒家以其积极的入世情怀,巧妙地避开了“死亡”。

至于道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道家分为了三个阶段:属于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

《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

《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

在杨朱阶段,“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尽心上》),“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轻物重生之士也。

”(《韩非子·显学》),“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

中西方对死亡的差异

中西方对死亡的差异
11
PART 5
死亡与永生
5 死亡与永生
在西方文化中,死亡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消失。许多宗教信仰相信死后的世 界仍然存在,人的灵魂会在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这种观念为人 们提供了一种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空间,也为生者提供了安慰和希望
而在中国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转化。道家认为,人死后会回归自然之 中,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儒家认为人死后会成为后世的楷模和榜样;佛教 认为,人死后会轮回转世到另一个生命体中继续生存。虽然不同的文化流 派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认为死亡是一种转化而非彻底的消失
的低调和平静。在基督教中,葬礼也是神圣的仪式,代表着
个体生命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02
而在中国,葬礼的习俗和仪式非常复杂,且根据地区和民族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南方和北方的葬礼就有很大的差
异。中国的葬礼通常会举行一些仪式,比如守丧、烧纸钱、
立碑等,这些仪式表达的是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
PART 4
对待生死的方式
PART 6
总结
6 总结
中西方对死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
01
死观、态度、文化习俗以及对待生
死的方式等方面
这些差异既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
02
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人们
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理解和认知
尽管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东方还是
03
西方,人们都在努力理解和接受生
死的现实,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4 对待生死的方式
1 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强调个人的自主权, 尊重个体对生死的选择。他们倡导积极面对 生死,接受和理解生命的不确定性,对生命 更加珍惜和敬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其中死亡观与生命哲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们凝聚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思想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不仅是一种生命的结束,更是一种超越和转化,是短暂的人生向永恒的生命之源过渡的过程。

而生命哲学则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提供了许多关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探究和领悟。

一、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相较于西方文化的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平和的,认为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环节,应该以一种认真和敬畏的态度面对它,而不是像西方文化那样纠结于死亡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1. 生死相依,物我两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重视生死相依的关系。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死亡,死亡也可以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道德经》中曾经写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生之死也,固无奈何而已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死并不能被彼此割裂,它们是物我两忘的一体。

在这种哲学观念下,人们对死亡不会有太多的恐惧和排斥,而是以一种接受和敬重的态度面对它。

2. 死是一种转化,而不是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不会将死亡看作一种终点,相反,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超越和转化。

《周易》的“乾坤大有,其交相傅,天地交泰,而万物化生。

”便是一个证明。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个转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复制和延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万物的存在方式会改变,但它们的本质不会改变。

人死后的生命,被认为也只是从一个物质形态向另一个存在方式的转化,人并没有真正的消失。

3. 死亡与生命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死亡也正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没有死亡就不可能有生命。

在中国文化中,人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体现出了生与死的关系。

只有在死亡威胁到人之后,在斗争和磨难中,生命才更具有碾碎困境,安然度过人生的强侵性。

二、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观点有所不同。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持有生死有命的观念,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们无法改变。

因此,在面临死亡时,中国人通常比较接受,甚至带着一种宿命感。

此外,中国文化强调传统的家族观念,人们认为死后对家族的贡献和尊严是重要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西方传统认为个人对生死有更多的掌控权,并倾向于寻求延长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

因此,西方人在面临死亡时,通常会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来延长生命,并对死亡持有更强烈的恐惧和抗拒。

此外,在宗教信仰方面,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佛教、道教等宗教对生死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较为关注来世,认为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种转变和再生。

而在西方,基督教等宗教常常强调来世的奖赏或惩罚,对存在与灵魂有一定的解释和期望。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

中方文化注重宿命和家族观念,认为生死是自然的规律,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掌控和积极延长生命。

宗教信仰也对生死观产生了影响。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专题三: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生”与“死”,是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必需思考的问题,也许有的人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生与死,每天都是这样快快乐乐的生活,生与死与我无涉。

其实,这是一种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人生态度。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认知和态度,是左右其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

人若从求发展的观点去看生命的历程,显然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而且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它既不完整而又偏颇。

相反,如果从死亡的角度来看人生,则又显得虚无空寂。

事实上,人在求生的历程当中,同时逐渐归结于死亡,死亡应该成为庄严人生的一个部分。

因此,人必须认清生与死的完整意义,要在两者之间树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而且随着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的精神安顿和终极关怀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了突显。

21世纪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意义问题的探讨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切。

我们这一专题就是通过对古今中西哲人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希望通过他们的生死观来给我们一点启示,帮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应该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应该如何来看待人生,尊重生命。

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生死观(一)儒家生死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有显赫的地位,而儒家对生死问题的探索也是思想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将生死矛盾落实到有限的人生之中加以阐释,体现了儒家重视现实的俗世生活、强调德性人生的思想特征。

1、孔子“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季路问事鬼,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厩焚,子退朝。

日:‘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道出了孔子的生死态度,即“生”是当下首要要解决的事情,生的问题弄不清楚,就不要忙着考虑死的问题。

在孔子那里,在“生”和“死”的关系中,显然“生”被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进一步,相比较“普通之生”而言,儒家更看重的是“崇高之生”,即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哲学中的生死观探讨

哲学中的生死观探讨

哲学中的生死观探讨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古希腊的先哲到现代的思想家,无数的哲学家都试图探索生死的奥秘,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

对于生死,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肉体只是灵魂的暂时居所。

当肉体死亡时,灵魂会脱离肉体,进入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

而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现实世界,他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也是自然的过程。

在东方哲学中,佛教的生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认为生死轮回是无尽的,生命中的痛苦和烦恼源于欲望和执着。

只有通过修行,消除欲望,才能摆脱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

而道家则强调顺应自然,生死都是自然的变化,不应过分执着于生死。

在现代哲学中,存在主义哲学家如萨特和加缪,强调人的自由和选择。

他们认为,人在面对死亡时,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死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生命是宝贵而有限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这短暂的时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死亡。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不应该对死亡感到恐惧,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它。

当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不会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浪费生命。

此外,生死观也影响着我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如果我们认为生命只是短暂的存在,死亡是一切的终结,那么我们可能会陷入虚无主义,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但如果我们相信生命有着超越物质的价值,死亡并不是终点,那么我们就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无限的意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生死观也对我们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产生影响。

例如,在医疗领域,关于安乐死的争论就涉及到对生死的看法。

如果我们认为生命的质量比长度更重要,那么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安乐死可能被视为一种人道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死观也会影响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生死观是人类对于生命存在的认识和看法,它反映了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和理解。

在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存在一定的对比和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生死观的异同点。

一、宗教信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人对死亡的看法有很大的缘由。

在中西方文明中的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死观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道教认为生命是由自然造化至人的,人从天地之间的自然界中生成,故生死循环融为一体,人的死亡仅是身体的消亡,灵魂仍存在,并可转世重生成。

佛教主张自性的无我,认为生死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现象,也是“因果”循环的过程,常常将生死看作是一种恶苦的状态,而超脱于生死的人则是真正的解脱。

而基督教则认为人从上帝那里受到生命的赐与,人的死亡是因违背上帝的旨意而来的惩罚,灵魂在死后将面对永恒的命运——进入天国或地狱。

二、生命的本质中西方古代哲学家对于生命的本质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式的浓墨重彩讲究道家的天人合一,而西方则比较理性和实诚。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生命包含了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生和死。

使人不同于其他物体的,是人们所说的‘道’,也就是‘性’。

而所有东西都属于同一‘道’下的不同‘德’和‘器’。

而在西方哲学中,生命被认为是物质和意识的结合,生命中的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也是与物质相异的。

在西方哲学中,人类的灵魂被认为是无形的,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身体分离开来的实体。

三、对死亡的态度中西方文化中,对于死亡的态度亦有所不同。

处于物质世界的中国文化,更多地强调安享生命的乐趣, 为人处愉悦、安适的状态, 期盼长寿及健康。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过度关注生命,会导致对死亡的恐惧。

他们常常有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勇于面对死亡的态度,认为在临终时去世是一种完成了生命的轮回和目标。

四、对殡葬的仪式对于殡葬方面,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传承了万年的礼仪文明,对于死者的尊敬以及对生死黄泉的一些仪式要求十分严格,如尊重死者、慎重立碑、恪守丧礼、助葬配件等。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生死是人类永恒关注的话题之一,不同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也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生死观念的比较可以从人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生死的概念、生死的含义和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西方对于生死的看法和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尽相同。

中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化,认为生命是神圣的,人死后会有来世,因此有一种相对乐观、积极面对生死的态度。

而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认为生命是有限的,人死后只能通过子孙延续生命,因此对生死有一种较为谨慎和低调的态度。

中西方生死的概念也有差异。

西方文化中,认为生命是一个个体独立存在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而独立的。

人们认为生死是一个个体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和死亡方式。

而中国文化中,生死的概念与个体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文化中,人们强调生生死死的轮回,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生死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中西方对于生死的含义和价值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中,人们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个性的实现,认为生命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死亡是个体的终结。

而中国文化中,生死的含义和价值更加关注与社会和家族的延续。

生命的存在是为了家族和社会的延续,死亡是为了新生命的出现而存在的。

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生死的价值和含义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西方生死观念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还是存在许多的差异。

这些差异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西方文化中,个体主义和基督教的影响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实现,对于生死持有一种相对积极的态度。

而中国文化中,家族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社会和家族的延续,对于生死持有一种相对谨慎的态度。

这些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差异。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生死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中西方对待生死的观念却有很大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了解和比较中西方生死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生死观的比较。

一、中西方生死观概述中西方文化对生死的看法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往往对生命的珍贵性持有一种终极的肯定态度,人生价值是以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为标准的;而中华文化则对生死的态度是自然的、超然的、医药不分离的,并不追求生命的延续,而是注重遵循自然规则和人和自然的和谐,追求精神的升华。

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导致了不同的死亡观念,西方人往往认为死亡是一种终结,而中华文化则将死亡视为生命的延续。

1. 对死亡的看法在中华文化中,死亡被看成是一种自然的、必然的现象。

人们把生死看成是万物的规划,类似自然界中四季更替的规律。

因此,人们对于生命的终结有一种自然的、超然的态度,达到一种“无欲则刚”的境界。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显得更为悲观和压抑,认为死亡是一种灾难,一种终结。

2. 对生命的理解在中华文化中,生命被视为一种复杂的、有机的体系,其内在的能量和流动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种文化的观念中,打破任何一部分都会破坏生命体系的整体平衡性。

因此,在中华文化中,身心健康与精神健康同样重要。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强调的是身体健康,长寿以及寿命延长等概念。

3.对死亡的处理在中华文化中,死亡不是结束,而是重生。

人们之所以重视死亡,是因为他们认为生命是永恒的,灵魂可以永存。

在一些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教义中,人的精神具有不朽的价值。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认为死亡是终结,灵魂不会永存。

在这个文化的观念中,人被奉为一个离开身体后就不复存在的物质实体。

4.宗教的影响中华文化中存在着多种宗教信仰,包括儒教、道教、佛教等,它们对中国的生死观影响非常深远。

而在西方宗教中,基督教是最为主流的一种,死亡被视为人类原罪的果实,需要通过信仰重生得救。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于生死观的影响不同,这也与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和不同有关。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生死观是人类对于生与死的认知与看法,是反映人们对生命价值以及死亡意义的一种理解。

而在中西文化中,生死观存在着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比中西生死观的差异。

从中西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中西生死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人生价值观和死亡态度等方面。

宗教信仰是中西生死观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孔子提出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亦可使过矣。

”的思想,强调尊重生命价值,追求永生的境地。

而在西方,基督教信仰对于生命与死亡也有着深远影响,如基督教信仰的复活与永生观念。

这种宗教信仰对于中西生死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生价值观也是中西生死观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关注社会关系和家庭观念,认为人生活在世间应该尽到孝道、友善等道德责任。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自由与幸福追求被视为最高价值,个体人权和个人利益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种人生观的差异也导致了中西生死观的不同。

死亡态度也是中西生死观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由于佛教和道教等宗教的影响,人们对死亡持有一种淡定和接纳的态度,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过渡,是前世因果的结果。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死亡有更加悲观的态度,认为死亡是一个无法避免和不可逆的现实,常常伴随着痛苦和哀悼。

除了以上差异之外,中西生死观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以及对于生命的肯定和失去的悲痛等都是共同的。

中西文化中都存在着关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和信仰,人们希望在死后能够得到幸福的永恒生活。

中西生死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宗教信仰、人生价值观和死亡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生死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以及保持谦虚和包容的心态。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 梦、少与老,始终是同一的 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 了前者;前者变化了,就成 为了后者。‛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 第一个从个人同社会的关 联中来评估人生的意义或 价值,把生死问题同真、 善、美联系起来考察,从 道德伦理的角度提出了英 勇对待死亡的问题。
‚追求好的生活远
叔本华认为, 一方面,我们必有 一死;另一方面, ‚我们的真正本性 是不可毁灭的‛
‚个体有生有灭‛ 死亡‚并不触犯生
命意志‛
尼采认为,我们生 从我们身上排除趋 存的意义和价值,就在 向于死亡的东西‛ 于不断地排除我们身上 趋向于死亡的东西,也 ‚永恒重现‛与 就是赋予我们个体生命 ‚成就之死‛ 一种永恒性。(尼采把 生命比作一个女子,一 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 不驯、即允诺又抗拒, 即亲近又保持距离,因 而特别具有魅力。她使 你受苦,又甘愿为她受 苦,也许她惹你恨,但 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 为你最爱她)
‚劳动是享受生命
的最好方式,无聊 则是人生最可怕的 负担‛ ‚痛苦是活力的刺 激物‛
‚假如‘一个自然系统,专门以促进生活感
情为目标,却又以毁灭生命为方法’是个定 律,那么这个系统本身就自相矛盾,从而就 不能作为一个自然系统而存在。因此,上述 准则便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律‛。
你只有一个无上的道德,这就是:只能照
《大宗师》:““俄而子来有 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 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 曰: “叱!避!无怛化!” 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 化!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 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 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 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 以善吾死也。
《知北游》中说: “人之生,气之聚 也;聚则为生,散 则为死,若死生为 徒,吾又何患?” 如果死和生是相联 系的,我对之有什 么忧患呢?

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与存在论

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与存在论

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与存在论中国哲学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的思想体系和哲学观念。

其中,生死观与存在论一直是哲学家们探讨的重要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们对生死、存在与虚无的思考贯穿始终,形成了独特的哲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和存在论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

### 生死观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主要包括对生命的看待、生死的认知和对死亡的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死被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死相生、生死相依是人们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

生死观的形成离不开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哲学流派的影响,各家对生死的看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解释。

儒家注重生命的伦理和价值,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儒家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和贡献,个体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生命的价值。

因此,儒家生死观强调个体在生命中的承担和奉献,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个体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心尽力,不畏生死。

道家则更注重生命的自然流动和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不要刻意追求永生或逃避死亡。

道家生死观强调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接受生死的自然律动,不与之抗衡。

佛家对生死的看法则更多地涉及到轮回转世和解脱的问题。

佛家认为生死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人们在生死轮回中受苦受难,只有通过修行和悟道,才能超脱生死的束缚,实现涅槃解脱。

因此,佛家生死观强调超越生死,追求解脱和超凡脱俗。

综合来看,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融合了儒家的伦理责任、道家的自然无为和佛家的轮回解脱,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生命哲学。

这种生死观不仅影响着个体对生命的态度和行为,也指引着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存在论存在论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到存在的本质、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形式等问题。

在中国哲学中,存在论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对存在的看法各有侧重,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存在论观念。

儒家的存在论主要体现在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思考上。

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

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

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
一、西方传统生死观
西方传统归纳了基督教传统及新教传统等,认为人生特指特定一人,重视生活质量,用时间衡量质量,把人生视为期限性的,把死亡看作是一种有可能性的终结。

人对于社会的贡献是教会视健康死亡正常死亡的关键,把死亡看作是一种正常的旅程,去拥抱最终的死亡,同意人死亡的神圣和归宿。

二、中国传统生死观
中国传统生死观是中华文化特别重视和强调传统伦理关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连贯,家族关系,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凡事以爱心来处理,面对生老病死,注重追求孝道,做到礼仪之邦之中厚重的人生观念。

所谓“生老病死,一如其昔”,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生存理念,强调的是认为死亡并不可怕,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必然变化。

总的来说,中西方生死观的核心思想是共同的,即人生活有其限度,对死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生死是人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话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决定了不同的生死观念,而中西方的生死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西方的生死观念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普遍倾向于避谈死亡,并将之视为一种悲哀和痛苦的事情。

人们常常试图逃避和隐藏死亡的存在,往往对此避而不谈。

相反,中华文化对待死亡的态度相对开放和自然。

在中国文化中,死亡被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人们通常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甚至在某些场合中会积极地谈论和纪念逝去的亲友。

在对待死后世界的观念上,中西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化中,大部分人相信死后有一个个人灵魂的存在,灵魂将会进入一个新的世界,继续生活。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死后的世界是一个与现世相对应的世界,即称为“幽冥界”。

受到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影响,人们相信死后灵魂将会进入幽冥界,在那里继续一种虚无、非实体的存在。

对于死后世界的理解,中西方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对待疾病和死亡的治疗和护理方面,中西方也有着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在西方文化中,医学和科技发达,人们普遍追求长寿和延年益寿。

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健康保健和医疗的产品和服务。

而在中国文化中,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保持身体和心灵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和养性。

当面临疾病和死亡时,人们会选择相对传统的中医疗法或者邀请宗教人士祭祀。

中西方的生死观念也在葬礼和丧葬仪式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葬礼通常以庄重和庄严为主旋律,讲究个人的尊严和隐私。

丧葬仪式多以丧失和哀伤的情绪为核心。

而中国文化中,葬礼和丧葬仪式更加强调亲友之间的感情和团结。

华人社会中,丧葬仪式通常具有传统习俗,亲友相安以与亡者接骨,增进感情和凝聚力。

中西方的生死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更加倾向于怀疑和抵触死亡,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加自然和接受死亡。

对待死后的世界、对待疾病和死亡的治疗和护理、以及葬礼和丧葬仪式等方面,中西方也有着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东西方关于死亡观的不同

东西方关于死亡观的不同

东西方关于死亡观的不同对某个事物下定义,在逻辑学上,通常是指用该事物的性质加上种概念。

而死亡却没有任何人能够直接感受到。

当人活着时,他不能体验死;当人死了之后,其又无法体验,更无法言说。

既然死的状态人们无法感知,无法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故而人人们对死的认识也就难以上升为建立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上,且能在实验室里重复展现的科学认知的水平。

这样,“死亡”的真正性质对人们而言将永远是个迷。

“ 死”的确切性质无法把握,是人们对“死”不能给出科学的定义。

正因为死不可定义,难以上升为精确的科学,所以它成为了宗教和哲学共同探讨的永恒课题。

实际上,宗教用情感与信仰解析死亡,用“死”的必至性证明人生的痛苦,从而促使人建构一种超越性的理念与向往,努力摆脱世俗的限囿,去获得某种永恒不朽与神性。

从总体上来讲,一般人的死亡观可分为两种。

一方面,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这一点具体表现在死亡使我们没有真正的自由,使我们失去一切。

由于死亡使痛苦、陌生和孤单的,又是确定但无法预测,它会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恨不平。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亡却是人类的朋友。

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

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

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中国人的死亡观: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 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下, 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 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眼光看待死亡, 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形式, 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西方的死亡观:在西方,死亡观是以否定性为特征的原始死亡观,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现今西方人认为人要想摆脱死亡的普遍性,就必须通过信仰上帝的普遍性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结束之后的状态文 | Barbara Hannah有两个特别的原因促使我不自量力选作讲演主题的这个题目。

第一个原因可以在《回忆、梦、思考》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荣格在这本书里说:“为了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制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人应该能够说他已尽其所能了——甚至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生失败了时仍然一样。

不去这样做是一种致命的重大损失。

因为摆在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相传的人性承继的问题:它是一种充满神秘生命的原型,它总是竭力加入我们的个体生命以使其完整。

”第二个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我自己所做的梦。

大约两年前,我梦见自已穿过了号码是3或是9的一道门。

它给我一种神秘之感,我慢慢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死亡,这时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经过这同一道门返回去,因为我已获准返回人世以便写出我所知道的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切,仿佛我已在那个世界真的呆过短时间的一阵似的。

做过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们与肯尼迪先生和布鲁克斯先生共进晚餐,前者出了个题目让我写成一本书。

这个梦和外界事情的共时性使我认真考虑了肯尼迪先生的建议。

但是由于,或更准确地说,那梦叫我写一本我所知晓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书——再加上我刚才引用的荣格的话——这种情形一直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因此,当玛丽-路易斯·冯·弗兰茨博上建议我为庆祝哈定博士的大寿而就这个题目写篇东西时,我便立刻意识到我必须斗胆一试,即使我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时仍须如此。

但是当我就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想象时,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我的确不妨一试,但问题在于我能否为我所要说的话找到作为基础的材料。

这种做法在我遇到棘手的任务时往往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我对许多材料想了很久,但没有一种一开始就使我感到满意的,只有理查德·威廉的文章《论中国人的死亡与再生观》例外。

上述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中文的古文原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威廉本人根据中国人从多方面对死亡和再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进行的综合。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看来是他们的三大宗教——道教、儒教和佛教——全都看法一致;不过我却不得不出乎意料地承认,在这三大宗教中,儒教看来最接近我们西方人的观点。

这的确是因为且也众所周知,佛教所关心的,是一长系列的再生轮回,其最高目的是涅磐,达到这种境界的个人终于经历完其一切劫难(羯磨)并永远融汇进一种永恒的、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极乐世界之中。

道教同样似乎绝少关心个人的终极命运或个人能活多大的寿数,只有儒教才更高地重视意识和人的生命。

因而便间接地显出重视个人在彼岸世界的续存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实际上是所有东方人——对于对立物的态度,跟我们西方人截然不同。

使人感到震惊的是——甚至研究荣格几十年之后——我们中的许多人仍然热烈地紧抱光明这一极不放而厌弃黑暗这一极。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似乎有一样多的人甚至更多的人,却发现黑暗面是最有价值的,但一般来说他们却因此而等于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道德问题——荣格总是强调说这个问题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因而他们也就无法认识到,他们实际上是在压抑光明面。

而正如荣格所经常指出的那样,这实际上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是保持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平衡,这种情形现今已成了一件要事。

比如说,在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中的“晚年断想”一章里,他便指出:“邪恶已变成了一种决定性的现实……我们必须学会对付它,因为它就呆在这儿。

我们与之生活在一起却没有产生可怕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目前尚难以看出头绪来。

刚才我已提醒你们荣格本人是怎样看待对立面的,因为这能把我们引入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哲学,这种哲学与西方人的哲学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是完全建立在对立面对等的基础上的。

我们中引用《易经》的人,十分熟悉阴阳这两个对等的对立面。

但我们却可能不很熟悉中国哲学认为生和死也是一对对等的对立面且一切人均基于这两个对立面这一观念。

实际上,要说更喜欢这两个对立面中的哪一个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死。

威廉指出,中国人并不像我们那样看重生;而我们却是把生看得远胜于死的。

相反,他们并不认为生是十分真实的,倒是更多地把它看成是一种短暂的幻觉。

因而很明显,在生与死之间保持平衡,对于他们来说要比我们更容易得多和更自然得多。

中国最古老的一些文献指出,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好运,便是在其人生最高峰时死去,亦即得到他所应有的特定的死;而人生最大的不幸,则是死得不是时候,因为这等于把他特定的生撕成两半而不是使它保持完整。

因此,中国的古代圣人完全拒绝在某个人去世之前称颂这个人有福气。

在中国由于厚死薄生,因而自然便把怕死看成是一块绊脚石,而得以享寿而终的人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教育自己不怕死。

威廉强调说,所谓不怕死,就是准备好正视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一切,并渴望对未来所能带给我们的一切泰然处之。

因此,他们花大量的时间于生,也花大量时间去思考死。

实际上,他们完成了荣格建议我们去完成的任务:他们确实为“形成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创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而尽了最大的努力。

在对中国人的这种思想稍有所知之前,荣格花了多年的苦功才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

我最初认识到他费了多大的“苦功”,是在他苦苦挣扎、想在炼金术的迷宫中找到出路的时候。

他解释说,他当时感到十分迷惘并差点儿绝望,然后他才补上一句:“自从我第一次接触到无意识以来,我还从未经历过这样糟糕的情形,简直糟透了”。

荣格是在与一个他称之为斐乐蒙的意象的交谈中才首次获悉这种不同的、内容充实的思维的。

他写道:“他(斐乐蒙)说,我对待思想,就仿佛是我产生了它似的,但据他看来,思想就像森林里的百兽,或房间里的各种人,或天上飞的百鸟;他接着又说道:‘你要是看见屋里有许多人,你就不会认为这些人是你创造出来的,或你应该对他们负责。

’正是他教我懂得了心理的客观性即心理的真实性的。

”而以这种客观思维来探索无意识,便终于导致荣格深入到了人的心灵的根基(这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深入到了“作为自性表现的正方形曼茶罗”。

因而当威廉于1928年送给他一本《金花的秘密》时(其时他作出上述发现己逾/十年),他告诉我们说,它“使我意外地证实了我有关曼陀罗及对中心的围绕的看法。

这便是打破我的孤立感的第一件事。

我意识到了某种亲切感,我终于可以与某种事物及某个人建立起联系了”。

中国人正是通过这种思维来对彼岸世界进行探索并极力对其形成某种观念的;而荣格则从斐乐蒙那里学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并随后以积极想象的形式传授给了我们。

威廉告诉我们,儒教认为,两种对立的原则形成了把万物包容其中的两极。

他们给这两种原则起了许多名字,在这里我只提一下天和地这两个名字、原因是他们认为,人有两个灵魂,一个属天一个属地。

“人死时,植物性的魄钻进地下深处,然后便形成死和再生的一种祖先性沉积物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中国人都希望死在中国,或至少是埋在其故土的原因。

但是还有在人死时升到天上去的魂。

这个魂可以变成已经存在于生命中的精神。

威廉指出,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生的历程中须花大力气才能获得。

从儒教的观点来看,魂具有意识,人死而它却不死。

它绝不会像尸体一样立刻分解。

因此,中国人在灵堂说话,总是好象死者还在场似的,为的是使魂可以有时间使自己从尸体中挣脱出来。

这种观点当然是潜伏于无意识中的一种原型性观念,而无意识,是随时随地都会浮到表面上来的。

诸位要是不介意,我可以举出我记得的一件事作证:当我7岁或是8岁时,一位我从来没喜欢过的姑妈死了。

当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必须小心谨慎,绝不要去说——如果可能的话甚至连想也不要去想——任何关于她的不好的事,因为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她现在会听得见我所说的和甚至心里可能想的一切。

我本能地把这种想法闷在心里,但多年后我却吃惊地发现,在我家里,它却根本不是一种普遍承认的事实。

威廉继续指出,在中国到处可以发现人们持一种流动的观点。

他们并不像我们那样强调物质的僵死性,相反却把它看成是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

正如魂魄确实无疑地存在着但却没有物质性一样,儒教对于意识,的确抱有这种倾向:它的存在,自然是有点不够稳定,要等到它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凝结,才能为自己建立起某种魂魄性质的玄妙本体,这种本体仿佛是用思想和精力建造成的,它使意识在离开其以前的助理者即尸体时能获得依托。

这个心灵的本体开始时是极为柔弱的,因此贤哲才能保有它并在死后在其中得到庇护。

一般人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因此他们死后的存在就取决于生者对他们的思念,这就是中国人全部祖先崇拜所隐含的真义。

当我几年前首次读到这篇文章时,这样明确地详述在我们生前有可能建造玄妙本体的说法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样一种本体,可以给我们在彼岸世界提供某种居处和家,其情形恰如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肉体所能起到的同样作用那样。

当然啦,这个观念本身对我来说并不新鲜,它其实就是《金花的秘密》的主旨,也就是说,当我在威廉的文章中读到这种清晰的表述时,我就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它甚至还算不上是东方人所独有的观念,西方的炼金术士也常常强调说他们的点金石也有这种特色。

在这里我只举一个例子。

《哲学家的玫瑰园》便说:“我们亲眼看见过它并用手触摸过它。

”1937年荣格在埃拉诺斯作“论佐西莫斯”/的讲演时曾认为,当基督对尼哥底姆说话时指的就是这同样的东西,他说道:“我们所说的,是我们所知道的且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所见过的。

”(《约翰福音》,第二章第11节)像这些见证所暗示的既可触知又可看见的玄妙物质是些什么呢?我所能设想的必然是与降神会由降神者所产生的那种灵的外质相似的某种东西。

无数科学地加以监测的实验曾称量过降神会期间降神者的体重,并发现有所变化——至于所拍下的许多照片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形证明,这种灵的外质具有物质性的重量,并且可用十分敏感的照相胶片足够清楚地拍摄下来。

不过,这种形式的降神会的结果,通常极为原始且令人不满意,而且大部分超心灵现象经常发生在接近青春期的人身上,而这些人尚未意识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重大变化。

实际上,总的说来,超心灵现象经常显得像是,换句话说就是,某种创造力的前期。

荣格有时常说:“昨天晚上我房间里的家具发出爆响,因而很明显,我得做另一番创造性的工作了,但对这工作的内容,我却仍然一无所知。

”你们大家可能还记得他在他的自传《回忆、梦、思考》里提到在他写《向死者的七次布道》前在他家里发生的所有超心灵现象时所作的戏剧性描写吧!当他执笔写了起来时,闹鬼的情形便立刻停止了。

当然了,我们现在所讲的虽然是某种其本身为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东西,但总而言之,超心灵现象所指向的似乎是某种状态的开始,在这种状态里,外质可以说是仍然完全地自主的。

威廉所提到的创造性工作、某种感知以及“思想和作品”,似乎便使之具体化了,因而也就是开始形成“灵体”,而他所说的灵体,就是永恒性的某种曼陀罗式的栖息地。

对于禅宗大师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有时会对其弟子说:“请现出你生前的本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