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材分析必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练习:垂直往返建立坐标,圆周运动位移等.s=0 不一定静止。
• (3)初步涉及矢量和
s-t图像
• 1、用描点法画出s-t图像(运动员随时间变化的 位置)
• 轨迹不同于图像,图像的意义更明确,引发对 直线图像的分析
时间 0 1 2 3 4 5 s
位移 10 12 18 26 36 43 m
DIS采集瞬时位移
物理1
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
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
性。知道胡克定律 •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
力的平衡条件。能区分矢量与标量。能用力的 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 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 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 超重和失重现象。 •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物理1
主题一:运动的描述 •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
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
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 作用。 •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 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 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cm,2cm,1 cm,0.5cm体会在较小的位移 内、较短的时间间隔Δt内,平均速度能比较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 • 3、从这一事实出发,Δt越小,运动快慢变 化越小,描述越精确,进而给出一个推断和 认定,即当Δt很小很小时,就说是物体在时 刻t的瞬时速度在这里渗透了极限思想。
区别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
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课标要求 • 认识质点,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
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 规律中的作用。
•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课时建议 导入 认识运动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2节 质点和位移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第一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内容要点 • 机械运动 • 空间位置的描述 • 时间的描述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 1、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 速度的概念建立及基本运算,补充平 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 2、方法:比值法、极限的思想 • 3、课时建议:2课时
对比值法和变化率的认识
•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 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建立都基于对 变化率的认识,描述变化的快慢。
• 提炼方法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研究 其他的变化率。(磁通量变化率、身 高变化率、人口增长率)
质点
1、在由学生举其他的实例,注意调动学生的 讨论和参与。
引导分析:是否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是 否圆形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是否转动的 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
明确:根据研究的问题的需要,可以忽略物体 的大小和形状的,可简化为一个质点。
2、突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理想化模型) 3、强调质点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模型,
1、质点 2、位移 3、s-t图像
内容要点
建立质点模型
• 补充一些例子,如刘翔110m栏世界纪录, 研究人的速度快慢。
• 围绕以下问题: 1、详细描述物体运动有什么困难? 2、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 3、对这些问题如何简化? 4、什么情况下可以把一个物体看成质点?
研究刘翔的运动是否任何情况都能看成质点?
同
•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 慢和方向,与位移或时间联系,是过 程量。瞬时速度能准确描述物体运动 的快慢和方向,与时刻或位置联系, 是状态量。
•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标量。 •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标量。
加速度
•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 2、对加速度正负意义的认识 • 3、加速度的初步计算
平均速度
• 不同时间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 不同。
•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的方向 相同。
• 一般的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 不同。
瞬时速度
• 应用极限的思想 • 1、图2-22、2-23的分析是关键 • 2、用一个具体的实例体验(光电门测
量瞬时速度或DIS系统)
瞬时速度
• 演示:应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 • 1、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做加速运动。 • 2、将滑块放上不同宽度的遮光片,即Δx为3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
• 2、横坐标、纵坐标、连线方法、斜率 等直线图像的相关问题。
• 3、可补充截距不为0的图像。
s-t图像
• 1、举出一个实际的运动(限一维运动) • 2、画出这个实际运动的过程图 • 3、并画出s-t图像 • 4、结合实际运动的过程图和s-t图像,
复习位置、位移、时间、时刻这四个 概念,作为以上两节的复习和巩固
机械运动
• 主要解决参考系的问题,通过实例了解运 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部分的知识初中 涉及到,学生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举 例说明。讨论围绕以下问题:
• (1)突出位置变化 •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3)参考系的不同选择,观察和描述的
结果不同,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 • 应用:空中加油
位置的描述、时间的描述
位置的描述 • 引入坐标,并增加了二维坐标,建立二维
空间概念。 时间的描述
• 利用课本的神五实例,再增加一个实际的 运动过程实例,如100m赛跑。
• 并由学生通过讨论再用具体实例分辨时间 与时刻。分辨常用几个说法是时间还是时 刻:2秒内,2秒末,第2秒初,第2秒 末.
第二节 质点和位移
强调质点有质量。
用实例引入位移概念
位移
• 用实例引入位移概念。建立位移的概念要把握 以下三个方面:
•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位移与物体运动 的路径无关,了解位移与路程的不同 ,建立矢 量的概念。
• (2)在一维坐标中算出位移的大小(变化量—末 -初),用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可以补充位移 的大小与坐标零点的选择无关。
• (3)初步涉及矢量和
s-t图像
• 1、用描点法画出s-t图像(运动员随时间变化的 位置)
• 轨迹不同于图像,图像的意义更明确,引发对 直线图像的分析
时间 0 1 2 3 4 5 s
位移 10 12 18 26 36 43 m
DIS采集瞬时位移
物理1
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
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
性。知道胡克定律 •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
力的平衡条件。能区分矢量与标量。能用力的 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 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 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 超重和失重现象。 •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物理1
主题一:运动的描述 •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
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
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 作用。 •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 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 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cm,2cm,1 cm,0.5cm体会在较小的位移 内、较短的时间间隔Δt内,平均速度能比较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 • 3、从这一事实出发,Δt越小,运动快慢变 化越小,描述越精确,进而给出一个推断和 认定,即当Δt很小很小时,就说是物体在时 刻t的瞬时速度在这里渗透了极限思想。
区别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
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课标要求 • 认识质点,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
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 规律中的作用。
•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课时建议 导入 认识运动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2节 质点和位移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第一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内容要点 • 机械运动 • 空间位置的描述 • 时间的描述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 1、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 速度的概念建立及基本运算,补充平 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 2、方法:比值法、极限的思想 • 3、课时建议:2课时
对比值法和变化率的认识
•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 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建立都基于对 变化率的认识,描述变化的快慢。
• 提炼方法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研究 其他的变化率。(磁通量变化率、身 高变化率、人口增长率)
质点
1、在由学生举其他的实例,注意调动学生的 讨论和参与。
引导分析:是否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是 否圆形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是否转动的 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
明确:根据研究的问题的需要,可以忽略物体 的大小和形状的,可简化为一个质点。
2、突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理想化模型) 3、强调质点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模型,
1、质点 2、位移 3、s-t图像
内容要点
建立质点模型
• 补充一些例子,如刘翔110m栏世界纪录, 研究人的速度快慢。
• 围绕以下问题: 1、详细描述物体运动有什么困难? 2、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 3、对这些问题如何简化? 4、什么情况下可以把一个物体看成质点?
研究刘翔的运动是否任何情况都能看成质点?
同
•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 慢和方向,与位移或时间联系,是过 程量。瞬时速度能准确描述物体运动 的快慢和方向,与时刻或位置联系, 是状态量。
•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标量。 •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标量。
加速度
•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 2、对加速度正负意义的认识 • 3、加速度的初步计算
平均速度
• 不同时间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 不同。
•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的方向 相同。
• 一般的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 不同。
瞬时速度
• 应用极限的思想 • 1、图2-22、2-23的分析是关键 • 2、用一个具体的实例体验(光电门测
量瞬时速度或DIS系统)
瞬时速度
• 演示:应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 • 1、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做加速运动。 • 2、将滑块放上不同宽度的遮光片,即Δx为3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
• 2、横坐标、纵坐标、连线方法、斜率 等直线图像的相关问题。
• 3、可补充截距不为0的图像。
s-t图像
• 1、举出一个实际的运动(限一维运动) • 2、画出这个实际运动的过程图 • 3、并画出s-t图像 • 4、结合实际运动的过程图和s-t图像,
复习位置、位移、时间、时刻这四个 概念,作为以上两节的复习和巩固
机械运动
• 主要解决参考系的问题,通过实例了解运 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部分的知识初中 涉及到,学生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举 例说明。讨论围绕以下问题:
• (1)突出位置变化 •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3)参考系的不同选择,观察和描述的
结果不同,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 • 应用:空中加油
位置的描述、时间的描述
位置的描述 • 引入坐标,并增加了二维坐标,建立二维
空间概念。 时间的描述
• 利用课本的神五实例,再增加一个实际的 运动过程实例,如100m赛跑。
• 并由学生通过讨论再用具体实例分辨时间 与时刻。分辨常用几个说法是时间还是时 刻:2秒内,2秒末,第2秒初,第2秒 末.
第二节 质点和位移
强调质点有质量。
用实例引入位移概念
位移
• 用实例引入位移概念。建立位移的概念要把握 以下三个方面:
•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位移与物体运动 的路径无关,了解位移与路程的不同 ,建立矢 量的概念。
• (2)在一维坐标中算出位移的大小(变化量—末 -初),用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可以补充位移 的大小与坐标零点的选择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