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PPT课件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PPT课件
第23页/共28页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实践新知
1、完成课本P52 第3题
2、自己设计一个实
验证明分子在运动着。 会 做 我
第24页/共28页
教学反思
化学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怎样把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化学 世界,需要一名化学教师不断思考和摸索的。讲授完一节课后,要反思:本节课 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有哪些得与失?是否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知 识?学生能否加以理解和运用?……
第2页/共28页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第3页/共28页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
培养学生养成注意
实验探究,培养学生 抽象思维能力,微观 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
观察周围事物的习 惯,理解化学与生 Nhomakorabea能力。
活的密切联系
第4页/共28页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体验物质客观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认识生活中 处处有化学,养成细致的观察的习惯。
第26页/共28页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第11页/共28页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出新知 活动探究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运用新知 交流收获 优化新知 布置作业 实践新知
第12页/共28页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 探索新知
通过以上观看,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一、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总体积小于200ml为什么?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气 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固体液 体分子间间隔较小。
想一想: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分子间间隔又有什么关系呢?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邹颖)ppt课件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邹颖)ppt课件

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过这
两个概念。但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准确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
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验过程的参与,实
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并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
点,帮助学生理解。
;.
7
教法和学法
3、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说课课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西樵中学 邹 颖
;.
1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 用
新教材中三、四单元进行了对调,《分子和原子》 移到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单元,更加科学、准确,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混合物及纯净物等宏观概念的基础上,由宏观世 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接触到分 子,原子等微观概念,这为以后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学 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物质结构等内容,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并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课题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
3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变化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的能力。
2、通过宏观和微观知识的转换增强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
【情景创建】
情境引入
和感观刺激吸引学生 的引注导意学力生引认入识新物课质是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形状变
状态变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4、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 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固体
液体 气体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4、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 变化。(同种分子,性质 气体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化学反应中,是否分子变了, 化学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 变的呢?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大,原子小。 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 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3、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
4、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 可分。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联想并体验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滴水中的小 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 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水的电解:

H2O 水分水子分子
电解 电解
氧气 + O2 +
氢气 H2
氢原微子粒
氧氧微原粒子
通电
重新
组合 氧分子 氢分子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4、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 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状态变
4、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 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O
HH 水分子 (H2O)
2H2O
OO
氧分子
HH
氢分子
(O2)
(H2)
OO
OO
2O 《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2

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ppt

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ppt
漕河镇中化学学科组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一 、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 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 至关重要,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必不 可少的工具,对以后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化 学方程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反应的实 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创设情境,引发新知
大千世界,物类繁 多。
这些宏观物质究竟 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把同学们 带进一个物质世界。物质究竟 是由什么构成,引发学生对微 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
(二)活动探究,探索知
为什么嗅 到香味?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由于九年级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实验时还注意 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 在实验之初,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重视学生对 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不失时机地引导学 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 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新知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三)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四)反馈拓展,运用新知
猜一猜
水分子等这么小,它们会运动吗?当 水分子等聚集在一起构成水等物质时,彼 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实验探究1
向盛有约4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分子原子说课课件

分子原子说课课件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 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 行加工。 (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 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 增强协作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星潭中学谢华文 郭海良
分子和原子
齐齐哈尔市第四十五中学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说课
•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教学准备 • 设计理念 • 教学流程 • 课件说明 • 设计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 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 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 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 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 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 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 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打下坚 实的基础。
六、课件说明
课件中有很多视频及动画很好的帮 助我把握了教学的关键,是用任何生动 语言无法替代的,在这节课中使用课件 是初中化学中最恰当且必不可少的。
鉴于本节是概念课,学生缺乏抽 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意两 个体现和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1)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联 系,并展开想象 (2)突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的直观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31张PPT)
作文
六、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说得失)
以上就是我对《分子和原子》 这节课的说课课件,
敬请各位老师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深呼吸调整学习状态(提前喷洒香水) 2、提问:为什么看不到却闻得到? 3、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微观世界花香分 子移动到鼻子里的过程
宏观到微观
• 积木——乐高世界 •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物质世界
石墨烯分子双层重叠图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
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
1、体积小、质量小 2、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运动越剧 烈
3、分子之间有间隔 ①气态>液态、固态 ②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③一般的,温度越高,间隔越小
作业布置
• 短期作业:练习与应用P51-52 1①② 2①②③④⑤ • 周作业:请以“气体与轮胎”为主题完成一篇科技小
我指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 1、课前再次复习初二物理的最后一章节——微观 世界;闻花香、晾晒衣服、想象微观世界从而初 步建立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
• 2、创新总结,激发学生兴趣,从全新的角度探索 分子的三条性质。
• 3、通过小组实验、演示实验、组内讨论、组间讨 论、请教老师从而突破,能试着运用微观概念解 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宏观现象,从而达到“见著 知微”的效果。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微观走向宏观 化学走向生活之热胀冷缩
微观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25m3的石油气加压的 情况下可压入容积为 0.024m3的钢瓶中
香蕉水呢?
序号 现象(证据) 1
分子性质(结论)

分子和原子说课PPT课件

分子和原子说课PPT课件
❖ 总结知识点: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 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接下来为了加深理解 突破难点再 以动画的形式从微观角度来演示 化学变化的过程
❖1、电解水时,水分子破裂分解成原 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的过程
❖2、加热氧化汞时,汞分子破裂分解 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的过 程
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说课稿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在九年级学生,接触学习 了一些化学基本知识以后,探索、 学习微观世界的开始。要求学生知 道分子的特点,理解分子和原子的 概念,并能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生活中的一 些现象。
❖教学目标: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积都很小。 ❖ 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视频1 ❖视频内容: ❖以水为例讲述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好处:通过这段视频的展示 和讲述,学生很容易就理解 了分子这个抽象的概念 。
❖视频2
❖ 视频内容:
❖ 这段视频演示了几个实验,但主要让学生 观看的是:电脑模拟分子运动和显微镜下 分子运动的状况。
电解水过程示意图
氧原子
氧分子.氢分子形成的过程
氧化汞分解过程
氧分子.金属汞形成的过程
氧原子 汞原子

分子和原子说课-PPT

分子和原子说课-PPT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特点:
发散思维,由生活到化 学
学 习 新 知
化学
收获:学会探究,学会思考
收敛思维,由化学到生 活
效果:掌握知识,提升素

致谢
化学
数多少年能数完? 3万多年
教学过程 --研究分子,突破难点
化学



质 量 和
一滴水中分子个数的 数目与数数




喷洒农药
化学
香樟木球
辣椒炒毛鱼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吗?
教学过程 --研究分子,突破难点
化学



BB
A


11
11

.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2) 分子不断运动 化学 实验探究一 氨分子的运动 ❖本环节是学生分组实验
分子和原子 说课
化学
说课流程
化学
分子和原子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化学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混合物 纯净物
上承 分子 启下 和
原子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实质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 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 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 面继续学习物质结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所 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 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充满好奇 求知欲强
小组合作 实验探究
化学
一定的知 识和能力
探究能力 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化学

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

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

证实 结论
生生讨论 设计对比实验 教师点评
证实 结论
达成认知目标1,能力目标2、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分析
评价分析
相同物质三种状态下的分子间隔示意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达 成 能 力 目 标 1
环节三
了解分子的定义
水蒸发
教师引导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肯定,得出结论
水分子
突破难点 达成认知目标
环节三
水 电 解
了解分子的定义
教师引导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肯定,得出结论
突破难点 达成认知目标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分析
评价分析
环节四 总结感悟
科学家在分子领域中的应用——DNA分子的修复
达成情感目标、能力目标2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分析
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上 学生的态度、表情做出即时性评价。
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的特性 一. 三.学生展示 1.小 2.动(与温度有关) 3.间(与温度和状态有关) 三.分子定义 1.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2.分子定义
欢迎批评指正! 谢 谢!
【能力目标】
(1)能够应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常见现象。 (2)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来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进行探究分子 不断运动和分子之间有间隔。 (3)能够运用对比的科学方法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分子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 相联,激发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二 分子和原

藁城市梅花二中 李立坡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

承 前
变化
性质
分子 启 和 后 原子
物质构成 质量守恒 定律 化学反应 实质
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 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 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设计理念

生活 向

化学 向
社会
教学过 程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环节五
情 境引

活 动探

收 获展

走 进生

归 纳总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
展示图片
喷洒香水
设疑:针对这些现象你最想问的问题是
学生由实际物体间有间隔迁移联 想到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设疑: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气体受热膨胀的现象
动画演示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液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收获展示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热胀冷 缩
热胀冷缩导致南京一大桥 出现可容纳脚放入的裂缝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过程——走进生活
学的兴趣。
设疑: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认真思考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要用容器把它盖起来,外面小花的作用是什么?

3.谁来揭秘上面做的小魔术。
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实验探究
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 教师提供:品红、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
学生观察到品红
在热水中扩散快,说 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温速度率升加高快,。分以子宏运观动说
教材分 析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变化和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宏观和微观知识的转换使学生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么?最后把问题设置为湿衣服为什么会

变干,喷香水后为什么会闻到香水的味道。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通过教师引导 和想象认识到微观粒子的存在,认识到物质都是由不连续微小粒子构成 的。从而使学生增强,提出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像力。 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引出分子、原子做铺垫。
湿衣服变干
喷香水后闻到香水的味道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
展示图片通过图片给出物质确验实室是的中研由国究微科人学粒员院,构北在京常真温空下物以理超实
成的证据,引出分子真和空原扫描子隧。道让显微学镜的手段,通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
过用探针拔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
苯分子生的知图道像分子和原子是构子的成方物法质,在的硅粒晶子体表。面形成的
明微观 使学生的迁移 能力得到锻炼。
质疑: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收获展示
咏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实验探究
1.让学生注究做射的注器用射是品器生,压活更缩中激常发空见了气的学的物生实品实验,验以探此究做的为兴实趣验。探第
图形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当时这两个字是世界上最小的汉
字。
使学生增强从资料示?
教学过程——活动探 究
提供资料
[水分子的形自象述通的]过展水示分给子学“的生嗨自。!述学和生同图通学例过们将解分读,子再我的次是特增性水强生从分动资子,一个水分 子 的质料量中约获取是信3息×的1能0力-2以6及k分g析,和在归每纳的一能滴力水,同中我们水分子 大约有1.6时7让×学1生0领21会个分子,的当“然小”你,们激人发了类学用生肉兴眼趣和是好看奇不见我的 。如果用1心0理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
二步的引导探究实验让学生能轻松的进行类比,
设疑:为从什宏么观空物气质间的有体间积隔会自变然小的?迁移到微观分子间
有间隔。学生通过类比迁移体会到化学和生活 是相通的,生活中有化学化学联系着生活。增 强用化学解释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能力, 让自己拥有化学的眼睛。
2 让学生盛有一半石子的100毫升烧杯 中 加入少量细沙再加入少量水。
出现一个红色的笑脸,移走,笑的脸好一奇会心儿和消探失究。欲,然后
学生对此神奇的现象很好奇,很想学知生道再这亲是自为进什行探么究。揭
不做答,接着让学生做浓氨水和酚秘酞魔反术应。的这实种验发现。式的学
通过小组间同学的探究与分析、合习作使与学交生流实亲现自了在揭快乐中
秘魔术。
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化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 2、建立物质是可分的思想。 3、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材分析
3、重点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 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 现象。
重点: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 观 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即培养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学水生分子通过阅读资料乒得乓球出: 分子的质量放和大 体积都很小
三亿倍
设疑:这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魔术大揭 在拿盛一有秘个浓用氨酚水酞的画烧有杯笑上脸,的让滤学纸生,观先察用现水象润。湿,然后放
实验探究
用酚酞白纸花代替酚酞溶液,学生分组做实验。
由神奇的魔术引起学生
中创设情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
何观察现象,启发学生如何去分析现
用收获的知识进行链接和解 释
缉毒犬缉 毒
25cm3的石油气在 天热导致轮胎爆胎
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
容积为0.024cm3的钢 瓶中
教学过程——归纳总 结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是 不 断 运 动 的
分子
是构成物质 的一种粒子
教学反思

本课题较抽象,故设计的实验
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从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