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 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2【教材分析】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5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5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篇5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教学过程呈现情境,建立方程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学完方程后。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方程的定义: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数学表达式。

方程的组成部分:未知数、已知数、等号、运算符。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使用实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意义。

1.4 教学活动导入:向学生介绍方程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意义。

讲解:详细讲解方程的定义和组成部分,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方程练习,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1.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线性方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线性方程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线性方程的解法。

2.2 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的定义: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线性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线性方程的意义。

使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来帮助学生进行线性方程的解法练习。

2.4 教学活动导入:向学生介绍线性方程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线性方程的意义。

讲解:详细讲解线性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线性方程练习,加深对线性方程的理解。

2.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线性方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方程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性质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3.2 教学内容方程的性质:线性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非线性方程的解的性质等。

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根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来判断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探索方程的性质。

使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来帮助学生进行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判断。

3.4 教学活动导入:向学生介绍方程的性质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性质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案主题:小学数学,方程的意义目标: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定义、性质,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方程的定义和性质1.1 什么是方程: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数学式的一种。

1.2 方程中的术语:未知数、系数、常数、等号。

1.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2.1 移项法。

2.2 化简法。

2.3 代入法。

2.4 去分法。

三、解实际问题的应用3.1 常见实际问题。

3.2 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3.3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方程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方程的定义和性质1.1 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概念,然后引入方程的概念。

老师手写一元一次方程“x+2=5”,让学生发现方程中的术语,并解释未知数、系数和常数的含义。

1.2 简单讲解方程中的各个术语的含义。

1.3 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2x+3=7”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2.1 采用移项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2x+3=7”,采用移项法解方程。

2.2 采用化简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3(x+2)-2x=5”,采用化简法解方程。

2.3 采用代入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x+5=8”,采用代入法解方程。

2.4 采用去分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1/2x+3=7”,采用去分法解方程。

三、解实际问题的应用3.1 通过多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方程解法的重要性。

3.2 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长宽之和为18,求长、宽”,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3.3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方程的思路。

老师给出问题“两个数的比是2:3,这两个数的和是35,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出方程。

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掌握了方程的定义和性质?2. 是否能够正确解一元一次方程?3. 是否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4. 学生是否具备应用数学的能力?扩展:1.请学生自行挑战更复杂的方程,并解决它们。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方程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辨识方程,并正确地写出一个方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辨识方程,并正确地写出一个方程。

难点:辨识方程的关键是找出未知数和等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未知数和等式。

(2)教师讲解方程的意义,强调未知数和等式的重要性。

(3)出示一些例子,让学生辨识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4)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一个方程,并互相交流。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方程的意义。

(2)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纠正错误,强化重点。

4.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程的意义和辨识方法。

5. 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板书设计1. 方程的意义2. 方程的辨识3. 方程的编写4. 练习题5. 作业布置六、教学资源1. 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练习题4. 作业纸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教学效果。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定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这是学生学习方程意义的核心环节,涉及到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方程的意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方程的意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标题:《方程的意义》教案第一部分:导入(约200字)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方程的意义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和兴趣,例如,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使用到的方程例子,如何解决方程等,激发学生思考;2. 提出问题:组织一些问题问学生,比如“方程是什么?它在数学中有什么意义?”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思路和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意义;3. 视频介绍:播放一个简短的视频,介绍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4. 总结导入:总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带入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方程的解法(约300字)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方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求解。

教学步骤: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举例和解题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加减消去法和代入法等;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通过讲解和解题实例,教授学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和求根公式等;3.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求解: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的方程解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方程的应用(约500字)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性方程的应用;2. 二次方程的应用;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教学步骤:1. 线性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并求解问题;2. 二次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并求解问题;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通过一些案例的讨论,让学生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第四部分:巩固和拓展(约500字)目标:巩固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范本三篇(最新)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范本三篇(最新)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范本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0+50=100 (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公开课:方程的意义教案

公开课:方程的意义教案

公开课:方程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方程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方程的基本特点:必须是等式,必须含有未知数。

3. 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方程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难点: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复习相关知识: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等式的概念。

1.2 提出问题: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区别?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讲解:2.1 讲解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2 讲解方程的基本特点:必须是等式,必须含有未知数。

2.3 讲解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3. 实例分析:3.1 出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方程的意义。

3.2 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的作用。

4. 练习巩固:4.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方程的概念。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5.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5.2 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6.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方程的概念。

6.2 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方程,增强对方程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方程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解答:检查学生对方程解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方程概念的巩固情况,以及在生活中发现方程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方程的历史:介绍方程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了解方程的起源和发展。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模式。

1.出示实物天平。

(实物天平比较小,用屏幕上的天平来模拟实验。

)2.两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西瓜,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猜猜看,天平可能会哪边重呢?(说明两边的重量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关系。

)用式子描述重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一场篮球比赛,红、蓝两队打得还挺激烈的,你能来描述两队的情况吗?用式子表示两队比分的关系。

红队的教练啊也关注了这个情况,马上叫了一次暂停,并作了战术上的调整,一上场的一段时间里,只有红队连续得了?分,请你猜一猜,两队的情况会怎样呢?用式子来表示比分的三种关系。

4.创设四个情景。

(1)每个情景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你能用关系式清晰地来描述吗?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刚才我们对情景的描述得到了很多式子。

200+200=40018<2318+?<2318+2318+?=23280>100120<4?25+?=7022y+720=1050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

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1)看是否是等式。

(2)看是否含有未知数。

……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得到四组不同的式子。

3.描述每一组的特征。

4.引导概括方程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三、抓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本质。

1.演示动态平衡。

有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2.出示情景(没有等量关系,不能用方程表示。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黄爱华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黄爱华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黄爱华第一篇:《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黄爱华师写一个乘法算式3×4=12 师:说一个与上面算式乘积相等的乘法算式3×4=2×6 相等师:相是相互,等是等于。

孩子们把左手和右手一起做两边相等的手势。

出示教材四副图,看图描述图意,每副图描述时要分别用上四个词:平衡、如果、式子、等式。

生:杯子与砝码是平衡的,如果杯子加水呢?师:杯子在哪?砝码在哪?是天平平衡还是质量平衡?生说师:天平平衡意味着什么?生:质量相等生:天平平衡,杯子重量是100克,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重多少啊?师:这里的省略号。

再发挥下此时天平会出现什么情况?生:杯子加水比100克中2了。

师:如果杯子加水是100+X,nm 那么左边100+X,谁在这里发挥作用?生:杯子加水质量是天平左边的质量,把它们加在一起就是天平左边的质量,加了一个砝码此时是100+X>200,再加一个此时是100+X<300,我能判断杯子和水的质量在200和300之间。

师:第一次我们聊聊就有新的认识,第二次讨论了省略号认识有深入,第三次聊聊又有新收获,思考问题就是不断的深入的。

生:能编出等式100+X=250,我能知道水的质量是150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还有意见吗?生:为什么水的质量是150克?师:平衡说的轻描淡写,有必要要惊喜一下吗?知道了砝码的重量。

师:知道水有多重,就知道天平平衡了,就知道未知数了,这时能用什么符号连接?生说师:等号是因为平衡了。

因为平衡所以就用等号。

师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刚才前面几个孩子还提到这样的式子:100+X>200,100+x<300,它有未知数吗?它不是等式怎么弄出方程来的,想想方程要有什么?生:得要有未知数师:有未知数就有方程?平衡重不重要?还要找到一种平衡。

师:(1)要设未知数(2)寻找关系(3)列方程以后再来解方程关键词是设、找、列、解这就是学习方程的过程再问问什么是方程?为什么要用方程?以前学的数有加减乘除,现在的有什么不同?未知数要建立相等关系。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方程得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62、P63页得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等式与方程得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得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得数量关系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与概括得能力。

3、感受方程与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得乐趣与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方程得意义教学难点会列简单得方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您们还记得幼儿园时得生活吗?师:谁能来说一说玩跷跷板时就就是怎样得情景?(当两边得距离相等,重得一边会把轻得一边跷起来,两边得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师:出示天平图片,引入30+20=50师:像30+20=50这样用等号连接得式子叫做等式。

您能试着说出几个等式吗?(强调“互相等于”,动作演示左边等于右边,右边等于左边)师:今天,我们将给同学来学习方程,学好方程至关重要,所以,这节课非常重要,我相信大家会认真学习,积极投入得。

师:来瞧我们今天得课题“方程”,您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得问题?您觉得这节课要研究关于方程得什么知识?(得出重点研究什么就就是方程,怎么列方程)二、探究研讨,以书为本1、读书本例题四幅连环画,领悟方程得意义师:刚才我们玩了跷跷板,请同学们想一想:您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相类似得物体吗?师:就就是得,利用跷跷板得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

您知道天平就就是用来称量什么物体得吗?其实天平也可以称很重得物体。

请瞧大屏(课件出示各种天平)而我们平时所说得就就就是这种在实验室中用得托盘天平(课件出示托盘天平)师:在学习方程时,编写教材得老师特别编写了一组连环画,我们来瞧一瞧,它们就就是有关联得。

(让学生生说每幅画得意义)师:下面我们来称量这个水杯得重量(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托盘天平,然后再出示一个水杯)。

我应该把水杯放在哪?(课件演示:把水杯放在左盘,而且天平左高右低)然后呢?(在右盘放砝码)老师在右盘放了100克砝码,您发现了什么?(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一个杯子重100克)师:那么一杯水重多少千克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往杯子里倒水),您发现了什么?(天平不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杯子与水得重量大于100克)如果老师要想称量这杯水得重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请大家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这时您发现了什么?(天平还就就是不平衡)哪边高?哪边低?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200克)您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得现象吗?(板书:X+100>200)师:如果想继续称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好,请同学们接着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您发现了什么?(天平左高右低了)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300克您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吗?(板书:X+100<300)师:通过刚才两次称量,您发现了什么?(杯子与水得质量大于200克,小于300克)您能猜猜杯子与水得质量就就是多少吗?那么到底就就是多少呢?我们得接着称量。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集锦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课件出示: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山羊、小猴、小狗、小兔在做游戏)让学生猜测如果让山羊和小猴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结果。

(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回答,出现跷跷板不平衡的画面)提问:怎样才能让小动物开心地玩起来呢?学生:让小狗、小兔加入到小猴那边。

(课件演示:跷跷板逐渐平衡。

并能一上一下动起来。

)教师小结:当两边重量差不多时,跷跷板基本保持平衡,就能很好地玩游戏了。

[评析]:动物是学生们喜欢的形象,以故事情境导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的优势,使学生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

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二、探究新知师: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有一种更为科学的平衡工具,猜猜是什么?1、直观演示,激发兴趣课件出示一架天平,教师向学生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提问: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2、继续实验,自主发现1)分小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每个小组发一些有重量的砝码和学生自己手中的书本等)要求:三组设计平衡状态,三组设计不平衡状态。

并据此列式。

2)学生实验,教师巡回作指导。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方程的意义》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程的意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方程的意义》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教具准备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画有教科书第12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新课1.方程的意义.(1)教学第1个例子.教师将简易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然后,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讲台上摆着的是什么仪器?(天平.)它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面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面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称出的物品同教科书第11页上图.)教师: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教师:对!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试试看!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写出算式:20+30=50教师:20+30=50是一个什么式子?(等式.)对!这是一个等式.(2)教学第2个例子.教师改变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码,使之同教科书第11页下图.教师:现在天平也保持着平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那么,怎么用式子来表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再试试看!指名让学生试着写等式,如果学生写出20+?=100,可以提示学生:“?”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数?我们以前学习过,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未知数?教师和学生共同把等式20+?=100改写成20+x=100.教师:20+x=100是一个什么式子?学生:这也是一个等式.教师:对!这也是一个等式.但是,这一个等式与20+30=50有什么不同?学生: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师:左盘中的这个标有“?”的方木块应该是多少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也就是这个等式中的x是多少才能使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呢?可以是一个随便的重量吗?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总结.教师:对!这里的x所表示的未知重量不是随便确定的,它必须是使天平保持平衡的重量,也就是说未知数所代表的数值必须使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同学们观察一下天平,想一想x应该代表什么数呢?让同桌的学生讨论一下,然后指名说一说.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左盘中未知的方木块重80克才能使天平平衡,所以只有x等于80的时候,才能使等式中的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教师在20+x=100的右边板书:x=80(3)教学第3个例子.教师出示挂图(教科书第12页上图.)教师: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大家先认真观察,想一想,这幅图的图意是什么.同桌的两个同学说一说.指名让学生说图意.学生:这幅图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是186元.教师: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还可以表示为3x 元.教师:谁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来?学生:3x=186教师:想一想,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学生:这也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师:当x等于多少时,这个等式中的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方程的意义》教案2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方程的意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程的意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等式与方程两个概念的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建构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培养动手操作、细心观察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语言描述、概括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1:盛米粉的碗重20克。

生2:熊猫一次需要喂一碗米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米粉重多少克?……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探索师:米粉重多少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

师: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米粉共重多少克?生:碗和米粉共重(20+x)克。

师:观察天平的左右,你发现了什么?生:左边重了。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质量关系吗?生:20+x>50师:观察天平的左右,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右边重了。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质量关系吗?生:20+x<100师:观察天平的左右,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平衡了。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质量关系吗?生:20+x=70,米粉重50克。

师:20+x=70是等式。

师:你能用等式表示下面天平中的等量关系吗?生1:2x=150生2:3x+10=100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生1:都含有未知数x。

生2:都是等式。

师:像20+x=70、2x=150、3x+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接着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写一些方程。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能用一些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为下面的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方程的意义-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数学课本和数学同步指导,分别端在两只手上两手要一样高,你有什么感觉呢(一样重或平衡)。

同桌再交换和同桌交换成两本一样的书,分别端在两只手上两手要一样高,你有又有什么感觉(一边重一边轻或不平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平衡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方程的意义)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平衡。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种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简单的描述天平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天平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

它是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砝码,当两边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二、探究新课(一)操作天平,体验“平衡”的意义,引出等式1在天平的左边40克和60克的物体,右边放上100克砝码。

(课件出示图)提问:你看到天平怎样天平平衡,说明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引导学生列出4060=100(板书:4060=100)2、2030=50这个式子是用等号连接的。

数学上就把“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等式。

它表示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板书:等式3其实,“等式”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过去已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就得到许多“等式”如6×7=42就是等式,你们见过的等式太多了,谁能说几个(二)、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操作天平(课件演示):引出方程第一步:称出杯子的质量是100克,现在向杯子里倒水,看发生了什么情况A、我倒了多少水不知道倒的水有多少,用刚学过的知识,该怎样表示(用字母表示)B、左盘中杯子和水的质量怎样用式子表示呢100X 。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方程的意义》教案15篇《方程的意义》教案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描述、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2、教学难点: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今天的这节数学课上老师带了一种利用平衡创造的工具,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天平)关于天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的?(简单介绍天平的工作原理)(二)探究新知1、现在我们对天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天平:左盘2个50g的物品,右盘100g砝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50+50=100或50×2=100)。

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又告诉了你什么信息?(课件出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一个100g砝码的天平。

)(杯子重100g)3、师:现在我给杯子倒满水,天平还平衡吗?天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师:我们不知道加入的水有多重,可以用一个未知数x来表示(水重xg),那么天平左边的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可以怎样表示呢?(100+x)师:天平向左倾斜,说明左边这杯水的重量比右边100g砝码的重量要重。

得到数学式子:100+x>1004、现在我给右盘再加一个100g的砝码,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平衡了吗?得到数学式子:100+x>200师:我给右盘再增加一个100g的砝码,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到数学式子:100+x<300师继续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到数学式子100+x=250。

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一部分:引言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关系。

方程在实际生活和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方程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方程意义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在开始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将列出该教案的教学目标,并解释每个目标的意义和重要性。

1. 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理解方程是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用来描述数值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使用代入法、消元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决方程,并培养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能力。

3. 理解方程的意义和应用。

了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物理问题、工程问题和经济问题等,并能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求解。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步骤本节将介绍该教案中包含的教学内容和步骤。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解方程方法和方程应用等方面。

1. 基本概念介绍a. 引入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字母代表变量,符号表示运算等。

b. 讲解方程的形式和表示方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

c. 引导学生通过示例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重要性。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a. 介绍代入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b. 讲解消元法解方程的原理和步骤,并通过示例演示。

c. 引导学生掌握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练习。

3. 方程应用a. 引入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b. 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进行求解。

c. 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提供适当的练习题。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该教案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 课堂互动:教师可以进行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方程概念和解方程方法的理解程度。

2. 作业任务:布置一些有关方程的作业题目,让学生练习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方程的起源与发展1.1 引言通过介绍古代数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提出问题:什么是方程?为什么我们需要方程?1.2 方程的定义与特征给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释方程的特征:未知数、等号、已知数。

1.3 方程的历史发展介绍古代数学家如何解决方程问题,如中国的《九章算术》和古希腊的阿基米德。

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2.1 引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如“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2.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给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 + b = 0的方程。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

2.3 应用举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3.1 引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求斜边”。

3.2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给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

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

3.3 应用举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和一个点,求抛物线的方程”。

第四章:方程的解法与应用4.1 引言通过回顾前几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方程和应用方程。

4.2 方程的解法总结总结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强调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4.3 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展示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已知身高和体重,求身体质量指数(BMI)”。

第五章: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5.1 引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组,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求斜边和第三个角”。

5.2 方程组的解法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

强调解方程组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问题,展示方程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已知两个物体的速度和时间,求它们的距离”。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及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教学过程: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

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

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感受等与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62、P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的乐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简单的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幼儿园时的生活吗?
师:谁能来说一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师:出示天平图片,引入30+20=50
师:像30+20=50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能试着说出几个等式
吗?(强调“互相等于”,动作演示左边等于右边,右边等于左边)
师:今天,我们将给同学来学习方程,学好方程至关重要,所以,这节课非常重要,我相信大家会认真学习,积极投入的。

师:来看我们今天的课题“方程”,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觉得
这节课要研究关于方程的什么知识?(得出重点研究什么是方程,怎么列方程)
二、探究研讨,以书为本
1、读书本例题四幅连环画,领悟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玩了跷跷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教学教案.
类似的物体吗?
师:是的,利用跷跷板的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

你知道天平是用来称量什么物体的吗?其实天平也可以称很重的物体。

请看大屏(课件出示各
种天平)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就是这种在实验室中用的托盘天平(课件出示托盘天平)师:在学习方程时,编写教材的老师特别编写了一组连环画,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有关联的。

(让学生生说每幅画的意义)
师:下面我们来称量这个水杯的重量(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托盘天平,然后再出示一个水杯)。

我应该把水杯放在哪?(课件演示:把水杯放在左盘,而且天平左高右低)然后呢?(在右盘放砝码)老师在右盘放了100克砝码,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一个杯子重100克)师:那么一杯水重多少千克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往杯子里倒水),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不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杯子和水的重量大于100克)如果老师要想称量这杯水的重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请大家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这时你发现了什么?(天平还是不平衡)哪边高?哪边低?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200克)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X + 100> 200)
师:如果想继续称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好,请同学们接着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左高右低了)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V 300克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吗?(板书:X +100V300)
师:通过刚才两次称量,你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的质量大于200克,小于300克)你能猜猜杯子和水的质量是多少吗?那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得接着称量。

谁能说一说应该怎样继续称量?(拿走100克,换上一个小一些的砝码)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看见了什么?(课件演示:拿走100克,拿来50克)这时
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吗?(X + 100= 250)2、认识方程,完善课题
师:像X + 100= 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

师:我们该给这个课题取个名字,引出课题: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认识不等式X + 100V 300,区分方程与不等式
师:什么是方程?你会怎么介绍方程?(同桌互相说意义)
精品教学教案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请大家帮老师判断一下课件出示:⑴、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想一想为什么?
35+65=100 X —14> 72
Y+24 5X+32=47
28V 16+14 3 - X=1.5
师:要想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课件出示:一个方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1、^等工Jo
2、含有未知数
⑵、判断题引导师生圈出重点词语,并区分方程与等式的区别,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巩固提高、突破难点
师:冈財我们已经解决了两大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现在还剩下第二个问题,我们继续研究,现在老师给你一幅图片,大家能不能试着列出方程?
课件出示图片:
1、2、
3、
四、总结拓展
1、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同学们不仅能自己写出喜欢的方程,发现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而
且能根据老师提供的生活中的信息,列出了那么多的方程,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生
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请同学们把你在生活中看到或想到的信息写在练习本上,让同桌根
据你提供的信息列出方程。

精品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
31+19=50
X + 100> 20 (不等式)
X + 100 < 300
X + 100= 250
相等
等式就是方程。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找)平衡-----
含有未知数的
方程一定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