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bd2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a.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生能够分析傅雷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从中受到启示。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热情,培养自己的家庭责任感。
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傅雷教育思想的挖掘和启示三、教学难点:傅雷家书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启示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家庭、学习和人生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及《傅雷家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析傅雷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从中受到启示。
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五、教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对傅雷教育思想的认同和启示学生在家信中的表现和变化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傅雷家书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傅雷的家庭背景和写信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体验傅雷的家书,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傅雷家书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九年级语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b0f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b.png)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两则》,使学生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和家庭教育理念,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4. 引导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阅读与理解。
2. 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教育理念的了解。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与解读。
4. 从课文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三、教学重点:1.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阅读与理解。
2. 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教育理念的了解。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与解读。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感受傅雷的教育理念。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从课文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课文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4. 采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傅雷的关爱和期望,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5. 采用反思教学法,让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应用于现实生活。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教育理念。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4.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傅雷的教育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七、课堂练习:(1)傅雷在信中表达了哪些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2)傅雷的教育理念有哪些特点?(3)从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ac29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9.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2)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及他与儿子的关系。
(3)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炼观点,进行论证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2)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及他对儿子的关爱。
(2)学会从文中提炼观点,进行论证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傅雷的生平事迹及他与儿子的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傅雷的教育观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傅雷关爱儿子的具体表现。
(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践演练(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仿写一封给父母的信。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课文内容。
2. 结合课文,总结傅雷的教育观念。
3. 仿写一封给父母的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傅雷的家书,让学生感受傅雷作为父亲的关爱和教育理念。
2.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从家书中感受到傅雷对儿子的深厚爱意,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家书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cc0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1.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学会傅雷在信中表达的父爱和教育理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欣赏傅雷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和期望。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学会傅雷在信中表达的父爱和教育理念。
三、教学难点1. 深入解读课文,理解傅雷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
2. 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和期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封家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傅雷在信中的教育理念和父爱。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傅雷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和期望。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 结合课文,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和父爱。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对傅雷家书的感悟的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感悟文章:阅读学生写的感悟文章,评估学生对傅雷家书的思考和感悟深度。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傅雷家书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九年级语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df4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2)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3)了解傅雷的家庭背景以及他与儿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傅雷家书两则》,使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亲情的珍贵;(2)培养学生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心和关爱之心;(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2. 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3. 傅雷的家庭背景以及他与儿子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古汉语词语的理解;2. 傅雷教育儿子的方法和理念的深入理解;3. 从文中感受到傅雷对儿子的深厚爱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傅雷的家庭背景,激发学生对《傅雷家书两则》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释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傅雷教育儿子的方法和理念,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爱意。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作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 收集有关父母爱的名言警句,进行思考和感悟;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理解和应用能力;3.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于父母爱的理解深度和表达水平;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的其它篇章,深入了解傅雷的教育思想和家庭观念;2.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问,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和感受;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子女教育的经验和心得。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1c9a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00.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背诵《傅雷家书两则》中的经典段落。
分析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熟读《傅雷家书两则》。
分析傅雷的教育思想。
讨论如何将傅雷的教育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朗读《傅雷家书两则》。
分组讨论傅雷的教育观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2 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分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分享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评价3.1 教学资源《傅雷家书两则》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
投影仪和白板。
3.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4.1 教学计划第1周:朗读和熟悉课文。
第2周:分析傅雷的教育观点。
第3周:讨论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4周: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4.2 时间安排每节课45分钟。
每周4节课。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反思5.1 教学总结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课文中的经典段落。
学生能够分析和讨论傅雷的教育观点。
学生能够将傅雷的教育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5.2 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实践活动6.1 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傅雷与子女的对话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傅雷的教育观点和情感表达。
6.2 实践活动步骤分配角色:学生自愿选择扮演傅雷或子女的角色。
准备台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准备台词。
表演: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讨论:学生分享表演后的感受和体会。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957a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a.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把握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情感。
(2)能够分析傅雷的家书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家书中汲取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理解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关注。
(2)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学会与父母沟通,孝敬父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把握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情感。
2. 分析傅雷的家书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中的教育理念。
2. 学会从家书中汲取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智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傅雷及《傅雷家书》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方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傅雷家书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父母教育的感悟。
(2)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课文内容。
2. 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对傅雷教育方式的感悟。
3. 结合自身实际,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期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傅雷教育方式的认同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回顾课堂教学,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反思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表现,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
![初中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b8e892aeaad1f346933fe2.png)
初中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领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⑵领会两封信中的联络及“刚强”的含义。
⑶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司、对儿子的殷殷冀望教学难点对于“刚强”完整而深刻的理解教学方法及教具朗诵法、自主合作、小组字习课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随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方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从歌中,你们都听出了些什么呢?大家谈得都很不错,尤其是能从游子的思亲感受到父母的思子。
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使者。
的翻译家──傅雷,在其宗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记之情。
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浏览其中的两封,感受一下那份挂念!二、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出示问习题。
自主学习⑴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低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⑴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⑵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均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看待,彻底心得,引为借鉴。
⑷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领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须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⑶汇总与总结归纳:参照课文段落条理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条理及其大意,并总结归纳划分的方法与领会。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应等内容。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f5505e7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1.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傅雷家书两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方式,培养家庭责任感。
(2)学习傅雷的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傅雷家书两则》。
2. 相关背景资料:傅雷的生平和教育观念。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傅雷的生平和教育观念。
(2)引出本课《傅雷家书两则》,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傅雷教育观念的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讨论的成果,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重点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讲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其他有关家庭教育、亲情关爱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拓展视野。
2.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探讨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a1237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c.png)
【导语】傅聪在新年给家⾥写了⼀封信,我们⼀起来看看当傅雷收到这封信时,他是怎么⽐喻⼉⼦的信的?⽆忧考⼩编整理了九年级上册语⽂《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才是真正的“坚强”。
2、理解⽗⼦之爱、朋友之谊、知⼰之情的交融。
3、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态⾯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态迎接未来的⼈⽣境地。
4、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式。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认识到个⼈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磁带、录⾳机。
【其他】 学⽣预习课⽂,阅读《傅雷家书》。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情感。
2、研读第⼀封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新课 1、播放李春波的《⼀封家书》,学⽣谈感受。
2、在以前,通讯⼯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则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使者。
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封封家书中为⼉⼦排忧解难,传达着⾃⼰的惦念之情。
写得多了,经过整理,⼀部《傅雷家书》就诞⽣了。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信,感受⽗亲对孩⼦的牵挂。
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1、检查“读⼀读,写⼀写”: 庸碌凭吊谀词扶掖⼤惊⼩怪廓然⽆累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知之明⽓吞⽃⽜ 2、阅读课⽂,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作⽤? 明确: 第⼀封信,从“我在第⼋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精神消沉时。
从“你也不必为此担⼼,更不必硬压在肚⾥不告诉我们。
⼼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在哪⾥去发泄呢?孩⼦不向⽗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痛苦的时候(那⼀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遍。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6734fcfe4733687f21aa29.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篇二〖教学内容〗1、研读第二封信2、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1、新年大家总可以从长辈那里收到礼物,或是一件新衣服,或是一份红包。
那么你们也送给长辈什么礼物呢? 2、傅聪在新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傅雷收到这封信时,他是怎么比喻儿子的信的? 二、研读第二封信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
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
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提示: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
) 明确: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⑴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⑵欣赏艺术的喜悦;“世界上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⑶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小结:傅雷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明确: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
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
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4、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
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在傅雷看来,坚强的境界是什么? ⑴原文中,找到信中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
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⑵在傅雷看来,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d8c4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9.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傅雷家书两则》中的精彩片段。
(2)了解傅雷的生平和家庭教育理念,理解家书中的教育意义。
(3)学会分析家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家书的内容和傅雷的教育思想。
(2)学会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欣赏家书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热情,培养家庭教育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1. 傅雷的家教育理念及其在《傅雷家书两则》中的体现。
2. 家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傅雷家书中的深层含义和教育意义。
2. 分析家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傅雷的生平和家庭教育理念。
(2)整理家书中的精彩片段和教育意义。
2. 学生准备:(1)预习《傅雷家书两则》。
(2)搜集有关傅雷的资料,了解其生平和家庭教育理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傅雷的生平和家庭教育理念。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书中的教育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大意。
(2)让学生圈点批注家书中的精彩片段,体会傅雷的教育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家书中的教育意义和傅雷的家教育理念。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欣赏(1)分析家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让学生举例说明家书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家庭教育的意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家书中的精彩片段。
(2)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8. 板书设计家书关爱与教育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9.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7c149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e.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1.1 教材背景1.1.1 《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
1.1.2 这些家信反映了傅雷夫妇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教育价值。
1.1.3 本文是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的家国情怀。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2.1.1 第一则家信主要谈论了傅雷对儿子的音乐教育和对艺术的看法。
2.1.2 第二则家信则主要涉及到傅雷对儿子的日常生活和为人处世的教导。
2.1.3 课文通过傅雷夫妇的言传身教,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儿子的关爱。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和家国情怀。
3.1.2 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3.1.3 通过对课文的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1.2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
4.1.3 能够分析傅雷夫妇的言传身教对儿子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和家国情怀。
5.1.2 分析傅雷夫妇的言传身教对儿子的影响。
5.1.3 鉴赏课文的文学价值。
5.2 教学重点5.2.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
5.2.2 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
5.2.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上是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三个小结,每个小结都包含了四个细节及细节说明。
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PPT课件6.1.2 课文文本6.1.3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傅雷的录音)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6.2.2 荧光笔6.2.3 学习资料(包括傅雷的生平介绍、家书的其他内容等)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 准备说明6.3.1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应提前完成,确保上课时能够顺利进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课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80c289e314332386893c2.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课文教案《傅雷家书两则》是作者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1。
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接着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2。
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3。
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一辈子境地。
教学重难点:1、读明白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
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内涵。
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人一辈子之路并不处处是坦途,它有坎坷,有鲜花,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人一辈子境遇时,我们又该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态呢?请看一位智者的回答吧。
二、探究分析(一)傅雷其人—-多角度评说人物1。
介绍傅雷:(出示多媒体课件)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革命中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
其子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2。
速读课文,以课文为载体认识傅雷,并用一句话评价傅雷:我认为傅雷是一位__________的人。
(二)傅雷其文——多方位品读内容1、介绍背景:(出示多媒体课件)《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人一辈子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教师讲述:这两封家书是傅雷在1954年和1955年写给他儿子傅聪的。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7196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a.png)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傅雷的生平背景和《傅雷家书》的成书过程。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热情,培养自己的家庭责任感和爱心。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2. 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感悟傅雷的教育理念。
2. 如何将课文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傅雷的教育观念。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探讨家庭教育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傅雷的生平背景和《傅雷家书》的成书过程。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问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傅雷的教育观念。
(2)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家庭教育经验。
(2)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情感拓展:(1)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爱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让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076f7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a.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诲。
2.学习傅雷家书的语言风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傅雷夫妇的关爱和教诲。
2.教学难点:分析傅雷家书的语言特点,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及其家书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傅雷夫妇的关爱和教诲。
第一封信:重点分析傅雷夫妇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和教诲,如“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如古希腊所说的,波澜不惊”等。
第二封信:重点分析傅雷夫妇对儿子的鼓励、关心和支持,如“不为胜利冲昏头脑是坚强的最高表现”“永远保持对艺术、对人生的热爱”等。
4.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傅雷夫妇为什么会写这两封信?你从这两封信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傅雷家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5.写作训练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训练题目:以“给父母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关爱和教诲。
以“我的家教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自己家庭的教育故事。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2.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傅雷家书的理解是否深入?3.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引导学生关注傅雷家书的语言特色,如用词准确、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等,通过具体语句分析,让学生深刻感受傅雷夫妇的教育智慧。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9455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6.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把握傅雷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
能够分析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特点,如真挚的情感、深入的剖析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教诲内容。
学会欣赏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和期望,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写作特点。
傅雷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
教学难点: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风格及其对儿子的教诲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主要内容,思考傅雷的教育理念。
三、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傅雷家书两则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
四、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剖析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特点和教诲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傅雷家书两则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疑惑,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教学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傅雷家书两则相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傅雷家书两则的教育理念。
七、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所学和经验,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傅雷家书两则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质量。
八、分享与交流(10分钟)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ca01a2a26925c52dc5bf50.png)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课时:两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才干: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含义。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进程与方法:阅读了解小组探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看法到勇于面对理想、勇于回忆历史、明智地看待成功并继续妥协,才是真正的〝坚强〞。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温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阅读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曲折,第二封信,如何看待成功。
3、第一封家书的扫尾称谓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谓?称谓是〝聪,亲爱的孩子〞,由于傅聪事先正是肉体消沉的时分,这样温情的称谓,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4、在儿子面对曲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慰的?〔提示:留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援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用为父母担忧。
其次一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吐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终身就是在心情的坎坷中渡过。
最后以过去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心情跌宕的建议。
5、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意图是什么?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心情的坎坷。
然后,要坚持冷静的头脑,明智地剖析,吸取经验,引以为戒。
〔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第二课时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
在信的扫尾,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
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
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能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阅读理解小组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4、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5、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
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
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第二课时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
在信的开头,傅雷
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
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
的?
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
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
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
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5、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
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6、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7、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
洁。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
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8、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
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9、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10、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
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11、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练习: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提
示:对于第一封信的学习,要抓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一一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