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离合器课程设计

离合器课程设计
2.离合器故障模拟与应急处理方法的训练;
3.离合器拆装与安装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演练;
4.离合器系统综合检测与性能评估的实际操作;
5.课程总结与反思:通过学生互动,探讨离合器在日常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
3.离合器操纵系统的联动原理与操作方法;
4.离合器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维修方法;
5.离合器拆装与保养流程。
3、教学内容
1.离合器性能检测与评估方法;
2.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3.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方法;
4.离合器故障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操作演示;
5.离合器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及日常使用技巧。
4、教学内容
1.离合器与变速器协同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2.离合器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使用技巧与节能效果;
3.现代汽车离合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新型离合器介绍;
4.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综合实践案例分析;
5.离合器教学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加深对离合器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的理解。
5、教学内容
1.离合器在汽车运动性能中的作用与调整;
离合器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汽车结构与原理》第四章:离合器原理与构造。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离合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2.离合器的构造与分类;
3.离合器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4.离合器操纵机构及其工作原理;
5.离合器故分析与排除方法。
2、教学内容
1.离合器摩擦片材质与磨损分析;
2.离合器压盘、飞轮、离合器壳体的结构与作用;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序言--------------------------------------------------- 22.设计任务及结构方案的分析------------------------------- 2 2.1 设计任务---------------------------------------------22.2 结构方案分析------------------------------------------------23.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和优化--------------------------------- 4 3.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43.2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54.膜片弹簧的设计----------------------------------------7 4.1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8 4.2 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13 4.3 强度校核---------------------------------------------------- 134.4 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135.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的设计------------------------------15 5.1 离合器盖的设计---------------------------------------------- 155.2 压盘的设计-------------------------------------------------- 166.小结--------------------------------------------------177.参考文献----------------------------------------------188.文献检索摘要------------------------------------------18WUT0601-80型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设计1 序言对于以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

汽车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摩擦片材料
单位压力p /Mpa
石棉基材料
模压
0.15~0.25
编织
0.25~0.35
粉末冶金材料
铜基
0.35~0.50
铁基
金属陶瓷材料
0.70~1.50
p 选择:0.10 MPa≤p0≤1.50 MPa,本次设计取p = 0.3MPa。
3.3
摩擦片外径是离合器的基本尺寸,它关系到离合器的结构重量和使用寿命,它和离合器所需传递的转矩大小有一定关系。显然,传递大的转矩,就需要大的尺寸。发动机转矩是重要的参数,当按发动机最大转矩来确定D时,可以查表确定摩擦片外径。
式中: —离合器的后备系数,见下表。
—摩擦系数,计算时一般取0.25~0.30。
3.1
离合器的后备系数,选择时应考虑摩擦片磨损后仍能传递 及避免起步时滑磨时间过长;同时应考虑防止传动系过载及操纵轻便等。
表3-1后备系数表
车型
乘用车轻型商用车
中、重型商用车
越野车牵引车
后备系数
1.20~1.75
1.50~2.25
1.80~4.00
本离合器设计,假设属于乘用车类型,故选择本次设计的后备系数β在1.20~1.75之间选择,取 =1.5。
3.2
单位压力p 决定了摩擦表面的耐磨性,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的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
表3-2摩擦片单位压力p 的取值范围
综上本次设计选择单片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三.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摩擦片或从动盘的外径是离合器的重要参数,它对离合器的轮廓尺寸有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离合器能全部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来选择。为了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 ,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 应大于发动机最大转矩 ,而离合器传递的摩擦力矩 又决定于其摩擦面数Z、摩擦系数f、作用在摩擦面上的总压紧力PΣ与摩擦片平均摩擦半径Rm,即

汽车离合器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汽车离合器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1.1选题旳目旳本次设计,我力争把离合器设计系统化,为离合器设计者提供一定旳参照价值。

抛弃老式旳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新式旳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本次设计旳重要特点。

1.2离合器发展历史近年来各国政府都从资金、技术方面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使其发展速度明显比其他工业要快旳多,因此汽车工业迅速成为一种国家工业发展水平旳标志。

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作为一种独立旳总成而存在,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听总成。

目前,多种汽车广泛采用旳摩擦式离合器重要依托主、从动部分之间旳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旳装置。

在初期研发旳离合器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

现今所用旳盘片式离合器旳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后来才出现旳。

20世纪23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旳轿车上才采用多片离合器。

数年旳实践经验和技术上旳改善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离合器[1]。

近来,人们对离合器旳规定越来越高,老式旳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构造正逐渐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构造发展,老式旳操纵形式旳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旳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旳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旳高转速,增长离合器传递转矩旳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旳发展趋势。

伴随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不停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旳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旳规定越来越高。

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旳角度出发,老式旳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构造正逐渐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构造发展,老式旳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旳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旳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旳高转速,增长离合器传递转矩旳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旳发展趋势。

伴随计算机旳发展,设计工作已从手工转向电脑,包括计算、性能演示、计算机绘图、制成后旳故障记录等等。

1.3离合器概述按动力传递次序来说,离合器应是传动系中旳第一种总成。

顾名思义,离合器是“离”与“合”矛盾旳统一体。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能够正确安装、调试和维护离合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了解离合器的作用和分类;(2)掌握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3)熟悉离合器在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安装和调试离合器;(2)能够对离合器进行基本的故障诊断和排除;(3)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学生安全意识,注重操作规范;(3)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离合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3.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方法;4.离合器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5.离合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离合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离合器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离合器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离合器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学生的表现,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20%;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50%。

双片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双片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双片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 前言 (3)1.2 课程设计目的 (2)1.3 设计要求 (3)1.4 技术参数及设计要求 (3)1.5 设计步骤 (4)第二章离合器摩擦片参数的确定 (5)2.1 后备系数β (5)2.2 单位压力 (5)2.3 离合器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T (5)C2.4 摩擦因数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t (5)2.5 摩擦片参数的选择 (6)2.5.1 初选摩擦片外径D、内径d、厚度b (6)2.6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校核 (7)2.6.1 最大圆周速度 (7)2.6.2 直径误差 (7)2.6.3 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T (7)c02.6.4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 (8)第三章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0)3.1 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 (10)3.1.1 带扭转减振器的的从动盘结构简图 (10)3.1.2 扭转刚度kϕ (10)T (10)3.1.3 阻尼摩擦转矩μT (10)3.1.4 拉紧力矩n3.1.5 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 (10) (11)3.1.6 减振弹簧个数Zj3.1.7 减振弹簧总压力F (11)3.2 减振弹簧的计算 (11)3.2.1 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R (11)13.2.2 单个减振器的工作压力P (11)3.2.3 减振弹簧尺寸 (11)第四章周布弹簧设计 (15)4.1 确定弹簧数目 (15)4.2 弹簧参数的确定 (16)第五章离合器其它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16)5.1 从动盘毂的设计 (16)5.2 从动片的设计 (19)5.3 离合器盖结构设计的要求: (20)5.4 压盘的设计 (20)5.5 压盘的结构设计与选择 (21)第六章参考文献 (20)第一章绪论1.1 前言对于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按动力传递顺序来说,离合器应是传动系中的第一个总成。

目前,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离合器设计说明书设计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离合器的设计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以便于生产商和用户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离合器。

1:引言1.1 离合器的作用:离合器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于控制两个旋转轴之间的传动连接与分离。

它允许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的动力传输,同时也能实现车辆的启动、换挡和停止。

1.2 设计背景:离合器设计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关键影响。

本文档意在提供一套完整的离合器设计方案,满足汽车制造商和用户的需求。

2:设计原理2.1 离合器工作原理:离合器由一个压盘、一组离合片和压盘螺旋弹簧组成。

当离合器踏板松起时,压盘受到压盘螺旋弹簧的作用,离合片与压盘分离,传动系统断开。

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离合器压盘受到离合器释放器的作用,压盘受力,离合片与压盘连接,传动系统连接。

2.2 离合器设计要点:- 离合器尺寸和材料选择- 离合片结构和摩擦片材料的选择- 离合器的加载力和压盘压力- 离合器的热耐受能力- 离合器的寿命和可靠性3:离合器设计方案3.1 尺寸和材料选择:根据传动系统的要求,确定离合器的直径和厚度。

选择适当的材料,如钢、铸铁和复合材料等。

3.2 离合片结构和摩擦片材料选择:根据传动系统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离合片结构和摩擦片材料,如有机摩擦片、金属摩擦片和碳化硅摩擦片等。

3.3 加载力和压盘压力:根据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和传动系统的要求,确定离合器的最大加载力和压盘压力。

3.4 热耐受能力:通过热传导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确定离合器的热耐受能力,以确保离合器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工作。

3.5 寿命和可靠性:通过材料强度分析和疲劳寿命测试,确定离合器的寿命和可靠性,以确保离合器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稳定性能。

4:使用说明4.1 离合器的安装:详细介绍离合器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传动系统的拆卸和组装、离合器的对中和调整等。

4.2 离合器的调试:介绍离合器安装后的调试步骤,包括行车试验和性能检查等。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安装和维护离合器,并了解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掌握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具备诊断和处理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离合器的基本原理1.1 离合器的作用1.2 离合器的类型1.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第二章:离合器的结构2.1 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2.2 离合器的间隙调整2.3 离合器的弹簧力计算3.第三章: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3.1 离合器的安装步骤3.2 离合器的维护方法3.3 离合器的检查与调整4.第四章: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4.1 离合器打滑4.2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4.3 离合器异响4.4 离合器踏板沉重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安装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教师学生就离合器故障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离合器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离合器设计与维修》作为主教材。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沈阳工学院课程设计9离合器设计魏明厚专业名称:车辆工程课程名称:汽车设计指导教师:孙飞豹完成日期: 2016年6月15日2014年6月摘要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大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离合器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本文通过对轿车整车参数的分析,并在拆装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及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轿车离合器进行重新设计,使得轿车离合器设计更合理。

首先对轿车离合器的结构型式进行合理选择,主要是对从动盘数及干湿式的选择、压紧弹簧的结构型式及布置和从动盘的结构型式选择,并利用CAXA电子图板软件绘制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装配图;再进行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尺寸和参数的选择及计算;最后进行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主要是对从动盘总成设计,压盘、传力片的设计校核,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设计和强度校核,并绘制离合器零件图。

关键词:轿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设计校核目录第一章离合器方案的确定 (4)1.1 车型分析 (4)1.2 方案选择 (4)第二章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5)2.1 后备系数 (6)2.2 单位压力 (7)2.3 摩擦片外径、内径和厚度 (7)2.4 摩擦因数、摩擦面数和离合器间隙 (8)第三章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 (9)3.1 从动盘总成设计 (9)3.1.1 从动盘总成的结构型式的选择 (9)3.1.2 从动片结构型式的选择 (10)3.2 离合器盖总成设计 (10)3.2.1 离合器盖设计 (11)3.2.2 压盘设计 (11)3.3膜片弹簧的设计 (11)3.3.1 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11)3.3.2 膜片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 (14)3.4 扭转减振器 (14)3.4.1 扭转减振器的功用 (15)3.4.2 扭转减振器组成 (15)3.4.3 减振器的结构设计 (15)3.4.4从动盘毂的设计校核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第一章 离合器方案的确定1.1 车型分析具体参数见表格。

离合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离合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题口华西牌CDL6603轻型客车目: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班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指导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1离合器的设计目的及原理概述 离合器的设计目的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 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车型、技术参数 从动盘数的选择 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 压盘的驱动方式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4.7.后备系数3 ............................................................................................................................ 9 ............ 摩擦因数f 、摩擦面数 Z 和离合器间隙 △ t ......................................................................... 9....... 单位压力 p 0 ...................................................................................................................... 10 ..........摩擦片外径D 内径d 和厚度b.1.0.计算校核 .................................................................... 1... 3.5.1离合器的摩擦力矩 T c 与结构参数(R c )的确定 ............................... 1.1. 3.5.2最大圆周速度 ........................................................... 11 3.5.3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T c0 (11)3.5.4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 (12)目录.第1章1.1 1.2 1.3 第2章2.1 2.2 2.3 2.4 2.5 第3章3.1 3.2 3.3 3.4 3.5第4章膜片弹簧的设计 4.1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 1.4.H4.1.1截锥高度H 与板厚h 比值一和板厚h 的选择 ................................ 14.hR 4.1.2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 R 、小端r 的选择和一比值 (14)r4.1.3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的选择 ........................................... 1.4. 4.1.4分离指数目n 的选取 .................................................... 1.4. 4.1.5膜片弹簧最小端内半径r o 及分离轴承作用半径 r f.................................................................. 1.4.4.1.6切槽宽度31、32及半径r e ............................................................................ .15.. 4.1.7压盘加载点半径 R1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r1的确定 ..................... 15.5.1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图5-1三级非线性减震器扭转特性曲线1.44.1.8膜片弹簧材料 ....................................................................................................... 15 ........ 4.2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15)第5章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8 ........181.85.1.1 极限转矩.1.85.1.2 扭转角刚度K:■19 5.1.3阻尼摩擦转矩Tj19 5.1.4 预紧转矩T n1.9 5.1.5 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 R o 1.9 5.1.6Z减振弹簧个数Zj20 5.1.7 减振弹簧总压力F Z 2.05.1.8 极限转角j205.2减振弹簧的计算.............................................................. 20 ..........5.2.1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Rl...................................................................... 20.......5.2.2单个减振器的工作压力P ..................................................................................... 21 .......5.2.3减振弹簧尺寸........................................................... 21 ..........第6章离合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24 .......6.1从动盘毂的设计.............................................................................................................. 24 ..........6.2从动片的设计................................................................. 24 ..........6.3离合器盖结构设计的要求...................................................... 25 .......6.4压板的设计................................................................... 25 ..........6.5压板的结构设计与选择........................................................ 26 ....... 第7章离合器轴的选取与校核................................................................................................... 27 ........7.1离合器轴的扭转强度'n校核 (27)7.2离合器花键轴剪切强度-校核 (28)7.3离合器轴的花键挤压强度校核............................................. 28.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第1章离合器的设计目的及原理概述1.1离合器的设计目的了解轿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轿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一、背景及需求分析离合器是汽车等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之一,用于控制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用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和寿命,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优化的离合器设计方案,满足以下需求: 1. 提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 2. 增加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3. 降低离合器的成本。

二、设计思路基于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思路: 1. 优化材料选择:选择高强度、耐磨损和热稳定性好的材料,以提高离合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 优化结构设计:通过改进离合器的结构和尺寸,提高转矩传递效率和减小传动损失; 3. 优化摩擦片设计:结合摩擦片表面涂层技术,提高摩擦片与离合器盘的摩擦系数,以提升传动效率; 4. 应用驱动控制技术:结合驱动控制系统,实现离合器的精确控制和自适应调节,提高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三、具体实施方案1. 材料选择根据需求分析和研究数据,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材料: - 离合器盘和飞轮:优质钢材,具有高强度和热稳定性; - 摩擦片:高温耐磨陶瓷材料,表面涂覆金属及摩擦材料复合涂层,提高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 - 弹簧:优质高强度弹簧钢,提高弹簧的耐久性。

2. 结构设计优化优化离合器的结构和尺寸,重点包括: - 提高接触面积:增大离合器盘和飞轮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传递转矩的能力; - 减小离合器盘和飞轮的质量:减小离合器盘和飞轮的质量,降低离合器的惯性,减小传动损失; - 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引入冷却系统,保持离合器在高温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寿命。

3. 摩擦片设计优化优化摩擦片的设计,注重以下方面: - 表面涂层技术:采用金属及摩擦材料复合涂层,提高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 - 结构调整:优化摩擦片的密封结构,减小气密性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 磨损监测:引入磨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摩擦片的磨损情况,提前预警更换。

4. 驱动控制技术应用通过引入驱动控制系统,实现离合器的精确控制和自适应调节,以提高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 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离合器的精确和快速控制; - 引入传感器:监测驱动系统和行驶状况,实现自适应调节; - 优化离合器调节策略:结合驱动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离合器调节策略,提高换挡的顺畅性和驾驶舒适性。

汽车设计离合器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离合器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离合器设计说明书姓名:范小南班级:B110210学号:B11021023目录一、离合器设计的目的及相关概述 (1)1.1 离合器基本功用 (1)1.2 离合器相关结构的介绍 (1)1.3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 (2)1.4拉式膜片弹簧的优点 (3)二、离合器摩擦片参数的确定 (3)2.1摩擦片相关参数确定之前的数据准备 (3)2.1.1后背系数确定 (3)2.1.2单位压力的确定 (4)2.1.3摩擦因数、摩擦面数和离合器间隙 (4)2.2 摩擦片参数的选择 (5)2.2.1初选摩擦片参数外径D、内径d和厚度b (5)2.2.2 离合器传递最大转矩 (6)2.3摩擦片参数的校核 (6)2.3.1 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的校核 (6)2.3.1 单位滑磨功的校核 (6)三、膜片弹簧的设计 (6)3.1 膜片弹簧参数的设计 (7)3.2 膜片弹簧参数的校核 (9)四、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0)4.1 扭转减震器的设计 (10)4.2 扭转用弹簧的设计 (12)4.3 从动盘毂的设计 (14)4.4 离合器盖结构的设计 (15)4.5 压盘的设计 (14)4.5.1 设计要求 (15)4.5.2 压盘几何尺寸及材料的确定 (15)4.5.3 压盘的校核 (16)4.6 支撑环 (16)五、操纵机构 (16)5.1 操纵机构的简介 (16)5.2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 (18)5.3 踏板力计算 (13)六、设计小结 (19)七、参考文献 (21)附录 (22)一、离合器设计的目的及相关概述了解乘用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从动盘总成的结构,掌握从动盘总成的设计方法,了解压盘和膜片弹簧的结构,掌握压盘和膜片弹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从而熟悉轿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同时,学会如何查找文献资料、相关书籍,培养学生动手设计项目,掌握单独设计课题和项目的方法,从而设计出满足整车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乘用车离合器,为以后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或工作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工程所需要的步骤,以及自身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未进入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与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最终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最终

青岛理工大学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宇通城市客车离合器设计学院班级:汽车与交通学院车辆123班小组组长:岳川元(201224257)小组成员:王小铭(201224233)苏卫(201224204)张明杰(201224252)李登民(201224244)指导老师: 林荣会时间: 2014年11月10日目录一.离合器设计方案选择 (2)(一)离合器设计基本要求 (2)(二)离合器设计主要参数 (2)(三)离合器结构方案选择 (2)(四)离合器结构概述 (3)(五)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5)(六)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 (5)二.离合器摩擦片参数选择 (5)(一)后备系数β (5)(二)初选摩擦片外径D、内径d、厚度b (6)(三)离合器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T C (7)(四)离合器单位压力P0 (7)三.离合器基本参数的校核 (9)(一)摩擦片外径D (9)(二)摩擦片内外径比c (9)(三)后备系数值β (9)(四)摩擦片内径d (9)(五)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T co (10)(六)单位压力P o (10)(七)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W (10)(八)摩擦片相关参数整理 (11)四.膜片弹簧的设计 (12)(一)内截锥高度H与板厚h比值和板厚h的选择 (12)(二)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R、小端r的选择和R/r比值 (12)(三)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的选择 (12)(四)分离指数目n的选取 (12)(五)切槽宽度δ1、δ2及半径 (12)(六)压盘加载点半径R1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r1的确定 (12)(七)膜片弹簧材料的选择 (13)(八)膜片弹簧相关参数整理 (13)五.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3)(一)扭转减振器的作用 (13)(二)扭转减振器的选择 (14)(三)扭转减振器参数的确定 (15)(四)减振弹簧的计算 (17)(五)扭转减振器参数整理 (19)六.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 (20)(一)操纵机构设计要求 (20)(二)操纵机构的选择 (20)(三)液压式操纵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21)七.从动盘总成设计 (22)(一)从动盘总成设计要求 (22)(二)从动片的选择 (23)(三)从动盘毂的设计 (23)(四)波形片和减震弹簧的选择 (24)八.离合器盖总成设计 (24)(一)离合器盖设计要求 (24)(二)压盘设计要求 (25)(三)压盘结构示意图 (25)(四)传动片设计 (26)(五)分离杠杆装置 (26)(六)支承环 (27)九.分离轴承总成设计及总装 (27)(一)分离轴承总成设计 (27)(二)设计总装配 (28)十.设计心得 (32)十一.参考文献 (32)附录 (33)绪论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其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平顺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音.离合器设计目的是通过选型能了解不同型式离合器之间的差异及优缺点,根据给定车型要求选择合适结构形式的离合器,熟悉离合器设计的一般过程,对离合器选材、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一定了解。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46757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46757

目录1⋯⋯⋯⋯⋯⋯⋯⋯⋯⋯⋯⋯⋯⋯⋯⋯⋯⋯⋯⋯⋯⋯⋯⋯⋯02 1.1离合器的基本功用⋯⋯⋯⋯⋯⋯⋯⋯⋯⋯⋯⋯⋯⋯⋯⋯⋯02 1.2离合器的基本要求⋯⋯⋯⋯⋯⋯⋯⋯⋯⋯⋯⋯⋯⋯⋯02 1.3离合器的展⋯⋯⋯⋯⋯⋯⋯⋯⋯⋯⋯⋯⋯⋯⋯⋯⋯02 2离合器构方案⋯⋯⋯⋯⋯⋯⋯⋯⋯⋯⋯⋯⋯⋯⋯⋯⋯⋯03 2.1从数⋯⋯⋯⋯⋯⋯⋯⋯⋯⋯⋯⋯⋯⋯⋯⋯⋯⋯⋯03 2.2簧⋯⋯⋯⋯⋯⋯⋯⋯⋯⋯⋯⋯⋯⋯⋯⋯⋯⋯⋯03 2.3膜片簧支撑形式⋯⋯⋯⋯⋯⋯⋯⋯⋯⋯⋯⋯⋯⋯⋯03 2.4方式⋯⋯⋯⋯⋯⋯⋯⋯⋯⋯⋯⋯⋯⋯⋯⋯⋯03 3离合器主要参数的及基本参数的化⋯⋯⋯⋯⋯⋯⋯⋯⋯04 3.1主要参数⋯⋯⋯⋯⋯⋯⋯⋯⋯⋯⋯⋯⋯⋯⋯⋯⋯⋯⋯04 3.2基本参数化⋯⋯⋯⋯⋯⋯⋯⋯⋯⋯⋯⋯⋯⋯⋯⋯⋯⋯⋯05 4膜片簧的与算⋯⋯⋯⋯⋯⋯⋯⋯⋯⋯⋯⋯⋯⋯⋯⋯⋯07 4.1膜片簧的材及基本参数的⋯⋯⋯⋯⋯⋯⋯⋯⋯⋯07 4.2膜片簧的性特征曲⋯⋯⋯⋯⋯⋯⋯⋯⋯⋯⋯⋯⋯⋯08 4.3膜片簧的化⋯⋯⋯⋯⋯⋯⋯⋯⋯⋯⋯⋯⋯⋯⋯⋯09 5扭减震器⋯⋯⋯⋯⋯⋯⋯⋯⋯⋯⋯⋯⋯⋯⋯⋯⋯⋯⋯⋯10 5.1扭减震器概括⋯⋯⋯⋯⋯⋯⋯⋯⋯⋯⋯⋯⋯⋯⋯⋯⋯⋯10 5.2扭减震器⋯⋯⋯⋯⋯⋯⋯⋯⋯⋯⋯⋯⋯⋯⋯⋯⋯⋯10 6从成⋯⋯⋯⋯⋯⋯⋯⋯⋯⋯⋯⋯⋯⋯⋯⋯⋯⋯⋯⋯12 6.1从⋯⋯⋯⋯⋯⋯⋯⋯⋯⋯⋯⋯⋯⋯⋯⋯⋯⋯⋯⋯⋯12 6.2从片⋯⋯⋯⋯⋯⋯⋯⋯⋯⋯⋯⋯⋯⋯⋯⋯⋯⋯⋯⋯⋯⋯12 6.3波形片和减震簧⋯⋯⋯⋯⋯⋯⋯⋯⋯⋯⋯⋯⋯⋯⋯⋯⋯12 7和离合器盖的⋯⋯⋯⋯⋯⋯⋯⋯⋯⋯⋯⋯⋯⋯⋯⋯⋯13 7.1离合器盖⋯⋯⋯⋯⋯⋯⋯⋯⋯⋯⋯⋯⋯⋯⋯⋯⋯⋯⋯⋯⋯13 7.2⋯⋯⋯⋯⋯⋯⋯⋯⋯⋯⋯⋯⋯⋯⋯⋯⋯⋯⋯⋯⋯⋯⋯13 7.3片⋯⋯⋯⋯⋯⋯⋯⋯⋯⋯⋯⋯⋯⋯⋯⋯⋯⋯⋯⋯⋯⋯14 7.4分别承⋯⋯⋯⋯⋯⋯⋯⋯⋯⋯⋯⋯⋯⋯⋯⋯⋯⋯⋯⋯⋯14 参照文件⋯⋯⋯⋯⋯⋯⋯⋯⋯⋯⋯⋯⋯⋯⋯⋯⋯⋯⋯⋯⋯⋯⋯⋯14绪论1.1离合器的基本功用关于之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结的总成。

离合器设计计算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计算说明书

广西科技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汽车离合器设计专业:Vehicle Engineering班级: 090学号:************姓名: czx指导老师:Mr Wei完成日期:2012年某月某日《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离合器的设计二、课程设计的要求请根据所给的基本参数,设计一套离合器装置。

具体完成任务:(1)离合器膜片弹簧(A3图)1张(2)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1、离合器主要参数的确定(1)根据已知参数,确定离合器形式。

(2)确定离合器主要参数:①后备系数;②单位压力;③摩擦片内外径D、d和厚度b;④摩擦因素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

(可采用单片式或双片式离合器)(3)摩擦片尺寸校核与材料选择。

2、扭转减震器的设计(1)扭转减震器选型(2)扭转减震器主要参数确定(3)减震弹簧尺寸确定3、膜片弹簧的设计(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确定(2)膜片弹簧强度计算四、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包括:目录、任务书、设计内容、参考资料、对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等。

(2)设计内容要主要体现:①分析几种不同类型离合器方案,论证自己所选方案的合理性;②进行参数选择与计算时的理论依据、计算步骤及对计算结果合理性的阐述;③对课程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用A4纸打印或撰写,要求排版整洁合理,字迹工整。

2、设计图纸离合器膜片弹簧A3图纸一张。

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等完整。

3、装订顺序按封面、汽车设计指导书、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顺序装订。

七、成绩评定1、设计完成后于11月26日下午4点交给指导老师(137****3071)。

2、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按学生独立完成工作情况、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质量等综合考虑后给出成绩。

3、成绩分五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设计计算说明书(注:本设计中所引用的理论依据、图表、公式等除特殊说明外均来自《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王望予主编)设计课题及内容根据所给的基本参数,设计一套离合器装置。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 (2)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 (2)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
目标:
本离合器设计方案旨在设计一种可靠的离合器,能实现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有效分离和连接,以确保车辆顺畅的换挡和驾驶过程。

设计要求:
1. 可靠性:离合器应具有高度可靠性,能够经受长时间和高负荷的使用。

2. 效率:离合器应能够实现快速、平稳的分离和连接,以提高换挡的效率。

3. 耐久性:离合器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易损坏。

4. 操控性:离合器应易于操作,用户能够轻松地控制离合
器的分离和连接。

5. 成本:离合器设计应尽量节约成本,以提供具有竞争力
的产品。

设计方案:
1. 驱动盘和从动盘:采用优质的摩擦材料制成,确保足够
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

2. 压盘和离合盘: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经过精确的加工
和热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和负荷能力。

3. 弹簧:选择合适的弹簧材料和设计弹簧的形状和数量,
以提供足够的压力和弹性,确保离合盘有效地分离和连接。

4. 导轴和导套:应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以确保离合器的正
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5. 润滑系统:设计一个有效的润滑系统,确保离合器各部
件在高负荷和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润滑和冷却。

6. 控制系统:采用电子控制系统或液压控制系统,以实现离合器的准确操控和操作,提高换挡的效率和平稳性。

预期成果: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预期得到一款高可靠性、高效率、耐久性较高、易于操作和具有竞争力的离合器产品,并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

同时,我们也会对该离合器的性能、耐久性和可靠性进行严格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工学院课程设计9离合器设计魏明厚专业名称:车辆工程课程名称:汽车设计指导教师:孙飞豹完成日期: 2016年6月15日2014年6月摘要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大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离合器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本文通过对轿车整车参数的分析,并在拆装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及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轿车离合器进行重新设计,使得轿车离合器设计更合理。

首先对轿车离合器的结构型式进行合理选择,主要是对从动盘数及干湿式的选择、压紧弹簧的结构型式及布置和从动盘的结构型式选择,并利用CAXA电子图板软件绘制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装配图;再进行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尺寸和参数的选择及计算;最后进行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主要是对从动盘总成设计,压盘、传力片的设计校核,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设计和强度校核,并绘制离合器零件图。

关键词:轿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设计校核目录第一章离合器方案的确定 (4)1.1 车型分析 (4)1.2 方案选择 (4)第二章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5)2.1 后备系数 (6)2.2 单位压力 (7)2.3 摩擦片外径、内径和厚度 (7)2.4 摩擦因数、摩擦面数和离合器间隙 (8)第三章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 (9)3.1 从动盘总成设计 (9)3.1.1 从动盘总成的结构型式的选择 (9)3.1.2 从动片结构型式的选择 (10)3.2 离合器盖总成设计 (10)3.2.1 离合器盖设计 (11)3.2.2 压盘设计 (11)3.3膜片弹簧的设计 (11)3.3.1 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11)3.3.2 膜片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 (14)3.4 扭转减振器 (14)3.4.1 扭转减振器的功用 (15)3.4.2 扭转减振器组成 (15)3.4.3 减振器的结构设计 (15)3.4.4从动盘毂的设计校核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第一章离合器方案的确定1.1 车型分析具体参数见表格。

1.2 方案选择本车选用干式摩擦式离合器,因为摩擦式离合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维修方便,目前大多数汽车都采用这种形式的离合器。

而采用干式离合器是因为湿式离合器大多是多盘式离合器,用于需要传递较大转矩的离合器,而本车型不在此列。

设计选择单片离合器,摩擦面数为2。

为了保证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设计离合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具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6)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

7)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总压力和摩擦离合器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9)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10) 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

离合器压紧装置可分为周布弹簧式、中央弹簧式、斜置弹簧式、膜片弹簧式等。

其中膜片弹簧的主要特点是用一个膜片弹簧代替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

膜片弹簧与其他几类相比又有以下几个优点:(1)膜片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弹簧压力在摩擦片允许磨损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因而离合器工作中能保持传递的转矩大致不变;相对圆柱螺旋弹簧,其压力大大下降,离合器分离时,弹簧压力有所下降,从而降低了踏板力。

(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

(3)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螺栓弹簧压紧力则明显下降。

(4)膜片弹簧以整个圆周与压盘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

(6)平衡性好。

(7)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但膜片弹簧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对材料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其非线性特性在生产中不易控制,开口处容易产生裂纹,端部容易磨损。

近年来,由于材料性能的提高,制造工艺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膜片弹簧的制造已日趋成熟。

因此,本车选用膜片弹簧式离合器。

综上所述,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单片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第二章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确定摩擦离合器是靠主、从动部分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矩来传递发动机转矩的。

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c T 为:c c T fFZR式中,f 为摩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计算式一般取0.25~0.30; F 为压盘施加在摩擦面上的工作压力;c R 为摩擦片的平均摩擦半径;Z 为摩擦面数,单片离合器的2Z =,双片离合器的4Z =。

为了保证离合器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设计时c T 应大于发动机最大转矩,即:max c e T T β=式中,max e T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β为离合器的后备系数,定义为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β必须大于1。

2.1 后备系数后备系数β是离合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

在选择β时,应考虑到摩擦片在使用中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防止传动系统过载以及操纵轻便等因素。

各类汽车离合器β的取值范围见表2-1。

表2-1 离合器后备系数β的取值范围取β=1.5。

2.2 单位压力Po单位压力0P 决定了摩擦表面的耐磨性,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的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

当摩擦片采用不用的材料时,0P 取值范围见表2-2。

表2-2 摩擦片单位压力0P 的取值范围0P 选择:00.101.50MPa P ≤≤,选取00.2MPa P =。

石棉基材料,模压。

2.3 摩擦片外径D 、内径d 和厚度b摩擦片外径是离合器的重要参数,它对离合器的轮廓尺寸、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离合器结构形式及摩擦片材料已选定,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已知,适当选取后备系数β和单位压力0P ,可估算出摩擦片的外径,即:摩擦片外径()D mm 也可根据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N m •按如下经验公式D K = 式中,D K 为直径系数,取值范围见表2-3。

表2-3 直径系数K的取值范围D故16.0K=,由车型分析可知该车型的发动机的最大扭矩:179.3Nm/2500rpm。

故可算D出摩擦片外径D=214.24。

T初选D以后,还需注意摩擦片尺寸的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符合尺寸系列标准按emaxGB T-《汽车用离合器面片》表2-4为我国摩擦片尺寸的标准。

/57641998表2-4 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和参数故,摩擦片的尺寸为D=225mm,d=150mm,b=3.5mm,c=0.667,单位面积A=22089.3mm²2.4 摩擦因数、摩擦面数和离合器间隙摩擦片的摩擦因数f取决于摩擦片所用的材料及其工作温度、单位压力和滑磨速度等因素。

各种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f的取值范围见表2-5。

表2-5 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f的取值范围取0.20f=。

摩擦面数Z为离合器从动盘数的两倍,决定于离合器所需传递转矩的大小及其结构尺寸。

在前面的设计分析中已经陈述了本次设计选用的是单片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因Z=。

此2离合器间隙t∆是指离合器处于正常接合状态、分离套筒被回位弹簧拉到后极限位置时,为保证摩擦片正常磨损过程中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在分离轴承和分离杠杆内端之间留有的间隙。

该间隙t∆一般为3~4mm。

取4∆=。

t mm第三章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3.1 从动盘总成设计3.1.1 从动盘总成的结构型式的选择从动盘总成主要由摩擦片、从动片、减振器和从动盘毂3个基本组成部分。

它虽然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影响很大的构件,但是其工作寿命薄弱,因此在结构和材料上的选择是设计的重点。

从动盘总成应满足如下设计要求:1) 转动惯量应尽量小,以减小变速器换挡时轮齿间的冲击。

2) 应具有轴向弹性,使离合器接合平顺,便于起步,而且使摩擦面压力均匀,减小磨损。

3) 应装扭转减振器,以避免传动系共振,并缓和冲击。

4)要有足够的抗爆裂强度。

1、摩擦片选择摩擦系数稳定、工作温度、单位压力的变化对其影响要小,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热稳定性好,磨合性好,密度小;有利于结合平顺,长期停放离合器摩擦片不会粘着现象的。

综上所述,选择石棉基材料。

石棉基摩擦材料是由石棉或石棉织物、粘结剂(树脂或硅胶)和特种添加剂热压制成,其摩擦系数为0.25~0.3。

2、扭转减振器选用带扭转减振器的从动盘,从动片通常用1.3~2.0mm厚的钢板冲压而成。

将其外缘的盘形部分磨薄至0.65~1.0mm,以减小其转动惯量。

整体式弹性从动片一般用高碳钢或65Mn钢板,热处理硬度38-48HRC。

图3-1 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从动盘总成1.摩擦片2.从动盘本体3.从动盘铆钉4.减振弹簧5.减振器6.阻尼弹簧铆钉7.从动盘毂8.摩擦片铆钉3.1.2 从动片结构型式的选择从动片设计时,要尽量减轻其重量,并应使其质量的分布尽可能地靠近旋转中心,以获得最小的转动惯量。

为了使离合器结合平顺,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片一般都做成具有轴向结构,这样的从动片有3种结构型式:1、整体式弹性从动片;2、分开式弹性从动片;3、组合式弹性从动片。

选择整体式弹性从动片,它能满足达到轴向弹性的要求,生产率高。

3.2 离合器盖总成设计离合器盖总成除了压紧弹簧外还有离合器盖、压盘、传动片、分离杠杆装置及支承环等。

3.2.1 离合器盖设计为了减轻重量和增加刚度,轿车的离合器盖常用厚度约为3~5mm的低碳钢板(如08钢板)冲压成比较复杂的形状。

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刚度、对中、通风散热等问题。

离合器盖的刚度不够,会产生较大变形,这不仅会影响操纵系统的传动效率,还可能导致分离不彻底、引起摩擦片早期磨损,甚至使变速器换挡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