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晏殊《浣溪沙》学案

合集下载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晏殊及其词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欣赏《浣溪沙》,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晏殊:生平、地位、词风。

2. 欣赏《浣溪沙》词牌的特点。

3. 分析《浣溪沙》的词意、意境。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晏殊画像,简介其生平。

3. 分析《浣溪沙》的词意,解读关键词语。

4. 讨论晏殊的词风,总结其艺术特色。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晏殊的词风。

2. 分析《浣溪沙》中的意境。

第二章: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掌握《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理解词语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1. 解析《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如描绘景象、表达情感等。

3. 举例说明词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词语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第三章:句子解析【教学目标】1. 掌握《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理解句子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1. 解析《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句子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如描绘景象、表达情感等。

3. 举例说明句子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句子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第四章:情感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浣溪沙》的情感内涵。

2. 学会欣赏词人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分析《浣溪沙》中的情感变化。

2. 探讨词人情感的表达手法。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情感的表达手法,如直接抒情、寓情于景等。

3. 讨论词人的情感内涵,如忧国忧民、感慨人生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情感表达。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晏殊《浣溪沙》的文学背景和创作意图。

2.掌握诗歌的形象思维、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思维、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分析和情感把握。

三、教学准备1.课文:《浣溪沙》2.教学课件3.教学参考书籍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介晏殊及其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的题目,了解其词牌特点。

二、课文讲解1.逐句讲解《浣溪沙》的文本,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形象思维,如“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音乐形象,“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时空交错。

3.讲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如“夕阳西下几时回”的哀愁之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之意。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作业布置1.背诵《浣溪沙》。

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浣溪沙》的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背诵诗歌的感受。

二、诗歌意境分析1.分析“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酒的关系。

2.分析“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

3.分析“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哀愁之情。

三、诗歌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特点,如词牌《浣溪沙》与诗歌内容的关系。

2.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3.分析诗歌的音乐性,如韵律、节奏等。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浣溪沙》的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诗歌情感分析1.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无奈之情。

2.分析“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怀旧之情。

3.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孤独之意。

三、诗歌创作背景分析1.讲解晏殊创作《浣溪沙》的历史背景。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自《中国古代诗歌选读》第8册,第3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为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浣溪沙》。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浣溪沙》的词意,体会晏殊词的风格特点。

2. 学生能够领悟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3. 学生能够运用诗词知识,分析并欣赏晏殊的词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理解《浣溪沙》的意境,体会晏殊词的风格特点。

2. 难点:分析晏殊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学生课本,《中国古代诗歌选读》,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宋代词曲,让学生感受古代词的魅力,引出本课内容。

2. 文学背景介绍:介绍晏殊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为学生学习《浣溪沙》做好铺垫。

3. 词句解析:分析《浣溪沙》的词句,讲解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4. 意境领悟:通过描绘景物,引导学生体会晏殊词中的情感。

5. 写作手法分析:讲解晏殊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6. 例题讲解:选取类似《浣溪沙》的词作为例题,分析其写作手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晏殊的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浣溪沙》晏殊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七、作业设计2. 作业答案:《浣溪沙》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晏殊的词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浣溪沙》,使学生了解了晏殊的词风特点,掌握了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古代词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诗词素养的培养。

拓展延伸:1. 让学生收集其他宋代的著名词人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2. 组织一次诗词鉴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词的魅力。

3.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对古代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理解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3)了解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1. 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3. 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2. author's emotional expression.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词的全文、注释、译文、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2)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词,理解词意。

(2)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疏通文意,体会词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谈对词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牌《浣溪沙》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6. 作业布置(1)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心得体会。

7. 板书设计《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与其他唐代词人的作品,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
余秋雨
:《黄州突围》《苏东坡突围》
九、全词小结:
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古诗词
,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范读全词。
三、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
四、整体感知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出示PPT):
学生自由朗读,(出示PPT):正确的读音和节奏。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
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5.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诗歌
教学的基础。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可以循序渐进,逐步读出韵味。)
三、想象激情,再现诗情画意
1.读读词的上阙,你看到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呢?好,那么请你把看到的听到的,简要地写下来吧。
生个别展示:用自己的话翻译景色描写。
2.如果我们嗅一下呢?你闻到了什么?
(花香,清新的空气,还有水的味道,兰芽,松脂等)
(设计意图: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引读,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去,从而感受作者的胸怀及心志,理解古诗

2024年浣溪沙 晏殊 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浣溪沙 晏殊 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三单元《宋词》章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了解作者晏殊及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词中的意境美、情感美。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词中意象的解读,词人情感的表达。

重点:《浣溪沙》的词牌特点,晏殊的创作背景,词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引入诗词意境的探讨。

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晏殊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人情感。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浣溪沙》,感受词的韵律美。

4. 词意解读:教师逐句讲解词意,分析词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词中的一句为例,分析其艺术手法,如修辞、炼字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词中的一句,进行艺术手法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浣溪沙》词牌特点2. 黑板右侧:晏殊简介、词意解读、艺术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浣溪沙》中的一句,分析其艺术手法,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 答案示例:示例句:“一曲新词酒一杯”,艺术手法:对仗、借代。

答案要点:词人借酒消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晏殊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中意象的解读2. 词人情感的表达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中的艺术手法分析一、词中意象的解读《浣溪沙》中的意象丰富,如“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余恨,年年只相似。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浣溪沙篇一一、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二、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内容1、根据前一节课中学过的有关词的知识,回答这首词从字数和结构上分类分别属于和。

2、你对作者晏殊了解多少?他在写这首词时的境况和心情是怎样的?晏殊是时期的词人,《浣溪沙》是词的,它选自。

3、学有潜力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下一部分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学习重点内容(1课时完成)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四单元《宋词》章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通过对词作品的内容、情感、韵律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词的艺术特点,感受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浣溪沙》,理解词中的意象、意境,把握词的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词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晏殊词作中的忧愁、思念之情,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作品中的意象、意境理解和把握;词的韵律特点分析。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浣溪沙》,体会词人的情感;分析词作品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词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宋词的兴趣。

2. 朗读:学生集体朗读《浣溪沙》,感受词的韵律美,教师指导并纠正读音。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词作品的内容、情感、意象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4. 分析:小组合作,分析词的韵律特点,讨论词作的艺术特色。

5. 例题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讲解如何鉴赏词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词作品鉴赏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 内容:词人:晏殊意象:落花、夕阳、故人、离愁韵律特点:上片四句、下片四句,共八句,平仄韵脚交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浣溪沙》中的意象,并谈谈你对词作品的理解。

意象:落花、夕阳、故人、离愁理解:《浣溪沙》通过描绘落花、夕阳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词作品的理解程度。

晏殊《浣溪沙》教案

晏殊《浣溪沙》教案

晏殊《浣溪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浣溪沙》;(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晏殊的思想感情,体会友谊的可贵;(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浣溪沙》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2)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浣溪沙》的教学内容,了解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收集相关资料,如诗人生平、作品鉴赏等;(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浣溪沙》,了解作品背景;(2)搜集与晏殊相关的资料,了解其生平和创作风格;(3)准备课堂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浣溪沙》,感受韵律美;(2)引导学生逐句翻译,理解诗句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浣溪沙》的意境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友谊的可贵;(2)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浣溪沙》。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浣溪沙》;2. 写一篇关于《浣溪沙》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晏殊的其他作品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浣溪沙》教案(15篇)

《浣溪沙》教案(15篇)

《浣溪沙》教案《浣溪沙》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浣溪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浣溪沙》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古诗词,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

反复吟诵,让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细细品味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问答法。

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词作内容。

讨论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词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1.课前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复习词这种体裁2.读词牌名,猜词牌名,引出《浣溪沙》“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或作“纱”。

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3.复习朗读学过的晏殊的两首《浣溪沙》,感受词中的淡淡哀愁。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牌名,初步了解“浣溪沙”这一词牌名的朗读基调)二、提出朗读要求,初读全词1.指导书写作者“苏轼”。

2.交流有关苏轼的生平资料。

3.根据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4.整体感知读准字音,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提示学生把小注读进去,从小注中猜一猜词的写作背景。

通过朗读,感受词的上阕和下阕的不同之处。

并用朗读体现出来。

5.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基础。

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可以循序渐进,逐步读出韵味。

)三、想象激情,再现诗情画意1. 读读词的上阙,你看到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呢?好,那么请你把看到的听到的,简要地写下来吧。

生个别展示:用自己的话翻译景色描写。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课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一、导入1、诚实稳重的“太平宰相”(1)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

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

(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要他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晏殊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声色之场。

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样去听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诚实,之后不断提拔晏殊,委以重任。

2、与柳永的潦倒不同,晏殊的经历是平坦富足,令人羡慕的。

晏殊虽然居高位、食厚禄,但不改赤子之心,凭着对生活的细心体悟,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词作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等都成为了名篇佳句。

二、感受语言风格1、自读此词,解决字面理解上的障碍2、朗读这首词,说说你觉得这首词在语言风格、用字用词上与柳永的《蝶恋花》有什么不同?清丽自然,圆通晓畅3、背诵这首词三、领会情感哲理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表面的不变:去年天气、旧亭台深层的变:夕阳西下几时回2、诗人感怀的只是“夕阳西下几时回”吗?“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的是诗人哪些更为深层的所思所感?在“新曲”与“酒”的助力下,触景伤怀,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追问年华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义何在?3、上片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不返的淡淡的哀愁,但诗人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对过往不再的惋惜和惆怅之中,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人在这两句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要深入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把握作者晏殊通过描绘新曲、美酒、暮春天气、亭台楼阁等寻常景象,所传达出的对年华流逝的淡淡感伤。

其次,要品味词中凝炼的语言和虚词对仗的艺术特色,感受其“文章富贵,出于天然”的魅力。

此外,还要体会词中所展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学习晏殊在感伤中寻求慰藉的积极心态。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浣溪沙》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词人_____,字同叔,号_____。

2.词中“一曲新词酒一杯”描绘了词人_____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词人_____的情感基调。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既表达了词人_____的感慨,又寓含了_____的哲理。

二、选择题1.下列对《浣溪沙》中“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B.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C.词人在询问夕阳何时能再次升起,表现了对自然的好奇。

D.通过夕阳这一意象,增添了词作的感伤氛围。

2.下列对晏殊《浣溪沙》艺术特色的分析,错误的是()A.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B.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巧妙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C.词中多处运用典故,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D.词作结构紧凑,上下片之间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三、简答题1.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2.词人在《浣溪沙》中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三、全文翻译《浣溪沙》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下面是该词的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园中的小径上独自徘徊。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晏殊《浣溪沙》学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晏殊《浣溪沙》学案

晏殊《浣溪沙》学案一、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二、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内容1、根据前一节课中学过的有关词的知识,回答这首词从字数和结构上分类分别属于和。

2、你对作者晏殊了解多少?他在写这首词时的境况和心情是怎样的?晏殊是时期的词人,《浣溪沙》是词的,它选自。

3、学有潜力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下一部分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学习重点内容(1课时完成)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浣溪沙·晏殊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其主题思想。

2. 分析浣溪沙·晏殊的词牌特点,体会其韵律美。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浣溪沙·晏殊的作者晏殊,以及诗词创作的背景。

2.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浣溪沙·晏殊,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诗词解析:分析浣溪沙·晏殊的词牌特点,解读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

4. 诗词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浣溪沙·晏殊的韵律美,体会诗词的音乐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浣溪沙·晏殊的背景,正确朗读诗词,分析词牌特点,解读诗词意象和主旨。

2.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欣赏诗词的音乐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词牌特点和意象解读。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诗词解析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晏殊及其创作背景。

2.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浣溪沙·晏殊。

3. 诗词解析:分析词牌特点,解读意象和主旨。

4. 诗词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音乐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朗读能力: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词意象和主旨的理解程度。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熟读浣溪沙·晏殊,加强朗读技巧的练习。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解其他晏殊的词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了解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欣赏《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词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境的感悟和情感的体会。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词的文本、作者简介、词的译文、相关图片等。

2. 准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美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词的,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讲解词的文本,解释字词含义,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析词的结构、节奏和韵律特点。

3. 赏析词歌(1)引导学生感悟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欣赏词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比喻、典故等。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翻译词歌,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主题。

(2)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词歌,并进行相关练习。

6. 板书设计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浣溪沙》晏殊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第四章《宋词》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浣溪沙》的背景知识,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词中的生僻字、词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中意象的把握,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2. 教学重点:词的背景知识,生僻字、词组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第四章、《宋词》第一节、《浣溪沙》原文及注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出《浣溪沙》。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晏殊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历史地位。

3. 诗词朗读:全班齐读《浣溪沙》,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强调字音、节奏。

4. 诗词解析:详细讲解词中的生僻字、词组和修辞手法,分析词的意境和情感。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宋词,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另一首宋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浣溪沙》2. 内容:作者:晏殊背景:宋词意境:抒发离别之情重点:生僻字、词组和修辞手法难点:意象的把握、情感的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浣溪沙》原文,并注释生僻字、词组。

分析《浣溪沙》中的意象和情感,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

2. 答案:生僻字、词组注释:略意象和情感分析:词中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春天景色与离愁别绪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拓展题目,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宋词,进行分析。

组织一次古典诗词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难点和重点设定。

晏殊《浣溪沙》教案设计

晏殊《浣溪沙》教案设计

晏殊《浣溪沙》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浣溪沙》全文,把握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2. 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掌握宋代词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浣溪沙》的意象、意境,感悟词人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词中提炼出意象,理解词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5分钟)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晏殊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词意打下基础。

(5分钟)3. 诗词朗诵:教师示范朗诵《浣溪沙》,引导学生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5分钟)4.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从词中找出意象,如“落花”、“夕阳”等,分析其寓意,感悟词人的情感。

(10分钟)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鉴赏题,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讲解答题技巧。

(15分钟)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词的意象、意境,巩固所学知识。

(10分钟)(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浣溪沙》2. 作者:晏殊3. 意象:落花、夕阳等4. 情感:抒发对时光流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浣溪沙》中的意象、意境,结合词人的情感,写一篇300字的鉴赏短文。

《浣溪沙》描绘了落花满地、夕阳西下的景象,词人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

词中以落花、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令人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哀愁。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言通顺,逻辑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意象、意境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宋代其他词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晏殊《浣溪沙》学案

晏殊《浣溪沙》学案

晏殊《浣溪沙》学案一、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1、作者: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北宋前期著名词人。

一生创作丰富,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宛丽。

他的作品以典雅华丽,抒发闲情逸致见长。

词作多用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致,语言婉丽。

2、背景:这是晏殊《珠玉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

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

《浣溪沙》这首词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二、内容及情感: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该诗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三、名句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抒发作者对韶华易逝的伤感。

四、中考链接:1、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2、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3、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诗歌的内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就出自晏殊的《浣溪沙》,《浣溪沙》这是一个词牌名。

二、出示目标:出示目标,解读目标。

三、导学达标:1、结合注释了解作者及背景晏殊,北宋词人。

2、、鉴赏诗歌①.能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句"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四、课堂检测:1.背诵课文。

2.理解内容。

五、拓展延伸:比较《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六、小结: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七、作业:1、熟读、背诵。

2、完成练习。

八、板书设计:《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课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一、导入1、与置身于社会底层,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

不同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春*,同样是登高饮酒,晏殊抒发的情怀会与柳永有什么不同呢?二、品读语言理解内容1、朗读这首词,说一说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疏通这首词的大意2、圈划这首词中作者所见的景物,说说随着所见景物的不同,诗人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中看似不变的事物、“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4、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两个词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诗人面对“花落去”“燕归来”的眼前之景,悟到了什么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浣溪沙晏殊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宋词》章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一首。

通过对词的背景、作者生平、词牌格律的介绍,深入分析词作内容、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了解晏殊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领悟词中的意象、情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比阅读,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浣溪沙》中所蕴含的情感,把握词的艺术特色。

重点:分析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领会词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宋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宋代文化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5分钟)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晏殊生平及其创作《浣溪沙》的背景。

(5分钟)3. 诗词朗诵: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感受词的音韵美。

(3分钟)4. 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词句,分析意象、修辞手法,领会词人情感。

(15分钟)5. 例题讲解:结合诗词鉴赏题目,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0分钟)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宋词,巩固所学。

(15分钟)(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浣溪沙》晏殊2. 板书内容:词牌:浣溪沙作者:晏殊意象:夕阳、落花、归鸿等修辞:比喻、拟人、对仗等情感:怀念、感慨、哀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晏殊的另一首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并概括其主题。

2. 答案要点:词牌:临江仙意象:楼台、雕栏、玉砌等修辞:拟人、对仗、夸张等情感:离愁、思念、哀怨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晏殊的诗词,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的结构布局7.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要点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教学内容应紧扣《浣溪沙》这首词,详细介绍词牌的来源、结构特点,以及晏殊的创作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晏殊《浣溪沙》学案
宋词晏殊《浣溪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二、学法指导
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内容
1、根据前一节课中学过的有关词的知识,回答这首词从字数和结构上分类分别属于和。

2、你对作者晏殊了解多少他在写这首词时的境况和心情是怎样的
晏殊是时期的词人,《浣溪沙》是词的,它选自。

3、学有潜力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下一部分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学习重点内容(1课时完成)
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
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词中关键词句所蕴涵的哲理和感情。

(1)“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问题一: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
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思路点拨: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2)问题二:怎样体会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中的“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从“花落去”到“燕归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花落去”、“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有机组合,普通的花和燕就不普通了,而变为某种美好、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五、作业布置和练习拓展
(一)回家作业:
1、自己默写本词中需积累的名句,。

源于此句沿用至今的成语是。

1、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历来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的说是表现年华易逝的伤感,有的说是抒发故旧之情。

你在学完本词后有怎样的感受和人生启迪?请用一段文字表达。

2、想象一下,“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作者在独自行走中思索和反省到什么?请用一段心理描写描绘出来,1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