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讲义:茎木类中药
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茎木类中药
![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茎木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5fdee10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a.png)
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茎木类中药2017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茎木类中药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
以下是店铺带来的详细内容,欢迎参考查看。
概述:(一)概念茎木类中药包括二大类中药:茎类中药,木类中药。
茎类中药:主要指木本植物的茎,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
包括木本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茎髓、茎的翅状物,大部分草本植物的茎列入全草。
木类中药: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通称木材。
木材又分边材和心材。
主要用心材。
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物质,如:树脂、树胶、鞣质、挥发油等。
(二)茎类中药药用范围:茎藤:关木通、大血藤、忍冬藤。
草本植物茎藤:天仙藤茎枝:桂枝、桑枝、桑寄生、钩藤。
茎刺:皂角刺、鬼箭羽。
髓部:灯心草。
木类中药:沉香、降香、苏木。
(三)显微鉴别1、茎的组织构造:一般均为次生构造(1)周皮或表皮木本植物茎最外方为周皮,幼嫩茎常见到表皮。
草质茎大多最外方为表皮,角质层的厚度和毛茸有无是鉴别特征。
木栓层为多列细胞,有的`细胞内含红棕色物质(大血藤)皮层:存在与否及在横切面所占的比例,细胞形态及内含物等。
有的皮层外缘有石细胞,排成不连续的环带,如络石藤;有的散有石细胞群,细胞内充满红棕色物质(鸡血藤)(3)维管柱包括环状排列的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等。
①维管束:无限外韧型。
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形成层一般呈环状,束中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细胞组成。
②髓射线细胞宽度、有无内含物、结晶体及厚壁细胞分布。
③髓部草质茎髓部较发达,木质茎较小。
例如:海风藤、鸡血藤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和石细胞;大血藤、鸡血藤韧皮部含有分泌细胞;鸡血藤含有晶纤维2、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
主要用心材。
以沉香、降香、苏木为代表。
粉末特征导管:大多具缘纹孔导管与网纹导管。
松柏科木材无导管,只有管胞。
木纤维:占木材的大部分,丛切面是狭长的厚壁细胞,有单孔。
中药化学讲义:茎木类中药
![中药化学讲义:茎木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be6ba9b4b9d528ea81c77955.png)
中药鉴定学讲义:茎木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的茎藤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为草本植物茎藤,这类中药称“茎木类中药”。
实际上应属于两类,即:茎类中药药用为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或茎的髓部,这类中药称“茎类中药”。
茎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茎藤,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茎枝,如桂枝、桑枝等;茎刺,如皂角刺;茎翅状附着物,如鬼箭羽;茎髓部,如通草、灯心草;药用为草本植物茎藤:如天仙藤。
木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木类中药”。
其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
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单宁、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第一节茎木类中药的鉴定(了解)第二节茎木类常用中药木通(附:川木通)(考点)【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产地】木通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三叶木通主产浙江省。
白木通主产四川省。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常稍扭曲。
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
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
气微,味微苦而涩。
饮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片。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
切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
气微,味微苦而涩。
2.显微鉴别(了解)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了解)【附注】伪品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主产东北地区。
特征主要是: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
主要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曾收入《中药药典》,但从2005年版起已取消了关木通的药品标准。
【附】川木通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粗皮多已除去,较光滑。
茎木类中药的鉴定-执业药师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六章第一节讲义
![茎木类中药的鉴定-执业药师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六章第一节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b4e43e26294dd88d0d26ba2.png)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六章第一节讲义第六章茎木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的茎藤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为草本植物茎藤,这类中药称“茎木类中药”。
实际上应属于两类,即:茎类中药药用为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或茎的髓部,这类中药称“茎类中药”。
药用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药用为茎枝的,如桂枝、桑枝等;药用为茎刺的,如皂角刺;药用为茎翅状附着物的,如鬼箭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通草、灯心草;药用为草本植物茎藤的,如天仙藤等。
木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木类中药”。
其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
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单宁、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第一节茎木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一)茎类中药木质藤茎和茎枝,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
有的可见明显小孔,如川木通、青风藤;有的可见特殊的环纹,如鸡血藤。
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感。
(二)木类中药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
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
质地和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二、显微鉴定(一)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应制成横切片、纵切片、解离组织片、粉末制片等,观察其组织结构特征时应注意以下几部分的特征。
1.周皮或表皮草质茎大多最外方为表皮,角质层的厚度、毛茸有无是鉴别特征。
2.皮层注意其存在与否及在横切面所占比例,木栓形成层如发生在皮层以内,则初生皮层就不存在,而由栓内层(次生皮层)所代替;木栓形成层如发生在皮层,则初生皮层部分存在,其外方常分化为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
茎木类中药—中药学
![茎木类中药—中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52244bfe28ea81c758f578c9.png)
【性状鉴别】 共同点:均为含树脂的心材,火试冒浓烟及 具强烈香气。
沉香 1、多为柱棒状,具结油 土沉香 多为不规则块片 表面凹凸不平,斑纹 少而色浅 质较坚而轻,多不沉 于水 香气淡
(树脂)
2、表面稍平,斑纹多而 色深 3、质坚实而重,能沉或 半沉于水 4、香气浓
通
第七章
茎木类中药
一、含义:
主要指以木本植物的茎或茎的某部分,以及 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入药的中药。 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两类: 茎类中药: 茎藤、 茎枝、茎刺、茎髓、茎的翅状附属 物。
注意:
药用草本植物的茎,则列入全草类中药。
木类中药: 以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内部分入药的中药, 通称木材: 边材:形成晚,色浅、水分多、质疏。 心材:形成早,色深、质密。
一般应作横切片、纵切片及解离组织制片进行 观察。
1、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即一般构造): 与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次生构造相似。
①周皮或表皮: ②皮层: ③维管束: ④髓部: 2、木类中药的三个切面: 横切面: 纵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 观察木类中药的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 木射线。
二、性状鉴定:
1、方法:
2、内容:
3、注意要点:
茎类中药 形状 多呈圆柱形 木类中药 块片状
表面
断面
有节、节间、叶痕、芽痕
有髓或空洞,有的显车轮纹
刀削痕
年轮
车轮纹: 药材的断面有放射状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排列, 形成类似车轮样的纹理,习称“车轮纹”。 三、显微鉴别:
中药鉴定学 茎木类
![中药鉴定学 茎木类](https://img.taocdn.com/s3/m/8039a03225c52cc58bd6be9a.png)
藤S.acutum var.cinereum的干燥茎藤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功效,主要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炎等,
性状鉴别
青藤
毛青藤
药材
横切面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川木通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
亮叶鸡血藤M. nitida、商品名为网络鸡血藤,主产 广西,多自产自销。
昆明鸡血藤M. reticulata、在甘肃、江西、浙江、 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作鸡血藤使用,应加以区 别。
凤庆鸡血藤膏:云南产,其主要原料为木 兰科南五味子属Kadsura植物茎藤所提汁 液,应加以注意,不能仿效。
小通 草
大血藤
《新修本草》名苏方木 《本草纲目》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
木,故名,今人省呼为苏木。 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主产台湾、广西、广东、云南。 砍树取黄红色或红棕色心材晒干,用对刨
薄片使用。
原植物
性状与显微鉴别
药材
横切面
理化鉴别与检查
降香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木类药材:药用部位仅为木质部,且以心 材为主,有沉香、降香、苏木等。
性状鉴定
观察其外形,是完整还是其中一 部分。
形状:各式各样,是否带叶, 粗细与长短:一般用厘米或毫米度量 颜色:各种复合色,如褐黄色、红紫色等。 表面:皱纹、光滑、 有无加工痕迹等。 质地:软硬程度、组织结构。 断面:切面、折断面的状况,如层次、结构、
东北、西北各省市以前将木通科〔大血藤 科〕的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做鸡血 藤使用,应加以区别药用。
中药鉴定学——茎木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茎木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c6b3a9c11a37f111f0855b5d.png)
中药鉴定学——茎木类中药细目一茎木类中药的概述茎类中药,包括木本植物的藤茎、茎枝、茎刺、茎髓、茎的翅状附属物等。
①药用藤茎的,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
②茎枝的,如桂枝、桑枝、槲寄生等。
③茎刺的,如皂角刺。
④茎髓部的,如通草。
⑥茎的翅状附属物的,如鬼箭羽。
⑥药用为草本植物藤茎的,如天仙藤等。
木类中药,指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通称木材。
木材又分边材和心材,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苏木等。
要点性状鉴别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及气、味。
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则按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一)药材1.茎类中药①木质藤茎和茎枝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有的扭曲不直,粗细大小不一。
表面大多为棕黄色,少数具特殊颜色。
外表粗糙,可见裂纹及皮孔,节膨大,具叶痕及枝痕。
质地坚实。
断面纤维性或裂片状,木部占大部分,呈放射状排列。
有的小孔明显可见,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
②草质藤茎较细长,多呈圆柱形。
表面多呈浅黄绿色,节和节间、叶痕均较明显;有的可见数条纵向的隆起棱线;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明显的髓部,类白色,疏松,有的呈空洞状;大部分草本植物茎,如石斛、苏梗等,则列入全草类中药。
2.木类中药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如沉香;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质地和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二)饮片1.茎类中药大多为横切面,切面中央都具髓,特征较多。
如大血藤的切面有“车轮纹”;鸡血藤切面有偏心性的半圆环,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
木质藤本植物导管较粗大,切面上显“针眼”。
较细的茎多切成小段。
2.木类中药多切成不规则的极薄片、小碎块或细粉。
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苏木。
大多含有树脂及挥发油而具特殊香气,如沉香、檀香、降香等。
茎木类药材授课大纲
![茎木类药材授课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c54d0f76c66137ee061933.png)
茎木类药材授课大纲总论1.茎木类中药包括以下类别:茎藤,如关木通、鸡血藤等茎类中药茎枝,如桂枝、桑枝、寄生茎刺,如皂角刺茎翅,如鬼箭羽茎髓,如通草、小通草木类中药心材,如沉香、降香、苏木边材因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较少入药。
2.茎木类药材与其它药材的关系地下茎(属根及根茎类)树皮(属皮类)茎肉质茎(属全草)木材地上茎草质茎茎藤木质茎茎枝茎刺或茎翅茎髓3.茎木类药材性状鉴别要点一般注意:形状、大小、粗细、表面纹理、颜色、质地、断面、气味各论:3.关木通和川木通●关木通——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
主产于东北各省,以吉林产量最大。
●川木通——来源于毛茛科植物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藤C.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关木通的性状特征●长圆柱形,平直;●表面较光滑,有斑状棕色残存的栓皮●节部略微膨大●断面黄色,木部宽广,有整齐环列的小孔呈蜘蛛网状。
●髓部不明显,既使有很小。
●气味摩擦残余栓皮有樟脑气川木通的性状特征●长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有纵向凹陷的沟通及棱线,常可纵向撕裂●节部明显膨大●断面浅黄色或浅棕色,木部宽广,小孔环列呈放射状。
●有髓部,较大。
●无臭,味淡。
4.沉香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重点)商品来源:国产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心材。
进口沉香——瑞香科植物沉香的含有树脂的心材。
国产沉香和进口沉香的性状比较国产沉香●表面呈洞状或凹凸不平●质松而轻,易折断●入水半沉或不沉●有香气,味苦。
●燃烧时产生浓烟,气香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进口沉香●表面有刀痕,显油性●体重质硬,不易折断●入水全沉或半沉。
●气香特殊,味苦。
●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有油渗出,香气浓烈。
5.苏木与降香(重点)●苏木与降香的性状特征●苏木与降香的化学成分特点●苏木的理化鉴别反应6.鸡血藤和大血藤(重点)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切面呈椭圆形,木部宽广,呈淡棕色,有多数小孔,树脂状分泌物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偏心性多环异型维管组织)。
生药各论(九章)茎木类
![生药各论(九章)茎木类](https://img.taocdn.com/s3/m/a6bc38170b4e767f5acfcef7.png)
第九章茎木类生药茎类生药: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枝、木化草本植物的茎藤、带钩茎枝、翅状附属物、茎髓.木类生药: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通称木材。
木材可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木类生药一般采用心材 .一、性状鉴别一般观察:形状、大小、粗细、表面、色泽、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
二、显微鉴定茎类生药(从外——内)周皮(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部关木通【来源】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茎藤【功效】清心火,利尿,通乳。
2003年被国家药监局取消入药资格。
2005年版药典未再收载。
川木通【来源】毛茛科小木通、绣球藤藤茎【功效】清热行水,通利血脉。
为利水渗湿药。
川木通与伪品关木通的鉴别:摩擦残余粗皮——无现象——(川)味淡——(川)组织中无簇晶、淀粉粒——(川)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气—(关)味苦—(关)组织中有簇晶、淀粉粒——(关)沉香【来源】瑞香科白木香 . 沉香含有树脂的心材。
【功效】降气,温中,暖肾。
为理气药。
【产地】白木香主产于海南、广东省。
广西、福建等省区亦产。
沉香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赛及越南等国。
【性状】白木香(国产沉香)1、呈不规则块片,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
有棕黑色微显光泽的斑块和黄白色不含树脂部分相间形成的斑纹。
2、质疏松,大多不沉于水,断面刺状。
3、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4、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进口沉香:1、呈圆柱状或不规则棒状。
2、表面黄棕色或灰黑色,密布断续棕黑色的细纵纹(系含树脂的部分),有时可见黑棕色树脂斑痕。
3、质坚硬而重,能沉水或半沉水。
4、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
钩藤[来源] 茜草科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带钩茎枝[功效] 清热平肝,熄风定惊,降血压。
为平肝熄风药。
[成分]主含生物碱。
其中钩藤碱、异钩藤碱为降血压的有效成分。
因钩藤碱不耐热,后下。
[性状]为带单钩或双钩的茎枝小段,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或有毛。
执业药师资料茎木类中药
![执业药师资料茎木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9d2a456f48d7c1c708a1455d.png)
茎木类中药茎类中药:药用部位包括茎藤、茎枝、茎刺、茎的髓部等。
木类中药:药用部位主要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各部分,通称木材。
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一、性状鉴别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及气、味。
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则按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木质藤茎和茎枝,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表面大多为棕黄色。
外表粗糙,可见深浅不一的裂纹及气孔,节膨大,具叶痕及枝痕。
质地坚实,断面纤维性或裂片状,木部占大部分,可见放射状排列纹理;有的可见明显小孔,如关木通、青风藤;有的可见特殊的环纹,如鸡血藤。
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感。
草质藤茎较细长,多呈圆柱形,表面多呈浅黄绿色,节和节间、叶痕均较明显。
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明显的髓部,类白色,疏松,有的呈空洞状。
木类中药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
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
质地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二、显微鉴别1.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应制成横切片、纵切片、解离组织片、粉末制片等。
(1)周皮或表皮:木栓细胞的形状、层数、增厚情况,落皮层有无等。
(2)皮层: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
(3)韧皮部:筛管、韧皮薄壁组织、韧皮射线、有无分泌组织、结晶体及厚壁组织等。
(4)形成层(5)木质部(6)髓部:草质茎髓部较发达,木质茎髓部较小。
除注意以上各类组织的排列,各种细胞的分布,细胞内含物如各类结晶体、淀粉粒等特征的有无及形状外。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藤,有的为异常构造:其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
有的髓部具数个维管束,如海风藤。
有的具内生韧皮部,如络石藤。
2.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分别制作三个方向的切片:即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
(1)导管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
《茎木类中药》PPT课件
![《茎木类中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5424bbf12d2af90342e665.png)
2
h
木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部分。
通称为木材,一般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 心材由于蓄积了较多的挥发油和树脂类物质,颜色较深,质地亦
较致密而重。
木类中药大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3
h
一、性状鉴别
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 及气味等,带叶的茎枝,还应观察叶的特征。
形状 多为 圆柱形,鸡血藤扁圆柱形。 颜色 大多为棕黄色;鸡血藤、大血藤红紫色,红(黄)苏木、紫降香。 质地 白木香不沉水,沉香沉水或半沉水。降香,沉水 断面 髓偏于一侧:鸡血藤、槲寄生 气味 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味; 降香、沉香等则有香气。
4
h
二、显微鉴别
一般应作横切片、纵切片及解离组织进行观察。
2.木纤维 占木材的大部分。通常为单个狭长的厚壁细胞,细胞腔狭小,壁厚 有斜裂隙状的单纹孔;少数细胞腔较宽。有些纤维胞腔中具有中隔,称为分 隔纤维。
3.木薄壁细胞 细胞壁有时增厚或有单纹孔,大多木质化。有时内含淀粉粒或 草酸钙结晶。
4.木射线 细胞形状与木薄壁细胞相似,但在切面上的位置和排列形式不同,
9
h
木通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
10
h
大血藤
【来源】 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习称“红藤”。
【性状鉴别】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粗糙,栓皮常呈鳞片状剥 落而露暗红棕色,质坚体轻,折断面裂片状。断面皮部呈红棕 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黄白色木部,木部排列不规则的细孔 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花纹。气微,味微涩。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f7511de9b8f67c1cfad6b8be.png)
第六章茎木类中药一、概述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
茎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茎藤、茎枝、茎刺、茎的髓部等。
如木本植物茎藤的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茎枝的桂枝、桑枝等,茎刺的如皂角刺,茎翅状附着物的如鬼箭羽,茎髓的通草、灯心草等。
◆茎类中药显微鉴别:1.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均为次生构造,应注意以下几部分的特征:(1)最外是周皮或表皮。
(2)皮层,注意其存在与否及在横切面所占比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
(3)韧皮部的筛管、韧皮薄壁组织、韧皮射线等各组织、细胞的形态及排列情况。
(4)形成层是否明显,一般都成环状。
(5)木质部的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情况。
(6)髓部大多由薄壁细胞构成。
2.双子叶植物木质茎藤,有的为异常构造,其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
有的髓部具数个维管束,如海风藤。
有的具内生韧皮部,如络石藤。
木类中药的药用部位主要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各部分,通称木材。
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别:木类中药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
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黑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如沉香,有的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如苏木;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如苏木。
◆木类中药显微鉴别: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分别制作三个方向的切面:即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
注意少数木类中药具有异常结构,如沉香,具有木间韧皮部。
观察时应注意下列组织、细胞特征:(1)横切面是与茎的纵轴垂直所作的切面。
在横切面上可见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等横切面的形状、直径大小和胞壁厚薄,亦可见辐射状射线。
(2)径向切面是通过茎的中心所作的纵切面。
显示了射线在这个切面上的高度和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讲义:茎木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的茎藤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为草本植物茎藤,这类中药称“茎木类中药”。
实际上应属于两类,即:茎类中药药用为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或茎的髓部,这类中药称“茎类中药”。
茎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茎藤,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茎枝,如桂枝、桑枝等;茎刺,如皂角刺;茎翅状附着物,如鬼箭羽;茎髓部,如通草、灯心草;药用为草本植物茎藤:如天仙藤。
木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木类中药”。
其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
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单宁、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第一节茎木类中药的鉴定(了解)第二节茎木类常用中药木通(附:川木通)(考点)【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产地】木通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三叶木通主产浙江省。
白木通主产四川省。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常稍扭曲。
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
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
气微,味微苦而涩。
饮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片。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
切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
气微,味微苦而涩。
2.显微鉴别(了解)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了解)【附注】伪品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主产东北地区。
特征主要是: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
主要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曾收入《中药药典》,但从2005年版起已取消了关木通的药品标准。
【附】川木通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粗皮多已除去,较光滑。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处多膨大。
质坚硬,不易折断。
切面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空腔。
气微,味淡。
大血藤(高频考点)【来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
【化学成分】①鞣质。
②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
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
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涩。
饮片:呈类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面灰棕色、粗糙。
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导管孔,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涩。
2.显微鉴别横切面:①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红色物。
②皮层石细胞常数个成群,有的含草酸钙方晶。
③维管束外韧性,射线宽广,外侧石细胞较多,有的含数个草酸钙方晶。
④髓部可见石细胞群。
⑤薄壁细胞含棕色或棕红色物。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条匀、粗如指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和饮片均不得少于8.0%。
苏木(考点)【来源】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产地】主产于台湾。
【化学成分】①心材主含巴西苏木素,在空气中易氧化成巴西苏木色素,为苏木的红色色素成分。
②挥发油:罗勒烯,为苏木的香气成分。
【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
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
质坚硬,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
气微香,味微甘涩。
水试:取小段放入热水中,水被染成桃红色。
【理化鉴别】(难点,三十六计——闪人)化学定性鉴别:取本品粉末10g,加水50ml,放置4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显橘红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取滤液5ml,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猩红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再加盐酸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质量评价】(了解)鸡血藤(高频考点)【来源】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化学成分】①黄酮类。
②拟雌内酯类。
③三萜类。
④甾醇类。
⑤鞣质等成分。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
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
质坚硬。
切面木部红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
2.显微鉴别横切面:(了解)粉末:棕黄色。
①棕红色块散在,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不一。
②具缘纹孔导管为主,有点含黄棕色物。
③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淡黄色,呈长方形、类圆形、类三角形或类方形,层纹明显。
④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草酸钙方晶呈类双锥形或不规则形。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条匀、切面有赤褐色层圈、树脂状分泌物多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8.0%。
降香(高频考点)【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药材: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
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
质硬,有油性。
气微香,味微苦。
入水下沉。
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色紫红、质坚实、富油性、香气浓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8.0%。
3.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测定,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1/g)。
沉香(高频考点)【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
【产地】白木香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区。
【采收加工】(了解)【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及树脂。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不规则块状、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小碎块。
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
表面多呈朽木状。
质较坚实,断面刺状。
气芳香,味苦。
燃烧时有油渗出,并有浓烟。
2.显微鉴别(了解)粉末:淡棕色。
①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
②纤维,径向壁上有单斜纹孔。
③具缘纹孔导管多见,具缘纹孔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
④木射线细胞单纹孔较密。
⑤草酸钙柱晶。
3.理化鉴别(熟悉)【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油润、体重、香气浓、能沉水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10.0%。
【附注】进口沉香:又名沉水香、燕口香、蓬莱香、密香、芝兰香、青桂香等。
来自瑞香科植物沉香的含树脂的心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伊朗、泰国等地。
性状特征:进口沉香多呈圆柱形或不规则棒状,表面为黄棕色或灰黑色;质坚硬而重,能沉于水或半沉于水;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
药效比白木香佳。
伪品:用它种木材加工的伪制品或混充品,呈不规则片状或块状,表面黄白色,可见刀劈痕、伪造的网状纹理及细小的孔洞,无树脂状物。
气弱,味淡。
通草(考点)【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
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
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空心或半透明圆形的薄膜,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
气微,味淡。
钩藤(考点)【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的于燥带钩茎枝。
【产地】钩藤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区。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收有钩的嫩枝,去叶,剪成短段,晒干或蒸后晒干。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如钩藤碱、异钩藤碱。
钩藤碱、异钩藤碱二者为降血压的有效成分。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钩藤: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
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
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突起的疤痕。
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
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茎枝横切面(了解)粉末:淡红棕色。
无臭,味淡。
①韧皮纤维大多成束。
②导管为螺纹、网纹、梯纹及具缘纹孔。
④韧皮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了解)补充知识内容: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别表6-1 木通、川木通性状对比鉴别表表6-2 苏木、降香、沉香性状对比鉴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