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综合测评3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阶段综合检测(一)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阶段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久前,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发表声明,称自己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此事引发一片叫好声。
人们为裘先生叫好,既表达了对裘老先生自我批评精神的敬佩,也透露出对健康学术批评生态的渴盼。
严于律己,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是裘先生一贯的治学态度。
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很多次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拿《裘锡圭学术文集》来说,在此书出版前,裘先生不仅请同事、学生为自己挑错,而且通过互联网向网友征求意见。
该书对旧作中的错误的修订随处可见,而且都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不少地方甚至措辞严厉。
比如,1977年发表的《在安阳殷墟五号墓座谈会上的发言》,他认为“当时对殷墟青铜器时代的看法是错误的,强不知以为知,很不应该”。
这次,他在自己任职的学术机构的官网发表学术论文时,加了几句话,向读者说明此前撰写的那篇论文存在错误,希望通过这篇新作“稍赎前愆”。
这称不上大张旗鼓地发布声明,只是有心的媒体把相关内容“发掘”出来,才引起众人的关注。
良性的学术批评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
然而,“世人皆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学者虽然推崇裘先生的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但也只是“心向往之”,真正能够效法实践的又有几人?在各种学术著作的前言或后记中,作者大多会客气地写上一句“敬请批评指正”,事实上却难有“闻过则喜”的大度,特别是对公开的批评心存芥蒂,更别说自我批评了。
究其原因,很多学者发表学术成果,不仅是为了交流学问,也是为评职称、评项目、评奖项等诸多学术之外的现实考虑。
公开的批评有可能会成为他们达成这些目的的绊脚石。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的学术批评,往往也会被怀疑别有用心。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不批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一种默契。
不过,这样的一团和气让学术界少了几分生气。
高中同步测试卷·鲁人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同步测试卷(三)第2单元义薄云天(A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皈.依(ɡuī)嚄唶..(huò)(zè)执拗.(niù) 莘.莘学子(xīn)B.睥睨..(pí)(nì) 自刭.(jǐnɡ)针砭.(biān) 岿.然不动(kuī)C.湍.急(tuān) 叱嗟..(chì)(jiē)倜傥..(tì)(tǎnɡ) 怙恶不悛.(quān)D.弹劾.(hé) 骄矜.(jīn)悲怆.(chànɡ) 自怨自艾.(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打烊蒸溜水潜移默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B.审慎录像片突如奇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C.儒雅琉璃塔曲意逢迎华而不实,脆而不坚D.蔚蓝膨胀率时过景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近日,82岁的加拿大知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路人..皆知..。
她说:“写作是一件既困难但又让人着迷的事。
”B.专家如数家珍....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了我国“嫦娥三号”探月车的特点,并特别强调它的部件处处是“中国制造”。
C.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D.元旦前夕,二十多位书画高手在省书画院组织的“丙申猴年迎新书画大赛”上欢聚一堂,舞文弄墨....,一展风采。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主要作了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等五方面的修订。
B.中国政府网11日刊登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高二语文试卷语文高中新课标鲁人版必修III综合测试
语文高中新课标鲁人版必修III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下面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何至自沉缧绁..之辱哉(léi shì)B.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jūdī)C.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jiōnɡyǒu)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pénɡshānɡ)解析:A.缧绁(léi xiè)。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前扑后继百年沧桑栩栩如生B.奥秘无穷蜿蜒曲折觥筹交错C.日薄西山气息淹淹黄天后土D.感慨万千神采焕发渊远流长解析:A.前仆后继;C.气息奄奄;D.源远流长。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形散神不散”是人们用来概括散文特征的常用的说法。
那么,什么是散文的“形”和“神”呢?B.“骗子的行当”,鲁迅先生说,“总要干得像个骗子呀。
其实他们保准不知道什么是骆驼,不过自己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从此非说谎不可。
”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D.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解析:D项中引文独立使用,引文后面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A.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极具个性的文化传统成了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优雅的负担。
B.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休戚相关....。
C.“抄袭”已经是人人喊打了,而另一种学术腐败——劣质译著汗牛充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D.陈师傅是学雷锋的老典型了,一年下来,仅在厂区信手拈来....的螺丝钉一类,就攒了大半箱。
解析:B.“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三 含解析 精品
综合能力检测(三)(本试卷满分60分,时间90分钟)一、知识积累(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B.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当:应当C.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固:坚决D.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迁:流放解析:选B。
B项中的“当”应解释为“判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②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B.①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②胡兵终怪.之,不敢击C.①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D.①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选C。
解释为“摆出来给人看”、“指出来使人知道”。
A项,①句中“解”通“懈”,解释为“松懈”;②句中“解”,解释为“解脱、逃脱”。
B项,①句中“怪”,可解释为“怪现象”;②句中“怪”,解释为“感到奇怪”。
D项,①句中“会”,解释为“会合”;②句中“会”,解释为“正赶上”。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军亡导,或失道B.遂坐上坐,无所诎C.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D.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解析:选C。
A项,“或”通“惑”;B项,“诎”通“屈”;D项,“乡”通“向”。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B.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C.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D.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解析:选B。
家庭的财产。
A项,古义:规约。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C项,古义:属某人所统领。
今义:彼此之间一方领有或具有而另一方隶属或从属;D项,古义:非议国政。
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广以.卫尉为将军B.乃.求见说沛公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C.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D.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解析:选A。
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综合测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惴惴.(zhuì)台.州(tāi)偈.子(jì) 竦.身一摇(sǒnɡ)B.眷眷.(juàn) 狂吠.(quǎn)丰腴.(yǔ) 挈妇将雏.(zhóu)C.迥.然(jiǒnɡ) 满溢.(yì)句读.(dù) 星分翼轸.(zhěn)D.老聃.(rǎn) 经传.(zhuàn)锱.铢(zhī) 阿.房宫赋(ā)解析B.“吠”读“fèi”,“腴”读“yú”,“雏”读“chú”;C.“读”读“dòu”;D.“聃”读“dān”,“锱”读“zī”,“阿”读“ē”答案 A2.下列句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别里科夫心荒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带着恐怖的神色。
B.“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地说。
C.用白粉子在我家影璧上画了许多园圈,一个个蹲在院子里,托枪瞄那个。
D.沙子龙从桌上拿起缎子搭裢,一头装着点钱,挂在腰带上。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这些词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地叙述和________。
(2)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________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3)这家医药公司________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三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4)我若为王,我的姓名就会改作“万岁”,我的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
我的意欲,我的贪念,________每一个幻想,都可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即使是无法实现的。
A.声明简捷跻身甚至B.申明简洁跻身乃至C.声明简洁跃居乃至D.申明简捷跃居甚至答案 C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们今天,依旧存在。
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及《史记》测试及答案
必修五及《<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检测2018.10一、基础知识检测(每小题3分,共58分)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以为常美好B.会不相.从许你儿已薄禄相.福相C.始适.还家门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D.虽.九死其犹未悔虽然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只是2.下列句子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伏清白以死.直兮②鸷鸟之不群.兮③固前圣之所厚.④时.则不至⑤足以荣.汝身⑥而后乃今将图南.⑦屈.心而抑志兮⑧步.余马于兰皋兮⑨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⑩千万不复全.A.①/②⑥⑦/③⑨⑩/④/⑤⑧B.①/②⑥/③⑨⑩/④/⑤⑦⑧C.①⑥⑦/⑧⑤/⑩③④/②⑨ D.①/②⑥/④/③⑦⑧/⑤⑨⑩3.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汝岂得自由/处分适兄意 B.固时俗之工巧兮/腹犹果然C.可怜体无比/虽然,犹有未树也 D.嬉戏莫相忘/宁溘死以流亡兮4.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而莫之夭阏者②奚以知其然也③不吾知其亦已兮④窈窕艳城郭⑤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⑥为仲卿母所遣⑦翱翔蓬蒿之间⑧仕宦于台阁⑨《齐谐》者,志怪者也⑩覆杯水于坳堂之上A.①②③/④⑩/⑤⑥⑨/⑦⑧B.①②⑤/③⑧/④⑥/⑦⑨/⑩C.①②③/④⑦/⑤⑨/⑧⑩/⑥ D.①②⑤⑨/③⑧/④/⑦⑩/⑥5.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高余冠之.岌岌兮之.二虫又何知B.謇朝谇而.夕替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C.阿母为.汝求以五百岁为.春D.既替余以.蕙纕兮奚以.知其然也6. 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①便可白公姥②贵贱情何薄③我有亲父兄④否泰如天地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无偏斜⑦逼迫兼弟兄A.①③⑤⑦ B.①③④⑤ C.①②⑥⑦ D.②③④⑤7.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B.但.见悲鸟号古木(只)C.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D.所守或.匪亲(有时)8.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树倒挂倚绝壁..而崔嵬.. D.剑阁峥嵘9.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2024_2025年高中语文综合测评3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综合测评(三)(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根源,缘由 B .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探究缘由 C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D .旦夫有报.人之志 报:报仇[解析] 原:动词,推究,追本究源。
[答案] 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其见利而.争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作《师说》以.贻之 D.⎩⎪⎨⎪⎧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解析] D 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前一个表顺承,后一个表递进。
B 项,前一个表承接,后一个表转折。
C 项,前一个表缘由,后一个表目的。
[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函.梁君臣之首 B .苍皇东.出 C .其君能下.人 D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解析] A 项,函,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封装。
B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C 项,下,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之下,表示谦卑。
D 项,名词作动词,称王。
[答案] B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夫祸害..常积于忽微C.千金..之子D.其身之可爱..[解析]A项,“从事”,古义,官名,此指属吏;今为动词,做某种事业。
B项,“祸害”,古今意义相同,均指灾祸、祸害。
C项,“千金”,古义指富贵人家;今义,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D项,“可爱”,古义指值得疼惜;今义指讨人宠爱的。
[答案] B5.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此三者,吾遗恨也③而告以胜利④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⑤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⑥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⑦终必不蒙见察⑧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⑨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A.①⑦/②⑤/③⑧⑨/④⑥B.①③⑨/②⑤/④⑥⑧/⑦C.①⑦⑧/②⑤/③⑨/④⑥D.①⑧/②⑤/③⑦/④⑥⑤[解析]①⑦⑧为被动句,②⑤为推断句,③⑨为省略句,④⑥为状语后置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二)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模块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别于流行的以精英文化为大传统而以民间文化为小传统的文化传统划分,从中国文化自身特点出发,又有作为“道”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作为“术”的中国文化的小传统这一新的划分。
如果说前者是指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释道的文化体系的话,那么,后者则为诸如中医、武术、气功、养生、堪舆乃至烹饪等的技术体系。
也正是从这一新的划分出发,才使中国文化大小传统之间以“辩证的滑转”取代了各执一端,并最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大小文化传统之观念。
一旦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对应于中国古代的“道”与“术”,二者的分别就彰明较著。
若加以概括,这种分别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形上与形下之别。
“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出自《周易》的“道”的经典定义不仅颠扑不破,而且在中国的儒释道那里同样成立。
在儒家,“道”是作为“善端”的隐而未彰的属性;在佛家,“道”表现为《心经》一言以蔽之的“照见五蕴皆空”;在道家,“道”是老子所谓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状乎无形影。
与这种“道”的形上性不同,“术”指向形下性。
中国医术离不开医诊的“望闻问切”,中国武术离不开形体动作的一招一式,中国气功则离不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人体“器官”之“器”。
其二,心灵与身体之别。
但凡中国文化的“道”都与心灵相关,从庄子的“心斋”到孟子的“尽心”,从佛教的“以心法起灭天地”到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无一不是其显例。
自是之故,才有了现代新儒家所谓“内在超越”论的推出。
相形之下,中国文化的“术”则大异其趣,它是地地道道的“身体的技术”。
中医是我们身体的治疗术,武术是我们身体的攻防术,气功是我们身体的养生术,而烹饪与我们身体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
其三,本体与工夫之别。
所谓本体是指“心识”上世界“是什么”的真理,所谓工夫则为我们身行上“如何作”的技能。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综合测评5-word文档资料
综合测评(五)(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图穷而匕首见B.辟易数里C.县东吴门之上D.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解析】A项,“见”,通“现”,“露出”;B项,“辟”通“避”,“退避”;C项,“县”通“悬”,“悬挂”。
【答案】 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②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两个“微”用法、意义相同,都用在假设句中,表示“如果没有”。
B.①鲁父兄乃降②王乃反诛我两个“乃”字都是副词,意义相同,都译为“竟然”。
C.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②自引而起两个“引”字用法和意义不同,前一个是动词,翻译为“带领”;后一个是动词,翻译为“伸长”。
D.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②胡虏易与耳两个“与”用法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前一个是介词,翻译为“和”,后一个是动词,译成“对付”。
【解析】两个“乃”字都是副词,但意义不同:前一个可译为“才”,后一个可译为“竟然”。
【答案】 B3.选出加点的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A.期山东..为三处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B.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左右..既前杀轲C.然其为人..沈深好书越王为人..能辛苦D.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子胥以为..不可【解析】A项,第一个“山东”指山的东面;第二个“山东”指崤山以东。
B项,两个“左右”都指“身边的人”。
C项,两个“为人”都指“做人”。
D 项,两个“以为”都是“认为”。
【答案】 A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子胥耻.其计谋不用②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③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④樊於期乃前.曰⑤其人居远.⑥使使以闻.大王⑦太子迟.之⑧发尽上.指冠A.②③⑥/①⑦/④⑧/⑤B.②⑥/①③⑦/④⑧/⑤C.②⑥/①③⑦/④/⑧/⑤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解析】②⑥都是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跟从”“使……听到”;①③⑦都是意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以……为耻”“以……为乐,以……为苦”“以……为迟”;④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走上前”;⑧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向上”;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远方”。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检测(二)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阶段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
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
《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
例如,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考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
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
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富的组成部分。
中外经典,概莫能外。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
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
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
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还要再反思。
再反思就是在承认经典所拥有的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对时下一些流行看法进行理解和反思。
如“以中释中”,即以所谓纯粹传统中国概念去理解中国的问题,这种思路明显忽视了经典的普遍意义。
外来语已逐渐输入并融入现代汉语,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思想和观念内容。
我们用受外来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去理解经典时,相应地也受到外来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而,试图以“纯而又纯”的中国观念去解释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
2021年高中语文 第中单元综合测试题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中单元综合测试题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一、(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皈.依(ɡī)砧.板(zhēn)执拗.(niù) 莘.莘学子(xīn)B.粳.米(ɡēnɡ) 付梓.(zǐ)针砭.(biān) 岿.然不动(kī)C.湍.急(tān) 臀.部(tún)湖泊.(pō) 怙恶不悛.(qān)D.弹劾.(hé) 棱.角(lénɡ)悲怆.(hànɡ) 自怨自艾.(yì)解析A.“莘”应读“hēn”;B“粳”应读“jīnɡ”;D“怆”应读“hànɡ”。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打烊蒸溜水潜移默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B.审慎录像片突如奇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C.儒雅琉璃塔曲意逢迎华而不实,脆而不坚D.蔚蓝膨胀率时过景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解析A.溜—馏;B奇—其;D景—境。
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大多数应聘毕业生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相对于薪酬而言,应聘毕业生更加________的是自己在用人单位将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2)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城乡________部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废物长年得不到综合治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卫生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3)他自作主张,结果把事情办砸了。
面对人们的不满和指责,他先是怒目而视,________口出狂言,实在是不可理喻。
A.看中接合继而B.看重接合继而C.看重结合既而D.看中结合既而解析看中:经过观察,感觉合意。
看重:认为重要,重视,很看得起。
结合:人或事物之间形成紧密关系。
接合:连接起来,使合在一起。
既而:时间副词,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头上,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
继而:副词,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综合测评3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综合测评3判断,可译为“是”。
C.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两个“与”字用法和意义不同,前一个是介词,可译为“和”;后一个是语气词,相当于“欤”。
D.①顾有所不能忍者也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两个“顾”用法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前一个译为“只是”,后一个译成“考虑”。
【解析】两个“顾”都是“只是”“不过”的意思。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A.未必能生.中子也B.武安君南.挫强楚C.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D.请归.燕太子【解析】“南”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活”“使……称臣”“使……归”。
【答案】 B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淳于髡说之以隐A.汝何为者也B.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C.庄生羞为儿子所卖D.得唐者与百里之地【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省略句。
【答案】 B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20分)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
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
高二语文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雾.霭会晤.船坞.毋.庸置疑好高骛.远B.犄.角稽.首跻.身缉.拿归案畸.轻畸重C.射.线赦.免震慑.跋山涉.水退避三舍.D.凭.证屏.障棋枰.暴虎冯.河贫.嘴薄舌解析A.“毋”读“wú”,其余的读wù;B“稽”读“qǐ”;其余的读“jī”;C均读“hè”;D“贫”读pín,其余的读“pínɡ”。
答案 C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截流开源节流青一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罗致罗致人才步后尘弃之如敝屣C.捉摸难以琢磨清君侧多行不义必自毙D.极权中央集权敲竹杠人间重晚情解析A.青—清;C琢磨—捉摸;D情—晴。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陈水扁虽然一再强调自己与TVBS电视台曝光的“高捷案”无关,并表示自己在任期间决不会关闭任何一家传媒公司,但广大民众却________他审查TVBS电视台的动机。
(2)这段时间小马努力学习,进步飞快,这次月考他的理科综合260分的成绩足以让广大老师和同学________。
(3)在庆祝他90寿辰时,他捐资设立了“时钧奖学金”,每年在他生日这一天为研究生颁奖,以________后学,激励学生矢志攀登科学高峰,回报社会。
A.质疑侧目奖励B.质疑刮目奖掖C.置疑侧目奖掖D.置疑刮目奖励解析“置疑”一般用在否定句中;“侧目”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奖掖”为奖励、提拔后人之意。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延安颂》是继《长征》后又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大制作,它高屋建瓴....地反映了我们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
B.屈原所关心的事物真是包罗万象....,在《天问》中他所提出的关于宇宙形成的问题,有的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测评(三)(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复约要父子耕畜B.女焉能行之C.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D.毛遂奉铜盆而跪进之楚王【解析】A项,“要”通“邀”,意思是“约定”。
B项,“女”通“汝”,意思是“你”。
D项,“奉”通“捧”,意思是“捧着”。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赍:赠送B.前自赞.于平原君曰赞:称赞C.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几何:数学学科D.不过..庄生而私留不过:表轻微转折【解析】B项,“赞”是“推荐”“举荐”;C项,“几何”相当于“多少”;D项,“不过”应解为“不去探望”。
【答案】 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君侯何不快之甚也②何遽叱乎两个“何”用法相同,都是疑问代词,解释为“为什么”。
B.①乃装其轻宝珠玉②乃以朱公子故也两个“乃”字都是副词,但意义不同:前一个可译为“于是”,后一个表判断,可译为“是”。
C.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两个“与”字用法和意义不同,前一个是介词,可译为“和”;后一个是语气词,相当于“欤”。
D.①顾有所不能忍者也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两个“顾”用法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前一个译为“只是”,后一个译成“考虑”。
【解析】两个“顾”都是“只是”“不过”的意思。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A.未必能生.中子也B.武安君南.挫强楚C.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D.请归.燕太子【解析】“南”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活”“使……称臣”“使……归”。
【答案】 B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淳于髡说之以隐A.汝何为者也B.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C.庄生羞为儿子所卖D.得唐者与百里之地【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省略句。
【答案】 B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20分)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
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
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
天下称陶朱公。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书辞.勾践曰辞:辞别B.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表:表明C.止.于陶止:居住D.废居.,候时转物居:贮藏【解析】B项,“表”是“做出标志”的意思。
【答案】 B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B.以.分与知友乡党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D.所以不死,为.此事也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解析】C项,两个“则”都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
A项,第一个“且”表递进,可译为“而且”;第二个“且”表动作同时发生,可译为“一边……一边……”。
B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可译为“把”;第二个“以”是介词,可译为“拿”或“用”。
D项,第一个“为”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第二个“为”是动词,可译为“成为”“形成”。
【答案】 C8.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范蠡“深谋远虑”的一组是()(3分)①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②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③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④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⑤乃归相印,尽散其财。
⑥废居,候时转物。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解析】③是说明勾践把会稽山分封为范蠡的封邑。
④是表现范蠡善于经营,精于商道。
【答案】 D9.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尽心尽力,最后灭掉了吴国。
然后号令中原,以尊周室,勾践称霸,范蠡也被封为上将军,但范蠡非常了解勾践的为人,决定离官。
B.范蠡上书勾践,说明自己过去不死的原因,是为君王报仇雪恨,现在这些事情已经做完,请越王降罪。
勾践没有同意,但范蠡坚持自己意见,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
C.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后,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
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
范蠡对相位不感兴趣,所以归还了相印。
D.范蠡在陶地住下来。
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
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
【解析】“范蠡对相位不感兴趣”与原文不符,原文说“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意思是“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
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这说明范蠡认为富贵财富集于一身并非好事,所以才归还相印。
【答案】 C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第一句“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是倒装句式,还需注意“劳”“所以”“为”的一词多义。
注意第二句“以为”“交易”“有无”“为生”“致富”等双音节词语的翻译。
【答案】(1)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
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
(2)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20分)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①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曰:“欲为.智伯报雠!”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雠,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②,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
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改动)【注】①说:通“悦”。
②厉:同“疠”,溃烂,恶疮。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执.问涂厕之刑人执:抓住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C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遇:遇到 D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布:说出 【解析】 “遇”应解释为“对待”。
【答案】 C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去而.事智伯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 B.⎩⎨⎧ 欲为.智伯报雠皆为.涕泣 C.⎩⎨⎧ 漆其头以.为饮器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 D.⎩⎨⎧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解析】 A 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 项,为:介词,替,给;C 项,以:介词,用/介词,因为;D 项,之: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B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豫让的忠义的一项是( )(3分) ①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②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 ③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雠,此天下之贤人也 ④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 ⑤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 ⑥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④⑥D .②⑤⑥ 【解析】 ①是说智伯对豫让很礼遇,③是赵襄子对豫让的评价,④是赵襄子问豫让为什么对智伯那么忠心。
【答案】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豫让是智伯的谋士,智伯非常欣赏他。
智伯被杀后,豫让为报知遇之恩,要刺杀赵襄子为他报仇。
B.豫让扮成受过刑的人,怀揣匕首混入宫中,想借机行刺赵襄子,不料被抓住,襄子念其忠义释放了他。
C.豫让埋伏在赵襄子要路过的桥下意欲行刺,惊动了襄子的马匹后被抓,赵襄子责备他不识时务,并且决定要杀了他。
D.豫让请求赵襄子准许他自杀以报主恩,襄子应允。
豫让多次跃起刺赵襄子的衣服,然后拔剑自杀。
【解析】豫让请求襄子让自己刺其衣服以尽报仇之意,没有请求自杀。
【答案】 D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