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案新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材分析】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理解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知识重组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悟工业文明的问题和困境,进而理解个人在历史进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设计】1、设置“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反思历史”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2、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即设置问题——阅读材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视频《大国崛起》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温故知新:通过图示展示前后知识联系,突出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第一环节:走进历史,探源工业革命。
概念诠释:明确工业革命的含义,从宏观上把握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板书)教学设计:设置问题合作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提炼有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概括。
二、工业革命的成就(板书)教学设计:设置问题合作探究二。
多媒体出示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图片,最后通过表格形式概括,增强直观性,理解“蒸汽时代”到来的意义。
第二个环节:体验历史,感受工业革命。
三、从工场到工厂(板书)教学设计:设置问题合作探究三:创设历史情境,通过阅读历史故事《爱丽丝一家的辛酸史》感受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
通过角色模拟,感受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
四、世界市场的形成(板书)教学设计:欣赏视频《大国崛起》,然后分组讨论,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最后从条件、途径、标志、影响四个方面归纳概括。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过程和影响。
2、初步形成本课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预习内容1、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⑴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⑵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部门、主要成就。
2、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⑶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⑷找出工业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阶级结构、内政外交四个方面的变动表现。
b5E2RGbCAP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⑸工业革命的扩展表现。
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
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时间、影响。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归纳整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时间、部门、主要成就。
2、认识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以及工业革命引起的变动表现。
3、掌握工业革命的扩展表现,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标志,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时间、影响。
学习重点是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
学习难点是完整地把我本课的知识体系。
二、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2、合作探究探究一: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讲解: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p1EanqFDPw⑵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⑷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讲解:⑴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技术的面貌,直接导致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出现。
DXDiTa9E3d⑵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
⑶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⑷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
蒸汽机的应用为实现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强大杠杆。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
(2)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分析材料,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欧洲大陆经历革命动荡之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技术和产业变革,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英国开始摆脱了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变成一个机器轰鸣、厂房林立的工业国家。
这一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二、新课讲授。
(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找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及名称。
学生回答:时间:1765年。
发明者:英国的哈格里夫斯。
名称:珍妮机。
2.教师提问:珍妮机的问世是否具有必然性。
为什么?学生回答:具有必然性。
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贸易发展迅速,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为了提高产量,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使织布用的棉纱发生紧缺,棉纺织业急需能纺出大量棉纱的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教师总结: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通过殖民掠夺、贩卖黑奴、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市场,随着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珍妮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所以说它的发明是一种必然。
3.教师提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这些机器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使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完成了一次巨大飞跃,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影响;2. 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变革;3. 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重要影响。
教学准备:1. PPT或教材上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2. 学生笔记本;3. 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在图中或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期的场景?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场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提出了一些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如此重要?二、知识讲解与整理(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背景,解释工业革命的概念。
2. 通过PPT或教材,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如英国先于其他国家进行工业革命、蒸汽引擎和纺织工业的革命性改变等。
3. 整理学生的笔记,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它带来了哪些重大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三、影响评价(15分钟)1. 教师提供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然后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3. 教师指导学生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长期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能够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四、小结与提问(5分钟)1. 教师进行一次知识小结,并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之间提问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章,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重要影响。
2. 收集学生作业,进行评讲,并在下节课进行解析和讨论。
3. 进行课后反馈,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教学反思:通过该教案,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影响,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第一次 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案标题: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影响。
3. 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劳动条件和工人阶级的影响。
4. 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你对工业革命有了解吗?你认为工业革命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讨论学生的回答,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背景知识(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包括英国的农业革命、人口增长、科技进步等。
2. 解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从英国开始,并逐渐蔓延到其他国家的。
步骤三:影响分析(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社会、经济或技术),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该方面的影响。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劳动条件和工人阶级(15分钟)1. 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劳动条件和工人阶级的影响,包括工作时间、工资、工作环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抗议活动,以及相关的改革运动。
步骤五:全球化和国际贸易(15分钟)1. 解释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促进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包括资源的需求和供应、市场的扩大等。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扩展:1. 组织参观工业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和影响。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其他方面和相关的历史事件。
评估方法:1. 分组活动中小组的呈现和讨论表现。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出示一组材料,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讨论
重点
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难点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激趣
导学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恩格斯的名言,
提问: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
反思感悟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指导思考
进行小结
测试反馈
课堂必会卷
指导练习
板书设计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工国家:英国
开始部门:棉纺织业蒸
业标志:珍妮机
(哈格里夫斯)时代汽
革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瓦特改进)特征时
命交通:火车(史蒂芬孙)
影响:创造、战胜、形成代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发明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来源于实
践、创新和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通过对工业革命的
过程和影响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
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合
作
探
究
⑵蒸汽机的应用
2、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19世纪
三、火车和铁路
1、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1825年
2、建设铁路的狂潮:
1830——1851年英国建成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铁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内容为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过对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和影响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世界现代工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给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激励学生要学会利用科技创造出更多有益的发明。
本课时,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影响,进而拓展学生的思路,探索数码科技等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过程;2.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3.学会利用科技创造有益的发明;4.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探讨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设计1.引入(时间:5分钟)通过对问题的提出,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入本课教学内容。
(问题1)你知道工业革命是什么吗?(问题2)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生产方式是什么?2.阅读(时间:15分钟)学生阅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3.讲解与讨论(时间:30分钟)(步骤1)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步骤2)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指导学生整理讨论内容。
4.写作(时间:25分钟)(步骤1)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进行个人写作,重点撰写有关工业革命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步骤2)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5.拓展思路(时间:15分钟)通过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等,让学生对技术的变革和行业的转型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路的讨论,让学生探索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1新人教版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与创造。
2. 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城市化、劳动者生活及环境的影响。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 工业革命的背景
- 重点知识点:英国农业革命、手工业生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
- 关键词:农业革命、手工业、资本主义
- 重点句:英国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条件。
②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与影响
③ 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 重点知识点: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科技进步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 关键词:英国、世界、科技进步、历史进程
- 重点句: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也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化时代。
板书设计:
```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思维深度。
-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促进自我成长和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 《工业革命对英国城市化的影响》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环境保护》
-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家》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案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段双凤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
2.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3.了解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4.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行成的动力。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2.利用各种图片如工业革命涉及行业图片等,是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以及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是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工业革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物质基础,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目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三)教学难点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殖民扩张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
三、教法教具课型课时(一)教法:讲授法(二)教具:多媒体(三)课型:讲授新课(四)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从宁静的村庄到冒黑烟的工厂,这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大家可以结合课本导入部分的内容思考出示图片:略概述:这个过程少不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工业革命,它是如何造成这一种变化的。
(二)讲授新课教学内容总括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二、从工场到工厂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的扩张和影响)出示资料: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新课标标准借由对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的了解,初步领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内容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定为工业革命预备了政治前提,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本,发达的工厂手工业给予了技术支撑,这些要素让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出现成为可能。
而推动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诱因还是社会需求。
18 世纪 60 年代,一连串机器发明率先在棉纺织领域崭露头角,新型棉纺机的出现催生了对新动力的需求。
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以蒸汽作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并广泛运用到生产范畴,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促使工业革命能够更迅速地向纵深推进,人类社会迈入“蒸汽时代”。
纺织、采矿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又对运输工具的改进提出了要求。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成功运行,标志着铁路时代的来临,紧密了生产和市场的联系,工业革命拓展到交通运输业。
一系列的发明与技术革新,促使社会生产力迅猛提高,引发了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工业化时代降临。
工业社会采用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模式,不但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还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工业社会还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愈发激烈,教育逐步普及,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升。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悉工业革命的背景,概括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新,明晰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新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家国情怀:领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学到此课,对于英国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您还记得哪些?(二)讲授新课1.纺织技术的革新(1)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对工业革命进行基本概括。
(2)学生活动兴起的国家:英国兴起的行业:工业革命最先在棉纺织业开启兴起的标志: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3)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剖析工业革命发生于英国的缘由?材料 1: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构建了一个适宜的政治制度,此制度保障社会拥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施展创造能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制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瓦特等发明家的资料,寻找他们成功的轨迹。
使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运用材料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和不懈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汽机的改进;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课型新授课4、教学过程活动一:教师首先介绍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
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
活动二:学生展示成果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首先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2、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与运用有哪些?教师一边点评一边讲解、板书重点内容。
依次有:⑴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⑵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的相继出现,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棉纱堆积如山,促进织布业的技术革新;为克服水力作为动力的局限性,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
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物质生产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⑷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工业的大机器生产,并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总之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
3、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一边展示教师一边评价、就影响方面教师进行重点讲解(1)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向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的方法分析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导入新课】(2分钟)多媒体出示一组火车图片,教师提问:火车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你知道它是怎样被发明的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乘坐本次“蒸汽时代”号列车进入我们本节课的学习。
意图: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学习新课】一、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以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和标志;2.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知道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如: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富尔顿造出了轮船等史实,并认识到它们的重要作用;4.能说出并充分理解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二、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一:利用5分钟时间,看第一目:珍妮机的故事。
查找并思考以下问题:1.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个国家、哪个生产部门开始;2.珍妮机是谁发明的,有什么重大影响?3.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学生在自学提示指导下看书、思考、小组交流、课堂交流。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经济的 发展。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扩大的需要,于是首 先在英国发生了工业上的“革命”。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直接促进英国 GDP 增长的相关因素有( )
①新兴棉纺织业的发展
②交通运输业的推动
③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4
(2)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4)改变了世界面貌,密切了各地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
治。
问题 4: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 18 世纪
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蒸汽动力的应用
C.石油工业的发达
D.电器的广泛使用
3.19 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50 年,英国蒸汽机
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 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
的产量总和。这表明英国( )
A.成为世界工厂
3/4
问题 1:假设你是一位 18 世纪的英国商人,现在你准备投资工业,需要哪 些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铁路交通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识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源于发明者自身的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毅力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铁路交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知识链接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呢?它的力量何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1.阅读教材第75页,找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及名称。
2珍妮机的问世是否具有必然性。
为什么?3.教师提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了怎样的影响?4.教师提问:指出瓦特改良蒸汽机具有的时代价值。
5、水路交通方面的突破性发明是什么?史蒂芬孙是如何帮助人类进入“火车时代”的?(二)工业社会的来临教师提问: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哪些变化?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哪个国家?它何时成为世界工业中心?三、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四、反馈检测归纳提升1.(2007海南卷)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2.(2008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佐证这一观点的是过渡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特点和影响。
2. 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综合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控制知识点,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特点和影响。
2. 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 图片与视频展示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打开课堂,和学生进行简单问答活动,了解学生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了解程度。
2. 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生们现有的知识,从而为以下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解(20分钟):1. 向学生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特点,包括英国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种植业、发明创造和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的增加等。
2. 向学生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这一时期的变化。
3. 张江北地区城市新区建设的视频。
4. 通过“游戏解码”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比如经济、社会和环境。
针对不同的方面,学生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
然后进行全班讨论和展示,从而加深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解。
四、知识梳理(15分钟):1. 整理学生们的分析结果,梳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和概念,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并进行讨论。
2. 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美满教师总结一下课堂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1【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材简析】: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第一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第二目“从工场到工厂”,介绍了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简单地介绍了工业革命从英国拓展至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
必修一、二相关联系:必修一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了土壤。
(3)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资本主义在早期发展中的产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
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课目的要点难点第 20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与能力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技术的改革、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确实立以及火车和铁路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经过英国工业革命的进度和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本课的学习,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虑的能力。
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剖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课时计划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展现学习目标1 课时实质达成教师活动利用《厉害了我的国》的宣传片导入新课。
1.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技术的改革、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确实立以及火车和铁路的有关史实。
2.经过英国工业革命的进度和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 、“科教兴国”的道理。
3.经过对本课的学习,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虑的能力。
学习要点:纺织技术、蒸汽机和工厂。
学习难点: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条件;工业革命进度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进,互相联系。
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经过新奇的导入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本节课的学阅读学习目习任务,让学生标,明确本课带着任务展开下学习任务。
面环节。
学生先依据导教案自学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而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解说重申。
1.纺织技术的改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盛行。
( 2)1733 年,发了然飞梭,提升了织布速度。
1765 年,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确实立( 1)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 2)蒸汽机的宽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三、自主学习一次重要的飞腾,它极大地提升了,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远离河流,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最后确立。
3.火车与铁路(1 ) 19 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筑“ ”来运输货物。
那是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马拉动的。
( 2)1825 年,由设计蒸汽火车问世,标记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精品教案(word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掌握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及其广泛应用的影响、蒸汽机车的发明及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环节相互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难点【重点】蒸汽机的改进及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2.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在同学们的印象中,革命总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比如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实,暴力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说,能够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变化都是革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场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工业革命。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纺织技术的革新阅读教材P94的内容,思考:(1)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开始,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首先从棉纺织部门开始的。
原因:①政治原因: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②直接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棉纺织业出现了哪些重要发明?答案提示: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教师总结: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因此我们说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知识点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阅读教材P95的第1段,思考:(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答案提示:瓦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四、合作学习
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后教师总结。
1.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纺织技术的革新
(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兴起。
(2)1733年,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远离河流,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最终确立。
3.火车与铁路
(1)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来运输货物。那是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马拉动的。
(2)1825年,由设计蒸汽火车问世,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万千米的铁路网。
2.通过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重点:纺织技术、蒸汽机和工厂。
学习难点: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条件;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推动,相互联系。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难点
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我的国》的宣传片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以及火车和铁路的相关史实。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以及火车和铁路的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重点
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4.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
②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纺织技术的革新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3.火车与铁路
2.动脑筋想一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3.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③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