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革命意义:
推翻法国封建专制,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国家制度更迭
• 1789,爆发法国大革命 • 1791——1792年,君主立宪派,君主立宪制 • 1792——1804年,吉伦特派,第一共和国 • 1804——1814年,拿破仑,第一帝国 • 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 1830——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 1848——1852年,路易·波拿巴,第二共和国 • 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第二帝国 • 1870——1940年,第三共和国
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场狭小, 劳动力缺乏); ②主要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③评价:
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业 结构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工厂
工业(轻工业)占主导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 重工业占主导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 环境问题严重
贫富 无产阶级受到严重剥削
差距
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 结构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政治 制度
推动政治民主化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 界范围内基本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背景
政治 市场 资金 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 英国确立
殖民地提供广阔的 海外市场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积累了原始资本
工场手工业(劳动经验) 提供了技术
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积极: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脱亚入欧”,国力迅速增强。 消极: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临国进行侵略
【教材补缺】
法国艰难的共和之路
1、
(1)背景:
根本:波旁王朝封建专制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料产地为主要目的 地,以寻求投资场所为主要
目的
世界 市场
开始出现并初具规模
基本形成并日渐成熟
最终形成
大国 葡萄牙、西班牙先崛起后衰 兴衰 落,荷兰称雄一时,英国崛起
后取代荷兰并打败法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
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封建贵族、教士与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之间
的矛盾严重
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
外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爆发: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3)革命过程: 第一阶段:1789年7月至1792年8月。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斐 扬派”掌权时期。《人权宣言》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1791年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第二阶段:1792年8月至1793年6月。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 派“吉伦特派”掌权时期,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1793年6月至1794年7月。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 派”执政时期。 第四阶段:1794年7月至1799年11月。这是热月党与督政府执政时 期。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法国大革命结束。
向帝国主义过渡
影响
经济 思想
殖民 扩张
世界 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盛行 东方从属于西方
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最终形成
认知深化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P105
(5)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
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 诞生。
专题三 世界史
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
(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项目
全国Ⅰ卷
2019
工业革命发明创造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全国Ⅱ卷
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
全国Ⅲ卷
命题角度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原因 2018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7
工业革命与贫富差距 【工业革命的反思】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 2016 【英国君主立宪制】
范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结合不紧密
轻纺工业占主导
英国首先发生 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重工业占主导
出现许多新兴工业部门 几乎多个国家同时出现 部分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
蒸汽时代
生产 方式
生产 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国家建立了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商品输出、殖民掠夺 加速资本积累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劳动力
圈地运动
工业革命积累产业工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广泛使用
成 就
纺织机器 动力机器 交通工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化学工业的发展 传统工业的进步
新兴工业的发展
特点 生产 方式 技术 来源 工业 部门
意: 1871统一
德: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理论: 1848马克思主义诞生 实践: 1871法国巴黎公社
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多次议会改革
①1832年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议会权力重心逐渐由上院转向下院;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理论——1848年, 马克思主义 经济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背 思想 景
资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政、社、经、信仰危机)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阶级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 无产阶级日益 壮大并觉醒,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文明化)。 (4)社会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 城市化问题(交通拥堵、人口爆炸等)。 (5)生态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 度消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
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
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 向西方学习思潮以制度
以器物为主
为主
认知深化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生产
手工工场
阶段特征
相互关联 3、三大思潮的交织,促进了资本主义民 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民族国家形成 以及社会主义运动高涨。科技的进步 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干知识排查
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英: 多次议会改革(1832年)
资本主义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美: 宪法修正、两党制、1861内战 俄: 1861农奴制改革 日: 1868年明治维新
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不是资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失败的必然性: 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义还处于上升阶段, 无阶推翻资阶统治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
意义的深远性: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注意】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2020/10/27
25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理论——1848年, 马克思主义
基本内容: 阐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暴力、联合推翻资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废私为公,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人类解放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020/10/27
26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理论——1848年, 马克思主义
2.代议制下权力制衡的多样性体现 (1)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但首相也有权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2)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 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 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法国:总统和议会的制衡,总统掌管行政大权,经 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 议院;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 会议选出。
方式 (工场资本主义时期)
工厂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组织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生产 以雇佣方式进行手工生产,是 以蒸汽为主要动力的机器 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
关系 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化生产
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殖民 以掠夺金银财富为主要手段, 以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 对外资本输出、瓜分殖民
扩张 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目的
议席,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 ②1867年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③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使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基本实现。 ④1918年:使妇女基本获得了选举权。 ⑤二战前后:实现全民普选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全体公民。
延伸拓展:不同史观解读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1)全球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的转变。 (3)现代化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全球现代化进程(政治的
法制化、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的科学化以及社会生活的
通史概览
阶段特征
相互关联
1、在某些国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工业 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随着工业革命 发展和自由主义盛行,更多国家确立 或完善民主政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 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基本确立。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近 代文化科技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阶段特征
相互关联
2、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更多民主权利, 进而推动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同 时工业革命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也 促使政府调整社会治理政策。经济的 发展为科技、文学艺术繁荣提供了物 质基础和矛盾素材
认知深化
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及原因(P104)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 (1)法、美共和制差别
①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②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权力中心。 (2)英、德君主立宪制差异 ①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②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病 【英国工业革命反思】
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启蒙运动】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
市场的形成
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与民主政治】 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
美国铁路轨距差异 与完善。
【美国工业革命】
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值比例
2015
【君主立宪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对人们思想 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仿效欧美
民族危机;倒幕运动推翻封建幕府统治;明治天皇上台,锐意改革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军事:建立新军,准备对外扩张。 文化:文明开化,全盘西化
3.代议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取向 (1)时代特征:从专制向民主过渡。 ①观念转变:天赋君权到天赋人权;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 ②制度转型:人治转向法治;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全能
政府到有限政府。 (2)价值取向 ①呼唤启蒙的声音,追求理性的力量。 ②反抗专制的压迫,追求民主的进步。 ③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保障自由。 ④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促进发展。 ⑤社会的发展平稳有序,政局稳定。
意义: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 结 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 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爆发的偶然性: 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推翻法国封建专制,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国家制度更迭
• 1789,爆发法国大革命 • 1791——1792年,君主立宪派,君主立宪制 • 1792——1804年,吉伦特派,第一共和国 • 1804——1814年,拿破仑,第一帝国 • 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 1830——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 1848——1852年,路易·波拿巴,第二共和国 • 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第二帝国 • 1870——1940年,第三共和国
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场狭小, 劳动力缺乏); ②主要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③评价:
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业 结构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工厂
工业(轻工业)占主导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 重工业占主导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 环境问题严重
贫富 无产阶级受到严重剥削
差距
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 结构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政治 制度
推动政治民主化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 界范围内基本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背景
政治 市场 资金 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 英国确立
殖民地提供广阔的 海外市场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积累了原始资本
工场手工业(劳动经验) 提供了技术
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积极: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脱亚入欧”,国力迅速增强。 消极: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临国进行侵略
【教材补缺】
法国艰难的共和之路
1、
(1)背景:
根本:波旁王朝封建专制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料产地为主要目的 地,以寻求投资场所为主要
目的
世界 市场
开始出现并初具规模
基本形成并日渐成熟
最终形成
大国 葡萄牙、西班牙先崛起后衰 兴衰 落,荷兰称雄一时,英国崛起
后取代荷兰并打败法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
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封建贵族、教士与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之间
的矛盾严重
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
外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爆发: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3)革命过程: 第一阶段:1789年7月至1792年8月。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斐 扬派”掌权时期。《人权宣言》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1791年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第二阶段:1792年8月至1793年6月。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 派“吉伦特派”掌权时期,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1793年6月至1794年7月。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 派”执政时期。 第四阶段:1794年7月至1799年11月。这是热月党与督政府执政时 期。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法国大革命结束。
向帝国主义过渡
影响
经济 思想
殖民 扩张
世界 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盛行 东方从属于西方
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最终形成
认知深化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P105
(5)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
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 诞生。
专题三 世界史
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
(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项目
全国Ⅰ卷
2019
工业革命发明创造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全国Ⅱ卷
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
全国Ⅲ卷
命题角度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原因 2018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7
工业革命与贫富差距 【工业革命的反思】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 2016 【英国君主立宪制】
范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结合不紧密
轻纺工业占主导
英国首先发生 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重工业占主导
出现许多新兴工业部门 几乎多个国家同时出现 部分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
蒸汽时代
生产 方式
生产 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国家建立了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商品输出、殖民掠夺 加速资本积累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劳动力
圈地运动
工业革命积累产业工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广泛使用
成 就
纺织机器 动力机器 交通工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化学工业的发展 传统工业的进步
新兴工业的发展
特点 生产 方式 技术 来源 工业 部门
意: 1871统一
德: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理论: 1848马克思主义诞生 实践: 1871法国巴黎公社
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多次议会改革
①1832年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议会权力重心逐渐由上院转向下院;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理论——1848年, 马克思主义 经济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背 思想 景
资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政、社、经、信仰危机)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阶级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 无产阶级日益 壮大并觉醒,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文明化)。 (4)社会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 城市化问题(交通拥堵、人口爆炸等)。 (5)生态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 度消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
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
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 向西方学习思潮以制度
以器物为主
为主
认知深化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生产
手工工场
阶段特征
相互关联 3、三大思潮的交织,促进了资本主义民 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民族国家形成 以及社会主义运动高涨。科技的进步 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干知识排查
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英: 多次议会改革(1832年)
资本主义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美: 宪法修正、两党制、1861内战 俄: 1861农奴制改革 日: 1868年明治维新
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不是资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失败的必然性: 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义还处于上升阶段, 无阶推翻资阶统治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
意义的深远性: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注意】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2020/10/27
25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理论——1848年, 马克思主义
基本内容: 阐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暴力、联合推翻资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废私为公,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人类解放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020/10/27
26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理论——1848年, 马克思主义
2.代议制下权力制衡的多样性体现 (1)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但首相也有权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2)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 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 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法国:总统和议会的制衡,总统掌管行政大权,经 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 议院;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 会议选出。
方式 (工场资本主义时期)
工厂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组织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生产 以雇佣方式进行手工生产,是 以蒸汽为主要动力的机器 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
关系 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化生产
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殖民 以掠夺金银财富为主要手段, 以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 对外资本输出、瓜分殖民
扩张 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目的
议席,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 ②1867年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③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使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基本实现。 ④1918年:使妇女基本获得了选举权。 ⑤二战前后:实现全民普选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全体公民。
延伸拓展:不同史观解读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1)全球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的转变。 (3)现代化史观: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全球现代化进程(政治的
法制化、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的科学化以及社会生活的
通史概览
阶段特征
相互关联
1、在某些国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工业 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随着工业革命 发展和自由主义盛行,更多国家确立 或完善民主政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 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基本确立。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近 代文化科技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阶段特征
相互关联
2、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更多民主权利, 进而推动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同 时工业革命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也 促使政府调整社会治理政策。经济的 发展为科技、文学艺术繁荣提供了物 质基础和矛盾素材
认知深化
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及原因(P104)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 (1)法、美共和制差别
①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②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权力中心。 (2)英、德君主立宪制差异 ①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②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病 【英国工业革命反思】
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启蒙运动】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
市场的形成
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与民主政治】 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
美国铁路轨距差异 与完善。
【美国工业革命】
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值比例
2015
【君主立宪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对人们思想 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仿效欧美
民族危机;倒幕运动推翻封建幕府统治;明治天皇上台,锐意改革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军事:建立新军,准备对外扩张。 文化:文明开化,全盘西化
3.代议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取向 (1)时代特征:从专制向民主过渡。 ①观念转变:天赋君权到天赋人权;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 ②制度转型:人治转向法治;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全能
政府到有限政府。 (2)价值取向 ①呼唤启蒙的声音,追求理性的力量。 ②反抗专制的压迫,追求民主的进步。 ③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保障自由。 ④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促进发展。 ⑤社会的发展平稳有序,政局稳定。
意义: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 结 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 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爆发的偶然性: 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