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胎儿与母体的营养需要
妊娠期、哺乳期营养与膳食
妊娠期、哺乳期营养与膳食16/30NEXTNEXT 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y with operations inthe United States,足月妊娠期为期280天,共40周为适应和满足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需求妊娠期母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代谢改变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NEXT胎儿胚胎受精卵孕早期0-12周0-3月孕中期13-27周4-6月孕晚期28-40周7-9月1、刺激孕酮分泌2、安胎:降低淋巴细胞活力,防止母体对胎体排斥反应(雌酮、雌二醇、雌三醇):1、增加胎盘血流量。
2、促进乳房发育。
NEXTNEXT受孕酮分泌增加影响,胃肠蠕动减弱,易出现饱胀感、便秘,及恶心、呕吐等妊NEXTNEXT血容量:血浆容积不断增加,至28-32周达最大,可增加45%-50%,红细胞数增加15%~20%,因红细胞数量增加幅度低于血浆容量增加幅度,故血液稀释,出现生血液成分:红细胞由于血液稀释,血红蛋白降至105g/L(孕中期)-110g/L(孕早血浆总蛋白:70g/L降至40g/L,白蛋白由40g/L降至25 g/L。
这也是血液稀释的结NEXTNEXTNEXT NEXT10~12.5kg。
包括:胎儿、胎盘、羊水和母体血容量、体液增长,子宫、乳腺发育,脂NEXTNEXT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孕期体重增长值(kg)12.5~18.011.5~16.07.5~11.56.0~6.8NEXTNEXTPRODUCE X HOME SHOP ABOUT US CONCEPTExplain everything.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2ü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各种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体。
孕妇营养与膳食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孕妇营养与膳食孕期营养决定日后儿童50%的体质,婴儿期(1岁以内)的营养决定日后儿童25%的体质。
孕期营养不良对妊娠结局和母体产生多种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主要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停滞,宫内发育迟缓,其结局包括:①早产(即<38周出生。
胎儿在最后一个月体重增长很快,可以从2-2.5kg 长到3kg以上)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3kg)发生率增加;②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③围生期(出生后28天以内)婴儿死亡率增高;④影响胎儿体格和智力发育。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成年后已发生很多疾病。
造成低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包括:孕前母体体重和身高不够、母体孕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孕期增重不够、孕期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下、孕期贫血、孕妇吸烟或酗酒等。
一、孕期生理特点及代谢的改变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妊娠期孕育胎儿的需要。
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目的之一,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
1.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
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还可以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
到孕中期(4、5、6个月)以后,很多孕妇的血糖、血脂升高是由于该激素的影响。
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有研究发现,钙的吸收和留的储与孕激素水平正相关)。
该作用促使母亲的骨钙流向胎儿,补钙不足,母亲会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
2.孕期甲状腺激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依赖自身合成的甲状腺素。
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循环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使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发生率升高。
孕期营养基础知识
保持充足全面的营养在整个妊娠期都需要足够的营养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展,主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1. 均匀饮食,食量增加副食的种类和数量。
2. 多吃豆类和蔬菜,提供植物蛋白及维生素和铁、钙等。
3. 适量吃些小米,有助于补充维生素B等的需要。
4. 每天吃2-3个鸡蛋,以满足机体孕期需要。
怀孕早期(1~3个月)怀孕早期,宝宝的心血管系统最先开始发育,主要器官结构慢慢开始分化,如眼和耳。
孕妇在怀孕早期应积极应对早孕反应,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补充足够的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水分。
蛋白质每天每千克体重所需为1.2克,孕妇则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供应,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需要更大量的蛋白质补充。
碘是甲状腺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准妈妈应适当增加碘的摄入。
另外,在全面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要注意防止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过量导致妊娠糖尿病、胎儿致畸等问题。
怀孕中期(4~6个月)孕中期开始胎儿的骨骼、眼耳等器官逐渐成形,开始有了一定的面部表情和运动能力,性器官也已形成。
孕中期胎儿生长速度变快,脑发育处于高峰期,骨骼也在不断钙化,需要补充钙的摄入。
此时准妈妈的早孕反应已经减轻,胃口开始变好,本身的生理变化使皮下脂肪的储存量增加,子宫和乳房都明显增大,准妈妈本身的基础代谢也增加了10%~20%。
因此,饮食上要注意膳食营养的全面,可以适量多吃些鱼和干果类,为胎儿大脑发育补充足够。
怀孕晚期(7~10个月)孕晚期婴儿继续发展,功能更加完善。
准妈妈很快就可以见到自己的宝宝了,与此同时仍然要注重全面均衡的饮食,并且继续补充DHA,帮助婴儿大脑发育。
维生素的摄入也不能减少,尤其是维生素B1,多吃富含维生素B1的粗粮,如果缺乏会引起呕吐、倦怠等反应,并可能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延缓。
多吃蔬莱水果,有助于防治便秘。
为什么要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与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虽然需求量并不大,但缺乏的人会逐渐变得虚弱、视力减退、睡眠质量不好、认知能力衰减、身体抵抗力也跟着逐步下降。
孕妇的生理特点和营养及膳食需求
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⑵ 铁:孕早期:同常人(20mg/日)(AI)
孕中期:25mg/日;孕晚期:35mg/日 UL:60mg/日 用途:①母体:增加自身造血,以改善 妊娠生理性贫血,补偿分娩损失。 ②胎儿:造血,肌肉组织,肝脏 储存。 缺乏:① 母体:缺铁性贫血。 ② 胎儿:婴儿先天性贫血。
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3、适量脂肪 脂肪(花生四稀酸ARA、二十二碳六烯
酸DHL)对胎儿早期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有 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食物中应有动、植物 脂肪成分非常必要。
04.05.2020
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4、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母体需动员脂
肪,产生过多的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 对胎儿大脑和智力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因 此在食物中应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成分, 占60%。
① 红细胞计数下降,达3.61012/L (正 常 4.21012/L)。
04.05.2020
孕妇的生理特点
四、孕期血液容量与血液成分的变化
2、血液成分改变: ② 血 红 蛋 白 值 下 降 , 达 110g/L ( 正 常 130g/L),因此,出现生理性贫血。 ③ 白细胞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④ 血 浆 总 蛋 白 下 降 , 达 60g/L ( 正 常 70g/L),主要为白蛋白由40g/L降至25g/L。 ⑤ 血浆所有营养素降低
2 、 人 绒 毛 膜 生 长 素 ( human chorionic somatotropin, HCS)在妊娠6周出现,36周 达高峰至分娩。此激素由胎盘分泌,功能为 降低母体葡萄糖利用;促进脂肪分解;促进 蛋白质和DNA合成
04.05.2020
孕妇的生理特点
3、 雌激素(estrogen)分泌增加。在妊娠 3个月,胎盘合成大量雌激素(雌酮、雌二醇、 雌三醇),可增加子宫和胎盘的血流量,促进 母体乳房发育。
小儿发育特点
适应症:主要针对小儿
外感,既是呼吸道方面 的疾病,如流涕、鼻塞、 无汗、发热等,对咳嗽 效果较差。
注意项:适用于囟
门未闭合的小孩(即1 岁半以内),体温太高 者禁用。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4.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和 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头比胸大1-2cm 平均胸围32cm 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平均46cm 2-12岁胸围=头围+年龄-1cm 12-21个月时胸围超过头围 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与小儿营养状况有密切 关系,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胸围赶上头围 的时间往往提前。 而营养不良的小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 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比较迟。 若到2岁半时胸围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 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前 囟 饱 满
前 囟 凹 陷
骨骼发育
(2)后囟:呈三角形 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 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6-8周闭合。 囟门发育变化是婴儿颅骨发育过程中 的一个阶段,观察囱门的标准姿势是将 宝宝抱起呈直立的状态,且最好是在睡 觉、吃奶或安静的时候。
为什么不能随意摸宝宝的囟门
整个婴幼儿颅骨的结构在前囱门最弱,没 有骨片的保护,而大脑组织就在正下面;前 囱门凸出时可以用手感觉到颅内有跳动的情 形,这反映出脑内动脉的振动波;还可以感 觉到好似有凹凸不平的东西在下面,这就是 大脑表面的脑面。妈妈们要注意不要让别人 随意摸宝宝的头,千万不能用力压,否则有 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婴儿期(乳儿期,28天到满1周岁) 此期是小儿体格发育最迅速时期,身长在一 年中增长了50%,体重增加了2倍。由于生长迅 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 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故应提倡母乳喂养, 指导合理喂养方法。又因婴儿5~6个月后从母 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又未发育 成熟,易患各种传染病,应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孕妇的营养和食品
孕妇的营养和食品健康的营养饮食不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孕妇本身的健康也大有益处。
良好的饮食不仅能降低母亲发生感染、贫血和妊娠中毒等并发症的危险,还能降低婴儿早产、体重不足、死胎、脑损伤和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孕妇要做到充分、全面、合理、科学地摄取营养素。
注意饮食多样化,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应摄取不同的营养素。
一、孕期生理特点(一)代谢改变孕期的代谢活动在大量雌激素、黄体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导致孕妇的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日约增加0.63MJ(150kcal)。
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有改变,作为胎儿主要能源的葡萄糖可通过胎盘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并经过扩散作用自胎盘转运至胎儿;氨基酸可通过胎盘主动转动;而脂肪酸则可通过胎盘扩散转运到胎儿。
接近孕末期足月时,胎儿每日需利用35g葡萄糖、7g氨基酸和1.7g脂肪酸以满足能量需要。
孕末期蛋白质分解产物排出减少,以利用合成组织所需之氮储留。
(二)消化系统功能改变孕酮水平的升高可引起消化道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同时消化液分泌降低,贲门括约肌松弛等,故孕期容易出现饱胀感及便秘、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上述改变,延长了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使一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2、叶酸等的吸收率增加,与孕妇、胎儿对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相适应。
(三)肾功能改变胎儿的代谢产物需经母体排出,故孕期肾功能出现明显的生理性调节,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排出蛋白质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酐的功能明显增强。
同时,与孕前相比,尿中葡萄糖排出量平均每日月2g。
但尿钙排出量较孕前减少。
(四)血容量与血液成分孕期血浆容量最大约增加50%,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增加20%,由于血容量增加幅度较血红蛋白总量增加幅度大,使血液相对稀释,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反而下降,呈现孕期生理性贫血。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是:出生1-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至出生后28天);1—3岁为幼儿期。
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而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完成从以母乳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
婴幼儿时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一、婴儿(一)婴儿发育特点1、体格发育婴儿在婴儿期生长发育极其迅速,这个时期也是人生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即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婴儿的体格发育包括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体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kg,出生后,随后,婴儿就会沿着其遗传因素预先决定的生长曲线生长。
(2)身长可以反映婴儿骨骼系统的生长状况.(3)头围和胸围可以反映婴儿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婴儿的脑和神经传导纤维迅速增长,但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3、消化系统发育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功能还不健全。
(二)婴儿的营养需求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在这个阶段,如果儿童的营养长期供给不足,其生长发育就会受限,甚至停止发育,结果不仅会影响婴儿健康,还因此可能失去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段.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最初阶段主要依靠出生前在母体内储备的营养,但这个储备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因此母乳与饮食是婴儿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
婴儿在婴儿期所需营养主要有:1、能量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
婴儿对于能量的需要量因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的不同而异,一般95kcal/d。
2、宏量营养素蛋白质婴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按每单位体重大于成人,而且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更大比例的必需氨基酸。
除了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还要从食物中摄取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牛磺酸。
妊娠期营养学(精)
妊娠期营养学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饱腹,而是希望既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聪明的头脑,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因此,目前对孕妇的营养就更加重视。
孕妇的营养有何特殊呢?一、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虽说妇女怀孕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此时孕妇不但要满足自身营养外,还需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生殖系统:子宫与乳房增大。
增大的子宫易压迫输尿管而致泌尿系统感染、可压迫下腔静脉引起水肿。
(二循环系统:妊娠期血容量随着妊娠月份而递增。
由于子宫不断地长大,血管增多,胎盘血循环的建立,体内水与钠的潴留,使血容量与循环血量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最高峰,每分心排出量可超过正常心排出量的30%,其中血浆容量增加最高可达40-50%,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约增加20%,因此常出现血液稀释,形成“生理性贫血”。
妊娠末期白细胞可升高达1万-1.5万/立方毫米,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但也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容量与循环血量的增加,使孕妇心脏的负担加重,心肌肥大,心率增快,约每分钟增加10次。
但有病的心脏往往不能胜任这种负担,故当妊娠32周前后,可导致心脏代偿不足而出现心力衰竭。
增大的子宫可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而发生下肢、外阴静脉曲张或痔疮。
(三呼吸系统:孕妇的鼻、咽、气管等呼吸道粘膜往往充血并伴有水肿,可致局部抵抗力降低,使潜伏在咽喉、气管、鼻腔、口腔里的细菌与病毒乘机而人,引起嗓子痛哑、咳嗽、头痛等。
严重时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诱发扁桃体炎。
(四消化系统:女性怀孕后,胎盘分泌的某些物质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使胃酸显著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并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使孕妇产生恶心欲呕、食欲下降、肢软乏力等症状。
孕妇在怀孕期,胃肠对冷的刺激非常敏感。
多吃冷饮能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甚至引起胃部痉挛,出现剧烈腹痛现象。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妊娠期是生命早期1 000天机遇窗口的起始阶段,营养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母子双方的近期和远期健康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1]。
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乳腺和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为分娩后乳汁分泌进行必要的营养储备,都需要额外的营养。
因此,妊娠各期妇女膳食应在非孕妇女的基础上,根据胎儿生长速率及母体生理和代谢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所需营养与孕前无太大差别。
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母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也相应加快,对营养的需要增大,应合理增加食物的摄入量。
孕期妇女的膳食仍应是由多样化食物组成的营养均衡膳食,除保证孕期的营养需要外,还潜移默化地影响较大婴儿对辅食的接受和后续多样化膳食结构的建立[2]。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以下5条内容:①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②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③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④适量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⑤禁烟酒,愉快孕育新生命,积极准备母乳喂养。
1 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1.1 关键推荐①整个孕期应口服叶酸补充剂400 μg/d,每天摄入绿叶蔬菜。
②孕中、晚期应每天增加20~50 g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血液。
③孕妇除坚持选用加碘盐外,还应常吃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1.2 孕期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叶酸作为一碳单位的供体,在体内参与氨基酸和核酸的代谢,对细胞增殖、组织生长分化和机体发育起重要作用。
孕早期叶酸缺乏或使用叶酸拮抗剂(堕胎剂、抗癫痫药物等)可引起死胎、流产或胎儿脑和神经管发育畸形[3,4]。
叶酸是细胞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孕中、晚期血容量和红细胞生成增加,叶酸缺乏会影响幼红细胞核中DNA的合成,使细胞核的成熟和分裂延缓、停滞,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
5 不同人群生理特点及营养要求(保健营养)
《不同人群食品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要求》一、孕妇营养:妇女从妊娠开始到哺乳终止期间,由于孕育胎儿、分娩及分泌乳汁的需要,母体要经受一系列的生理调整过程,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较正常时增加。
孕妇及乳母的营养不仅与本身健康有关,还直接影响到胎儿、婴儿、青少年直至成人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是与整个社会、民族兴衰有着密切关系的重大问题。
1、母体营养的重要性:1)智力影响:孕妇营养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
神经系统首先在胎体内发育,大脑皮层发育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一年。
胎龄10-38 周至出生后1 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最关键是在妊娠后3 个月至出生后半年,是胎儿、婴儿体格生长迅速、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出生后12-15 个月脑细胞分化增殖基本停止。
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时可能影响到神经母细胞的形成,新生儿脑细胞的数目可能降低到正常的80%,这种婴儿到学龄期有30%出现智力低下如反应迟钝、记忆力差等。
2)孕妇维生素不足影响胚胎发育:动物实验表明,缺VE、VB1、VPP 能引起鼠先天性异常。
缺VD,婴儿患先天性佝偻症及低钙血症,缺VK 会发生新生儿低钙血症。
缺VB6新生儿出现缺VB6 性抽搐。
3)孕妇营养不良可引起自身及新生儿贫血:妊娠期中孕妇自身血容量增加,常出现生理性贫血。
WHO 认为Hb<10g/100ml 者诊断为贫血(正常成年女>12g%),妊娠贫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轻者引起自身及婴儿抵抗力下降,严重时则出现早产并使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根据报道,我国妇女妊娠期贫血者较多。
此外,孕期的营养合理才能适应孕妇因妊娠引起的各器官、系统发生的重大生理变化。
若此期热能摄入不足,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普遍缺乏,孕妇自身不能适应孕期的重大生理变化,孕妇容易出现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时可引起妊娠毒血症、子癫症等。
2、孕妇的营养需要:1)妊娠期的营养生理特点:消化功能的改变:早期常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12 周后逐渐消失。
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
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一、孕期营养的重要性在孕期,营养对于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孕期营养可以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降低孕妇患疾病的风险,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胎儿的需求。
因此,孕期正确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摄入是十分重要的。
二、孕期所需营养物质孕妇在孕期需要特定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孕期所需营养物质:- 蛋白质:蛋白质是胎儿细胞和组织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孕妇每天需要大约额外摄入25克的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孕妇每天需要摄入约300克的碳水化合物,以满足胎儿和母体的能量需求。
- 脂肪:合理摄入脂肪对孕期健康十分重要。
脂肪不仅提供能量,还有助于胎儿神经和大脑的发育。
孕妇每天需要摄入约30克的脂肪。
- 钙:钙是胎儿骨骼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孕妇应每天摄入约1000毫克的钙,以满足胎儿和母体的需求。
- 叶酸:叶酸对于孕期妇女来说尤为重要。
充足的叶酸摄入可以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风险。
孕妇每天需要摄入约400微克的叶酸。
三、孕期体重管理适当的体重管理是保持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关键。
过度或不足的体重增加都可能对孕期产生负面影响。
- 孕前体重:孕前体重对于孕期体重管理起着重要的基准作用。
孕前体重过重或过轻的女性,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
- 孕期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增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三个月、中期和后期。
一般来说,前三个月孕妇的体重增加较少,中期增加适中,后期增加较多。
具体的体重增加量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孕周进行评估。
- 孕期体重控制:适当控制孕期体重增加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十分重要。
合理营养摄入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孕妇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品。
- 孕期体重过重和过轻的影响:孕妇体重过重或过轻都可能对胎儿和母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体重过重容易导致孕妇患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疾病;而体重过轻则可能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胎儿每个阶段需要的营养
胎儿每个阶段需要的营养
胎儿在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都有所不同。
以下是胎儿在不同阶段所需的营养:
1. 怀孕0-8周:此阶段胎儿处于器官分化期,不需要特别的营养。
然而,叶酸对预防胎儿畸形非常重要,因此孕妇应注意补充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豆粉、大豆、菠菜、橙、樱桃等。
2. 怀孕9-12周:此阶段胎儿开始发育骨骼,需要镁和维生素A来支持胎儿骨的正常发育。
维生素A还能保证胎儿皮肤、胃肠道和肺的健康。
孕妇应摄入富含镁的食物,如无花果、杏仁、坚果、蘑菇、深绿色叶菜、香蕉、牛奶等,同时也要注意维生素A的摄入,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
3. 怀孕13周:此阶段胎儿的甲状腺开始发挥作用,需要碘来支持其功能。
孕妇应增加碘的摄入,如海带、紫菜、裙装蔬菜(注意这些蔬菜不宜多吃)、豆腐干、鹌鹑蛋、牛肉筋、辣椒、青椒、松仁、南瓜籽、核桃等。
4. 怀孕4-6月:此阶段胎儿开始需要基本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叶酸等。
孕妇可以针对性地摄入一些食物,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
5. 怀孕7月后:此阶段胎儿进入快速发育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钙、铁、铜、维生素A等。
孕妇应进行针对性的进补,以满足胎儿的发育需求。
同时,孕妇也应注意均衡饮食,摄入红绿色蔬菜、鱼、蛋、动物肝脏、内脏、鱼肝油等食物,以获取这些营养物质。
总之,孕妇应根据胎儿的发育阶段和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为胎儿的健康发育提供保障。
同时,孕妇也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以预防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如有需要,孕妇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动物繁殖学
(一)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动物个体发育全过程,分为胚胎期和生后期两个阶段。
这是两个基本的生长关卡,即只有完成前一个生长期后,才可能转入另一个生长时期。
1.胚胎时期从精子与卵子结合为合子开始,到胎儿出生为止是胚胎时期,也称为子宫发育时期(其中最早时期是在输卵管发育的)。
特点:在这个时期,受精卵经过急剧的细胞分化和强烈地生长,发育成具有器官系统完整及复杂结构的有机体。
胚胎时期又划分为胚期,胎前期和胎儿期三个阶段。
(1)胚期:指从受精开始到胚胎着床为止。
特点:在此阶段,胚体依靠本身贮备的营养和母体子宫供给的营养,形成了早期的胚胎原基,并分化出动物的主要系统和器官如肝、胃、心、大脑等原始部分。
绵羊、猪的胚胎通常在第10天左右种植在子宫角,牛于第12天。
(2)胎前期:指胚胎着床到幼小个体成形。
特点:完全形成胎盘,绒毛膜牢固地与母体子宫壁联系起来,各种器官迅速形成,奠定了动物生理解剖的基本特征。
胎前期结束时,所有器官的原基已经形成,种的特征相继出现。
牛的胎前期平均持续26天,即从第35天到60天;绵羊的胎前期从第29天持续到第45天。
(3)胎儿期:指从幼小个体成型到出生前。
特征:是各种组织器官迅速生长。
体重增加很快的阶段;同时形成了被毛与汗腺,品种特征逐渐明显可辨。
如绵羊的胎儿期从第46天到第150天。
总结:(1)胚胎时期是动物发育最强烈的阶段,特别表现在细胞分化上,从而产生了有机体各部分的复杂差异。
在发育的程序上,一般都是随着胚胎日龄的增长,发育速度就逐渐为较快的生长速度所代替,即由细胞分化,转入相似细胞的迅速增多与体积增大。
(2)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
在胚胎发育的前期和中期,绝对增重不大,但分化很强烈,因此对营养物质的质量要求较高,而营养物质的数量则容易为母体所满足。
到胚胎发育后期,胎儿和胎盘的增重都很快,母体还需要储备一定营养以供产后泌乳,所以,此时对营养物质的数量要求急剧增加。
如果量的不足,将会直接造成胎儿的发育受阻和产后缺奶或少奶。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②呼吸系统
孕妇上呼吸道粘膜增厚、 水肿,局部抵抗力较低,容易 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③消化系统
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松弛, 张力减弱,蠕动减缓,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 长,孕妇易出现饱胀感以及便秘。但是对某些营养素 如钙、铁、叶酸、VB12等的营养素吸收量增加。孕期消 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内容物 可逆流入食管下部,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
③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
一、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 二、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 三、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四、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五、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二 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一、产褥期
产妇自胎儿及附属物娩出到全身器官(除乳房) 恢复到非妊娠状态的68周时间,称产褥期。
问题
早孕反应(此期大部分孕妇会,进 食即吐,甚者不能进食,导致体液平衡失调及新陈代 谢紊乱,以致严重影响营养素的摄入者称妊娠剧吐。 妊娠呕吐及妊娠剧吐如不及时纠正治疗,就会导致胎 儿营养缺乏而发生胎儿畸形如心脏畸形、无脑儿或脊 柱裂等,因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形成分化期。)
(1)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
(2)巨大儿 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
(3)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 早产儿系指妊娠期少于37周即出生的婴儿。 小于胎龄儿系指胎儿的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符。
一、妊娠期的生理变化
➢ 代谢的改变 ➢ 呼吸系统 ➢ 消化 ➢ 血液 ➢ 肾脏 ➢ 体重
①代谢的改变
妊娠期并发妊高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怀孕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 压、蛋白尿及水肿等的综合征。
本病多发于妊娠32周,发病越早病情越重。
发病初期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伴有水肿和蛋白 尿。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重者达 外阴部及腹部,指压时有明显的凹陷,经休息也不消 退。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情可继续恶化,进而出现头 痛、眼花、恶心及呕吐等症状,提示要发生抽搐,临 床上称此为先兆子痫,如不采取紧急治疗将迅速出现 全身抽搐及昏迷,称为子痫,这是妊娠高血压的最严 重阶段,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脑出血、急性心力衰 竭、胎盘早期剥离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直接危及母子 的生命,甚至导致母儿死亡。
胎儿生长发育及孕期营养
加餐:周一:薄葱豆饼、炒肉丝、米粥 周二:面包、酱牛肉 周三:面条汤 周四:馒头片、蛋花汤、猪肝片 周五:肉包、玉米、面粥 周六:豆米粥、烧饼、酱豆腐 周日:鲜牛奶、面包片、炒花生仁 备注:晚上10点以前吃
每日所需的九个一
一至二杯合适的奶制品(250-500ml),配方奶优选 一份粮食(250-300g)粗细搭配 一斤蔬菜(250g 绿叶) 一至二个水果(150-300g) 一百克豆制品 一百克肉类 一个鸡蛋 一定量的调味品 油20-25g、盐6g、不用或少用糖 一定的饮水量2000毫升(6-8杯/250ml)
孕晚期营养特点 晚期胎儿发育很快,在饮食上要增加豆类 蛋白质,注意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 以免浮肿。 1、补充足量的钙 2、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1 3、除正餐外,要加餐如:牛奶、核桃仁、 水果等,晚上加餐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
孕晚期食谱举例
肉炒三丝 配方:芹菜丝、瘦肉丝、豆干丝, 酱油、精盐、葱丝、姜丝、芡粉。 做法:先蒋瘦肉横面切成丝,用 芡粉、酱油调汁拌好,待油锅热 后,放入肉丝,用大火快炒至八 成熟,到出待用。炒锅再上火, 加油烧热、葱姜丝炝锅,放入芹 菜丝、豆干丝,炒至八成熟时, 放入炒好的肉丝用大火炒熟即可。 特点:色彩搭配合理,色香味俱 佳、,含蛋白质、铁、锌。
铁营养
严重贫血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
窘迫、早产或死胎;
贫血影响胎儿心理、智力发育; 贫血使孕妇对失血耐受性下降,易发生失
血性休克;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产褥感染;
怀孕以后 怎么吃,吃什么
孕期不喝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及浓茶, 食物宜淡、清、爽,烹调方法多样化,少 食多餐。 孕早期饮食应淡、素,中晚期应适当增加 排骨汤、肝汤、蛋汤等。 主食主要提供糖类、供给能量,副食则提 供优质蛋白质,如豆类、肉类、奶类、蛋。
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胎儿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出生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分期,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胎儿的身体和器官的发育变化。
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是指在这个过程中,胎儿的身体比例和器官发育的变化规律。
胎儿的生长发育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奇妙而复杂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母体内环境、饮食营养、母体健康等。
研究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不仅可以增加对人类生命起源的了解,还对妊娠保健、分娩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胎儿的生长规律和发育规律两个方面阐述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
在胎儿的生长规律部分,将介绍孕期的分期和胎儿的器官发育。
孕期的分期包括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胎儿身体和器官的不同变化。
胎儿的器官发育涉及到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形成和功能发育过程,如心脏、肺、脑等。
在胎儿的发育规律部分,将探讨胎儿身体比例的变化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胎儿的身体比例的变化包括头部和四肢的相对比例变化,这些变化对胎儿的功能发育和运动发育有重要影响。
神经系统的发育是胎儿最关键的发育过程之一,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的形成和功能发育。
通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为妊娠保健和分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同时,也能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的意义和影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本文将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总结,并探讨对胎儿生长发育的意义和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对于一篇长文的撰写非常重要,它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理清思路和把握文章框架。
本文的结构设计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胎儿的生长规律2.1.1 孕期的分期2.1.2 胎儿的器官发育2.2 胎儿的发育规律2.2.1 身体比例的变化2.2.2 神经系统的发育3. 结论3.1 总结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3.2 对胎儿生长发育的意义和影响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主要讨论胎儿的生长规律和发育规律。
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图文)
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图文)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图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经过10个月的生长发育,就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
母亲要为新生命的诞生度过一段快乐而又难忘的10个月。
孕妇体内胎儿发育一目了然,做母亲的不易与艰难,是一个没做过母亲的女人所不能体会的!让我们来看下孕期10月胎儿的发育过程吧!妊娠第一个月(第1周~第4周):妊娠第一个月是指孕妇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四周以内的时间。
受孕第一周妊娠第一个月生理特点及孕妇须知:生理特点:如果孕妇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妊娠第二周末精卵结合。
受精后约4天分裂成细胞团的精卵沿着输卵管到达子宫。
第三周细胞团脱去外膜为着床作准备。
第四周胚胞已牢固地种植入子宫里。
妊娠三至妊娠第一个月四周称为胎芽期。
胎芽身上0.5-1厘米状如小海马。
孕妇须知:在妊娠第一个月大部分孕妇没有什么反应。
第一个月是神经管、四肢、眼睛开始分化时期此时一旦遇到有害物质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就停止发育而残缺不全出现畸形。
不要到剧院、舞厅、商店等人集聚的地方避免与患流感、风疹、传染性肝炎等患者接触。
尽量不用药。
病毒和药物都可能影响宝宝的发育。
远离电磁污染听音响、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量少用电脑、微波炉、手机等。
暖气刚停的时候孕妇不要睡电热毯因为它可以产生电磁场对孕妇和胎儿存在危害。
避免饮浓茶、浓咖啡及可乐型饮料孕妇最理想的饮料是白开水。
洗衣要用肥皂不宜用洗衣粉;洗碗要选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洗洁精。
你在切生肉后一定要洗手炒菜、吃涮羊肉等时一定要把肉炒熟涮透。
以防生肉中的弓形体原虫感染胎儿。
淘米、洗菜不要将手直接浸入冷水中寒冷刺激有诱发流产的危险。
没有热水器的家庭要买几副胶皮手套。
妊娠第一个月宝宝需要的营养并不多。
不过从现在开始必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持营养平衡。
特别提示: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补充叶酸,它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精卵不发生畸形妊娠第二个月(第5周~第8周):胎儿第7周胎儿第8周妊娠第二个月胎儿生理特点孕妇须知:生理特点:在妊娠第二个月(5-8周)胚芽发育成胚胎。
孕妇营养
VB2
孕妇其他V参考摄入量
VB2缺乏时可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缺铁性贫血也与 核黄素有关。孕期VB2 RNI: 1.7mg/d。
VB6 孕期血中VB6水平降低,最低时仅为非孕妇女的25 %,推测B6的需要量增加
在临床上,有使用VB6辅助治疗早孕反应
VB6、叶酸和VB12预防妊高征
孕期VB6 RNI: 1.9mg/d
由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和 孕激素,刺激子宫和乳腺 发育,促进胎儿生长。
垂体促甲状腺素(TSH) 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升高,BMR增 高,能量消耗也增多。
二、孕期消化功能改变
由于子宫内膜的改变和受孕酮分泌增加的 影响,使消化道平滑肌张力减弱,蠕动减慢, 胃酸分泌抑制,胃液中消化酶活性降低
四、孕期肾功能改变
由于孕妇及胎儿代谢产物不断增加,
肾脏负担加重。
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
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高,故常
有妊娠糖尿。 其他如氨基酸、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 排出也增多。
五、孕期体重变化
BMI 低 正常 超重 肥胖 <19.8 19.8~26.0 >26.0~29.0 >29.0 推荐的体重增长 适宜范围(kg) 12.5~18.0 11.5~16.0 7.0~11.5 6.0~6.8
锌DRI
DRIs推荐非孕妇女膳食锌参考摄入量为11.5 mg/ d,孕中期后为16.5 mg/d, UL值为35mg/d。 有专家建议对素食、高纤维素膳食人群,大量吸烟 者,多次妊娠者,大量摄入钙剂、铁剂者,应额外 补锌15mg/d。 铁剂补充 > 30mg/d 可能干扰铁的吸收,故建议妊 娠期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补充锌15mg/d。
但胃口一直不好,孩子出生后又没有母乳。
孕期胎儿发育及其对母亲的影响
孕期胎儿发育及其对母亲的影响孕期是孕育新生命的一段时间,胎儿的发育是孕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胎儿从受精卵开始,在孕期内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育,从单细胞阶段到能够离开母体生存的婴儿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胎儿不断吸收母体提供的养分和氧气,同时脏器、四肢、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也在快速发育。
这些发育有机会影响母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在孕期的前三个月中,胎儿的器官发育和定型是最重要的,也是发育异常最容易出现的时期。
如果胎儿在早期受到损害,可以导致一系列的婴儿先天性缺陷,如唇裂、心脏缺陷、脑发育迟缓等。
因此,早孕检查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进入孕期的后几个月,胎儿体重快速增加,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使各个器官和组织得到充分发育。
这时候母体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满足胎儿的需求。
如果母体营养不良、饮食单一等问题,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
相反,过多的重度肥胖,会使血糖水平和胎儿大小升高,增加产后合并症和婴儿健康问题的风险。
除了身体发育,胎儿的大脑也在孕期快速成长。
这个过程会影响婴儿的认知和行为,个性遗传和教育等方面。
研究表明,孕期的情感和压力状态有可能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
母体经历的抑郁、焦虑和慢性压力,都可能导致婴儿行为和认知智力的发展问题。
另外,孕期对母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孕妇在妊娠期间产生的荷尔蒙和胎盘都对母体的代谢和免疫系统有影响。
孕期的荷尔蒙变化会导致母体情绪起伏和心情不稳定。
而胎盘可使母体免疫系统抑制,以避免孕妇免疫系统对胎儿的攻击。
不过有时这也可能导致母亲感染和免疫系统下降的问题,所以孕妇需要注意保持卫生和注重营养,保持健康水平。
总之,孕期胎儿发育是孕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孕妇和家人有责任保护和促进胎儿的健康成长。
胎儿发育中的越早期和越晚期,越容易受到环境和母体状态的影响。
孕妇应该注重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医生的监管下进行孕期检查和产前准备,以保证自己和胎儿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阶段胎儿与母体的营养需要,各有着许多饮食养胎的办法,现介绍如下:
一、初期:指怀孕后的第一、二、三个月。
这时期胎儿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孕妇每日增长的热量只需30千卡就可以。
由于受孕内分泌及精神因素影响,往往伴有轻度恶心、呕吐、厌食、偏食,影响消化吸收,脾胃功能降低,因此孕妇要以健脾和胃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少食多餐。
主食以面食为好,最好是干品,如大麦,饼干、面包干、馒头干等。
副食水果中健脾和胃之品也很多,如豆腐干、卤鸡蛋、糖炒栗子、苹果、山楂、熟藕、西红柿、卷心菜、茄子、苋菜等,这些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C。
如果孕妇恶心呕吐严重,可以口含一片生姜,中医称之为呕家圣药,可有止呕作用。
总之,保证孕妇营养,有利于胎儿的发育。
如果孕妇吸收差时可适当加服维生素B1、B6片剂,连续服用半个月,以增进食欲,减轻不适感。
二、中期:指怀孕第四、五、六、七个月。
此时期胎儿身体各系统组织迅速发育,体重、身长增长较快,出现胎动,可听到胎音。
据统计,胎儿每日增重10克,需大量蛋白质构成自己的肌肉和筋骨,尤其是长骨骼和大脑需补充大量的磷、钙,还必须保证一定量的碘、锌及各种维生素,而母亲也需要蛋白质供给子中、胎盘及乳房的发育。
此时母体消耗大,对营养的需要量骤增,加之孕妇在此时期消化功能改善,孕吐反应亦停止,若不及时补充各种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不仅母亲可能患各种疾病,也可能导致胎儿的骨软化、弱智畸形。
此阶段孕妇应以补气养血为主。
主食可多样化,除吃一般米面食品外,还可用小米煮食来补中益气,调养胃气。
大麦蒸饭,久食可养五脏、壮血脉。
副食中益气养血的食物很多,如鸡肉、鸡蛋、鹌鹑蛋、土豆、山药、豆制品、黄豆、虾等均为补气之品。
猪肝、鸡肝、牛肉、牛奶、鳝鱼、黄花菜、菠菜、龙眼等皆为养血之物。
以上这些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无机物、维生素。
如小麦、小米在粮食中含锌量较高;菠菜、黄花菜中含铁量较高。
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
为了保证营养,孕妇从孕期第四个月起,可逐渐加服钙片、鱼肝油、叶酸、维生素B1,但应适量。
三、后期:指临产前的两个月。
此时期胎儿体重增加很快,并要在体内储存一定量的营养,为出生后独立生活做好准备,母体也要储备营养为分娩的消耗做准备。
所以此时期要求孕妇的食物营养要更丰富,质量更高。
若此期间营养跟不上,孕妇往往会发生贫血、水肿、高血压、手足抽搐、便秘等。
为了防止出现这些症状,孕妇需要补气、养血、滋阴。
可选用海参、墨鱼、蚌肉、淡菜、银鱼、瘦猪肉、银耳、桑椹等食品。
若孕妇有水肿、高血压发生,应采用少盐、无盐膳食,或利尿膳食,如赤豆粥,冬瓜汤、鲤鱼汤。
同时辅以蛋类、肝类及水果、蔬菜食用。
若血色素在8~9克时,则要多食蛋黄、猪肝、豇豆、毛豆、油菜、菠菜、芥菜、红苋菜等含铁量高的食品。
也可采用大枣与花生或大枣与小麦煮食的传统食疗方,用以补血。
孕妇发生手足抽搐,是因为缺钙及维生素B1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在其膳食中多配一些乳类、大豆、虾皮、海带、马铃薯等食品。
麸皮中含维生素B1、E很高,所以也可常用麦麸皮煮水喝。
妊娠后期,往往出现便秘,孕妇除了多吃一些油菜、莴笋、芹菜等含纤维多的蔬菜外,还要吃一些清热生津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西红柿、茄子、香蕉、菜瓜、枇杷、龙眼、葡萄、广柑等,并且多饮水。
高纤维食物可增强肠蠕动,而清热生津食物可去肠热,并以津液润降肠道,利于大便的排出。
临产阶段,由于孕妇体力消耗较大,如进食不足,影响子宫收缩力和产程的正常进展,所以在将产时须进食,这样则气充胆壮。
此时食用补气易消化的食物,如母鸡汁煮粳米粥,桂圆鹌鹑蛋花汤等,能补虚温中,营养丰富。
另外,孕妇不要吸烟、喝酒、滥用药物。
同时还应防止食物过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
物。
若食用虾、贝肉、蛋、奶等异性蛋白类食物时,必须烧熟煮透。