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2

合集下载

《宪法是根本法》教案

《宪法是根本法》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模拟法庭活动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宪法是根本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他们能够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知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时存在困难,特别是将原则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部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宪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法庭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宪法的基本原理。
3.培养责任意识:明确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激发学生履行公民责任、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首要地位,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强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举例:讲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如宪法为普通法律提供立法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案例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宪法的基本原则,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们将宪法原则应用于实际问题时,我的指导可能还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二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案

第二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案

第二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2、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学重点:宪法的作用和地位;宪法的法律地位;教学难点:宪法的作用和地位;教学方法:互动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讲授新课】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表演小品【法律家族聚会】【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答: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B、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等。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①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B、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②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引言宪法是指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组织形式、权力运行等一系列基本法律的总称。

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宪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民众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宪法的定义、作用以及实施等方面展开分析,阐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二、宪法的定义1.法律地位宪法是一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性的法律文件。

它是国家的总章程,国家的一切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2.内容构成宪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政府组织形式、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具有法律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3.修改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一般都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确保宪法的稳定性。

三、宪法的作用1.组织国家权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府组织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权限和职责,确保国家权力的有序运行。

2.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等。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障。

3.维护社会秩序4.规范国家行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方针,对国家行政机构及行政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宪法强调国家行为必须依法行使权力,确保政府的行动合法合规。

四、宪法的实施1.法律监督2.宪法解释宪法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需要进行宪法解释,以确定具体的适用范围和含义。

宪法解释通常由最高法院等司法机构进行。

3.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是必要的,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但对于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确保宪法的稳定性。

4.宪法的宣传教育宪法的宣传教育是保证宪法得到人民认同和遵守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宪法,尊重宪法,使宪法成为国家的共识。

五、结语总而言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宪法的作用是组织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国家行为。

为了实施宪法,需要进行法律监督、宪法解释、宪法的修改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公开课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公开课教案

泰兴市2012年初中思品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公开课展评活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执教:泰兴市济川中学王龙发[目标达成]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究,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

进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孙志刚事件:2003年3月17日,湖北27岁的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因未带暂住证和身份证,在广州街头被带到派出所,后被送到收容站并命丧收容站。

社会反响:各媒体、个人、法学家们高度关注。

三法学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提出了建议,五位著名的法学家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设疑:上述事件中,五位著名的法学家为什么会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这个事件的最终结果会怎样?二、引导自学究竟法学专家为什么会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提出异议?带着疑问,请同学们看书P53-57。

了解宪法,掌握有关宪法的知识。

1.什么是宪法?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何区别?三、知识竞答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___。

A.英国宪法B. 法国宪法C. 美国宪法2.我国近代史上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____。

A.《五五宪章》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年制定并颁布施行的。

A.1949年B.1950年C.1954年4.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____。

A.最高的法律效力B. 法律效力C. 与普通法同等的法律效力5.修改宪法的权力属于____。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教材分析:1、本课在法律教育的教学结构上起着总领性的作用,它既是对“国家与法律”板块的总结,也是对“公民与法律”板块的总结。

2、本框主要通过宪法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三个方面说明宪法的特征。

教学对象:1、九年级学生在认识结构方面: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一些基本常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的了解还是很零散、很表面化的。

2、在情感方面:青少年更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享有更多的权利,但是还不能深刻的认识到离开了宪法的保护和规范,公民的权利是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3、因此,要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对我国宪法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知识结构”和“发现学习”的理论和程序教学原则,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的能力。

我在这节课采用对比和设疑式教学法,以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为课堂教学重要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途径,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手段:利用课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教法引导:小组讨论案例研讨讲授分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法律?2、你知道哪些法律?3、法律法规、校纪班规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二新知识教学(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1、原因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二)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组总结。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普通法律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宪法是根本法优秀教案

宪法是根本法优秀教案

宪法是根本法优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感受并识记国家宪法日。

②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 神圣不可侵犯,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能力目标①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

了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②组织一些活动宣传国家宪法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一)猜谜游戏, 导入话题1.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 谜语是∶排行我老大, 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 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宪法)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 了解宪法。

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3、导出新课, 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感受并识记宪法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 神圣不可侵犯,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3)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4)探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 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_____,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____和根本____,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____和必须履行的基本____。

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 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2.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哪天规定为国家宪法日?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 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 更是全民的宪法____、__、____, 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__宪法, 宪法至上, 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____。

第2课 宪法是根本法 第二课时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教案

第2课 宪法是根本法 第二课时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教案

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宪法的概念、作用和最高法律效力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合作意识相对较弱,对法律和宪法的概念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法律和宪法的场景图片或视频,如法庭审判、宪法宣誓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宪法吗?宪法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二、讲解宪法的概念和作用1. 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利和义务等。

”2. 教师详细讲解宪法的作用:“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

”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案例解释宪法的作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三、案例分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意义1.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与宪法相关的案例,例如宪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案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意义,并分析该案例中宪法的作用。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四、合作学习:宪法的重要条款1. 分组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读宪法中的一条重要条款,如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条款、国家机关的职责等。

初中思想品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简案

初中思想品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简案

初中思想品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简案教学目标:1.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思想上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增强宪法之上的理念。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宪法有个大致的了解,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3.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援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

了解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教学难点: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每周一早上,我们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了解在升旗时,应该怎么做吗?〔学生答复)师:在我们升旗时却出现了这样几种现象,比方,说话,不行注目礼,做小动作,这些是违法行为吗?违反了什么法?从话题中引出宪法。

(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活动一: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宪法的重要作用。

组织学生模拟表演“法律家族聚会〞,体会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教师小结: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活动二:了解宪法的内容及构成。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9内容,然后组内合作解决以下问题:1.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什么?2.我国第—部宪法是什么时候公布的?3.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公布过几部宪法?4.我国现行宪法由哪几局部组成的学生答复完毕后,多媒体展示建国以来的四部宪法。

活动三:认识宪法的X地位和法律效力多媒体展示法律体系金字塔,并提出问题,谈谈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你能看出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合作商量探究,陈述观点。

教师小结:此图形象地说明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X的法律效力,宪法与一般法律之间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活动四:宪法在制定与修改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求多媒体展示宪法制定与修改的程序。

教师小结:宪法的制定须由国家成立特意委员会起草。

它的通过,要得到X权力机关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数同意,有的甚至要交由全体公民公决,以保证宪法内容的尽可能完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型】:新知探索课【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能力: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课前延伸】自主预习教材P84-P87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查一查:从2001年至2009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三个以上)(2)想一想:为什么数个主题中都提到了宪法呢?(3)建国近50年来,我国共制定了哪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由哪几部分构成?(5)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根本制度做了怎样的规定?(6)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什么地方?(7) 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什么意义?(8)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表现在哪里?【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效力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环节一、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初步感悟.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对预习案中的问题进行整理,组内交流,找出疑难。

)环节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学习指导: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⑴识记:①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国根本活动准则。

③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宪法规定。

⑵理解:①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

能力目标⑴结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或规范,初步具备识辨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违法的能力。

⑵能够对照社会与生活实际,大体说明宪法对我国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有关规定。

3。

思想觉悟目标⑴深刻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树立宪法至上观念。

⑵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大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写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

[教学重点]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1。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由学生将知识结构写在黑板上。

本课知识结构框架:请同学阅读第八课题下的引言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我国法律在哪些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依法治国为什么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要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设计此总是的目的是:(1)使学生对本课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2)突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和宪法的最高权威概念:(3)学生并不一事实上能马上回答出不,但要道德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

)[导入新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事,不如具体的法规如刑法、民法、诉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和使用的法律来得具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制定。

2、过程与方法: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以宪治国,核心也是以宪治国。

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谈话等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20__年,新世纪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这一天,全国各地普遍举行了宪法知识竞赛、领导干部宪法知识考试、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以及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法制宣传活动。

为什么我国的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就要以宣传宪法为主题呢?是因为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宪法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一块来说一下今天的课题是(引导学生说出课题)课件: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问: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课件: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讲授新课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法律家族聚会。

看看它们是怎样讲?学生表演小品:法律家族聚会。

问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由于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而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它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也不同于普通法律。

怎样不同呢?(更加严格)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大家想一想,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要更加严格呢?(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原因)课件:金字塔晃动。

整个法律体系都将不稳定。

所以,宪法不能轻易改动,如果有必要变动,那该怎么办?(程序要严格)。

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六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我国法制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重要的法律概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本课程主要围绕“宪法是根本法”这一主题展开,旨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宪法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知道宪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2.熟悉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宪法的起草背景、制定程序和主要内容;3.了解宪法对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知道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

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2.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3.宪法对人民权利的保障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解读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宪法的重要性、制定过程及主要内容;2.视听教学:通过展示相关资料、视频等素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宪法;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法律、法规、条例等概念;•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宪法的基础认识。

第二步:讲授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20分钟)•通过展示宪法的文字、图片等素材,说明宪法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它在我国法制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引用著名的“法治国家”和“依法治国”这两个概念,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宪法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以及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为之后的学习铺垫。

第三步:讲授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30分钟)•主要讲解宪法的起草背景,以及制定程序;•通过讲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内涵,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宪法对人民权利的保障,比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和人权等方面。

第四步: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明白宪法不仅是高远的理论,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让他们了解宪法的司法途径和应用方法,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引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权力机构,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授宪法知识对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使学生了解宪法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做到依法行事。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的定义和地位;2.理解宪法中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3.掌握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教学过程3.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或举例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宪法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一:你对宪法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它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什么?提问二: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之间有什么不同?3.2 宪法的定义和地位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宪法的定义和地位。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一部国家最高的法律文件,是规定国家制度和组织架构,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文件。

宪法的地位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

3.3 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教师通过课件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

基本内容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制度和组织架构、权力机关和其职责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重要原则宪法中的重要原则包括全民主权、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平等原则、公民参与原则等。

3.4 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向学生介绍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公民权利的规定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公民义务的规定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守法、尊重他人权利、参与公共事务等。

3.5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通过讨论分析,引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宪法是根本法》教案(2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宪法是根本法》教案(2课时)

课题: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2.宪法是根本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感受并识记国家宪法日。

②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能力目标①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

了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②组织一些活动宣传国家宪法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一)猜谜游戏,导入话题1、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宪法)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3、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感受并识记宪法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3)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4)探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_。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_______,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_____和根本_____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_____和必须履行的基本_____ 。

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_____ 、_____ 、 _____ 。

2.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哪天规定为国家宪法日?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_____、_____、_____,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_____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_____。

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宪法的概念,明确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根本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掌握我国的宪法,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了解宪法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1.能够有效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2.能够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整理复杂概念,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宪法法律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概念和作用1.什么是宪法?2.宪法的作用是什么?2. 我国的宪法1.我国宪法的历史背景2.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 宪法的法律效力1.宪法对于其他法律的约束力2.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限制4. 宪法对社会的作用1.宪法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作用2.宪法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PPT展示,图表解析,图文并茂等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宪法的概念、作用、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等内容。

2.互动问答法:采用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加深学生对宪法的理解和记忆。

3.分组讨论法:分成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逐步形成对宪法的深刻理解。

四、教学资源1.PPT课件:包含图文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宪法的概念、作用、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等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2.视频资源:以动画形式介绍宪法、人大、政府等相关知识,形象生动地介绍宪法的历史和作用。

3.书籍:提供宪法和法律方面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了解。

五、教学设计1. 教师引入(5分钟)1.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什么是法律,法律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老师引导讨论,引出宪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宪法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1.PPT演示引出问题:什么是宪法?2.老师引导互动问答,介绍宪法的作用。

3. 我国的宪法(25分钟)1.PPT展示我国宪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宪法的了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原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原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从思想上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知识目标:识记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练习、学案【教学过程】环节一:课题情境引入【情景导入】师: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殊的家――法律大家族。

大家知道这个大家有哪些成员吗。

生:回答(同时出示各种法律样本: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师:在这个大家族中,哪谁的法律地位高?[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在此展示课前从图书馆借来的法律样本。

环节二:学习目标呈现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找学生读出其内容,教师对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加以强调。

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发给的学案进行自学【学案自学】:组长注意啦:要让你的组员都学会哟!(一).自学课本,要求:自学过程中,就以下问题标出在课本上的页码,并在书上划出答案,各小组组长依次检查评分。

自学课文,理清一下问题•宪法有什么重要作用?•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它有哪些体现?• 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及关系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宪法尊严?未成年保护法 法律家族聚会:法律名称知多少?梳理知识1、宪法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

2、宪法的主要内容普通法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例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_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_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上饶县七中 程筱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2.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3.能充分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过程与方法:1.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

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教学难点:宪法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教学方法:对比法、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法律的“家族成员”很多,大家都来说说你知道的法律名称: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教育法、民法通则、科学技术进步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宪法、国旗法、法官法、律师法、…以导入新课。

小结:我国的法律体系是由许多具体的法律构成的。

如果把我们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部队的话,那么宪法就是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队,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队的指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宪法。

板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二、初识宪法学生活动:浏览《宪法》基本概况思考: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年颁布的?经过几次修改?它由几部分构成?3、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从内容上认识宪法(1)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同时对比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

《宪法是根本法 》 教案 2022年人教部编版小学道法教案

《宪法是根本法  》 教案 2022年人教部编版小学道法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2宪法是根本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儿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2、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乐群情感。

教学过程:环节一:师:同学们课间玩儿得一定很开心,你们玩儿了什么游戏?都是跟谁一起玩儿得?学生畅谈自己玩儿的游戏及游戏时的伙伴师:跟小伙伴玩儿游戏真是让人开心的事。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跟小伙伴在游戏中玩儿的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讲故事。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相互帮助;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相互学习;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加深了解........师: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要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啊。

环节二: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播放根据教材第50页绘本制作的动画片《小布丁》,只播放故事的开头。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是怎样做的?学生描述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

师:小布丁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继续观看动画片学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想跟不熟悉的伙伴一起玩,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这样才能被他们接纳、才能跟他们玩儿得开开心心。

环节三:师:大家刚才介绍说自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这些同学却玩不下去了……播放视频:一群小朋友玩儿游戏时产生矛盾,甚至打了起来。

师:他们为什么玩儿不下去了?学生举手回答师:你与小伙伴一起玩儿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学生介绍自己的真实经历。

师: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就会产生矛盾,遵守规则就能玩儿得开开心心。

大家看看这种情况下,小布丁想跟高年级的同学一起打乒乓球,该怎么办?教师出示教材52页的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办法。

学生用模拟表演的方法帮助小布丁解决烦恼。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如果大家能够相互谦让、包容,互相协商,一般都会玩儿得痛痛快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思想政治人民八年级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

(2)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15课。

主要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课文从三个角度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最为严格。

通过比较,使人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我国的依法治国。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宪法”主要讲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树立宪法意识等问题。

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关键性知识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流程如下:
1.常识学习
(1)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出示有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内容
(3) 基础知识总结
(4) 知识体系总结
2.自主学习
(1)看书上有关内容,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2)阅读法律的有关内容,从中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3.合作探究
①大家评评理,在我们法律家族中,谁应该排第一位?找出法律内容中相关的根据。

②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有关活动
4.问题解读
依法治国的核心为什么是依宪治国?
5.拓展训练
全国法制宣传日①图标有何寓意?②是哪一天?主题是什么?③在这个活动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6.布置作业
有关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至理名言。

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齐玉苓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过程
【事例导入】齐玉苓案
【教师活动】齐玉苓能获得最终胜诉,是依靠了宪法的力量,可见宪法的神圣!
【板书】神圣的宪法
【教师活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依法治国。

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不去下结论。

【教师活动】我国法律的“家族成员”很多,大家都来说说你知道的法律名称。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教师活动】在这些法律家族中,谁该排第一位?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导入事例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结果。

【板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常识学习】
【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 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3.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4.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学生活动】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更好的抓住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的理解和学习。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它法律是我国的普通法律。

为什么只有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核心?刚才是从事例直接得出结论,现在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去探究一下。

【自主学习】思考: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学生活动】回答: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都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而且涉及到各方面。

【学生活动】思考: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学生活动】总结:宪法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教师活动】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还必须在宪法的指导下。

何以见得?
【教师活动】出示:宪法的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五条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学习。

【教师活动】那么我国相应制定了哪些普通法律?
【学生活动】引导后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宪法规定的内容到相应法律的制定,可见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
基础。

【教师活动】看下面一组内容,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的内容是什么?
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学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自主学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的法律,被称为“母法”。

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被称为“部门法”或“子法”。

【教师活动】普通法律必须以宪法为制定的依据和基础。

看下面一组材料,想一想,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学习,同时看书。

总结: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失去法律效力。

【学生活动】在引导下抓住关键词,回答: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学生活动】总结: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法律效力不同。

【教师活动】既然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又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那么宪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教师活动】宪法制定必须先成立起草委员会,由委员会起草,经过有关部门和国民讨论,然后集中,最后由全国人大通过大会表决,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执行。

而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制定并通过即可。

【教师活动】我国历史上有四部社会主义宪法,现行的第四部宪法经过四次修改。

那么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看书画出不同要求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总结: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是最为严格的,能保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在于: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所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学生活动】在我们法律家族中,宪法理所当然排第一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他们的妙笔画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图。

【问题解读】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可清楚地知道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教师活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学生活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学习的基础知识及体系结构
【拓展训练】
【教师活动】懂得了宪法的有关知识,我们一起来欣赏图标。

【教师活动】①这是什么图标?有何寓意?②具体在哪一天?去年的主题是什么?③在这个活动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合作探究】小组内互讲,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讲给大家听。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活动,大胆发言,教师进行点拨和指正。

【课堂小结】
宪法是神圣的,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布置作业】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毛泽东认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你是如何理解的?并结合齐玉苓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在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不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情感上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学生的课堂学习,应在教师的点拨下成为课堂的主人。

同时要求学生观察社会,搜集生活中有关的人和事,有时间在课堂上展开辩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享受
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